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
珊瑚礁相关知识分享

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珊瑚礁及其潟湖沉积层中,还 有煤炭、铝土矿、锰矿、磷矿,礁体粗碎屑岩中发现有铜、铅、锌 等多金属层控矿床。珊瑚灰岩可作烧石灰、水泥的原料,千姿百态 的珊瑚可作装饰工艺品,不少礁区已开辟为旅游场所。
地球的健康与珊瑚礁密不可分——珊瑚礁养活着四分之一的海 洋物种,以及十亿人口。珊瑚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赏 尽 Βιβλιοθήκη 瑚冯 延 巳金树
菊,
年情
年厚
秋重
解斟
开琥
。珀
杯
。
珊 瑚清 百 尺黄 珠景 千仁 斛 , 难 换 罗 敷 未 嫁 身 。
诗 夜 四 唐 句 半 弦 代
醒才皮 来罢日
中 红 醉 休
蜡蛮《
的 短 奴 春
,,夕 一酃酒
珊 枝 醁 醒
寒馀》
泪香 作在 珊翠
瑚
瑚炉
。。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2.一些非营利保护组织
许多组织的目的是帮助保护珊瑚礁。比 如珊瑚礁联盟是一个由其成员支持的、非 营利组织。这个组织通过综合性的生态系 统管理、可持续旅游业以及社区合作等手 段来保护珊瑚礁的健康。它与当地人合作 来分析和解决保护问题、通过教育和训练 来改变当地人的看法、提供资源来加强保 护的努力、产生可持续旅游业的刺激等等。
感谢观看
珊瑚礁如何形成的?
其形成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 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 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 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
• • •
• ... •
•... • •
• • •
世朝唐
人 不 识
天 数 换
李 白
东飞
方龙
朔马
,,
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

的非 洲和 南美 洲西 岸海 域 , 由于 太 平 洋 的 信 风 带 和 印 度 洋 的热 吸 纳物 , 多科 学家 认 为二 氧化 很 低 温上 升流反 而没有 珊瑚礁 。 带海域 , 马绍 尔群 岛上 的夸贾 连 碳 在 空 气 中 的含 量 日益 提 高 与 在 造礁 珊瑚 的体 内 , 生活 着 环礁 和 马 尔 代 夫 群 岛 的 苏 瓦 迪 世界 范 围 内珊瑚 礁 的破坏 有 关 。
l 二渔亘 i 垂
一 …
…
海洋 中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
一文 / 田野
在 广袤 的海 洋 中 , 各式 各 样 此 , 造礁 珊瑚一般 在水 深 1 0~2 0
珊 瑚 礁 能 减 少 浪 潮 对 海 岸
的珊瑚 礁使 水下 世 界绚 丽 多彩 。 米 处生长 旺盛 , 深超 过 5 水 0~6 和岛 屿 的冲击 和侵 蚀 , 以珊 瑚 0 所 珊 瑚 按 其 形 态 特 征 可 分 为造 礁 米 则停止 造礁 。 般波 浪和海 流 礁 对 海 岸 线 和 岛 屿 具 有 良好 的 一
珊 瑚和 非造 礁珊 瑚 , 珊瑚 礁 是 由 有 利于 造礁 珊瑚 的 生长 , 大 浪 保护作用 。 而 像热带雨林为许多陆
造礁 珊瑚形 成 的。造礁珊瑚 具有 会折断珊瑚的躯干和肢体 , 或将 地 生 物提供 生 存环 境一 样 , 珊瑚
分 泌碳 酸钙 形成 外骨 骼 的功 能 , 生 长珊瑚 的砾石 翻 动 , 瑚会 因 礁 为许 多海 洋 生 物 提 供 生存 环 珊
并 且 由于 有 单 细 胞 的虫 黄 藻 与 为被 碎屑物 覆盖 而死亡 。
之共生 , 钙化 生 长 速 度 快 , 以 所
境。 全球 珊瑚 礁 的面积大 约为 6 0
珊瑚礁的形成以及生态系统保护

珊瑚礁的形成以及生态系统保护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和石灰质沉积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珊瑚动物是一种硬珊瑚,通过吸水器吸水,将其中的钙和碳酸盐转化成碳酸钙,这种物质就是珊瑚骨。
珊瑚骨形成一个个小型的珊瑚骨架,这些小型的珊瑚骨架聚集成一个个珊瑚礁。
珊瑚礁生长缓慢,形成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这些小型的珊瑚骨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形成了大型的珊瑚礁。
珊瑚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它们是海洋中最生物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礁所拥有的生态类型非常多样化。
它们是著名的珊瑚礁中心,这里拥有多种多样的珊瑚,如灯篮珊瑚、碗珊瑚、柳珊瑚、石属珊瑚等等。
珊瑚礁也是海洋里的一个屏障,它保护着沿海地区免受海浪和风暴的袭击。
它们还是海洋的孕育场,珊瑚礁提供了许多的洞穴和附着点,让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能够繁殖和生长。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的珊瑚礁正在受到破坏,其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全球范围内,珊瑚礁的受损情况非常严峻,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影响越来越大。
如滥捕滥捞、珍珠养殖、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
珊瑚礁是一个非常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一旦环境变化导致水温过高或过低、水质污染等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珊瑚的健康。
水温升高会导致珊瑚白化和死亡,这是因为珊瑚动物会抛弃共生藻类,从而丧失色素。
而水质污染则会导致营养过剩,导致大量藻类生长,从而波及珊瑚。
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它们无法再提供保护和繁殖的功能。
为保护珊瑚礁的生态系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需要切实控制珊瑚礁的破坏行为。
例如保护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限制珊瑚礁的采集和捕捞。
