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花瑶古寨
神秘花瑶婚俗

神秘花瑶婚俗花瑶山寨,少与外界往来,至今仍然承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婚俗。
花瑶的婚俗十分特别。
特别处之一是没有“媒婆”,只有“媒公”,上门提亲说媒的大多是一些能言善道、受人尊重的汉子,人称“媒人公”。
媒人公的重要标志是手拿一把不打开的油纸伞。
特别处之二是宾客不太在意和理会新郎与新娘。
新郎只管帮着做家务事,或同样挑着礼担随意夹行在送礼的队伍中。
特别处之三是新婚之夜新娘不得入洞房,而要在堂屋里独坐冷板凳,不吃不喝,静静地挨过寨子里欢腾、喧闹的夜晚。
从提亲到订婚,要历经一连串古老、怪诞而繁缛的礼仪。
其中最撩人的,当数婚俗活动中的“打泥巴”、“炒茅壳里”和“蹾屁股”等圣洁而疯狂的三步曲,气氛热烈而粗犷。
花瑶的婚俗,当属世界上最最古老、新奇、怪诞、繁缛而热烈的婚礼。
除了“抢婚”,大多还是媒婚,山寨没有媒婆,却有“媒人公”来引线搭桥。
自古花瑶青年男女以对歌、游戏等方式联姻,并采用媒人介绍,媒人大多为男人。
花瑶婚俗之“对歌定情”花瑶以一姓为一寨或一峒,而在寨与寨或峒之间,群山阻隔,因而异姓青年男女相见或相识非常困难。
在花瑶中曾流传“要相见,走一天”的说法。
意思就是两个人站在相对的山头,能看得见对方,但由于山高谷深,要走到一起,需一整天的时间。
这话其实毫不夸张。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下,青年男女们为了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以山歌为媒,传递感情。
他们无处不歌,无时不歌。
既使在从事非常艰苦的劳动,仍然歌声不断。
他们一边唱,一边寻觅。
一旦发现了意中人,立即以歌相答。
这样,两颗心被歌声越拉越近,终于融在了一起。
花瑶这种以歌定情的恋爱方式,既浪漫,又实在;既自由,又严肃。
这是一种完全自由状态下的婚恋观,不受门第、金钱的羁绊,与封建时代汉民族的包办婚姻相比,更具现代爱情意识。
花瑶情歌,情真意切,风韵天成,质朴中见神奇,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而以歌定情,至今仍是花瑶青年男女求偶的最主要方式。
订亲伞:订婚那天,男方媒公要携带一把油纸伞去女方家,进屋时将油纸伞放在堂屋神龛上,女方取下伞,并在伞内的撑骨上悬挂12个彩色丝线布球,这些球就是订婚证明。
隆回县花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

隆回县花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作者:杨洪黄静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隆回县花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瑶族分支[1],也许是因寨子里的妇女们特别的爱美,她们大多头缠色彩斑斓的挑花头巾或鲜红的阔叶线织帽,腰系五彩花布带,下穿挑花筒裙,脚扎绚丽的挑花绑带而被称为花瑶。
花瑶民俗古老独特、民风粗犷、文化神秘、自然风光神奇,为民俗风情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隆回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在湖南省20 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经济发展居中下水平[2],花瑶分布区又是全省重点的扶贫乡镇。
振兴经济、发掘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依托花瑶民俗风情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花瑶人民发展民族经济、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
1 隆回县花瑶民俗风情的基本特质和形成的地缘文化背景1.1 花瑶民俗风情的基本特质花瑶属“过山瑶”[1],是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民风淳厚、古朴、粗犷,服饰色彩艳丽。
由于长期处于雪峰山脉崇山峻岭之中,与外界隔离封闭的自然环境,长期的文化积淀与历史的沧桑变化,仅有5000多人的花瑶同胞,与其他瑶族分支不同,不知道瑶家鼻祖“盘王”,也不知道“盘王节”,保持着自己独有的习俗与风情。
1.2 花瑶民俗风情形成的地缘文化背景据传,花瑶的先民在黄河以北,因其部落酋长与轩辕黄帝战斗失败,才逐步迁徙南下,被驱赶到浙、闽,后至江西吉安,后又遭统治阶级的围攻、镇压,便又往西南逃去。
一部分逃至云南,一部分逃往贵州。
逃往贵州的部分花瑶,为了寻找栖身之地,一部分去了广西,一部分则沿沅江下至洪江。
约两百年后,在洪江的花瑶又被迫迁徙到溆浦龙潭,最后又从龙潭逐步进入雪峰山东北麓的原始森林,在崇山峻岭中隐居起来,过着封闭式的农耕狩猎生活。
雪峰山脉属于我国陆地第二、三阶地的分界线,该地域海拔较高,达1200m左右,区内人为活动较少,植被保存较完整,森林覆盖率很高。
