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F

合集下载

如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

如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

如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各种不同类型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一场以发展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战争形态、战场环境、作战手段、指挥方法等各个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安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也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局部战争将可能面对具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

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央军委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

军队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要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和统揽,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要为确保这一方针的顺利实现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

【关键词】现代战争;军事体育;作战主体;发展战略;相关思考;军事战略方针;战略指导;政治工作【正文】随着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普及,推动着战争发展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不对称战争、不对等战争、非接触式战争、太空战争、超限战等等新的战争观点、战争思想和战争理论层出不穷。

战争胜负表现在战争结束之日,孕育于和平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之时。

做好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关键是要全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大力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精兵之路努力提高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在思想观念上要做到“五个转变”:一是由准备打一般技术的局部战争,转变到打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二是由准备立足本土打外敌入侵的战争,转变到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战争上来;三是由准备在熟悉的战场与敌作战,转变到在生疏的战场与敌作战上来;四是由原来运用的常规战法,转变到运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法上来;五是由原来必须经过临战准备才能遂行作战任务,转变到不经(或经短时间)临战准备就能遂行作战任务上来。

二战后的世界局部战争知识讲解

二战后的世界局部战争知识讲解

海湾战争
伊拉克、 美国等国
波黑战争 内战
第二次海湾
战争(美英 美、英、伊
空袭伊拉克)
1982.6—9 1983.10— 11 1989.12— 1990.1 1990—1991
1992—1995
1998.12
民族、宗教 矛盾
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
地区霸权主 义
民族、宗教 矛盾;外部 势力介入
霸权主义
以色列胜
匈奴人西征…… 蒙古人的铁骑……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A 帝国主义造成和发动 的局部战争;
B 超级大国造成和发动 的局部战争;
C 地区霸权主义发动的 局部战争;
D 第三世界国家间的战 争。
⑶ 20世纪局部战争 情况
——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
A 第一阶段
(1899—1945)
爆发 局部战争116次, 平均每年2.5 次。 • 规模最大者: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3、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
⑴局部战争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
• 为何出现该特点? A 民族独立战争较多; B 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上升为主要矛盾; C 经济欠发达,政局不太稳,为战争提供
了适宜的土壤。
⑵ 亚洲是局部战争最频繁最
剧烈的地区。
• 为何出现该特点? A 亚洲地区社会制度最复杂; B 亚洲地区社会矛盾最尖锐; C 美苏两霸在亚洲的争夺激烈; D 亚洲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严重。
莫、葡
1964—1974 殖民统治 莫获得独立
多米尼加反 美战争
第二次印巴 战争
第三次中东 战争(六五 战争)
多、美
印度、 巴基斯坦
1965 . 4—9
1965 . 9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1)战略地位的重要:①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②石油资源丰富(2)历史演进的复杂:犹太人、阿拉伯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宗教信仰、领土纠纷、重要文化遗产归属(3)大国的插手:①英国的“分而治之”——贝尔福宣言②1947年,美苏支持,联合国大会决议:巴勒斯坦分别建立犹太国、阿拉伯国家③美苏争夺(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4)阿以冲突关键:对同一块土地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原因战争不能带来安全与和平,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逐渐成为共识2.和解表现(1)埃以和解:萨达特首开中东和平进程①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开启中东和谈先河;②1980年埃以建交。

③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④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2)巴以和解①20世纪80年,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②1993.9 以总理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

——重大突破。

③1998年10月经双方艰苦谈判,阿拉法特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以土地换和平”的临时和平协议。

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④2003年以巴双方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3. 和解中的曲折:①1982年,以军侵入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②以色列建立大批定居点③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④中东和平“路线图”,陷入困境⑤巴勒斯坦“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4.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难点:①首要: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②其次:犹太人定居点拆除③其它:难民回归、边界划分、水资源分配等关键问题均未解决。

⑷中东和平进程艰难的原因:①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②双方就关键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巴以难以达成一致③大国的干预④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兴风作浪。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诸葛亮曾说:“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20世纪的战争生动的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战争的样式、战争的规模、战法、军事理论、军事战略甚至军队的变化,引发了军事领域内的全面变革。

在经历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后,如何应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已成为军事领域内人们竞相研究和追逐的对象。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已在武器技术可能有突破性进展的门槛上,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深刻的改变着战争的面貌,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把握时代的脉动,探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律,研究其制胜之策,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局部战争,什么是高科技局部战争,以及局部战争的发展方向;了解新军事变革对作战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结合近期发生的一些战争,全面理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未来可能面对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分析未来作战时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积极寻求解决这些困难的应对之策,以此增强我们对现代战争的理性认识,提高现代高技术战争意识。

第一节高技术局部战争概述一、局部战争的由来与发展1、局部战争的定义:局部战争是指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它是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的。

