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电阻计算(包括铜、铝、铜包铝)
铜包铝线的测试方法

铜包铝线的测试方法周姬旻摘要:铜包铝线已经成为电线电缆最主要的导体材料之一,本文详细叙述了铜包铝线的测试方法及其不符合测试要求时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铜包铝线;测试方法;改进措施0 前言为保证铜包铝线的质量,规范市场,在电线电缆行业内铜包铝线的测试结果应符合电子行业标准SJ/T 11223-2000《铜包铝线》。
其主要检验项目有:外观,直径与偏差,铜层厚度,铜层体积比,导体电阻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铜层密实性,铜铝粘合性,密度(有规定时)。
以下详细论述其具体测试方法及线材不符合测试要求时的改进措施。
1 外观检查铜包铝线由铝芯线和紧密包覆其外的铜层构成。
铜层应均匀连续地包覆在铝芯线上,表面应光滑园整,不得有凹痕、裂纹、露铝及明显锈斑等缺陷。
2 标称直径与偏差在垂直于试样线轴的同一截面上,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至少在试样的两端和中部共测量三处,各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 。
试验结果取六个测试值的平均值。
铜包铝线的直径按下式计算:n x D n i i∑==1式中,x i ——第i 次测量的直径值(mm ); n ——测量次数。
直径的偏差值为标称直径与测量直径之差。
3 铜层厚度铜包铝线的铜层厚度最薄点的测定应采用“断面抛光测量法”。
从样品一端截取适当长度的铜包铝线试样,一般为15mm 左右,切取时应尽量减小线材横截面变形。
对于直径1mm 以下的小试样,将其每隔2mm ~3mm 的距离平行粘上一段宽度约为10mm 的胶带。
将胶带连同试样一起粘在直径约为5mm 、长度约为15mm 的铝杆上。
将铝杆和小试样一起放入铝管或塑铝管中,用环氧树脂镶嵌。
环氧树脂与试样的接触面应紧密填实,待固化后备用。
将已制备的试样垂直于金相砂纸进行研磨。
先在较粗的砂纸上研磨,当磨痕方向一致后,换用较细的砂纸研磨,每更换一次砂纸,必须将上一道磨制的灰尘清除干净,然后将试样研磨的方向转动90°。
研磨后的试样在金相试样抛光机上抛光,抛光盘上用夹紧箍绷紧一块呢绒,润湿后其上涂以金相抛光膏。
铜导线电阻计算方法

铜导线电阻计算方法
铜导线的电阻计算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进行。
欧姆定律指出,电阻(R)等于电流(I)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电压(V)与电流之比。
具体地说,铜导线的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R = ρ * (L / A)
其中,
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
ρ表示铜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一般情况下铜的电阻率大约为1.72 × 10^-8 欧姆·米,
L表示导线的长度(单位为米),
A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给定长度和横截面积的铜导线的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阻率是一个常数,而长度和横截面积则是具体的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输入即可。
导体电阻计算方法

导 体 电 阻 计 算 方 法从实验得知,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长度l 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S 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1-14)式中长度l 的单位为米,面积S 的单位为平方毫米,电阻R 单位为欧姆, ρ称为导体的电阻系数或称为电阻率,ρ的单位为,它由材料导电性能决定。
材料的电阻越大,ρ值越大。
有时采用电阻率的倒数来表示材料导电性能,称为导电率,用γ表示(1-15)并有电阻系数在数值上等于长度为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即式(1-14)中l =1, S =1时,ρ=R 。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ρ值,由实验测得各种材料ρ值,见表1-3所示。
从表中可知,铜、铝、铁等材料电阻率小,宜于作导线用。
由于银的价格较贵,仅在要求较高的电器中用作导电材料。
康铜和锰铜等合金材料。
电阻率大,宜于作电热器的电阻丝,即发热元件。
表 1-3材 料 名 称在20℃时电阻系数欧·毫米2/米 在0—100℃范围温度系数αγ(1/℃) 纯 银0.016 0.0041 金属 铜铝 钨 铁 0.0174 0.0290.0560.120.0043 0.0042 0.0046 0.001 合金 锰铜 康铜镍铬合金0.450.441.0—1.1 0.000006 0.000005 0.00013 例1-10〕用截面积为0 0314毫米2的康铜线,绕制100欧姆的电阻器,需要多长?[解]〔例1-11〕一根铜线直径为d =4毫米,求此铜线1公里长和50公里长的电阻值。
[解]铜线截面积为每公里铜线电阻为50公里铜线电阻为R=50×R0=50×1.4=70欧从此例题可知,单根架空明线每公里电阻计算公式为:若为双线制时,每公里电阻为2R0。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导线内阻算法

