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固相萃取利弊

合集下载

固相萃取萃取技术及难点分析、SPE色谱技术

固相萃取萃取技术及难点分析、SPE色谱技术

刚刚看到的一些SPE 理论知识,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固相萃取技术属于色谱技术的一种。

化合物要么保留要么流过,吸附剂种类选择众多,选择性与 HPLC 类似,但与HPLC 不能等同。

为什么使用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技术⏹ 高回收率、高净化效果 ⏹ 快速简便⏹ 减少昂贵、易碎的特殊玻璃装置的使用 ⏹ 减少有机溶剂的大量消耗 ⏹ 样品浓缩,提高分析灵敏度⏹ 避免污染物对色谱柱的伤害,延长使用寿命固相萃取的基本模式活化→上样→淋洗→洗脱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两种不同方法萃取鸦片样品的效果比较活化:也就是对填料进行溶剂化,使官能团充分展开,为吸附目标化合物提供最佳状态。

在低真空≤-3 in. Hg下向SPE柱中加入有机溶剂,每100 mg填料加入1.5 mL甲醇或乙腈。

然后加去离子水去除多余溶剂(干扰疏水作用),每100 mg 填料加入1 mL水。

如果填料意外干掉,需重新进行(甲醇或乙腈)溶剂化和(水)冲洗。

当使用离子柱时,在(水)冲洗后,加入1mL的缓冲液,以确保填料的pH 处于填料-分析物作用的最佳条件下。

上样:流速是确保样品在通过填料时充分接触的关键,对于离子交换过程尤为重要,因为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比反相或正相机理要慢。

建议上样的流速约为1-2 mL/min。

淋洗:建议使用在允许范围内最强和最大体积的淋洗液,却不会导致分离物质的漂移或洗脱。

淋洗后需对柱子进行抽干,以避免淋洗液干扰洗脱的效果。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最大的真空度下抽干柱子5min。

洗脱:在洗脱中,最好是用尽可能少的溶剂将提取物完全地洗脱下来。

洗脱溶剂的强度应该是在能完全地破坏分析物的所有结合作用的前提下最弱的。

固相萃取的不同萃取机理反相萃取Non-Polar Extractions 正相萃取Polar Extractions离子交换Ion Exchange Mechanisms 混合模式萃取Mixed Mode/Copolymeric Extractions国标中有些方法根本不可行,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我们优化。

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

3221 3201 3101 3111 3121 3131 3141 3151 3311 3321 3211 3241 3331 3301 3341
3223 33203 3103 3113 3123 3133 3143 3153 3313 3323 3213 3243 3333 3303 3343
3225 3205 3105 3115 3125 3135 3145 3155 3315 3325 3215 3245 3335 3305 3345
5225 5205 5105 5115 5125 5135 5145 5155 5315 5325 5215 5245 5335 5305 5345
5227 5207 5107 5117 5127 5137 5147 5157 5317 5327 5217 5247 5337 5307 5347
5228 5208 5108 5118 5128 5138 5148 5158 5318 5328 5218 5248 5338 5308 5348
Spe-ed 固相萃取柱—快速、可靠、高重现性的样品前处理产品
美国 Applied separations Inc.(ASI)生产的 Spe-ed 固相萃取小柱,通过高新技术严格控制每批填料的 颗粒大小、孔径、表面积、碳覆盖率、是否封尾和表面 PH 值,保证批次间极好的重现性,达到最大的回 收率。柱管采用高纯度医疗级别聚丙烯制成,每批柱管、筛板和填料均要经过高纯度试剂多次冲洗,保证 无污染。多种不同填料、多种规格和专用产品的固相萃取柱满足您不同的应用。
CNe 氰基 硅胶 FLO 中性氧化铝 酸性氧化铝 碱性氧化铝 二醇基 COOH SCX 氨基 PSA DEA N+ PBA
5223 5203 5103 5113 5123 5133 5143 5153 5313 5323 5213 5243 5333 5303 5343

硅胶固相萃取小柱

硅胶固相萃取小柱

硅胶固相萃取小柱硅胶固相萃取小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硅胶固相萃取小柱的原理、操作方法、优缺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硅胶固相萃取小柱的原理是利用硅胶作为固相材料,通过选择性吸附和解吸的过程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的样品基质中分离出来。

