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

合集下载

设计史

设计史

1、“设计科学”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在1969年提出的。

P12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最早创立了“文化生态学”。

P23、章利国先生在《现代设计美学》一书中积极倡导建立“设计生态学”。

4 、1996年出版的朱铭,荆雷所著的《设计史》一书,把人类设计史划分为六个时期。

P45、“形式服从功能”是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精髓。

P56、“后现代设计”被人称为“双重译码”、“杂交”。

P6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

P78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变革。

P129 、1972年,美国著名设计师雷蒙德?罗威参与了月球登陆飞船的室内设计。

P1310、1760年,英格兰铁厂因木材短缺第一次以木炭代替木材,从而引发了冶金技术革命。

P1411 、1648年,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第一作艺术学院“法兰西艺术学院”,把雕塑和绘画逐渐从广场,建筑的整体和局部规划中分离出来。

P2112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创立了“美学”之后,艺术与技术的分离就更加明显,并出现了美学与实用美学的争论。

13 、复古主义思潮是指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后期西方设计领域中所出现的设计潮流,包括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表现。

14、古典主义中,法国以古罗马样式为主,代表作巴黎万神庙、凯旋门、马德伦教堂。

英国,德国则以古希腊样为多,代表作有英格兰教堂、不列颠博物馆等。

德国的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博物馆等。

P2215 、浪漫主义,最早源于18世纪的后半叶。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是早期,称为先期浪漫主义。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二期,称为“哥特式复兴”。

代表作有英国国会大厦、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P2316 、19世纪后半叶,复古主义走向折衷主义,又称为“集仿主义”,代表作法国巴黎歌剧院。

17 、德国建筑家歌德弗莱德?谢姆别尔参观了水晶宫博览会后写了《科学?工艺?美术》(1852年出版)《工艺与工艺美术样式》(1881年出版),并提出了工业设计一词。

设计史的意义与价值

设计史的意义与价值

设计史的意义与价值设计史,就像是一部记录人类创造力的传奇故事集。

它可不是什么干巴巴的历史记录,而是充满了活力、灵感与智慧的宝藏。

你看啊,设计史就像一条长河,每一个设计作品都是河中的一滴水。

这些水滴汇聚起来,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象。

从古老的陶器上简单而富有韵味的花纹,到如今高楼大厦中充满现代感的线条,每一个设计背后都有它的故事。

就好比一个古老的陶碗,它上面的花纹可能是当时的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种表达。

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画上去的,就像我们现在发朋友圈表达自己的心情一样,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这小小的陶碗,它承载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信仰和审美。

这难道不神奇吗?再说说建筑吧。

古代的宫殿建筑,那设计可讲究了。

对称的布局,就像一个稳重的长者,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这种对称设计就像我们中国人讲究的平衡之道,家庭要平衡,社会要平衡,建筑也得平衡。

它体现的是一种秩序感,一种和谐的美。

而现代建筑呢,各种各样奇特的造型就像年轻人充满活力的思想,天马行空,不受拘束。

有的建筑像扭曲的麻花,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鸟儿。

这些现代建筑的设计,是在新的材料、技术和社会需求下产生的。

如果没有设计史的传承和发展,能有这样的创意吗?肯定不能啊。

设计史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上。

我们身边的一切,从日常用的牙刷、杯子,到穿的衣服、背的包包,都是经过设计的。

好的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美好。

就拿牙刷来说,它的刷头大小、刷毛的软硬、手柄的形状,都是设计师精心考虑的结果。

这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知道你的需求,处处为你着想。

如果没有对设计史的研究和借鉴,设计师们可能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打乱撞,很难设计出真正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

而且啊,设计史还能让我们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当西方的设计理念传入中国,或者中国的传统设计元素走向世界的时候,就像是不同性格的人在交朋友。

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设计中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吸收。

设计史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设计史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设计史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设计史概论是设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设计发展的演变历程、重要的设计流派和设计师,对设计思想、设计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下面是对设计史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设计史的背景与起源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

