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合集下载

劳动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

劳动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种要素的需求曲线 反映了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所以,当劳动市 场处于均衡时,劳动的工资率恰好等于此时要素 的需求量,即均衡工资率恰好等于厂商所雇用劳 动所得到的边际产品价值。这表明,在完全竞争 市场上,要素获得的收入恰好等于该要素在生产 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劳动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
工资是在一定期间内,给予提供劳动的劳动 者的报酬。
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表现为每单 位劳动时间的工资,即工资率。与其他的 生产要素一样,劳动的均衡价格,即均衡 工资率,取决于劳动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均 衡。
1. 收指工资率变动对于 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 所产生的影响。
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于 劳动者的收入进而对闲暇(或者劳动)时间及 消费商品的数量所产生的影响。
1.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工资率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应对闲暇时间从而对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影响方 向相反。
因此,工资率提高是否会引起劳动时间 的增加,取决于工资率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应的大小。
2. 劳动供给的最优化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效用可以由两方面组 成:
一方面是其提供生产要素取得收入带来 的效用;
另一方面是其将生产要素用于自己消费 所带来的效用。
生产要素供给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的条 件: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和保留自用的边际 效用相等时,就是要素所有者效用最大时。
3. 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对整个社会而言,劳动市场往往是完全竞 争的。那么,均衡工资率就是由劳动的总供给曲 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如果劳动的供给 曲线是S,需求曲线是D的话,那么均衡工资率 就是w。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

_
Y
E
0 H
16
休闲时数H 劳动时数16-H
最优劳动供给量
收入 K
K0
_
Y
E
0
H0
16
休闲时数H0 劳动时数16-H0
现在,我们把劳动 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约 束条件结合起来,说 明其最优劳动供给量。 像一个消费者那样, 一个劳动者的最优状 态是其无差异曲线与 约束条件的切点S。 相应最优休闲时数是 H0,劳动供给量是16-
要素的供给原则
以劳动为例,效用最大化原则为MU供给=MU自用 效用函数:UU(Y,l)
(一)MU供给分析 1、思路:劳动供给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从而效用增加
L Y U
2、具体展开
MU供 给=U LU Y•Y L
U L
W•U Y
•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上,单个消费者(即要素的 供给者)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要素需求曲线,说明其要素 供给对要素价格无影响,因此有要素的边际收入等于要素 价格。
工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当于闲暇的“价格”
替代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休闲的价格提高 了,消费者会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和收入,即:
W↑→L↑
收入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消费者更加富有 了,会用更多的收入购买各种商品,包括闲暇商 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即
W↑→L↓
工资变动对消费者劳动时间的影响(即工资效 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为什么妇女平均收入只是男人的75%?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 1994 年第 4 期
《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调查报告 ,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 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 比丑陋一点的人收入高 5%一 10%左右。为什么漂亮的人收入 高? 如果工资增加,人们将工作更长时间吗?——深圳出现了“少挣 钱,多休闲”的时尚一族。 为什么我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 必须支付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的工资?而很多私企为何能 以低于法定加班支付工资标准不断要求员工加班?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需关系的方面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需关系的方面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假定土地所有者是消费者,从而其行为目 的是效用最大化.它所用的土地数量在一 定时期内也是既定的和有限的.土地所有 者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 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 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是在土地供给所可能带 来的收入与自用土地之间进行选择.土地 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可以写为:
对闲暇商品的需求受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应两个方面的影响.由于替代效应,闲暇 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变化.由于收入 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方向 相同.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闲暇商品场 合起着相反的作用.
随着闲暇价格的上升,闲暇需求量究竟是 下降还是上升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 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 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 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 线向后弯曲.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一,资本和利息 1.资本 资本是指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 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 劳务的物品.
资本的特点: 第一,数量可以改变; 第二,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 和劳务; 第三,资本通过用于生产过程得到更多的 商品和劳务.
2.利息 作为生产服务,资本有一个价格,即使用 资本(或资本服务)的价格,或者说,资 本所有权得到的价格.这个价格通常称为 利率.
二,劳动和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一段"向后弯曲" 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 分.
W S
0
L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首先,可以将劳动供给看成是闲暇需求的 反面. 其次,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实际上就是闲暇 的机会成本,可以将工资看成是闲暇的价 格.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 给曲线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 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现在变成了解 释闲暇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上斜.

