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车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范本

车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范本

车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范本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车辆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所有车辆以及与公司合作单位的车辆,适用于所有使用该车辆的员工和驾驶员。

二、车辆安全检查的内容1. 定期检查:根据车辆的使用频率和行驶里程,制定定期检查的计划。

定期检查包括外观、机械、电气等各方面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日常检查:每次使用车辆前,驾驶员应进行日常检查,包括轮胎、灯光、刹车、油量、发动机等的检查,并记录在检查单上。

3. 特殊检查:对于经过长途驾驶、恶劣天气或特殊路况等情况下使用的车辆,应进行特殊检查,确保车辆安全可靠。

三、车辆安全隐患整改的程序1. 检查隐患的发现:驾驶员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中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车辆,并向上级报告;2. 隐患整改的安排:上级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安排整改计划,并通知相关责任人;3. 整改措施的执行:相关责任人根据整改计划,进行安装更换、维修或其他必要的措施,并对整改过程进行记录;4. 整改效果的验证:整改完成后,进行二次检查,确保所有安全隐患已经得到彻底解决;5. 整改结果的汇报和存档:责任人向上级汇报整改结果,并将整改记录归档备查。

四、车辆安全隐患整改的责任分工1. 驾驶员责任:及时发现车辆安全隐患,停止使用车辆,并报告上级;2. 监督管理部门责任:制定检查计划,监督车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的落实;3. 维修部门责任:及时安排整改措施的执行,确保车辆在指定日期内得到修复;4. 安全管理部门责任: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并进行汇报和存档。

五、车辆安全培训和宣传1. 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入职时,进行车辆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的内容,并进行实操训练;2. 驾驶员培训:对于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对车辆安全的认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3. 宣传活动:定期开展车辆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海报、宣传册、会议等形式,增强员工对车辆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3
案例三
某医疗企业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提 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02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的定义和重要性
纠正措施的定义
纠正措施是指对不合格品或不符合项进行整改、修复或调整 的措施,旨在消除问题根源,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纠正措施的重要性
纠正措施是质量改进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解决问题、提高 质量、防止问题重复发生,并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
VS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和客户投诉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
预防措施的步骤和方法
监控和评估
对实施预防措施后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及时调整和完善预防措施,确保其有效 性。
识别潜在问题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等方 式,识别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的潜在问题。
案例二
某公司的一个客户投诉其产品存在缺陷,经调查发现是某个零部件的质量未达到 标准。该公司采取了与供应商协商、重新审核供应商资质等纠正措施,确保了产 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并维护了公司声誉。
03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的定义和重要性
预防措施的定义
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问题发生而采取的措 施,它关注的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 题,而不是当前已经出现的问题。
实施纠正措施 验证和评估
按照计划实施纠正措施, 确保整改、修复或调整的 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实施后的结果进行验证 和评估,以确保问题已得 到解决,并确认纠正措施 的有效性。
纠正措施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一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经分析发现是生产线上的一个 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产品加工精度不足。针对这一问题,该公司采取了更换设备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等纠正措施,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

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

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一、制定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的目的和意义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车辆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制度化的整改措施,能够改善车辆的安全状况,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益。

制度的意义在于规范和标准化整改的流程和方法,保证整改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二、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的内容1.整改责任人员的确定:明确整改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整改责任人员可以由车辆安全管理责任人、车辆驾驶员或维修人员等担任。

2.隐患问题的识别和记录:在车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需要进行识别和记录,包括隐患类型、位置、程度等。

可以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进行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整改方案的制定:根据隐患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方案应包括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整改要求等内容,确保整改工作能够针对性、有序地进行。

4.整改措施的实施:按照整改方案,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的实施。

整改措施可以包括停车整改、维修更换、设备升级等,具体根据隐患问题的不同而定。

5.整改过程的监督和记录: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督和记录,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监督人员可以由车辆管理部门、车辆驾驶员或第三方专业机构担任,监督记录应包括整改过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等。

6.整改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整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评估可以从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事故发生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反馈结果可用于改进整改制度和工作流程。

三、车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的实施流程1.车辆安全检查: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问题。

2.隐患问题识别和记录: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识别和记录,包括隐患类型、位置、程度等。

3.整改方案的制定:根据隐患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4.整改措施的实施:按照整改方案,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的实施。

5.整改过程的监督和记录: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督和记录,包括整改过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等。

纠正预防措施如何实施

纠正预防措施如何实施
格所进行的当机立断的补救措施,当即发生作用。 纠正措施是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措施如通过修订程序和改进体系等,
从根本上消除问题根源,通过跟踪验证才能看到效果。
8
三、纠正 VS纠正措施的区别和联系
3)目的不同 纠正是对不合格的处置。例如,在审核的报告/证书时发现填写有误,当即 将错误之处改正过来,避免错误报告/证书流入顾客手中 实施纠正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 况再次发生。例如,通过建立模板来固定报告/证书上的检测/校准项目,防 止今后不再出现项目遗漏的错误。 4)效果不同 纠正是对不合格的处置,不涉及不合格工作的产生原因,不合格可能再发 生,即纠正仅仅是“治标”。 纠正措施可能导致文件、体系等方面的更改,切实有效地纠正措施由于从 根本上消除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可以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因此就纠 正措施是“标本兼治”。 5)触发条件不同 不符合分为不合格项和不合格品,一般情况下,所有的不合格品都需要立 即纠正。 与此不同的是,并不是所造成不合格品的工作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需要 采取纠正措施的四种情况是: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顾客抱怨的不合格、反 复出现的不合格以及后果严重的不合格。
• 第七步:巩固及标 准化
• 有效的纠正和预防 措施可能引起文件 的更改。
• 无效的或效果不明 显的需要进一步分 析原因和采取纠正 措施。
25
九、有效的纠正措施的特点
1、可操作和易操作 1)由谁做? 2)怎么做? 3)完成的依据是什么? 4)何时完成?
2、可检查和可验证 1)由谁检查和验证? 2)怎么检查和验证? 3)何时完成或者频率是什么? 4)可以提供什么证据?
19 4.5 100
合计
414 100
16
七、分析产生不合格原因常用的工具