其次,需要加强污染控制,例如控制污染源和加强污水处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需要对不同的珊瑚礁群落进行重点保护,例如鱼礁、软珊瑚礁、珊瑚礁坡、深海珊瑚礁等。
此外,对于珊瑚礁的修复和再生也应该进行投资和研究。
总之,珊瑚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珊瑚礁:海底热带雨林

珊瑚礁:海底热带雨林珊瑚礁是地球上最美丽、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底的热带雨林。
它们是由珊瑚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建的,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致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珊瑚礁的形成、结构、生物多样性以及面临的威胁。
1. 珊瑚礁的形成珊瑚礁的形成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
首先,它们只能在温暖的海水中生长,通常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其次,珊瑚礁需要充足的阳光,因为它们与共生的微藻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微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珊瑚礁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
它们起源于一个个微小的珊瑚虫个体,它们分泌出钙质外骨骼,并与周围的珊瑚虫个体连接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珊瑚虫个体不断繁殖和生长,形成了庞大的珊瑚礁结构。
2. 珊瑚礁的结构珊瑚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浅水珊瑚礁、深水珊瑚礁和珊瑚礁岛。
浅水珊瑚礁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珊瑚礁类型。
它们通常生长在海平面以下20米以内的浅水区域。
这些珊瑚礁由大量的硬珊瑚组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
这些结构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了众多的海洋生物。
深水珊瑚礁生长在海平面以下20米以上的深水区域。
它们通常由软珊瑚和蓝色珊瑚等组成。
与浅水珊瑚礁相比,深水珊瑚礁的生态系统相对较少被人们所了解,但它们同样重要。
珊瑚礁岛是由沉积物和岩石形成的陆地结构,通常位于浅水珊瑚礁附近。
这些岛屿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对许多海洋生物来说至关重要。
3. 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珊瑚礁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
它们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家园,包括鱼类、贝类、海藻、海绵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等。
珊瑚礁提供了庇护所和食物来源,使得这些生物能够繁衍生息。
珊瑚礁还是许多物种的重要繁殖场所。
例如,一些鱼类会在珊瑚礁上产卵,并将幼鱼保护在珊瑚的结构中。
这种亲子保护行为对于维持鱼类种群的稳定至关重要。
此外,珊瑚礁还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减缓了海洋酸化的速度。
珊瑚礁

造礁珊瑚— 珊瑚的营养
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滋养着其寄主— 珊瑚,同时帮助其沉积碳酸钙形成骨架。尽管虫黄藻 从内部饲养着珊瑚,但只要有机会珊瑚还是会捕食浮 游动物。
a. 当造礁珊瑚虫在一些坚
固的表面上,通常是一些 事先已经存在的珊瑚礁定 居并生长时,珊瑚礁的框 架结构就形成了。
b.这个框架中的空间部 分被粗糙的碳酸盐沉积 物所填充。
夸贾林环礁,位于西太平洋马绍尔群 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由93个小礁 屿组成。
环礁
一个环礁的礁坪与岩礁和堡礁 的礁坪很相似,是一个平的而且 浅的地区。礁前坡、礁后坡可以 分别被当做外坡和内坡,因为它 们在环状环礁的四周一路延伸。
泻湖相对要浅,通产只有 60m深,泻湖底部非常不平坦, 有很多凹陷和小尖塔。有些小 尖塔几乎是伸出水面,然后形 成泻湖里的小的珊瑚环。
——盐度、沉积物和污染
大多数珊瑚对盐度的降低很敏感,例如,许多珊瑚在河口会 生长得不好。一些珊瑚能够忍受大量的沉积物,甚至利用富含 马绍尔群岛 夏威夷群岛 有机物的沉积物颗粒,在泥沙的环境中形成珊瑚礁。然而大多 添文本标 数珊瑚、是生活在干净的、沉积物少的水中的,并且容易受到 如图所示,珊瑚温度的上限与它 题 大量沉积物的伤害。珊瑚对各种各样的污染也很敏感,甚至像 们所处的位置有关。 低浓度的杀虫剂和工业废水这样的物质都能伤害它们。
尽管珊瑚虫是主要建筑师,但它并不能独立建造珊瑚礁,许多其他生物都在帮助建造珊瑚礁,这 些生物里最重要的是藻类。一些海洋生物学家认为珊瑚礁可以被称为“藻礁”,或者称为“生物 礁”。一个原因是由于虫黄藻,另一个原因是还有一些藻类在珊瑚礁建造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比如成壳珊瑚藻。 成壳珊瑚藻通过沉积的碳酸钙帮助建造珊瑚礁,还在许多珊瑚礁的最外一层上形成一个奇特的 背脊,这个藻脊吸收浪的冲击力,并防止因侵蚀而毁坏珊瑚。成壳的藻还做另外一份工作,它能 够固话沉积物,帮助建造珊瑚礁。 几乎所有积累并帮助建造珊瑚礁的沉积物都来自于珊瑚虫和其他生物 的贝壳和骨架。珊瑚碎石是珊瑚礁上一个重要的沉积物来源;另一个重 要的形成沉积物的生物是绿钙藻(Halimeda).这种植物重量的99%都 是碳酸钙,只在其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活组织。当组织死亡时,每个片段 分离只留下石灰石。
珊瑚礁的类型

珊瑚礁的类型
1. 硬珊瑚(Stony Coral): 硬珊瑚由许多珊瑚细胞组成,占据了珊瑚礁的主体部分。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和摄取营养物质生长,进而形成巨大的群体。
2. 软珊瑚(Soft Coral): 软珊瑚外形类似植物,而非硬珊瑚所特有的坚硬的石灰骨架。
它们幼小的身体轮廓呈极其复杂,可以是笛形、鲨鱼或灯笼状;
