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308H非隔离降压芯片

XD308H非隔离降压芯片
XD308H非隔离降压芯片

1.2产品特性:

?典型待机功耗小于40mW;

?输出最大持续电流500mA (峰值800mA),无音频噪音、发热低;?18-600VDC 超宽输入电压,可适应12-380VAC超宽电压输入;?

全面的保护功能:?过流保护(OCP)?过温保护(OTP)?过压保护(OVP)?SOP8贴片封装;

1.3典型应用(非隔离):

?替代低效率的阻容降压供电电路(如低压电器,智能电表,自动化仪表电源等);?LED驱动?小家电电源?工业控制电源

?

其他非隔离辅助电源

1.4输入电压/输出电流表:

序号输入电压范围(DC 单位:

V)输出电压(DC 单位:

V)持续工作输出电流(Max 单位:mA)

瞬时峰值电流(单位:mA)

参考电路图号118-600 3.3500800图B1218-600 5.0500800图B2345-60012500800图B34

45-600

24

500

800

图B4

XD308H 是一款18-600V 超宽范围输入的非隔离高压降型AC-DC 转换器电源芯片,可适应12-380VAC 超宽电压输入(外部加整流滤波),最大输出持续电流可以达到500mA(峰值800mA),无音频噪音、发热低,内部集成全面完善的保护功能(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输出过压保护、输出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等)。该电源芯片以较低的BOM 成本(外围元件数目极少)方便的实现宽电压高压降压小功率电源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非隔离型家电产品和工业产品等。

1.5封装参考:

1.6引脚功能:

编号名称描述备注1VCC/BP所有控制电路的电源。外部旁路电容连接点

2GND/S芯片参考地。内部功率MOSFET的源极。

3FB反馈输入

4CS电流检测

5,6,7,8DRAIN内部功率MOSFET的漏极

1.7功能框图:

图1

1.8典型应用电路:

1.9绝对最大额定值(备注1):

1.10推荐的工作条件(备注2):

参数数值单位工作环境温度-40to85°C

1.11电气特性:

=+25℃。

除非特别注明,环境温度T

A

符号参数测试条件最小典型最大单位1.11.1供电部分(VDD管脚)

V DD_ON VDD开启电压7.5V

V DD_OFF VDD欠压保护电压7.0V

V DD_Reg1VDD调制电压FB悬空11.81212.2V I VDD_st VDD启动电流无开关工100300uA I VDD_Op VDD工作电流800uA I VDD_Q VDD静态电流200uA n电源效率Vin=300VDCV

85%

out=12

Iout=500mA

V DD_OVP VDD过压保护阈值28V V DD_Clamp VDD钳位电压IVdd=10mA30V 1.11.2反馈部分(FB管脚)

V FB_REF内部差分放大器输入端基准 1.97 2.0 2.03V V FB_OVP输出过压保护(OVP)检测阈值 2.4V V FB_OLP输出过载保护(OLP)检测阈值 1.87V T D_OLP过载保护延迟时间50ms 1.11.3电流检测输入部分(CS管脚)

V IPK峰值电流阈值0.550.60.65V V AOCP异常过流保护检测阈值0.9V 1.11.4过热保护

T SD过热保护阈值(备注3)150°C 1.11.5功率MOSFET部分(Drain管脚)

V BR功率MOSFET击穿电压650V R dson静态导通阻抗5ohm

备注1:超过这些额定值可能损坏器件,超出列表中”极限参数”可能会对器件造成永久性损坏。

备注2:不担保器件在工作条件以外的操作,在超出以上参数的条件下,无法保障芯片的正常运行。

备注3:参数取决于实际设计,在批量生产时进行功能性测试。

1.12参考应用电路

1)3.3V/500mA非隔离电源的参考电路。

2)5V/500mA非隔离电源的参考电路。

3)12V/500mA非隔离电源的参考电路。

4)24V/500mA非隔离电源的参考电路。

1.13封装信息

LED驱动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LED恒流驱动电源类别 1.直流入-直流出(DC/DC) 1.1按照输入输出电压关系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a.升压型恒流驱动 b.降压型恒流驱动 c.升降压型恒流驱动 d.单电感式 e.双电感式 2.交流输入直流输出AC/DC 2.1AC/DC恒流源的分类 a.非隔离型(在特定情况下符合安规要求) b.隔离型(符合安规要求) 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对比: 1.安全性 先介绍下什么是隔离吧,隔离电源是指输入和输出通过变压器实现电气连接的,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而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所以要过什么UL,CE这些安规认证,非隔离就麻烦了,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灯管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全塑的,但球泡这类基本是铝外壳,这样PCB板与外壳得加强绝缘,本来球泡电源可用空间极小,这样再加上严格的爬电要求,很难做。 带隔离变压器或者电气隔离的LED驱动电源意味着LED可以直接用手接触而不会触电。而无隔离变压器的LED驱动电源虽仍可以借助防护外壳实现部分机械绝缘,但此时的LED在工作时并不能直接接触。 阻容降压电源为非隔离,高压恒流驱动是隔离的,低压恒流驱动是非隔离的。 因为低压恒流驱动是低压,虽然是非隔离,但基本不会对人有伤害。 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2.性能 非隔离由于少了变压的能损耗,效率一般能达到91%以上,而且有更高的功率因素。而隔离一般能效在88%,视功率而定,所以隔离电源发热也比较大。 非隔离拥有更少的元器件稳定性却比较差,可是为什么呢?原因是非隔离电路对于浪涌十分敏感,抑制能力差。事实上就是指非隔离电源,在批量出货时,返修率高于隔离LED驱动电源,大都是因为炸坏。而隔离电源炸坏的机率要小不少,非隔离的一般在2%至3%左右。很多电网电压不稳,非隔离会300V直通输出,击坏芯片,烧坏LED负载。隔离也会,现象就是芯片,MOS管,恒流环路全烧坏,但隔离相对少得多。所以非隔离防浪涌的压敏电阻必不可少,没有压敏能质保的都是浮云。