硅胶属于极性吸附介质,可以吸附有机物、无机离子和大部分有机离子。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将样品直接通入硅胶固相萃取小柱,目标化合物被硅胶吸附,其余杂质通过萃取柱被洗脱掉。

随后,目标化合物通过改变pH值、溶剂类型等条件的调整进行洗脱,从而实现目标化合物与基质的分离。

硅胶固相萃取小柱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使用足够的样品洗脱剂预先润洗硅胶柱,以去除浸渍在孔隙中的杂质。

然后,将待测样品通过硅胶柱,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其余杂质通过洗脱柱床的方式被洗脱掉。

最后,通过改变洗脱剂的条件,使目标化合物从硅胶柱上洗脱下来。

常用的洗脱剂包括酸、碱、有机溶剂等。

在洗脱过程中,可调整pH值和溶剂浓度等条件,以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洗脱。

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硅胶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可对多种物质进行吸附。

其次,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成本较低。

此外,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具有较高的富集系数,可以有效地富集目标化合物,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同时,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可扩展性强,不同型号的硅胶柱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在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领域,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常用于水体、土壤、空气等样品的前处理,用于分离和富集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农药等。

在食品领域,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可用于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的分离和富集。

在药物领域,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可用于药物中杂质的去除、药物分析等。

综上所述,硅胶固相萃取小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富集系数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

固相萃取的介绍和优点

固相萃取的介绍和优点

[键入文字]力德仪器网 400-8216-846固相萃取的介绍和优点传统的萃取方法有液液萃取,它虽然有无需特殊装置的优点,但是操作繁琐,费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有机溶剂,导致高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难以从水中提取高水溶性物质;传统的还有一种萃取方法是蛋白沉淀法,这个方法也是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装置,但是非特异性的沉淀反应可能使微量的分析物随着基质蛋白质共同沉淀而损失,净化效果较弱,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低。

固相萃取,在这些方面可以做的比较好:基本原理:固相萃取(SPE) 技术基于液-固相色谱理论,采用选择性吸附、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纯化,是一种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也可以将其近似的看作一种简单的色谱过程。

SPE是利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的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较常用的方法是使液体样品通过一吸附剂,保留其中被测物质,再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然后用少量良溶剂洗脱被测物质,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

也可选择性吸附干扰杂质,而让被测物质流出;或同时吸附杂质和被测物质,再使用合适的溶剂选择性洗脱被测物质。

固相萃取是一个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

在固相萃取中,固相对分离物的吸附力比溶解分离物的溶剂更大。

当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床时,分离物浓缩在其表面,其他样品成分通过吸附剂床;通过只吸附分离物而不吸附其他样品成分的吸附剂,可以得到高纯度和浓缩的分离物。

在固相萃取中最通常的方法是将固体吸附剂装在一个针筒状柱子里,使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床,样品中的化合物或通过吸附剂或保留在吸附剂上(依靠吸附剂对溶剂的相对吸附)。

“保留”是一种存在于吸附剂和分离物分子间吸引的现象,造成当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床时,分离物在吸附剂上不移动。