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促使花瑶人承袭着先祖古朴、纯真、亲和与奔放的民俗、民风,在这里开田、造林、建房、种果,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陈北海;文卫元【摘要】通过对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花瑶民俗风情进行概述,指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区规划的原则和理念,并对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古村落保护、花瑶民俗保护和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特色旅游产业进行规划与设计.【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40)001【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作者】陈北海;文卫元【作者单位】隆回县林业局,湖南隆回422200;隆回县林业局,湖南隆回42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F592.7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新的旅游景点充满了好奇,以少数民族的特有的风俗风情结合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来吸引游客已成为大势所趋。
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正是以其瑶族特有的风土人情吸引着广大的游客。
笔者从风景名胜区建设现状出发,深入考察调研,指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对策。
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涵盖虎形山瑶族乡和小沙江镇旺溪村,面积118.4km2。
虎形山瑶族乡是全国著名的花瑶聚居地,隆回的瑶族因身着艳丽的挑花服饰而被称为“花瑶”。
花瑶挑花、呜哇山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2月31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据统计,2010年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总产值2.81亿元。
1.1 自然资源状况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地处雪峰山脉向湘中丘陵地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8′—115°15′,北纬27°00′—27°40′,境内最高海拔1650m,最低海拔650m。
山体雄伟,气势磅礴,到处可见奇异巨石,高峰峡谷,悬崖峭壁。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邵阳隆回旅游景点

1、隆回大花瑶虎形山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4A景区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位于隆回县西北部,景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42平方公里。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丰富奇特,规模宏大,人文资源历史久远厚重,由万贯冲梯田、大托石瀑、崇木凼古树林、旺溪瀑布群、花瑶古寨等几大景区组成,有虎形山十里大峡谷、大托2000米宽的石瀑等自然景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中国花瑶第一村”崇木凼花瑶古寨、古瑶人街等数十处人文景观,极富历史文化内涵。
大面积的原始次森林及多种千年古树,构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2、六都寨水库六都寨水库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辰水中游,是邵阳市第二大水库,也是湖南最大的土坝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
1975年4月始建,1991年水库开始蓄水发电。
大坝高70米,长470米。
汇水面积338平方公里。
库容1.3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3米,水库长22公里。
灌溉面积1.833万公顷。
3、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境内,由魏源湖、狐狸岛和鹭鸟山3部分组成。
湿地公园以魏源湖为主体,由北向南呈廊道走向,最北端至魏源故里司门前镇,最南端至六都寨镇西北角;距县城30公里,湿地公园总面积711.0公顷。
公园内湿地主要分为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和库塘三大湿地型,湿地总面积为458.3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4.46%。
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宣教展示区、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
4、隆回县魏源故居景区文物保护单位3A景区魏源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弯村之沙洲上。
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用干打垒土墙围绕,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
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乾隆初年。
