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后交叉韧带损伤(PCL)重建术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后交叉韧带损伤(PCL)重建术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复查结果 (12/3) 正常
1.87mmol/L 正常
临床意义
感染、术后的应 激反应 提示电解质紊乱
MRI:右膝后交叉韧带断裂并右胫骨内侧
平台骨髓水肿,右膝关节囊腔积液
PPT课件
•30
片子
术前
PPT课件
术后 •31
中医辨证
后拉赫曼试验
PPT课件
•17
体格检查(三)
PPT课件
•18
体格检查(四)
胫 骨 外 旋
试 验
在屈膝30°时外旋角增加,屈膝90°时外旋角减少,提示单 纯后外侧角损伤;在屈膝30°和90°时外旋角均增加,提示 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角均受损伤。
PPT课件
•19
影像学
正常PCL
PPT课件
损伤的PCL
•20
PPT课件
•9
损伤机制(一)
屈膝位胫骨上 小腿上段突然后移 端暴力作用
PCL损伤
继 续 后 移
股骨、胫骨及 髌骨骨折脱位
可合并
后关节囊撕裂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4.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041
PPT课件
•10
损伤机制(二)
股骨髁附着部
膝过伸暴力 导致
PCL损伤 暴力继续 ACL损伤
因“伤后右侧额顶部疼痛约3天”于2017年 01月29日由急诊以“右侧额顶部软组织损伤” 收入外三科。于2017年02月08日转我科继续 治疗。 • 中医诊断:伤筋病 -气滞血瘀 • 西医诊断:
1、右膝后交叉韧带断裂 2、右侧额顶部软组织损伤 3、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
PPT课件
•24
中医入院评估
• 既往史:
2010年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垂体 病变,行伽马刀治疗。否认输血、中毒。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13 术后处理 只要内固定可靠, . 术后即可行膝关节的主被
干扰少,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 在向深层解剖时不需要 解剖神经和血管, 将腓肠肌内侧头向外侧牵拉即可达到手术 操作界面, 解剖层次清晰, 显露充分。 不需要干扰胭窝动静脉, 使出血量明显减少, 避免了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出现静脉 炎及栓塞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切口小、 创伤小、 疼痛轻、 固定牢 靠, 使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成为可能, 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分 标 准评 定 , 1 优 2例 , 3例 , 2例 , 良率 8 . 。结 论 膝关 节 的 后 内侧 人 路 为骨 折 的 直视 复 位 和 固定 提供 了 良 良 可 优 82
好 的 操作 空 间 , 合 空 心钉 或 钢 丝 内 固定 是 治疗 后 交 叉韧 带 胫 骨 止点 撕 脱 骨折 的一 种有 效 方 法 。 结 关 键 词 : 交叉 韧 带 ; 骨 ; 脱 骨折 后 胫 撕
测量 股 骨 颈 前 倾 角 的 比 较 [ ] J .中华 创 伤 骨 科 杂 志 ,
2 0 6 1 ): 3 6 1 6 . 0 4, ( 2 1 5 — 3 1
收 稿 日期 : 0 10 — 3 2 1 -82
作者简介 : 闰剑 平 (9 2 ) 男 , 主任 医师 , 16- , 副 河北 省保 定 市 第 三 中心 医院 骨科 ,7 0 1 015 。
实 用 骨科 杂 志
第 1 卷 , 1 ,0 2 1 8 第 期 21 年 月
外侧缘向下做切口, 至关节线水平弧向外侧, 沿胫骨内后髁内 缘向下至关节平面下 6 m。切开皮肤、 c 皮下组织, 向两侧筋膜 下游离皮瓣, 注意保护隐神经和大隐静脉, 向外牵开腓肠肌内 侧头, 向内牵开半腱肌腱 , 显露胭动静脉的内侧返支、 半膜肌 在后关节囊上的附着, 结扎内侧返动静脉, 切开关节囊可显露 后交叉韧带的胫骨附骊点。观察骨折块的大小、 碎裂程度, 若 主要骨折块直径大于等于05 l, . c 用空心钉固定, n 复位后置人 导针, 透视示骨折复位满意, 沿导针方向钻孔, 直径 4 0 m . m 螺丝钉带垫片沿导针旋入骨折对端固定 , 拔出导针。 若主要骨 折块直径小于 05 m, . 用钢丝固定。 c 以直径 15 . mm克氏针自 胫骨结节内侧向骨折断面钻两个相距 10c 的平行骨孔, . m 钢

