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护士长“五巡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合集下载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护理质量检查是医疗机构护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护理部门应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

本文将从分析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意义、分析方法以及持续改进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分析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意义。

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助于护理部门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还可以提供有关护理质量的数据支持,为医院管理层制定改进护理质量的目标和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分析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方法。

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方法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指标分析,从患者满意度、护理操作规范性、护理安全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而定性方法可以通过召开讨论会、开展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质性分析,探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最后,落实持续改进措施。

当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问题和不足时,护理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护理质量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保障护理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协同效能;加强内外部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对外部评估和同行评估,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此外,护理部门还需建立起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文化。

建立质量改进的计划和目标,并将其纳入护理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培养,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定期召开护理质量改进会议,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自评和对外部评估。

总结起来,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分析方法和科学的改进措施,护理部门可以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护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并积极落实改进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士长一日五巡视制度

护士长一日五巡视制度

护士长一日五巡视制度为了使住院病人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落到实处,掌握病区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及重点病人管理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增进医、护、患关系,随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特制订护士长一日五巡视制度,巡视主要以看、问、讲三种方式。

具体安排如下:一、晨间交班前巡视:护士长提前上班,重点巡视晚夜间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重危病人和特殊病人。

查夜班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重点病人的护理记录以及关键标本留取情况。

二、晨间交班巡视:主动与患者交流,有礼貌地作自我介绍。

了解病人晚夜间睡眠、早晨用餐情况,病人及家属的需求,查看病人床单位、体位、皮肤、各种管道等基础护理工作,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指导责任护士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上午下班前巡视:查看医嘱的执行落实情况,了解重点病人的处理是否完善,查看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到位情况,查看新病人评估的准确性,以及是否能对住院病人进行动态评估、处理。

病人中午用餐情况、出院指导情况。

根据病人情况以及中午护士的人力情况,弹性安排中班人员。

四、下午接班巡视:上班后立即下病房,查看中班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的治疗护理情况;有效安排下午护理工作。

了解病区患者病情转归情况,了解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征求病人与家属的意见,从而改进护理工作。

五、下午下班前巡视:主持晚间护理,查看重点病人的各种检查化验结果,下午各项治疗护理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护士在观察病情中的不足,提问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了解情况,防止因措施不得力而引起的医疗护理缺陷。

检查护理文件书写情况。

了解本病区患者的在位和去向,交代重点病人。

根据工作以及病人情况,弹性安排夜间护士人力。

查看病房的管理及安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1、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抓好护士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及时修订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工作流程等,并保证实施,完善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2、组织护士认真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护理核心制度。

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3、加强对护理文书管理工作。

根据河南省《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组织的作用,不断补充完善护理记录标准,体现专科护理特点。

护士多与医生沟通,交换意见,规范医护配合行为,保持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一致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作用。

高年资护士要为年轻护士把好关,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安排上要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防范护理缺陷出现。

5、进一步完善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

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保证在岗的护理人员人人知晓。

对“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加强管理。

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因人施教,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坚持护士长夜查房,落实弹性排班制
度,加大中午班及夜班的人力资源投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

6、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遵循护理质量标准,防检结合、以防为主全面控制护理质量。

制定明确的奖罚措施,建立护理缺陷分析讨论机制,尽力将缺陷消除在事前。

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一、概述护理质量检查是评估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二、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工作的各项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持续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建立巡回检查机制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4.开展护理质量考核设定护理考核指标,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激励其提高服务质量。

5.建立患者反馈机制设立患者意见箱、电话热线等渠道,收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改进。

三、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效果评价1.指标数据统计通过收集护理质量检查数据,分析各项指标在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评估改进效果。

2.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价改进措施的成效。

3.护理工作评估对护理工作中的操作规范、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估,检查改进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完善。

4.质量检查结果反馈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改进措施的效果向护理人员进行反馈,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意识,促进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结论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建立巡回检查机制等措施,可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评估改进效果的方法多样化,包括数据统计、患者满意度调查等,这些评价手段可以帮助机构更好地了解护理质量改进的实际效果,为持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的探讨,希望能为护理质量改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士长工作总结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与改进

护士长工作总结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与改进

护士长工作总结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与改进护士长工作总结: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与改进护士长工作总结在医疗团队中,护士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管理和监督护理团队的运作。

护士长需要不断寻求改进方法,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重点讨论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监控与改进方面的有效策略和经验。

一、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护理质量监控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护士长应该与其他护理管理人员密切合作,建立一个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措施:1. 设立明确的指标和标准:护士长需要与团队一起制定护理质量的相关指标和标准。

这些指标和标准应该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并且与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

2. 收集和分析数据:护士长需要确保护理团队正确收集和记录护理相关数据,如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理错误报告和并发症发生率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图表和图形形式展示,帮助护士长和团队了解问题的发生和趋势。

3. 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护士长应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

