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中国的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然而,中国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中国开始致力于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自然资源以及可持续利用的相关问题。
1. 中国的自然资源情况中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繁多,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中国境内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等,这些河流为中国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森林资源在中国的生态保护和木材供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地资源则广泛用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自然资源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在水资源方面,中国存在着地区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一些地区常年缺水。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频繁出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和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因此,中国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
2. 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可持续利用使得资源的供需平衡得以维持,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对于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如中国,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防止生态系统的退化。
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管理,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减少土地退化的风险。
3. 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水法》、《矿产资源法》等,以规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行为,并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是⼈类社会赖以⽣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
我国是⼀个⽔旱灾害频繁、⽔资源短缺的国家,⽔的问题尤为重要。
新中国成⽴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民进⾏了⼤规模的⽔利建设,取得了巨⼤成就,但⽔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998年中国⽔资源公报》中的数据表明:中国⾯临的⽔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绝⼤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资源可持续利⽤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是核⼼点是⼀致的,那就是:⼈类的⽤⽔⾏为在满⾜其⽣存、⽣活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有利于⽣存的⽣态环境,尽可能减少⼈类活动引起的⽣存环境不断恶化。
⽔资源的可持续利⽤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1 我国⽔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1.1 我国⽔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资源总量为2.8万亿⽴⽅⽶,其中地表⽔2.7万亿⽴⽅⽶,地下⽔0.83万亿⽴⽅⽶,由于⼆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重复计算量0.73万亿⽴⽅⽶。
1.2 我国⽔资源的特点1.2.1 总量并不丰富,⼈均占有量更少 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均⽔资源量2400⽴⽅⽶,约为世界⼈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国家之⼀。
我国北⽅黄、淮、海3个流域⼈均⽔资源仅为全国⼈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计,我国⼈均⽔资源量将⽐现在降低1/4,约为1755⽴⽅⽶,淡⽔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1.2.2 地区分布不均与⽔⼟资源组合不相应 我国⽔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
长江及其以南⽔系的流域⾯积占全国国⼟总⾯积的36.5%,其⽔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积占全国总⾯积的63.5%,其⽔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 1.2.3 ⾬热同步,年内分布集中,年际分配不均 受季风⽓候影响,我国降⽔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部分地区连续4个⽉降⽔量占全年降⽔总量的70%左右。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

践
帕主
色 下 C日N 0 1 0 口Y F
浅 谈 我 国 水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利 用 战 略
文明
(江门市市政工程设计所
529000 )
摘 要:结合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特点, 分析当前水资该的形势, 阐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并提出以 “ 开源节流并重, 以节水为本. 为 原则的可特续利用战略。 关性词:水资谏 利用 保护 可特续利用战略 中图分类号, TV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791(2007)09(b)- 0 147- 02 14 . 4%, 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 58 .3 。由干 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 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年内 分配很不均匀, 年际变化大, 少水年和多水年 持续出现, 旱涝灾害颇繁, 平均约每三年发生 一次较严重的水早灾害 。 2 .3 水土流失严a 许多河流含沙. 大 由 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长期人类活动的结 果, 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2 % 居世界第比0 位, 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50 万 km' ,约占国 土面积1/ 6. 结果造成许多河流 的含沙量大, 如黄河年平均含沙量为37.7kg / m3, 年输沙总$ 16 亿t , 居世界大河之首。 2 .4 我国水资诵开发利用各地很不平衡 倍。 国 中 从20世纪7 年 以 就开 水 。 代 来 始闹 荒, 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 南方多水地区, 水的利用率较低, 如长江 珠江15%, 浙闽地区何流不到 4%, 代以来, 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荃延至全国, 只有16%, 西南地区河流不到 1%。