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转弯环管片在曲线上的排版
地铁盾构管片在平、竖曲线上的排版探讨

地铁盾构管片在平、竖曲线上的排版探讨
储柯钧
【期刊名称】《隧道建设》
【年(卷),期】2007(027)004
【摘要】以沈阳地铁一号线为例,主要通过楔形环的设计,确定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在曲线上掘进时楔形环与标准环的配比,从而实现在各种曲线上管片环手动排版,可供施工人员参考.
【总页数】4页(P20-22,25)
【作者】储柯钧
【作者单位】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洛阳,471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91
【相关文献】
1.科教片在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上的作用探讨 [J], 袁林毅;蒋珊珊
2.探讨中国民族地区基督教社会变迁史的力作——评秦和平教授《20世纪50-90年代川滇黔民族地区基督教调适与发展的研究(上、下)》 [J], 方天建
3.TL494芯片在24V直流电源模块上应用的探讨 [J], 鞠宏伟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在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论文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潜在的母婴风险关系 [J],
5.回收聚酯瓶片在普通纺丝设备上纺制再生长丝的技术探讨 [J], 何威;段小虎;张守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盾构通用环管片选型技术

一、引言
目前国内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形式主要有普通环形式和通用环形式。 普通环形式包括标准环和左右转弯环,在直线段使用标准环,曲线段采 用左右转弯环,竖曲线则使用不同厚度的橡胶垫块拟合,需要设计和加 工直线、左转、右转以及特殊形式的圆环,由于转弯环的拼装点位是较 为固定的,从而不利于在隧道施工中对隧道轴线的精确控制。目前北京、 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天津、西安、哈尔滨等城市地铁采用普通环 管片型式。
mm×K21=1 52.80 m-1m7.(2 ≈24.8×172.=2 49.6 mm7.)1
-7.1
K12
-18.6
18.6
0
0
K13
-17.2
17.2
-7.1
7.1
K14
-13.2
13.2
-13.2
13.2
K15
-7.1
7.1
-17.2
17.2
三、通用环管片选型影响因素
如何在盾构掘进完成一环时通过盾构掘进施工参数进行通 用环管片选型? 错缝拼装 盾尾间隙 推进千斤顶油缸行程差 管片姿态
7.1
-7.1
-17.2
17.2
K2
13.2
-13.2
-13.2
13.2
即沿半K径3 R=3001m7.2的曲线每-1前7.进2 1.2 m-,7.需1 要 24.87.m1 m 的楔形
量以抵K消4 因曲线所18产.6生的内外-1弧8.6长差。 0
0
本工K5程管片环在17平.2 面上的楔-1形7.2量有 37.27.1mm、 34-.73.61 mm、
管片成型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夹角等于盾构轴线与设计轴线夹角加上管 片轴线与盾构轴线夹角。
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管片错台、管片渗水三类问题是严重影响成型管片的质量与美观。
本文结合施工过程中,对管片错台、管片上浮、管片渗水产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提高盾构隧道的使用效果和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一、管片上浮管片上浮是指管片脱离盾尾后,在受到集中应力后产生向上运动的现象。
《规范》规定盾构掘进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管片拼装偏差控制为±50mm。
隧道建成后,中线允许偏差为高程和平面为±100mm,且衬砌结构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由此推算管片上浮允许值与盾构姿态、管片姿态密切相关,因此均应限制在±30mm以内才能保证不侵限,并使管片外侧得到均匀的注浆回填。
1、上浮的原因及分析结合在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湖城至葛大店盾构区间的施工经验,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管片上浮的原因。
(1)同步注浆不饱满,从而存在上浮空间盾构区间圆形隧道(管片)外径6.0m,内径5.4m,管片厚度300mm,管片宽度1.5m,分块数为6块(管片由一块封顶块、两块邻接块、三块标准块构成)。
盾构机与管片之间存在着150㎜的建筑空隙,如果同步注浆不饱满,使管片外侧与土层之间的间隙没有及时有效地充填,就必然出现管片上浮的空间。
1其次,在同步注浆不饱满时,地层土软硬不同,产生的管片上浮情况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软地层不容易上浮,而硬地层却有空间导致管片上浮。
这是因为在掘进过程中,对于软地层,上部松软地层土的自稳性差,会因为自重、存在空隙而有相对的下沉,从而使因注浆不饱满造成的管片和土层之间的剩余空隙基本消失。
硬地层由于自稳能力强,完整性好,能很好的控制自身沉降。
使管片有足够的上浮空间和时间,且地层越硬,管片上浮的情况越严重。
(2)过量超挖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的隧道轴线与理论轴线有一定的差值,在掘进过程中时时在调整盾构机的姿态,盾构机走的线形是“蛇形”。
小曲线隧道盾构管片排版与选型技术探讨

