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电影你不知道的8件事

合集下载

[故事新篇]艳情故事4篇

[故事新篇]艳情故事4篇

[故事新篇]艳情故事4篇艳情故事篇(一):读后感作文600字读《孩子无罪》有感今天,我读了《孩子无罪》文章后,心中有许多感想想发表出来。

《孩子无罪》这篇文章讲述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邻居的反对,收养了仇人的儿子。

并顶着巨大的压力将孩子抚养成人的故事。

当我读到艾娜不顾邻居的反对,收养了仇人的儿子时,心潮澎湃。

一个母亲能有如此博大的母爱与胸怀,她想:她的仇人虽然处决了她丈夫,但是仇人的孩子是无罪的。

仇人的孩子又成了孤儿。

作为母亲她应该收养这个孤儿。

啊,母亲的爱原来如此的博大呀!我又想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一只母狮子在孤独的趴着。

正在这时,一只幼小的羚羊摇头晃脑地向母狮子走来。

奇怪了,母狮子并没有吃它。

后来才知道,母狮子的幼崽前几天死了。

因此,它看到羚羊,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

人的母爱和动物的母爱是相通的,所以不可思议的事变成了事实。

当我读到邻居都不理解爱娜的行为,辱骂她,甚至她的孩子都拿石子扔她时,我的心有些绞痛: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爱娜呢?原来邻居都认为:你看,这孩子他父亲可是你的仇人呀!仇人的孩子,你怎么能收养呢?我看,你还是把他扔掉或送到教养院去吧!可是爱娜却不这样认为:虽然他父亲范下滔天大错,但是孩子年幼无知,又成了孤儿,我要把他抚养成人。

因此,爱娜总是爱抚着他。

当我读完了课文时,心中有了些伤心,又有些欣慰。

伤心的是:这孩子由于邻居辱骂过他,便与邻居作对。

邻居们终于忍受不了,将这孩子送到了教养院。

但是爱娜为什么要把他找回来呢?因为她怕孩子“破罐子破摔”——变得更坏。

欣慰的是:当这个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时,决心痛改前非,从此他做了许多好事,得到了邻居的夸奖。

通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了一个母亲的爱心与责任心。

爱娜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又使一个伟大的母亲。

艳情故事篇(二):成人之美,留己生路西汉初年,朝廷大肆分封同姓王建立诸侯国,目的是缓冲社会矛盾,变乱时拱卫京师。

时间一长,诸侯王渐渐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管辖。

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

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

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在电影史上,香港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彩的故事而备受瞩目。

这个地方孕育了无数经典之作,不仅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部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以展现香港电影的魅力和影响力。

一、《无间道》《无间道》是由刘伟强、麦兆辉执导,刘德华、梁朝伟和黄秋生等一众实力演员主演的犯罪惊悚片。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警察潜入黑帮,并且黑帮中有一名卧底警察的故事。

影片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出色的演员演技和大胆的视觉风格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的一颗明珠。

《无间道》凭借其优秀的制作和深刻的主题,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国际上赢得了高度评价,被誉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二、《春光乍泄》《春光乍泄》是由王家卫执导的一部浪漫爱情电影。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纤细的心理描写而备受瞩目。

影片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社会观念和道德约束下的挣扎。

《春光乍泄》通过对男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性别与性取向的敏感处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迷人的爱情故事,也是对社会观念和道德问题的深刻探讨,成为了亚洲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三、《In the Mood for Love》《In the Mood for Love》是由王家卫执导的一部港产电影。

这部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和深情的故事而广受赞誉。

影片讲述了两个邻居之间的暗恋故事。

《In the Mood for Love》的影像美学和细腻的叙事手法使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赢得了国际电影界的赞誉,也为香港电影树立了一个辉煌的典范。