但在北方少水地区, 情势越来越严益, 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 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 如海河流城利用 了严重影响。当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 率达到 67 % 辽河流域达到 6 8% , 淮河达到 要时期, 能否顺利解决水问题将决定转型的成 73%,黄河为39%, 内陆河的开发利用达 32%. 败.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是北方高于南方, 前海 目 河平原浅层地下水利用率达 83%, 黄河流域为 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4 9% . 2 .,我国水资源人均和亩均水f 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124 亿m' , 其中河 3 水资源的 利用 川径流量为2 7115 亿m3 ,居世界第六位。但 随着人 口 的增长, 城市化、工业化以及 我国人均水资N I L只有2710 m' ,约为世界人 灌溉对水的需求 日 益增加, 水资源紧缺这一问 均水资源的 1/ 4 , 列世界第88 位。亩均水资 题将继续加剧, 其影响将更大。时当我国新经 源盒也只有 1770m' , 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2/ 能否顺利解决这一向题将事关转 3 左右。因此,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盘并不少, 济转型之际, 型成功与否, 因此实现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但人均和亩均水量井不丰富。 已刻不容缓。具体战略如下: 2 .2 水资颐时空分布不均匀, 水土资源组合不 3 .1 科学认识水资颐 以节水为本 平衡 全民必须认识到全国水资源的有限性, 尤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与耕 其是人均占有量特别低这一客观事实, 认识到 地、人 口 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我国南方 水资撅不单是一个自然资源间题, 更是一个社 地区拱地面积只占全国35 .9% 人口敏占全国 会经济问题。 同时还需惫识到经济转型时期需 的 54 .7%, 但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别% . 水全必然大幅度上升这一趋势。大处着眼, 小 人均而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总夏的 水— 城市发展的血液, 维系着城市人民 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我国是一个资谏性缺 水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立 方米, 占全球水资源的6% , 仅次于巴西、俄 罗斯和加拿大, 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 我国 的人均水资m l 只有2300立方米, i t 仅为世界平 均水平的 1/ 4 .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 家之一。然而, 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呈最多的 国家. 仅 2002 年, 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 5497 亿立方米, 大约占世界年取用且的 ”%, 是美 国1995 年淡水供应且4700 亿 A方米的约 1.2 生态环境的认识, 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 尽量 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创造一个新的良 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捕猎和砍伐好生植物 , 不在施工区水城捕捞任何水生物。 (3) 在施工场地内外发现正在使用的鸟粱 或动物奥穴及受保护动物, 妥善保护 并及时 报告有关部门。 (4) 施工 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 动物生活, 设里必要的护栏并加以保护。 (5)在工程完工后, 按要求拆除有必要保留 的设施夕 施工临时设施, M 悄除施工区和生活 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座弃物, 完成环境恢复。 2 .7 文物保护 (1)对全体员工进行文物保护教育, 提高保 护文物的意识和初步识别文物的能力. 认识 到地上,地下文物都归国家所有, 任何单位 或个人不能据为己有. (2 ) 施工过程中, 发现文物( 或疑为文物)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支撑

旱 灾 害频 繁 发 生 ,水 资源 人 均 占有水 量 低 且 时 空 分 布不 均 , 加 上经 济 社 会 高速 发 展 , 资 源开 发 利 用 方 面 出 现 再 水
了不 少 问题 和矛 盾 。2 0世 纪 中期 以来 , 国越 来 越多 地受 我
到 各 种 水 问 题 的 困 扰 , 要 面 临 四大 水 问 题 : 是 水 多 , 主 一 洪
统 遭 到严 重 破 坏 的河 流 湖 泊 , 强 水 资 源 配 置 , 加 实施 生 态 调 水 补水 , 大 节水 力度 , 加 保护 、 改善 和 修复 生 态 。这是 水 利 工作 的一个 新方 向 , 要继 续 推进 与 深化 。() 进 民生 需 Z推 水 利新 发展 民生水 利 是可持 续发 展水 利 阶段性 的 客观要 求. 又是 当前水 利工 作 的重 中之 重 , 旨在 强调 以人为 本 , 解 决 好保 障人 民群 众生命 安 全 、 活条 件 、 产 发展 、 态改 生 生 生 善等 基 本 的水 利 问题 , 主要 包 括病 险水 库 除 险 加 固 、 村 农
可 持续 发展 构成 了严 重威 胁 。在 全球 环境 变化 和经 济社会
快 速 发 展 的宏 观 背 景下 , 些 问 题将 长期 存 在 , 发 生 和 这 其 发 展 的不 确定 性也 越 来越 突 出 , 对生 态 环 境和 经 济社 会 可
特 别 关 注
CHN T R R S R S 01 . IA WA E E OU CE 2 9 1
涝 灾 害频 繁 仍 然 是我 们 的心 腹大 患 ; 是 水 少 . 资 源短 二 水 缺 仍然 是 经 济 社 会 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 是 水 脏 , 三 水环 境 恶 化 尚未得 到有 效 控 制 : 四是 水 浑 . 土流 失 和 生 态 退 化 的 水 趋 势没 有 根本 性改 变 。 目前 , 灾 害加 剧 、 资 源短 缺 、 水 水 水 环 境 恶 化 和水 生 态 失衡 四大 水 问 题 已经 对 中 国经 济 社 会
浅析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11卷第2期中国水运V ol.11N o.22011年2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Februar y 2011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翟卫军(),男,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监测管理和水资源分析评价工作。
浅析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翟卫军1,王丽敏2(1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承德067000;2承德市气象局,河北承德067000)摘要:我国是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我国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应该转变思路,科学决策,完善管理制度,改革管理机构,设计应急方案及措施,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节水;措施中图分类号:TV 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2-0153-02一、我国水资源现状概述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 3,居世界第4位。