两栋正房和左厢房均为平房,单檐悬山顶,盖小青瓦。
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左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
介绍家乡湖南隆回的美景作文,题目自拟

介绍家乡湖南隆回的美景作文,题目自拟在湖南的中西部,有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隆回。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独特的宁静与美丽,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温暖。
说起隆回的美景,首先映入我脑海的便是那如梦如幻的花瑶古寨。
花瑶古寨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古寨的屋顶上,那一片片青瓦仿佛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寨子里的小路蜿蜒曲折,用青石板铺就,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响。
路旁的石头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偶尔还能看到几朵不知名的小花从石缝里探出头来,给这古老的寨子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寨子里的人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妇女们身着色彩鲜艳的花瑶服饰,在溪边浣洗衣物,那清脆的捣衣声在山谷中回荡。
男人们则在田间劳作,他们弯着腰,辛勤地耕种着土地,汗水从他们的额头滴落,却掩盖不住他们脸上朴实的笑容。
孩子们在寨子里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传遍了整个古寨。
花瑶古寨的自然风光也是美不胜收。
春天,山上的桃花、梨花、杏花竞相绽放,远远望去,整个寨子就像被淹没在一片花海之中。
夏天,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
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把整个寨子装点得如诗如画。
冬天,雪花飘落,给寨子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仿佛一个童话世界。
除了花瑶古寨,隆回还有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那就是魏源故居。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故居位于隆回县司门前镇。
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古朴典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走进故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每到秋天,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故居的房间布置简洁大方,里面陈列着魏源的著作和一些生活用品,让人仿佛能看到他当年在这里生活和创作的情景。
在故居的后面,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有假山、池塘和亭台楼阁。
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邵阳隆回乡土文化调研 之天下花瑶

建设
…………………………………………………12
参考文献 …………………………………………………12
结束语 ……………………………………………………13
小组指导老师评估意见 …………………………………13
附录 ………………………………………………………14
附录一:调研问卷 …………………………………………14
附录二:调研实施过程活动情况表 ………………………17
附录三:调研照片 …………………………………………18
3
第一章 前言
1.1 调研背景
在华夏大地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两个被称为“碎片”的分支—摩梭和花瑶, 他们虽然相距数千里,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都生活在大山深处,人 口都在七八千左右,都有打猎和采集草药的习惯。从改革开放至今,摩梭人的神 秘面纱已渐渐的揭开,但花瑶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花瑶至今还保持着一种“抢婚”[4]的习俗。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互生爱慕之情,
男子就托人向心仪的姑娘试探,一般是在花瑶赶集或者传统节日里,由媒人通知 男女双方前来。媒人暗示女子对男子是否中意,如果女子点头,男子若同意,就 会示意同来的几个朋友一拥而上,将其“抢回家”,之后媒人再去女子家告知其 父母,说“你女儿要到别人家住一段时间”,以后再去女方家商议婚事,当地人
2
3.1 现代信息化对花瑶语言文化的冲击………………………10
3.2 居住模式、生活习俗的转变………………………………10
3.3 花瑶人与汉人间的文化隔阂………………………………10
3.4 花瑶文化传承岌岌可危……………………………………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章 关于花瑶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11