这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开展护理质量评估、进行定期会议和讨论等方式来完成。

评估结果应该被及时反馈给护理团队,以促进改进和优化护理质量。

二、促进团队合作与沟通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和改进需要护士长与护理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

以下是一些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的策略:1. 建立积极的团队文化:护士长应该营造一个积极的团队文化,鼓励团队成员共享意见和经验。

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氛围,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他们的看法和关切。

2. 定期团队会议:护士长可以组织定期团队会议,以讨论护理质量的相关问题和改进措施。

这些会议应该是开放的,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该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决策。

3. 促进跨学科合作:护士长应该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医生、药师和物理治疗师。

这种跨学科合作可以帮助护理团队更好地理解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三、持续教育与专业发展护士长作为护理团队的领导者,应该积极推动团队的持续教育和专业发展。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落实WORD格式可编辑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2012年1月27日会议内容1月份日常检查及月指控联查总结参加人员全体护士长主要存在问题:1、护理文件书写: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护理记录单眉栏页码不全,有漏项;护理记录单病情有变花时记录不及时,对患者实施康复和健康指导记录不全;甲种体温单绘制不规范。

2、急诊室质量:个别护士急救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3、危重病人护理:病室有异味;病人头发不整洁;留置管道标识欠规范。

4、消毒隔离质量:消毒记录本签字不规范(紫外线的消毒和擦拭),盛放体温计的方盘过期。

5、供应室质量:各种登记记录不全。

6分级护理质量:责任护士汇报病例不全面,健康宣教不到位;病房内杂物多,陪探视人员多;护士未根据护理级别观察病情。

7、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个别科室制定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不完善,个别护士中医护理常规掌握不全面,中医技能操作不熟练,中医操作技能欠规范,个别患者中医药康复与健康指导不到位。

护士研究笔记记录不全。

8、手术室质量:消毒液更换不及时,物品摆放不整齐。

原因阐发:1、护士长办理不到位,检查、监督,指导缺乏体式格局方法,不能有效调动护士专业手艺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的积极性。

2、个别护士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

预期方针:各项照顾护士质量均符合规范。

改进措施及处理意见:1、护士长应改进工作方法,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规范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护士长加大办理力度,加强护士责任心,使工作规范化。

3、护士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检查结果传达并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4、照顾护士部不按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照顾护士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对经常发现问题的病区和人员给予警告、处罚。

检查反馈及效果评价:质控检查结果已反馈相关科室,限期整改,通过护士长汇报及下科室检查,科室改进措施落实良好。

照顾护士部王云婷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2012年1月27日会议内容1月份日常检查及月质控联查总结参加人员全体护士长主要存在问题:1、病房管理:病室物品摆放不整齐,走廊内有闲散人员。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一.护理理念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

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真正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最终达到让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而努力。

二.护理目标1.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服务。

2.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3.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指导,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4.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5.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体现护士专业价值。

三.活动措施(一)落实护士责任制实行责任包干,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服务。

1.将护士分为2个护理小组,每组一名护士。

2.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耐心答询,实行首问负责制。

3.患者有一名家属亲情陪护,陪而不护。

(二)实行服务公示制1.护士主动向新入院患者介绍住院环境,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

2.为患者每天提供费用清单。

告知本科服务项目及费用,公示咨询电话。

3.公示出入院流程,投诉电话,设意见簿。

每月发放满意调查表。

(三)服务项目与内涵A.基础护理1.保持床单元整洁。

2.视情况提供或指导患者洗漱,更衣,大小便,修剪指甲,保证两短(头发,指甲)六洁。

3.按级别护理要求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协助患者翻身,保证体位舒适。

5.各种管道在位,通畅,局部干燥。

6.根据病情需要佩戴腕带及警示标识。

B.病情观察1.按级别护理要求巡视患者,包括根据转科疾病护理常规要求观察:意识,精神,生命体征,舒适度,安全,用药,生理需求,环境,床单元等,及时应答呼叫并做有效处理。

2.及时准确监测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

3.护士掌握患者病情,包括诊断,治疗,饮食,阳性体征,心理,护理要点及病情变化,掌握各种报警参数的意义及处理方法。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质量(全文)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质量(全文)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质量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是护理治理中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是了解护士工作情况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最主要的方法,是使整体护理工作深入进展的重要途径;完善的护理质量治理体系为提高整体护理查房质量提供了保证。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长经常以提高护士业务,拓宽护理知识和提高护士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对危重患者、特别患者的治理能力为目的。

利用整体护理查房及时、动态、全面、系统地掌握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明确患者现存和潜在护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明确护理观察要点,有效的因人、因需施护,更加突出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但由于护士长业务水平,护士观察分析能力参差不齐和有些护士长忙于其他工作而使整体护理查房流于形式,存在很多问题。

我院20XX 年1月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整体护理查房,目的在于提高查房质量,注重查房效果,取得了较为中意的效果。