四、《喜剧之王》《喜剧之王》是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一部喜剧片。

这部电影以其幽默搞笑的剧情和让人难忘的角色塑造而成为了华语电影界的经典之作。

影片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为了梦想成为喜剧演员而不断努力的故事。

《喜剧之王》以其搞笑的台词和动作,打动了观众的笑点,同时也通过对人生价值和梦想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香港十大奇案系列之十:HelloKitty藏尸案

香港十大奇案系列之十:HelloKitty藏尸案

香港十大奇案系列之十:HelloKitty藏尸案今天我们讲这个系列的最后一个,发生于1999年的HelloKitty藏尸案,又名九龙西酷刑案。

女死者生前被禁锢、虐待,死后被肢解、烹尸,而最让人侧目的,是头颅被塞进一个HelloKitty洋娃娃里面。

1997年,21岁的夜总会小姐樊敏仪,因筹措祖母的医药费,偷取皮条客陈文乐(33岁)数千元港币及其他财物(也有人说是毒品债)。

陈文乐于是吩咐梁胜祖(26岁)及梁伟伦(19岁)向樊敏仪追债。

为求还清债项,樊敏仪怀孕后仍继续接客,但欠款不断被提高,樊敏仪无力偿还,因而触怒三人。

1999年3月17日梁胜祖及梁伟伦按照陈文乐要求,将樊敏仪从葵涌丽瑶邨富瑶楼一单位押走,禁锢于九龙西尖沙咀加连威老道31号3楼一单位。

陈文乐三人用木板封着该单位的玻璃窗,把滚油泼向樊敏仪口腔,在伤口上涂上辣椒油,逼迫樊敏仪吞吃粪便及喝尿。

把烧熔的塑胶吸管滴在她的腿上,并命令她发出笑声。

樊敏仪慢慢变得神志不清,不时挑起伤口上的焦疤,之后双手被三人用电线紧紧捆住并用钢管殴打。

案发现场图片陈文乐三人再用打火机烧她脚部,要她移动身躯,数星期后,樊敏仪终于支撑不住,直接用嘴吸食冰毒,在地上辗转反侧,估计于1999年4月中旬死去,死时脸部浮肿、牙龈流血,全身长满水泡、伤口灌脓。

案发现场图片当陈文乐三人发现樊敏仪已死去后,他们决定将死者肢解,先将尸体搬到浴缸中放血,锯开骨骼,以胶袋盛著死者的肠脏,在浴室中以烫水烚熟,肢解部分载于多个塑胶袋内,后弃置于垃圾站。

陈文乐亦在房间内,以煤油炉烹煮死者头颅,他们将内脏弃置于屋内及随手掉到大厦檐篷,并将一个HelloKitty洋娃娃割开,取出部分棉花,把死者煮熟的头骨塞入后缝合。

藏尸期间,住在楼上一名姓黄的男住客,曾在大厦的热气槽上,看到有人影不断手起刀落,好奇下以摄录机拍下情景,但有关片段后来已被洗掉。

此后,该单位被空置,附近邻居多次嗅到单位内传出强烈恶臭,报警求助,但警方到场后认为是垃圾臭气,未有深入追查。

这些被禁的香港B级片,是电影史上被阉割的信仰(20190410115622)

这些被禁的香港B级片,是电影史上被阉割的信仰(20190410115622)

这些被禁的香港 B 级片,是电影史上被阉割的信仰八九十年代,香港的经济很不景气。

但恰恰是那个时候,香港的电影发展到了黄金时期。

其实更客观地来说,是 B 级片频出。

在记忆中,那个年代的港片,大多充满了异色、重口和情欲。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尺度惊为天人的电影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渐渐退出了历史。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B级片,组成了那个年代特殊的记忆。