劳动、土地与资本的供给曲线(ppt 61页)

劳动、土地与资本的供给曲线(ppt 61页)

第九章
第39页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 2)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 将增加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的购买, 进而劳动的供给将减少。
第九章
第40页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 结论
闲暇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相反 的。
概述
要素供给原则(边际效用分析)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自用资源既可带来直接效用也可带来间接 效用。
第一种情况:消费者利用自用时间做家务。 – 或者,由于节省了本来需请他人来做家务 的开支,消费者收入相对增加,从而间接 增加效用。
第九章
第15页
概述
要素供给原则(边际效用分析)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第九章
第31页
价格扩展线和要素供给曲线
Y
w
要素供给曲线
价格扩展线
w2
w2L
w1L w0L
O
l2 l1 l0
第九章
w1
U2
U1 U0
L
w0 lO
L l0 L l1 L l2 L l
第32页
概述
要素供给问题
注意
要素供给曲线不一定总是向右上方倾斜。
要素供给曲线形状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亦即效用函数的特点。 – 不论提供何种要素,由此所得的收入对效 用的影响是一样的。 – 然而,自用资源的性质不同对效用的影响 有较大差异。
第九章
第33页
概述
要素供给问题
注意
要素供给曲线不一定总是向右上方倾斜。
某些资源保留下来即可增加效用,如时间。 某些资源保留下来未必增即效用,即使能够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之间关系密切。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反映了劳动者在时间资源分配中,如何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做出选择。该曲线呈现向后弯曲的特征,表明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先增加后减少。而在劳动市场上,较高的工资水平可能使得现有工人减少劳动供给,但同时吸引新的劳动者进入市场,因此总的市场劳动供给一般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资上升而增加。均衡工资率的形成是劳动市场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具体练习,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均衡工资。此外,案例分析提醒我们关注收入分配问题,而拓展学习部分则引导我们思考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包括传统制造业的转移与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以及服务业规模与效率的提升。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厂商使用要素,如果要让它们留在该行业,支付的报酬 必须超过它们转移到其它行业所能获得的最大报酬,即超过其机会成 本。 超过的部分即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要素收入-机会成本
长期中,一切要素都自由流动,没有固定。 经济租金类似生产者剩余。 从要素收入中减去经济租金不会影响其供给和引起供给量减少。
dU dU W dL dY
dU / dl W dU / dY Wy
4.无差异曲线分析
Y
K
Y*
G*
Y
O
l*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
dY W dl
U2
U1 U0
E
L
l
5.要素供给问题
Y K2
K1 K0
Y O
l2 l1 l0
U2 U1 U0 E L
W
W2
W1 W0 lO
C
B A
L -l0 L -l1 L-l2 L-l
4.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即厂商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数,MR=P。
VMP=边际产品价值。 显然,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 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5.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行业调整曲线
没有其他厂商的调整,整条需求曲线就可以看成是P0·MP。 假定让要素价格下降到W1,则要素需求量就应增加到L2。
其他厂商也进行调整,要素价格下降使L的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移到 P1·MP。 要素价格W1下,L的需求量不再是L2,而 是稍稍更少一些的L1。 得到要素需求曲线上一点I(W1,L1)。 重复上述过程,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 到多个厂商调整情况下厂商m对要素L的需 求曲线dm。 即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得到的第m个厂商的 要素需求曲线。简称为行业调整曲线。比边 际产品价值曲线陡峭。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代码:221101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1学期总学时: 54(讲课:54)总学分:3考核方式:闭卷(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机考)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类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是价格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在微观经济学里商品的价格是由其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在本门课程的讲授中,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寡头市场与博弈、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和模型分析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理论研究,并用到高数中的相应知识,微观经济学也是宏观经济学以及相应专业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较好地把握微观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及价格决定,掌握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尤其是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并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第四节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由来和演变,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图9-9
货款供给曲线
3.资本市场的均衡
图9-10
资本市场的均衡