邵阳隆回花瑶风景区的景点

邵阳隆回花瑶风景区的景点
邵阳隆回花瑶风景区是湖南省邵阳市的一处著名景点,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以下是这个景区的主要景点介绍:
1. 飞来峰:飞来峰是花瑶山脉的主峰,海拔高达1078米。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景区美丽的风景,还有远处的邵阳市区。
2. 千佛洞:这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圣地,洞内保存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
3. 玉女峰:玉女峰位于花瑶山脉的南麓,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据说这里曾经是花瑶族的女神居住的地方。
4. 飞来峰瀑布群:这里有多个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百丈飞瀑”,水流如练,非常壮观。
5. 花瑶民俗文化村:这里可以了解到花瑶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
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手工艺品。
6. 沙坝湖:这是一个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的山峰和树木倒影在湖面上,非常美丽。
7. 龙潭仙洞:这是一处神秘的地方,里面有许多奇妙的石钟乳和石柱,还有传说中的龙潭和仙洞。
以上就是邵阳隆回花瑶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介绍,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感受这里的美丽和神秘。
- 1 -。
湖南自驾游攻略

湖南自驾游攻略给大家整理了湖南值得收藏的自驾游攻略,不去可别后悔哟!1、隆回花瑶推荐线路:衡阳-邵阳隆回-虎形山花瑶古寨-大峡谷-魏源故居-衡阳在邵阳隆回县崇木凼村是花瑶族聚居地,传统的民族乡土建筑、保存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了花瑶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崇木凼村,花瑶的习俗也非常令人玩味。
赶上花瑶结婚会让人大开眼界,可以看到“拦门酒”、“打泥巴”、“打蹈”(就是顿屁股)等习俗。
在邵阳还有旺溪大峡谷,五瀑相连,连绵不绝,构成一个宛若仙境的瀑布群。
2、永州女书村推荐线路:衡阳-永州舜皇山-江永女书村-上甘棠-千家峒-长沙永州舜皇山被称为湘南第一峰。
舜皇山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狩猎,长期旅居此地而得名。
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
姿态万千风情万种的华南五针松群落与连绵万亩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堪称天下奇观。
那里生长着一棵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红豆杉,被称为“红豆杉王”。
红豆杉周围的塘家梯田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摄影村”、“写生村”了,每年来这里采风的摄影师、画家和游客不计其数。
在这里还有独一无二的文字。
江永女书村有现存唯一的一种女性文字。
跟着女书新传人读一读写一写,根据上下文你才有可能了解“天书”。
千家峒被称为瑶族聚居地。
千家峒是一个山间盆地,瑶族祖居的故地之一。
沿途两岸竹林成片,当地出产的香姜、香米、香芋、香柚远近闻名。
3、梯田牧场游推荐线路:衡阳-娄底-紫鹃界梯田-虎彩山花瑶(娄底)-南山牧场(邵阳) 紫鹊界梯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紫鹊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需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邵阳的南山牧场被称为南方的呼伦贝尔,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高山牧场,特别是133平方公里连片草场,构成一幅“横至百余里,环绕数千峰”的雄浑壮阔的绿色海洋图。
南山牧场属于南山风景区的一部分,附近还有紫阳峰、老山界、茅坪湖、蛟龙洞等美丽风景,是自驾的好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隆回花瑶古寨“小沙江”小沙江(原名小杀光,因为太血腥而改名为小沙江)镇地处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西北部,与怀化市溆浦县毗邻,位于雪峰山东麓,平均海拔1350米(邵阳市区海拔150米),被称为“隆回的西藏”,素有“小西藏”之称。
所以我们这里气候非常凉爽,我们这里夏天用不着电风扇这样的东西。
全镇2.2万人(其中瑶族千余人)。
以前小沙江是瑶族人的地盘,在我的爷爷的爷爷他们那辈从新化迁上来居住,受本地瑶族人的排挤欺负,惹火了老家新化人,就回新化搬了几十车武林高手(新化现在也很多人习武)过来血洗了小沙江,就这样灭了小沙江。
隔我们镇上不远处的一个村就叫大沙江(原名就叫大杀光),顾名思义,就知道当时取这样的名字的含义了。
