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

合集下载

海洋中的绿洲1

海洋中的绿洲1

七、珊瑚礁的危机与保护
• 珊瑚礁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可同时它也面 临着巨大的危机。无论是为了维持生态系 统的完整性与平衡性,还是为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保护珊瑚礁都已经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本文从珊瑚礁面临的危机和如 何保护珊瑚礁的角度进行论述,旨在呼吁 人们更加关注珊瑚礁的保护。 • 关键词:珊瑚礁 危机 保护
• 据说,一些国家沿海地区的居民采集珊瑚 礁用来制成纪念品出售,更有甚者,竟将 珊瑚礁开采用作建筑材料。 甚至有些地区 珊瑚礁还出现褪色变白的症状。科学家认 为这是各种外界因素(例如全球变暖)驱 逐了珊瑚礁上的虫黄藻造成的,正是虫黄 藻带给珊瑚各种丰富的颜色,失去虫黄藻, 整个珊瑚礁就必然变色。例如1998年和 2004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海 水的水温超过了一般情况,许多珊瑚礁都 出现了白化的现象,有些甚至死亡。此后 部分离污染源远的地区的珊瑚礁获得恢复。
•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珊瑚变色是由于珊 瑚周围的海草随着温度的变化开出季节性 的草穗引起的。 正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 内,全球的珊瑚礁消失十分严重。比如在 加勒比海岸,过去35年之内损失了75%— 85%的珊瑚礁。即使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作为全球保护最好的珊瑚礁,在过去50年 内也折损了50%。又因为珊瑚礁对于我们、 对于海洋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 须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保护珊瑚礁
• 二、正文: 珊瑚礁,英文名字为coral reef, 是由热带海洋中的一些海岸、岛屿、暗礁 周围和海滩大量生长造礁石的珊瑚为主的 骨骼堆积形成的礁体。著名的澳大利亚昆 士兰大堡礁便是珊瑚礁家族的一个成员。 珊瑚礁有着“海中雨林”的美称。虽然它 们在全球海洋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不足百分 之零点二五,但它们却是四分之一海洋鱼 类的栖息地。但是,这个美丽的“海中雨 林”如今却面临着重大危机。 科学家预测, 在未来50年内,全世界的珊瑚礁将会消失 70%。

