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
墨梅图题诗

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岁岁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注释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yàn)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
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
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4.池头:池边。
头:边上。
5.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6.痕:痕迹。
7.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8.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2主题这首诗借梅言志,表现了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洁身自好,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3译文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4作品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墨梅图题诗

诗意
•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 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 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 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 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 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 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
诗意
作者的精神
• 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 体恤之情。赞扬了诗人关心百 姓疾苦,亲民爱民,以民为本, 心系民生的的胸怀。
墨竹图题诗 【2】
• 诗意 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 发出萧萧之声, 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 的怨声。 我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 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感情。
墨竹图题诗 【2】解释
• (清)郑燮 • 衙斋卧听萧萧竹, • 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 • 一枝一叶总关情。 • 【8】
问题百出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2】墨竹图题诗作者写了什么事? • 【3】这首诗的诗句解释是什么?
郑燮【简介】
• 郑燮,(郑板桥)(1693-1765),字克柔, 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诗词书画家, 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当举人,乾 隆时进士,曾任七品县官。,雍正十年举人 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 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 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 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与罗聘、 黄慎、李芳膺、高翔、金农、李鲩、汪士 慎合称“扬州八怪”。
乔 矫矫
复矫矫
• 真 直干 岳 无等伦 方未已
• 天阙 迥
在这里
问题百出
• 【2】苍松怪石图题诗 的诗意是 什么?
李方膺 【简介】
墨梅图题诗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诗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诗句的意思。
三、准备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教养方面: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三、教材分析《墨梅图题诗》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首古诗,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阅读篇目,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这是一首情、景、画高度融合的佳作。
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了诗句,才能看懂那别致的画面,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层次领队这首诗。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从学生的感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平时和课外资料的积累,以学生自学为主,了解诗意,感受诗画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通过交流课外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学习运用诗句。
总体来说,希望能把搜集资料作为一个途径,促进语文教学的学习。
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但人性是相同的,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
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

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起这首《墨梅图题诗》,大家并不陌生,作者是王冕。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是元朝着名画家、诗人兼书法家。
他七岁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
王冕自幼好学,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便给地主家放牛。
他把牛牵到野外,让牛去吃草,自己便跑到学堂,偷偷站在窗外,听先生讲课,直到傍晚才回家,可却把牛落在野外。
地主老爷为此痛打了他一顿。
可他为了听课,依然天天如此,只不过,再也不敢把牛落在野外了。
王冕家贫,晚上点不起油灯,他就跑到附近的寺庙里,借着长明灯,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刻苦学习,直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代大画家,大诗人。
王冕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为博学多才之人。
成功之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踏出来的,是从荆棘丛生的荒芜处开辟出来的。
陕西延安子长县瓦窑堡小学五年级四班五年级:薛书雅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起这首《墨梅图题诗》,大家并不陌生,作者是王冕。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是元朝着名画家、诗人兼书法家。
他七岁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
王冕自幼好学,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便给地主家放牛。
他把牛牵到野外,让牛去吃草,自己便跑到学堂,偷偷站在窗外,听先生讲课,直到傍晚才回家,可却把牛落在野外。
地主老爷为此痛打了他一顿。
可他为了听课,依然天天如此,只不过,再也不敢把牛落在野外了。
王冕家贫,晚上点不起油灯,他就跑到附近的寺庙里,借着长明灯,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刻苦学习,直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代大画家,大诗人。
王冕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为博学多才之人。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设计理念:本节课旨在从学生的感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学生的课外资料的积累,让学生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情感。
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通过交流课外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学习运用诗句。
教材分析:本文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学习篇目,诗中借梅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写出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主动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以自学讨论为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3、指导学生学习欣赏诗画,体会诗人的情感。
4、培养学生搜集交流语文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以自学讨论为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欣赏诗画,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搜集交流语文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作者的写作背景。
课前搜集梅花的相关资料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有课件导入1.展示美化图片,让学生观察梅花,对梅有初步认识,由梅引出诗人王冕2.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诗人的资料二、欣赏本文诗画,了解诗歌内容。
从欣赏本文诗画中了解关于欣赏水墨画的知识,观察墨梅图进行,说说本幅画观看后的感受。
三、朗读诗歌,品评感悟。
1、老师配乐朗读诗歌,课文赏析部分。
学生试着读通句子,读懂文章。
2.认读生词吾家洗砚池乾坤卓尔不群疏密相间或偃或仰饱满挺劲3、找出诗画欣赏中表现诗人品质的句子。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体现学生自主性,并提出困惑。
5、交流自学成果1)、朗读。
(个别读——学生点评)2)、回顾古诗学法。
3)、用学过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4)、学生质疑,全班交流。
5)、回顾王冕的生活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在作画之时,早已看破名利,永绝仕途,浪迹天涯,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语文六年级上北师大版《墨梅图题诗》课件(23张)