古代文明时期的艺术与工艺活动可以看作设计的雏形。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设计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并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古代设计史1. 古埃及设计:强调几何形状和象征性,以壁画、神庙和金字塔等为代表。

2. 古希腊设计:注重比例和对称,希腊柱、神庙和雕塑是其代表作品。

3. 古罗马设计:借鉴希腊设计,并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宏伟气势,拱门和圆顶建筑是其典型。

4. 中国古代设计:以青铜器、陶瓷和园林为代表,注重意境和创意。

三、现代设计史1. 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手工艺美术为特点,强调工艺与艺术的结合,威廉·莫里斯是该运动的代表人物。

2. 德国包豪斯学派:在20世纪初兴起的设计学派,以功能性、简洁和现代性为主要特点,魏玛包豪斯艺术学校是其代表性机构。

3. 瑞士国际式设计: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注重功能、线条简洁,比如瑞士设计师勒·科布修斯。

4. 美国现代工业设计:以功能主义为准则,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雷蒙德·洛传世是代表人物。

四、设计思想与原则1. 功能主义:设计应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核心,追求简洁、实用和高效。

2. 美学原则:设计应追求美的表达和传达,包括比例、色彩、纹理等方面。

3. 创新与实验:设计需要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重要设计师与作品1. 莱·科布修斯(Le Corbusier):法国建筑师,代表作品有巴西利卡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等。

2. 梵·德·罗尔(Van de Rohe):德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领域有重要影响,代表作品有德国柏林国家美术馆等。

设计史的作用

设计史的作用

设计史的作用
设计史是研究设计发展历程的学科,它的作用不仅仅是记录设计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对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以下是设计史的几个作用:
一、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
设计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内涵。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从而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演变和发展。

二、总结设计的发展趋势
设计史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设计都有其特点和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可以为我们预测未来的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三、启示设计创新
设计史可以启示我们进行设计创新,从而推动设计的发展。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设计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可以为我们提供启
示,帮助我们进行设计创新。

四、促进设计教育
设计史可以促进设计教育,从而提高设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设计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设计教育。

五、推动设计产业发展
设计史可以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设计产业都有其特点和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

总之,设计史在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设计的发展趋势,启示设计创新,促进设计教育和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

设计史论基础知识点

设计史论基础知识点

设计史论基础知识点设计史是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了解设计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的学科领域。

了解设计史的基础知识点对于设计师和艺术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设计史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设计史的发展。

1.设计史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设计史是对设计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创作意图的学科领域。

研究设计史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视觉分析等。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发展情况,以及设计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

2.古代设计史古代设计史是指从古代文明兴起到中世纪末期的设计发展史。

在古代设计史中,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设计作品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以宏伟和神秘著称,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作品强调平衡和和谐,古罗马则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的建筑和艺术风格。

3.中世纪设计史中世纪设计史是指从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发展史。

中世纪设计受到宗教的强烈影响,教堂建筑和宗教画是中世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世纪的装饰艺术和手工艺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如高卢玛缇尼玻璃和拜占庭艺术。

4.文艺复兴设计史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文艺复兴设计强调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回归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设计理念。

著名的文艺复兴设计师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

文艺复兴对后来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是指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的设计发展史。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工业生产和机械制造成为可能,也为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设计注重实用和功能,以及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包括包豪斯学派、现代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内的设计运动和风格在这一时期崛起。

6.当代设计史当代设计史是指从二十世纪末期到现在的设计发展史。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当代设计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设计史的作用

设计史的作用

设计史的作用设计史是一门研究人类设计活动的学科,它通过对设计作品和设计思想的追溯和分析,以及对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研究,揭示了设计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

设计史不仅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更是对未来设计发展的指导和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设计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设计作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例如,古代的建筑和家具设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而现代的产品和平面设计则反映了科技进步和大众消费的特点。

设计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方法,还可以为我们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设计的设想提供参考。

设计史可以激发和启迪设计创作。

设计师可以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灵感和启示,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

