第二章岩石物性分析方法2
隧道工程第二章-围岩分级

可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隧道工程
36
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1 岩石坚硬程度 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按岩性、 物理力学参数、耐风化能力划分为硬质岩和软质 岩两大类。然后根据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再分 为5级,即极硬岩、硬质岩、较软岩、软岩、极 软岩。
隧道工程
16
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三)力学性质
试件尺寸(cm):15×15×30
3 裂隙岩体的强度性质 试件强度(MPa):32.8~34.6
表中数值为试件的强度 与岩石试件强度的比值
结构面强度:c=0.11MPa;φ=38
隧道工程
17
围岩分级概述
围岩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 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 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这里所指的岩体是土体与 岩体的总称)。 依据各种围岩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的内在联
隧道工程
26
围岩的分级方法
(二)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 的分级方法 1 以岩石强度为基础的分级方法
该方法单纯以岩石的强度为分级依据。该方法认
为:坑道开挖后,它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强度。岩石愈坚硬,坑道愈稳定;反之岩石愈松
软,坑道的稳定性就愈差。该法不全面!
隧道工程
27
围岩的分级方法
节理较发育、节理发育、节理很发育4级。 按照岩体风化程度的不同将围岩分为:风化轻 微、较重、严重、极严重4级。
隧道工程
40
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围岩完整程度
指标1:结构面发育程度 指标2: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由此两指标,将岩体完整程度分为5个级别,见下表:
石油地质学第二章储集层及盖层之二

颗粒溶解之外的岩石总体积的减小.
① 颗粒间接触由点 线,随深度加大而变紧密.
表 现
② 塑性变形.火山岩屑、泥质岩屑、云母等柔性组分
形 式
变形呈假杂基挤入颗粒空间.
③ 破裂.刚性颗粒发生破裂,出现小裂缝.
④ 颗粒定向排列,石英拉长具优选方位.
压溶作用
压溶是指在压应力作用下,由骨架颗粒在接触点的 溶解所引起的岩石总体积的减小过程.
a 石英自生加大
b 颗粒呈凹凸、缝合接触
石英自生加大
颗粒呈凹凸、缝合接触
2〕成岩后生作用
②溶解作用:
使物性变好,可产生溶蚀孔隙. 特别是有机质热成熟产生的有机 酸和CO2可使储集层中的碳酸盐 胶结物及铝硅酸盐颗粒大量溶解, 从而有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
2、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1〕物源和沉积条件 ——微观因素的控制〔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①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相同成岩作用下,石英砂岩 储集性比长石砂岩好.原因: a长石的润湿性比石英强; b长石比石英的抗风化能力弱.
②碎屑颗粒的粒度及分选性:
粒度越大,φ、K大;分选 程度好, φ、K大. a. 粒度一定时,分选越好, 物性越好. b.分选一定时,K与粒度 呈正比.
第二节 储集层的岩石类型
目前发现的含有油气的储集层可归为三类:
碎屑岩类储集层:砂岩、砾岩、粉砂岩 碳酸盐岩储集层:灰岩、白云岩、礁灰岩 其他岩类储集层:岩浆岩、变质岩、裂缝性泥岩
据世界546个大中型油气田的统计,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储集 层所储油气占总量99.8%,其中碎屑岩中的储量占57.1%,碳酸盐 岩中占42.7%.其中,碎屑岩储集层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储集层类 型.
