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实验教学内容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常见的安全标志2. 我国的气候特点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4. 动物的生命周期5. 水的性质与用途6. 空气的力量7.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8. 光的反射与折射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特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声音与光的传播等概念。
2. 教学重点:安全标志的认识、水的性质与用途、空气的力量、声音与光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安全标志卡片、气候图、植物生长模型、动物生命周期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安全标志,引发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图片、实例进行生动讲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 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在校园内看到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描述我国的一种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3)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4)画出一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图。
(5)实验:探究水的性质与用途。
(6)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7)思考:声音和光是如何传播的?答案:(1)如:禁止通行、当心触电等,作用:保障师生安全。
(2)如:四季分明,影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如:种子发芽、植物开花等。
(4)如:蝴蝶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观察内容

花、果实和种子
分组
观察
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种子的传播
分组
实验
椰果,水槽,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和种子
5、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
分组
实验
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四
2、磁铁有磁性
磁铁的性质
分组
实验
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等。
3、磁铁的两极
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的研究
分组
实验
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
4、磁极的相互作用
磁极与方向
分组
实验
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无标识的磁铁。
5、溶解的快与慢
溶解的快与慢
分组
实验
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槽。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分组
实验
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筷子、水槽、天平。
7、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分组
实验
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分组
实验
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4、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分组
实验、制作
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5、光与热
光与热
分组
实验
凹镜、凸镜,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2. 种植土3.4. 观察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填满种植土。
2. 播种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每天定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持续观察并记录一周。
实验结果1. 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逐渐生长。
2. 观察到植物的茎、叶、花等生长变化。
实验结论1. 植物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生长。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
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源(如手电筒)2. 透明材料(如玻璃板、塑料袋)3. 实验仪器(如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对准透明材料。
2. 通过透明材料观察光源在另一侧的光影。
3. 改变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光影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光源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发现光影的形状和位置会随着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结论1. 光可以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光影的形状和位置受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影响。
实验三:制作简易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制作简易电路。
实验材料1. 电池2. 导线3. 灯泡4. 开关5. 绝缘材料实验步骤1. 将电池、灯泡、开关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使用导线将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3.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尝试改变电路连接方式,观察灯泡亮起的情况。
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简易电路,灯泡亮起。
2. 发现改变电路连接方式会影响灯泡的亮起情况。
实验结论1. 电路需要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等元件才能形成。
2. 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通断和灯泡的亮起情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下面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的介绍。
第一课实验一:利用太阳光照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太阳光的作用和影响实验材料:放大镜、纸片、太阳光实验步骤:将放大镜对准太阳光,在纸片上观察太阳光的效果,记录观察结果实验结果:太阳光可以使纸片变热,当太阳光穿过放大镜时可以放大视野第二课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和原因实验材料:锅、水、火实验步骤:将锅装满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水的变化实验结果:当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沸腾,热量使水分子活动加快,形成水蒸气第三课实验三:探究力的作用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力对物体的影响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小球、手实验步骤:用手托住小球,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手对小球施加的力量实验结果:当用力越大,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数值越大第四课实验四:探究摩擦力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材料的摩擦力实验材料:小车、不同材质的地板或桌面实验步骤:将小车放在地板或桌面上,分别用手控制小车运动的速度实验结果:不同材料的地板或桌面对小车有不同程度的摩擦力,摩擦力较大时,小车运动速度较慢第五课实验五:观察阳光的方向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阳光的方向变化实验材料:指南针、太阳实验步骤:将指南针放在平坦的地面上,观察指南针指向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阳光的方向是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指南针指向的方向始终指向北方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的方式观察和实践,更加深入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这些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也能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探索和发现,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录(教科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5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
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4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8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7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试行稿)
呼图壁县小学科学研究会
2013年8月20日。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科学问题。
2. 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乐于探究未知。
2.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现象。
2. 实验注意事项:安全操作,遵守实验规则,保护实验器材。
第二课时:物质的变化1. 实验步骤:观察物质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征,进行物质的变化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现象。
2. 实验注意事项:注意物质的变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加热、切割等操作。
第三课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1. 实验步骤: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现象。
2. 实验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步骤的正确性、实验器材的使用情况等。
2. 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3. 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滴管、试剂等。
2024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篇)

2024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物质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3.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1.常见的固体物质及其性质与用途:石头、铁、金子、和面粉。
2.常见的液体物质及其性质与用途:水、牛奶、果汁和油。
3.常见的气体物质及其性质与用途: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4.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学会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实验教学法: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常见的固体物质及其性质与用途1.老师出示石头、铁、金子和面粉等物质,让学生观察、感知。
2.引导学生用手摸摸这些物质,感受它们的硬度和粗糙度。