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特性对比

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特性对比 如果拿CPU比喻为电子系统的大脑,那么电源就相当于电子系统的心脏。随着对电路设计中电源要求越来越高,隔离电源模块应运而生,而对隔离电源你又了解多少?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电源模块作为集成器件应运而生。其具有隔离作用,抗干扰能力强,自带保护功能,便于后期系统集成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选择合适的模块时,经常会碰到一个参数“隔离电压”,隔离电压越高,模块的价格就越贵,那么就会好奇了,什么是隔离电压,该选择什么等级的合适呢? 电源的隔离耐压在GB-4943国标中又叫抗电强度,这个GB-4943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类设备的安全标准,就是为了防止人员受到物理和电气伤害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避免人受到电击伤害、物理伤害、爆炸等伤害。如下图1为隔离电源结构图。 图1 隔离电源结构图 作为模块电源的重要指标,标准中也规定了隔离耐压相关测试方法,简单的测试时一般采用等电位连接测试,连接示意图如下: 图2 隔离耐压测试示意图 测试方法: 将耐压计的电压设为规定的耐压值,电流设为规定的漏电流值,时间设为规定的测试时间值;

●操作耐压计开始测试,开始加压,在规定的测试时间内,模块应无击穿,无飞 弧现象。 注意在测试时焊接电源模块要选取合适的温度,避免反复焊接,损坏电源模块。 那么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比较有什么的优缺点呢? 表 1 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优缺点 通过了解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优缺点可知,它们各有优势,对于一些常用的嵌入式供电选择,我们可遵循以下判断条件: ●系统前级的电源,为提高抗干扰性能,保证可靠性,一般用隔离电源; ●电路板内的IC或部分电路供电,从性价比和体积出发,优先选用非隔离的方案; ●对于远程工业通信的供电,为有效降低地电势差和导线耦合干扰的影响,一般用隔 离电源为每个通信节点单独供电; ●对于采用电池供电,对续航力要求严苛的场合,采用非隔离供电; ●对安全有要求的场合,如需接市电的AC-DC,或医疗用的电源,为保证人身的安 全,必须用隔离电源,有些场合还必须用加强隔离的电源。 一般场合使用对模块电源隔离电压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更高的隔离电压可以保证模块电源具有更小的漏电流,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EMC特性也更好一些,因此目前业界普遍的隔离电压水平为1500VDC以上。

非隔离LED电源绝密资料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一个 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101 学号: 1002100246 姓名:林镇明 指导教师:陆益民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 一个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 2.任务 设计一个Buck-Boost变换器,已知V1=48v,V2=48v,I0=1A。要求如下:1)选取电路中的各元件参数,包括 Q1、D1、L1、和C1,写出参数选取原则和计算公式; 2)编写仿真文件,给出仿真结果:(1)电路各节点电 压.支路流图仿真结果;(2)V2与I0的相图(即V2为 X坐标;I0为Y坐标);(3)对V2与I0进行纹波分析; (4)改变R1,观察V2与I0的相图变化。 3)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用A4纸打印,同时上交电子版。 4)课程设计需独立完成,报告内容及仿真参数不得相 同。 V1=48V V2=48V

I0=1A F=50kH Z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陆益民 2012年12 月7 日

目录 1. Buck-Boost主电路的分析 (6) 1.1.原理分析 (6) 1.2.电路运行状态分析 (6) 2. 电路参数的选择 (9) 2.1占空比α (9) 2.2电感L (9) 2.3电容C (10) 3. 控制策略的选择 (12) 4. 仿真分析 (12) 4.1.仿真程序 (12) 4.2.PSIM仿真结果分析及参数选定 (15) 5. 结论 (20)

1. Buck -Boost 主电路的分析 1.1. 原理分析 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由可控开关Q 、储能电感L 、二极管D 、滤波电容C 、负载电阻R L 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V 1Q D L C R L + - V 2 I o 图 1 Buck -Boost 电路原理图 当开关管Q 受控制电路的脉冲信号触发而导通时,输入直流电压V 1全部加于储能电感L 的两端,感应电势的极性为上正下负,二极管D 反向偏置截止,储能电感L 将电能变换成磁能储存起来。电流从电源的正端经Q 及L 流回电源的负端。经过t on 时间以后,开关管Q 受控而截止时,储能电感L 自感电势的极性变为上负下正,二极管D 正向偏置而导通,储能电感L 所存储的磁能通过D 向负载 R L 释放,并同时向滤波电容C 充电。经过时间T off 后,控制脉冲又使Q 导通,D 截止,L 储能,已充电的 C 向负载R L 放电,从而保证了向负载的供电。此后,又重复上述过程。由上述讨论可知,这种升降压斩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V 2的极性和输入直流电压升降压斩波电路V 1的极性是相反的,故也称为反相式直流交换器。 1.2. 电路运行状态分析 假设储能电感L 足够大,其时间常数远大于开关的周期,流过储能电感的电流i L 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并设开关管Q 及二极管都具有理想的开关特性。分析电路图可以得到: [1] Q 导通期间,D 截止,电感L 两端的电压为V 1,i L 呈线性上升。 1L L di u L V dt == 110L L V V i dt t I L L ==+?