3. 雪莉珊瑚(Gorgonian Coral): 雪莉珊瑚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珊瑚种类,也被称为鱼叉珊瑚或海扇状珊瑚。
它们树枝状的结构可以为神秘的海洋世界带来良好的栖息地。
4. 蓝珊瑚(Blue Coral): 蓝珊瑚是一种美丽的珊瑚,展现了夏季与海洋的活力和亮丽。
蓝珊瑚的加倍发展与垂直晒干的曝晒和早春的溶解有关。
5. 珊瑚藻(Coralline Algae): 珊瑚藻是所有珊瑚礁种类中最具特色的,它们的清晰可见性和红色、紫色、粉色和蓝绿色的颜色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特别吸引人的组分。
这些色彩缤纷的藻类分泌出一个氧化棕色钙基质,可以帮助产生珊瑚礁。
珊瑚礁的基本介绍

珊瑚礁是一种由珊瑚生物群落形成的海底地貌,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丰富多样的生态群落之一。
以下是珊瑚礁的基本介绍:
1. 定义: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和其它海洋生物构成的岩石结构,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浅海区域。
2. 成因:珊瑚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通过分泌钙质外骨骼慢慢堆积形成珊瑚石。
年复一年,这些珊瑚石堆积形成了庞大的珊瑚礁体。
3. 多样性: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它们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觅食的理想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海洋生物。
4. 特征:珊瑚礁通常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珊瑚、鱼类、海胆、海葵、海星等。
它们形成了一个生态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5. 生态功能:珊瑚礁不仅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还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屏障,能够减缓海岸侵蚀,吸收风暴波浪的冲击。
6. 威胁与保护:珊瑚礁面临着许多威胁,包括气候变化、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
为了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需要采取措施保
护海洋环境,限制人类活动对其的干扰。
珊瑚礁的美丽和复杂性使其成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保护和维护珊瑚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珊瑚礁:海底生物的摇篮

珊瑚礁:海底生物的摇篮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是海洋中众多生物的家园和摇篮。
珊瑚礁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对全球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珊瑚礁的形成、生态功能以及面临的威胁,并探讨保护珊瑚礁的重要性。
1. 珊瑚礁的形成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共同构建而成的。
珊瑚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它们通过分泌钙质外骨骼来建造珊瑚礁。
珊瑚动物通常生活在温暖浅海水域,因为它们需要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来生存。
当珊瑚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外骨骼会逐渐积累形成珊瑚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珊瑚礁逐渐扩大并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珊瑚礁不仅提供了栖息地,还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和保护。
2. 珊瑚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它们为众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据统计,约有25%的海洋鱼类和数百万种其他海洋生物依赖于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还是许多重要渔业资源的孵化场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此外,珊瑚礁对全球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珊瑚礁还能够减少海浪的冲击力,保护沿岸地区免受风暴和海啸的侵袭。
3. 珊瑚礁面临的威胁然而,珊瑚礁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这对珊瑚动物是致命的。
当海水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珊瑚动物会失去共生藻类,导致珊瑚白化和死亡。
除了气候变暖,过度捕捞、污染和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造成了严重影响。
过度捕捞破坏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污染物进入海洋会导致珊瑚动物生长异常和死亡。
此外,过度开发沿海地区和旅游业的发展也给珊瑚礁带来了压力。
4. 保护珊瑚礁的重要性保护珊瑚礁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关键。
首先,保护珊瑚礁可以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许多重要渔业资源。
这对于维持全球食物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保护珊瑚礁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珊瑚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通过保护珊瑚礁,我们可以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找到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学校9月月考卷
