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课目标与任务教学案例
初中教案英语阅读

初中教案英语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文化素养。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文章,如故事、寓言、科普知识等。
2. 阅读技巧:略读、寻读、精读等。
3. 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根据课文内容,讲解相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自由交谈,谈论他们喜欢的书籍或故事,引导他们谈论阅读的乐趣。
2. 引入课文(10分钟):向学生介绍课文,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可以简单介绍文章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3. 阅读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略读、寻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4. 分组阅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阅读技巧阅读课文。
鼓励他们互相讨论,解答疑惑。
5. 课堂讨论(10分钟):让学生汇报阅读成果,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扩展他们的知识。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根据课文内容,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阅读练习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的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课后阅读的习惯,评估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否得到培养。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文章。
2. 阅读技巧指导:相关阅读技巧的资料和示例。
3. 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讲解:相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的资料。
4. 课后阅读练习:相关阅读练习题。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
湘少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湘少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教学案例:湘少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引言: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信息获取能力。
本文以湘少版小学英语教材为基础,设计了一节针对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课,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正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熟练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教学素材: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3.学生练习册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描述或简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他们进行简单提问。
2.阅读理解(25分钟)教师将课件上的文章呈现给学生,按照适当的语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重点注意正确发音、语调和停顿。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3.扩展阅读(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发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额外阅读材料。
学生在小组内阅读这篇文章,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点拨和引导,确保学生能理解文章并正确回答问题。
4.语言运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简短的对话,围绕着课文的主题展开。
学生需要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创作。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呈现给学生,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学生可以在练习册上作答,或者将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教师进行批改,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他们的发言和批改他们的练习来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同伴互评和自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反思和总结能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一、背景介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和兴趣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为题,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为例,从听力、阅读理解、词汇拓展等方面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
二、教学目标经过这节授课,学生应能够:1. 听懂并能使用一些与阅读和词汇有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2. 能够正确理解并回答有关故事细节的问题;3. 能够根据图画和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4. 能够运用已知的信息猜测生词的意思。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通过唱英文歌曲《Hello, Goodbye》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并进行问候和简单的自我介绍。
2. 听力训练:通过播放一个短故事,并提出三个有关故事内容的问题,鼓励学生听懂并回答问题。
3. 阅读理解: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故事图片,然后向学生叙述故事的内容并同时展示单词卡片,鼓励学生运用已知信息猜测未知词汇的意思。
4. 词汇拓展:教师呈现单词卡片,学生根据图片和卡片上的单词,进行词汇拓展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图片和单词进行联想。
5. 学生活动:学生由小组活动,每组由四人组成,要求学生互相编写一个小短文来描述图片中的场景,鼓励学生运用已学内容进行创新性思维。
6.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介绍他们所写的短文,其他组员可以提问和评价。
7. 总结与延伸: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并提出一些延伸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练习英语阅读。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此设计中,通过听力训练、阅读理解、词汇拓展及学生活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音响设备及故事音频;2. 词汇卡片及图片卡片;3. 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案例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到新的知识和信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选择一篇适合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文章,通常可选择一篇报刊杂志或网络上的原版文章。
2.文章内容应该引发学生思考,涉及到一些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准备一份教师用的教学课件,包括文章内容和相关的问题。
2.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生词表、词语解释、提问材料等,方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
2.阅读教师让学生开始阅读文章,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或者个人形式去阅读。
学生应该注意关键信息,重要细节和文章结构。
3.讨论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用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
问题应该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观点的分析、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4.总结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和理解。
可以总结一些重点词汇、重点句子,也可以总结一些重点观点和见解。
五、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2.问题驱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反馈及时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进行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不断进步。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阅读的深度和理解的透彻程度等。
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相关问题的回答。
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案例的实施,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
初中生_英语阅读教案

教案:初中生英语阅读课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扫描、略读和细读等。
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动物保护2. 关键词汇:endangered species, protection, habitat destruction,illegal hunting3. 语法点: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濒危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教师发放文章,学生自主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扫描、略读和细读等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词汇和语法:教师指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点,如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并进行讲解和练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动物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5.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学的阅读策略,并强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文章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的表现来评估。
2. 学生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提高,通过词汇和语法练习的正确率来评估。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来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文章:关于动物保护的英文文章。
2. 图片:濒危动物的图片。
3. 词汇和语法练习:相关的练习题。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2. 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阅读的技巧和方法;2.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3.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章阅读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让学生回想上一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回忆起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
2. 阅读技巧的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章阅读的基本技巧,包括速读、略读、精读、深度阅读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阅读技巧的应用场合。
同时,教师可以示范如何阅读一篇难度适中的文章并做出总结。
3. 阅读实践教师选择一篇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让学生进行速读、略读、精读和深度阅读,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并提醒学生注意每个阅读技巧的使用细节。
4.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围绕文章的主题进行深度阅读,并总结文章的重点和思想。
5. 学生展示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小组讨论内容结合个人见解发表言论,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思考和探究。
6. 教师点评教师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阅读成果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水平。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包括阅读文章、书写读后感或总结,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样,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完成类似的课外阅读任务。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文章阅读的基本技巧并运用到实践中;2.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能够在英语阅读中独立思考、表达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该节课的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本课程的教师发现了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更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教育环境,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色,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2.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实行个性化、差异化识别和教学,包括课堂内外的不同资源整合与利用;3.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