后交叉韧带损伤PPT课件

后交叉韧带损伤PPT课件

PCL功能
• 限制胫骨后移 • 限制胫骨过伸 • 限制胫骨内旋
PCL生物力学-抗后移
PCL损伤机制
• 挡板损伤 • 膝关节过伸损伤 • 膝关节过屈损伤
PCL损伤的临床表现
• 疼痛 最常见症状 髌后痛 内侧间室痛 • 不稳 可能无症状 下楼梯时可能出现不稳
症状 • 半月板撕裂 外侧半月板纵向撕裂常见 • 关节退变 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相信)
后抽屉试验

胫骨外旋试验
PCL损伤的检查-仪器KT2000
PCL损伤的检查-应力位X-Ray
MRI
PCL损伤的分级
• 后抽屉试验(屈曲90 度)
• Ⅰ度 台阶减少(0- 5mm)
• Ⅱ度 台阶消失(5- 10mm)
• Ⅲ度 台阶后移 (>10mm)
PCL损伤的量化
• 应力位X-Ray • KT2000 • 临床物理检查 -后抽屉试验?
A
BC
D
• 后方移位 <5mm 5-10mm 10-15 mm >15mm
• 后方移位外旋无
• 内翻
无 可能有 有 有
• 诊断 单独损伤 单独 复合 复合
• 治疗
保守治疗 手术(症状)手术 手术
Hanrner AAOS, 1993
单纯PCL损伤的保守治疗
• 1-6周 24小时后方胫骨支持支具固定 俯卧位被动活动<70度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ACL
永远不要首先重建ACL
固定的后方半脱位
• 如果存在固定的后方 半脱位,膝关节后方 结构受到拉长,建议 应用胫骨后方支持支 具,纠正固定的后方 半脱位后手术
PCL损伤手术指征
• 后抽屉试验>10mm但无症状 • 每3-6月随诊一次,随诊3年 • 可考虑关节镜检查,观察软骨、半月板和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1例报告)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1例报告)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1例报告)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方式有两大类:一类就是关节镜下治疗,第二是膝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固定。

谈谈经膝后侧入路可吸收钉内固定的康复体会。

1、固定:选择可调支具固定有助于早期膝关节屈伸锻炼,术后可固定于伸直位,防止膝关节后侧挛缩。

也有不少观点主张固定于膝关节屈曲30°位。

2、踝泵练习。

术后当天麻醉苏醒后即可行踝关节、跖趾关节的跖屈和背伸练习。

此练习简单易行,可贯穿整个卧床练习期间。

术后第1天1、股四头肌自主收缩锻炼:若患者因疼痛不能很好收缩,可指导行健侧练习,帮助患侧学习收缩。

收缩5-10秒---放松5秒---收缩5-10秒。

根据患者体质,每天可行200-300次,分4-5组进行。

有报道指出:如果健患侧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可增加患侧股四头肌收缩力30%。

2、术后第1天可行下肢静脉泵(气压循环)治疗。

术后第3天直腿抬高练习:踝关节背伸,下肢抬高离开床面,足跟约高于床面10cm,坚持5-10秒后放下,每天练习150-200次,一组50次,一天分3-4组完成。

术后2周拆线术后3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的练习术后3周调整支具至屈曲30度,同时行下肢外展练习,或各个方向的直腿抬高练习。

逐渐增加活动度,一般4周60度,6周90度,8周达120度,12周基本同健侧。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及耐受力不同,单纯按照时间表并不能很好遵从,故应定期门诊复查,指导或者帮助患者行屈伸练习。