如图9-10所示,短期内,资本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假定短期中资本存量固定不变),资本的需求曲 线 D 和短期供给曲线 S1 S 2的交点决定了短期均衡利率水平为 ,资本数量为 Q1 。长期中,当储蓄和折旧恰好相等时, r1 资本市场达到长期均衡。
图9-3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他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图9-3中,在 W1点以前,工资率较低,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他会增加劳 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W1 点以后,工资率较 高,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 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
∂Q
素 K 。 其 中 ∂K 为 资 本 的 边 际 产 品 即 MPK , 为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即 MPL , 因 而 欧 拉 定 理 也 可 以 表 示 ∂Q 为: = K MPK + L MPL。 Q
dU dl W = dU dY Wy
上式左边为资源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比,右边则为资源和收入的价格之比。 于是,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问题可以表述为:在约束条件 Y + W l = W L 下使效用函数 U = U (Y,l ) 达到最大。
3.要素供给问题
图9-1
价格扩展性
如图9-1所示,横轴 l 和纵轴 Y分别为消费者的自用资源和收入。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预算线将绕着初始状态 点 E 顺时针方向旋转,反之亦然。随着预算线绕 E 点顺时针旋转,它与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簇的切点亦不断变化。所 有这些切点的集合为曲线 PEP,可称之为价格扩展线。 从价格扩展线能推导出要素供给曲线,一般情况下呈向右上方倾斜的形状,如图9-2所示。无差异曲线形状之 区别、从而要素供给曲线之形状不同,实际上与要素的特点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机遇
2013:产业结构调整凸显三大主线 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效率
小结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及特征
W Sc
W2
均衡工资率的形成
W
D
S
W1
b
WE
W0
a
O
16-H0 16-H2 16-H1 16-HO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E
L LE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会发现,不少企业 家、演艺界和体育界的明星,收入动辄上 百万计,这样的收入合理吗?
美国财经资讯公司彭 博2003年8月13日公布 的一份报告显示,2002 年美国243家大型企业的 CEO平均年薪已经达到 1200万美元。其中年薪 最高的是CEO是苹果计 算机公司的斯蒂夫·乔布 斯,年薪高达2.19亿美 元。
消费者
效用最大化原则
(1)消费者拥有的要素量在一定 时间内是既定不变的。
“要素供给”资源的 边际效用
“保留自用”资源的 边际效用
(2)要素供给资源— Y —间接效用
dUdU
dU
保留自用资源 —— 直接效用
W
—— 间接效用
dYdL
dl
ddUY dWY 收入的边际效用
完全竞争条件下 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
拓展学习: “用工荒”引发的思考 ——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用工荒”倒逼“加薪潮” 廉价劳动力时代一去不复返
从“用工慌”到“用工荒” ,这一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彻 底逆转。“用工”吃紧的不仅是 珠三角、长三角,像安徽这样的 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也开始出现工 人紧缺现象,“用工荒”似乎正成 为全国性的问题。对中国制造业 是重大打击还是转型契机?
案例:
2012年4月1日,姚明参加博鳌论坛青年领袖 2012年,周杰伦年 圆桌会议。央视主持芮成钢称,姚明作为NBA运 收入高达1.6亿元。 动员每年的收入是四五千万人民币,而扬州市委 书记谢正义年收入不足20万,大家同样辛苦、工 作,最后反差如此大。
2012年,比亚迪 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王 传福年薪277.9万元 。
知识点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要素市场的供给 二、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三、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率的形成
学习重点、难点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及均衡工资率的形成
一、要素市场的供给
使用者 生 产 要 素
供给者
生产者 生产者 消费者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效用最大化原则
要素供给者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三、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率的形成
W
D
S
WE
ELeabharlann O LE均衡工资率的形成
较高的工资水平 下,现有的工人也许 提供较少的劳动,但 也会吸引新的工人, 因此总的市场劳动供 给一般还是随着工资 的上升而增加,市场 劳动供给曲线仍向右 L 上方倾斜。
练习:某劳动市场的供给曲线分别为:SL=50W,DL=4000-50W。请问:
ddYL dL
二、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16小时
闲暇
睡眠时间:8小时
24小时
0小时
劳动供给
二、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Y
K2
K 16W Y
W
U1
U2
K1
C
B
PEP
W2
K0
U0


A



Y
W1
W0 E
O H1 H2 H0
1H O
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 6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向后弯曲!
Sc
b
a 16-H0 16-H2 16-H1 16-H
(1)均衡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解:
(1)根据题意,劳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L=4000-50W,SL=50W。劳动 市场均衡条件为DL=SL,代入有关参数可得4000-50W=50W,求解可得均衡工资为 W=40(美元)
(2)若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收10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SL′=50(W-10),劳动需求曲线DL=4000-50W不变。劳动市场均衡条件为 SL′=DL,代入有关参数可得50(W-10)=4000-50W,求解可得新的均衡工资为 W=45(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