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翻译商标的中文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1.理解商标含义:首先要理解商标的含义和背后的品牌定位,以及商
标所代表的产品或服务。
这有助于找到最准确的中文翻译。
2.保持简洁明了:商标通常需要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翻译时
也应该保持简洁明了的原则,避免使用过长或复杂的中文词汇。
3.考虑语言特点:中文和其他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
翻译商标时,要考虑中文的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和流畅性。
4.保持品牌一致性:商标的翻译应该与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市场定位相
一致。
要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可以选择与原商标相似或相关的中文词汇或
短语进行翻译。
5.考虑文化因素:商标的翻译还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因素。
在翻译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冒犯或误解的词汇或短语,并确保翻译的中文商
标在文化上与目标市场相符合。
总的来说,翻译商标的中文方法和技巧需要考虑商标含义、语言特点、品牌一致性和文化因素等多个方面,从而找到最准确、合适的中文翻译。
论英语商标词的翻译

商 局裁定 为违 反 中国 商标 法而 被禁 止 出售 。因为鸦 片 及 鸦 片战争 造成 了 中华 民族 自尊 心 的巨大伤 害 ,也是 残 害
中国人 民 的工 具 ,中 国人 对鸦 片及 鸦 片 战争 深 恶痛 绝 。
一
1 . 合法 、避免 文化 冲突原则 。为保 护商 标 的专有 权 , 许多 国家 乃至 国际范 围都 制定 了商标 法 ,商标 的 翻译 同
样 需 要 严 格 遵 守 商 标 法 。 法 国 塞 诺 菲 集 团 中 国 分 公 司 在 成都推 出 “ PU O I M” 的 男 用 香 水 时 ,香 水 名 直 译 为 “ 鸦 片 ” 牌 . 遭 到 了我 国 消 费 者 的 猛 烈 攻 击 ,后 来 被 成 都 工
谭 社 精
E ( J 1l ! , M 翼 5 § W : 露 lC H { t E £ } 秘
论 英 语 商 标 词 的 翻 译
◇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伊 小 琴
【 摘
要 】商标是 企业 的无形 资产 和财 富。 国际 贸易不断增 长 ,产品 参与 国际竞争 ,就必 须要 有恰 当的商标名称 。
本 文 从 商标 的 作 用 和 特 点 入 手 , 通 过 实例 分 析 ,探 求 有 关 商 标 的 四 条 翻 译 原 则 和 三 种 基 本 翻 译 方 法 。
【 关键词 】商标 翻 译
在 国 际 商 品 贸 易 不 断 增 长 的 今 天 , 企 业 想 要 在 全 球
商标 翻译 本身 是 一种跨 文 化交 际活 动 ,要避 免文 化
现 代 社 会 充 斥 着 各 种 语 言 信 息 , 商 标 语 言 作 为 一 种 特 殊 的 语 言 不 仅 有 特 殊 的 目 的 , 而 且 有 鲜 明 的 特 点 。 好
中文商标英译的原则与方法

在 了 国 际化 的前 列 . 如 , H本 很 早 就 打造 了像 Sn ,aa .例 oy P n— snc S a 。 o d 等 极 具 英 文 品 味 的 国际 名 牌 。今 天 , o i .h r H n a p 口本 生 产 的 产 品 , 管 是 主 要 供 国 内 消 费 还 是 供 出 口肘 , 略 统 , 不 粗 大概 有 8 %的 商 标 词 是 完 全 采 用 英 语 或 其 他 语 言 ,或 者 是 与 0
同 的 词 根 和语 义 , 而且 都 是 使用 字 母 的 拼 音 文 字 , 因此 它们 之 间 的互 译相 对 要 简 单 。使 用 这 些 文 字 的商 标 词 可 以不 需要 翻 译 , 比如 Se n , i , o i等 非 英 语 商 标 词 无 需 翻 译 也 同样 i me s Fa N ka t 在 世 界市 场 得 到 了认 可 。汉 语 虽 然 是世 界上 人 口使 用 最 多 的 语 言 , 它 不 是 国际 语 言 , 要 是 由 中 国人 和 海 外 华 人 使 用 。 但 主 与 大多 数 两 方 语 言不 同 . 中文 是 由笔 画组 成 的象 形 文 字 的 语 言 ,中 国汉 字 构 成 的商 标 词 在 其 他 国家 极 少 得 到 消 费 者 的认