通过对历史上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思想的研究,设计师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法和创新思维,从而拓宽自己的设计视野,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同时,设计史的研究还可以帮助设计师认识到自己的设计工作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设计史还可以促进设计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通过对设计史的学习和研究,设计学院和设计研究机构可以培养出具有广博的设计知识和扎实的设计理论功底的人才。

设计师和学者们可以通过对设计史的分析和解读,提出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推动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设计史的研究还可以为设计教育和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和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设计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还可以激发和启迪设计创作,促进设计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设计史的研究需要我们以人类的视角进行思考和叙述,保持文章的自然度和流畅度,使读者感受到设计背后的情感和价值。

设计史的发展历程

设计史的发展历程

设计史的发展历程设计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开始创造和设计物品的时期。

以下是设计史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里程碑。

1. 史前时期(公元前3000年之前):人类开始制作和设计基本的工具、器皿以及住房。

原始设计主要考虑实用性和功能。

2. 古代设计(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中的设计突显出文化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雕塑、陶瓷等领域的设计开始注重美学和象征意义。

3. 中世纪设计(公元476年-1450年):这个时期的设计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宗教和建筑的设计成为主要方向。

哥特式建筑的执政期间,建筑师开始设计各种拱顶、教堂和修道院。

4.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末-16世纪末):这个时期的设计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启发,人文主义思想在设计中得到体现。

艺术家、建筑师和雕塑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以其优秀的作品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末):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生产带来了新的设计需求。

机械和生产流程的设计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受到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一些设计师开始注重手工艺和细节。

6. 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实用性。

包括包豪斯学派在内的一些设计学校,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设计师,如鲁道夫·斯滕格尔、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7. 后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中叶至今):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个性、多样性和非线性。

设计师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和文化背景对设计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设计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

以上是设计史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里程碑,设计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计史知识点梳理

设计史知识点梳理

设计史知识点梳理设计史是指以设计为主题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的研究。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本文将梳理设计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设计领域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设计历程1. 古代设计的起源古代设计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如生存、保护、装饰等。

古人通过石器、陶器等物品的设计和制作,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需求的追求。

2. 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古代设计中的两个重要时期。

希腊设计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如希腊柱式建筑和雕塑。

罗马设计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实用主义,如罗马建筑中的拱门和穹顶。

二、中世纪设计发展1. 文艺复兴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设计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人类开始对古代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从而引发了艺术和设计的革新。

文艺复兴设计强调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描绘,并提倡对古代艺术的模仿和学习。

2. 巴洛克设计巴洛克设计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设计风格,它以豪华、复杂和装饰性强为特点。

巴洛克设计运用了丰富的装饰元素,如曲线、对称性和浮雕等,让设计更加感性和夸张。

三、现代设计的兴起1. 工业革命与设计工业革命的兴起对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设计从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转变为机械化生产。

设计师开始更关注产品的性能、实用性和工艺等因素,并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包豪斯学派与功能主义设计包豪斯学派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学派之一,它致力于将艺术和工业设计相结合。

包豪斯学派倡导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追求功能、简洁和美学的统一。

3.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中期至末期的重要设计风格,它强调形式的简洁、无装饰和实用性的追求。

现代主义设计师追求简约和直观的设计语言,尝试摒弃过渡的装饰和华丽的手法。

四、当代设计和未来趋势1. 品牌设计的兴起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设计在当代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玉琮:《周礼》上说,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琮是一种宗教用具。

玉琮通过很小的体积把中国上古时期的世界观包括在其中。

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和地,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从空中穿过的柱子表示天地柱,即天梯。

在绝大部分琮上有动物图像,表示巫师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

因此,可以说玉琮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很好的象征物。

2.长信宫灯: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乡陵山上出土,长信宫灯设计为一个坐着的宫女全神贯注地双手执一盏灯在为主人照明,用铜制作而成,外表通体鎏金。

据考证该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仍金光灿烂,反映了当年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