据说那次就差一点点就把瑶族给灭绝了,有几个漏网之鱼跑到深山老林去了。
解放前,我们小沙江叫瑶山十八峒,建国初,属邵阳县四区,1958年成立小沙江人民公社,1984年建乡,1987年12月撤乡建镇,1995年撤区并乡时,将原龙坪乡并入,扩大了镇域规模。
近年来,我镇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山气候,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农土特产品及其加工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已成为全国第六大中药材生产基地。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金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园”。
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这里木材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达170000立方米,水利资源丰富,水电资源蕴藏量3万千瓦以上,还有丰富的低瓦斯煤炭资源及花岗石、硅石资源。
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我镇旅游资源也不断发掘,旺溪大峡谷瀑布群、花瑶民族风情、佛来山普佛寺、观景台、白马山望日峰及宝莲仙寺等旅游景点和奇特的梅山文化引起了海内外游客的极大兴趣。
小沙江还是著名的诗歌之乡,民间绘画之乡。
瑶族挑花是“中华二绝”之一。
(隆回县县歌《隆回恋歌》,由我国著名词作家佘致迪(代表作<辣妹子>),和隆回县文化局局长张晗作词,隆回文化馆副馆长邹清华作曲,由邹清华和杨玲平演唱。
荣获“中国民歌精品金奖”。
邹清华、杨玲平同志荣获“中国民歌演唱家金奖”。
摄影地点为小沙江。
)2009年12月30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位于隆回西北部,涵盖虎形山、小沙江二个乡镇16个自然行政村,景区内共有万贯冲梯田、大托石瀑、崇木凼古树林、旺溪瀑布群、花瑶古寨、虎形山大峡谷等六大景区组成,面积达118.4平方公里。
2006年4月20日省人民政府将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6年11月,隆回县将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向国务院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8年12月26日得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国家八部委领导参加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协调会一致认可和肯定。
2009年3月4日至6日,通过了国家风景名胜区专家考评组的现场评审,专家们赞叹该景区是“老少边地区保存最为完好、具有极高开发价值的一座大金矿”,称赞该景区“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品位极高”。
2009年10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湖南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中审查,选取四个项目上报国务院,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入选四个项目之中。
2009年12月9日经湖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设置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管理处,为副处级事业单位。
我们这里的金银花自70年代初开始栽培以来,已有30余年历史。
近10年来,隆回县把金银花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了产业建设步伐,面积、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03年产量突破两万吨,产品畅销桂林、广州、重庆、南京等大中城市以及全国各大制药厂甚至国外很多药材市场。
其实,自古以来,我们这里就出产金银花。
原先主要以野生为主,散见于山坡野岭,不成规模,当地人也很少将其拿去卖钱和加工。
上世纪90年代,由于金银花人工种植技术的突破,特别是“非典”出现后,大家认识到了金银花的价值,这里便出现了家家户户种植金银花的热潮。
当“非典”肆虐时,人们谈“非”色变,国家公布了一组“非典”防治处方,令人惊诧的是,每个处方中都有“金银花”3个字。
于是,金银花能防“非典”的信息不胫而走。
那时候,抢购金银花的生意人像海水一样涌来,镇上的几家银行的钱转眼间就被一取而空,李绍隆的二女婿(我忘记他叫什么名字了)专门请人用很大的牛仔旅行包背钱去乡下抢购金银花。
我们镇的金银花在全国一些著名的药市如广州清平、广西玉林、安徽亳州等地设立了金银花销售网点。
镇上的金银花销售大户李邵隆每年销售金银花上千吨(不过我感觉他在媒体面前吹了点),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兼任隆回县县长特派联络员(这两年还是不是我不清楚了)。
近年来,“银海药业公司”、“恒隆生物公司”、“银仙金银花茶厂”等大小20多家金银花名牌加工企业在我地相继问世,先后开发出金银花茶、金银花饮料、金银花含片、金银花洗面奶、金银花牙膏等N个产品。
其中,“银仙”牌金银花茶在湖南省农博会上获金奖;“毅鹏”牌金银花茶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