计算导体的电阻,要知道其电阻率、截面积、长度,计算公式:电阻=长度×电阻率÷截面积 .
铜电线的电阻率:ρ=0.0172
铝电线的电阻率:ρ=0.0283
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
R=ρ×L/S
L=长度(米),S=线载面(m㎡)平方毫米
对于铝导线,只要知道它的长度(m)和截面积(mm2),就可立即估算出它的阻值,其准数据是:每100m长的铝导线,当截面为1mm2时,电阻值约为3Ω。
如果编成一句口诀便是“百米铝线1-3欧,铜线再打六折算”。
这句口诀中的“1”
代表1mm2.它是根据公式R=ρ×L/S
取铝的电阻率p=0.03(应为0.029)定出基准数据而来的。
大家知道,导线电阻值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若有80m、6mm2的铝线,如果用估算法,则是0.03×80/6=0.4(Ω)。
由于铜导线电阻率p≈0.017,约为铝导线的0.6倍,因此,可按铝导</font>线算出电阻后再打六折。
上例如果是铝导线,电阻值便是:
0.03×80/6×0.6=0.24(Ω)
•导线截面积计算方法:。
电线电阻计算公式

电线电阻计算公式电线的电阻计算公式?|电线越粗电阻越小用电越少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S= IL / 54.4*U`铝线:S= IL / 34*U`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充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说明: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导线截面(mm 2 ) 11.52.546101625355070 95120载流是截面倍数9 8 7 6 5 4 3.5 3 2.5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金属导体电阻率公式

金属导体电阻率公式
金属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电阻率=ρ=ρ=RA/l,其中ρ是金属的电阻率,R是金属的电阻(单位是欧姆),A是金属导体的断面积,l是导体长度,单位都是米(m)。
电阻率ρ是一种电磁性质,它反映材料中电子在沿着导体行进时受到的阻碍,也可以理解为材料中电子浓度的大小,其单位是欧姆/米
(Ω/m)。
电阻率受到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际测量的数值都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是由于它容易被计算、精度可控,所以它被广泛用于金属导体的性能测量。
电阻率的计算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伏安定律:用一定电压施加于金属传感器的两端,通过计算电流和它流过金属导体的电阻,从而可以得到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也就是ρ=RA/l。
铜导体电阻计算公式

称直径d d≥4 值
1.04 1.07
1.03 1.06
扭绞节径比是扭绞节距对扭绞绝缘线芯外径之比。
绞合导体标称截面积S mm2
S≥0.5
S<0.5
1.02 1.05
1.03 1.06
值。
度系数是0.00393
GB/T 18213-2000 低频电缆和无线(无镀层和有镀层) 铜导体电阻计 通信用低频电缆和电线
N导体根数= RO=21.95/Nd2 =
17 89.6650 1.04 1.04 1 1 96.9817
镀镍
d单根导体直径=
R1= R2= R3= R4=
R=ROR1R2R3R4=
导体中单线最大直径d mm 0.05<d≤0.10 0.10<d≤0.31 0.31<d≤0.91 0.91<d≤3.60
实心导体系数为1 绞合导体系数为1.04 单芯线系数为1 单芯线系数为1 Ω/km at 20℃ 实心导体 镀锡
1 1.16 1.13 -
1 1.08 1.05 1.04
实心导体标称直径d mm
扭绞节径比 d<0.4
0.4≤d<0.8
>16 ≤16
1.04 1.07
1.03 1.06
R4 值
注:扭绞节径比是扭绞节距对
0.12
黄色框内需填入数据
兰色框内为计算结果
实时温度℃= 导体最大电阻= 温度系数计算结果= R1 无镀层或镀银 值
20 96.9817 1.000
镀镍 Ω/km 铜丝的电阻温度系数是0.00393 绞合导体 镀锡
体
1 1.05 1.03 1.03
R3 值
1.2 1.15 1.12 -
铜线电阻计算方法

铜线电阻计算方法铜线电阻计算方法铜线电阻是指电流通过铜导线时所产生的电阻。
铜导线是常用的导电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子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
在设计和使用这些系统设备时,有时需要计算铜线的电阻,以确保系统的工作正常和安全可靠。
下面将详细介绍铜线电阻的计算方法。
1. 铜线电阻公式铜线的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R = ρ * (L / A)其中,R是铜线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ρ是铜导线的电阻率,单位是Ω·m;L是铜线的长度,单位是米(m);A是铜线的横截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2)。
2. 铜导线的电阻率铜导线的电阻率是指单位长度的铜导线内电阻的比例系数,用来表示铜导线的导电性能。
铜导线的电阻率通常由电导率和电阻温度系数两个参数来描述。
-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单位体积的导体内电导的比例系数,用来表示导体的导电性能。
电导率的单位是(Ω·m)^-1。
铜导线的电导率可以通过参考电导率值来获取。
- 电阻温度系数:电阻温度系数是指单位长度的导线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比例系数。
铜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通常为0.0039Ω/℃。
3. 铜线电阻的计算步骤要计算铜线的电阻,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确定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通过测量或参考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参数来获取铜线长度和横截面积。
步骤2:确定铜导线的电阻率。
根据铜导线的种类或规格,可以通过参考电导率值来获取铜导线的电阻率。
步骤3:将铜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率带入铜线电阻的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即为铜线的电阻值。
4. 铜导线电阻计算的示例以下是一个铜导线电阻计算的示例:假设有一根铜导线的长度为50米,横截面积为2平方毫米。
根据参考电导率表,铜导线的电阻率为0.0175Ω·mm^2/m。
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步骤1:将铜线的长度转换为米,即50米。
步骤2:将铜导线的横截面积转换为平方米,即2平方毫米=2*10^-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