了其 中 的 注 意事 项 关 键 词 :中文 商 标 英 译 原 则 方 法
000 ) 5 00
可 。如 果 客 户 不 知 道 这 个 汉 字 . 知道 如 何读 出 商标 词 , 们 不 他
是 会 购 买 相 关 产 品 或 服 务 的 。 如果 使 用 汉 字 作 为 罔 际 品牌 ,
叙 述 性 。 语 商 标 翻 译成 英 语 时 , 不 应 f现 反 映上 述 内 容的 汉 都 f f 词 。 一 点 往往 被 人 们 所 忽 视 , 这 一些 商 品 的 商 标 与 上述 规 定 卡 H 违背 。 “ 久” 如 永 自行 车翻 译成 英 文 是 “ oee ” 而这 一 Fr r, v 译名 就
英语商标的汉译原则与方法

商标翻译的最终 目的是让消费者通过译名 ,一劳永 “
逸” 地记住该 商品。因此 翻译时要简洁 明了、 俗易懂 、 通
上 口易记 ,只有这样才能 引起 消费者情感共鸣 ,建立长
久深远 的销售 网络 。美国啤酒 B d e e,译为 “ uwi r s 百威”
简洁 、醒 目,意味无穷 ,“ 百兽之王 ,威 风凛凛” ,充分 体现了形式和意义 的融合之美 ; 眼镜 品牌 B uc &L m ash o b 原译 为 “ 鲍希 ・ 布” 龙 ,现译为 “ 士伦 ” 博 ,音 、意兼顾 , 仿佛带上眼镜就能像博士一样知识渊博 ,产品无疑更具 卖点 ;世界驰名 的美 国电脑厂商 It ,译为 “ ne l 英特尔” , 原汁原味 ,洋 味十足 ,且简短易记 ;K D K 译为 “ OA 柯 达”名称响亮 ,朗朗上 口,易读易记 ,译文同原文一样 具有拟声词功 能。意思是照相机咔嗒一 响 K D K,柯 OA
收稿 日期:2 1-42 0 1 -1 0 作者简介 :李先进 (9 ) 16 ,男,湖南湘阴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汉语 比较及翻译 。
8 7
造任何的联想空间 ,将其译为 “ 海飞丝”则生动形象 , 把一 幅海 风吹动 迷人 秀发 的意 向定格 在消 费者 的头脑 中。“ 海”让人联想 到凉快舒 爽 ,“ ”则体现 出该产品 飞 的效果 ,用过这种洗发水会让你头发千爽甚至有飞起来 的感觉 ,而 “ ”则告诉消费者这种产品 的用途 。因为 丝
“ 名字 , 好 赢在起跑线 。 一个好的商品 , ” 加上一个
动 听上 口的名字 ,无异于锦上 添花 。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 化进程 的加快 ,商 品无 国界 已成 为不争 的事实。在充满 激烈竞 争的商界 ,企业要想进入 国际市场 ,必须拥有一 个 能被 消费者普遍认可 的商标 名称 。为此 ,世 界著名企 业 为了开拓 国外市场 ,往往绞尽脑 汁 ,或不 惜重金 ,兴 师动众 。许多 国际著名商标 已经成 为企业 的无形资产和 巨大财富 ,在 国际营销 中发挥 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难怪 美 国学者艾 ・ 里斯说 : 一个较好 的名字在销 售成 绩上能 “ 有 千万美元的差异 。 ”商标 , 作为商品 的符号 , 为企 业 作 形象 的代 言者 ,其重要性不 言而喻。因此 提高商标译 名
商务英语笔译第三章商标翻译

5. –que 源自法语后缀,传达一种女性美,多用于女性化妆品 及日用品,为的是传达一种典雅柔美的气息。 Angelique—香水 Bootique—妇女时装 Footique—女鞋 Epique—女士香烟
Reference ■Goldlion 金利来 ■ Head & Shoulder 海飞丝 ■ Playboy 花花公子 ■ Bluebird 蓝鸟 ■ Microsoft 微软 ■ Motorola 摩托罗拉 ■ Rolex 劳力士 ■ Marlboro 万宝路男人们离不开女人的爱。(万宝 路香烟: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美国新泽西州的Marlboro城)
“Brand is a name, term, sign, symbol, design or some combination used to identify the products of one firm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competitive offerings.”