高二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本文以高二英语阅读课为例,探讨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
2.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阅读能力参差不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话题导入:教师选择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导入:教师提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任务一:快速阅读1. 目标: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结构。
2.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主题、作者观点、主要事实等。
3. 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快速浏览文章,回答问题。
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任务二:精读1. 目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细节。
2.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
3. 活动:词语理解:找出文章中的生词,查找词典或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
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结构、语法、修辞手法等。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文章中的观点或事实。
(四)任务三:讨论与表达1. 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活动:小组讨论: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教师引导并总结。
(五)任务四:拓展与延伸1. 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2.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或实践活动。
3. 活动: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课题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为背景,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三、案例实施1. 教学内容本次阅读教学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Amy’s birthday”为例,课文讲述的是Amy的生日派对,通过Amy与朋友们庆祝生日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生日派对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生日派对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问:“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It’s a birthday party.”3)教师总结:“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Amy’s birthday party.”(2)阅读准备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与生日派对相关的词汇,如:birthday, present, cake, candle, balloon等。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如:“Happy birthday, Amy!”、“It’s your birthday!”等。
(3)阅读教学1)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What’s Amy doing? Who is she with? When is it?”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4)阅读拓展1)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生日派对的短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
(5)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阅读理解课目标与任务教学案例阅读理解课目标与任务教学案例一、教学课型:阅读课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牛津初中英语9a module 2 Unit 5 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2.教材处理Unit 5 的中心话题是电影,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影拍摄,电影类型的有关术语,能根据所得信息完成电影节放映电影的报告,能讨论不同类型的电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写一份自己喜爱的影星简历和文章。
阅读部分是一篇人物介绍,关于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演艺事业及成就。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理解和运用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学习电影的有关术语及对人进行评价的表达,学会如何根据时间顺序来描述人的一生。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能形成快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猜测词意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感受奥黛丽.赫本的事业成就,学习她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人格。
(4)文化背景目标:了解奥黛丽.赫本的生平,演艺事业及成就。
三、教学设计1.总体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先学后教、逐步内化”为设计理念,笔者采用任务设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课前准备笔者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分别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利用阅览室和网络收集电影和奥黛丽.赫本的资料,整理后制成PowerPoint在课堂上做简短介绍。
Group 1: make a list of your favorite holleywood actresses and their main woksGroup2: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oscar and Tony awardGroup3: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udrey hepburnGroup4: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udrey hepburn’s films3.教学过程Step1. Lead-in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奥黛丽.赫本的照片,然后让各组学生展示预习的成果。
〔设计说明〕使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课文内容形象、直观、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要求学生就预习问题进行交流并展示,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影的有关知识,预测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生词的意思,为之后的阅读活动做铺垫。
Step2. reading1. Skim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finish true or false exercises.1) audrey hepburn had been a writer before she became an actress.2) hepburn met collette when she was acting in my Fair Lady.3) audrey hepburn won the oscar for Best actress once.4) hepburn won a Tony award for the play Gigi.5) Funny Face was hepburn’s last holleywood film.6) audrey hepburn acted in a TV series called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7) audrey hepburn loved dancing.8) hepburn is remembered for her beauty and her kindness.Keys:(FFTFTTTT)2. Put the following events in the correct order.a. hepburn met colette in France.b. hepburn earned four more oscar nominations.c. hepburn won a Tony for a play.d. hepburn earned an oscar for Best actress.e. always—audrey hepburn’s last appearance in a film.f. hepburn played the lead role in the play Gigi.Keys: (afdcbe)〔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明确奥黛丽.赫本在不同时期的事件,她的主要作品及成就;同时要求学生做练习1时能指出错在哪。
3. divide the whole passage into four part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Part 1(Para1): who is audrey hepburn.Part 2(Para2): what she did before entering the film industry.Part 3(Para3—Para6): her acting careerPart 4(Para7): her achievements in other fieldPart 5(Para8): her death接着,教师提出问题:can you 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introduction, youth,career, charity, death.)〔设计说明〕划分段落和归纳大意在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
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和快速捕捉文章表层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
4.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form.audrey hepburn date of birth (4th may 1929) Place of birth (Belgium)date of death(20th January 1993)Place of death (Switzerland)Talents(ballet dancing, modeling, acting)Films(monte carlo Baby, roman holidays, Funny Face, Breakfast at Tiffany’s, my Fair Lady and always)awards(oscar for beat actress, Tony award for best actress,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5. Get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Is audrey hepburn famous only in the USa?2. what even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hepburn’s successful career?3. what did hepburn want to do in her TV series?4. what does pass away mean in the last sentence?5.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itle?6. how do you find from audrey hepburn?〔设计说明〕表格填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奥黛丽.赫本的基本信息。
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
问题1,2,3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问题3能使学生加强环保,促进情感教育。
问题4能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在情景中准确猜测生词词义,同时掌握该词的具体用法。
问题5,6旨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开拓思路,形成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
Step3. Post-readingGet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in group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can we learn from audrey hepburn?2. are you a fan of audrey hepburn? If so, what is your favorite audreyhepburn film?〔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合作思考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体会语言的沟通功能,培养合作精神,增加学生的语言体验,如指导学生用I like…because…句子结构回答。
另外通过讨论还能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情感熏陶,如学习奥黛丽.赫本的乐于助人,爱护环境等品质。
Step4. homework1.记忆相关词汇、词组和句型。
2.熟读课文。
3.完成评价手册中reading comprehension部分的练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本节阅读课在多媒体技术辅导下,由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内容导入,充分利用不同组学生之间的信息差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以时间为线索,并用一个字概括段意,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落实教学重点。
六个问题,培养学生由问题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又利用讨论的拓展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率,活跃课堂气氛。
2.笔者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气围。
在阅读过程中先利用填表格,而后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师生、生生互动性强,活动开工多样化,有个人活动、同伴活动和小组活动。
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掌握学习策略的情况给予适当反馈与评价。
well done! what a wonderful idea! If you give me more persuasive reasons, you will be excellent.等评价语使学生既能体会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愿望。
4.本节课通过整体阅读、分层阅读、整体感受来设计,教学过程体现了层次性与任务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