科普: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区别

科普: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区别 导读:在电源行业,LED的隔离和非隔离恐怕是最常听到的两个名词,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小编将借助本文来帮你认识这两者。 标签: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恒流绝缘变压器 LED如今在电源市场上占据着一大块的位置,其亮度高、低功耗、寿命长、启动快,功率小、无频闪、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等优点使之成为受消费者好评的重要因素。在电源行业,LED的隔离和非隔离恐怕是最常听到的两个名词,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小编将借助本文来帮你认识这两者。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 隔离电源是使用变压器将220V电压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到较低的电压,然后再整流成直流电输出供电使用。因为变压器的主线圈承受220V电压,次级线圈只承受输出的低交流电压,并且主次线圈之间并不直接连接,所以称为隔离电源。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 而非隔离电源是用220V直接输入到电子电路,在通过电子元件降压输出,输入输出是通过电子元件直接连接的,所以称非隔离电源;两者从表面上看就是有无变压器的区别。LED非隔离设计仅限于双绝缘产品,例如灯泡的替代产品,其中LED和整个产品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二级产品都是隔离型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存在。 所以要通过安规认证,比如3C、UL、CE等,非隔离就麻烦,一般生产厂家没有绝对的设计技术实力,一般不好通过。因为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灯管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全塑的,比如,通常LED和铝散热器之间的绝缘也就靠铝基板的印製板的薄膜绝缘。虽然这个绝缘层可以耐 2000V高压,但有时螺丝孔的毛刺会产生所谓的爬电现象,使得难以通过CE认证。 但作为完整的LED照明灯具产品,产品表面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隔离,不能让人触电。而从产品整个系统而言,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设置隔离的位置不同。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注意: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在主线圈上直接抽头提取低电压的办法,这种办法看似有变压器,实际没有次级线圈,不能算是隔离电源! 电性能 再从性能上说,隔离电源的优点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宽电压表现很好,非隔离的现在也很成熟,电压范围略比隔离的差些,电压范围在110V- 300V之间;而隔离电源能做

非隔离电源

LED照明以其高节能、长寿命、利环保的特点成为大家广为关注的焦点。这几年高亮度的LED光源因其制造技术突飞猛进,而其生产成本又节节下降,如今使用LED光源作为高亮度、高效率而又省电、无碳排放的节能照明光源已成为全球的海量需求,一个以制造LED照明灯具的新兴行业正在崛起,产业链正在日益完善,技术正在日日更新。 BP2808基本工作原理 BP2808是专门驱动LED光源的恒流控制芯片。BP2808工作在连续电流模式的降压系统中,芯片通过控制LED光源的峰值电流和纹波电流,从而实现LED光源平均电流的恒定。芯片使用非常少的外部元器件就实现了恒流控制、模拟调光和PWM调光等功能。系统应用电压范围从12VDC到600VDC,占空比最大可达100%;适用于交流85V-265V宽电压输入,主要应用于非隔离的LED灯具电源驱动系统。BP2808采用专利技术的源极驱动和恒流补偿技术,使得驱动LED光源的电流恒定,从交流85V-265V范围内变化小于±3%。结合BP2808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应用电路,使得18W 的LED日光灯实用方案,在交流85V-265V 范围内系统效率高于90%。在交流85V-265V输入范围内,BP2808可以驱动从3W到36W的LED光源阵列,因此广泛应用于E14/E27/PAR30/PAR38/GU10等灯杯和LED日光灯。 BP2808具有多重LED保护功能包括LED开路保护、LED短路保护、过温保护。一旦系统故障出现的时候,电源系统自动进入保护状态,直到故障解除,系统再自动重新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复用DIM引脚可进行LED模拟调光、PWM调光和灯具系统动态温度保护。BP2808采用SOP8封装。 LED日光灯应用典型方案设计 LED日光灯的LED光源灯条电源驱动方案有很多种,目前非隔离方案因其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而占主流,而用PWMLED驱动控制器来做LED日光灯驱动电源的又占绝大多数。事实上传统的荧光日光灯都是非隔离方案。 以AC176V—264V全电压输入为例,采用BP2808为主芯片来设计负载为小功率多颗LED光源多串、多并的LED日光灯时,整个系统方案的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全电路由抗浪涌/雷击保护、EMI滤波、全桥整流、无源功率因素校正(PPFC)、启动电压(包括前馈补偿、开机后的馈流供电、驱动变软)、恒流补偿、PWM控制、源极驱动、LED光源阵列,以及采样电阻、Toff时间设定、储能电感、续流二极管等各部分组成。 图1 18W LED日光灯系统方案设计方框图 LED光源阵列设计为0.06W白光LED(SMT或草帽灯)24个串联、12串并联的方案,驱动288个小功率WLED,总功率18W。全电压18W LED日光灯开关恒流源的设计电路如图2所示,其各部分的功能如红字所标注。图中抗雷击和EMI滤波组成EMC电路,馈流供电是利用已经做在芯片内部的整流二极管来实现的。

隔离非隔离三种常用LED驱动电源详解

三种常用LED驱动电源详解 时间:2014-5-30 LED电源有很多种类,各类电源的质量、价格差异非常大,这也是影响产品质量及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LED驱动电源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开关恒流源,二是线性IC电源,三是阻容降压电源。 1、开关恒流源 采用变压器将高压变为低压,并进行整流滤波,以便输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开关恒流源又分隔离式电源和非隔离式电源,隔离是指输出高低电压隔离,安全性非常高,所以对外壳绝缘性要求不高。非隔离安全性稍差,但成本也相对低,传统节能灯就是采用非隔离电源,采用绝缘塑料外壳防护。开关电源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一般是输出低压),性能稳定,缺点是电路复杂、价格较高。开关电源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是目前LED照明的主流电源。 图1:开关恒流隔离式日光灯管电源

