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合集下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介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介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介绍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导语:人体的内脏是有一定的有益元素含量的,比如人体含有大部分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物质对于人来说就是非常关键的,他也可以说道就是构成胆汁的人体的内脏是有一定的有益元素含量的,比如人体含有大部分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物质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也可以说是形成胆汁的重要源泉,这种东西在人体内的作用相当的重要,因此,许多医生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检查疾病的依据,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专门回事呢?下面看看介绍吧。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通俗地认知为\不好\胆固醇,抗炎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以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就是由肝脏制备。

它就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共同组成。

增高: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愿望,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转移至肝脏排出体外,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并发现此群家族中长寿者多。

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虾青素可显著提升人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

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就是一种比较有毒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人体来说就是有毒的,就是能给人体的状态增添部分危害的现象,所以,人们一定必须注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这种现象,必须想要办法掌控它的数量水平。

同时期望人们加强锻炼,合理展开饮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是什么原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是什么原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是什么原因在我们关注自身健康,查看血脂检查报告时,常常会注意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一指标。

如果发现其数值偏低,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

那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常见的因素之一。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时候会选择快餐、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长期如此,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影响身体的脂质代谢,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其次,缺乏运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人的工作是在办公室久坐,下班后又常常缺乏锻炼。

运动量不足会使得身体的代谢率降低,脂肪在体内堆积,不仅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影响血脂的平衡,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

遗传因素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存在基因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和代谢。

如果家族中有多人存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情况,那么自身出现这一问题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另外,某些疾病也会引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血脂的正常代谢。

还有慢性肝病,肝脏是脂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功能受损时,会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和转化。

吸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脂的运输和代谢,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

药物的使用有时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治疗高血压的β受体阻滞剂、某些抗抑郁药物等,可能会对血脂代谢产生副作用,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同样会对血脂产生影响。

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进而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年龄的增长也是一个逐渐显现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包括脂质代谢能力。

因此,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情况。

总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也可能是遗传因素、疾病、药物使用、精神压力以及年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指标解析与心血管疾病关联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指标解析与心血管疾病关联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指标解析与心血管疾病关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作为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血脂物质,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

然而,HDL-C的异常指标往往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血清HDL-C异常指标的解析以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进行探讨。

一、血清HDL-C异常指标解析HDL-C是血液中一种较轻的脂蛋白,通过清除体内的胆固醇,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HDL-C的含量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

然而,当HDL-C的含量降低或者其它相关指标异常时,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血清HDL-C水平在40-60 mg/dL之间。

当HDL-C的水平低于40 mg/dL时,即被认为是异常指标。

此外,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的增加和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比值(HDL-C/LDL-C)也是评估HDL-C异常指标的重要指标。

二、血清HDL-C异常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1. 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HDL-C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重要物质,其异常指标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于动脉内壁的胆固醇沉积导致的疾病,而HDL-C正是通过清除这些胆固醇,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2. 心血管疾病发展风险增加血清HDL-C异常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HDL-C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而HDL-C的增加则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风险。

3. 反映全身炎症程度除了直接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外,血清HDL-C异常指标还可间接反映全身炎症程度。