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解析

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解析

• 珊瑚礁就像一道道屏障,保护着海 岸线.加勒比海附近的岛屿,就是由 于珊瑚礁的消失而使波浪不断冲刷 海岸,造成海岸土壤的大量流失.珊 瑚礁也是各种鱼虾类栖息和捕食的 场所,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有着重 要的作用.为此,必须立法保护和拯 救珊瑚礁. 还有它也是一种文化遗 产,也是历史的见证。
1. 约束人类的生活,减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 的破坏。 2. 我们可以制作珊瑚礁图册,让更多人喜欢 它、关注它、保护它。
· · · · · ·
• 每个珊瑚礁都是许多海洋生物 的安身之所,他们互相依赖, 密切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珊 瑚礁生态系统。让我们珍爱这 片海洋中的“绿洲”吧!
1. 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 中包括(蠕虫 )、(软体动物)、海绵、棘 皮动物和(甲壳动物 )。 2. 绵延伸展共有(2011 )公里,最宽处 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 (161 )公里。有( 环状分布 )的珊瑚礁。 3. 环礁是海洋中呈( 4. 为什么要保护珊瑚礁?(至少说两条,三 条盖两个印章)
珊瑚礁就像一个 海底花园,其中 的中有许多空隙, 为一些小海洋生物提供 了居所。 2. 珊瑚礁还是一些动物的 避难所。
中国西沙群岛的珊瑚礁
•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 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 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 宽处161公里。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 观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离海岸最远有241公 里,北端较靠近,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 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在礁 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 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联绵不断的多彩、 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猎 奇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 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遗 产名录。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五下)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五下)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
活动
主题
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
活动
目标
1.认珊瑚与珊瑚礁,及珊瑚礁的形成;
2.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最宝贵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特点,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与建议
情境导入:
教材呈现了海底珊瑚礁、各种生物生活的整体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珊瑚礁群落生物的丰富、景色的美丽。通过学生欣赏过程中的交流语言,激发学生对本课研究主题——珊瑚礁探究的兴趣。
探究之旅在继续:
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教材通过呈现“人们到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旅游”、“科学家正在珊瑚礁采集珊瑚礁标本进行古代气候、地理和全球变迁的研究”、“珊瑚礁保护海岸线”的情景,以及学生交流语言的提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珊瑚礁对于我们人类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科研价值。通过“警示台”的文字说明使学生知道珊瑚礁生存的现状不容乐观,调动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并在了解人类已有的保护行动的基础上,发自内心的从个人做起,一起保护我们美丽、和谐的海洋家园。
初识珊瑚礁:
教材通过呈现世界比较著名的珊瑚礁照片、珊瑚礁形成的资料卡及学生对珊瑚礁研究内容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和内容。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世界著名珊瑚礁及珊瑚礁的成因、特点。
“海洋绿洲”作用大:
通过教材中的引导文字:“珊瑚礁以占地球表面不到1%的面积,栖息着世界海洋中25%的鱼类,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称为‘海洋绿洲’。”让学生初步感知珊瑚礁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通过呈现“珊瑚礁为大量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珊瑚与虫黄藻的共生关系”、“热闹的珊瑚礁群落”照片及文字的介绍,在对珊瑚礁群落细节的进一步的认知过程中,感知自然界中珊瑚礁自然生态系统中和谐的依存关系,了解和认识珊瑚礁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是由石珊瑚目的珊瑚虫的骨骼组成的。珊
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 的浮游生物为食,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 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这些石灰石粘合在一 起并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后,形成岛屿和礁石
珊瑚的生存条件 (限制因子)
• 温度在 • 光照 • 盐度
25°C~30°C 50m以上 34左右
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作为热带海洋最突出、最具 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备受海洋科学家 的关注,其分布于营养匮乏的热带海洋,但却拥 有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被称 为“热带海洋沙漠中的绿洲”。珊瑚礁是资源丰 富的场所,生活在其中的数千种石珊瑚、海绵、 多毛类、瓣鳃类、马蹄类、宝贝、海龟、甲壳动 物、海胆、海星、海参、珊瑚藻和鱼类等构成一 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顶极生物群落。生态学家常 把它与热带雨林相提并论,把它们分别看做是生 态系统进化所能达到的上限,它对于海洋环境和 海洋生态系统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珊瑚礁生态系0%的渔业产量源于珊瑚礁 地区,在印度-太平洋等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 25%,是人类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海藻、海 绵、软体动物和某些珊瑚体内含有高效抗癌、 抗菌的化学物质,有广阔的药物开发潜力;珊瑚 骨骼在医学上可用于骨骼移植;很多海藻可用 来提取琼脂和胶等工业原料;珊瑚礁系统内的 碳酸钙常被用作建筑材料,珊瑚礁还是重要的 生态旅游基地.
大多数珊瑚礁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30度以内
珊瑚礁类型
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 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几乎所有海洋生物的门类 都有代表生活在珊瑚礁中各种复杂的栖息空间,生活 方式多样。
生产者 浮游植物,底栖藻类,共生虫黄藻
消费者 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各种鱼类

深海生态系统科普专题(二)穿过水层,走进深海——大海深处的生命绿洲

深海生态系统科普专题(二)穿过水层,走进深海——大海深处的生命绿洲

深海生态系统科普专题(二)穿过水层,走进深海——大海深处的生命绿洲
撰文|以南
“阿尔文”号
“挑战者”号科学考察船加拉帕格斯附近海域
加拉帕格斯海域附近的海龟深海热液生态系统
周围连续堆积,最终形成像“烟囱”一样的形状。

热液口温度可达350~400℃,并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对于大多数生物而言,这种气体极具致命性,但却是部分化能自养微生物维持生命所需的能源。

热液生态系统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温度、压力和营养浓度。

在水温60—110℃区域分布着多种细菌;在20—40℃区域,生活着大量的蠕虫动物;在2—15℃区域,生物种类繁多,包括蛤类和虾类。

生微生物有时能占到蠕虫营养体
25%以上的体积。

这种共生模式在热液口十分
常见,与周围的海底相比,热液
喷口区的生物密度要高出1万到
10万倍,詹姆斯·卡梅隆在他的
纪录片《深海异类》中说:“这
种聚会在下面的黑暗中已进行了
几十亿年,与我们毫无关系,即
使太阳明天消失,它们也不在
意。


2011年2月17日,“大洋一
号”首次正式使用我国自主研发
深海冷泉生态系统
冷泉是指来自沉积界面以
下,成分以水、碳氢化合物(甲
烷为主)、硫化氢和细粒沉积
物为主的低温流体(通常只有
几℃),以渗漏、喷涌或扩散的
方式向海底面运移,并在甲烷渗
漏区滋养了大量化能自养生物群
落的一种海底环境。

早在1979
年,美国科学家就发现了生长有
重晶石和管虫的海底流体渗漏区
域,称为“低温热液”;1983
年,美国科学家在墨西哥湾东边
海山三维模型
冷水珊瑚。

动植物物种知识:珊瑚的奇妙世界

动植物物种知识:珊瑚的奇妙世界

动植物物种知识:珊瑚的奇妙世界珊瑚的奇妙世界珊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它们属于动物界中的范畴,但往往被认为是植物。