但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 ,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居世界第88位。
公顷平均水资源量也只有2.65万m 3,相当于世界公顷平均数的2/3左右。
因此,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和公顷平均水量并不丰富,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现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饮水困难的人口达7,500万人。
水资源危机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据分析估计,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缺水总量约为300亿m 3~400亿m 3。
从总体上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洪涝灾害。
许多地区由于缺水,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之间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
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 仅为美国的1/8。
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甚至0.8。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 技 霹向导
21年第 O 期 01 5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邵德 刚 ( 县水 湾镇 人 民政府 水 利站 山东 无棣
【 摘
无棣
2 10) 5 0 9
要】 淡水威 胁、 水资源供 需矛盾 、 水土保持和生 态恶化是新世 纪中国面临的三 大水问题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人类的进
【 关键词】 中国;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部 分地 区如海栾河 , 由于地 下水 过量 开采 , 地下水位大幅度持 谁是生命的源泉 . 人类 生产 、 是 生活 中必不 可少的宝贵资 续 下降 已形 成 了大 面积 下降漏斗 . 河道 中断 、 湖泊 干涸 , 生态 3 西北 内陆地 区: 该地 区土地资源丰富 , 进 源 , 资源是关 系到国家环境 与发展的战略性 资源 , 水 是综 合国 环境 已 日趋恶化。( ) 力的组成部分 , 国民经 济的基础 。在社会发展 中需要不断地 步开发潜力大 .但 由于干旱 区沙漠绿洲生 态需 要大量水分 是 管理 、 利用 、 保护水资源 。联合 国《 世界水资源综合 评估 报告》 维系其脆弱 的生态环境 .水 资源开发利用受 到生 态环境需水 水土资源的开发要适度 指出 : 水问题将严 重制约 2 世纪全 球经济 与社会 发展 . 可 的制约 因此 . 1 并 能导致 国家间冲突 探讨 2 世纪水资源 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 l 3水资 源可持 续利 用 程度评 价指标 体 系的建 立之 . 科学 问题 , 是世纪之交各 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 。在世界水 资 指标 选择 的原 则 源短缺 的今天 ,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 、 利用及其 定量评价 已成 为 判 断一个 区域 以水资 源为主要控 制的资源一 社会 一 经济 一 研究的对象 环 境这一复活系统是否实现 了可持续 发展 .必须建立该 区域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3、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2019年《中 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污 染。水污染不仅影响供水安全,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水资源改善措施
1、开源措施
(1)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 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加强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当地水资源调控 能力。
2、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和 方向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未来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策略和措施。首 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 需求。其次,要加大节水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等多种手段,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强化水污染治理,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最后,要 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再生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促进再生水利用
加快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2、节流措施
(1)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 水。
(2)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取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在技术方面,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新型 钻井技术的出现使得地下水的开采更加方便、高效。例如,超深井钻探技术的应 用已经成功地开采了地下深层水资源。其次,水质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污废 水的处理更加环保、节能。目前,中国已经研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的水质净化技 术,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等。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精选文档】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水资源过度开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缺乏保护和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退化等,本文从中国当代水资源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提出尊重客观规律,谨慎开采地下水,重视水资源保护和修复,污水和雨水资源化,提高海水淡化技术,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立法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水资源现状;措施建议;可持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向世界各国多次警告,由于缺水,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肯定受到制约,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淡水需求量将增加40%,届时将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国家,以人均水资源为例,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已成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随着人口的大量迁移和集中,局部地区高强度需水与水资源天然分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加剧,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正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极端与突发事件频繁等各种突出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当今中间乃至世界的重要课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系统工程。