本文就其具体方法,取得效果和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护士长30名,其中本科学历20名,专科学历10名;副主任护师16名,主管护师14名。

1.2 方法1.2.1 年初制订护士长查房计划,护理部主任及科护士长按计划参加护士长查房,根据科内病种情况确定整体护理查房内容,护士长提前布置查房内容,向本病区护士提出疾病相关问题,以利于护士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提前翻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查看病例及询问病史,明确患者目前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了解国内外护理新动态。

利用治疗相对少的时间进行整体护理查房,由责任护士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治疗情况等信息,首先提出患者现存和潜在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护士长对不同年资的护士分层提问,参加查房的每位护士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查阅的文献积极发言,大家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得出最佳的护理方案,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手段。

1.2.2 明确护理查房的目的,查房的形式,使每位护士均认识到整体护理查房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知识的提问,互相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护士长“五巡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每日“五巡查”的管理意义,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方法护士长通过在五个时段巡查,及时评估患者在围术期病情变化,评价护理措施的落实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通过“五巡查”,护理质量合格率持续提升,高于98%,提高患者满意度至99%。

结论通过护士长“五巡查”,提升护理服务及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护士长;五巡查;护理质量;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4-02
我院心外科病房自2012年1月开始实施护士长每日“五巡查”,通过在五个时段巡查病房,及时掌握病人在围术期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的落实;了解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化解和解决医护患沟通问题;并及时将发现问题与相关医护人员沟通。

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真正让病人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课题资料来源于青岛市市立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心外科病房的出院病人。

将心外科病房分为两组,随机抽取心外科一组和心外科二组出院患者各150例作为调查对象。

将一组设为实验组,采用护士长“五巡查”查房模式。

二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查房模式。

2组患者诊断、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士长查房的方法
1.2.1.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士长护理查房模式进行查房,在晨、晚间护理交接班时段,护士长进行一日二次巡查。

1.2.1.2 实验组应用护士长“五巡查”查房模式:护士长分别在8:00;9:00;11:00;13:30;16:30这五个时间段进行病房巡查。

1.2.2 实验组护士长“五巡查”的方法
1.2.2.1 早交班巡查:时间8:00 评估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及夜间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价夜间护理工作质量,讲评夜间护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评估晨间护理质量。

1.2.2.2 患者集中治疗护理后查:时间9:00 评价治疗中护理操作质量;评估手术、危重病人、特殊检查病人的心理及躯体状况;评估心电监护的监测情况;评价各种置管的护理质量;评价个体化适时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

1.2.2.3 患者午餐前查:时间:11:00 了解病人的进餐状况;评价各组责任护士的饮食指导内容及效果;与责任护士一起督促和协助病人进餐及口服药;评估输液、持续泵入特殊药物的静脉通路情况及用药反应;评估配餐定制情况;评估了解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1.2.2.4 患者午休后查:时间:1:30 了解病人的午休情况;评估预防跌倒、坠床等风险的预防措施落实;评价围术期病人的护理术前健康指导;评价术后的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正确应用。

1.2.2.5 护理晚交班查:时间:16:30 新入院病人、特殊诊查的心理状态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及白班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查看生命体征的监测情况;评价白班责任护士与夜班护士交班内容是否体现个体化护理重点;评价晚间护理质量。

1.3 评价指标应用护理部质量控制反馈汇总、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

1.3.1 依据护理部每月、季度质量控制检查及日常护理质量督查反馈汇总。

1.3.2 依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共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份,回收各15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p3.4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的意见是自身的体验。

护士长在日巡察中时刻将患者是否满意、是否得到最佳的专业照护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巡查中注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主动沟通,提供人性化的解决方法,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进而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全方位连续的高质量护理服务,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使患者及家属
对护理工作更为放心,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4 小结
护士长“五巡查”是病房管理者在关键的时间、关注关键病人、督导关键护士、监控关键环节,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实质是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

在医院管理组织体系中,护士长是基层领导者,是实施护理的决策者,同时又是执行者。

护士长作为执行者和监督者两种身份而存在。

持续提高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可以很好行使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护士长在五巡查中及时掌握了科室护理工作的动态情况,解决了临床护理的难点和疑点问题,督导了护理措施的落实,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护士长综合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制度、职责的落实及对日常工作的监督,以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护士长运用每日五巡查的工作方法,在日常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护士长更深入病房,了解患者及护理工作质量,对提高护士长管理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是保证病房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杜慧敏,于瑞英.护士长总值班管理模式对护理质控的影响与效果[j].重庆医学,2009,38(3):276-277.
[2] 苏彦芷,顾建秀.病区护士长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
47(14):78-79.
[3] 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1055.
[4] 刘芳环,李庆印.建立领班护士负责制有利于提高心脏外科icu的护理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32-1133.
[5] 郭加强,吴玉清.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