局部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

局部战争具备四个“有限性”:第一、战争目的有限第二、战争规模有限第三、战争手段有限第四、战争地域有限2、局部战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局部战争的形态和样式繁多,但是真正对局部战争展开研究并创建相应理论体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二、现代局部战争的类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现代局部战争区分为不同的类型:1、从原因上分2、从时间上分3、从地域上分4、从规模上分5、从目的上分6、从使用武器类型上区分7、从战争性质上区分三、新军事革命与高技术局部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大批当代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军事高技术迅速发展,世界性的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

第四讲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第四讲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量均势失去平衡,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量均势失去平衡,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重点释疑九
海湾战争的特点及影响
1、海湾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海湾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⑴是二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 是二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 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 ⑵是一次高科技的战争
2、影响: 影响:
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 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 ⑴战争观念: 战争观念: 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标志着高 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对科威特: ⑵对科威特:使科威特的主权得以恢复
1.埃以和解: 1.埃以和解: 埃以和解
①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 年美国总统卡特 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 启 中东和谈先河 1980年埃以建交 ②1980年埃以建交 1989年 ③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 (1981年 ④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
第四讲: 第四讲: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考纲要求: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考纲要求: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认识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 背景、 、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 过程及影响。 的关系。 的关系。 交战双方、 知道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第一、二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 知道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第一、二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 及影响。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及影响。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知道第 三、第四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知道《戴维营协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知道《 交战双方 土地换和平”原则及影响。 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及影响。 了解海湾战争的原因和进程 感受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原因和进程, 影响。 了解海湾战争的原因和进程,感受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认识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2、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感受中朝 、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军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敌、百折不饶、不怕牺牲的崇 军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敌、百折不饶、 高精神。感悟阿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高精神。感悟阿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3、“沙漠盾牌行动”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课外阅读内容。 、 沙漠盾牌行动”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

浅谈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高技术时代,高技术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导致军事高技术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因而促使军事技术日益走向高技术化。

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

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

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

自60年代以来,一大批高技术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并用于战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因此,无论是谁,不了解当代高技术的发展情况,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不理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或未来战争所带来的具大影响,就不可能在高技术战争中掌握主动权,进而立于不败之地。

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是通过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斗技术性能而产生的。

军事技术的组成决定武器装备的构成,军事技术的性质决定武器装备的作用形式,军事技术的飞跃决定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因此,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导致一系列战术技术性能优越的高科技武器装备问世并用于作战,使现代战建立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对现代作战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有(一)信息技术装备广泛地渗透到战场的各个领域上,信息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逐渐由从属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以至于高科技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信息战”。

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种武器装备,各种作战手段和战场指挥中去,信息使用权和控制权的斗争愈来愈激烈。

通过软杀伤和硬摧毁等手段,干扰、压制和破坏对方侦察、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武器系统,使之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

这就使信息战成为渗透到各个作战领域的重要作战手段,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于战场的全过程。

军事论文

军事论文

-现代局部战争与舆论战现代局部战争与舆论战摘要:现代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体现现代科技水平的一种战争样式。

战争是发展的,战争规律也是发展的,刻板移用过去的规律是不行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打响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四场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等军事强国加紧了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论的研究,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战法不断涌现,像网络中心战,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基于效果作战理论,非对称作战理论、不对等战争、非接触式战争、太空战争、超限战等等可谓层出不穷。

但是,也必须看到,探讨未来战争的基本规律,必须以史为鉴,认真汲取历史经验,才能探索新的战争规律,为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局部战争;舆论战;策略;21世纪,我国将面临的战争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利益和尊严不受侵犯与损害的战争。

“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失衡”,“亚太地区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历史遗留的传统安全问题尚未消失并出现新的情况,非传统问题在一些国家日趋突出。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对地区安全的危害短期内难以根除”。

“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在战争指导上,必须高举反分裂、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的旗帜,坚持以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充分发挥正义战争的优势,依靠这种优势赢得战争的胜利。

为此,要立足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全面筹划战争准备,做到备战、慎战与应战相结合。

1、局部战争概述1.1什么是局部战争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

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

5.局部战争

5.局部战争

8、战争后遗症:
环境污染(油井大火、倾泻石油)、各种疾病(贫轴 弹影响、海湾综合症)
五、海湾战争的启示:
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 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等
第六章: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第2课:中东战争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1、内因: ⑴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⑵历史原因: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 演进的复杂性——“多事之地” (耶路撒冷 三教圣地) 2、外因: 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3、现实原因: 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 4、冲突关键: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
4、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⑴地位:
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 球人口的90%,占联 合国成员国总数的 84%,在国际事务中 起着重要作用。
⑵作用: ①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世界和平; ②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 ……
二、威胁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一)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20世纪出现的一些全球性问题, 如:环境污染、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枯竭、 艾滋病的蔓延等。 2、进入21世纪,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①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未消除(主要因素); ③各种分裂实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的危害; ④世界发展很不平衡……; ⑤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 出,人类面临的安全和生存形势更加复杂。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概念 2、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指挥通信,导弹基地,生化设 目标:指挥通信,导弹基地, 施,雷达防空。 雷达防空。 目标:军事基地,重兵集结地,交通 目标:军事基地,重兵集结地, 干线,后方补给地。 干线,后方补给地。
第三阶段:地面决战(2.24— 第三阶段:地面决战(2.24—28) 出动战机1.2万架次。 出动战机1.2万架次。 1.2万架次 2月24日当天突破伊军防线; 24日当天突破伊军防线; 日当天突破伊军防线 2月25日包围巴士拉; 25日包围巴士拉; 日包围巴士拉 2月27日总统卫队被歼(2个师突围) 27日总统卫队被歼( 个师突围) 日总统卫队被歼 2月28日战争结束。 28日战争结束。 日战争结束
2、阿失败原因: 阿失败原因: 1)政局不稳,民心不振; )政局不稳,民心不振; 2)估计失误,准备不足; 估计失误,准备不足; 3)装备靠外援,数量有限; 装备靠外援,数量有限; 4)三军缺乏协同,战术不当; 三军缺乏协同,战术不当; 5)兵员缺乏训练,素质不高。 兵员缺乏训练,素质不高。

