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岩石_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岩石_教科版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学生课外喜爱的玩物,学生关于岩石的观看和研究他们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局部,他们没有系统地去观看一块岩石,没有进一步深入地去研究岩石所隐藏的隐秘,没有更多地开展一些与岩石有关的活动。
因此,让学生探究各种各样的岩石的隐秘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天性。
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进展学生的个性,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而课堂教学氛围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差不多上阻碍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情形活动贯串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同时,在实验室的四周窗台放置了专门多各类的岩石,当学生一走进实验室便感受来到了一个岩石的天地里,探究岩石的欲望便自然形成。
通过简要的一番课前谈话让学生明确了岩石和非岩石的区别,学生的探究就聚焦到岩石上。
当学生对岩石充满了好感和好奇,探究的冲动便自然形成。
通过教师一句“我们能够如何样来研究岩石?”专门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到另一个情形之中,学生也自觉地进入探究的主体角色,放开手脚去观看、实验和讨论交流,从而对岩石构建了新的认识。
课后,让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收集更多的岩石标本研究。
如依照岩石的颜色去收集,把不同颜色的岩石收集整理,探究岩石颜色不同的隐秘;依照软硬的不同,去收集软硬不同的岩石进行排序,查找导致软硬不同的缘故等等。
学生运用语言说明问题的能力,直截了当反映出他的思维能力。
在《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中,要紧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观看岩石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按一定的顺序观看能够发觉更多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二是观看岩石时,通过研究表格的记录,把发觉条理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完整程。
三是汇报观看结果时,教师适时指导,及时鼓舞和夸奖,客观描述观看现象,将观看结果与想像和已有体会区分,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共32张PPT)

记录单:
等
分类标准
等
写上岩石编号
沉积岩:是地面岩石在外力作质岩: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因受温度、 压力及化学影响,使原来的结构、构造等发 生变化即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 凝结而成的岩石。
使用观察工具提示:
1.用放大镜观察,你能发现这块岩石的条纹的特 征吗?还能观察到什么? 2.用铁钉刻划,划痕与指甲划的一样吗? 这块岩 石是硬还是软?还发现了什么? 3.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否冒泡?
分类提示:
1.我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 标准分的? 2.我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 法? 3.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
各种各样的岩石
同空气、流水一样处处可见,海底、 脚底、山里无一不是它的存在,它是世界 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形状多样,大多坚硬 无比,常用于住房造瓦 。
岩石
1.采集岩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如何观察岩石?
1.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才能去采集岩石。 2.看、听、摸、闻、用工具。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1《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科版

1.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材简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的第一课,即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岩石的收集和研究兴趣,然后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以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和研究起到引领的作用。
从整个单元的内容安排来看,研究岩石的本质特征是整个单元的研究主线,但是本节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并未开始本质特征的研究,而是通过观察,描述岩石和给岩石分类两个活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岩石。
如果简单得从本节课两个活动的难度来说,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如果从这两个活动对学生后续的单元学习的推进来看,则不是简单的观察,描述和分类。
需要教师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的活动来深层次的。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有岩石。
学生对岩石有着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学生看得多却又关注的少。
所以对于岩石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如“美丽的雨花石是从哪里来的?”“卵石为什么会这么光滑?”等,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官观察经验,本节课需要通过观察,描述,分类等活动逐步完善和丰富学生对岩石的观察角度和描述,学会运动多种观察方法研究岩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岩石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2.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对岩石进行观察2.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3.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2.感受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是美丽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多种感官及方法,多维度观察岩石,并能用科学词汇描述岩石的特点,用不同的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岩石》公开课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岩石》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岩石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岩石的接触较少,对岩石的认识和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
2.难点:岩石分类方法的运用和实验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岩石的奥秘。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则关于岩石的谜语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岩石的种类:介绍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特点和区别。
3.岩石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岩石的硬度、密度、颜色等性质。
4.岩石的形成过程: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地质变迁。
5.岩石分类:教授岩石分类方法,让学生学会对岩石进行分类。
6.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岩石分类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岩石的种类:岩石的性质:岩石的形成过程:2.岩浆冷却3.按形成过程分类4.按性质分类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科版科学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种常见的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对地球的构造和地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岩石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分不清各种岩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这三种岩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增强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标本,了解岩石的特点。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岩石标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各一份。
2.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岩石切片等。
3.准备教学课件:有关岩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岩石,用显微镜观察岩石切片,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各种岩石的特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岩石的形成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岩石的认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从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观察和描述。
2、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
3、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刻)、滴盐酸等。
4、岩石的特点:①花岗岩:花庭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②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③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④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⑤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⑥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⑦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5、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
6、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
7、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鸨矿是灰白的。
8、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广泛的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
9、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10、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11、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12、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1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O14、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 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 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四年级下册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科版

