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四年级下期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虹、命、冲、告、军、义、失”7个生字,会认“鹿、猎、掉、救、谢、贴、却、消”8个生字。
认识三个偏旁“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5分钟)1、教师情景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九色鹿,它善良而美丽,你们想认它吗?2、板书课题:九色鹿3、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这只美丽的小鹿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5分钟)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明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不足。
3、再读课文,勾画指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或是老师。
4、四人小组合作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读音都读准了没有。
5、教师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6、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想一想,课文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7、学生根据自己读书的情况,大致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三、朗读课文,感受九色鹿的美丽。
1、借助拼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句子。
2、同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九色鹿是什么样子的?3、你喜欢九色鹿吗?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4、练习用“好像”说话。
月亮弯弯好像()。
()好像( )。
四、学习生字“虹、命、冲”。
1、四人小组讨论记字方法。
2、全班交流反馈。
3、教师范写“命”。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一、游戏,打扮九色鹿。
准备工作,用七种不同颜色写上本课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
1、同学们,今天九色鹿身上的颜色只剩下两种了,你们能把其他的颜色找回来吗?2、认读好色卡上的生字,就可以帮九色鹿找回颜色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全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首先,在汉字学习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更多的书写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和运用。
其次,在成语学习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成语的来源和用法,通过更多的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汉字、成语、课文内容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成语学习: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等书籍,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运用能力。
(3) 课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本节课课文相关的文章、故事,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训练:可以布置与本节课写作主题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

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的形状、颜色和移动方式;了解水蒸汽的作用;培养观察和描述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理解和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通过讨论,启发学生对云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云的形状、颜色和移动方式;了解水蒸汽的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三、学习策略与过程设计:1.准备:教师带一块画板和五颜六色的粉笔;教师可以提前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准备一些图片或者视频。
2.导入: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一些不同形状、颜色和移动方式的云朵,并引导学生描述云朵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3.学习活动:(1)呈现材料:教师展示一些云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云朵的形状和颜色。
(2)讨论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云朵进行讨论,同学们可以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云朵与课文中描述的云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4)实验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用一个热水壶烧开水,然后用冷水冲洗壶盖,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5)小结与复习:教师带着学生小结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自己描述云朵的形状、颜色和移动方式。
4.巩固练习:(1)听录音,然后选择正确的图片。
(2)完成试卷上关于云朵形状和颜色的描述。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观察和描述云朵的形状、颜色和移动方式。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对云和水蒸汽形成的关系是否能理解和表达。
3.评价学生完成的试卷是否能正确描述云朵的形状和颜色。
五、板书设计:形状:不同形状的云朵颜色:不同颜色的云朵移动方式:云朵是怎样运动的?水蒸汽形成云六、教后反思:本节课以《云》为引子,通过观察和描述云朵的形状、颜色和移动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海上日出教案第1篇】本课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
《古诗三首》《海上日出》《西风胡杨》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我家门前的海》是略读课文。
课文以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向我们展示出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
1904年生。
四川成都人。
1927年到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国。
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去巴黎留学,一路上,他随时记下了海上的见闻和风光,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海上日出》是《古诗三首》后面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无论是文章结构的安排,还是对景物变化的细腻描写,都很精彩。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教学设计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训练“”和内容与表达进行。
学生状况分析:五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高年级段,教学中,要在学生原有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并扎扎实实地训练,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字,体会其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引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习得学习方法,而且使语文素养步步提高。
学生课前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了巴金的资料,并进行了分享,对《海行杂记》有所了解。
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6. 诗歌的文化背景:通过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文化美。
7. 诗歌的欣赏和创作: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诗歌的欣赏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和分析三首诗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文化美。
解决办法: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讨论、分析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举例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
(3)通过介绍和分析三首诗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文化美。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1)诗歌朗诵: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进行朗诵练习,录制视频上传至班级群,同学和老师会进行评价和反馈。
(2)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提交诗歌文本,同学和老师会进行评价和反馈。
(3)诗歌鉴赏报告: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进行深入鉴赏,撰写鉴赏报告,包括诗歌的背景、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提交报告文本,同学和老师会进行评价和反馈。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诗歌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诗歌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二、拓展建议
1.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朗诵自己的诗歌或他人的诗歌,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 培养同学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言诗歌是诗人生命的激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一)资料交流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绩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沛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绩最高。