珊瑚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它们可以在最恶劣的生态环境中生存,比如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滩石缝中,它们群生,生命活力竞相迸发,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着。

珊瑚有美丽的外貌,形状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色彩斑斓。

很多珊瑚的身体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骨片构成,每一片骨头都鲜艳夺目,令人称奇。

由于珊瑚的色彩非常鲜艳,所以它们能够成为海洋景观中独特的一景。

珊瑚并不是孤身一人,它们往往生活在群体中,形成了浅海中壮观的珊瑚礁。

珊瑚礁是由珊瑚和珊瑚之间的小生物所构成,是群居生物的产物。

这些小生物可以在严酷的环境下建立居所,并不断地扩张生存空间。

如果你有机会潜入海底去欣赏珊瑚礁,你不难发现,它们在海底中仿佛一片美丽的花园,绚丽而美好。

珊瑚礁的构成和形成,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

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来实现生长和繁殖。

当珊瑚之间的主体相互碰撞时,它们的骨骼和体液就会相互交换,这种交换可促进珊瑚的生长和繁殖。

而珊瑚所依靠的海水中的微生物,也能够为珊瑚提供所需营养,从而进一步促进珊瑚的成长。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热点,它们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在珊瑚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形态各异的生物,比如海葵、海星、海龟、海豚等。

它们在这片海洋的绿洲中,生命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和照顾,从而繁衍生息。

珊瑚礁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核心,也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价值。

但是,随着人类的活动日益增多,珊瑚礁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水暖、污染、过度捕捞等都对珊瑚礁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珊瑚礁也受到了海水酸化的威胁。

如果我们失去了珊瑚礁,那么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现象之一也将消失殆尽。

珊瑚的奇妙世界,是我们深入探索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动力之一。

如果我们能够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那么这片独特的海洋绿洲就能够被更好地保护和发扬光大。

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教学计划

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课程后四十的基本规律,以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背景,将“蓝色经济”概念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馆,培养放眼未来的开放意识、集约利用海洋资源的科学意识,激发孩子们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材分三大单元,分别是“认识海洋”、“探索海洋”和“情系海洋”。

每个单元又有4个课题构成,第一单元“认识海洋”由“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神奇的海洋生物圈”、“大海的咆哮”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组成;第二单元“探索海洋”由“聚焦海上石油开发”、“深海狩猎”、“海底网络通天下”和“初探“数字海洋””组成;第三单元“情系海洋”由“渔家风情”、“蓝色诗卷”、“维护海洋权益”和“未来的海洋城市”组成。

突出了对学生亲海爱海的情感的培养。

另外每单元后面又安排了一个“海洋研究院”的研究主题,突出了对海洋相关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研究中提升,在获得丰富的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学期学习1——6课,解决海洋研究院的研究课题“海底地形探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初步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主要规律;2.知道我国著名沿海城市;3.知道主要的海上运动项目;4.知道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5.了解环境教育的相关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海底地形特点,欣赏海底奇观;2.会合理利用、保护海洋;3.了解守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关注蓝色国土完整,树立国防意识。

4.掌握一些环境教育方面辨别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2.感受沿海地区发展的优势;3.欣赏古今中外有关大海的文学品,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的情感;知道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组成、发展历程和护航的意义;4.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珊瑚礁保护拯救海洋的宝藏

珊瑚礁保护拯救海洋的宝藏

珊瑚礁保护拯救海洋的宝藏海洋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

而珊瑚礁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美丽的风景,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宝藏。

然而,珊瑚礁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保护珊瑚礁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珊瑚礁的重要性珊瑚礁是由珊瑚动物和海藻组成的石灰质结构,是大海中最丰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源,还为人类提供了旅游、观赏和研究的资源。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家园,它们提供了庇护所,供鱼类、贝类、甲壳类等生物繁衍生息。

众多海洋生物依赖珊瑚礁进行繁衍和觅食,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

同时,珊瑚礁还能过滤海水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保持海洋生态的平衡。

二、威胁珊瑚礁的因素然而,珊瑚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其主要因素包括:1.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引起的海洋温度升高和酸化,使珊瑚变得脆弱易损,容易遭受热应激和漂白现象,导致大面积的珊瑚死亡。

2.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破坏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3.水污染: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废水排放等引起的水污染导致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衰退。

有害物质会对珊瑚造成直接伤害,破坏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4.旅游破坏:大量的游客涌入珊瑚礁地区,不规范的旅游活动破坏了珊瑚礁的生态平衡。

乱扔垃圾、触碰珊瑚等行为都对珊瑚礁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保护珊瑚礁的重要性保护珊瑚礁不仅仅是保护一个单一的物种或生态系统,更是为了保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保护珊瑚礁的重要性所在:1.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代表,保护珊瑚礁就是保护海洋中众多珍稀物种的家园和栖息地。