图2:开关恒流隔离式电源原理图 图3:开关恒流非隔离式球泡灯电源 图4:开关恒流非隔离式电源原理图 2、线性IC电源 采用一个IC或多个IC来分配电压,电子元器件种类少,功率因数、电源效率非常高,不需要电解电容,寿命长,成本低。缺点是输出高压非隔离,有频闪,要求外壳做好防触电隔离保护。市面上宣称无(去)电解电容,超长寿命的,均是采用线性IC电源。IC驱电源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是未来理想的LED驱动电源。

图5:线性IC电源 图6:线性IC电源原理图 3、阻容降压电源 采用一个电容通过其充放电来提供驱动电流,电路简单,成本低,但性能差,稳定性差,在电网电压波动时及容易烧坏LED,同时输出高压非隔离,要求绝缘防护外壳。功率因数低,寿命短,一般只适于经济型小功率产品(5W以内)。功率高的产品,输出电流大,电容不能提供大电流,否则容易烧坏,另外国家对高功率灯具的功率因数有要求,即7W以上的功率因数要求大于0.7,但是阻容降压电源远远达不到(一般在0.2-0.3之间),所以高功率产品不宜采用阻容降压电源。市场上,要求不高的低端型的产品,几乎全部是采用阻容降压电源,另外,一些高功率的便宜的低端产品,也是采用阻容降压电源。 图7:阻容降压电源

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的区别

电源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比较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 1.安全性 先介绍下什么是隔离吧,隔离电源是指输入和输出通过变压器实现电气连接的,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而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所以要过什么UL,CE......这些安规认证,非隔离就麻烦了,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灯管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全塑的,但球泡这类基本是铝外壳这样PCB板与外壳得加强绝缘,本来球泡电源可用空间极小,这样再加上严格的爬电要求,很难做。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2.性能 非隔离由于少了变压的能损耗,效率一般能达到91%以上,而且有更高的功率因素。而隔离一般能效在88%,视功率而定,所以隔离电源发热也比较大。非隔离拥有更少的元器件稳定性却比较差,可是为什么呢?原因是非隔离电路对于浪涌十分敏感,抑制能力差。事实上就是指非隔离电源,在批量出货时,返修率高于隔离LED驱动电源,大都是因为炸坏。而隔离电源炸坏的机率要小不少,非隔离的一般在2%至3%左右。很多电网电压不稳,非隔离会300V直通输出,击坏芯片,烧坏LED负载。隔离也会,现象就是芯片,MOS管,恒流环路全烧坏,但隔离相对少得多。所以非隔离防浪涌的压敏电阻必不可

少,没有压敏能质保的都是浮云。 3.成本与体积 相比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主要是减少了变压器,以最少的用料来设计架构,做到相同的产品功能,所以非隔离成本有较大的优势。这估计就是非隔离电源在中国很吃香的原因了。 4.带载范围 一般来讲隔离电源的输出带载范围为30-42V,非隔离带载范围可以为30-84V。众多LED厂家在选择电源的时候为了整体的适应性都要求电源能够适应全电压90-265V输入,带载范围也要求高达84V,这样的选择是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的。90V输入的时候电源可能丧失恒流功能,THD这些。非隔离适合做高压小电流,做大电流成本并不比隔离的便宜。 5.非隔离电源适合的场合 首先是室内的灯具,这种室内用电环境较好,浪涌影响小,草帽和贴片LED,使用的场合是高压小电流。低压大电流用非隔离没有意义,因为低压大电流非隔离的效率并不比隔离的高,成本也低不到多少去,不太适合集中式照明,何谓集中照明,即在同一条AC线上点上几百只灯具,这时因为一条线上灯具太多,此条线上电压环境较脏,所以击坏灯具的机率变大,故非隔离电源做的LED灯具。

非隔离降压型电源设计方案

非隔离降压型电源设计方案 一款不带变压器的宽电压、低成本、非隔离式AC/DC降压转换器 ——输出持续电流500mA(2.5~12W) 【关键词摘要】非隔离恒流恒压AC/DC电源芯片XD308H BUCK电路220V转5V220V转12V220V转24V380V转5V380V转12V380V转24V 【概述】非隔离AC-DC电源芯片XD308H设计组成的降压恒流恒压电路,采用了BUCK电路拓扑结构,常用于小家电控制板电源以及工业控制电源供电。其典型电路规格包含24V/500mA、12V/500mA和5V/500mA等,满足六级能效要求。可通过雷击、EFT、浪涌等可靠性测试,可通过UL、CE、3C等认证。其特点是:电路简单、BOM成本低(外围元件数目极少:无需变压器、光耦),电源体积小、无异常噪音、损耗小发热低。 1)220V转24V降压电路:输入32~380Vac,输出24V/500mA电源方案 如图所示的电路为一个典型的输出为24V/500mA的非隔离电源。它通常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电饭煲、洗衣机及其它白色家电)。此电路还适合于其它非隔离供电的应用,比如LED驱动、智能电表、加热器以及辅助电源和工业控制等。

220V转24V降压电路输入级由保险电阻RF1、防雷压敏电阻RV1、整流桥堆D1、EMI滤波电容C4和C5以及滤波电感L2组成。保险电阻RF1 为阻燃可熔的绕线电阻,它同时具备多个功能:a)将桥堆D1的浪涌电流限制在安全的范围;b)差模噪声的衰减;c)在其它任何元件出现短路故障时,充当输入保险丝的功能(元件故障时必须安全开路,不应产生任何冒烟、冒火及过热发光现象)。压敏电阻RV1用于防雷保护,提高系统可靠性。功率处理级由宽电压高效率电源芯片XD308H、续流二极管D2、输出电感 L1及输出电容C3构成。 2)220V转12V降压电路:输入32~380Vac,输出12V/500mA电源方案如图所示的电路为一个典型的输出为12V/500mA的非隔离电源。它通常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电饭煲、洗衣机及其它白色家电)。此电路还适合于其它非隔离供电的应用,比如LED驱动、智能电表、加热器以及辅助电源和工业控制等。