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身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只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海的女儿》教案(精选20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海的女儿》教案(精选20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海的女儿》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港、宴”等13个生字。
2.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理解课文内容,挖掘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段,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动画片段)2.你知道这里的主人公叫什么吗?她是谁笔下塑造的人物?学生分享搜集到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安徒生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他的很多童话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代表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生动形象、美丽动人的故事的。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提出读书要求: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晨曦”的意思。
“旗帜”中“帜”的读音。
“睫毛”中“睫”的写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写上的再强调。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
港口皇家睫毛喜讯挽手神圣仪式旗帜垫子永恒舵手晨曦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在相关的段落旁可以做适当的标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吗?注意把故事讲清楚、生动。
指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文章大意。
小人鱼心爱的王子即将举行婚礼,但新娘却不是她。
小人鱼在王子举行婚礼后的第一个早晨,就会化为泡沫而死去。
此刻,人鱼姐姐们用她们美丽的长发换来女巫的剪刀并告诉小人鱼,只要用刀刺进王子的心脏,她就可以恢复人鱼原形,再活三百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店镇中心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
线上教学计划(2.10-2.17)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带四年级语文。
部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欠佳。
作文能力薄弱。
本学期将在字词方面多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为进一步学好语文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
内容。
本册要求学会180个字,会认75个字。
2、具体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宿、徐”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4.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1.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备课
学生网上学习课文、搜集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1、古诗词三首
板
书
设
计
2、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会认“构、冠”等10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构、饰”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尝试给课文配画,并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3.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最感兴趣的景致,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积累、品味优美语言,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尝试给课文配画,并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教师备课
学生网上学习课文,搜集大丽菊、纺织娘等动植物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3、天窗
教学目标
1.会认“慰、藉”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卜”的读音,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慰、藉”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知道什么是天窗,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备课
学生网上学习课文,搜集作者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3、天窗
板
书
设
计
2、乡下人家
4* 、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1.会认“绮、谈”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和”的不同读音,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备课
学生 搜集有关春水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口语交际:转述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分小组练习转述,能够弄清楚要点,转述时不遗漏主要信息。
2.转述时,能注意人称的转换。
3.能够设计一些情境,练习转述。
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情境分小组练习转述。
教学难点
转述时弄清要点,不遗漏主要信息,注意人称的转换。
教学课时
1课时
习作:我的乐园
教学目标
1.写清楚自己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在那儿最爱干什么,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2.能照样子填写表格,与同学分享习作,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写清楚自己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在那儿最爱干什么,有什么快乐。
教学难点
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自己的快乐,修改习作。
教学课时
板
书
设
计 4* 、三月桃花水
1课时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交流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语句。
2.能借助拼音,正确识记并积累10个词语,选择两三个词语,说说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3.读描写景物的语句,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4.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理解大致意思,感受词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交流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语句,认读词语。
2.看图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
教学难点
1.选择两三个词语,说说乡下生活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2.体会《卜算子·咏梅》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三、教学要求。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学会18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动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不同的语气。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在教师指导下,能把握课文的内容。
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整个学年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
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好习惯。
能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
四、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
学会18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动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整个学年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
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好习惯。
能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
五、教学方法措施。
重视字的教学。
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中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
加强定字的指导,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课,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继续加强词句的训练。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一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积累;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课上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的朗读层次;指导学生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好习惯。
能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
六、2.10至2.17教学进度安排表
备注:
1 、古诗词三首
https:///v_19rskmpxko.html
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描红、临写课后生字
2、乡下人家
https:///w_19rrf2svsp.html
作业: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描红、临写课后生字
3、天窗
/w_19rqyhd26x.html 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描红、临写课后生字
4、三月桃花水
https:///v_19rsl3bcrc.html 作业:1.朗读课文
2.描红、临写课后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