小曲线隧道盾构管片排版与选型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2-05-19T08:26:15.061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2月第3期作者:王洋[导读] 盾构法大坡度、小曲线隧道施工最关键的是管片排版与选型技术,直接影响了隧道成型质量。
隧道施工完成王洋中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沈阳 110000摘要:盾构法大坡度、小曲线隧道施工最关键的是管片排版与选型技术,直接影响了隧道成型质量。
隧道施工完成后是由很多短直线组成的合集,直线连接处视为折线,通过短直线拟合成实际的曲线线路,实际与设计中心线存在一个夹角,它是控制隧道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指标。
本文从施工前进行管片排版,根据设计线形进行计算拟定生产的管片类型及数量,施工中通过盾构机姿态、千斤顶行程差、盾尾间隙选择管片型号及拼装点位,探讨如何结合隧道设计轴线进行管片排版、如何根据实际推进参数进行管片选型,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小曲线;排版;行程;间隙;姿态;选型;0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已经成为各条地铁线路的主要施工方法。
在不断规划和建设的同时,新规划地铁线路的设计和施工受到的制约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坡度、小曲线隧道施工已经很常见,由于隧道中心线形的限制,对盾构机推进及管片选型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片选型与盾构机姿态不匹配就会造成管片错台、管片破损等质量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大面积掉块、止水条掉落及渗漏,增加了后期处理的费用,对地铁长期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本文总结成都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出入场线盾构区间管片排版与选型技术,通过事前根据设计轴线进行管片排版,推进过程中通过推进千斤顶行程差、盾尾间隙、管片拼装选型三者位置关系对比分析,提高隧道设计中心线、盾构机与管片轴线的拟合度,提出合理的管片选型,给出了选择的原则和依据,为同类施工的项目提供参考经验。
1 工程简介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出入场线盾构区间长为1944.037m、1989.013m,最小曲线半径为350m、360m,最大坡度34‰。
盾构隧道弯环管片在缓和曲线上的排版研究

转弯环数 第 1环 第 2环 第 3环 切线角 β 0 . 5θ 1 . 5θ 2 . 5θ 3 . 5θ 4 . 5θ 5 . 5θ 6 . 5θ 7 . 5θ 8 . 5θ 9 . 5θ 1 0 . 5θ 曲线上任一点到 Z H点 弯环位置对应的里程 ( 或H Z点) 的距离 L/ m 1 3 . 0 7 7 2 2 . 6 5 0 2 9 . 2 4 1 3 4 . 5 9 9 3 9 . 2 3 2 4 3 . 3 7 2 4 7 . 1 5 0 5 0 . 6 4 8 5 3 . 9 1 9 5 7 . 0 0 2 5 9 . 9 2 7 K 6+ 2 8 6 . 5 3 6 K 6+ 2 9 6 . 1 0 9 K 6+ 3 0 2 . 7 0 0 K 6+ 3 0 8 . 0 5 8 K 6+ 3 1 2 . 6 9 1 K 6+ 3 1 6 . 8 3 1 K 6+ 3 2 0 . 6 0 9 K 6+ 3 2 4 . 1 0 7 K 6+ 3 2 7 . 3 7 8 K 6+ 3 3 0 . 4 6 1 K 6+ 3 3 3 . 3 8 6
2 7 7卷 第 6期 隧道建设 ( 6 ) : 2 4~ 2 5 , 3 8 第2 2 0 0 7年 1 2月 T u n n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e c . , 2 0 0 7
收稿日期: 2 0 0 7- 1 1- 1 9 ;修回日期: 2 0 0 7- 1 1- 2 6 作者简介:侯刚( 1 9 6 8- ) , 男, 吉林省梨树县人, 1 9 9 3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城市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工作。
盾构机管片选型和安装

