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7 大地巨人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7 大地巨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7 大地巨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

《大地巨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地巨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组的一篇课文。

文章想象丰富,描写生动,语言通俗,笔调灵活。

作者以暗喻的方法,把大地比作一位可亲可敬的巨人,通过想象,将自然界中的许多自然想象巧妙地与巨人的想象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博大与宽广,读来倍感亲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墙趴”等3个字,会写“孤、零”等8个字,会写“孤零零睡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感知“暗喻”这一修辞手法。

2.通过诗中重点句子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大地和巨人之间的联系,体会大地巨人的宽厚和蔼,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让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课件分别出示两个词“大地”“巨人”,让学生分别用词语来概括对这两样事物的印象。

2.将“大地”和“巨人”连起来,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疑问。

3.导入课题------7大地巨人。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效果①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会认字、会写字)。

②学生自由交流。

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重点指导“象、茂、”这两个个字,指导观察字形,笔顺。

③出示“望着、想象、和蔼……”等词语,相机提示“蔼”字的音节,渗透隔音符号的知识。

④出示词组“连绵的山群、和蔼的巨人、起伏的胸肌、茂密的森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把词组读连贯。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大地巨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大地巨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大地巨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大地巨人》这篇文章,了解大地的特点,并从中感受到大地的力量和美。

2.学生了解一些地理概念,如海拔、海平面等,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对文章进行理解和传达,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4.学生能够进一步升华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大地巨人》三、教学方法1.看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山林的美丽,里面的小细节点滴;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巨大和美丽。

2.朗读,让学生感受学习内容的语音、语调。

3.配合图片,讲解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地理概念,并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4.听、说、读、写就近原则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例如说出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美好细节;用五问法提取文章的重点;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文章梗概等。

5.进行练笔训练,让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山林美景,并要求对其中一个小细节进行描述。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用图片展示一个美丽的山林,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美好细节。

2. 预习环节(10分钟)讲解并让学生使用联想法理解一些地理概念,如海拔、海平面等。

3. 正式学习环节(25分钟)1.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梗概讲课,读《大地巨人》。

2.通过五问法提取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3.讲解学生自学中没理解的内容。

4. 练习环节(35分钟)1.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文章梗概,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好小细节。

3.阅读联系,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并解释其含义,加深学生对文章中概念的认识。

4.提供思维导图,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并在纸上练笔,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山林美景,并挑选出其中的一个小细节进行描写。

5. 总结反思环节(5分钟)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在学习这篇文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进步;分享自己跟随科目老师学习的黄金习惯,如如何理解概念等。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本节课主要教授的是《大地巨人》这篇课文。

《大地巨人》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对护林员的尊重和对大自然的保护的意义。

教学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及寓意•了解“芒果山大侠”护林员的形象•学会体验护林员的职业精神和对大自然的感悟教学内容寓言故事的特点及寓意•指导孩子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及寓意•分析寓言故事的意义片段导入•引导孩子分享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色•提问:是否认为自然风景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大地巨人》的阅读理解•使用词句解释、绘图形象化等方法,深入理解古文课文•概括写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寓意芒果山大侠——护林员的形象•认识护林员的职业形象、工作和职责•分析护林员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启发孩子重视环境保护“巨人”在我们身边•通过让孩子分享所学过的这段时间不断发生的环保事件,触发和引导孩子思考和认识有关环保的信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和寓意•认识护林员的职业形象和职责•启发孩子重视环境保护,爱护大自然教学难点•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及寓意•启发孩子重视环境保护,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导入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体验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寓言故事的特点及寓意•先通过介绍文字表现手法,分析寓言的意义,教育孩子如何体会寓言•对寓言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解释,让孩子了解寓言的特性•分析此篇课文的主题,让孩子了解并明白文中寓意所在。

片段导入•让孩子分享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色,并引导他们思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及意义。

《大地巨人》的阅读理解•配合学生阅读,采取词句解释等方式,解释文章的文意•利用形象语言与绘图的方式,帮助孩子形象化抽象的行文内容。

芒果山大侠——护林员的形象•通过讲解护林员的概念、工作和职责等方面加深孩子对护林员的各种认识•在对护林员形象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的讨论与想象,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象地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大地巨人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教学内容《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地巨人》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和总结大地巨人的特点。