研究发现,炎症过程中,HDL-C的含量通常会降低。

而全身炎症则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抗氧化作用
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而HDL则能延缓这一过程。目前认为,天然LDL-C并 不具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当其形成氧化的LDL-C时,才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HDL颗粒含 有多种抗氧化酶,研究最多的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谷胱甘肽硒过氧化酶、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 (PAF-AH)及屏氧酶(PON)等,它们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抑制LDL的氧化修饰,破坏LDL氧化修饰过程中相应的 酶或酶的活性及其产生的氧化磷酸酯、降低LDL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及直接破坏LDL的结构,减少氧化修饰的LDL的 形成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同时还能抗HDL氧化,保护HDL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其抗氧化作用 。
标准范围
标准范围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明HDL-C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机率呈负相关。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 建议(2015版)》提出的判断标准 :
成年男性HDL-C多在1.16~1.42 mmol/L(45~55 mg/dl)女性较高,多在1.29~1.55 mmol/L(50~60 mg/dl);正常人HDL-C约占总胆固醇的25%~30%。
生物疗法
生物疗法是利用蛋白质、DNA、抗体或其它从活组织中提取或合成的物质获得疗效的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 的发展已使重组蛋白作为药物以非肠道应用成为可能。
体内试验中较先进的是由apoA-I Milano和磷脂复合物组成的载脂蛋白,给动物模型和人类输注这些载脂蛋 白,结果证明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通过自身免疫方式产生针对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中和抗体也正在临床 试验,以降低LDL-C和增加HDL-C为目的的基因疗法已初步建立起来。
因此,仅以升高HDL-C水平并非是开发HDL-C治疗新措施的最佳目标。一些新的治疗措施是以进一步增强HDL 对胆固醇逆向转运作用为目标,直接的apoA-I治疗和ABCA1,ABCG1基因表达调节研究正是这种新观念的重要体 现。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医学领域
上今年刚出来的新的名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俗来说就是好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是坏的胆固醇。

好的胆固醇难道就是这种胆固醇含量越高就越好吗?任何东西都会有一个量,今天来告诉大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

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那么是不是总胆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呢?不是的。

总胆固醇与
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男性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对成年男性来说,高密度脂蛋白应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成年女性在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以上。

如一位男性,总胆固醇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么他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低应是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最好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如果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5,其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是否总胆固醇低,就能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答案是否定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有处于正常范围的时候才是最好的,过度的偏高和偏低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尤其是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是冠心病的前兆,一定要注意才行。

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区别?

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区别?

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区别?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我得长篇大论一下。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简称LDL)属于血浆脂蛋白中的一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指LDL中的胆固醇。

LDL是血液中胆固醇的主要载体,在血浆中由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化而来,它的功能是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到外围各组织,供它们利用并调节这些部位血浆脂蛋白的胆固醇从头合成。

LDL是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含量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2~1/3。

LDL胆固醇本质上并不“坏”,只有当它被过氧化自由基攻击变性后(形成Ox-LDL),才会极易在动脉血管中聚集沉淀,形成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动脉阻塞。

实际上,Ox-LDL胆固醇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但它的根源在于LDL总量过高,因此在人们心目中LDL就变成了“坏”胆固醇。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简称HDL)是一种血清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即HDL能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高达三分之一的血胆固醇是由高密度脂蛋白即HDL来运载的。

由于HDL有助于除去坏胆固醇,阻止其在动脉血管内堆积,因而被视为“好胆固醇”。

动脉造影证明,HDL-C含量越高,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越小,所以HDL又被称为“血管清道夫”,作为动脉硬化预防因子而受到重视。

3.读懂体检报告上的LDL与HDL水平(1)对于LDL:•理想状态:水平控制在100mg/dl(2.6mmol/L)以下•比较理想:水平在101-129mg/dl(2.6-3.35mmol/L)之间•LDL偏高:水平在130-159mg/dl(3.35-4.13mmol/L)之间•高LDL:水平160-189mg/dl(4.13-4.91mmol/L)之间•极高LDL:水平在190mg/dl(4.94mmol/L)以上注:对于一般人,LDL水平控制在100mg/dl(2.6mmol/L)以下就算健康,但患有心脏疾病的人可能需要将这一标准定得更低。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好吗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好吗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好吗
一、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好吗二、高脂蛋白血症的病因三、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好吗1、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好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胆固醇的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把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而排出体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在轻度偏高的时候,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但是如果异常偏高也可以是疾病状态。

在肝病的时候,它可以引起脂代谢异常。

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于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加以治疗。

2、I型高脂蛋白血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2.1、皮肤改变,可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在肘、背和臂部可见疹状黄色瘤。

但未见眼睑黄斑瘤和肌位黄色瘤。

2.2、当血清甘油三酯>22.6毫摩尔/升时,眼底可出现服血症性视网膜病变。

2.3、肝脾肿大,其大小程度随血甘油三酯含量而变化。

2.4、腹痛反复发作。

其生化特点为:由于乳糜微粒增高,血浆呈奶油样,放置4℃冰箱过夜时,上层呈“奶油”样盖,下层澄清;甘油三酯明显增高,而胆固醇正常或仅轻度增高,胆固醇/甘油三酯比值3、极低密度脂蛋白有什么作用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肝脏中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

