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

_
Y
E
0 H
16
休闲时数H 劳动时数16-H
最优劳动供给量
收入 K
K0
_
Y
E
0
H0
16
休闲时数H0 劳动时数16-H0
现在,我们把劳动 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约 束条件结合起来,说 明其最优劳动供给量。 像一个消费者那样, 一个劳动者的最优状 态是其无差异曲线与 约束条件的切点S。 相应最优休闲时数是 H0,劳动供给量是16-
要素的供给原则
以劳动为例,效用最大化原则为MU供给=MU自用 效用函数:UU(Y,l)
(一)MU供给分析 1、思路:劳动供给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从而效用增加
L Y U
2、具体展开
MU供 给=U LU Y•Y L
U L
W•U Y
•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上,单个消费者(即要素的 供给者)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要素需求曲线,说明其要素 供给对要素价格无影响,因此有要素的边际收入等于要素 价格。
工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当于闲暇的“价格”
替代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休闲的价格提高 了,消费者会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和收入,即:
W↑→L↑
收入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消费者更加富有 了,会用更多的收入购买各种商品,包括闲暇商 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即
W↑→L↓
工资变动对消费者劳动时间的影响(即工资效 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为什么妇女平均收入只是男人的75%?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 1994 年第 4 期
《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调查报告 ,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 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 比丑陋一点的人收入高 5%一 10%左右。为什么漂亮的人收入 高? 如果工资增加,人们将工作更长时间吗?——深圳出现了“少挣 钱,多休闲”的时尚一族。 为什么我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 必须支付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的工资?而很多私企为何能 以低于法定加班支付工资标准不断要求员工加班?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需关系的方面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假定土地所有者是消费者,从而其行为目 的是效用最大化.它所用的土地数量在一 定时期内也是既定的和有限的.土地所有 者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 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 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是在土地供给所可能带 来的收入与自用土地之间进行选择.土地 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可以写为:
对闲暇商品的需求受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应两个方面的影响.由于替代效应,闲暇 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变化.由于收入 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方向 相同.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闲暇商品场 合起着相反的作用.
随着闲暇价格的上升,闲暇需求量究竟是 下降还是上升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 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 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 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 线向后弯曲.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一,资本和利息 1.资本 资本是指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 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 劳务的物品.
资本的特点: 第一,数量可以改变; 第二,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 和劳务; 第三,资本通过用于生产过程得到更多的 商品和劳务.
2.利息 作为生产服务,资本有一个价格,即使用 资本(或资本服务)的价格,或者说,资 本所有权得到的价格.这个价格通常称为 利率.
二,劳动和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一段"向后弯曲" 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 分.
W S
0
L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首先,可以将劳动供给看成是闲暇需求的 反面. 其次,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实际上就是闲暇 的机会成本,可以将工资看成是闲暇的价 格.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 给曲线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 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现在变成了解 释闲暇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上斜.
劳动、土地与资本的供给曲线(ppt 61页)

第九章
第39页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 2)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 将增加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的购买, 进而劳动的供给将减少。
第九章
第40页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 结论
闲暇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相反 的。
概述
要素供给原则(边际效用分析)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自用资源既可带来直接效用也可带来间接 效用。
第一种情况:消费者利用自用时间做家务。 – 或者,由于节省了本来需请他人来做家务 的开支,消费者收入相对增加,从而间接 增加效用。
第九章
第15页
概述
要素供给原则(边际效用分析)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第九章
第31页
价格扩展线和要素供给曲线
Y
w
要素供给曲线
价格扩展线
w2
w2L
w1L w0L
O
l2 l1 l0
第九章
w1
U2
U1 U0
L
w0 lO
L l0 L l1 L l2 L l
第32页
概述
要素供给问题
注意
要素供给曲线不一定总是向右上方倾斜。
要素供给曲线形状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亦即效用函数的特点。 – 不论提供何种要素,由此所得的收入对效 用的影响是一样的。 – 然而,自用资源的性质不同对效用的影响 有较大差异。
第九章
第33页
概述
要素供给问题
注意
要素供给曲线不一定总是向右上方倾斜。
某些资源保留下来即可增加效用,如时间。 某些资源保留下来未必增即效用,即使能够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厂商使用要素,如果要让它们留在该行业,支付的报酬 必须超过它们转移到其它行业所能获得的最大报酬,即超过其机会成 本。 超过的部分即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要素收入-机会成本
长期中,一切要素都自由流动,没有固定。 经济租金类似生产者剩余。 从要素收入中减去经济租金不会影响其供给和引起供给量减少。
dU dU W dL dY
dU / dl W dU / dY Wy
4.无差异曲线分析
Y
K
Y*
G*
Y
O
l*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
dY W dl
U2
U1 U0
E
L
l
5.要素供给问题
Y K2
K1 K0
Y O
l2 l1 l0
U2 U1 U0 E L
W
W2
W1 W0 lO
C
B A
L -l0 L -l1 L-l2 L-l
4.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即厂商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数,MR=P。