它需要在水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应用等方面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才能奏效,任何偏颇或缺失都可能事倍功半。
面对这一实际,笔者在前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切入,提出一些对于基础现状解决的见解和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1 我国水资源现状1.1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发展对水需求急剧增加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需求总量为4400亿m3,20世纪90年代为5500亿m3,2000年增至6000亿m3,2010年需求总量近7000亿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1)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 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2)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 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 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3)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 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 水或连续枯水较为常见。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主讲:苏贤保 ppt制作:马君慧 资料收集与整理:余彩花 张明慧 王呈岗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 • • • • 一、综述 二、分布现状 三、利用形式 四、存在的问题 五、解决途径 六、未来展望
综述
水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 米。
水资源利用形式
• 生命之液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切生物的 生长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 人类用水 • 农业灌溉 • 水力发电 • 渔业用水
• 工业用水 水是工业的血液,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工业不用水。 • 货物运输 水运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尤其是飞机发明 以前, 跨越大洋的交往,无一不是靠航运完成的。
• (五)水生态系统退化
受经济社会用水快速增长和土地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江河断流 湖泊萎缩 湿地减少 水生 物种减少和生境退化等问题突出淡水生态系统功能整体呈现 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态势
• (六) 极端 / 突发事件频发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水循环的速率 增加了与气温 降水相关的暴雨 干旱 台风等 极端气象事件发生增加的几率
• (六)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让群众参与水资源保 护管理工作 采取一些经济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水 资源的积极性。对水资源保护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多设立一些警示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水资源。另 外,新闻媒体要经常性地对群众进水资源保护的教 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未来展望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制定解决中国 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应权衡长远发展和短期目标, 建立符 合中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将环境治理和经 济发展同等看待, 研发和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根 本开发新水源, 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才可从上缓解水 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三)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建立相应的用水统一管理体制,形成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合理 地处理以及对水资源形成集成化的管理与保护 加强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基础研究和水利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加大 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搞好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水工程项目建设。 • (四)夯实水资源安全保障科技支撑 • (五 ) 着力加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日益减少 • 过度砍伐森林 •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需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 • 生活、农业、工业用水日益增加
(三)水污染严重 • 河流、湖泊污染
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污染
• 酸雨 • 富营养化
• 海洋污染 • 地下水污染
• (四)浪费严重 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低。我国 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我 国在水资源紧缺的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 水浪费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充分利用的具 体措施
• (一)通过水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措施 出台或建立完善的相关水资源的管理政策,同时加强水 资源的统一管理,是水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 • (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用水的浪费 结合在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力节水,促进水 资源高效利用,完善我国水资源的激励机制,推广应用节水 产品(设备)的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