无论是血液运输到肝细胞的脂肪酸,或是糖代谢转变而形成的脂肪酸,在肝细胞中均可合成甘油三酯。

在肝细胞内,甘油h酯与apob10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范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范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范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范围》嘿,说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参考范围呀,我可得好好和你唠唠,这还得从我陪我老爸去体检的事儿说起呢。

我老爸这人吧,平时看着身体还行,可年纪大了,咱也得让他定期去体检不是。

那次去体检,就有一项是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

等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我和老爸都瞅着那上面的数据直发愣。

我就想着得搞清楚这玩意儿的参考范围是啥呀,不然都不知道老爸这指标到底正不正常。

我就去问医生啦,医生说呀,一般对于成年男性来说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适水平是大于1.0 mmol/L。

我一听,就赶紧看看老爸的报告,还好,老爸的数值是1.2 mmol/L,我就松了口气,对老爸说:“嘿,老爸,你这指标还不错呢,在合适范围内,比那个1.0还高点儿呢。

”老爸也乐了,说:“哟,那就行,我还担心有啥问题呢。

”医生又接着说啦,要是这数值低于1.0 mmol/L呢,那可能就不太好了,说明身体里把胆固醇往外运的能力可能有点弱啦,胆固醇就容易在血管壁上堆积,时间长了说不定就会搞出些心血管方面的毛病来。

我一听,心里就想,这可不得了呀,得让老爸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才行。

然后医生还说,对于成年女性呢,合适水平是大于 1.3 mmol/L。

我就琢磨着,嘿,这男女还不一样呢。

我就想起我老妈上次体检的时候,好像这一项数值是1.4 mmol/L,那也是在合适范围内呀,心里就踏实多了。

不过呢,这参考范围也不是绝对的啦,还得结合其他的一些身体指标啥的来看。

就像我有个邻居叔叔,他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看着还行,可他还有其他的一些毛病,所以医生还是得综合考虑给他制定治疗啥的。

从那以后呀,我就对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参考范围记得可清楚啦,每次家里人去体检,我都得先瞅瞅这一项,就盼着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可别让这指标出啥岔子咯。

嘿嘿,这就是我知道的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范围的事儿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谁好2013-09-27 14:30来源:医学教育网【提问】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谁好【医学教育网回答】学员1505121168,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蛋白之一。

缩写为HDL。

富含磷脂质,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它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从CE 转运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中常见的两种胆固醇。

前者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被称“坏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中文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HDL密度 1.21到1.063克/毫升外文名High-densitylipoprotein 直径8至13纳米形状圆盘状1介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2组成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

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3常值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那么是不是总胆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呢?不是的。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男性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对成年男性来说,高密度脂蛋白应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成年女性在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以上。

如一位男性,总胆固醇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么他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低应是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最好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如果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5,其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是否总胆固醇低,就能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曾收治过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总胆固醇值仅4.4毫摩尔/升(168毫克/分升),但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6.7,远远高于正常值5。

那么是不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就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也不是。

例如有一位男性冠心病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为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高于正常值,但他的总胆固醇为9.9毫摩尔/升(380毫克/分升)其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 6.9。

故单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心脏病。

由此可见,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正常其重要。

一些动物,如海豚,它的高密度脂蛋白达20.8毫摩尔/升(800毫克/分升),占总胆固醇的90%,它极少患动脉硬化。

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越低,心脑血管系统就越健康。

4临床意义增高: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愿望,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转移至肝脏排出体外,可见于原发性高HDL 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并发现此群家族中长寿者多。

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虾青素可显著提升人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

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5偏高原因1、原发性高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会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此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原发病。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还可能是体力劳动透支、注射雌激素胰岛素、服用避孕药、烟酸、胰岛素、肝素、维生素e等药物,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适当休息,停止服用或是减量服用药物即可恢复正常。

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也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