墨梅图题诗
(元)王 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大意】
我画的是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是 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的。
梅花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好看,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 的正气。
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 上的腐败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 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温馨阅读提示:
1、王冕作诗画的原因? 2、王冕作诗画的目的? 3、图中梅花的特点? 4、诗人仅仅是在赞美墨梅卓尔不群的品质吗? 5、诗中哪两句诗体现出诗人自己的品质?
梅象征着怎样的精神?
神清骨秀,高洁端庄,超凡脱俗,象 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格。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 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至今 仍有许多文人墨客争效仿。我们除了学着欣赏这 些诗画外,在平时的习作中,也可以学着引用一 些恰当的诗句。
松、竹经冬不凋,梅 花耐寒开放,因此有 “岁寒三友”之称。 即指松树、翠竹、梅 花。
墨梅: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作者介绍
王冕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 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 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 风气,而隐居九里山, 以卖画为生。一生爱好 梅花,种梅、咏梅又工 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 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 为“梅花屋”。
墨梅图题诗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图题诗 (元)王 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物喻人
借梅花比喻诗人不同流 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 品。
卜算子 ·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偃 仅花蕊加墨重点,盛开的、渐放的、含
苞的,都清润洒脱,生机盎然,观之如 闻力透纸背的清香之气。
题诗书法饱满挺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和 。可惜,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 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历史背景: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 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 多才多艺。青年时代王冕参加科举屡试不第,当 时元朝社会重武轻文,统治者耀武扬威,残暴百 姓,官场黑暗,王冕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不愿 巴结权贵,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于是绝 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
清气:双关,梅花的清香,也指清高的气 节。
乾坤:天地之间,人世间。
墨梅图题诗 (元)王 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疏密相间
仰
一束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长 长的枝条舒展挺秀,花朵疏密相间,或 正或侧,或偃或仰,都只用淡墨轻染,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墨梅就是用水墨画的梅花 ,题诗指在画面的空白处写上 一首诗或者是几句话,以表达 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受。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 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元 章,号煮石山农。王冕的画和篆刻 在当时很负盛名。他一生爱好梅花, 种梅、咏梅又善画梅,尤其善画墨 梅,常以此借物抒情。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墨梅图题诗》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墨梅图题诗》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墨梅图题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大声朗读诗歌,欣赏课文以及课外图片,理解墨梅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致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和赏析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墨竹图题诗》和《苍松怪石图题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二、新课学习(一)检查预习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花蕊(ru ǐ)厌恶(wù)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妥协:屈服、低头。
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二)理解诗文意思: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自己的工具书,理解这首诗 的前两句,填空:
吾家:我家。 池头:池边。 淡墨痕:淡淡的墨痕。 “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的意思是我家洗砚池边上有一棵梅树,一 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有淡淡的墨痕。一个 “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 出梅花朴素淡雅的品格。
反复朗读诗的后两句,完成下面的练 习:
自由朗读古诗和诗画欣赏。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 读通顺,古诗要读的有韵味。)
结合自己的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 前两句,填空:
吾家:___ 池头:___ 淡墨痕:___ “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___。一个“ ”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 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的品格。
清气: ___ 乾坤: 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 意思是:____________。一个 “_”字,不仅传神的写出了梅香浓郁充盈, 又使到人感得诗人人格魅力的辐射力量,犹如 阵阵梅香扑面而来。
清气:双关,既指梅花的清香,也指清高的 气节。 乾坤:天地之间,人世间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意 思是:不需要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它 散发的清香充满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浓郁 充盈,又使到人感到诗人的人格魅力,犹如 阵阵梅香扑面而来。
墨梅图题诗 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业设置:
1、会背、会写古诗《墨梅》。 2、仿写诗画欣赏,选教材中的 一幅作品写一段欣赏性的文字。
王冕:
元代著名画家、 诗人、书法家,以 画梅著称,尤攻墨 梅。他画的梅简练 洒脱,别具一格。 著有《竹斋集》、 《墨梅图题诗》等。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 •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古诗的大意。 •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 人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 /清气/满乾坤。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朱熹
与梅花有关的诗词: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 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