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眼外肌与弱视解剖

合集下载

斜视和弱视PPT课件

斜视和弱视PPT课件

8
举例
共同性斜视
• 单眼性斜视:假设右眼为单眼性斜视,遮盖右眼让左眼注
王 彦 建
视目标时右眼偏斜,去除右眼遮盖时,两眼均在原位不动。反之 遮盖左眼,让右眼注视目标时,则左眼偏斜;但当去掉左眼遮盖 时,左眼立即恢复原来注视位置,而右眼则偏向斜视方向,出现
两眼均有转动。
• 交替性斜视:遮盖右眼嘱左眼注视目标,或遮盖左眼嘱
右眼注视目标,当去掉遮盖时,两眼均保持原位不转动。
9
角膜映光法
王 彦 建
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10
王 彦 建
11
王 彦 建
12
王 彦 建
13
王 彦 建
14
眼球运动状况检查
•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王 彦
• 双眼运动检查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
足或过强。
15王 彦 建16王 彦 建17
马多克(Maddox)杆检查法
• 主要用于检查隐性斜视。 • 检查在暗室进行,嘱受检者注视5米处灯光。
王 彦 建
18
• 格雷夫法(棱镜分视法)
王 彦 建
19
同视机定量分析法
王 彦 建
20
隐性斜视
• 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
• 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
王 彦 建
斜视和弱视
基础知识
1
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
•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上下斜肌与
视轴成51°
王 彦 建
2
眼外肌作用
眼外肌
内直肌

眼外肌病及弱视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眼外肌病及弱视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眼外肌病及弱视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眼外肌病和弱视? 2. 谁会受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和治疗?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眼外肌病和弱视?
什么是眼外肌病和弱视? 眼外肌病
眼外肌病是指影响眼球运动的肌肉疾病,常见症 状包括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等。
常见的眼外肌病有甲状腺相关眼病、肌无力等。
什么是眼外肌病和弱视? 弱视
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障碍,通常指一只眼睛的视 觉能力低于正常水平,且无法通过眼镜矫正。
弱视的常见原因包括屈光不正、斜视等。
什么是眼外肌病和弱视? 两者的关系
眼外肌病可能导致斜视,从而引发弱视,二者之 间存在密切联系。
及时治疗眼外肌病可有效预防和改善弱视。
谁会受影响?
谁会受影响? 眼外肌病的患者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眼外肌病和弱视的发病机制 ,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科研进展,期望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与展望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眼睛,预防 眼病发生。
健康的饮食和适量运动都是关键因素。
谢谢观看
定期检查可帮助早期发现问题。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眼外肌病的症状
如出现眼球运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应尽快进行眼科检查,明确诊断。
何时就医?
弱视的早期信号
如孩子在看东西时总是歪头、眯眼,或一只眼睛 看东西时明显用力,需引起重视。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
何时就医?
专业检查的重要性
专业的眼科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眼外肌病和弱 视,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早期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眼外肌病及弱视科普讲座课件

眼外肌病及弱视科普讲座课件
眼外肌病常导致眼位异常和视力障碍,影响日常 生活。
什么是眼外肌病与弱视?
弱视的定义
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不良的状态,即使经过矫正 ,视力也无法达到正常水平。
弱视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
什么是眼外肌病与弱视? 两者的关系
眼外肌病可能导致弱视,因为眼睛不能正常对焦 或移动。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防止弱视加重的关键。
眼外肌病及弱视科普讲座Fra bibliotek演讲人:目录
1. 什么是眼外肌病与弱视? 2. 为什么会发生眼外肌病和弱视? 3. 如何进行诊断? 4. 如何进行治疗? 5. 如何预防眼外肌病和弱视?
什么是眼外肌病与弱视?
什么是眼外肌病与弱视?
眼外肌病的定义
眼外肌病是指影响眼球运动的肌肉疾病,包括肌 无力、肌肉萎缩等。
为什么会发生眼外肌病和弱视?
心理和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影响眼外肌病和弱 视的发生。
如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对儿童视力健康的影 响。
如何进行诊断?
如何进行诊断?
眼外肌病的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眼动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 行诊断。
专业的眼科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病因。
如何进行诊断?
弱视的诊断
建议孩子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尤其在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检查频率应适当 增加。
如何预防眼外肌病和弱视? 保护眼睛健康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
如何预防眼外肌病和弱视?
家庭教育
提高家长对眼外肌病和弱视的认识,关注孩子的 视力变化。
使用视力表、屈光检查等方法进行弱视的诊断。
早期筛查和定期视力检查对于儿童尤为重要。