今天,院长就来暴露年龄,跟大家翻翻旧账。

清汤寡水的不提,今天我们只说禁片。

《福伯》▼福伯不是姓“福”的老伯伯。

这是一个职业,是法医的助手,他们的工作就是按法医的指示解剖及整理尸体。

曾经有个叫福伯的人干过这一行,于是,人们开始把做这一行的人统一称作“福伯” 。

在全香港,干这行的也只有寥寥几人。

影片因为大量血淋淋的镜头和过于真实的解剖场景被禁。

故事讲述的是殓房的福伯在不同的情况下,遇上黑帮杀手、黄秋生与曾志伟演绎的死囚,以及一个想吃人肉的青年杀人狂。

三段看似没甚关系的人和事,却被命运以不幸的连线,冥冥中连结在一起。

做这一行的人,每天都目睹着死亡。

殓房内的福伯,对鲜血、腐烂的器官,甚至自己的生活早已麻木。

“很多人都看不到生命美好的一面。

那时候,活着和死亡就很接近了。

”长大之后,院长才体会到,藏在血肉模糊的镜头后面,电影人的那份思考。

《虐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结婚后发现,另一半是个性变态者。

电影的女主看似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儿子活泼可爱,丈夫疼爱自己。

但事实上,她的丈夫拥有变态人格,经常对自己进行虐待。

可是女主对这样的暴行一直忍气吞声,因为母亲的重病,必须靠丈夫给的违禁药品来治疗止痛。

最后,女主一次忍无可忍的出逃,使剧情达到了高潮,气急败坏的丈夫疯狂地追寻她,甚至大下杀手。

93 年的香港,临近回归。

大多数港人却生活在极端的焦虑和自我认知的障碍之中,这种焦虑也对家庭生活产生了影响,家庭暴力成了释放压力的一个出口。

那些年影片中的人物很多处于分裂的边缘。

而 B 级片,无疑是将这些问题以更加癫狂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扒一扒刘德华《天若有情》电影背后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扒一扒刘德华《天若有情》电影背后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扒一扒刘德华《天若有情》电影背后你所不知道的故事1990年,刘德华的《天若有情》在亚洲地区上映后,不知看哭了多少人,在广大影迷心目中《天若有情》是刘德华最好的一部爱情电影,刘德华载着吴倩莲然后狂飙鼻血那一段至今仍是永恒的经典画面,可以说,没看过刘德华的《天若有情》都不敢说自己是70后、80后了。

刘德华的天若有情你可能看过不下十几二十遍了,但它背后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今天小悟就为大家娓娓道来:一、《天若有情》为致敬大导演王天林而拍王天林是王晶的爸爸,杜琪峰很多电影里都有一个胖老头,那个人就王天林。

陈木胜、杜琪峰、林岭东为王天林的弟子,王天林为大导演,黄日华版的《射雕英雄传》就是他拍的,王天林当时在TVB提携了许多后来在演艺圈声名大噪的导演和演员,其中就有被后来称为香港铁三角的陈木胜、杜琪峰、林岭东三人。

当年王晶、陈木胜、杜琪峰、林岭东等几个年轻人,捣鼓着拍一部黑帮爱情片,致敬王天林、为其生日献礼,所以就有后来的《天若有情》。

二、《天若有情》的导演是陈木胜,不是杜琪峰很多人误认为《天若有情》的导演是杜琪峰,那是因为那时候杜琪峰已是很有名的导演,而且陈木胜从1983开始就一直任杜琪峰的助理导演,《天若有情》是陈木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加上杜琪峰是监制在现场管事多,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杜琪峰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刘德华曾表示:一直不知道陈木胜是导演,因为现场杜琪峰的话太多了,一直以为那部戏的导演是杜琪峰。

三、《天若有情》一共拍了三部现在我们熟知的比较经典就是1990年上映的这一部了,但其实它拍了三部。

第二部1992年上映,由郭富城、吴倩莲主演,叫《天若有情2 天长地久》。

第三部1996年上映,由刘德华和吴倩莲主演,叫《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

四、拍《天若有情》时,刘德华和杜琪峰闹翻了当年拍《天若有情》时,拍完那个摘下头盔的戏份时,刘德华都会下意识弄下被压扁的头发,这时杜琪峰就会破口大骂:你们这些偶像,爱美如命…后面是一连串的三字经。