2.维护渔业资源:海洋渔业对人类的食物安全至关重要,而珊瑚礁是许多鱼类和贝类的繁殖场所,保护珊瑚礁能够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珊瑚礁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控制海水污染、保持水质清澈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片神奇的海底世界。在这里,我 们可以领略到美妙的珊瑚奇景,可以了解 到珊瑚生物精彩的生命故事。让我们走进 这片海洋中的“绿洲”,一起解密这个奇 妙的生态系统。
• 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 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 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 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 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 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 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
珊瑚礁就像一个 海底花园,其中 的生物可真丰富 啊!
这里为什么会有 这么多动植物呢?
1. 珊瑚礁中有许多空隙, 为一些小海洋生物提供 了居所。 2. 珊瑚礁还是一些动物的 避难所。
中国西沙群岛的珊瑚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 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 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 宽处161公里。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 观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离海岸最远有241公 里,北端较靠近,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 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在礁 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 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联绵不断的多彩、 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猎 奇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 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遗 产名录。
微藻类植物生存在珊瑚虫内部, 吸收珊瑚虫排出的废物,帮助 珊瑚虫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为 藻类提供二氧化碳。两者形成 共生关系。
• 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中,生长着许多珊瑚.它们死亡之 后,石灰质骨骼就积累下来,而它们的后代又繁殖,生长 在这些骨骼上,如此长年累月地堆积起来,在水面下形 成了珊瑚礁.在加勒比海地区,那些五彩缤纷的珊瑚礁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和旅游者.潜水者往往 采挖一些珊瑚带回去作为纪念品,当地居民也采集珊 瑚制成各种工艺品,装饰品卖给游客,使加勒比海域和 其它热带海洋里的珊瑚礁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珊瑚礁 的形成,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但只要几分钟 就可以把它们完全毁坏.珊瑚礁受到破坏后,不仅使人 们失去了观赏的机会,而且会使附近的海洋生物环境 和土地受到不良的影响.
• 珊瑚礁就像一道道屏障,保护着海 岸线.加勒比海附近的岛屿,就是由 于珊瑚礁的消失而使波浪不断冲刷 海岸,造成海岸土壤的大量流失.珊 瑚礁也是各种鱼虾类栖息和捕食的 场所,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有着重 要的作用.为此,必须立法保护和拯 救珊瑚礁. 还有它也是一种文化遗 产,也是历史的见证。
1. 约束人类的生活,减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 的破坏。 2. 我们可以制作珊瑚礁图册,让更多人喜欢 它、关注它、保护它。
• 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 有封闭或半封闭的礁湖,但无非珊瑚礁成 因的中央岛屿,此即与堡礁的不同之点。 露出海面的高度达几米,呈圆形、椭圆形 及马蹄形。直径为1~130千米,深度数米 至百余米。向海一侧的斜面较陡,可达 45°,上部甚至达90°。
• 珊瑚礁上有许多洞隙。这些洞隙为一些海 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 又称“离岸礁”。在距岸较远的浅海中,成带状 延伸分布的大礁体,礁体与海岸之间隔着一条宽 带状的浅海澙湖,澙湖深度一般不超过100米, 宽度达几十公里。堡礁的宽度有数百米,很少超 过1,000米,它隐没于水下,形成不连续的堤状 岛屿,间隔处有水道沟通大洋与澙湖。堡礁的长 度很大。最长的是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昆士兰大堡 礁,它沿岸绵延达2400公里,堡礁与岸间隔着澙 湖,澙湖的北部宽90公里,中部宽13公里,而南 部宽1800公里。在斐济群岛中尚有双堡礁发育。 由于地壳上升,堡礁会上升到离海面很高的地方, 例如在古巴、牙买加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及爪 哇岛皆可看到,出露于水面上的堡礁成为珊瑚岛。
我还看过 海南的珊 瑚礁· · · · · ·
我发现著名 的珊瑚礁大 多分布 在· · · · · ·
珊瑚礁分为 裙礁、堡礁、 环礁· · · · · ·
• 直接附着在海岛或陆地上、具有起伏的桌 状表面之珊裙礁瑚礁。低潮时能露出海面, 宽度可达1000米,沿海斜坡急剧地向深海 倾斜。如西沙群岛的石岛。
· · · · · ·
• 每个珊瑚礁都是许多海洋生物 的安身之所,他们互相依赖, 密切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珊 瑚礁生态系统。让我们珍爱这 片海洋中的“绿洲”吧!
1. 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 中包括(蠕虫 )、(软体动物)、海绵、棘 皮动物和(甲壳动物 )。 2. 绵延伸展共有(2011 )公里,最宽处 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 (161 )公里。有( 环状分布 )的珊瑚礁。 3. 环礁是海洋中呈( 4. 为什么要保护珊瑚礁?(至少说两条,三 条盖两个印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