石油地质学第二章 矿物与岩石

白色, 白色,含铁呈褐色
玻璃光泽
3.5-4
白色, 土状、细粒片状、 白色,含杂质其他 土状、细粒片状、鳞 贝壳状或粗糙状断 土状或蜡状光泽 片状或块状集合体 色调 口
2
第三节 岩浆岩、变质岩与沉积岩
一、岩浆岩 1.物质成分 物质成分
SiO2 是 最 重 要 的 成 分。 是 岩 石 酸 性 程 度 ( 基 性 程 度) 的 标 志。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SiO2<45% 橄榄岩 SiO2=45~53% 辉长岩 ~ SiO2=53~66% 闪长岩 ~ SiO2>66% 花岗岩
光泽 解理与断口 硬度 土状或 贝壳状或 蜡状光 粗糙状断 泽 口 鉴定特征
土状、 土状、细 白色, 粒片状、 白色,含 粒片状、 杂质其他 鳞片状或 色调 块状集合 体
2
光泽和可 塑性
多种含水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主要化学组成是 多种含水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主要化学组成是Al2O3和SiO2两种氧化物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玻璃光泽
三、矿物的物理性质
2.力学性质 力学性质
(1)硬度 ) 矿物抵抗机械作用(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 矿物抵抗机械作用 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 刻画
摩氏硬度表
硬度等级 1 2 3 4 5 代表矿物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硬度等级 6 7 8 9 10 代表矿物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第二章 矿物与岩石
第一节 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第二节 常见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第三节 岩浆岩、变质岩与沉积岩
第一节 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一、矿物的概念
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 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是 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岩石物性测定

岩石物性测定引言:岩石是地壳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物性参数的测定对于地质勘探、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石物性参数包括密度、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岩石物性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密度测定:密度是岩石物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分为体积密度和真实密度两种。
体积密度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质量和体积来确定,真实密度则是指岩石矿物各个组成部分的密度。
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有测重法、气浮法、全自动水浸法等。
测重法需要用到天平、测量容器等设备。
首先,我们将岩石样品放入干燥容器中,并称量其质量。
然后,将容器降入装满水的水槽中,记录水面的变化。
根据浸入前后的体积差和质量差,可以计算出岩石样品的体积密度。
气浮法是通过比较岩石样品在气体和液体中的浮力来测定岩石的密度。
首先,将干燥的岩石样品置于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和气体,测量液位和压强的变化。
通过计算浸没物体的浮力和物体的体积,可以得到岩石样品的密度。
全自动水浸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测定方法。
它通过测量岩石样品在液体中的浸入力和浸没力的差异,计算岩石的体积密度。
这种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二、孔隙度测定:孔隙度是岩石中孔隙(包括微孔隙和裂隙)所占的比例。
它是表征岩石透水性和储集性等重要指标。
常用的孔隙度测定方法有曲线法、质量法和气体法。
曲线法是通过岩石样品的吸入曲线或排出曲线来测定孔隙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曲线的上升段或下降段,来计算样品的孔隙度。
曲线法简单易行,非常适用于现场测试。
质量法是利用岩石样品在称重前后的质量差异来测定孔隙度。
首先,将干燥的岩石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中的水分全部挥发。
然后,将样品放入测量容器中,称量质量,并记录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
根据质量差异和岩石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孔隙度。
气体法是基于气体在岩石孔隙中扩散的原理来测定孔隙度。
在实验中,我们将岩石样品置于密封的测量装置中,然后注入气体,并测量气体的扩散速率。
《岩石物理性质与测量方法》第二篇 第一章 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1.3 高频段(200MHz~3000MHz)
当样品损耗很小或无损耗时,k1近似为实数,则 腔内样品处的场分布满足以下方程:
k1 J1 (k1 R1 ) J0 (k1R1)
f (k0,2,R1,R2,R0 )
(7)
fa
k0
J101Y000 J Y 001 000
J Y 000 101 J Y 000 001
a1—端口1 入射波幅度
b1—端口1 反射波幅度(或透射波)
a2—端口2 入射波幅度
b2—端口2 反射波幅度(或透射波)
24
§1.3 高频段(200MHz~3000MHz)
则,两端口网络的散射方程组可表示为:
b1 S11a1 S12a2 b2 S21a1 S22a2
同矩阵表示为:
b1
b2
(r
d2 dr 2
d dr
k12r)Ez
0
k
k02 (1
1 2Q2
j
1) Q
(1 j tan )
(r
d2 dr 2
d dr
k12 r ) E z
0
k1,k0 —分别为腔内有样品和无样品时
电磁场的波数。
tan
"
—介质的损耗角正切。
'
', " —为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
111
Q Qs Q0
12
§1.2 中频段(20MHz~270MHz)
由导纳Y计算出 和
通过解场方程可得出以下两个不同精度的计算公式:
1. 将场近似为静电场时有:
Y G jC A ( j )
d
d Im(Y )
A
d Re(Y )
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磁力仪测定岩(矿)石标本物性参数方案一、物性参数(1) (σ)SI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 / m3换算单位:103kg / m3=1 g / cm3(2) 磁性单位(k)磁化率的单位为:SI(k)与CGSM单位换算如下:4πSI(k) = 1 CGSM(k)②(M)磁化强度的单位为:安培每米(A/m)与CGSM单位换算为:A/m=10-3 CGSM( M )③磁化方向的磁偏角(D)与磁倾角(I)的单位均为:°(度) (3)、电性单位(ρ)电阻率的单位为:Ω·m (欧姆·米)(η)极化率的单位为:% (百分数)可见,岩矿石物性标本应具有地质单元的代表性、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空间分布的代表性。
岩矿石物性数据应具有地质描述的准确性,参数测定的精确性,数理统计的合理性,构造岩矿石物性数据的可靠性。
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应单独进行技术设计编写,物探中的物性工作可参考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也可作为相应项目的一部分编写设计。
误差计算公式有两种: a) 平均相对误差为:%100BiAi -n1i i n1i ⨯+B A =∑=μb) 均方误差为:nB Ani i i2)(12∑=-±=ε式中:μ — 平均相对误差; ε — 均方误差; n — 检查样品数;A i —— 第i 件样品一次测量结果;B i —— 第i 件样品另一次测量结果。
二、测定物性参数的仪器设备(1) 密度测定仪器①、密度测定仪器其种类包括:大称、密度计和电子天平等。
大称宜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密度测定;密度计和电子天平宜用于固结岩矿石的密度测定。
②、测定密度仪器的测程为1000~7000kg / m3。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根据样品质量的范围,在测定过程中应使用相应质量大小的砝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维护砝码的清洁,以保证砝码质量的稳定。
第二章 岩石与矿物

4 胶体吸附作用 对于某些胶体矿物,因胶体的吸附作用,会引起矿物的化学成分的变化。 胶体是一种微小团粒,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吸附多种离子。胶体矿物有 蛋白石,软锰矿等。
纳米TiO2的TG和DTA热分析图 The results of TG of nano-sized TiO2
纳米TiO2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红外光 谱图 The IR-spectra of nano-sized TiO2 atdifferent heatedtreatment temperature a: sol at room temperature; b:100℃; c:200℃; d:300℃; e:400℃; f:500℃
沸石族矿物硬度较低(3.5-5.5),相对密度小,空隙率大,多呈淡红色、淡 黄色、浅绿色、无色;具玻璃光泽(透明)纤维状的呈丝绢光泽。准确鉴定需要 借助X-RAY,光学显微镜,热分析(失水的特征温度),红外光谱。 Na,K,Ca处于离子状,[Si-O4] 四面体中的Si有一部分被Al取代,结构比较 松散,还有些结点被H2O占据,Na+、K+、Ca2+易被其他离子取代,所以工业上与K+ 或NH+4的交换容量作为工业指标(沸石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无严格的工业要 求)。 边界指标:K+交换量大于等于10mg/g±,或NH+4交换量大于等于100mmol(毫克 当量)/100g(相当于沸石总量的40%±) 工业指标:K+交换量大于等于10mg/g±;NH+4交换量大于等于130mmol(毫克当 量)/100g(相当于沸石总量的55%±)
XPS是表面分析,对表面的组成进行价态和含量分析
类质同象替换有三个条件: A、互相替换的原子或离子半径相等或相近; B、互相替换的原子或离子类型及极化性相似; C、互相替换的离子的总电价相应。(也可以置换的离子价态不同,但要借 助其他离子来平衡电价,OH-,F-,Cl-,Na+,K+等,所以矿物的化学成分应 该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量的杂质离子。) 2 类质同象类型 A、完全类质同象:组分间可以任意相互取代,以至完全取代。如橄榄石中 的铁与镁。(Ca,Mg)(CO3)3中的Ca和Mg B、不完全类质同象:替代组分受量的限制,不能完全取代。如闪锌矿中铁 可代锌,但不超过30%。 C、异电价类质同象。
岩心分析

氧
硅
图2-4 硅氧四面体面片
③八面体:指Al3+(或Mg2+)在中心、四周有六个阴离子 O2-或OH-构成的一个立体几何图形正好是 八个面,故称为八面体。因其由Al3+和O2组成,故又称它为Al- O八面体。
氧
铝、镁等
图2-5 单个铝氧(或氢氧)八面体
④八面体片:由八面体沿一个平面相互连接而成,
表2-1 岩心分析揭示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
内 孔隙度 容 常规条件 模拟围压 总孔隙度、连同孔隙度 总孔隙度 方 法 气测法、煤油饱和法孔隙度仪 CMS - 300全自动岩心分析仪 渗透率仪 CMS - 300全自动岩心分析仪 压汞或等温吸附法 气—水、油—气、气—油—水 油湿、水湿、中间润湿 类型、大小、形态、连通性、分布 大小、分布 粒度大小、分布 接触关系、成分、含量、成岩变化 产状 粘土矿物
绿泥石的结构化学式为:
{Mg6[AlxSi8-xO20](OH)4 }n-1· {(Mg6 –xAlx(OH)12}n+
伊利石的一般结构式如下:
Kx+y(Al2-yMgy)(Si4-xAlx)O10(OH)2
图2-9 2:1型伊利石结构图
特点:
1.伊利石与蒙脱石不同之处是晶层内的阳离子交换量
比蒙脱石少。阳离子交换主要是Si-O四面体晶片内, 所以不均衡电荷主要在四面体片内,距离层间阳离子 很近,当结构层中出现阳离子K+时,便被紧紧地吸 附住,并恰好嵌在上下两个四面体晶片间氧原子的六 方网眼中(K+离子半径大约1.33×10-1nm,2个四面体 六方网眼半径为l.4×10-1nm,上下两个为2×1.4×101nm)形成一种强键,致使水存在时难以进入晶层间, 引起晶层的膨胀。所以伊利石是一种不膨胀的粘土矿 物。晶面间距(d001)为10×10-1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章 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确定 及应用第三节特殊岩心分析1、油水界面张力研究内容第一节 取心及分析方法 第二节 常规岩心分析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2、岩石润湿性 3、岩石毛管力曲线 4、岩石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1、油水界面张力测定1)界面张力定义1、油水界面张力测定σa(1)吊板法:吊板平衡时受到的拉力为:定义1:界面单位面积上所具有的界面能的大 小。
U σ = s 焦耳= 1牛⋅ m = 牛 m A m2 m2bF = σ1.2COS ⋅ L θL——吊板的周长;定义2: 作用于单位界面长度上的收缩力,亦称为界面张力。
注:吊板为亲水的表 面光滑的人造或天然 材料;所用油、水及 温度应保持与油藏条 件相同。
2)界面张力测定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很多,如液滴(气泡)最大压力法、 吊板法,悬滴法等。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2)最大气泡法原理:2、岩石润湿性测定 (1)吊板法测润湿角 Pc = 2 δ cos θ r (2)光学投影法测润湿角Pc max =2δ rP max = ρghamx cPcmax-液滴形成过程中的最大压差,达因/厘米2 测量时控制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气泡或液珠形成的速 度,记录压差计的最大压力。
如何设计测定高温高压下的界面张力?tgθ2=2h D•矿物表面要求十分光滑、洁净,液体必须模拟油藏条件;常用 石英代表砂岩;用方解石表面代表碳酸岩。
•液滴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几天,甚至数月),否则润湿角相差很 大。
1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 •岩心饱和油吸水 (5)The plug is then displaced with oil to reduce the remaining water to the irreducible level (Swc). (6)The sample is placed in an imbibition cell under water (吸水仪)and water imbibition is monitored by the amount of oil being drained Vo.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3)自吸及自吸驱替法:(1) The core plug of reservoir rock is cut with (reservoir) water as a coolant in the cutting process. (2) The sample is placed under (reservoir) water, evacuated to remove trapped gas. •岩心饱和水吸油 (3)The sample is flushed with water to residual oil level (Sor); (4)The core plug is placed in an imbibition cell under oil (吸油仪)and oil imbibition is monitored by the amount of water being drained Vw; this may take several days depending o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plug.If VW>Vo the core is oil wet; If Vo>Vw the core is water wet;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自吸驱替法:3 毛管力曲线3.1 毛管力公式 毛管中水柱受力平衡:水湿指数 =自动吸水排油量1 VO 自动吸水排油量1 + 水驱排油量 2 VO VO油湿指数 =自动吸油排水量1 Vw 自动吸油排水量1 + 油驱排水量 2 Vw Vw1-0.8 亲油; 0.8-0.7弱亲油; 0.7-0.4中性; 0.4-0.3弱亲水; 0.3-0 亲水PB′ + ρ o gh Pc = PB′ − PB 2σ cos θ Pc = = ρ w − ρ o ) gh ( = PB + ρ w gh = (ρ −ρ )gh r w oPc =For oil-gas interface :2σ cosθ = ρ o gh r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3.2 毛管力测定方法:半渗隔板法、压汞法和离心法。
3.2 毛管力测定方法:(1) 半渗隔板半渗隔板法特点:测量压力范围大。
时间长,常作为其它方法的对比标准。
2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3.2 毛管力测定方法: (2)压汞法 原理:汞不润湿岩石3.2 毛管力测定方法:(3)离心法S w1 =2 r1 dS ( S w + Pc1 w ) P = 1 (ρ − ρ )ω 2 (r 2 − r 2 ) c1 w o 2 1 r1 + r2 dPc1 2优点:测定速度快;测量范围大。