香港电影十日谈 —— 香港电影的内地因缘

香港电影十日谈 —— 香港电影的内地因缘

电影知识| 香港电影十日谈第九日:香港电影的内地因缘“中国第一间具规模而现代化的电影机构,是中国大陆电影工作者罗明佑(广东人)等人,与香港人黎民伟等于1930年在香港集资而建立的‘联华影业公司’。

其属下的第三制片厂‘联华港厂’,便是香港第一间较有规模的电影制片厂。

在香港默片时代,‘联华港厂’在港出产的影片,占数最多。

可以这样说,香港电影的发展,通过了两地电影工作者和资本家的合作,踏进了重要的一步。

”——余慕云南下香港与北上神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电影资源的比较大规模的转移,前者,主要是在三四十年代,促使了香港电影业的繁荣与复兴,而后者,则主要是在2003年以后,是香港电影工业与内地电影工业的逐渐汇流。

南下香港:上海电影人的三次南下二战之前电影在华人地区的发展,形成了香港、上海一南一北的两大基地,其中五十年代之前,又以上海为最大规模的电影制作中心,包括黎民伟、吴楚帆等香港电影人,都先后在上海学习电影工作;而上海电影人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与影响力,也曾南下香港创业,后来二战爆发后到1950年5月1日不再允许大陆人自由出入香港时,又有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南下,这为香港电影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更何况,四五十年代大批内地人的涌入香港,也为香港工业(包括电影业)带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第一次的上海电影人大规模南下,是在三十年代初,这时期电影人主要是抱有创业的态度南下。

在1931年时,“华北影院王”罗明佑与黎民伟以“华北”和“民新”为基础,创办了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与上海两地注册成立。

联华影业包括了联华第一厂(原民新影片公司)、第二厂(原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第三厂(原香港影片公司)、第四厂(原上海影戏公司)及北京联华第五厂,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运作,拍摄题材也各有不同。

其中,联华三厂的厂长是黎北海,基本编导有关文清、梁少坡及黎北海,基本演员则有吴楚帆与黄曼莉等,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相继推出《铁骨兰心》、《古寺鹊声》、《夜半枪声》、《暗室明珠》等四部默片及少量的新闻记录短片,而更重要的是联华三厂还开办了“演员养成所”,包括李铁、石友于、唐醒图等都是毕业于此。

香港十大奇

香港十大奇

香港十大奇案与三级片【新窗打开】文:竹聿名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是我快乐童年的记忆。

我就是看了这部连续剧才开始偷偷练“九阴白骨爪”、“降龙十八掌”的,但怕自己掌气伤人,十余年来一直未出手。

久不习练想来如今已经荒废。

当年地方台热播《射雕》期间是不是万人空不空巷我没上街数过,不敢确定,但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像祖宗一样供在台上,底下满屋子男女老少挤成一堆看郭靖玩鸟看黄蓉玩郭靖看老顽童自己玩的场景我是记忆犹新的。

后来问起戏外的事情才知道翁美玲原来好几年前已经自杀了,很可惜;渐渐的自己也开始翻看报纸,才又晓得翁美玲自杀是有好几个版本的。

惊奇的莫过于初小时候看到某法医证实翁美玲手臂留有神秘针孔红斑和头部被击打的言词,然后他又被某些势利人物阻拦继续调查,看这段新闻的时候幼小的我异常紧张,觉得香港真是黑暗。

去年莫名其妙又传出囚犯的爆料翁美玲是知道太多而被娱乐老板派人轮奸然后自杀的。

人们似乎永远不愿相信大明星翁美玲的死会是开煤气为情自杀那么平凡……香港传媒大姐查小欣很相信香港的司法,她否定了前面我提到法医官的说法,觉得以香港的司法程序那是不可能的。