3.让学生想一想,这些物质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4.学生分组,小组内讨论并展示自己对这些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5.整理汇报,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互相学习。
第二课:常见的液体物质及其性质与用途1.老师出示水、牛奶、果汁和油等液体物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
2.让学生说出这些液体的特点,如颜色、味道和流动性等。
3.学生分组,小组内讨论并展示自己对这些液体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4.整理汇报,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互相学习。
第三课:常见的气体物质及其性质与用途1.老师出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物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
2.让学生说出这些气体的特点,如无色、无味和轻重等。
3.学生分组,小组内讨论并展示自己对这些气体性质和用途的认识。
4.整理汇报,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互相学习。
第四课: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分1.让学生再次回顾前三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区分这三种物质。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吸管吹冰块(预设8分钟)(1)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
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
(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10分钟)(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
提示: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电路
分组
实验
小灯座、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
4、电路出故障了
电路出故障了
分组
实验
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废电池。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
分组
实验
金属、陶瓷、纸板、等常见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
6、做个小开关
做个小开关
分组
制作
电池、木块、图钉、曲别针、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导线,红灯、绿灯和黄灯。
3、谁流得更快一些
流动比赛
分组
实验
水、油、洗洁精、玻璃、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
4、比较水的多少
比较水的多少
分组
实验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玻璃杯、量筒、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5、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存在
分组
实验
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水槽、香、打火机、吹泡泡器(或吸管)、洗洁精或肥皂水。
6、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
2、种子发芽实验(二)
种子发芽实验
分组
实验
植物种子、花盆、小铲、泥土、水。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分组
实验
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装置。
4、蚯蚓的选择
蚯蚓的选择
分组
实验
长方形扁纸盒两个,蚯蚓、干土、湿土。
5、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组
观察
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6、做一个生态瓶
做一个生态瓶
4、冰融化了
观察冰的融化
分组
观察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 可封口的小塑料袋、冰块。
5、水珠从哪里来
水珠从哪里来
分组
实验
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
6、水和水蒸气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分组
实验
浅碟子、清水、记号笔,大的透明玻璃杯、小杯子、热水。
7、水的三态变化
制作冰晶
分组
实验
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分组
实验
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4、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分组
实验、制作
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5、光与热
光与热
分组
实验
凹镜、凸镜,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颜色与光和热
分组
实验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4、土壤中有什么
土壤的组成
分组
实验
湿、干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
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分组
实验
湿沙石土、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
消化器官
演示
观察
小馒头,听诊器,消化器官模型。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口腔里的变化
分组
实验
牙齿模型、馒头、镜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观察、实验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
一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分组
实验
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
2、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分组
实验
小灯泡、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
5、溶解的快与慢
溶解的快与慢
分组
实验
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槽。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分组
实验
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筷子、水槽、天平。
7、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分组
实验
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空气占据空间
分组
实验
玻璃瓶、玻璃杯、注射器、吸管、纸巾、橡皮泥。记录纸、维恩图。
7、空气有重量吗
空气有重量
分组
实验
细木条(或竹条)、细线、橡皮泥、气球、皮球、托盘天平。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观察、实验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
一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观察种子
分组
观察
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3、花、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和种子
分组
观察
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种子的传播
分组
实验
椰果,水槽,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和种子
5、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
分组
实验
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6、砖瓦和陶瓷、瓷器
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分组
实验
砖与陶瓷各一小块,铁钉、水、滴管
四
1、水
水在哪个袋中
分组
实验
黑色塑料袋、透明塑料袋,石头、木头、醋、牛奶、树叶、分类用图纸。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比较水和食用油
分组
实验
塑料杯、玻璃、蜡光纸、筷子、试管、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玻璃杯、塑料瓶(矿泉水瓶)、水槽。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播种
分组
实践操作
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根有什么作用
分组
实验
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6、开花了,结果了
观察凤仙花花朵和果实
分组
观察
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二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不同的电路连接
分组
实验
路检测器、四个接线头的盒子、电池(配电池盒)、小灯泡(带灯座)、导线。
二
1、油菜花开了
油菜花的结构
分组
观察
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
2、各种各样的花
花的不同分类
分组
观察
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单性花和两性花、放大镜。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观察蚕卵
分组
观察
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
2、蚕的生长变化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分组
观察
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3、蚕变了新模样
观察蚕蛹蚕茧和蚕丝
分组
观察
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4、蛹变成了什么
观察蚕蛾
分组
观察
蚕蛾 , 放大镜。
三
四
1、各种各样的岩石
各种各样的岩石
分组
观察
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分组
观察
收集的岩石、典型的三类岩石代表。放大镜,小刀,榔头,钳子、滴管、稀盐酸。
3、岩石的组成
岩石的组成
分组
观察
花岗岩、云母、长石、石英、小刀、放大镜。
4、观察、描述矿物(一)
观察矿物颜色、条痕、软硬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实验教学内容
年级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类别
实验方法
实验器材
三年级上册
一
1、我看到了什么
观察一棵大树
分组
观察
皮尺、放大镜等。
2、校园的树木
观察一棵树
分组
观察
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4、水生植物
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分组
观察
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4、蚯蚓
观察蚯蚓的身体运动和反应
分组
观察
放大镜,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5、蚂蚁
观察蚂蚁
分组
观察
面包,白糖,死掉的昆虫,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6、金鱼
观察金鱼
分组
观察
金鱼,玻璃缸、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三
2、那种材料硬
比较硬度
分组
实验
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电路检测器、榔头。
3、比较韧性
比较韧性
分组
实验
塑料、不锈钢、木头尺、“T字”尺、钩码、回形针。
4、它们吸水吗
比较吸水性
分组
实验
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沉浮实验
分组
实验
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水槽。
声音的传播
分组
制作
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分组
实验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7、保护我们的听力
保护我们的听力
分组
实验
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
四
1、身体的结构
身体的结构
6、动物的卵
动物的卵
分组
观察
青蛙卵、蚕卵等各种动物的卵、透明水槽、水草、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