长信宫灯是汉代出土同类灯中唯一的人形灯具,宫女形象生动,面带稚气,头梳发髻,发上覆巾帼,衣纹线条表现出她优美的体态,表情刻画栩栩如生。

此灯设计精巧,全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六个部件拼合而成,灯座灯盘灯罩可随时拆卸重新安装。

功能的设计与造型设计兼顾,灯的烟道从宫女的右臂通向人体内部,烟尘顺烟道自然沉积,可减轻污染。

除实用价值外,其整体造型独具特色,可作为室内陈设品。

3.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艺术是绚烂纯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时期,释、道、儒三学开始融合,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由于参透人生短暂,珍惜生命和强化自我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和审美受到特别重视,是中国艺术美学的开端,强调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提出了强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六法”。

4.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感觉极尽绚烂,约于纯素。

这也正是这个时期的审美理想。

魏晋南北朝对先秦道家“纯素之道”作了新的诠释,自觉追求天质自然、质朴纯真、绚烂多彩与自然纯素的结合。

5唐代性感设计:唐代服装有刻意的性感设计,流行一中袒领,使胸部半露。

领先作为勾画胸部的细节,设计上下足功夫,常见的有圆领、方领、斜领、鸡心领等。

而东方人对性感的感受不仅在形体,还特别注意肌肤的美韵,色感的诗意,冰肌雪肤,梨花带雨的表现更令人销魂。

因此,唐代服装除了露,还有透,透薄的面料聚雪凝脂若隐若现;除了透,还注意色泽映照,轻透的龙绢,晕涧的织锦都是映花照雪的上选面料。

6.“文治”的国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士人阶层,宋代的主流文化是士人文化。

要理解宋代的文化,就要理解文人的性格,他们追求不仅表现在可以产生科学技术,而且改造者美学。

士人的文化根基于释、道、儒,在心理需求上,他们关注天道自然,即“形而上者”的哲学冲动。

7.中国陶瓷发展到元代出现了新的变化:元代以前陶瓷产地大多在北方,以生产单色釉器为主。

元代时生产重心南移,确立了以景德镇为中心,南北其他各窑厂百花齐放的生产格局;而青花、釉里红的烧成,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具有强烈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8.釉里红:所谓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

釉里红和青花同为釉下彩,唯呈红、蓝各异。

它们同样是用笔在胎上绘制纹饰,但用料铜、钴有别。

它们同需在高温下烧成,但对气氛要求不同。

釉里红对窑室中气氛要求严格,铜必须在还原焰气氛中才呈现红色,而青花对窑室中气氛要求稍宽,窑室气氛的变化对钴呈蓝色的影响不大。

釉里红由于烧成难度大,产量低,传世与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器数量不多。

9.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形成迥然不同的体系,西方园林如建筑,中国园林如山水,西方人在园林中上演盛大的派对、沙龙,中国人借园林疏远世俗,亲近自然,文友雅集,造园从来都为文人最热衷。

10.龙的图案从上古发展到明代,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

总的看来,先秦的龙纹形象比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

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性,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

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

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

11.吉祥图案:装饰纹样要求美与内容吉利的统一,是我国服饰艺术的特色。

宋元以来,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后来图案界叫它们“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利用象征、寓意、比拟、表号、谐意、文字等方法,以表达它的思想含义。

吉祥图案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源于人们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可以始社会的部落图腾以及当时一些器皿上的装饰性图案。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些装饰性的图形逐步完善,构成具有某种寓意的标志或象征,产生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这便出现了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除了作为纺织、印染、刺绣的装饰纹样外,在建筑、日常用具、器皿等表面也无不以吉祥图案为饰。

吉祥图案大部分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吉祥图案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具有代表性,在现代设计中也可以加以继承和运用;也有少部分宣扬封建统治阶级伦理道德、忠孝节义、升官发财以及迷信思想。

12.从清代瓷器总的情况看,在造型设计上,有模仿也有创新,总的来说,模仿多于创新。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仿历代瓷器的造型,特别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