保留是三个因素的作用:分离物、溶剂和吸附剂。

所以,一个给定的分离物的保留行为在不同溶剂和吸附剂存在下是变化的。

“洗脱”是一种保留在吸附剂上的分离物从吸附剂上去除的过程,这通过加入一种对分离物的吸引比吸附剂更强的溶剂来完成。

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

MSPD 所用的填料与固相萃取(SPE)相同,但是作 用的方式不同。 MSPD 中,固相载体在研磨过程中提供剪切力,破坏 样品组织结构,将样品研磨成更小的部分,键合的有 机相将样品组分溶解并更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
样品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取决于其组分的极性大小。 极性分子与载体表面未被键合的硅烷醇结合, 或形成 氢键; 弱极性分子则分散在键合相/组织基质形成的两相物质 表面。
基体分散固相萃取(MSPD,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一种快速样品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将涂渍有C18 等多种聚合物的担体固相萃取 材料与样品一起研磨,得到半干状态的混合物并将其 作为填料装柱,然后用不同的溶剂淋洗柱子,将各种 待测物洗脱下来。根据分析物在聚合物/组织基质中 的分散和溶剂的极性将分析物迅速分离。 其优点是浓缩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中的样品匀化、组 织细胞裂解、提取、净化等过程,不需要进行组织匀 浆、沉淀、离心、pH调节和样品转移等操作步骤, 避免了样品的损失。
2. 上样 将液态或溶解后的固态样品倒入活化后的固相 萃取小柱,然后利用抽真空,加压,或离心的 方法使样品进入吸附剂。
3. 洗涤和洗脱 在样品进入吸附剂,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后,可 先用较弱的溶剂将弱保留干扰化合物洗掉,然 后再用较强的溶剂将目标化合物洗脱下来,加 以收集。
淋洗和洗脱同前所述一样,可采用抽真空、加 压或离心的方法使淋洗液或洗脱液流过吸附剂。
如Supecol公司提供了给单个固相萃取小柱加 压的单管处理塞,可方便的与固相萃取小柱配 套使用。 又如,为了能使多个固相萃取小柱同时进行抽 真空,Supecol公司提供了十二孔径和24孔径 的真空多歧管装置,可同时处理多个固相萃取 小柱。
下图给出了如何根据样品的基体(溶剂),目标化合物和干扰化 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固相萃取模式的流程图。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固相萃取技术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固相萃取技术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固相萃取技术研究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分离和分析样品中化学成分的重要方法,HPLC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固相萃取技术作为HPLC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之一,具有高效、灵敏、选择性好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将待测物从样品基质中富集和净化的方法。

它基于样品中待测物与固定在固相萃取柱中的固定相之间的亲和作用,通过吸附-解吸的过程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固相萃取技术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其选择性,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定相来富集不同性质的化合物。

此外,固相萃取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减少溶剂消耗等优势,成为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手段。

在HPLC分析中,固相萃取技术可用于对样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等进行富集和净化。

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固相萃取技术常用于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的分析。

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定相,可以将目标物质从复杂的食品基质中富集出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环境监测中,固相萃取技术可用于水样、土壤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提取。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的前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在药物研发中,固相萃取技术可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

通过对生物样品进行固相萃取处理,可以将目标物质从复杂的生物基质中富集出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鉴定。

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固定相的不断研究和创新。

目前,常用的固定相包括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等。

吸附剂是最常用的固定相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物质之间的吸附作用来富集目标物质。

吸附剂的选择应根据待测物的性质和样品基质的特点来确定。

离子交换剂则是通过离子间的吸附和解吸作用来富集目标物质。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应根据待测物的离子性质和样品基质的离子强度来确定。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通过分子间的空间结构来选择性地富集目标物质的固定相。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需要选择适当的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并通过特定的模板分子来形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固定相。

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
留等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 固相萃取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生物检材中 毒物和药物残留分析、血液中药物分析和药物动 力学研究。
固相微萃取(SPME)
• SPME技术是1989年由Pawliszyn等提出,1993年美国率 先推出商品化的SPME设备。如图所示,该设备的结构类 似一个微型注射器,其关键部件萃取器的针头,它是在熔
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先使液体样品通
过一装有吸附剂(固相)小柱,保留其中
某些组分,再选用适当的溶剂冲洗杂质,
然后用少量溶剂迅速洗脱,从而达到快速
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
与液-液萃取相比,固相萃取具有如下优点: • ①回收率和富集倍数高 • ②有机溶剂消耗量低,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③采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吸附剂,能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 干扰组分分离 • ④无相分离操作过程,容易收集分析物
4.4.洗脱及收集分析物
• 选择适当的洗脱溶剂洗脱被分析物,收集洗脱液,
挥干溶剂以备后用或直接进行在线分析。 • 为了尽可能将分析物洗脱,使比分析物吸附更强 的杂质留在SPE 柱上,需要选择强度合适的洗脱 溶剂。
5、固相萃取基本装置
• 固相萃取的基本装置包括固相萃取柱和固 相萃取过滤装置。固相萃取柱是整个固相 萃取装置的核心。
融的石英细丝表面涂覆高分子聚合物功能层,样品中的目
标有机物因与功能层有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被萃取和 富集。萃取器针头平时收在针筒内,萃取时将萃取头推出,
使具有吸附涂层的萃取纤维暴露在样品中进行萃取,达到
吸咐平衡后,再将萃取头收回到针筒内。
固相微萃取分类
• 1、按萃取操作
– 直接SPME法 – 间接SPME法。
b.上样萃取溶剂的选择
为了使分析物更好地保留在固相萃取柱上,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以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及优势。