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却发掘到另一种更古怪的说法。

有一回查小欣本来打算回杂志社,路过一家自己熟悉的书店,没多想就走了进去,然后毫无目的找起书来。

她眼光在一本已经上了尘的回忆录前停了下来。

回忆录是一位退休探长写自己经手的“十件奇案”。

查小欣看到其中一个奇案就发生在“广播道伟锦园”,看着那六个字查小欣心跳猛然加快——她心里知道翁美玲自杀的公寓正是在“广播道伟锦园”。

接下内容让查小欣越看越是心惊。

奇案的内容是说十几年前伟锦园一个单元曾经发生过命案,死过一个女的;而几年后那个单元住进了一个舞女,因为与男友发生争吵,被狠心杀害,杀人后其男友为了毁灭证据掩盖事实,就把舞女放到满水浴缸中,可还是被那位探长发现了蛛丝马迹,破了案,把那男人绳之以法。

案子奇就奇在同一间单元发生两起命案,死者同是女性,老探长认为古怪,觉得会不会每间房子都有自己的命运,类似的案件是否还会发生在同一间单元里?故事让查小欣手心冒汗,她直觉认为翁美玲和那宗命案有关,连忙买书赶回杂志社,查到翁美玲的确切地址后,马上派人去图书馆查阅旧报纸。

香港电影观后感

香港电影观后感

香港电影观后感香港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彩的表现著称于世。

作为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受观众喜爱。

近年来,我有幸观看了几部精彩的香港电影,每一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和感悟。

首先,我想谈谈《无间道》这部电影。

该片由刘伟强和麦兆辉联合执导,以黑帮为背景,讲述了两个身份相反但命运交织在一起的警察和卧底的故事。

电影以精彩的剧情引发了我对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等道德问题的思考。

同时,影片采用了紧张刺激的画面语言和冷静深沉的配乐,为观众营造了一种严肃而紧张的氛围。

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得观众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另一部我要提到的电影是《In the Mood for Love》。

这部作品由王家卫执导,讲述了两个邻居之间的禁忌爱情故事。

电影以精美的画面和深情的描绘展示了香港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故事中,男女主角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感情,将情感埋藏在心底。

这种克制和忍耐又引发了我对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压抑和禁锢的思考。

影片中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悠扬的旋律让观众更好地融入电影情节当中,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还有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香港电影是《投名状》。

这是一部讲述武侠故事的电影,由张国荣主演。

影片通过华丽的武打场面和悲壮的情感线展现了侠义精神和忠诚的价值。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护了自己的信仰和誓言。

观影过程中,我不仅被电影中精心设计的动作场景所震撼,还被主人公的坚定意志所感动。

他敢于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这种精神正是现实世界中所需要的。

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深入人心的主题,给观众提供了一种触动灵魂的体验。

通过香港电影,我体验到了情感的迸发和思想的启迪。

香港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表达,它带给我无穷的思考和启发。

总结起来,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彩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称赞和喜爱。

《无间道》、《In the Mood for Love》和《投名状》等电影通过精彩的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香港电影你不知道的8件事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第一届香港金像奖诞生于1982年,当时并未引入提名机制,只有五个奖项: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编剧,另设十大华语片与十大外语片奖。