眼科学:08斜视与弱视

眼科学:08斜视与弱视
或显性眼颤
26
治疗
1、如有弱视,先治疗弱视 2、需手术治疗,最早两岁左右手术
27
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高度远视状态需要高的调节,出现内斜
治疗:全矫方式可使眼位正常
高AC/A型:
高AC/A引起调节性内斜,斜视角近距大于远距, 有远视
治疗:全矫+双光镜:看远全矫配镜、看近过矫
配镜
28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20
双眼视觉
Worth四孔灯
主眼
21
局部立体视
22
四、斜 视
麻痹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发病年龄 病因 自觉症状
任何年龄均可
神共经同系性统斜疾病视、颅内血
管病、炎症或肿瘤、肌 肉疾病、代谢或内分泌
障非碍共、同外性伤等斜视
多有复视、眩晕,伴有 代偿头位
多在5岁前发病 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的鉴别 未确定 无明显症状
15
眼球运动状态检查
一、单眼运动
1.内转: 瞳孔内缘达上下泪小点连线。 2.外转: 角膜外缘达外眦角。 3.上转: 角膜下缘达内外眦连线。 4. 下转:角膜上缘达内外眦连线。
16
二、双眼运动检查 双眼同向运动:6个方位,协调一致 双眼异向运动:集合运动,双眼内直肌进行辐辏运动 集合近点: 正常值:6-8cm,<5cm者集合过强, >10cm
9
复视
10
斜视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1、抑制(suppression) 2、弱视(amblyopia): 3、中心旁注视(eccentric fixation) 4、异常视网膜对应(ARC)
无三 视力及屈光 鉴别诊断
专科检查
12
2、专科检查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课件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课件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1
斜视临床检查法
• 双眼注视时,一眼眼位偏斜称为斜视(strabismus). • 一. 斜视的检查(Examinaton of strabismus) • 1. 病史(history):家族史,发病年龄,发生类型,偏斜类型,注
视性质,治疗史等。 • 2. 一般情况:偏斜方向和程度,眼裂大小等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6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 治疗时机:斜视一经确诊就可开始治疗。越早 越好,年龄越大,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为美容目的。
• 非手术治疗: 1. 弱视的治疗 2.光学治疗:配镜 3.药物治疗: 4.视能矫正训练: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7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 手术治疗: 方法:1.肌肉减弱术 2.肌肉加强术 3.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术 手术肌肉选择:
• B. 潜在融像功能检测:主要方法为红滤片加棱镜 方法。即在斜视患者的单眼前加红光滤片,双眼 同时注视点光源,在单眼上加棱镜至出现双眼单 像。
• C. 立体视功能检测:应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测。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25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 目的: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先治疗弱视,双眼视力平衡后,手术或非手术矫正斜视。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17
视 网 膜 对 应 点
双眼视觉的产生是由于两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有共 同视觉方向,在两眼黄斑周围视网膜上有许多成对 的具有共同视觉方向的点,称为视网膜对应点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18
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
复视(diplopia) 视混淆 抑制(suppression) 异常视网膜对应(ARC) 偏心注视 弱视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