[2]6代谢理论早在1975年,国外一些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式的文章,小小的篇幅里记录了一个科研成果——“美国的Miller博士发现了抗动脉硬化因子HDL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文章中说:Mill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八例患者血脂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却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同时又发现,这八例冠心病患者都有HDL偏低的特点。

在当时,这例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重视,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一个爆炸式的新闻,因为它说明了冠心病并不都是由高血脂引发,HDL水平的降低也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发病原因。

并且有可能从此人们就会找到一条解决冠心病、解决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途径。

统治血脂代谢理论界几十载的“脂质浸润学说”,受到了严厉的挑战。

一直到1985年,美国的布朗和古斯坦因博士以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脂蛋白代谢的机理:人体血液中固有的一种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够驱动胆固醇逆转运,通过逆转运作用把血液和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等“血液垃圾”携带经肝脏分解逆向排除体外,同时HDL具有逆转内皮功能不良、刺激前列环素生成(它具有扩血管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LDL氧化等许多功能。

这一理论奠定了脂蛋白代谢的理论基础,HDL在生理机体内的重要性,又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由于这两位博士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大奖,理论下面深层的科学奥妙和光彩四射的社会荣誉,顿时吸引了众多的人,各种各样的研究几乎同时在世界各大洲开展了起来,HDL俨然成了珠穆朗玛峰顶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HDL代谢理论的发现,就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颗原子弹,他的爆炸力和冲击波,波及了几十年,很多人一辈子为此呕心沥血,因为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谁能大幅度升高HDL,谁就解决了冠心病甚至是整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谁就能把人类的寿命从理论上延长几十年。

参考资料:1.日本慈惠大学发现:虾青素显著提升人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rticle-98.html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yigan/yiganbingyin/201111194038.html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

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

每种脂蛋白都携带有一定的胆固醇,携带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LDL。

体内2/3的LDL是通过受体介导途径吸收入肝和肝外组织,经代谢而清除的。

余下的三分之一是通过一条“清扫者”通路而被清除的,在这一非受体通路中,巨噬细胞与LDL结合,吸收LDL中的胆固醇,这样胆固醇就留在细胞内,变成“泡沫”细胞。

因此,LDL能够进人动脉壁细胞,并带人胆固醇。

LDL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

中文名: 低密度脂蛋白外文名: LDL1低密度脂蛋白介绍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从CE转运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

目前认为血浆中LDL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主要途径是由VLDL异化代谢转变而来;②次要途径是肝合成后直接分泌到血液中。

LDL的降解是经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细胞膜表面的被覆陷窝是LDL受体存在部位,即LDL中的ApoB100被受体识别,将LDL结合到受体上陷窝内,其后再与膜分离形成内吞泡,在内吞泡内经膜H+-ATPase作用,pH降低变酸,LDL与受体分离并与溶酶体融合后,再经酶水解产生胆固醇进入运输小泡体,或者又经ACAT 作用再酯化而蓄积。

血浆中65%-70%的LDL是依赖LDL受体清除,少部分(约1/3)被周围组织(包括血管壁)摄取异化。

一旦LDL 受体缺陷,VLDL残粒由正常时大部分经肝LDL受体识别,而改为大部分转变成LDL,使血浆中LDL浓度增加。

人体血液中有4种脂肪:胆固醇、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类。

胆固醇是一种油油复合体,大部分由肝脏制造。

人体内胆固醇的总量为100到200克。

其中三份之二在体内自行合成,三份之一来自食物。

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体内各部分。

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血清中的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对二。

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

当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量时(第7版《内科学》动脉粥样硬化章节),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1] 。

低密度脂蛋白高在饮食上应注意: 多吃豆制品和少量饮葡萄酒(一天不超过100毫升)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大量饮酒极易由于热能过剩而肥胖,同时肝内合成甘油三酯量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泌也增多,反而造成高脂血症。

2病症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 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可有四种结果: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mmol/L。

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既总胆固醇<5.72mmol/L。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0.90mmol/L。

3偏低成因总体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有些人过度减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肝病患者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

[2]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日常生活中,时运动量过大。

二、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

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

三、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

4偏高的危害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3]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有以下三个方面:1、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

2、引发多种疾病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