隔离与非隔离区别与好处

LED驱动电源的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时间:2012-08-07 来源:作者: 关键字:LED隔离驱动电源与非 据悉,目前在一般的LED照明市场上,存在非隔离设计和隔离型驱动电源之分。非隔离设计仅限于双绝缘产品,例如灯泡的替代产品,其中LED和整个产品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二级产品都是隔离型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但在用户可以接触到LED和输出接线的地方(通常在LED照明和路灯照明应用的情况下),这种产品必不可少。 带隔离变压器或者电气隔离的LED驱动电源意味着LED可以直接用手接触而不会触电。而无隔离变压器的LED驱动电源虽仍可以借助防护外壳实现部分机械绝缘,但此时的LED 在工作时并不能直接接触。 绝缘型灯泡在今后将成为主流 物理设计决定着驱动器是隔离式还是非隔离式。安全规则通常要求使用两个独立的隔离层。设计师可以选择两种物理隔离层,即塑料散光罩和玻璃护罩,并使用非隔离式电源。如果物理隔离成本太高、存在机械困难或者吸收太多光,就必须在电源中解决电气隔离问题。 隔离式电源通常要比同等功率水平的非隔离式电源大一些。照明灯设计师必须在他们所设计的每款产品中进行大量的成本及设计优化工作。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是采用隔离的绝缘变压器还是采用隔离的防护灯罩外壳,设计者在不同的角度考虑永远会有不同的见解。 通常,他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例如成本与制造工艺、效率和体积、绝缘可靠性和安全规范的要求,等等。带变压器的驱动成本较高,但也相应让LED灯具变得更加实用,能够满足终端用户偶然接触LED的需要。当白炽灯玻璃外壳很容易被损坏时,一个E27型号的普通灯泡可被替换成为LED灯。 此外,在工业区或者是办公设备应用中的灯具并不需要接触到终端用户,如路灯和商场照明,这时的LED灯也确实需要隔离变压器。 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作为完整的产品,产品表面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隔离,不能让人触电。而从产品整个系统而言,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设置隔离的位置不同。有些设计者采用隔离的变压器设计,因此他们可以简化散热和灯罩的设计。如果用非隔离的驱动设计,在灯壳等结构上就必须考虑可靠的绝缘要求。因此作为电源驱动,隔离与非隔离的方案一直都同时存在。 中国LED驱动电源制造商们可能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找到低成本的AC/DC驱动器,从而满足在低成本电源系统中实现更严格的功率因子和效率表现。未来,在空间受限且存在散热困难的系统(比如LED灯具)中使用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源,将不再免费。然而,在最终用户使用过许多某款寿命在10,000小时左右的灯泡之前,要想证明其质量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基于变压器的隔离型LED驱动电源将是主流 隔离和非隔离LED驱动电源方案各有优缺点。业内人士认为,ClassII将是主流,因为它简化了LED散热问题。ClassI或II系统依赖接地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跟安装地点很有关系。ClassII较常见,它要求双级或加强型隔离,也即需要变压器磁性绕组、绝缘带和物理隔绝。ClassI系统要求一个接地外壳和(或)机械障碍,而这时ClassII系统不需要的。 目前有好几个趋势正在推动LED照明市场的发展。首先是高亮度LED效率的不断改善和非常高效率的高可靠性恒流LED驱动电源的不断涌现,其次是全球立法禁止白炽灯照明(由于其低效率)和CFL节能灯的逐步淡出(如果打破的话,它会流出对环境有害的水银)。这些

LED电源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LED电源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比较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 1.安全性 先介绍下什么是隔离吧,隔离电源是指输入和输出通过变压器实现电气连接的,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而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 所以要过什么UL,CE......这些安规认证,非隔离就麻烦了,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灯管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全塑的,但球泡这类基本是铝外壳,这样PCB板与外壳得加强绝缘,本来球泡电源可用空间极小,这样再加上严格的爬电要求,很难做。 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2.性能 非隔离由于少了变压的能损耗,效率一般能达到91%以上,而且有更高的功率因素。而隔离一般能效在88%,视功率而定,所以隔离电源发热也比较大。 非隔离拥有更少的元器件稳定性却比较差,可是为什么呢?原因是非隔离电路对于浪涌十分敏感,抑制能力差。事实上就是指非隔离电源,在批量出货时,返修率高于隔离LED 驱动电源,大都是因为炸坏。而隔离电源炸坏的机率要小不少,非隔离的一般在2%至3%左右。很多电网电压不稳,非隔离会300V直通输出,击坏芯片,烧坏LED负载。隔离也会,现象就是芯片,MOS管,恒流环路全烧坏,但隔离相对少得多。所以非隔离防浪涌的压敏电阻必不可少,没有压敏能质保的都是浮云。 3.成本与体积 相比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主要是减少了变压器,以最少的用料来设计架构,做到相同的产品功能,所以非隔离成本有较大的优势。这估计就是非隔离电源在中国很吃香的原因了。 4.带载范围 一般来讲隔离电源的输出带载范围为30-42V,非隔离带载范围可以为30-84V。众多LED厂家在选择电源的时候为了整体的适应性都要求电源能够适应全电压90-265V输入,

