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
山东统招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

山东统招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1、《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2、《诗经》根据音乐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而不是根据描写的内容分的),根据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3、《诗经》共收入西周处至春秋中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
4、《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春秋》《左传》---编年体5、《牡丹亭》---汤显祖。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7、临川四梦作者是汤显祖:《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8、四大古典戏曲:《窦娥冤》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牡丹亭》汤显祖、《长生殿》洪昇。
9、白朴--《梧桐雨》---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
10、王实甫---《西厢记》---红娘出自这里。
11、马致远---《曲状元》。
1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13、柳宗元倡导了“古文运动”,发展了唐代散文。
14、《荷马史诗》有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赫克托耳之死》选自伊利亚特,主角为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
15、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温庭筠是花间派。
16、班固用“感于哀乐,缘于事发”评价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17、《燕昭王求士》是燕昭王“报仇雪耻、振兴燕国”的故事。
18、新沐者必弹冠;沐:洗头。
19、晋宋时期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谢灵运。
20、信誓旦旦出自《诗经·氓》。
2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作者是曹操。
22、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23、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24、市马:买马。
25、渔夫莞尔一笑;莞尔:微笑的样子26、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运用了借代、对比两个手法。
27、《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
28、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哈姆雷特》29、宋代开豪放词风的人是苏轼,边塞诗人是高适。
30、谏逐客书用的是归纳法。
31、白居易-香山居士;蒲松龄-柳泉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24年专升本文学常识

24年专升本文学常识
24年专升本文学常识主要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常识点:
1. 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熟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
例如,古代中国文学史可以分为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元明清文学等时期;世界文学史可以分为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等时期。
2. 文学理论: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流派,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文学作品:熟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作者和主题,包括国内外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例如,中国古代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以及世界文学中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等。
4. 文学流派和文学批评:了解一些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了解不同文学批评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如结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
5. 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了解一些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他们的作品特点和风格。
例如,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除了以上的常识点,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评论、参加文学研讨会和写作实践等方式来进一步提升文学常识。
山东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山东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名称1、经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等;2、古典诗歌:先秦诗词、两汉诗词、魏晋诗歌、隋唐诗词、五代诗词等;3、元曲:《西厢记》、《苏武牧马》、《琵琶记》、《毛公禅》、《高老庄》、《野玫瑰》等;4、当代文学:《哈佛燕京中文特藏》、《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文学》、《新文学多面手》、《当代中国文学史》等;5、美国文学:《格林童话》、《灰姑娘》、《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安娜·卡列尼娜》等;二、文学理论1、唐人文学理论:舒元《诗经阐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陆九渊《乐府诗集》、王安石《诗话总龟》等;2、宋人文学理论:黄庭坚《聊斋志异》、苏轼《诗词次韵》、唐伯虎《古今图书集成》、祝枝山《韵学常要》等;3、明清文学理论:徐渭《墨子经典》、郑板桥《西园金石》、蒋捷《欧阳笔记》、蔡襄《韵书渊博》等;4、近现代文学理论:程颢《唐报考》、鲁迅《散文访谈》、胡适《读英语报》、钱钟书《文字IG审计》等;三、文学思潮1、宋明理学思潮:符史思想、以谨慎论德、强调尊严及朴实无华的“礼乐尊严思想”;2、唐宋文艺思潮:“佛祖思想”、“人情思想”、“苦难思想”、“自然认识”;3、明清时思潮:以蒙元大一统思想为特点,重视传统文化安定大众情绪;4、近现代思潮:重视科学思想、追求科学民主及文艺辩正思想;四、文学流派1、古典文学流派:古典主义、儒家流派、现代性流派;2、现当代文学流派:实验文学流派、社会主义文学流派、社会进步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流派、新闻体流派、新闻体小说流派、现代英语诗流派、新文学有色流派等;3、海外文学流派:古典传统主义流派、现代世界主义流派、实验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流派、科幻小说流派等。
五、文学作家1、中国文学作家:毛泽东、袁枚、郑振铎、罗贯中、鲁迅、余华、朱自清、费孝通、韩少功、林语堂等;2、外国文学作家:乔纳森·莱斯利·毛姆、柯南·道尔、塞林格、王尔德、福克纳、迈克尔·考克斯、莎士比亚、萨克雷、阿瑟·柯南·道尔等;3、当代文学作家:莫言、韩寒、余秋雨、海子、芥川龙之介、吴承恩、钱钟书、郭敬明、周国平等;4、美国文学作家:詹姆斯·霍珀(泰迪熊)、海明威、梅尔·奥特伍德(乔治·奥威尔)、雪莱、洛克·贝尔、杰里。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基础汇总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基础汇总一、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
2.《楚辞》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文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为屈原。
3.《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孟子的思想总结。
4.《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5.《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
6.《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施耐庵的代表作品。
7.《金瓶梅》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兰陵笑笑生的代表作品。
8.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9.杜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10.白居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鬼”。
11.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宋代文化的代表人物。
二、文学理论常识1.“文以载道”是儒家学派的文学观念,强调文学作品要有道德教育的作用。
2.“文以载道”的对立观念是“艺术至上”,认为文学作品首先应追求艺术的完美。
3.“才子佳人”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中常见的形象,指具有才华的男子和美丽聪明的女子。
4.“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流派,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模范,强调秩序、规则和理性。
5.“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主要流派,强调个人感受、自由创作和对于神秘、奇异的追求。
6.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呈现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反对虚构和浪漫。
7.“壮游派”是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中兴起的一股文学潮流,强调描写现实、追求真实和自然。
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个性和自由,反对教会的专制统治。
三、文学批评常识1.“叙事文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流派,以叙述故事为主要特点。
2.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作品批判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
3.鲁迅的著名文集《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影响深远。
4.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专升本语文考试易考文学常识汇总

