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导论》考核方案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6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9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11 “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18 “组织学与胚胎学” 课程教学大纲.................................. 23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9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 33 1“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课程编码:CLIM2001 学时:32 学分:1.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五、七年制,法医学、预防医学专业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文历阳主编,《医学导论》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医学导论是以医学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整体第一篇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的角度来阐明医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内目的:学习医学的历史,熟悉了解医学的发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论述医学的社会地位和展规律,明确医学的发展方向,从中汲取前人的社会功能;介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医学经验和教训;拓宽知识面,学习和掌握正确评价工作者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新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培养热爱专业的思想,医学导论通过引而不发、导而不入、宽而不树立为医学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临床医学导论》考核方案一、课程描述《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将学生

《临床医学导论》考核方案一、课程描述《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将学生

《临床医学导论》考核方案一、课程描述:《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将学生带入医学殿堂的大门。

直观地介绍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医学专门分科、医学模式转变、卫生改革、医学教育改革,认识医生的使命、医生的素质、医生的培养、医疗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以诊断学中症状学扩展成系统症状学,并简介疾病诊断、诊断思维、疾病治疗、疾病康复、疾病预防等内容,为学生早期实践提供工具。

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满足了所有未来的医生的渴望,开始了接触病人,向真正的医生角色转化的过程,为年轻的医学生由此踏上献身医学这一崇高职业的漫漫征程架起了一座桥梁。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性质:选修限选课教学时数:理论课20学时开课单位: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授课对象:12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19班、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1-2班、医学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方向1-10班、工程方向1班)、麻醉学专业1-8班。

二、考核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以及对疾病过程的理解,同时初步学习为病人服务的本领,使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际,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精神,逐渐适应向医生角色的转变。

三、考核内容、方式、题型、1、考试内容:《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结束的理论考试:包括医学篇、医生篇和临床篇。

2、考核方式:《临床医学导论》采用以开卷作业的形式考试。

3、考核题型:《临床医学导论》采用撰写论文或学习心得的形式进行考试。

四、成绩构成《临床医学导论》的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医学篇考核成绩:30分医学篇考核成绩占考核成绩的30%,由教研科负责考核。

2、医生篇考核成绩:20分医生篇考核成绩占考核成绩的20%,由教研科负责考核。

3、临床篇考核成绩:50分临床篇考核成绩占考核成绩的50%,由教研科负责考核。

诊断学教研室2013年8月15日。

临床医学导论-欢迎浏览招考资讯网1-----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欢迎浏览招考资讯网1-----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欢迎浏览招考资讯网1-----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代码:095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涉及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临床诊断学等内容,系将学生导向医学、导向医生之后而导向临床的一门重要的医学桥梁课程,使学生经过该课程学习之后了解医学、了解医生、了解疾病,从而树立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切为病人服务,献身医学科学事业的学习动机。

该课程体现了课程整合,加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早期体验医生角色,加快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变的进程;促进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的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了解临床医学的全貌,初步进入医生角色,掌握初级医疗保健的本领;为今后学习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程奠定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有为人民服务的初步医学知识和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医学历史发展过程与现状,从现代医学高度理解健康、疾病的概念。

2、掌握病人与医生角色,医患关系及其处理。

3、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初步知识。

三、本课程与医学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医学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桥梁课程不仅将本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人文知识与精神的相关课程与临床紧密联结,体现医学的道德性和艺术性;并且将解剖、生理、生化等医学基础课同临床课程及临床实践相结合,体现医学的科学性。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医学史概念及范围,医学的概念及特点;熟悉学习医学史及医学导论的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医学史概念和医学史的范围(重点)识记:医学史概念应用:在我国学习和研究医学史的范围(二)学习医学史的目的和意义(次重点)理解:学习医学史的目的和意义(三)医学概念及特点(重点)识记:医学概念应用:医学的艺术性、道德性、科学性的特点(四)医学导论的内容(一般)理解:医学导论的内容第一篇医学篇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古希腊和罗马医学及文艺复兴时期医学的特点;熟悉中世纪医学发展缓慢的原因、拜占庭医学和阿拉伯医学;了解医药的起源以及近期在我国发生的SARS的严重挑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医药的起源(一般)理解:医药的起源(二)古希腊和罗马的医学(重点)理解:古希腊和罗马的医学及文艺复兴时期医学的特点(三)中世纪医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医学、阿拉伯医学(次重点)理解:中世纪医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医学、阿拉伯医学第二章医学专门分科与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18世纪以来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熟悉临床医学的进展情况;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