一、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吸附原理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固定在固体载体上的吸附剂,通过溶液与固相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富集和分离。

固相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强、富集能力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

二、固相萃取技术的分类根据吸附剂的性质和形态,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分为固相萃取柱、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膜三种类型。

1. 固相萃取柱:将固相吸附剂填充在柱内,样品溶液通过柱时,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其他干扰物被滤除。

常见的固相萃取柱包括固相萃取柱和固相微萃取柱。

2. 固相微萃取:将固相吸附剂固定在微量装置上,样品溶液通过时,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然后通过热解或溶解释放目标物质,进而进行分析。

3. 固相萃取膜:将固相吸附剂涂覆在膜上,样品溶液通过膜时,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其他干扰物被滤除。

常见的固相萃取膜包括固相微萃取膜和固相微萃取纸。

1. 环境监测: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食品安全: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3. 药物分析: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药物残留等的提取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对药物分析的高效、准确的检测,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4. 生物分析: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富集和分析。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样品中微量目标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检测,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四、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1. 选择性强:固相吸附剂的选择性可以通过调整吸附剂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来实现,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富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SPE技术的利与弊--固相萃取技术的利弊评价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样品前处理方式,有机溶剂消耗量少,可批量处理样品,既可富集,又能除杂质。

但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市场的应用仍有限,这与使用方式和期望有关,也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有关。

固相萃取可以作为前处理手段的一个很好补充,但是在使用时,一定要了解其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技术,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其具有高效、可靠、消耗试剂少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取代了传统的液-液萃取而成为样品前处理的有效手段。

一些传统的介绍SPE的书籍将其归于液相色谱的原理,这其实是引起使用不当的主要原由之一。

把SPE小柱看作一根液相色谱柱,不如把它看成单纯的萃取剂更合适,因为液相色谱的重点在于分离,而SPE的重点在于萃取。

固相萃取技术在样品处理中的作用分两种:一是净化,二是富集,这两种作用可能同时存在。

固体萃取和液-液萃取相比,其优点是操作方便和消耗试剂少,缺点是批次间的重复性难以保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液体试剂的重复性好,只要其纯度可靠,不同年代的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都是可靠的。

而固体萃取剂就算保证了纯度,还存在着颗粒度的差异,外形的差异等液体试剂不存在的且难以衡量的因素,不同年代不同批号的萃取剂性质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从理论上说,固相萃取应该在色谱分析的前处理上得到很好的应用:有机溶剂用得很少,可批量处理样品,既可富集,又能除杂质,给人印象是前处理的革命性进步。

然而现实情况是,至少在国内,虽然推广了多年,实际应用还是相当有限。

这与我们的使用方式和期望有关,也与它本身的局限有关。

固相萃取可以作为前处理手段的一个很好补充,但是在使用时,一定要明确其优点和缺点,注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SPE的应用优势哪些分析任务的前处理适合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即用固相萃取会比普通的溶剂萃取更理想,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水中有机物的前处理此类常规处理基本上是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振荡萃取,用固相萃取的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可以定量地重复前处理过程溶剂振荡的操作一般只能要求到控制时间的程度,却无法控制振荡频率,强度,动作,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振荡动作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也很难保证始终划一的动作。

所以说,溶液萃取的动作是不定量,不能重复的。

而在应用固相萃取时,比较容易保持过柱和洗脱速度的均一和稳定,因此,固相萃取的萃取过程是可以重复,可定量的。

现场处理水中有机物的分析有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瓶颈。

有机物在池塘水库等环境中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一旦进入采样瓶这个小环境中,就会迅速发生变化。

现场分析要求最多不能超过4 h,可一般的情况是,从取水回到实验室的时间就远远不止4 h了,样品发生了变化,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可想而知。

如果引入固相萃取技术,由于其设备简单,体积小,易于携带,完全可以做到在现场一边采样,一边进行前处理。

采样者带回实验室的是固相萃取柱,而不是水样,这样就能保证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从实际应用来说,在水的检测中用固相萃取技术取代传统液液萃取还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摸索,目前尚不能完全取代,但是其发展的前景很值得看好。