术后8周应加强肌力练习包括直腿抬高练习,抗阻力伸膝练习,抗阻力屈膝练习关于下地负重后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是负重区,原则上不影响下地,有主张术后1周即可下地部分负重。

个人体会在骨折愈合前不着急早期负重,足部着地时难以控制肌肉力量的旋转活动,不利于骨折愈合,可在双拐辅助下术肢不负重行走。

根据复查情况,术后8周开始部分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3,术后12周开始完全负重。

关于支具石膏固定至少应在术后6周前时拆除。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进展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进展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后交叉 韧带 损伤, 撕脱的骨块一旦移位 , 非手术治疗一般难以复位, 且易 发生骨不愈合 [ 1 ] 。 因此对有移位的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 应尽早手术复位内固定进行修复 , 以达到交叉韧带重建中的解
难 以复位 。 骨折不愈 合的发生率很 高 , 容易造成 P C L 功 大于 3 m m和骨折有翻转 剖重建和等长重建, 达到骨一 骨愈合, 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2 ] 。 全[ 为了更好的治疗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 学者们对 P C L 胫 移位为手术适应证 , 骨折移位小 于 3 m m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 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内固定选材与手术方式进行 了系统 的研 但临床发现多数无移位的骨折, 随着膝关节的轻度活动或胫 究, 虽然意见不统一 。 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本文 旨 在从 P C L 胫 骨止 点撕脱性 骨折 的内固定选材 与手 术方式的特点 出发 ,
2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诊断
股 四头肌腱 的代偿作用 可使膝 关节 向后 不稳定 得到部分 纠
正。 且患者短期 内的主观症状较少 , 因此常用石 膏固定保守治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损伤的力学机理 ,多为屈膝位 疗 。 这种保守固定可引起关 节僵 硬, 骨折移位 , 股四头肌 萎缩 , 时胫骨受 由前 向后 的冲击力或过伸损伤 , 使胫骨平 台相 对股 关节疼痛 。 行走 困难 , 关节早期退变等一 系列并发症 [ 1 。所 骨髁向后移位, 后交叉韧带受张力 , 撕脱胫骨髁间后嵴。膝关 以 , 此种治疗方案 已被淘 汰。而切 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 治疗膝 节检查时, 因受伤早期膝关节肿胀、 疼痛等原因, 抽屉试验的 关节 P C L 胫 骨止点撕 脱性骨折 ,传 统多采用膝 关节后 正 中 假 阴性 率较 高 , 对 x线 片检查 有疑似者 , 应作 C T或 M R I 检 “ S ” 形切 口或后 内侧“ L ’ , 形切 口 ; 但 因其手术切 口长 , 术中 查I 6 ] 。其 临床 多表现为 膝关节肿胀 、 疼痛 、 屈伸受 限、 后抽屉 出血多 , 深部空间狭小 , 操作 困难 , 后期切 口 瘢痕较大 , 容易粘 试验 阳性 ; 急性 期对其患膝关节进行穿刺时可抽 出脂肪血液 ; 而应用 x线及 C T 三维重建可 明确其诊断及撕脱骨折处 的损 伤程度 ; M R I 可进一步 明确 有无 软骨 、 半 月板及其韧带损伤 , 以便进一步来指导临床治疗 。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PPT课件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PPT课件
关节镜下应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2019/11/6
关节外科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 12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 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
17例,Ⅳ型5例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
均20个月
诊断
能见度是指是否所有的断裂边缘可以看到,即 可以得到充分的断裂划定
CT有较大优势
2019/11/6
15
分型
Meyers-McKeever分型:
I 型 :撕脱的骨块轻度移位,即 在前缘有轻度翘起
II 型:撕脱骨块移位较大,前 1/3~1/2 部自平台翘起分离, 侧位像可见一鸟嘴样折块
III 型:撕脱骨块完全自平台分离, 骨块发生移位但有与正常相似的 排列
IV 型 :骨块粉碎并有旋转成角 (国内)
Meyers MH, McKeever FM. Fracture of the intercondylar eminence of the tibia.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0;52:1677-1684.
2019/11/6
7
具体步骤
2019/11/6
8
术后复查
2019/11/6
9
2019/11/6
10
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无 膝关节不稳及膝关节僵硬症状
10例新鲜骨折病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术 后Lysholm评分平均96.4分
2例陈旧骨折病例, 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 89.8分
2019/11/6
2
影像学
2019/11/6