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岩石的特征。 5.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较软、(较硬)、(很硬)、
(硬) 、 (非常硬 )四级。 二、选择题。 手指甲刻画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有刻痕的岩石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 仪器。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 察的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 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 节。
资料卡
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 新断面上刻画; 1.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 2.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 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 3.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 有刻痕的岩石很硬。 4.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硬 度非常大。
( B )。
A 较软 B 较硬 C 很硬 D 非常硬
课堂达标
三、判断题。 1.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 )
2.所有的岩石都是颗粒状的。
(× )
3.有的岩石遇到盐酸冒泡,有的不冒泡。
(√ )
四、连一连。
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较硬
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很硬
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较软
白
无
青灰 无
温馨提示
1、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2、千万不要把盐酸贱到皮肤、衣服上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 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 起,粗糙,硬。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 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 粗 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 石组成,粗糙,硬。
板岩鉴定岩石砾石颗粒粗细小石或卵石粗或中等松散砂岩微细颗粒紧密有不同的颜色花岗岩颗粒晶莹有的有纹理大理岩多孔浮石滴稀盐酸冒泡石灰岩敲击后有砰声板岩敲击后无砰声页岩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欣赏古老美丽的化石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六单元《岩石与矿物》中的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岩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岩石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岩石,并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岩石。
2. 掌握岩石的形成过程,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 提高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素养,激发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的基本特征,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难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分类的依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岩石标本,岩石图片,教学PPT。
2. 学具:放大镜,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不同地貌的图片,如峡谷、山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貌是由什么组成的,从而引出岩石这一概念。
2. 新课学习(1)学习岩石的基本特征(2)学习岩石的分类根据岩石的特征,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并举例说明。
(3)学习岩石的形成过程通过PPT和讲解,介绍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3. 例题讲解结合岩石分类,讲解一道关于岩石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岩石分类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基本特征:色泽、硬度、纹理等。
2. 岩石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 岩石的形成过程: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岩石的三个基本特征。
(2)请举例说明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2. 答案:(1)岩石的三个基本特征:色泽、硬度、纹理。
(2)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如花岗岩。
沉积岩: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而成,如砂岩、页岩。
变质岩: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片麻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掌握较好,但对岩石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物观察和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怎么观察(观察方法) 2.观察什么(观察内容)
注:人为影响、生物影响、地质变化、风化作用 都会引起岩石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所以岩石 的形状和大小并不能代表岩石的本质。
活动一、观察描述岩石
选一块岩石,充分运用感官观察,并记录你的发现。
岩石观察记录表
观察员______ 岩石编号______ 观察点
活动二、岩石交流会
1.观察同一编号岩石的同学聚在一起,推选一名小组长; 2.小组内交流、整理岩石的特点; 3.制作岩石名片。
提醒:1.字要大一些 2.不能在名片中透露是几号岩石
活动二、给岩石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给岩石分分类。
岩石分类记录表
( )号小组
分类标准
岩石编号
活动二、给岩石分类
汇报时请交流: 1. 按什么标准分? 2.分成几类? 3.每一类有哪几块岩石
各种各样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