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的区别

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 的区别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LED如今在电源市场上占据着一大块的位置,其亮度高、低功耗、寿命长、启动快,功率小、无频闪、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等优点使之成为受消费者好评的重要因素。在电源行业,LED的隔离和非隔离恐怕是最常听到的两个名词,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 隔离电源是使用变压器将220V电压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到较低的电压,然后再整流成直流电输出供电使用。因为变压器的主线圈承受220V电压,次级线圈只承受输出的?低交流电压,并且主次线圈之间并不直接连接,所以称为隔离电源。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 而非隔离电源是用220V直接输入到电子电路,在通过电子元件降压输出,输入输出是通过电子元件直接连接的,所以称非隔离电源;两者从表面上看就是有无变压?器的区别。LED非隔离设计仅限于双绝缘产品,例如灯泡的替代产品,其中LED和整个产品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二级产品都是隔离型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存在。 所以要通过安规认证,比如3C、UL、CE等,非隔离就麻烦,一般生产厂家没有绝对的设计技术实力,一般不好通过。因为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灯管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全塑的,比如,通常LED和铝散热器之间的绝缘也就靠铝基板的印制板的薄膜绝缘。虽然这个绝缘层可以耐?2000V高压,但有时螺丝孔的毛刺会产生所谓的爬电现象,使得难以通过CE认证。 但作为完整的LED照明灯具产品,产品表面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隔离,不能让人触电。而从产品整个系统而言,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设置隔离的位置不同。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注意: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在主线圈上直接抽头提取低电压的办法,这种办法看似有变压器,实际没有次级线圈,不能算是隔离电源! 电性能 再从性能上说,隔离电源的优点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宽电压表现很好,非隔离的现在也很成熟,电压范围略比隔离的差些,电压范围在110V-?300V之间;而隔离电源能做到60-300V。高低电流很均匀。隔离型驱动安全但效率较低,非隔离型驱动效率较高,应按实际使用的要求来选隔离型还是非隔离型驱动。 从恒流精度上:隔离型可以做到±5%以内,而非隔离型则很难做到。

解析驱动电源的隔离与非隔离

解析驱动电源的隔离与非隔离 目前在一般的LED照明市场上,存在非隔离设计和隔离型驱动电源之分。非隔离设计仅限于双绝缘产品,例如灯泡的替代产品,其中LED和整个产品 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二级产品都是隔离型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但在用户可以接触到LED和输出接 线的地方(通常在LED照明和路灯照明应用的情况下),这种产品必不可少。 带隔离变压器或者电气隔离的LED驱动电源意味着LED可以直接用手接触而不会触电。而无隔离变压器的LED驱动电源虽仍可以借助防护外壳实现部 分机械绝缘,但此时的LED在工作时并不能直接接触。 绝缘型灯泡在今后将成为主流 物理设计决定着驱动器是隔离式还是非隔离式。安全规则通常要求使用两个独立的隔离层。设计师可以选择两种物理隔离层,即塑料散光罩和玻璃护罩,并使用非隔离式电源。如果物理隔离成本太高、存在机械困难或者吸收太多光,就必须在电源中解决电气隔离问题。 隔离式电源通常要比同等功率水平的非隔离式电源大一些。照明灯设计师必须在他们所设计的每款产品中进行大量的成本及设计优化工作。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是采用隔离的绝缘变压器还是采用隔离的防护灯罩外壳,设计者在不同的角度考虑永远会有不同的见解。 通常,他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例如成本与制造工艺、效率和体积、绝缘可靠性和安全规范的要求,等等。带变压器的驱动成本较高,但也相应让LED 灯具变得更加实用,能够满足终端用户偶然接触LED的需要。当白炽灯玻璃 外壳很容易被损坏时,一个E27型号的普通灯泡可被替换成为LED灯。 此外,在工业区或者是办公设备应用中的灯具并不需要接触到终端用户,如

LED中驱动电源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LED中驱动电源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目前在一般的led照明市场上,存在非隔离设计和隔离型驱动电源之分。 非隔离设计仅限于双绝缘产品,例如灯泡的替代产品,其中LED和整个产品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二级产品都是隔离型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但在用户可以接触到LED和输出接线的地方(通常在LED照明和路灯照明应用的情况下),这种产品必不可少。 带隔离变压器或者电气隔离的LED驱动电源意味着LED可以直接用手接触而不会触电。而无隔离变压器的LED驱动电源虽仍可以借助防护外壳实现部分机械绝缘,但此时的LED在工作时并不能直接接触。 物理设计决定着驱动器是隔离式还是非隔离式。安全规则通常要求使用两个独立的隔离层。设计师可以选择两种物理隔离层,即塑料散光罩和玻璃护罩,并使用非隔离式电源。如果物理隔离成本太高、存在机械困难或者吸收太多光,就必须在电源中解决电气隔离问题。隔离式电源通常要比同等功率水平的非隔离式电源大一些。照明灯设计师必须在他们所设计的每款产品中进行大量的成本及设计优化工作。 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是采用隔离的绝缘变压器还是采用隔离的防护灯罩外壳,设计者在不同的角度考虑永远会有不同的见解。通常,他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例如成本与制造工艺、效率和体积、绝缘可靠性和安全规范的要求,等等。

带变压器的驱动成本较高,但也相应让LED灯具变得更加实用,能够满足终端用户偶然接触LED的需要。当白炽灯玻璃外壳很容易被损坏时,一个E27型号的普通灯泡可被替换成为LED灯。此外,在工业区或者是办公设备应用中的灯具并不需要接触到终端用户,如路灯和商场照明,这时的LED灯也确实需要隔离变压器。 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作为完整的产品,产品表面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隔离,不能让人触电。而从产品整个系统而言,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设置隔离的位置不同。有些设计者采用隔离的变压器设计,因此他们可以简化散热和灯罩的设计。如果用非隔离的驱动设计,在灯壳等结构上就必须考虑可靠的绝缘要求。因此作为电源驱动,隔离与非隔离的方案一直都同时存在。 中国LED驱动电源制造商们可能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找到低成本的AC/DC 驱动器,从而满足在低成本电源系统中实现更严格的功率因子和效率表现。 未来,在空间受限且存在散热困难的系统(比如LED灯具)中使用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源,将不再免费。然而,在最终用户使用过许多某款寿命在10,000小时左右的灯泡之前,要想证明其质量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基于变压器的隔离型LED驱动电源将是主流. 隔离和非隔离LED驱动电源方案各有优缺点。我们认为,ClassII将是主流,因为它简化了LED散热问题。ClassI或II系统依赖接地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跟安装地点很有关系。ClassII较常见,它要求双级或加强型隔离,也