完全性后交叉韧带撕裂-病例分析 ppt课件

完全性后交叉韧带撕裂-病例分析  ppt课件

ppt课件
18
答案解析
C. 股骨前髁和胫骨后侧平台水肿常见 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模式,在相对股 骨的胫骨前移之后。后交叉韧带撕 裂常常伴随胫骨前上和股骨后下髁 的骨挫伤和水肿。
膝关节MR横断位压脂像显示股骨内侧髁后ppt方课件高信号(箭头),提示骨挫伤。
19
膝关节MR矢状位压脂像显示一个完整的前交叉韧带(箭头) 半月板MR冠状位压脂像显示完整的半月板(箭头)
E. 单纯的膝外翻应力主要挤压内侧副韧带复合体。但是,作用于膝部的与旋 转应力结合的严重的外翻或内翻应力可以导致副韧带与交叉韧带都损伤。
ppt课件
24
诊断: 完全性后交叉韧带撕裂
鉴别诊断: • 部分性后交叉韧带撕裂 • 后交叉韧带撕脱 • 前交叉韧带撕裂
案例要点: • 后交叉韧带主要是防止相对股骨的胫骨后移。 • 后交叉韧带撕裂最常发生于屈膝位时胫骨近端前侧的撞击或者过伸损伤。 • 后交叉韧带撕裂最好在MR矢状位寻找;矢状位T2像则不能观察到后交叉韧
带纤维低信号带;在上下径中,后交叉韧带的模糊高信号影测量超过7mm, 或者全部纤维局部完全性中断。
ppt课件
25
讨论
后交叉韧带防止相对股骨的胫骨后移,它的厚度和强度是前交叉韧带的两倍。后交 叉韧带也与前交叉韧带和副韧带协同限制膝关节的旋转运动。
正常的后交叉韧带是一个完整的带状物,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后侧。它可见 于MR矢状位中线附近,两到三个连续的层面。在矢状位图像后交叉韧带的垂直段 厚度测量应当小于等于6mm。在伸展位,后交叉韧带是松弛的且向后下的。MR冠 状位显示后交叉韧带邻近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向下、外、后弯曲至胫骨。MR横 断位像有助于判断后交叉韧带的胫骨止点。
B. 副韧带撕裂据报道在后交叉韧带撕裂患者中,有20-30%发生于内侧和大约10%发生于外侧。