汽车检测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汽车检测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1、目录
分析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和性质,消除(或极在程度减少)不符合工作造成的影响,从而对不符合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测质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不符合工作的分析评定和处理。

3、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不符合工作的分析、评定和处理,并作好记录。

3.2 质量监督员对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

3.3 技术资料员负责有关记录归档、保管。

4、工作程序
4.1 不符合工作的内容
4.1.1 检测设备存在缺陷而未及时发现(或检测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而未检定)所造成显示结果可疑的情况。

4.1.2 报检人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来检车辆信息输入错误的情况。

4.1.3 来检车辆的技术资料丢失(如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4.1.4 检测人员未严格按照《检测过程控制程序》及《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进行检测造成数据失准或其它事故。

汽车检测机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汽车检测机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汽车检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质量体系各控制要求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本公司工作持续不断地按质量体系要求运转,使要求的实施效果达到预定的目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内审计划和撰拟定的纠正措施;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审核组,确定内审员;
3.3 审核组编制该次内审检查表及其审核报告,确定责任部门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效果;
3.4 被审核部门负责配合审核组完成内审工作;
3.5 不符合项责任部门职责;
3.5.1 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拟定纠正措施计划;
3.5.2 实施完成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
4.1 质量负责人根据内审资格要求建立内审组,资源条件允许的话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工作,以确保审核工作的独立性。

4.2 年度内审工作计划
4.2.1质量负责人根据质量体系进行情况,于每年元月份编制年度内审工作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2 年度内审工作计划的内容:审核的目的;审核的范围;
4.2.3 除执行年度内审计划外,当发现下述特殊情况时,质量负责人应提出内审申请,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a 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客户有严重的申诉时;
b 公司领导、内部机构、质量方针、目标、检测技术与设备有较大的改变时;
c 即将接受第三方审核时。

4.3 内审
4.3.1 成立审核组。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1 目的对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减小其影响,以防止类似不符合问题的再发生或发生。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武汉蒂森克虏伯众人汽车底盘有限公司适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或潜在的不符合的调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

3 术语和定义3.1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3.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潜在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 职责4.1人力资源行政部是公司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不符合的调查,并监督、检查各相关单位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2生产部负责作业现场与环境安全管理有关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4.3人力资源行政部、质量部协调处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接口之间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4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出现或潜在的不符合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5工作程序5.1 纠正/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5.1.1 顾客投诉、相关方的抱怨。

5.1.2 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5.1.3 管理评审输出。

5.1.4 绩效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安全/环境特性值的检测。

5.1.5 数据分析输出。

5.1.6有关生产过程记录如作业现场记录、设备点检记录。

5.1.7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设备、安全、环境污染事故。

5.1.8 与环境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引起的不符合。

5.2 原因调查与分析5.2.1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负责组织5.1中所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问题的调查。

调查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a)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是否充分,是否制订有相关控制措施?b)相关法律法规的识别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否适宜、充分、具有可操作性?c)上述内容要求的培训、与相关方的交流、沟通。

汽车质量体系NTF管理控制程序

汽车质量体系NTF管理控制程序
5.1.2过程产品NTF分析和判定
品保部组织通过更高一级的测量仪器和/或计量标准器复现,当测试结论差异源自不同检测方法/不同类型检测工具时,品保部确认检测方法/工具优先度,以优先度高的检测方法/工具结果为准,同时修订相关品质策划文件。
5.1.3过程产品NTF处理
在NTF产品分析和判定结果出具前,NTF产品视为可疑品,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隔离。判定结果OK时,NTF产品作为正常品流动。判定NG时,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处理。
时,品保部将测量仪器名称、精密度或测量不确定度、实际测量值、测试点及测试样品寄往客户,申请与客户对问题的判断标准进行协商。必要时,联络外部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
5.2.3交付产品NTF处理
在NTF产品分析和判定结果出具前,NTF产品视为可疑品,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隔离。判定结果OK时,NTF产品作为正常品流动。判定NG时,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处理。
4.1品保部:负责NTF信息的收集和传递,NTF产品分析及对策的主导。
4.2其他部门:配合品保部完成NTF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提出和实施。
5.1过程产品的NTF的识别和管理
5.1.1过程产品NTF发现
当依照品质策划文件(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中规定检测方法/工具等,发现前/后道工程或不同部门间的测试结论不统一时,发现部门应及时对NTF 产品进行标识和隔离,并联络品保部进行确认。
后此类问题的处理留下参考。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2《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品质异常处理单》
汽车质量体系NTF管理控制程序
确保产品未知问题(包括一些间歇性的问题)的发现,使客户和组织之间对问题产品的判断趋向一致,帮助组织改进测试检验技术及为未来处理留下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的保证。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检测工作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发出《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表》,监督、协调措施的实施。

3.2 各相关部门参与质量改进策划并负责实施与其相关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监督员负责改进跟踪验证。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改进、纠正和预防的审批。

3.4 总经理负责重大改进措施的批准。

4、程序
4.1 改进
质量负责人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客户申诉和投诉、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等,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认需要改进的方面,组织各部门进行策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