非隔离电源与隔离电源的特点分析

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风云争霸 虽说这不是新的问题,但最近一段时间,无论在各大论坛还是在一些场合,常有人会问及,也有跟身边的一些各电源论坛牛人版主交流交换过意见,说明确实有必要说说。 回答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 隔离电源是使用变压器将220V电压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到较低的电压,然后再整流成直流电输出供电使用。因为变压器的主线圈承受220V电压,次级线圈只承受输出的低交流电压,并且主次线圈之间并不直接连接,所以称为隔离电源。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 而非隔离电源是用220V直接输入到电子电路,在通过电子元件降压输出,输入输出是通过电子元件直接连接的,所以称非隔离电源;两者从表面上看就是有无变压器的区别。LED非隔离设计仅限于双绝缘产品,例如灯泡的替代产品,其中LED和整个产品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二级产品都是隔离型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存在。 所以要通过安规认证,比如3C、UL、CE等,非隔离就麻烦,一般生产厂家没有绝对的设计技术实力,一般不好通过。因为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灯管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全塑的,比如,通常LED和铝散热器之间的绝缘也就靠铝基板的印製板的薄膜绝缘。虽然这个绝缘层可以耐2000V 高压,但有时螺丝孔的毛刺会产生所谓的爬电现象,使得难以通过CE认证。 但作为完整的LED照明灯具产品,产品表面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隔离,不能让人触电。而从产品整个系统而言,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设置隔离的位置不同。 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注意:这里牛逼大侠提醒,有些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在主线圈上直接抽头提取低电压的办法,这种办法看似有变压器,实际没有次级线圈,不能算是隔离电源! 2.电性能

解析隔离与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优缺点

解析隔离与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优缺点 目前在一般的LED照明市场上,存在非隔离设计和隔离型驱动电源之分。非隔离设计仅限于双绝缘产品,例如灯泡的替代产品,其中LED和整个产品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二级产品都是隔离型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但在用户可以接触到LED和输出接线的地方(通常在LED照明和路灯照明应用的情况下),这种产品必不可少。 解析驱动电源的隔离与非隔离 带隔离变压器或者电气隔离的LED驱动电源意味着LED可以直接用手接触而不会触电。而无隔离变压器的LED驱动电源虽仍可以借助防护外壳实现部分机械绝缘,但此时的LED在工作时并不能直接接触。 绝缘型灯泡在今后将成为主流 物理设计决定着驱动器是隔离式还是非隔离式。安全规则通常要求使用两个独立的隔离层。设计师可以选择两种物理隔离层,即塑料散光罩和玻璃护罩,并使用非隔离式电源。如果物理隔离成本太高、存在机械困难或者吸收太多光,就必须在电源中解决电气隔离问题。 隔离式电源通常要比同等功率水平的非隔离式电源大一些。照明灯设计师必须在他们所设计的每款产品中进行大量的成本及设计优化工作。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是采用隔离的绝缘变压器还是采用隔离的防护灯罩外壳,设计者在不同的角度考虑永远会有不同的见解。 通常,他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例如成本与制造工艺、效率和体积、绝缘可靠性和安全规范的要求,等等。带变压器的驱动成本较高,但也相应让LED灯具变得更加实用,能够满足终端用户偶然接触LED的需要。当白炽灯玻璃外壳很容易被损坏时,一个E27型号的普通灯泡可被替换成为LED灯。 此外,在工业区或者是办公设备应用中的灯具并不需要接触到终端用户,如路灯和商场照明,这时的LED 灯也确实需要隔离变压器。 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作为完整的产品,产品表面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隔离,不能让人触电。而从产品整个系统而言,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设置隔离的位置不同。有些设计者采用隔离的变压器设计,因此他们可以简化散热和灯罩的设计。如果用非隔离的驱动设计,在灯壳等结构上就必须考虑可靠的绝缘要求。因此作为电源驱动,隔离与非隔离的方案一直都同时存在。 中国LED驱动电源制造商们可能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找到低成本的AC/DC驱动器,从而满足在低成本电源系统中实现更严格的功率因子和效率表现。未来,在空间受限且存在散热困难的系统(比如LED灯具)中使用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源,将不再免费。然而,在最终用户使用过许多某款寿命在10,000小时左右的灯泡之前,要想证明其质量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基于变压器的隔离型LED驱动电源将是主流 隔离和非隔离LED驱动电源方案各有优缺点。业内人士认为,ClassII将是主流,因为它简化了LED散热问题。ClassI或II系统依赖接地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跟安装地点很有关系。ClassII较常见,它要求双