Gucci (Guccio Gucci ) 古奇 Chanel (Gabrielle Chanel ) [ʃɑ:'nel]香奈儿
Du Pont ( E. I .Du Pont ) 杜邦 (润滑油)
3.1.2 源于虚构的专有名词 有些商标词来源于神话传说中的人名、影视作
品人名、贵族封号等。 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系列商品Nike。音标为
What is a trademark? ■A trademark or trade mark is a distinctive sign or indicator used by an individual, business organization, or other legal entity法 人实体to identify that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to consumers with which the trademark appears originate from a unique source, and to distinguish its products or services from those of other entities.
浅谈商标翻译方法及原则

浅谈商标翻译方法及原则学科教育?凰留学曰2007耳5月浅谈商标翻译方法及原则曹星月(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摘要】商标是商品的一部分也是产品生产商的无形资产.为了保持并发挥这种无形资产,翻译商标时译者不仅要有语言,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还且要具备想象力和再创造力,本文各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商标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强调商标的翻译不在形式,而是有效的传达意思.【关键词】商标翻译方法原则商标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标(TradeMark)是企业形象战略(CompanyImageStrategy)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进入他国市场的重要桥梁.根据美国经济学家R海斯的观点.Abrand,i.e.trademark,isaname,term,sign,sym—bol,designoracombinationofthemthattellswhomakesitorwhosellsit,distinguishingthatproductfromthosemadeorsoldbyoth—er$.Abrandnameisthatpartofbrandthatcanbevocalized.商标在产品的销售中起着重要的广告作用.驰名商标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是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产品,就是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好的商标名寓意深刻,引人注目,以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商标的翻译,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要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商标心理,这就要求商标的翻译能注重正确有效的翻译方法,同时又要注意文化差异以及消费者心理等诸多问题.笔者就从商标翻译的方法和原则两个方面做一下阐述.1商标翻译的方法1.1音译法音译法是根据商标原文的发音特点,直接选用译入国语言中发音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文字来将其描述出来.1.1.1音译法一般选择该产品的生产国有该类产品的良好声誉,这种译法的目的语一般不会有什么联想意义.如在世人眼中,英美国家是品质的象征,法国以典雅高贵浪漫闻名,日本以小巧耐用着称,维也纳以音乐为标志.,于是,一些世界品牌产品的商标被直接音译,很好的发挥了名牌效应.如:Motor0l一摩托罗拉(电讯产品),Hi1ton——希尔顿(香烟),casio——卡西欧(电子琴),Aud——奥迪(汽车),sie- mens——西门子(电器),sony——索尼(电器),PierreCardin皮尔卡丹(服装),Shangri—b——香格里拉(酒店)等这种音译法简单易行,既可保留原文的风韵之美,又可表明商品的异国情调,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作用.1.1.2此类音译的明显特征是既与原商标读音相似,又对照以描写商品的优异性能,引起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美好联想,从而有买该产品的愿望.这种译法显然更胜一筹,是众商家更希望达到的效果.这里也有不少这样的译作:Madb0m——万宝路(香烟),Benz——奔驰(轿车),Good-y删一固特异(轮胎),co1gate——高露洁(牙膏),safe- gtlard——舒服佳(香皂),tide——汰渍洗(衣粉),pampers——帮宝舒(尿布),Le——利威(牛仔裤),Buler一宝来(钟表)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Pepsi—cola饮料中的Pepsi是专门术语Pepsin(胃蛋白酶)的变体词,暗示这种饮料有"助消化"之功能,而翻译成中文就叫百事可乐,任谁听了都高兴.1.2意译法意译法是根据商标原文的含义,直接选用译入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表达出来.这种译法一般用在源语言本身就有很美好的意思,这个时候按照商标本身的意义翻译过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如:Camel——骆驼(香烟),cr0wn——皇冠(轿车),Pan-da——熊猫(电视),猴王(茶)——MonkeyKing,ballade——抒情诗(化妆品),Ambush——十面埋伏(香水),小护士——Minin? urse.还有将energize牌电池译为"劲能"着实让人震撼,使消费者联想到它无穷的能量.,意译法能够很好地体现原商标确立者的用意,并与商标图案保持一致,是商标翻译的重要方法之一.1.3臆造法臆造法是指翻译商标时既不按照商标的意思,也不按照商标的发音,而是一种为了追求专有性和新奇性以适合顾客心理的翻译.有些商标词的翻译完全"违背"翻译规则,使译名与原商标词毫无联系,无规可循,但并不影响其词标功能.这也可称之为再创造,根据各种文化和消费者因素结合产品和商标进行的再创造.这种译法也不无大量的成功例子:Head&shou1d——海飞丝洗发精,Rejoice——飘柔洗发水,Me1atonin——脑白金,Anycal1——三星电器.还有一个很蛊惑人的香烟品牌叫Kent,这个商标词是其产地名,原来译为"肯特",结果中国人中了解这个地方的人不是太多,后改名为健牌香烟,这个名字差不多使购买者忘记"吸烟有害健康"的政府忠告,甚至以为它有利健康.再如美国的Duracell牌电池,其名来自durable(耐用的,持久的)+cell(电池),喻其产品电量充足,工作时间长,可翻译时却不可避免的遇到了麻烦,后来只好改名为"金霸王",既表达出来了原来的蕴意,又符合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习惯.所以,臆造法无一定之规,主要是在针对消费者的购买欲而另辟溪径.2商标翻译的原则一50—2007年5月殿蹄学曰?学科教育?2.1联系民族文化,发掘联想意义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具有意义."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商标译者只有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准确把握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才能将商品的物质价值转变成抽象的精神价值,并通过精神价值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物质价值,实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融.