临床医学专业考试成绩分配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考试成绩分配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考试成绩分配计划第二临床医学院为了规范各门专业课的考试安排,保证各教学单位之间的在课程考试方面的同质同步性,更好的贯彻认证中提出的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现将各教研室所开设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按照考核内容及成绩分配详解如下:一、《诊断学》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理论部分笔试占70%。

平时成绩共占30%,其中出勤与学习态度满分为5分;理论课完成一份小测验,满分5分;临床见习期间完成病例书面讨论一份,满分为10分;临床见习完成大病历一份,满分10分。

二、《诊断学实践》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理论部分笔试占50%。

实验课和见习课共占40%:出勤与学习态度满分为5分;完成三份实验报告共15分;体格综合检查考试30分。

三、《医学影像学》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理论部分笔试占80%。

实验课和见习课共占20%:理论、实验课和见习出勤与学习态度满分为5分;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满分5分;阅片考核10分。

四、《内科学》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两学期均考试)理论部分笔试占70%。

平时成绩共占30%:其中出勤与学习态度满分为10分;理论课完成二份小测验,满分为20分。

五、《内科学临床见习》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两学期均考试)理论部分笔试占60%。

平时成绩共占40%:其中临床见习期间完成病例书面讨论二份,满分为20分;临床见习完成大病历二份,满分20分。

六、《外科学》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两学期都要考试)理论部分笔试占70%。

平时成绩共占30%:其中出勤与学习态度满分为10分;完成二份小测验,满分为20分。

七、《外科学实践》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第一学期:不参加理论考试,满分100分。

成绩由出勤与学习态度满分为10分;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器械认识、打结缝合实验报告,满分为30分;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器械认识、打结缝合考核,满分为30分;平时小测验二次,满分20分;临床见习病例讨论一份,满分10分。

《临床医学导论》考试大纲.doc

《临床医学导论》考试大纲.doc

《临床医学导论》考试大纲课程编号:01020030课程名称:临床伏学导论学分:1学分总学时:18学时理论课:18学时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木科教材:孙宝志主编.临床医学导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一、考试目的《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微生物学科等棊础知识学习后,使学生了解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病人和医牛•角色,掌握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技术、诊断思维、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为实践山医学牛向医牛角色转化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了解,指学牛•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

熟悉,指学牛清址地理解所学知识。

掌握, 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棊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川,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木课程的棊木理论、棊本概念和基木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份量适中,范围较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70%左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15%左右,较难的题目占15%。

其中大多数为中小题目,大题目占分适中。

客观性的题冃占较重的份量。

三、考试内容第一篇医学篇笫一章医学的起源和发展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2.了解希波克拉底誓词,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3.了解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第三章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1•掌握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责任、医学目的的概念;2.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的历史作用,新的医学模式产牛的背景,及产牛的条件、医学模式的特征。

笫二篇医生篇笫二章医生角色1•掌握医生应具备的精神、应遵守的道德规范;2.熟悉医牛.的权利、义务与使命;了解医牛的角色与特点、医学牛向医牛•角色的转化须经历的过程以及实习医生的工作程序。

广西医科大学教材质量检查评价总结报告

广西医科大学教材质量检查评价总结报告

广西医科大学教材质量检查评价总结报告——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本科教材质量检查情况教材选用质量评价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做好教材选用、信息反馈和教材评优工作~促进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广西医科大学教材选用质量评价方法》,[2006]36号,文件精神~教材科应用教务管理系统对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本科各专业使用的必修课课程教材的情况进行了质量检查和评价工作~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一、评价概况本次评价使用教务管理系统的教材评价功能~对该学期本科所有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共100本进行评价,其中临床医学,全英班,留学生使用的教材13本,,对所选教材从教学水平、科学水平、思想水平、文图水平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详见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本科教材质量检查情况表,附件,。

参评师生为23777人次~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

教材评价评分采取优秀为总评分85-100分,良好为总评分70-85分,一般为总评分60-70,四级标准,较差为总评分小于60分。

评分结果统计按照各学院所开设的课程分科目进行统计~详细数据见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本科教材质量检查情况表,附件,。