首届颁奖礼参与人数不多,除惠英红与周润发外,大多数导演穿得随随便便就去了,甚至有人着短裤和T-shirt上台领奖,被报刊批评不够庄重。

32年后,香港电影金像奖成为唯一能够在大中华地区均可收看电视直播的华语电影奖项,也是全球电影颁奖典礼中收视人群最高的华语电影颁奖盛会。

那些不可能没得过香港金像奖的演员们
大众电影(pop-movies)
成龙
1985年《A计划》最佳男主角惜败李修贤(《公仆》);
1986年《警察故事》、《龙的心》最佳男主角惜败郑则仕(《何必有我》);1999年《我是谁》最佳男主角惜败黄秋生(《野兽刑警》);
2005年《新警察故事》最佳男主角惜败梁朝伟(《2046》)
林青霞
1984年《蜀山》最佳女主角惜败叶童(《表错七日情》);
1986年《警察故事》最佳女主角惜败王小凤(《错点鸳鸯》);
1993年《绝代双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最佳女主角惜败张曼玉(《阮玲玉》)
夏文汐
1983年《烈火青春》最佳新人惜败马斯晨(《投奔怒海》);
1986年《花街时代》最佳女主角惜败王小凤(《错点鸳鸯》)
王祖贤
1988年《倩女幽魂》最佳女主角惜败萧芳芳(《不是冤家不聚头》)
张耀扬
1988年《监狱风云》最佳男配角惜败梁朝伟(《人民英雄》);
2001年《江湖告急》最佳男配角惜败吴镇宇(《公元2000》)
“HAF”和梦想
HAF是指香港国际电影节旗下的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从HAF起步的作品包括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陈德森的《十月围城》、奉俊昊的《母亲》、朴赞郁的《蝙蝠》、陆川的《南京!南京!》、黑泽清的《东京奏鸣曲》、宁浩的《疯狂的赛车》,“对导演来说,在HAF得到关注就等于离梦想成真迈进了一大步”,关锦鹏曾这样说。

“创意香港”
如果想在香港拍摄电影,就必须和一个叫作“创意香港”的政府部门打交道,“创意香港” 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下一个专责办公室,于2009年6月1日成立,重点工作是去牵头、倡导和推动本港创意经济的发展,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电影。

韩国的《夺宝联盟》,好莱坞的《敢死队2》,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4》,迈克尔·曼的《骇客交锋》……没有“创意香港”的支持帮助,就没有这些影片中的香港元素。

大众电影(pop-movies)
“警察公共关系科”
港产动作片片尾字幕的致谢名单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名字:警察公共关系科。

在香港拍电影,但凡影片内容涉及“警察”或者有“开枪”情节,以及影片拍摄时需要“封路”清场的影片,都要向警方报备并协调安排。

而香港警方负责与电影业串联的就是警察公共关系科。

演员穿着警察(包括辅警)、交通督导员、政府飞行服务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制服进行拍摄之前,需要向警察公共关系科递交申请,经过警务处处长批准后,才能拍摄。

比如据陈木胜导演说,拍《扫毒》时,刘青云要穿警服前一定要拍照给警方才能参与拍摄。

电影雇佣港警多少钱?
在电影制片方雇用香港警察参与电影外景拍摄的收费标准:警员,时薪228港元;警长,410港元;督察,691港元,最低收费两小时,雇用时长中还包括往返的交通时间。

同时警务人员并不会充当电影演员,他们工作内容主要为协助剧组进行临时交通管制,为电影拍摄提供便利。

《志明与春娇》在香港是三级片!
“三级”这个叫法,源自香港政府1988年制定的《电影检查条例》,主要依据观众年龄限制,把公映影片划分为I、IIA、IIB、III三级:第I级为适合全年龄观看的电影,IIA级为儿童不宜,IIB级为青少年及儿童不宜,第III级也就是“三级”,只准18岁以上人士观看。

《3D肉蒲团》《一路向西》《3D豪情》等话题之作是确定无疑的港产三级片,而由于“三级”也包含对于暴力和对于青少年影响的考察,所以在内地公映过的爱情片《志明与春娇》、警匪片《毒战》等电影,在香港也被列为“三级”。

大概《志明与春娇》中“吸烟吸来的爱情”对青少年做出了不好的典范是其被定级的本因。

在香港看三级片可能会被罚?
香港电影中被分为IIA级和IIB级的电影虽然属于少儿不宜,但性质只是劝谕,被分为III级的影片,在法律上来讲就属于强制执行。

政府部门会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三级片,如果被警方抓到,影院就会根据条例接受相应处罚。

而在所有被评为三级片的电影片头,都会播放如下一段文字:“本片经影视处编定为三级影片,如观众未满十八岁请即离场。

若有任何未满十八岁人士,仍留座观看本三级影片,而引致本戏院或员工,受到警方或影视处监控,本院将对该名人士循民事控告,追讨赔偿一切损失。


大众电影(pop-mov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