盾构管片选型和安装林建平在盾构法施工中,管片的选型和安装好坏直接影响着隧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根据广州地铁三号线客~大区间的实际施工情况,就盾构管片选型和安装技术做总结分析。
一、工程概况客~大盾构区间分为两条平行的分离式单线圆形盾构隧道,总长度为3016.933米,管片生产与安装2011环。
管片外径6000mm,内径5400mm,宽度1500mm,防渗等级S10,砼C50。
依据配筋将管片分为A、B、C三类,C类配筋最高、B类配筋最低;管片的楔形量38mm,分左转、右转、标准三类。
二、管片的特征1、管片的拼装点位本区间的管片拼装分10个点位,和钟表的点位相近,分别是1、2、3、4、5、7、8、9、10、11。
管片划分点位的依据有两个:管片的分块形式和螺栓孔的布置。
拼环时点位尽量要求ABA(1点、11点)形式。
在广州盾构隧道管片要求错缝拼装,相邻两环管片不能通缝。
管片拼装点位有很强的规律,管片的点位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1点、3点、5点、8点、10点;二类为11点、2点、4点、7点、9点。
同一类管片不能相连,例如1点后不能跟3、5、8、10这四个点位,只能跟11、2、4、7、9五个点位。
在成型隧道里两联络通道之间的奇数管片是同一类,偶数管片是同一类。
(竖列表示拼装好的管片,横向:√-表示可选后续的管片;×-表示不可选后续的管片)2、隧道管片排序鉴于管片拼装的规律性,所以盾构施工前必须对隧道管片做好排序,并根据设计,模拟出联络通道和泵房位置,管片拼到联络通道处时,点位要正好和设计点位符合,否则联络通道位置会被改变。
在本工程中,是从左线始发,第325、326环处是联络通道,此处拼装点位是11点,将标准块A3块拼到洞门位置。
盾构始发时的负环是6环,1环零环。
从负环到325环共332环,第325环是11点,相当于第332环是11点,那么负环第一环点位应该是1点,或3点、5点、8点、10点。
管片排序时,要优化洞门的长度,在广州洞门长度要求在400mm以上,一环管片的长度是1500mm,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始发负环的位置,把每节隧道两端的洞门长度之和控制在1500mm以内,当隧道长度除以管片长度的余数大于两倍最小洞门宽度800mm(各地洞门的最小宽度要求不同)时,就取余数的一半为洞门长度。
盾构隧道转弯环管片在缓和曲线上的排版

盾构隧道转弯环管片在缓和曲线上的排版盾构隧道是一种“越挖越精”的人工隧道,现在已经成为了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地铁线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隧道转弯时,传统的盾构隧道技术面临很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盾构隧道转弯环管片在缓和曲线上的排版是当前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盾构隧道中的环管片是沿着纵向方向连接的一系列“环”,这些环当中有的是直管片,有的是转弯环。
转弯环的主要作用是将车辆或列车引入或退出隧道的转弯路段。
相比其它管片,转弯环的设计更加复杂,因为它不仅要考虑车辆通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弯道的起始点和终点、曲率半径的大小、线路方向的变化等。
在缓和曲线的排版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弯道半径的选择:弯道半径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过大或者过小的弯道半径都会对开挖施工和车辆通行产生影响。
一般来讲,弯道的曲率半径应该根据盾构机的直径、环片的长度、土层的性质、地下管线、地质构造等因素加以考虑。
二、环片旋转角度的确定:环片的旋转角度是指与前一环片的夹角,它的取值应该根据盾构机的转向精度、导向方向、刀盘位置和转弯路段长度来综合确定。
一般情况下,转弯路段长度越短,环片旋转角度应越小;转弯路段长度越长,环片旋转角度应越大。
三、环片宽度的设计:环片的宽度不仅取决于行车通行的道路宽度,还要考虑隧道的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侧向承受力等因素。
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测和精确定位,确保环片宽度的设计符合车辆通行的要求。
四、环片高度的确定:环片的高度取决于施工时的土压力、地下水情况等因素。
同时,环片的高度也应该考虑到车辆通行和隧道空间利用率等因素。
在设计环片高度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通过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空间。
总之,盾构隧道转弯环管片在缓和曲线上的排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在众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中进行设计和实施。
因此,为了保证盾构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通行性,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实现最优方案。
标准环+转弯环的双面楔形盾构管片排版技术研究