低成本非隔离ACDC降压转换器电源方案

无变压器的低成本非隔离式AC/DC降压转换器方案 【关键词摘要】非隔离AC/DC电源芯片XD308H BUCK电路无变压器220V转5V220V转12V220V转24V380V转5V380V转12V380V转24V 【概述】非隔离AC-DC电源芯片降压电路,一般采用BUCK电路拓扑结构,常见于小家电控制板电源以及工业控制电源供电。其典型电路规格包含5V/500mA、12V/500mA和24V/500mA等,满足六级能效要求。可通过EFT、雷击、浪涌等可靠性测试,可通过3C、UL、CE等认证。其特点是:电路简单、BOM成本低(外围元件数目极少:无需变压器、光耦),电源体积小、无音频噪音、损耗小发热低。 1)220V转5V降压电路:输入12~380Vac,输出5V/500mA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为一个典型的输出为5V/500mA的非隔离电源。它通常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电饭煲、洗衣机及其它白色家电)。此电路还适合于其它非隔离供电的应用,比如LED驱动、智能电表、加热器以及辅助电源和工业控制等。 电源系统带有各种保护,包括过热保护(OTP)、VCC欠压闭锁(UVLO)、过载保护(OLP)、短路保护(SCP)等。电路特点:无噪音,发热低。220V转5V降压电路输入级由保险电阻RF1、防雷压敏电阻RV1、整流桥堆D1、EMI滤波电容C4和C5以及滤波电感L2组成。保险电阻RF1为阻燃可熔的绕线电阻,它同时具备多个功能:a)将桥堆D1的浪涌电流限制在安全的范围;b)差模噪声的衰减;c)在其它任何元件出现短路故障时,充当输入保险丝的功能(元件故障时必须安全开路,不应产生任何冒烟、冒火

及过热发光现象)。压敏电阻RV1用于防雷保护,提高系统可靠性。功率处理级由宽电压高效率电源芯片XD308H、续流二极管D2、输出电感L1及输出电容C3构成。 2)220V转12V降压电路:输入32~380Vac,输出12V/500mA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为一个典型的输出为12V/500mA的非隔离电源。它通常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电饭煲、洗衣机及其它白色家电)。此电路还适合于其它非隔离供电的应用,比如LED驱动、智能电表、加热器以及辅助电源和工业控制等。 电源系统带有各种保护,包括过热保护(OTP)、VCC欠压闭锁(UVLO)、过载保护(OLP)、短路保护(SCP)等。电路特点:无噪音,发热低。220V转12V降压电路输入级由保险电阻RF1、防雷压敏电阻RV1、整流桥堆D1、EMI滤波电容C4和C5以及滤波电感L2组成。保险电阻RF1 为阻燃可熔的绕线电阻,它同时具备多个功能:a)将桥堆D1的浪涌电流限制在安全的范围;b)差模噪声的衰减;c)在其它任何元件出现短路故障时,

LED驱动电源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LED驱动电源隔离与非隔离的区别 目前在一般的led照明市场上,存在非隔离和隔离型驱动电源之分。所谓的隔离电源是指输入的市电(在中国是220V交流电)与输出端在电气上完全隔离,非隔离电源就是没有隔离。放在LED灯具中就是,隔离电源驱动的LED灯珠与220V市电是隔开的,而非隔离电源驱动的灯珠与市电是相通的。 虽说这不是新的问题,但经常有朋友会问及,说明确实有必要说说。那么大侠今天就来讲解,回答到好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 简单点讲,隔离电源中输入的220V交流电(主线圈)和输出的直流电(次线圈)之间是有变压器隔离开的,主次线圈之间并不直接连接,所以称为隔离电源。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 而非隔离电源是用220V直接输入到电子电路,在通过电子元件降压输出,输入输出是通过电子元件直接连接的,所以称非隔离电源。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存在。两者从表面上看就是有无变压器的区别。 所以要通过安规认证,比如3C、UL、CE等,非隔离就麻烦,非隔离设计灯具时需要做到双绝缘,例如球泡灯,LED灯珠和整个产品都集成并密封在非导电塑料中,因此,最终用户并没有任何触电的危险。一般生产厂家没有绝对的设计技术实力,一般不好通过。因为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比如,通常LED和铝散热器之间的绝缘也就靠铝基板的印製板的薄膜绝缘。虽然这个绝缘层可以耐2000V高压,但有时螺丝孔的毛刺会产生所谓的爬电现象,使得难以通过CE认证。故而广大用户在购买时也请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安全认证的LED灯具产品,而不是价格低廉无认证的有安全隐患的LED灯具产品。 一般来说作为完整的LED照明灯具产品,产品表面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隔离,不能让人触电。而从产品整个系统而言,隔离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只是设置隔离的位置不同。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注意:这里有人提醒,有些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在主线圈上直接抽头提取低电压的办法,这种办法看似有变压器,实际没有次级线圈,不能算是隔离电源! 2.电性能 再从性能上说,隔离电源的优点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宽电压表现很好,非隔离的现在也很成熟,电压范围略比隔离的差些,电压范围在110V-300V之间,而隔离电源能做到60-300V。高低电流很均匀。隔离型驱动安全但效率较低,非隔离型驱动效率较高,应按实际使用的要求来选隔离型还是非隔离型驱动。 从恒流精度上:隔离型可以做到±5%以内,而非隔离型也可以做到。 非隔离电路对于浪涌十分敏感,抑制能力差。雷击浪涌,这种电压是瞬间高压,高达几千伏,时间很短,能量极强,这个电压进入电源,对于非隔离BUCK电路,会瞬间传达到输出,击坏恒流检测环,或是进一步击坏芯片,造成300v直通,而烧掉整条灯管,应对的策略就是在输入端加上防雷和放浪涌器件。事实上就是指非隔离电源,在批量出货时,返修率高于隔离LED驱动电源,大都是因为炸坏。而隔离电源炸坏的机率要小不少,非隔离的一般在2%至3%左右。 很多电网电压不稳,隔离也会,现象也是芯片、MOS管、恒流环路全烧坏,但隔离相对少得多。 注意:所以非隔离防浪涌的压敏电阻必不可少,没有压敏能质保的都是浮云。 3.成本与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