二、评价结果1(基础医学院选用教材基础医学院共有《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18本课程教材参与评价,不含全英班教材,~参评的师生对目前所选用的教材总体评价好,平均分达优秀16本~良好2本~详细数据见附件。

评价平均分为良好的两门为《病理生理学》和《系统解剖学》~部分参评者认为《病理生理学》教材基本符合教学要求~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但深度较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字语言过于繁琐~文图水平结合欠佳~有些知识稍凌乱~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系统解剖学》教材整体上还不错~能完整地表达课程应包含的知识~但归纳性和逻辑性不够强~文图方面也有些欠缺~教材中某些章节~如神经内容较繁琐~不易理解学习并掌握。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将介绍医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临床实践的基本要求以及医学伦理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为其日后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了解医学伦理和专业道德标准;4.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5.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导论与绪论- 临床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临床医学导论的重要性和目的;- 课程安排和学习要求。

2.医学研究方法与设计- 医学研究的概念和分类;- 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科学论文写作与发表。

3.临床实践基本要求- 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 临床观察与记录技巧;- 临床数据分析和病例报告。

4.医学伦理与专业道德- 医学伦理的概念和原则;- 医学伦理问题的处理与解决;- 医学专业道德标准与医患关系。

5.课程实践与案例研讨- 医学实践技能培训;- 临床案例研讨和解读;- 学生自主实践和报告。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

2.案例分析:通过临床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临床观察和记录、病例报告等,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五、考核安排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等,占总成绩的30%。

2.课程论文:学生需根据自主选择的课题撰写一篇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

3.期末考试:学生需参加闭卷期末考试,考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六、参考教材1.《临床医学导论》(第三版),安德鲁斯出版社,2020年。

临床实践教学授课比赛(3篇)

临床实践教学授课比赛(3篇)

第1篇一、比赛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校举办临床实践教学授课比赛。

本次比赛旨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临床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提高临床教学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本次授课内容为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课程,具体内容如下:1. 临床实践教学概述2. 临床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3. 临床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技巧4. 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5. 临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临床实践教学视频,引起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兴趣。

(2)简要介绍本次授课的内容和目标。

2. 讲授新课(1)临床实践教学概述介绍临床实践教学的定义、目的、意义和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2)临床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讲解临床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

(3)临床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介绍临床实践教学的方法,如:观察法、模拟法、讨论法等,并分享教学技巧。

(4)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5)临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讲解临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案例分析(1)展示临床实践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案例的分析和心得体会。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临床实践经历,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撰写一篇关于临床实践教学的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导论》考核方案
一、课程描述:
《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将学生带入医学殿堂的大门。

直观地介绍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医学专门分科、医学模式转变、卫生改革、医学教育改革,认识医生的使命、医生的素质、医生的培养、医疗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以诊断学中症状学扩展成系统症状学,并简介疾病诊断、诊断思维、疾病治疗、疾病康复、疾病预防等内容,为学生早期实践提供工具。

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满足了所有未来的医生的渴望,开始了接触病人,向真正的医生角色转化的过程,为年轻的医学生由此踏上献身医学这一崇高职业的漫漫征程架起了一座桥梁。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导论》
课程性质:选修限选课
教学时数:理论课20学时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
授课对象:13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16班、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1-2班、医学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方向1-14班)、麻醉学专业1-8班。

二、考核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以及对疾病过程的理解,同时初步学习为病人服务的本领,使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际,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精神,逐渐适应向医生角色的转变。

三、考核内容、方式、题型、
1、考试内容:《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结束的理论考试:包括医学篇、医生篇和临床篇。

2、考核方式:《临床医学导论》采用以开卷作业的形式考试。

3、考核题型:《临床医学导论》采用撰写论文或学习心得的形式进行考试。

四、成绩构成
《临床医学导论》的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医学篇考核成绩:30分
医学篇考核成绩占考核成绩的30%,由任课教师负责考核。

2、医生篇考核成绩:20分
医生篇考核成绩占考核成绩的20%,由任课教师负责考核。

3、临床篇考核成绩:50分
临床篇考核成绩占考核成绩的50%,由任课教师负责考核。

诊断学教研室
2014年8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