1.绿岛旧名火烧岛,位于台东市东方约33千米的海面上(121°29′E,22°40′N),面积16.2平方千米,由火山集块岩构成,风景优美,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该岛旅行可能看到的风光有( )
①独特的海底温泉
②多彩多姿的珊瑚礁
③曲折幽深的峡湾风光
④形形色色的热带海洋生物
⑤热带雨林风光
⑥奇岩巨石、平坦的沙滩等多变的海岸景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③峡湾风光属于冰川侵蚀地貌;绿岛为火山岛;不可见;⑤当地的主要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故不可能见到热带雨林风光;错误。
故选B项。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2.图中所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B.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C.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D.填海造陆使海水逐年变浅
3.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对此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禁止滥采滥挖珊瑚礁
B.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C.经常使用挖泥船清除泥沙
D.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答案】
2.C
3.B
【解析】
试题分析:
2.此题考查等值线的判断原理。
关键是要求学生准确地掌握等高线判读“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这一基本原理。
图中信息告诉我们在河口地区,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去,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理,表明此处海水深度比两侧要浅,故选D。
学生做此类题型是,可以画一条线去切割等值线,比较中间和两侧的数值大小,既可以判断中间与两侧的关系。
3.此题中信息凸向越来越大,说明河口地区水域越来越浅,可以肯定的是河流带来的泥沙也越来越多。
所以要减少泥沙的入河量,必须保持水土。
而A是防止海洋侵蚀的一措施;C治标不治本;D于题意无关。
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和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等相关知识。
下图为“某地一处完全淹没在海面下的珊瑚礁体的等深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
4.有关该珊瑚礁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部较高,四周较低 B.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
C.礁体南部的坡度较陡 D.为淹没在海面下的洼地
5.图4中E、F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5米 B.15米 C.20米 D.30米
【答案】
4.A
5.B
【解析】
试题分析:
4.图中等深线知:数字越小,离海面越近,高度越大,因此图示珊瑚礁体中部较高,四周较低,A对;珊瑚礁体是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属外力作用,B错;等深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显然礁体北坡比南坡陡,C错;如果该珊瑚礁体在海面下的洼地,等深线将不会如图所示,D错。
5.F地为20米,E地外围为礁坑,海拔较低,所以数值应为36米,因此E地介于28米和36米之间,所以E、F两地的相对高度介于8米和16米之间,只有B项符合。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珊瑚礁体形成原因;相对高度的计算
6.新疆的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
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图8)及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结合图8和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4分)
(2)结合图9,从地势和分布格局等两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2分)。
(3)评价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条件。
(5分)
【答案】(1) 伊犁河谷向西敞开 (1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1分),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1分),汇集了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1分),从而成为“西域湿岛”。
(2)伊犁河谷是西低东高(1分);山脉、河谷(盆地)相间分布(1分)。
(3)有利:受天山阻挡,冬季相对温暖,利于小麦安全越冬(1分),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1分),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
不利:易受到低温冻害影响(1分)。
【解析】(1)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从地形,盛行风,水汽来源,冰雪融水等方面分析。
(2)从等高线与地形图分析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3)评价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有利于不利的重任条件。