改良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改良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临 床
医 学
改 良切 口治 疗 后 交 叉 韧 带 胫 骨 止 点 撕 脱 骨 折
陈健 荣 吴峰 温 建 强
( 广东 省佛 山市 中医 院骨科 广 东佛 山 5 8 0 ) 2 0 0
【 要】 摘 目的 探 讨 改 良胭 横纹 下 方稍偏 内切 口治疗后 交叉 韧带胫 骨止 点撕 脱骨 折 。 法 方 脱 骨折行 显露 、 复位 以及 固定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 果 结 对 应 用改良 切 口 2例 后交叉 韧带 胫骨撕 7
后 交 叉 韧 带 胫骨 止 点 撕 脱 骨 折 是 常 见膝 关 节 损 伤 之 一 , 着 随 对 后 交 叉 韧 带 解 剖 生 物 力 学 运 动 医 学 研 究 的 深 入 其 治 疗 越 来 越
3 讨论
3 1 解 剖特 点与 损伤 机 制 . 后交 叉韧 带 ( C ) 于股 骨 髁 问窝 股骨 内 髁 的外 侧面 , 于胫 P L起 止 骨 内 外髁 之 间的 后 侧 面 , 节 平 台 以远 1m处 。 关 c 由于 P L 胫 骨 C在 附 着处 比 较宽 大 , 着 力也 较 强 , 附 生物 力 学实 验证 实 P L 骨附 着 C胫
GU E L MI E 直 径 2 7 m、 2 mm全螺 纹 可吸 收钉 2 旋入 NZ I T D .r 长 4 a 枚
性 , 理 想 的 内 固定 物 , 时 免 除 了 二次 手 术 取 内 固定 的 痛 苦 。 是 同
3 3 改 良手术 的要 点 .
外 侧头 间隙并 进 入 , 露 胭 窝神 经 血 管束 , 显 保护 好 牵 向外侧 , 将腓 肠 肌 内 侧头 牵 向 内侧 , 露 膝 关 节 后 关 节 囊 , 行 切 开 后 关 节 囊 显 纵 即 可显 露 后 交 叉韧 带 胫 骨 止 点 撕 脱 骨 折 块 , 理 折 端 , 骨 折 复 清 行 位 , 予 15 暂 . mm克 氏 针 1 临 时 固 定 , 孔 、 丝 后 , 用 日本 支 钻 攻 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PPT学习交流
1
病历资料:
• 患者:刘某 40岁
性别:男
• 主诉:摔伤致右膝肿痛、活动受限1天。
年龄:
• 现病史:患者1天前骑自行车时不慎摔倒,右膝下撞击硬物,伤 后即感右膝肿胀、疼痛、行走负重困难。伤后行右膝关节X线及 MRI提示:右侧胫骨髁间棘骨折,遂入住院治疗。
• 专科情况: 右膝关节稍肿胀,右膝下可见少量皮肤擦伤,局部
PPT学习交流
14
总结:
• 1.了解受伤机制,完善检查,排除有无合并损伤; • 2.选择熟悉的治疗方式; • 3.可靠的固定; • 4.后期功能康复锻炼;
PPT学习交流
15
谢 谢!
PPT学习交流
16
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右膝关节内外翻试验阴性,抽屉试验阴
性,右小腿无肿胀,右足趾血运、感觉、运动正常。
PPT学习交流
2
影像资料1:
PPT学习交流
3
影像资料2:
PPT学习交流
4
影像资料3:
PPT学习交流
5
入院诊断:
•右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诊疗计划:
• 给予制动、消肿治疗,完善相关检查; • 行右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附着点面积大,受力牵拉明显大于股骨
PPT学习交流
10
附着点;
损伤机制:
• 胫前伤 • 过伸伤 • 过屈伤 • 屈曲内外翻伤
• 高能量-----PCL实质断裂(合并损伤) • 低能量-----PCL止点撕脱骨折
PPT学习交流
11
分型:
• Meyers 和 McKeever 分型Ⅲ型: • Ⅰ型:无移位性骨折-----保守治疗; • Ⅱ型:呈合页状,一侧相连---保守or手术; • Ⅲ型:为完全移位性骨折------手术 • Ⅳ型:为分层骨折,完全移位并翻转----手术;
PPT学习交流
6Hale Waihona Puke 切开设计:半膜肌与腓
肠肌内侧头 间隙
PPT学习交流
7
术后复查影像:
PPT学习交流
8
术后切口外观照:
PPT学习交流
9
概述:
•起止点:股骨髁间窝的内髁壁--------
胫骨平台髁间窝后下方约1cm处;
•主要功能:限制胫骨的后移;
活动;
膝关节过伸、旋转及膝关节侧方
•特点:PCL较ACL粗壮;
PPT学习交流
12
手术方法:
•关节镜: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熟练关节镜操作技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S切口
倒L切口 腘窝正中切口 内侧纵行小切口
PPT学习交流
13
术后康复锻炼:
•1.术后佩戴支具固定于伸直位,防止膝关节后侧挛缩; •2.股四头肌和踝泵锻炼: •3.术后2周开始膝关节屈伸练习,佩戴支具部分负重活动,术 后8周开始完全负重拆除支具。 •具体的康复过程应结合病情、术中情况、术式及内固定物的不 同具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