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合集下载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
树皮图案可以通过拓印方法获得。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班级三(2)班姓名组别实验时间2014年9月3日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课题
拓印树皮
指导教师
常开贤
实验目标
让学生掌握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
实验器材
或药品
树干、白纸、蜡笔
实验设想
树皮图案是否可以拓印在白纸上。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是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树皮图案被拓印在白纸上。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三年级实验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3分)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分) 3、整理器材。

(1分)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3分)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6分)3、整理器材。

(1分)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分)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2分) 3、用嘴巴尝(无味道)。

(2分)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3分) 5、整理器材。

(1分)四年级实验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0分)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1分)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

(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分)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3分)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1分)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分) 6、整理器材。

(1分)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2.观察不同温度下水中溶解物质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食盐、小苏打实验步骤:1、将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的水,分别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搅拌均匀。

2、记录每个烧杯中加入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3、将一个烧杯放在常温下,将另一个烧杯放在热水中加热。

4、观察每个烧杯中的溶解情况,记录温度和溶解的数量。

观察到的现象:1、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2、在加热后,食盐和小苏打都溶解得更多。

3、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实验结论:水能溶解的物质数量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4、观察蒸发皿中的变化,直到水分蒸发完毕,留下的是食盐晶体。

5、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到蒸发皿下方,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1、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沙子被滤掉。

2、随着加热,水分逐渐蒸发,最终留下食盐晶体。

3、火焰颜色变为黄色,说明食盐中存在钠元素。

实验结论: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可逆的。

通过蒸发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

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可以通过火焰测试进行检测。

2、了解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

实验器材:酒精温度计、气压计、风力计、水、火源、塑料袋。

实验步骤:1、将酒精温度计放在火源旁边,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2、用气压计测量不同地点的气压,并比较差异。

3、用风力计测量不同风速下的风力,并比较差异。

4、将塑料袋充满水,扎紧口,用手压住一端,将另一端放在高处,松开手,观察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实验结论: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很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压下降,从而形成风。

同时,风速也会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实验中的塑料袋实验也证明了风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通过测量降水量,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降水量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雨量计、计时器实验步骤:1、在降雨时,将雨量计放在室外合适的位置,开始计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三年级科学实验目录及器材使用记录单
序号实验名称使用器材分



进度备注
1 水到哪里去了水抹布拖把大小相同的
烧杯
2 水沸腾了水烧杯三脚架酒精灯
石棉网温度计木夹透明
塑料袋
3 水结冰了温度计烧杯冰块试管
食盐
4 冰融化了冰块热水结冰的试管吸

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小苏打食用盐味精烧杯
药勺
6 加快溶解烧杯冷热水食盐玻璃棒
7 混合与分离食盐沙子水烧杯蒸发
皿三脚架酒精灯
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橡皮泥折纸9月1日

10月30日
9 感受空气封口袋烧杯砂石气球
序号实验名称使用器材分
组演

进度备注
10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塑料杯纸巾水水槽
打气筒球针
11 压缩空气注射器水
12 空气有质量吗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
少天平小桶皮球打气筒回形针
13 我们来做个“热气球”
风的形成塑料袋纸筒蜡烛风的形成实验材料
14 认识气温计
测量气温
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
15 测量降水量
制作简易雨量器
雨量器喷壶
16 观测风
制作风旗风向袋轻薄的布硬纸板
11月1日

12月30
日。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实验设计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实验设计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主要实验设计第一单元实验一:实验名称:水到哪里去了实验材料: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2个、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6. 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第二单元实验一:实验名称:感受空气实验材料:大塑料袋,实验步骤:1.选择装空气的合适工具大塑料袋2.吹起塑料袋,扎紧袋口,感受空气,观察空气。

3.用眼睛和鼻子观察空气。

4.用手挤有塑料袋,发现袋子鼓起瘪下,发现空气能流动,容易被挤压。

5.抛气球,感受空气很轻。

6.松开袋口,发现空气容易泄露。

实验二:实验名称: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材料:水槽一个,矿泉水瓶改装透明水杯一个,矿泉水瓶盖两个(其中一个带孔),双面胶,面巾纸一些,打气筒一个,矿泉水瓶一个,橡皮泥一团,吸管两根,适量水。

实验步骤:1.在水槽里装入适量的水,放入一些大块漂浮的泡沫,塑料杯底粘住一个纸团。

将没孔杯子缓慢竖直的倒扣,完全按进水中,观察水位的变化,观察纸巾湿了吗。

2.将盖子换成有带孔的,用手按住洞口,缓慢竖直的倒扣进水中。

松开手指观察孔及纸巾的情况。

3.将打气筒连接瓶盖,往里打入空气,观察水位变化4.矿泉水瓶装入适量的水,淹没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封住瓶口。