2.学生能理解并运用一些较为复杂的词语,如“庄重”、“庞然大物”等。

五、教学准备1.课本:《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大地巨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这个巨人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 新课呈现(15分钟)教师出示教材上的第一篇课文《大地巨人》。

先让学生整体阅读一遍,然后逐句阅读,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3.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以问题形式提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例如: - 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有哪些特点? - 为什么作者觉得大地巨人庄重而有力量?4. 归纳总结(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和总结大地巨人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词语表达。

学生可以用黑板写出自己的总结。

5. 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巨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联想扩展,讨论巨人在其他文化和故事中的形象特点。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地巨人》这篇课文,通过阅读理解和集体讨论,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大地巨人的形象特点,也提升了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作业针对本课所学内容,每位学生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作文,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眼中的巨人形象。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集体讨论,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和总结大地巨人的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是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通过多次阅读和小组讨论来解决。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 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2——4
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在 风声:

书上做上记号。
微风——声音轻轻柔
2. 想象大自然各种歌声:
柔,好像呢喃细语。
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模 狂 风 — — 像 一 首 雄 壮

仿它们的声音学会 10 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 7 个生字。
教 认识目标 2. 朗读课文,背会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及叙述顺序,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
目 能力目标 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标 德育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及相关的词语,注意读准“柔、敲、湃”及多音字“呢”
Wei qiao hui
yong kuo

威 力 敲 打 汇聚 汹涌
壮阔
学习 目标
3. 认识下列词语: 拂过 呢喃 滴滴答答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汇聚
4.利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词。 三、指导朗读诗。
1.自己读,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要有一定的语速。 5. 全班交流读,大家评议。 6.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自然段,理解“美妙”。 2. 小结: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告诉同学们大自然
1. 自己读,要求正确,流利。
2. 同桌互读,要有一定的语速。
3. 全班交流读,大家评议。
4.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5.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6. 齐读。
五、学习第一小节。
1. 齐读第一节,说说作者把大地比作什么?为什
么?
2. 理解: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大地的确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了解大地巨人的形象特征和寓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理性思考和富有情感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地巨人的形象特征和寓意;2、学习课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大地巨人的形象特征和寓意;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感教育法2、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共同回顾上次课内容: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2、点拨新课:1)新课导入:老师展示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片,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美感角度了解自然美景。

2)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学习内容:本课将学习课文《大地巨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理解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相处,进一步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习新课:1、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大地巨人》。

2、安排互动活动:1) 请学生观察插图,描绘大地巨人外形特征,谈谈大地巨人的寓意;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大地巨人的声音和动作,表演大地巨人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情景。

3、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和点拨:1)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及句子。

2) 分析大地巨人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4、服务教学:1) 辅导学生做课外阅读,了解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对自然的保护与恢复;2) 鼓励学生拍摄自然环境、采集地球或动植物等自然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课后作业:1、给大地巨人起一个新名字,解释寓意,并画出描述;2、写一篇作文,描述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述说作为一名小学生为保护环境而做过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大地巨人的形象特征和寓意,理解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进一步强化了我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地巨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大地巨人》这一课文的基本内容。

2.能够用自己的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并且表述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地巨人》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学会用简洁和明了的语言描述情节。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一些生物的认识还不是特别确切,需要老师多加讲解。

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讲解和讨论中来。

四、教学内容1. 阅读课文让学生静下心来,听老师的指导,认真阅读这篇课文。

2. 分析课文1.请学生试着对这篇课文进行简单的分类,在文字中找出与大地巨人相关的词汇。

2.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这篇课文的标题是什么?它与课文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在故事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认为大地巨人最主要的寓意是什么?3. 讨论课文1.学生可以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2.学生可以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后可以汇报自己的观点。

4. 自由写作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可以从故事的角度来写一篇小文章,简单描述自己在课文中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很有意义,但是对于一些年级较小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多引导他们,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语言表述能力还需要加强,需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维。

2. 学生反思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很认真,也很有热情,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还不是特别强,所以在分组讨论和写作时希望老师能够更多地给他们指导和支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7大地巨人教案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7大地巨人教案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7大地巨人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传说中的地巨人形象与特征2.掌握描述地巨人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开阔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描述地巨人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1.课文:《地巨人》2.教材: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3.工具:白板、彩色笔、教学PPT4.学具:学生绘画用品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通过引发学生对民间传说中的巨人形象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过渡到本课的教学内容。

