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计算题典型例题五道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分类解析第十九讲地理计算 精品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分类解析第十九讲地理计算 精品

第十九讲地理计算一、选择题(2018年广东卷)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

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

读图回答1-4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 30°E, 20°NB.150°E, 20°SC.30°E, 20°SD.150°E, 20°N2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C.乙地昼长20小时D.甲地夜长12小时3.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分之一D.大于二分之一4.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解析:从图中可以读出这样一个信息,70°S纬线上0时日出,由此可以判定此时70°S纬线上发生了极昼,太阳直射点在20°S纬线上。

第1题: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就可以计算出12时所在的经线度数是150°E。

第2题:从图中可以读出甲乙丙丁的日出时间分别是0时、2时、4时、6时,由此可以计算出它们的昼长分别是24时、20时、16时、12时。

第3题:只要计算出此时的0时在西二区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有14个时区已经进入新一天。

第4题:虽然已经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150°E,20°S),但并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也就不能确定具体的时间,A、B两个选项也就不能选。

C选项就更错,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1B 2C 3D 4D(2018年重庆卷)5、一列时速为189km的火车,北京时间3月8日20:00从北京直发洛杉矶(两城市图上铁路线长约12.6cm。

不考虑途中停车时间),到达终点站时当地区时为3月A.11日16:00B.12日8:00C.12日16:00D.13日8:00解析: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长约12.6cm,计算出两地的实际铁路长度,从而计算出两地的行驶时间,再根据时区差就可以得出结论。

高中地理计算题典型例题五道

高中地理计算题典型例题五道

一、自转公转计算1.读图中“日照图”和图乙“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当地球运行到乙图中的③位置时,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2)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B地出现极现象, A.C两地相同的地理事物有()A.地方时B.线速度C.昼夜长短D.气候(3)乙图中, 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 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 后变短B.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C.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 后变慢D.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小2.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 ac为昏线的顶点, B点为昏线的中心点, 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 a点的地理坐标为(74º24'N, 150ºE), 完成(1)—(3)题(1). a 点与c点的经度数相差是()A. 0ºB. 90ºC. 180ºD. 160º(2). C点位于北京的()A. 西南B. 东南C. 东北D. 西北(3). 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A. 5月21日左右22点B. 6月22日10点C. 12月22日14点D. 12月22日10点二、高差计算3.读图, 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B. 55mC. 60mD. 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 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 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 15m B. 40mC. 65mD. 90m三、时区计算4.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 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 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0B.1/3C.1/2D.2/35.读经纬线示意图, 图中虚线是晨昏线, 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 据此完成(1)—(3)题。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一、距离计算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二、地方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 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 分钟/1°×经度差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 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 120°Ε地方时为 12 点时,60°W 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 60°W 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三、区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 1 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通常涉及地理坐标、时区、距离、面积、人口等方面的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地理计算题示例:
1.经纬度计算:
给定两个地点的经纬度,计算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或相对方位。

例如:A地的经纬度为(30°N, 120°E),B地的经纬度为(40°N, 130°E),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时区计算:
给定一个地点的经度和标准时区,计算该地点所属的时区。

例如:某地的经度为110°E,求该地所属的时区。

3.面积计算:
给定一个地理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计算该区域的面积。

例如:某地区的经纬度范围为(30°N-40°N, 110°E-120°E),求该地区的面积。

4.人口密度计算:
给定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面积,计算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为100万,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求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5.海拔计算:
给定两个地点的海拔和它们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其中一个地点的海拔。

例如:A地的海拔为1000米,B地在A地上方500米,求B地的海拔。

这些只是高中地理计算题的一些示例,实际考试中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计算题。

为了应对这些计算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计算方法,并多做练习题以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地理地理计算型、材料解析型和排序型选择题(精品)

高考地理地理计算型、材料解析型和排序型选择题(精品)

高考地理地理计算型、材料解析型和排序型选择题(精品)选择题型专练 3. 地理计算型、材料解析型和排序型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 1~2 题。

1.图中①③两地的距离大约为( )。

A. 320 千米 B. 420 千米 C. 520 千米 D. 620 千米2.当②地旗杆的影子达一天中最短时,北京时间为( )。

A. 11:40 B. 12:00 C. 12:20 D. 13:00 右图为纬度 40的日照图,阴影代表黑夜,据此完成 3~4 题。

3.此时北京昼长为 ( )。

A. 8 小时 B. 12 小时 C. 14 小时 D. 10 小时 4.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地中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B.长江流域出现明显的汛期 C.非洲热带草原动物起先向南迁移 D.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读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 5~6 题。

5.图中甲处悬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150 米 B. 199 米 C. 278 米 D. 400 米 6.图中①②两处温差可能是 ( )。

A.1 ℃ B.2 ℃ C.3 ℃ D.4 ℃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的产销资料表。