减少有机试剂消耗量在处理水样时,如果用固相萃取,则只需要在洗脱时用到有机溶剂,用量比传统液液萃取要少得多。

对于实验者的人身保护和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批量生物材料的药物成分萃取这是固相萃取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成功的范例,主要是指在医院中检测血样和尿样时的前处理工作,由于对药物成份的吸附是固相萃取的优势,加上样品单一,组成固定,在确定方法后很适合大规模批量的净化操作。

免疫亲和固相萃取萃取的理想状态是特异性富集或特异性排斥,可是不论是溶液萃取还是固相萃取,基本上是相似相溶的,最多做到“某一类”层次的萃取,而无法达到“某一种”层次的萃取。

在固相萃取柱的基础上加上免疫亲和技术,可以利用其生物特异性选择吸附,能够达到理想的萃取效果。

实际困难在于虽然其理论很好,但是由于技术难度相对较高,可供应用的更少。

SPE的局限性样品局限性固相萃取不适于处理固体样品。

对于固体,必须将其先制备为液体形态才能进行固相萃取操作,这一点就远不如液体萃取了。

即使是液体样品,固相萃取也有其额外的苛刻要求,即液体必须洁净度高,不能有悬浮物或其他固体颗粒,否则会在柱前形成堵塞,无法继续过柱及洗脱操作。

所以固体样品要制备成液体,液体样品最好先经过过滤。

相比来说,溶剂萃取就不存在这个麻烦,略带杂质也影响不大。

结构局限性固相萃取柱的结构很简单,除了塑料管,就只有筛板和填料。

简单的结构,虽然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与生俱来的矛盾,一些在用溶剂萃取时永远不会遇到的矛盾。

液面的问题当进行活化、净化,洗脱等典型的固相萃取操作时,会使用不同溶剂,这时的操作要求在液面下降到筛板时换加不同溶剂,加得太晚,会使填料中干涸产生气泡,影响结果的稳定性(甚至会因为溶液的张力问题而使液面无法下降)。

相反,如果加得太晚,会使加入溶液和在筛板上的原有溶液混合,产生无法预料极性的新洗脱液,使结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加液加到筛板,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单独做一个样品可以紧盯液面操作。

但是在批量操作时只会顾此失彼,固相萃取技术实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方便可靠地批量处理样品,如果这个意义削弱的话,其实用性也就大大降低。

液面问题是制约固相萃取应用成功的主要瓶颈,虽隐蔽却无法回避。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脆不用理会液面的困扰,每次都做到抽空溶液,这种做法倒是不会产生筛板上的溶液混合的问题,但是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即填料看起来是抽干了,但实际表面还是有数量不定的液体,每次干涸程度不一致,也无法重复。

另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在使用固相萃取器时用电导探针测试,这个方法比较精确,但是也有一个新的问题,探针需要清洗,否则会有交叉污染的可能,而且有这类装置的固相萃取器价格一般相当昂贵。

且一个探针在同一时间只能探测一个样品管,要同时监测一批小柱则很困难。

填料的装填松紧问题用液体萃取时我们从来不用考虑整个溶剂的密度是否均匀,但是对于固体填料,却不能忽略这个问题。

在同一批次甚至同一包里的几个小柱,加上相同溶液时,我们会发现液体过柱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总是有快有慢。

由于生产工艺和成本的综合考虑,固相萃取小柱不可能采用类似填充液相色谱柱的匀浆高压法,所以填料的装填松紧不均匀是必然的。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由于液体流过的速度不一样,每次加液的时间也会不一样,不利于同步批次处理样品,而且回收率也会不同。

看过一些公司的所谓全自动固相萃取器,其原理都有一个假设,即每根小柱的流过速度应该一致,可惜,这只是“假”的设想。

填料的质量稳定问题在我们开启一瓶二氯甲烷或丙酮时,只要买的不是伪劣产品,就是不同公司的也可以放心使用,因为它们的萃取性能是稳定可靠的。

而固相萃取则不同,就是同一公司的正品填料,每次的产品性质还是有些许差异,不同公司的相差更大。

而如果换一家公司的固相萃取柱或同一公司不同批次的小柱,都需要把所有的项目做一遍质量评估,从而也可能导致没有太多人愿意使用。

不能加热一般的加热行为可以改善吸附作用,可是由于固相萃取柱的套管是由塑料制造的,一加热就会变形,所以只能做常温操作。

项目局限性从各家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来看,做得比较好的应用主要在处理药物方面,即分子量比较大,性质比较稳定的那些物质。