2.模仿古代铜器的造型3.模仿古代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器物的造型。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传统设计的模仿有时不是纯粹的模仿,而是稍作局部变化以符合时代的审美趣味。

瓷器的造型设计由于工艺的进步、中外交流增多等方面的因素,还是有一定的创新。

表现之一是开始追求系列化的设计,如攒盘;表现之二是出现了一些瓷器新品种,如鼻烟壶。

13.中国自古以来的造园思想是遵循追摹自然、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原则,这是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以及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相通的。

清代皇家园林的建造正是这一造园思想的体现。

清代家具特点:其用材之考究,品种之繁多,造型之庞大,雕饰之繁丽,技巧之精湛,一反明式家具简介质朴,清雅文香的书卷气息,代之以绚丽豪华和贵族气派。

14.日本折衷主义:1.日本民族在性格上具有双重性。

日本人生性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暧昧,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矛盾塑造了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民族文化。

日本文化将佛、道、儒、禅融合为大和民族的特征,追求朴素、单纯、寂寞的情调,运用隐喻手法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2.日本的设计是学习、模仿西欧和美国的工业体系和折中了民族传统美学与现代西方理性设计的结果。

3.日本的设计偏爱折衷主义,他们把从中国学习来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的设计思想融为一体,形成充满活力的日本设计面貌。

4.日本的传统设计受到禅宗文化和江户时代浮世绘的影响,形成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包括日本的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等,体现出以下设计特征:紧凑、轻便、直线形式、减少主义和模数体系,以及标准化、重视细节。

5.日本的设计是和日本的大企业环境分不开的,日本企业内部的终身雇用制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生产出众多高技术、高质量、高工艺、讲求细节和微型化的优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15.文艺复兴运动:西欧资本主义因素是从14世纪起在意大利开始兴起的,15世纪以后遍及各地。

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商品生产和商业日趋兴旺,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对教会精神统治的斗争,因此形成了以意大利为中心的为资本主义建立营造舆论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为主义,主张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中世纪的中世纪的宗教桎梏。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普遍的文化高涨,设计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众星灿烂,繁华如锦,其影响所及直达20世纪。

文艺复兴时代一反中世纪刻板的设计风格,追求具有人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

16. 1880—1910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称为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一方面源自对维多利亚繁琐风格的厌倦,另一面对于机器生产的粗制滥造的产品反感,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

利用工业化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并通过手工艺恢复人性。

主张是从自然,采用中世纪纯朴风格,东方的装饰语言,表现出理想化主义情感。

从本质上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17.1.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国际性的设计运动,从1910年开始,一直发展到1935年未知,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展,因此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来自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2.装饰艺术运动始于巴黎,特点表现为用直线和对称的构成,在材料上使用新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合成树脂玻璃等,使原来的手工艺与工业技术对立的现象得以解除。

3.由于上流人士的赞助,使设计师们能使用昂贵、稀罕的材料创造出有异国情调的风格,以满足有钱阶层猎奇的需要。

18.《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末年,是我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

对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进行了记录整理,并力图探究规律,科学概括。

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观点,较为系统的总结了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天有时,地有气”,不仅指应遵循自然规律,“审曲面势,以饬五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取材和制作,而且传达出我国设计哲学的诸多特点,如涉及的社会性,生态主义,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等等,这些观念促成了我国设计文化的诸多特性。

“法天地”是我国设计发明和完善的一个最重要的灵感源。

19. “十二章”纹样的题材,不是奴隶社会才有的。

人类在原始社会生存斗争的漫长岁月里,观察日月星辰预示天气的变化,山能提供原始人以生活资源,弓和斧是劳动生产的工具,火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粉米是农业耕作的果实,虎、华虫是原始人狩猎活动接触的对象,龙是中国许多原始氏族崇拜的图腾对象,黻纹是原始人对于宇宙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的抽象。

所以在中国原始彩陶文化中,日纹、星纹、斧纹、水藻纹等早已出现。

只是到了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配合其政治需要,对这些原始元素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并垄断了其使用的权利,被用作象征统治权威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