专升本语文考试易考文学常识汇总1.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矛盾的《子夜》。
23.现代最具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24.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5.“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6.“六经”又称六艺。
27.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28.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29.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30.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31.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32.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33.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以下是一些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
1.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2. 孟子,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他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 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家代表,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4.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楚辞”这种新诗体。
5. 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6. 龚自珍,被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学史书籍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准确全面的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基础汇编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基础汇编在专升本的考试中,语文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需要我们有系统的了解和积累。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一、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秦汉文学“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魏晋南北朝文学“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气势磅礴,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植的《洛神赋》辞采华美。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4、隋唐文学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滕王阁序》千古流传。
盛唐时期,出现了两位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风沉郁顿挫。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
5、宋元文学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气磅礴,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慷慨激昂。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柳永的《雨霖铃》情意缠绵,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婉动人。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1.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文学创作,包括古代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
2.古代文学的特点:古代文学的特点有: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音韵、注重修辞、对人性的关注等。
3.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可分为先秦文学、汉赋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时期。
4.先秦文学:先秦文学包括唐宋诗、楚辞和诸子百家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离骚》、《墨子》、《孟子》等。
5.唐诗宋词: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融合了诗歌艺术的各种形式,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代表作品有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等。
6.四大名著:指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华。
7.《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高度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8.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瑰宝,包括京剧、评剧、豫剧、越剧等各种戏曲形式。
9.唐代诗人: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10.宋词词人:宋代是中国古代词的鼎盛时期,有许多优秀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知识点1.现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一段时间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2.20世纪文学:20世纪是现代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
3.鲁迅作品: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问题,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4.现代小说:现代小说是20世纪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真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特点,包括了费尔南多·佩索阿、杰克·伦敦、约瑟夫·康拉德等作家的作品。
5.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20世纪文学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家有泰戈尔、艾略特、鲁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8.《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
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
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
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
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3)强烈的抒情性(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
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
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
《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最早设于秦朝。
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
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
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
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
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
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
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1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
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
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
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6.陶渊明的影响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
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17.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
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18.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
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
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
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
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19.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20.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
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
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
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
“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
“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
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
“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
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
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21.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
(2)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4)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
在《知音》篇中提出“六观”,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
2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政治开明。
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
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
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23.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原因: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发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发展已臻完善。
(1)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初唐四杰”、陈子昂(2)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
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
而杜甫则是社会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中唐: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人。
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等。
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晚唐“小李杜”崛起诗坛。
杜牧、李商隐24.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点:1.题材开拓、意境创新作诗贵在创新。
《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屡见不鲜。
然而,张若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