而我们翻译一些商标时,往往会误认为英语国家的消费者和我们有着相同的文化,因此我们的翻译经常会导致商标原文意义的丧失甚至误解,这样的商标翻译毫无疑问就是失败的.例如:"孔雀"牌彩色电视机被译为"peacock"colorTV.乍一看没什么不妥,因为在中国孔雀象征着美丽,鲜艳和高贵,这用来形容彩色电视机是非常有感召力的.然而,英语民族通常认为"孔雀"为污秽,猥亵之鸟,会给人带来厄运.孔雀开屏又被认为是自满自傲的表现,因此,英语中就有诸如asproudasapeacock (非常高傲),playthepeacock(炫耀自己)之类的说法.所以当商家为自己这个美丽的商标名得意洋洋时,殊不知国外的消费者正用诧异和不屑的目光注视着他的产品,所以这种忽视民族文化的翻译无疑是失败的.此种例子也是不胜枚举,中国人眼中的红色有喜庆,活泼等内涵,而英语中红色却与色情有关;中国人眼中的吉祥数字6在《圣经》中象征着魔鬼,美国人甚至要求删除"666"的车尾号;中国人眼中的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而日本人眼中荷花象征着死亡;中国人眼中仙鹤代表着吉祥和美好,而在法国仙鹤是淫妇的代称.......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繁衍发展过程中文化积淀而成的心理特称,东西方人由于地域环境,种族渊源,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商品的认知角度,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和心理联想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做的是充分了解目的语的本土文化,做到InRomeasRomando.2.2迎合消费心理,突出产品特征商标的劝购导购作用在于体现商品的个性特色,符合消费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商标翻译应避免让消费者产生不良联想.例如:我国出口试销美国的"轻身减肥片",原译名为obesity—reducingtablets,在减肥为时尚的美国却一度无人问津.市场调查后才发现出该产品的译名违反了购买者的消费心理.美国人看了药名后产生的联想是次药专为obesepeople(肥胖症者)服用,后来改译为slimmingpills后就打开了销路.译名必须符合商品本身的性质,体现原文中的定位概念.如:Procter&Gamble公司的原译名"宝碱"就不如现在的名称" 宝洁"好,后者充分体现了公司所生产的洗涤,护肤,口腔保健品等属性.又如:美国生产橡胶轮胎的公司Goodyear和Goodrich则分别被译为"固特异"和"固特立",译者将原来的人名改译为能表明产品经久耐用特点的名称,非常新颖而且极有吸引力.此外,由于销售商在生产某种产品时都有比较明确的消费层次和销售对象,因此商标翻译还要瞄准其消费群,译名的发音和用字应尽可能与商品的市场定位及其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相结合.如:A VON(雅芳),Italina(伊泰莲娜),Vichy(薇姿),Maybelline(美宝莲)等译名都是针对女性,选用了"芳","莲","娜","姿"等女性喜爱的字眼.2.3音节简洁易读,形势表现多样商标翻译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广大消费者通过译名"一劳永逸"地记住自己所代表的产品,建立长久深远的销售网络.为此,商标译名就必须朴实规范,简单易记,形象生动.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四个字的名称认知率为11.3%,6个字的为5.96%,7个字的为4.86%,而8个字以上的只有2.88%.很明显,冗长累赘,不易发音的商标次不但引不起人们的购买兴趣,而且人们会因为发音不准而难堪,甚至会因为累赘的商标而怀疑该产品的性能和服务.例如:Head&Shoulder原译为"海伦仙度丝",译名很长又让人不知所云,远没有现译名"海飞丝"生动.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仪器与小型电脑制造商HewlettPackardCo.在大陆曾长期音译为"休利特一帕卡德"公司,后来逐渐被港台的另一个译名" 惠普"所取代,既简明又给人积极意义的联想,成为该行业的着名品牌.此外,还有快餐店McDonald's用"麦当劳"代替"麦克唐纳",英国名车RollsRoyce用"劳斯莱斯"代替"罗尔斯~罗依斯"等使用更好的译名来促进销售.至于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则可借助于名人地名来表达,也可以在语言上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例如:"一Ning——(运动服),pearlfiver(钢琴),MonaLisa(陶瓷),leeKum Kee(调味品).还有SpringBamboo(羊绒衫)具有双关含义,一方面它是汉字"春"的英译,另一方面,spring除春天外还有"弹簧,弹性"之意,暗指该牌子的产品质地柔软,舒适有弹性.其实不难看出,商标翻译的方法和原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而且,很多时候翻译的好坏并不是几个条条框框能说清楚的,这些方法和原则只能对我我们进行指导,而我们要在这些理论上进行不断的练习和提高,以便有效准确的传达意思.我国的翻译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时候都不能对市场上的翻译进行规范,所以我们难免会见到细些莫名其妙甚至稀奇古怪的商标,对于这类现象我们绝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不能盲从,要具自己的鉴别力和批判力.一个商标,寥寥数字,从小处看关系到商品的形象和销售,从大处看,则反映着民族的素质和风貌,因而做好商标的翻译,是我们国家树立起良好的国际风貌,我们责无旁贷.作为译者,要做的就是不断增加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等因素,集创造力和想象力于一身,不断斟酌,采用各种方法,以选择最地道,最突出,最完美的译法.参考文献[1]刘法公.论商标汉英翻译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翻译,2003(6).[2]蒋雷.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的语用失误[J].中国科技翻译,2002(3).[3]安亚平.中国名牌产品商标词译名分析及其翻译方法[J].上海科技翻译,2004(4).[4]张新元.文化差异与商标词的翻译[J].信阳师范学院,2001 (3).[5]容世敏.漫谈商标翻译[J].天津外国语.[6]杨柳.商标的翻译及其魅力[J].中国科技翻译,1995(2).[7]腾梅.商标翻译浅谈[J].大学英语,2001(3).[8]潘红.商标翻译要求神似[J].中国翻译,1996(6).。
商标的翻译

Johnson
强生
强壮的生命力
近音联想法
要求商标译名与原商标发音相近,也可与其部分读音 相似,联想某些美好的中文意思并将产品的特点结合 进去。
Coca-Cola
可口可乐
味道可口
近音转义法 这种译法兼顾语音和语义,一般原商标都是有意义的 单词或词组,但为了符合汉语的文化习惯,将其转义。
Sprite: “精灵”“妖精”
遵循原则
民族文化借用原则
*商标翻译中对民族文化合理借用会起到强 化商标的作用,从而实现商标助力树立产 品形象,塑造成功品牌的功能。有时,文 化特征彰显一种产品的特质。如“Revlon” 在中国的翻译是露华浓----出自李白的著名 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除了和源商标的发音相似,通过借用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感觉,“露华浓 ”使消费者联想到此化妆品的优雅和高贵 品质。
商标的功能:识别产品、吸引消费 者的注意、联想产品、营销宣传功 能等。
商标翻译的原则
商标翻译的原则
心理迎合原则
简明原则
民族文化 借用原则
产品定位原则
遵循原则
简明原则
简明是商标的首要特点,这使得商标易于 记忆,并发挥其识别功能。汉语商标根据 中国传统的命名习惯,常常使用两个或三 个汉字的形式,例如“长虹”、“中华” 、“康佳”、“稻花香”、“浏阳河”、 “阿香婆”等等。英语中又是采用缩略语 和数字甚至创造新词的方式来达到简明的 效果。例如: NEC(Nippon Electric Company)、 555(Cigarette)、Sony(Electric appliance company)等等。