Step 2 课文讲解给学生介绍本课文《地巨人》的主人公——地巨人,并向学生展示地巨人的形象与特征。

Step 3 导读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地巨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从而进一步了解民间传说中巨人的形象与特征。

Step 4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地巨人》,并完成相关阅读理解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Step 5 绘画小活动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绘制地巨人的形象,并分别展示他们的作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Step 6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地巨人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Step 7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做好知识点的和归纳。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2.将自己绘制的地巨人形象和理解分享给家人或同学,交流感受及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民间文化中的巨人形象与特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7 大地巨人导学案
(无答案)鄂教版
7、大地的巨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写本课小字格中的10个生字,我会认双线格中的6个字。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自读课文,我了解了课文内容。

4、
【学习真情告白】
1、阅读“学习目标”,并补充完整。

2、借助“起航”中的训练题,自主预学。

3、小组合作: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注意找出学习中的错误,帮助纠正、学会,并记录在动态栏中。

②准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人人参与。

评价:正确☆ 熟练☆ 超能力☆ 积极☆学习过程动态栏
【起航】
自学题一:
识字注音。

()()()山群和蔼()()()()胸肌丘陵()()绒衣缓缓()()躺在翻滚订正:自学题二
XXXXX:
比一比,填一填。

忘()()密()()望()()蜜()()群()()跃()()君()()悦()()()()()()订正:
自学题三
XXXXX:熟读课文,朗诵展示。

我读了()遍课文,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1、明确目标
2、检查达标识字方法提示:
1、熟读生字表
2、查字典
3、形近字比较
4、旧字去偏旁
5、
【扬帆】
◎自学展示一:学会12个一类字以下方式可供选用:① 比:比准确、比快速、② 读: 分读、齐读、表演读、花样读、
③ 讲:解释词语④◎ 自学展示二: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以下方式可供选用:① 比:比准确、比流利②读: 分读、齐读、表演读、花样读、③讲:复述……④◎自学展示三: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

以下方式可供选用:①画课文的思维导图:线状的、花型的、板块的……②归纳回答③自学展示四:提出不明白的地方①认真听课文,把你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②认真听问题,把你知道的告诉别人。

【把舵】
自读课文,我知道:
文中“我”把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

他起伏的胸肌是(),他的头发和胡须是(),天空的太阳是他()。

我能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课题:
7、大地的巨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我温故知新、合作学习,我明白了诗歌的特点:
3、我学习用()方法把自己想象和观察到的自然景象写出来,写得更形象。

【学习真情告白】
1、阅读“学习目标”。

2、借助“快乐起跑线”中的训练题,自主预学。

3、小组合作:①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把收获或者存疑记录在动态栏中。

②准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人人参与。

评价:正确☆ 熟练☆ 超能力☆ 积极☆学习过程动态栏【起航】
自学题一:边读边质疑。

自读课文第二、
三、四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不太明白的地方。

自学题二
XXXXX:
边读边思考。

再读读课文第2~4节,想想每小节内容有什么关联?自学题三
XXXXX:边读边积累。

有趣的词语修饰:()的山群()的巨人()的胸肌有趣的句子:① 他起伏的胸肌,是。

2、他的头发和胡须,是。

有趣的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

方法提示:
1、抓住关键字词边读边做记号
2、将词语交换后读读,体会词语搭配要恰当。

3、想关联-找词语。

【扬帆】
◎ 自学展示一:边读边质疑自读课文第二、
三、四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不太明白的地方。

◎ 自学展示二:边读边思考再读读课文第2~4节,想想每小节内容有什么关联?◎ 自学展示三:边读边积累有趣的词语修饰:()的山群()的巨人()的胸肌有趣的句子:② 他起伏的胸肌,是。

2、他的头发和胡须,是。

有趣的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

【把舵】
1、再读读课文第2~4小节,想想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
2、研究:结合课文说说怎样把事物写得更形象。

3、再读读课文,让我们似乎看到大地巨人,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4、背诵全文。

方法提示:1 小组交流,准备汇报。

汇报
方式:1)朗读相关句段,说出体会。

2)准备需要的板书。

2 集体交流展示。

3 交流小结。

【思考与延伸】
学习课文第2小节的写法,仿写片段。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