标准环+转弯环的双面楔形盾构管片排版技术研究刘欣;刘鑫;柳宪东【摘要】为提高盾构隧道掘进的施工效率、降低盾构管片排版错误的风险,针对管片类型为标准环+转弯环(为双面楔形)组合的盾构隧道,提出一种错缝拼装形式的管片预排版方法,并采用几何迭代法求出与目标线路偏差最小的一种盾构管片拼装姿势,可有效解决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管片类型选择和拼装点位选取的施工难题。
最后以南京地铁3号线某区间为例验证所采取方法的正确性,对盾构隧道掘进的施工组织和施工误差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隧道建设(中英文)》【年(卷),期】2018(038)005【总页数】4页(P805-808)【关键词】盾构管片;拼装排版;标准环;转弯环【作者】刘欣;刘鑫;柳宪东【作者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0 引言伴随着地下空间工程的迅猛发展,盾构法成为隧道建设的主流方法,其在建筑物密集、管线繁多和施工影响限制严苛的城市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盾构在掘进前,需要对隧道进行预排版选型以便确定工程量,并提前预制所需数量和类型的管片;在掘进过程中,还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对下一环管片的排版选型进行调整。
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人员往往根据设计图纸及实测管片安装误差,通过手工计算或直接凭经验判断后续管片排版选型的方案,增加了施工误差和错误的风险,降低了施工效率和准确度。
同时,施工人员对于手工计算或经验判断的结果缺乏直观的效果评估,不利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
因此,对管片排版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可以较为精确地统计工程所需管片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对隧道掘进路线进行预判,还可以跟踪施工进度,对施工的实施拼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对后续管片拼装进行实时纠偏设计,实现设计对施工质量的实时干预和控制。
目前,国内文献关于管片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用环的排版计算方法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隧道转弯环管片在曲线上的排版【东莞地铁R2线盾构前言】:盾构施工在缓和曲线上的管片选型排版直接关系
到在圆曲线上盾构机的姿态控制,现以某区间缓和曲线段管片的选型排版为例,对管片在缓和区线段的选型排版方法进行总结介绍,以便在今后盾构施工进行借鉴和指导。
一般排版设计的管环宽是1.5米就考虑1.502米-1.503米我考虑的是1.503米排版情况很好。
一、引言
目前盾构工程在地下铁路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多,由于曲线的存在就要用标准环与转弯环配合使用,以适应线路的走势。
曲线是由一条圆曲线和两条缓和曲线组成。
对于圆曲线的管片排版已有了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
而缓和曲线上的管片排版以往通常是根据盾构机VMT来选择,没有成型的理论支持,为此,结合测量理论和弯环管片的实际探索出在缓和曲线上准确选择弯环管片理论排版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和借鉴。
二、缓和曲线理论
按线路的前进方向,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依次类推其余各点分别为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分别记为ZH、HY、YH、HZ。
其相对关系见图1及图2。
图1 曲线要素示意图
图2 缓和曲线图
由可得
β――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P处的切线角;
L S――任一点P所对应的切线长
当L S=L时,即可得出β=L/2R(rad) 。
2.1.弯环管片偏转角计算
依照曲线的圆心角与转弯环产生的偏转角关系可知:
图3 标准环、转弯环关系图
θ=2γ=2arctgδ/D
式中:
θ—转弯环的偏转角δ—转弯环的最大楔形量的一半
D—管片直径
将数据代入得出θ=0.3629º
三、缓和曲线上转弯环管片用量计算
在缓和曲线段内,缓和曲线切线角β与一环转弯环的偏转角θ的比值即为曲线上所需管片的数量。
现以某区间右线JD8为例进行计算。
某区间管片技术参数如下:
管片长度:1500mm;管片内径:5400mm;
管片厚度:300mm;管片外径:6000mm;
转弯环楔形量:38mm;
右线JD8的曲线要素如下:
由相关数据计算可得:
N=β/θ=10.53(环)
N——单条缓和曲线需加设的弯环管片用量
由此可以看出在JD8的单条缓和曲线上需放10.53环转弯环管片,但是管片都要成环拼装,0.5环就要和圆曲线组合综合考虑了,整条曲线的弯环数按取整数进行取舍,如果有不足一环的管片存在,就可以多拼出一个转弯环,而不能少拼,即拼11环。
四、缓和曲线上转弯环管片位置确定
考虑切线角β累计超过转弯环偏转角θ的一半时即应该放置一个转弯环管片,可以计算出当β=0.5θ、1.5θ、2.5θ、3.5θ……时所对应曲线长,即将每一个弯环所对应的曲线长度逐个计算出来。
再通过曲线位置计算出转弯环在线路上的具体里程。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每个转弯环管片准确的位置。
为了错缝的需要通常要使两个转弯环之间的标准环的个数是奇数
得出上表后,曲线的整体情况及始发里程、联络通道位置等具体情况将转弯环管片放置在相应的里程即可。
第二缓和曲线从缓直点算起,圆曲线部分计算如下:N=(ay-2β。
)/θ=55.3(环)及考虑55环可以计算出当β=0.5θ、1.5θ、2.5θ、3.5θ……时所对应圆曲线长同理可以计算出来的我们可以设计成电子表格来计算。
五、结论或总结
此法算出的缓和曲线转弯环管片数量可以精确的计算出在缓和曲线段转弯环的使用量,算出管片的具体放置里程,使管片排版尽可能的与线路相拟合。
这种方法是在盾构隧道施工理论界所没有的,属于一项新的创新,它将对管片排版与选型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竖属曲线一般半径大采用石棉橡胶板作嵌缝才材
料对于大半径的平曲线(半径大于2000米)也不考虑采用转弯管片而是采用采用止水条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