遵循原则
心理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则
尽管某些消费群体的品味大体趋同,但因 涉及外国文化,在细节上还是存在差异。 因此在商标的翻译中,必须迎合目标国的 文化符号来实现商标刺激消费的功能。很 多中国产品使用动物名字作为商标,如: “海鸥(Seagull)”、“金鱼 (Goldfish)” 、“喜鹊(Magpie)”、“黑猫(Black cat)”等等。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人们会对于同一种动物产生 不一样的联想。比如,海燕在中国人眼中 是勇敢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看来,它代表 “生活中一出现总是导致不快、争吵等等 这样一种人”。
商标名称的翻译技巧

商标名称的翻译技巧作者:潘宏来源:《商情》2009年第16期[摘要]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标作为商品贸易中的一种媒介,其能否成功地把我们的产品推向世界,面向大众,关乎到企业的最终利益。
因此,商标名称的翻译尤为重要。
本文就商标翻译的原则,来探讨商标名称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商标翻译原则翻译技巧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企业和商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也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标作为商品贸易的一种媒介,成功地把我们的产品推向世界,面向大众。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使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而使用的一种显著标志,并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大而声名远扬。
正如美国学者艾•里斯所说:“一个商品译名的好坏,在销售业绩上有千百万的差异。
对于想把产品推向国际化平台的企业来说,注重商标名称的翻译尤为重要。
”商标名称的翻译并非语言符号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要反映商标本身“短小精悍”的特征。
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能够迎合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还可以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
另外,商标的翻译能够拓宽语言学研究空间,丰富语言学的内涵,从而促进语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一、商标翻译的基本原则(一)暗示商品本身特点商标名称作为营销策略之一,对于争取消费者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如果根据商标,消费者能直接想到该商品的种类及特色,那么商标无疑就在无形中做了一次强有力的宣传,给生产商带来无限商机,提高商品销售量。
美国著名的运动鞋品牌“Nike”,译为“耐克”,既表现了该品牌运动鞋的持久耐用,更有克敌制胜的韵味,在不经意间,又与其本意为胜利女神的形象不谋而和,一举数得。
(二)语言简洁明了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使他们对商品印象深刻,企业在进行商标翻译时也应该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译为IBM则朗朗上口,印象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雨中的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2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3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4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5 课堂英语教学与网络英语教学的对比6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7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9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10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11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12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13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14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15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16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17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18 从原型批评理论观点看《红字》的圣经原型19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20 <<罗伯特家的苔丝>>中动植物的作用2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22 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23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24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25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26 全身反应法在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7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28 论《飘》中斯嘉丽的进步女性主义思想29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3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31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32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33 An Eco-Critical Approach to Moby Dick34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35 哈克贝利•费恩人物性格分析36 《西游记》两英译本宗教用语翻译比较:读者接受论视角37 浅读不同语境下的跨文化沟通38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3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0 从《实习医生格蕾》浅析美剧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趋势41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42 The Greatness of Jay Gatsby—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of The Great Gatsby43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44 