VMP=边际产品价值。 显然,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 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5.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行业调整曲线
没有其他厂商的调整,整条需求曲线就可以看成是P0·MP。 假定让要素价格下降到W1,则要素需求量就应增加到L2。
其他厂商也进行调整,要素价格下降使L的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移到 P1·MP。 要素价格W1下,L的需求量不再是L2,而 是稍稍更少一些的L1。 得到要素需求曲线上一点I(W1,L1)。 重复上述过程,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 到多个厂商调整情况下厂商m对要素L的需 求曲线dm。 即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得到的第m个厂商的 要素需求曲线。简称为行业调整曲线。比边 际产品价值曲线陡峭。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代码:221101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1学期总学时: 54(讲课:54)总学分:3考核方式:闭卷(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机考)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类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是价格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在微观经济学里商品的价格是由其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在本门课程的讲授中,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寡头市场与博弈、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和模型分析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理论研究,并用到高数中的相应知识,微观经济学也是宏观经济学以及相应专业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较好地把握微观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及价格决定,掌握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尤其是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并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第四节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由来和演变,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图9-9
货款供给曲线
3.资本市场的均衡
图9-10
资本市场的均衡
如图9-10所示,短期内,资本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假定短期中资本存量固定不变),资本的需求曲 线 D 和短期供给曲线 S1 S 2的交点决定了短期均衡利率水平为 ,资本数量为 Q1 。长期中,当储蓄和折旧恰好相等时, r1 资本市场达到长期均衡。
图9-3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他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图9-3中,在 W1点以前,工资率较低,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他会增加劳 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W1 点以后,工资率较 高,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 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
∂Q
素 K 。 其 中 ∂K 为 资 本 的 边 际 产 品 即 MPK , 为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即 MPL , 因 而 欧 拉 定 理 也 可 以 表 示 ∂Q 为: = K MPK + L MPL。 Q
dU dl W = dU dY Wy
上式左边为资源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比,右边则为资源和收入的价格之比。 于是,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问题可以表述为:在约束条件 Y + W l = W L 下使效用函数 U = U (Y,l ) 达到最大。
3.要素供给问题
图9-1
价格扩展性
如图9-1所示,横轴 l 和纵轴 Y分别为消费者的自用资源和收入。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预算线将绕着初始状态 点 E 顺时针方向旋转,反之亦然。随着预算线绕 E 点顺时针旋转,它与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簇的切点亦不断变化。所 有这些切点的集合为曲线 PEP,可称之为价格扩展线。 从价格扩展线能推导出要素供给曲线,一般情况下呈向右上方倾斜的形状,如图9-2所示。无差异曲线形状之 区别、从而要素供给曲线之形状不同,实际上与要素的特点有关。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EK0; 第二步:劳动价格由W0变 化为W1,则将全部资源作 为要素供给的全部收入为,
随即也就确定了预算线由
EK0变为EK1;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3.劳动供给曲线
第四步:引出价格扩展线PEP概念与图形价格扩展线 PEP是无差异曲线簇与相应的预算线的切点的集合。它 在坐标上的图形反映了最优闲暇量如何随着劳动价格变 化而变化,从而反映了劳动市场供给量如何随着劳动价 格变化而变化,于是得到劳动供给曲线。
o 所有这一切,用一般语言来说就是: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 一定的程度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 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 少。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4.均衡工资的决定
W W3 W2 W1
O
Sc bW
a
DS
E W0
价格,则有: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3.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o 自用资源既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干家务),也可以带来 直接效用(休息、闲暇)。为了分析的简单方便起见, 我们这里只假定自用资源的效用都是直接的,即不考虑 干家务这类现象。若用l表示自用资源数量,在此假定 下,则有:
o 这如何解释?
第11章生产要素决定的供给方面(微 观经济学哈尔滨工
3.劳动供给曲线
o 劳动的供给就是闲暇的需求的反面。因为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的 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二者存在反方向 的关系;
o 劳动的价格——工资同时也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因为增加了一 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 入——工资。于是工资也是闲暇的价格;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5. 要素供给曲线
1、要素的供给者
生产者生产许多将要再次投入生产过程的“中 间产品”或“中间生产要素”,因而是中间要素 的所有者——生产者供给要素的原则:利润最 大化;
消费者向市场提供“原始生产要素”,因而是原 始要素的所有者:消费者和生产者——消费者 供给要素的原则:效用最大化。
(1)厂商使用的劳动量是多少? (2)如果固定成本为10000元,厂商的 利润是多少?
答案
1. 厂商需要的劳动量条件:VMP=W 其中,1)VMP=MPL×P MPL =-0.03L2+2.5L+52 P=2 所以,VMP=-0.06L2+5L+104 2)w=4 得出:-0.06L2+5L+104=4 L=100
5、要素供给曲线
Y K3 K2 K1
O
PEP G3
G2 G1
l3 l2 l1 价格扩展线
w
w3 w2 U3 w1 U2 U1 E l
C B A
L 要素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1. 劳动和闲暇 2. 劳动的供给曲线 3. 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1、劳动和闲暇
消费者将其既定的时间资源分为两个部分:劳动供给 和闲暇时间。
3、要素供给原则
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 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要素供给(L)的边际效用:
保留自用(l)的边际效用(为直接效用):
要素供给原则:
4、无差异曲线分析
Y
Y*
G*
非要素收入
O
l*
U3 U2 U1
E l
在最优点G*,必然有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 差异曲线的斜率,即:
生产要素L 边际产品M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