往吸管里吹气,不能尝里面的液体,另一根吸管的出水口用水槽接住水。

我的解释:实验三:实验名称:压缩空气实验材料::容量为30ml的注射器两个,橡皮擦,水适量。

实验步骤:1.学习注射器上的刻度。

2.将两个注射器分别吸入15ml的水和空气(达到相同的刻度)3.用橡皮擦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往下压,记录刻度。

(实验前可以将猜测画下来)。

5.松手,记录下观察的结果。

6.慢慢用力往上拉活塞,然后松手,你又发现了什么?7.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课堂活动记录画出注射器的活塞位置实验现象说明:实验四:实验名称:空气有质量吗实验材料:天平,半截矿泉水瓶,排球,瓶盖,打气筒,绿豆若干实验步骤:1.在天平两端分别放一个冲了些气的瘪排球及砝码,瓶盖,让天平达到平衡。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实验报告
实验一:
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
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
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
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蜗牛分组实验蜗牛的颜色、身体构造及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放大镜、蔬菜、面包或馒头、洋葱、大蒜等。

2 观察我们的身体演示实验观察人体的外形特点人体挂图或人体骨胳模型、钟表、听诊器、尺子等3 我们在生长分组实验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每分钟心跳次数等。

软尺、秒表、肺活量计、体重计等。

4 一杯水的观察演示实验水是什么形状的各种装水的容器5 各种各样的液体演示实验沙和水的水平面以及沙和水的流动的比较沙、水、各种常见的液体、烧杯或玻璃杯等6 比较水的多少分组实验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学会用量筒来测量液体。

每组 3 个形状、大小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瓶子,各种容器、弹簧秤、塑料袋、漏斗、量筒等。

7 不同用途的纸分组实验认识不同的纸在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各种纸、玻璃片、瓶盖、红墨水;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8 寻找淀粉踪迹分组实验运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性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 / 10淀粉、腆酒、滴管、米饭、馍馍、蔬菜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分组实验小苏打和醋混合后有哪些现象。

小苏打和醋、火柴(每组若干)、小匙(每组两支)、玻璃杯(每组 3 只) 2 研究土壤分组实验土壤是混合物吗?土壤、放大镜、透明塑料瓶、筛子、烧杯、空易拉罐、白纸、水等。

3 了解空气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并能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一单元
一、实验名称:研究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
实验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色笔,长杆铅笔9(用来卷纸条)
实验方法: 1、将准备的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的卷在一枝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地快速伸展,卷曲,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

结论:这是人眼的一种暂时记忆能力——“视觉暂留”造成的。

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一张红色彩纸、回形针、铅笔、彩笔、剪刀。

实验方法:(一)先做一只纸鹦鹉
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鹦鹉图形,并用剪刀沿边线剪下来。

2、将剪下的鹦鹉图形贴在红色彩纸上,沿轮廓剪
下。

(二)试试让纸鹦鹉站起来
1、把回形针插在纸鹦鹉身上,看看回形针放在哪里,纸鹦鹉可以“站” ,在指环上不掉下来。

我的发现:我发现回形针放在支撑点的下面,纸鹦鹉就能“站”在指环上不掉下里。

结论:纸鹦鹉“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的秘密是(重物放在支撑点的下面,使
纸鹦鹉上轻下重,保持平衡的缘故。


三单元
一、实验名称;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材料:一株完整的小草,大试管,试管架,小铲,少许油,水,直尺,橡皮泥
实验方法:1、先用小铲挖一株完整的小草,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2、把小草根放进大试管中,试管中加水,水面滴少许油,再用橡皮泥封好口,防止水分蒸发。

3、用直尺测量水面的的高度,做好记录。

4、坚持观察一周做好观察记录。

5、比较记录结果。

我的发现:水面高度逐渐下降。

结论:植物每天要“喝水”,生命离不开水。

二、试验名称:研究西红柿里含有多少水
实验材料:一个菜板,一把菜刀,一块纱布,一个小烧杯,西红柿,天平。

实验方法:1、选择一个新鲜的西红柿,用天平称一称它有多重,做好记录。

2、用菜刀在菜板上把西红柿切成碎块(用刀时注意安全)
3、用纱布包好西红柿碎块,挤捏出里面的水。

4、用天平称一称残渣的重量,就能知道它比完整的西红柿轻了多少。

也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水分。

我的发现:残渣比原西红柿的重量少了很多。

结论:西红柿里含有90%的水。

三、用一个有洞的塑料口袋装水,我会看到水从(破口处流出)说明(水会流动)四、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我发现(瓶子形状不同,水的形状也不同),说明水(没
有固定的形状)。

五、(1)、实验名称;研究水有毛细现象实验材料:一条薄纸巾、有颜色的水,杯子
实验方法: 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观察纸巾的变化。

我的发现:有颜色的水沿着纸巾向上爬,并向四周扩散。

结论:水有毛细现象。

(2)、实验名称;研究水有毛细现象
实验材料:一株带茎的白花,一杯红水、一杯蓝水。

实验方法:1、剪开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白花
的变化。

我的发现:水沿着花茎向上爬,白色的花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蓝色。

;结论:水有毛细现象。

六、实验名称:研究水有表面张力实验材料:若干回形针、玻璃杯、水
实验方法:把回形针一个一个从杯子边缘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试一试在水溢出来之前能
放多少回形针。