特点:测定速度快,所采用的流体又接近油藏 实际。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3.3毛管力曲线的应用(1)可以确定岩石的最大孔隙 半径及主要孔道半径 (3)可以判断岩石孔隙的均匀程度及孔隙大小 分布rmax =2σ cosθ P T(2) 确定油藏中任意饱和度下,油、水相 之间的压力差。
水水岩石亲油岩石亲水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4)确定岩石的孔隙大小分布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5)确定油藏过渡带内流体饱和度的分布Pc =2σ cosθ rPc =2σ cosθ r3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a.室内毛管力与油藏条件下毛管力的转换层状油藏 过渡带:如何确定每一口井中 自下到上Sw分布? 如何确定射孔位置?若室内气驱水: 油藏中 :PcL =2σ wg cosθwg rWell C2σ cos wo θ PcR = wo rPcR =σ wo cosθwo PcL σ wg cosθwgb.计算水柱上升高度P = cR 2σwocosθwo = ( ρw − ρo )gh rh=(ρw − ρo )gP cR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6)影响过渡带高度的因素:第二章 (6)影响过渡带高度的因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1)岩石渗透 率的高低Pc = (ρ w − ρ o )gh =2σ1.2 cos θ r(3)油水的密度差(2)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Example: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A well penetrates a reservoir. From cuttings is known to consist of rock types A and B from which a set of air-mercury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are available, figure1. During logging the lowest 100% Sw was found in rock type B , The porosity at this level is 15%. Specific gravities of the water and oil are 1.03 and 0.80 respectively at reservoir conditions.Questions:1. Determine the Free Water level and locate it on figure 2. 2. Construct the water saturation profile. 3. Estimate permeabilities. 4. Which intervals would you recommend for completion based on the criteria (Sw<50%, k>0.1mD).Fig.14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Estimate permeabilities第二章Fig.2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4、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相对渗透率曲线:相对渗透率与岩心中流体饱和度的关系曲 线。
4.1相渗曲线测定方法: (1)稳定法a. 岩 心 饱 和 水 , 水 测 岩 石 渗 透 率;油驱至束缚水饱和度; b.将油水按一定比例泵入 岩心,待稳定后测:4.1相对渗透率曲 线测定方法:(1)稳定法 (2)不稳定法⎧ΔP ⎪ ⎨Qo、Qw ⎪S :物质平衡法、称重法 、电阻率法 ⎩ wc.改变泵入油水的比例,重复步骤b.Ko =Kw =Qo μ o L AΔP Qw μ w LAΔP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4.1相渗曲线测定方法: (2)不稳定法:4.1相渗曲线测定方法: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第二章Swe = Swi +Vo (t) − fo (Swe) •V(t) ⎛ 1 ⎞ d⎜ ⎜ V (t ) ⎟ ⎟ ⎠ K ro (S we ) = f o (S we ) ⎝ ⎛ 1 ⎞ d⎜ ⎜ I V (t ) ⎟ ⎟ ⎝ ⎠V(t ) =Vt VPVo (t ) =K rw (S we ) = K ro (S we )I=μouL μo LQ(t ) = KΔP(t ) KA P(t ) Δμ w f w (S we ) μ o f o (S we )Vo VP54.2 影响相渗曲线的因素:4.2 影响相渗曲线的因素:温度影响:1 0.8 油 相 相 对 渗 透 率 ,%1 0.870℃0.6 0.4 0.2110℃ 20℃0.6 0.4 0.2 0(a)Water-wet润湿性影响(b) Oil-wet绝对渗透率影响0 0 0.2 0.4 0.6 0.8 1 含水饱和度,%水 相 相 对 渗 透 率 ,%温度升高,束 缚水饱和度增 大,残余油饱 和度减小,曲 线右移。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4.2 影响相渗曲线的因素:流度比影响:1 0.8 0.6 1 0.8 0.6第二章4.3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4.3.1计算产水率 产水率:油水同产时,产水量在总产液量中所占的比例。
水 相 相 对 渗 透 率 ,%不同温度下, 油水粘度比保 持不变。
油 相 相 对 渗 透 率 ,%120℃0.4 0.2 0 0 0.2 0.4 0.6 0.8 1fw =60℃Qw Qo + QwQo =KKro AΔP KK AΔP Qw = rw μo L μwLKro0.418℃0.2 0含水饱和度,%k w A∂p Qw μ w ∂x fw = = Qw + Qo k w A∂p k o A∂p + μ w ∂x μ o ∂xk w = k ⋅ k rw ko = k ⋅ k roFractional flow equation(分流量方程)k rw实验中必须模拟油藏条件(油水性质、温度),条件达不到 时必须模拟油藏温度下的油水粘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