眼科学课件:眼外肌病和弱视

眼科学课件:眼外肌病和弱视
眼外肌病
解剖和功能
四条直肌: 内侧直肌(Medial Rectus M)
外侧直肌(Lateral Rectus M) 上直肌(Superior R M) 下直肌(Inferior R M)
两条斜肌:上斜肌(Superior Oblique M)
下斜肌(Inferior Oblique M)
功能
• 垂直斜视:少见,多有复视.
弱视
人类的视觉感知并不是生下时就已发育成 熟的 动物实验已证明,如果在视觉发育阶 段中大脑皮层没能接受到充分的视觉信息 刺激,脑细胞的发育就受到抑制,而且不 能在以后重新补偿 .
定义:在视觉发育期间,各种原因造成视觉 细胞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 同龄正常儿童.
左眼眼眶爆裂性骨折
检查
眼球各方向固视时眼位偏斜不对称,在 麻痹肌肉作用方向上偏斜最大。根据这 一原理可找出麻痹的肌肉。最简单实用 的是红镜片检查复像的距离。
麻痹性斜视
原理之一: 麻痹肌肉作用外侧直肌外,其他直肌
和斜肌都有垂直向的功能。
原理之三:由于麻痹肌使眼球不能到位,使看到
上转(Elevation) 下转(Depression) 外展(Abduction)内收(Adduction) 内旋(Intorsion) 外旋(Exotorsion)
Listing平面:x轴 上转下转 y轴 内旋外旋 Z轴 内收外展
协同肌(Synergist) 拮抗肌(Antagonist)配偶肌(Yoke)
共同性外斜视(Comitant exotropia)
常见于近视 调节减弱 集合不足(眶轴本身向外) 调节性集合/调节比AC/A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ratio)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PPT课件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PPT课件

斜视临床检查法
双眼注视时,一眼眼位偏斜称为斜视 (strabismus). 一. 斜视的检查(Examinaton of strabismus) 1. 病史(history):家族史,发病年龄,发生类 型,偏斜类型,注视性质,治疗史等。 2. 一般情况:偏斜方向和程度,眼裂大小等
3. 视力检查visual acuity: 4. 屈光检查refractive examination: 5. 斜视的定性和定量检查(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of strabismus) (1)遮盖试验(cover test): A.交替遮盖试验: B.遮盖-去遮盖试验: (2)角膜映光法:
上方肌内旋,下方肌外旋
六个诊断眼位
协同肌和拮抗肌 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还有其它眼 外肌来协助完成,起协助作用的眼外肌,称协 同肌。 如垂直注视时,上直肌和下斜肌是使眼球向上 运动的协同肌。 眼外肌的运动尚需相互制约,以免超出所需要 的运动范围,相互制约的眼外肌称为拮抗肌。 如同一眼内转或外向同一方向共同运动时,使双眼 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称为配偶肌。
非共同性
发病 骤然
共同性
逐渐进展 无受限 两个斜视角相等 无
眼球运动 向麻痹肌运动方向受限 斜视角 复视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有
代偿头位


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目标,斜眼的偏斜度。 第二斜视角:斜眼注视目标,健眼的偏斜度。
非共同性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 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 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眼外肌麻痹 所致的眼位偏斜。
完全相同的图像综合成一个具有立 体感的图像 三级视功能
产生双眼视觉的基本条件
双眼视力比较接近

眼外肌病及弱视诊断与治疗PPT

眼外肌病及弱视诊断与治疗PPT
汇人:
01
02
03
04
05
06
眼外肌病:指眼外肌的疾病,包括 眼外肌麻痹、眼外肌炎等
眼外肌病及弱视的共同点:都可能 导致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
弱视: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 于正常水平
眼外肌病及弱视的区别:眼外肌病 主要影响眼外肌功能,弱视主要影 响视力发育
康复训练: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提 高视力和眼外肌功 能
添加项标题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添加项标题
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
添加项标题
饮食调理: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添加项标题
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过度用眼等不良习惯
添加项标题
心理辅导: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磁共振成像(MRI):观察眼 外肌的形态、位置和活动情况, 以及眼外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观察眼 外肌的形态、位置和活动情况, 以及眼外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核磁共振成像(NMR):观察眼 外肌的形态、位置和活动情况, 以及眼外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眼外肌电图(EMG):观察眼 外肌的电生理活动情况,判断 眼外肌的功能状态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 等
眼外肌功能检查:包括眼球运动、眼位 检查等
眼外肌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
眼外肌电生理检查:包括眼外肌电图、 眼外肌肌电图等
眼外肌病理学检查:包括活检、组织学 检查等
眼外肌基因检测:包括基因测序、基因 突变检测等
超声波检查:观察眼外肌的形 态、位置和活动情况
能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手术治疗
28
三、非 共 同 性 斜 视
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 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斜视
分类与病因 先天性 发育异常、产伤等 后天性 炎症、外伤、肿瘤、 血管性、代谢性疾病 等
29
临床表现
1、眼球运动障碍 2、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3、各方向注视时斜视角不等 4、复视 5、代偿头位 6、 眼性眩晕
双眼单视 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对
应点所形成的像,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 枢融合为单一物象的功能
必备条件 1.两眼视觉知觉正常或近似 2.正常的视网膜对应点 3.双眼眼外肌平衡协调 4.大脑皮层中枢融合机制完善
7
8
双眼单视分级
1级 同时知觉 2级 融合 3级 立体视觉
9
感觉融像 将双眼信息融合成单一像的能力
立体视觉 大脑将两个存在细微差异的图像信 息融合而产生单一并具有深度感的视觉
三、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
复视 两眼黄斑中心凹接收不同的像,无法将其融合成单一像而
出现双 重像的状态
抑制 为消除复视干扰,视中枢自动关闭一眼视觉信息的传入的
现象
异常视网膜对应 为消除复视,视网膜新建立的点点对应关