浅析英汉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45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46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47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48 老友记中乔伊的人物形象分析49 《先知》中倒装句文体功能的研究50 性别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51 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的试探性分析研究52 The Impact of Gender Differences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53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54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55 美国女性地位变化浅析56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57 分析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58 艾米丽•狄金斯诗歌死亡主题分析59 Character is Fate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Henchard60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61 论《觉醒》中艾德娜女性意识的觉醒62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63 分析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64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的女性话语65 浅析构词法及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66 教师的个性与语言教学67 《红高粱家族》中乡土文化翻译研究68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69 雅诗兰黛在中国成功原因的分析70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71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72 美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73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7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75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问题探析及对策76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紫色》汉译本对比研究77 Maternal Love in The Millstone78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79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消极情绪的语言表达80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81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82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方法83 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84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85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86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87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88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89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90 试论库珀的种族观——以《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为例91 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与郭沫若《女神》对比研究92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爱情模式的异同93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94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艺术特色95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96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旅游翻译97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9899 探究瓦尔登湖的积极现实意义——倡导和谐生存发展模式100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101 从审美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102 英语课堂焦虑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解决策略103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104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分析105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106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107 《蝇王》的现代性启示:人性的自赎108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109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层反讽110 对比分析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111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住所的隐含意义112 《推销员之死》中丛林法则的牺牲品113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114 (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115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116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117 冯尼格特《哈里森•伯格朗》中的反乌托邦118 中美饮食文化实体行为与非实体行为的民族差异11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20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21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122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23 