假设该地区为同一城市郊区,可大规模种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四种作物,其产品全部供应本城市消费,且地价相同。

据此回答 7~8 题。

项目 (作物) 花卉蔬菜水稻甘蔗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2 0.8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0.30.01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假如该地距离城市为 1 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相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 )。

A.花卉、蔬菜 B.水稻、甘蔗 C.花卉、水稻 D.蔬菜、甘蔗 8.从经济效益看,花卉最远可种植在距城市________处。

( )。

A. 2.5 千米 B. 3.5 千米 C. 4.5 千米 D. 5 千米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选择题题型计算题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选择题题型计算题

2014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选择题题型(4)计算题[浙江宁波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读“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 m2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A.100株B.1 000株C.3 500株D.9 600株2.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答案 1.C2.D解析第1题,根据比例尺结合图示中海拔100米以上丘陵区域范围估算其面积约为900 m2,据此判断大约需要的杨梅苗数量。

第2题,A段村道附近多碑刻和古寺,为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村道比较弯曲。

3.[湖南洞口一中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A.23°N B.63°NC.43.5°N D.27°N答案B解析由曲线图可知,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47°,即可知c=23.5°,求得a=3.5°。

由a为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63°N。

(2013.上海高考地理)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据此完成4~5题。

4.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5.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高二上册地理计算练习题

高二上册地理计算练习题

高二上册地理计算练习题地理计算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和公式,对地理现象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上册地理计算的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并提升计算能力。

题目一:计算经度的变化量已知某地经度为120°30′E,经过某点的经线是东经,到东经135°时,经线与原经线的夹角为45°。

请计算经线每增加1°时的纬度变化量。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两部分。

首先,计算经线经过135°时与原经线的夹角为45°,根据夹角的定义和正切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以下方程:tan(45°) = Δlat / Δlon其中,Δlat为纬度变化量,Δlon为经度变化量。

由于该经线是东经,所以Δlon = 135° - 120°30′ = 14°30′ = 14.5°。

由此可得:1 = Δlat / 14.5Δlat = 14.5因此,经线每增加1°时的纬度变化量为14.5。

题目二:计算地表坡度某山顶海拔高度为800米,山脚海拔高度为200米,两地水平距离为5千米。

请计算该山坡的坡度。

解析:坡度是指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坡度:坡度 = (山顶海拔高度 - 山脚海拔高度) / 水平距离 * 100%代入已知数值,可以计算得到:坡度 = (800 - 200) / 5 * 100% = 600 / 5 * 100% = 12000%因此,该山坡的坡度为12000%。

题目三:计算时区差某城市位于经度120°E上,该城市的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快3小时。

请计算该城市所在时区的经度。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利用时区的概念来计算该城市所在时区的经度。

时区每隔15°经度相差一个小时,因此该城市所在时区的经度差为3小时 * 15°/小时 = 45°。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篇一: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翻开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卷,笔者发现,地理计算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区时、时间的计算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知识20XX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1°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

回答3.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 A.一路上都是白天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4.阳光直射曼莎约港口(19°N,104°30′W 。

墨西哥)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34′S和38°°34′N和38°°S和0°°N和0°5.在5月份,开普敦 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B. 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C.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D.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与北京时间有关的昼夜长短、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等知识。

第3题,由北京时间的计算知识知道,先计算出飞机从上海出发时的芝加哥时间,再加上路途时间,就是到达芝加哥的时间;另外,由题目知道,5月份时,北极地区是极昼,故飞机飞行时一路上都应是白天。

第4题,由晨昏线(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0°,故答案只能在C和D中寻找;由5月份知道,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应该是北纬,故答案是C。

第5题,由于此时是5月20日,太阳直射点正在继续向北回归线附近移动,北半球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而南半球却恰恰相反,即南半球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故答案是C。

答案:(20XX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题)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XX年5月22日成功登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转公转计算
1、读图中“日照图”和图乙“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当地球运行到乙图中的③位置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2)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B地出现极现象,A、C两地相同的地理事物有()
A. 地方时
B. 线速度
C. 昼夜长短
D. 气候
(3)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 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
B. 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C.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D. 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2、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为昏线的顶点,B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点的地理坐标为
(74º24'N,150ºE),完成(1)—(3)题
(1).a 点与c点的经度数相差是()
A.0º B.90º C.180º D.160º
(2).C点位于北京的()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
A.5月21日左右22点B.6月22日10点
C.12月22日14点D.12月22日10点
二、高差计算
3、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m B.55m
C.60m D.65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
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
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
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m B.40m
C.65m D.90m
三、时区计算
4、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5、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1)—(3)题。

(1)、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A.6时B.15时
C.9时D.21时
(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
(86°S,80°W)的区时是()
A.7日21时40分B.7日22时
C.8日3时20分D_8日8时
(3)、此时()
A.基多市烈日当空B.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C.巴西高原草木繁盛 D.“月城”西昌月光明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