漫山遍野的金银花,配上雪峰山脉神奇的自然风光以及当地花瑶独特的民族风情,一道独特的旅游品牌从此诞生。
小沙江的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了招商,由港商荣根宝先生投资进行整体开发,目前已完成了总体规划,并前期投入了5000万人民币。
按照规划,小沙江地区的花瑶景区分为以大托花瑶山寨为中心的运动休闲探险区,以崇木凼花瑶古寨为中心的花瑶风情田园风光体验区,以中国花瑶风情园为中心的综合接待服务区和以旺溪峡谷瀑布为中心的休闲避暑探秘区。
现在这里每年已吸引游客数百万人,经济效益逾数亿元。
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湖南极具特色的旅游地,走向全国和全世界。
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闻名的旅游景点。
炎夏凉爽如春,风景旖旎。
已建成避暑山庄数处,开辟八仙棋亭、红岩山望日台、祖山仙泉、分水关圣寺、香炉宝鼎、雷音寺等名景区。
投资上亿元、占地15000米的药市已竣工。
白水洞那里的梯田、云雾、青山、木房、竹林和刀割般的巨石(有时整座大山就是一块巨石),再加上当地姑娘的服装,如同仙境,你几乎怀疑走进了远古时代。
雪峰山,当年小日本从北打到南,从东打到西,就是没能翻过雪峰山,此处是小日本西进的最终点。
金银花,又名双花,忍冬,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花开时,先金色而后银色,故名金银花。
以其待开的花蕾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主治肺炎、喉症、流感、急慢性肠胃炎及脉管炎的主要药品。
近年来,金银花又成为保健品市场的“宠”。
每当暑假时候,金银花开的时候,那时放眼看去,整个世界都是金银花,满眼都是黄澄澄、白灿灿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金银花香味,真的是漫山遍野都是金色银色。
这是个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我外公家龙坪那里的金银花更是开的鲜艳和香味浓厚,我在山上摘金银花时老是被香味给醉晕了。
采蜜的蜜蜂漫天都是,有时都飞到我手上了,还好,我只被它们叮过10来次,也就是无意中一不留神就夺去了它们10来条小生命,罪过!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的金银花泡茶喝最香最甜,我觉得没有什么茶能跟它媲美。
小沙江镇地处雪峰山脉中段东麓,平均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11℃,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辖1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是全国六大中药材基地之一,2001年8月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并享有“南国药都”的美誉。
近年来,小沙江镇坚持“政府扶持、协会(合作社)搭桥、基地示范、科学种植、无害加工”的金银花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加工,促进了金银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虎形山距离隆回县城105公里的隆回县境北边陲,内有一个幽深险峻的大峡谷,那里没田没土,却有水有石,荒无人烟,却时有毒蛇猛兽出没;它神秘莫测,险象丛生.就在这个峡谷,悬挂着气势磅礴的瀑布。
与贵州黄果树瀑布相比,那里的水量没有瑶山大峡谷瀑布充沛,气势也没有这里磅礴;可以说,黄果树有水无山;张家界有山无水;九寨沟有山有水却没有民俗风情,而虎形山瑶山大峡谷却兼备了这些特点,它几乎拥有传闻中的香格里那的一切特征,它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高源自然风光和人类原始的透明面清激的生活。
一支几被民族史遗忘的瑶族宗支__花瑶,五千余众,生活在湘西雪峰山的东部的崇山峻岭之中。
此地平均海拨一千三四左右,因此少与外界往来,至今仍然保留了他们先祖最古朴、纯真、鲜活的民俗、民风。
他们的服装,也许是因为姑娘们爱美的原因,个个着装艳丽绝纶,镶了红布边,缀着红布扣的蓝色长衫新奇地撩起,再配条前艳后素的桃花围裙,腰间分层缠上几十圈由五颜六色的布料拼接成的筒腰带,小腿上扎着绣有HEI色花边的白绑腿,全身上下色彩火辣抢眼。
尤其是那由数百米花带织成斗篷大的头巾,更显俏丽。
走在山上,田中,俨然束束耀眼的映山红。
他们的房屋,全都在青山绿水之中。
村寨的周围,是生长了几百年的古树林,你随时可见几人包不过来的古树。
走在树下,也许你看不见蓝天,但透过树叶射进来的阳光,会将你陶醉。
在当地,有句俗语:有古树的地方,必有瑶家,有瑶家的地方,必有古树。
至于这些古树,是瑶家人用生命与热血换来的,其中的故事,你可去详细了解。
他们的民俗,有太多的东西,这需要你慢慢去了解。
仅是当地的婚俗,就使人热血沸腾,充满着原始、粗犷、怪诞。
一是没有媒婆,只有媒公。
二是宾客为主,新娘新郎为辅。
三是新婚之夜,新娘不得入洞房。
而最最撩人心脾的,是打泥巴墩屁股和火炒媒公,那场面,使人真正地回到了人类的童年时代,纯真、质朴、原始。
这需要运气。
因为当地仅五千人,要想见一次,是挺难的。
他们的生活,处处透露着乐观__尽管他们很贫穷,但山歌是不断的,笑声是不断的,手中的针线是不断的。
在歌声中,她们织出了自己最美的生活。
身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亲手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