剖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求124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125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126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教父》中的人物形象127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128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29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30 浅谈公示语的翻译13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132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133 《尤利西斯》的象征艺术134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135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on Transcendentalism:Reflection on Emerson’s and Thoreau’s Philosophy136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137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138 《永别了,武器》主题的分析139 从功利主义角度分析查尔斯•狄更斯《艰难时世》中露易莎和汤姆的教育悲剧140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比较141 从中国戏曲《梁祝》和美国音乐剧《妈妈咪呀》的比较看中美文化差异142 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143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144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145 浅谈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146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147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148 迷失的童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149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意象传递研究150 浅析电视口译的特点及其译文质量评价151 中美饮食文化实体行为与非实体行为的民族差异152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153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154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选秀文化对比研究——以达人秀为例15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156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157 《小王子》中的象征意蕴的分析158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159 从功能对等的观点看京剧术语的英译160 英汉天气词汇的隐喻用法161 An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s Dual Character162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63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164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165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166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167 An Insight into Cause for Feminine Tragedy--A Case Study of A Rose for Emily168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169 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170 从中美送礼习俗分析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171 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172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173 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174 中英问候语对比研究175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176 理想政体的历史超越性探因——《理想国》、《乌托邦》和《新亚特兰蒂斯》中哲学家的自我中心共性177 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78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179 浅析丹尼尔•笛福《摩尔•弗兰德斯》的主题思想180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解读会话含义181 情感范畴在转喻中的认知体现182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183 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184 浅析《雾都孤儿》中的现实主义185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186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187 詹姆斯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中男主人公桑尼的自我救赎188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89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Proverbs190 《我的安东尼娅》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19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192 《威尼斯商人》中的种族及宗教冲突193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194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195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196 查尔斯•狄更斯鞋油厂经历在大卫•科波菲尔身上的艺术再现197 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198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19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