我的发现:杯子里可以放入很多回形针,而且水面鼓起来,像个小馒头,但水没溢出来。

结论:水有表面张力。

七、实验名称:研究水有压力
实验材料:一个塑料瓶、钉子,水槽、长条胶布
实验方法:1、用钉子在瓶壁上由上向下等距离地扎三个一样大小的孔。

2、用一长条胶布将三个孔贴上,再往瓶里装水。

3、撕去胶布,观察喷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

4、如果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射出的水流有没有变化。

我的发现:1、撕去胶布后。

三个孔喷射出的水流不同,
最上面的小孔喷射的水流最近,中间的小孔喷射的水流较远,最下面的小孔喷射的水流最远。

2、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射的水流也是这样。

结论:水有压力,水越深压力越大,水流喷射就越远。

八、实验名称:研究水有浮力
实验材料:带刻度的大烧杯、小烧杯、砝码、橡皮泥、水。

实验方法: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一块橡皮泥。

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水位的刻度。

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放入小烧杯中,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4、如果再加一个50克的砝码,继续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

5、加至200克砝码时,水位又会怎样变化。

我的发现:每加进一个50克砝码,水位就上升50毫升。

结论: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九、实验名称:研究水能溶解物质的性质实验材料:烧杯、水、玻璃棒,方糖。

实验方法: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

我的发现: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

结论: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十、实验名称:研究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实验材料:烧杯、水、高锰酸钾、镊子。

实验方法:用镊子夹1-2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我的发现:我发现水中立刻“划”出一条紫色的线,并且逐渐拉长变粗,相互连接,如果
轻轻搅拌,整杯水很快就染成了透明的红色,黑色的高锰酸钾不见了。

结论: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了。

四单元实验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一、实验名称:比较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
实验材料:报纸,剪刀
实验方法: 1、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

2、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钩住,两个人拉一拉。

我的发现:不同的纸结实程度是不同的,横向拉不易断,纵向拉易断。

结论:不同的纸结实程度是不同的。

纸横向裁结实,纵向裁不结实。

二、实验名称: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

实验目的:观察纸的纤维差异。

实验材料:纸、放大镜或简易显微镜
实验方法: 1、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

我的发现:纸的表面看起来比较光滑,放大镜下观察粗糙,撕开后毛边更粗糙。

结论:纸的表面看起来比较光滑,放大镜下观察粗糙,撕开后毛边更粗糙。

三、实验名称:纸的吸水性实验
实验材料:打字纸,报纸、胶头滴管,有颜色的水实验方法: 1、把打字纸和报纸平铺在桌面上。

2、用胶头滴管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色水的扩散。

我的发现:报纸上色水扩散快,打字纸色水扩散慢。

结论:报纸吸水性强,打字纸吸水性弱,说明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

四、实验名称:纸的透明度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牛皮纸、打字纸、纸巾等几张不同的纸。

实验方法: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那种纸的透明度好。

我的发现:报纸比牛皮纸看起来光亮些。

结论:不同的纸透明度不同。

报纸透明度好,牛皮纸透明度差。

五、实验名称:比较棉布与尼龙的不同
(1)、比较结实程度
实验材料:棉布、尼龙各一块,放大镜
实验方法:从布料中抽出纤维,用放大镜观察,再拉一拉(也可以比较一下棉线和尼龙线)。

我的发现:我发现棉线比尼龙线容易断,说明棉线纤维短,尼龙纤维长
结论:尼龙比棉线结实。

(2)、比较燃烧后的气味
实验材料:棉布、尼龙各一块、打火机
实验方法: 1、用火柴分别点燃一块棉布和一块尼龙布比较燃烧后的气味、灰烬和颜色。

我的发现:棉布燃烧时散发出焦肉气味,燃烧后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尼龙燃烧时
散发出刺鼻气味,燃烧后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3)、比较吸水性
实验材料:棉布、尼龙各一块,两只玻璃杯,有颜色的水实验方法:1、裁剪同样大小的尼龙、棉布各一块。

2、把布料的一端同时浸入有颜色的水中。

3、过一会比较哪种布料吸的水多、
我的发现:我发现棉布吸水多,尼龙吸水少。

结论:棉布吸水性强,尼龙吸水性弱。

六、实验名称:研究金属的性质(1)研究金属有表面光泽实验材料:铁钉、粗铝丝、粗铜丝
实验方法:用砂纸打磨铁钉、粗铝丝、粗铜丝表面,除去表面的锈。

我的发现:用砂纸磨去金属表面的锈之后,金属有光泽。

结论:金属有有光泽的属性。

(2)研究金属容易导热
实验材料:铝勺、塑料棒、木筷、热水、玻璃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