偏心注视 单眼视情况下,视网膜的中心凹以外区域用于注视
13
14
15
水平或垂直位 复视试验 同侧或交叉
最大分离方向
歪头试验 上斜肌
立体视功能
16
二、斜 视 共同性斜视的特点
1、无双眼单视 2、眼外肌及其神经支配无器质性病变 3、向任何方向注视,斜角均不改变 4、无复视 5、无眼球运碍动障
17
共同性内斜视
抗炎
神经营养、能量药物等
肉毒杆菌毒素A ◆ 光学疗法
◆ 理疗
◆ 遮盖患眼
◆ 手术
37
第三节 弱 视
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 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 效刺激不足,所引起的单眼或 双眼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 童,没有可察觉的器质性病变。
38
病因及分类
斜视性 屈光性 形觉剥夺性
39
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矫正视力< 0.8
轻度 0.6 -0.8
中度 重度
0.2 -0.5 <0.1
2、拥挤现象
3、光觉正常
40
检测方法 角膜对光反射 红光反射 瞳孔检测 眼底检查
41
治疗
◆病因治疗
◆遮盖疗法
◆压抑疗法
◆精细操作训练
42
鉴别诊断
30
31
32
33
34
35
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鉴别
鉴别点
麻痹性
共同性
发病时间 骤然 、成人多见 逐渐、多为儿童
眼球运动 向麻痹肌动作
无异常
方向障碍
复视


斜角 第2斜角>第1斜角 第2斜角=第1斜角
代偿头位 有

屈光状态 无明显屈光异常 内斜多为远视
36
治疗
◆ 病因治疗
◆ 药物治疗
分类 先天性 调节性
后天性 非调节性 部分调节性
18
临床表现
1、一眼注视目标,另眼向鼻侧偏斜
2、眼球运动基本正常
3、向任何方向注视、斜视角均相等
4、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相等
5、无复视及代偿头位
6、常合并程度不同的远视
19
20
21
22
23
24
共同性外斜视
病因 ● 融合功能不良,集合不足或散开 过强 ● 调节与集合力不平衡 ● 屈光参差 ● 解剖因素 ● 废用性
25
分类 间歇性 固定性
临床表现 1、一眼注视目标,另眼偏向颞侧; 2、3、4、5、同内斜视;
26
27
共同性上斜视 病因 解剖异常、神经支配异常等 A或V型斜视
当上方注视的水平偏斜角和下方注 视时的水平偏斜角不同时的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目的 获得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单视 ◆ 矫正屈光不正 ◆ 弱视治疗 ◆ 正位视训练

现象
弱视
10
第二节 斜 视
融合功能失控,眼球发生偏斜,即在双 眼注视状态下出现的眼位偏斜。
分类
隐斜
显斜
共同性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
内斜
外斜
上斜(垂直性)
A或V型
11
一、斜 视 检 查 法
询问病史 望诊 视力及屈光检查 斜视的定性、定量检查
遮盖试验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法 视野计检查法 同视机检查法
12
眼外肌病
1
复习解剖
2
3
第一节 眼外肌与双眼视
一、眼外肌的功能
协同肌 配偶肌 拮抗肌
协助同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 要作用的肌肉 双眼作同向共同运动时使双 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 双眼同向共同运动时互相制 约、作用相反的肌肉
六个主要注视眼位
4
5
6
二、双 眼 视 觉
视网膜对应点 两眼视网膜上具有相 同视觉方向的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