液体萃取的相似相溶理论已经久经考验,而固相萃取靠的是吸附与洗脱,已经完全不是经典的萃取过程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

很多经典的液体萃取实验到现在也不能转化到固相萃取,即使转化,效果也不理想。

使用SPE的注意事项尽量慢我们在用固相萃取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液体应该以什么速率过柱流出,我的经验是,要想效果好,就要慢,尽量慢。

对于固相萃取柱中的填料,如果局部放大地看,能看到很多的空隙,液体流通的渠道很多,如果流得快,相当比例的待测组分还来不及与填料充分作用就从通道流失;所以要慢,给它们一个充分作用的机会。

如何慢呢?一个窍门就是不要用配合抽气机使用的所谓固相萃取器,而采用再普通不过的重力法。

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向下流出。

在实验速度上,重力法远不如吸力法,但是在实验效果方面,重力法远比吸力法优胜,用吸力法只能得到谱带吸附,用重力法却能得到柱头吸附,在速度和效果两者的平衡中,我们还是倾向于优先保证好的效果。

举例来说,一个3 ml 500mg的C18小柱,如果加甲醇活化,其甲醇全部流至筛板时间约为20 min,而在过样品液时,25ml的液体最多2 h可以流完,而且用重力法如果得当,工作速率不一定比吸力法差很多。

因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用吸力法必须有人在旁边守候,而重力法由于不需要用电,可以充分利用午休和晚上时间过柱,液体量大时接个堆叠接头和延长管即可,安排好实验步骤,工作效率一样很高。

另外,重力法不需要抽气机和固相萃取器。

尽量少在固相萃取条件选择上,有人为了提高提取效率,尽量多加液体,或选择填料量大的小柱,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

尤其在用重力法时,由于效率高,很多情况下是柱头吸附,并不是所有的填料都在起作用,填料多了不仅液体流出速度会更慢,而且在洗脱时的扩散会很明显。

因此建议,够用就行,在能保证效率时,填料尽量少,加液也不宜多。

实验条件不宜过分细化固相萃取从原理上是色谱分离,但是在操作时最好只把它作为吸附萃取剂使用,由于填料性质、松紧常有差异,因此在实际实验中不必因为追求效果的最佳化而设计出很复杂的洗脱程序。

在建立条件中,我们应该尽量多利用现成的资料,尽快地建立起体系,同时要对操作过于复杂的步骤保持警惕性,在实验效果、实验速率和易操作性三者中取得平衡点。

只用一次固相萃取柱最好只用一次。

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很多物质的吸附是不可逆的,一次吸附,无法洗脱,就会影响着下一次吸附,虽然有人做过重复利用的实验,但是总体来说为了节省一点经费而大大增加了结果的不可靠性和不确定性,是很不合算的行为。

因此建议,只用一次。

如果想节省经费可以从减少填料量和使用小容积管入手,尽量用堆叠接头和延长管。

慎用固相萃取器供应商通常会在推荐固相萃取柱的同时,推荐使用固相萃取器,除了价格昂贵外,这样的配置即使加上调速开关,也很难得到好的结果,主要问题就是把小柱的不平行性放大了。

建议实在不适合重力法的才用固相萃取器。

现在市面上还没有比较理想、适合食品检测的全自动固相萃取器,主要问题就是无法解决一批小柱中液面下降不一致的问题,加上价格昂贵,性价比较低。

带液面测量的也不能对多批量的小柱同时检测,且有交叉污染的危险。

目前的全自动固相萃取器基本上是走重力法路线,倒是回避了密封的难题。

液体萃取不可替代有些人在初次接触固相萃取时,总觉得它能取代液体萃取,实际上就象毛细管电泳无法取代液相色谱一样,固相萃取在某些场合比液体萃取合适,但是在更多情况下,还是传统的液体萃取更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