7.根据所给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珊瑚虫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靠它们体内与其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虫黄藻提供。
虫黄藻的共生和光合作用是珊瑚礁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虫黄藻需要生长在22 ℃~30 ℃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
(1)图中A、B、C三海域中有珊瑚礁分布的是________,试分析其他两处没有珊瑚礁分布的原因。
(3分)
(2)下图能反映甲图中P地气候的是________,该气候与美国东南部气候类型相同,但该气候在甲图中的分布面积远小于美国东南部,试从影响气候的诸因素方面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4分)
(3)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人口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为什么?(3分)
【答案】(1)C(1分) A海域有上升的强冷洋流,降低了当地的水温(1分);B海域有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海水盐度,都不适合虫黄藻的生存,因此没有珊瑚礁分布(1分)。
(共3分)
(2)①(1分)地形上:澳大利亚受大分水岭影响,海洋水汽较难深入内陆;美国东南部平原广阔,海洋水汽可直接深入内陆。
(1分)洋流上: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弱,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
(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北美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澳大利亚大,季风显著。
(1分) (共4分)
(3)沿海地带气候适宜(1分),交通便利(1分),欧洲殖民者都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经济基础好(1分)。
(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第(1)题,需要注意虫黄藻适宜的生长环境,即对温度和盐度的要求。
第(2)题, P 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3)题,需要考虑影响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如地形、气候、交通和历史条件等。
8.(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岛: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
渔民在永乐群岛从事传统的渔业生产、登岛避风。
琛航岛是永乐群岛中的一岛,清末一艘名为“琛航号”的军舰曾到此寻访,“琛航岛”因此得名。
植被茂密的琛航岛是群岛的交通中心,号称西沙群岛航行条件最好的港口。
材料二珊瑚虫是造就珊瑚礁的主力军。
珊瑚虫的生长,需要进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水中还需有足够的溶解氧。
浮游生物及营养物质需借助海浪才能被带到水上,所以哪里有风浪,哪里的营养物质就输送得快,哪里就有更多的溶解氧,哪里的珊瑚虫就会茁壮成长。
(1)酷暑为35℃以上的气温,这样的气温让人难以承受。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经常出现这种天气,但琛航岛夏温较高却无酷暑,其原因是什么?(6分)
(2)列举琛航岛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
(8分)
(3)广布南海的珊瑚礁,大小不一,但都长成了椭圆形。
那么南海海域的椭圆形珊瑚礁主要延伸方向和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答案】
(1)地处热带,温度较高(2分);琛航岛四周是海洋,海水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慢;茂密的森林可以调节气温;海岛中部海湾的海水也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4分答出2点即可)
(2)港区海域封闭,避风避潮(2分);开口朝西偏北,位于台风等背风处,港区风浪更小(2分);港区开阔利于船只的停靠(2分);港区和西部开口海水较深,利于航行(2分)。
(3)东北—西南方向。
(2分)原因:南海海域冬半年主要盛行东北季风,风吹动着海洋表层的海水,自东北往西南流动;(2分)夏半年主要风向变为夏季风,即西南风,表层的海水便往相反方向流动;(2分)珊瑚虫迎着风浪生长,所以珊瑚礁长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椭圆形。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琛航岛位于我国南海海域,纬度低,地处热带,所以温度较高。
琛航岛四周是海洋,受海洋影响大,海水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慢。
由材料可知,岛上有茂密的森林,也可以调节气温。
使岛上的温度不会太高。
读右图可以看到,海岛中部有海湾,海湾的海水也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所以夏季气温高却无酷暑。
(2)读右图可以看到,琛航岛有宽阔的海湾,开口朝西偏北,位于夏季风、台风等背风处,港区风浪更小,有利于避风避潮。
港区开阔,海水较深,利于船只的停靠。
港区和西部开口海水较深,利于航行。
(3)我国是季风气候,南海海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海海域冬半年主要盛行东北季风,风吹动着海洋表层的海水,自东北往西南流动。
夏半年主要风向变为夏季风,即西南风,表层的海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
由材料可知,珊瑚虫迎着风浪生长,所以珊瑚礁长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椭圆形。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港口建设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