地中海 约 埃及 旦
2、伊拉克: 伊拉克: 1)政治上失道,人心涣散; 政治上失道,人心涣散; 2)侥幸心理,估计不足; 侥幸心理,估计不足; 3)反威慑无力,空话连篇; 反威慑无力,空话连篇; 4)战略失误,消极被动; 战略失误,消极被动; 5)殆误战机,全线瓦解; 殆误战机,全线瓦解; 6)兵员素质差,士气低落。 兵员素质差,士气低落。
六、海湾战争双方胜败原因分析
1、多国部队(美方): 多国部队(美方): 1)政治上占上风,夺心夺气; 政治上占上风,夺心夺气; 2)集资集兵,胜兵先胜; 集资集兵,胜兵先胜; 3)层层威慑,打慑结合; 层层威慑,打慑结合; 4)战略正确,掌握主动; 战略正确,掌握主动; 5)把握时机,决战决胜; 把握时机,决战决胜; 6)发挥人的因素。 发挥人的因素。
二、马岛争端的由来
1、谁先发现该岛? 谁先发现该岛? 英国人说: 英国人说: 1)1592年,约翰.戴维斯航海避风发现 1592年 约翰. 该岛; 该岛; 2)1594年,理查.豪金斯到该岛,称 1594年 理查.豪金斯到该岛, “豪金斯的处女地”。 豪金斯的处女地”
阿根廷人说: 阿根廷人说: • 1520年,比英早72年,萄麦哲伦发现该岛。 1520年 比英早72年 萄麦哲伦发现该岛。 72 • 还有人说1600年,荷兰人发现的;还有人说 还有人说1600年 荷兰人发现的; 1600 是斐济人发现的。以上均无历史记载。 是斐济人发现的。以上均无历史记载。
国内原因: 国内原因: 1)阿政治上的需要,加尔铁里总统军人政权企 阿政治上的需要, 图通过收复马岛主权,激发国人情绪, 图通过收复马岛主权,激发国人情绪,巩固 统治。 统治。 2)阿经济上的需要,1981年与苏签定5亿美元石 阿经济上的需要,1981年与苏签定5 年与苏签定 油协定。 油协定。 3)阿外交和防务上的需要,马岛战略地位重要。 阿外交和防务上的需要,马岛战略地位重要。
1991 1 17---------2 28 速 伊 苏
里 海
西

亚 诸 国 地 理 位 置 图
伊 朗

海 海
一、战争起因: 战争起因: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8.2)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8.2)
二、伊入侵科动机: 伊入侵科动机:
1、经济上——转嫁危机(赖帐), 经济上——转嫁危机(赖帐), ——转嫁危机 吞并财富; 吞并财富; 2、战略上——增大出海口; 战略上——增大出海口; ——增大出海口 3、政治上——称霸中东。 政治上——称霸中东。 ——称霸中东
2、谁先拥有主权? 谁先拥有主权? 1764年 法国德布甘维尔探险队在东岛定居。 1764年,法国德布甘维尔探险队在东岛定居。 1765年,英国约翰.拜托探险队在西岛定居。 1765年 英国约翰.拜托探险队在西岛定居。 1767年 西班牙帝国宣布马岛为西班牙所有。 1767年,西班牙帝国宣布马岛为西班牙所有。
• 法国首先承认并主动交出东岛,作为感 法国首先承认并主动交出东岛, 谢,西班牙赔偿60万英磅给法国。 西班牙赔偿60万英磅给法国。 60万英磅给法国 • 1770年,西班牙以武力赶走了英国人, 1770年 西班牙以武力赶走了英国人, 占领了西岛。 占领了西岛。
继承了马岛主权。 继承了马岛主权。 • 1829年,英国人认为有机可乘,宣布马岛为 1829年 英国人认为有机可乘, 英国人所有,而且以武力分别于1832年和 英国人所有,而且以武力分别于1832年和 1832 1833年先后占领了东西两岛,并长期统治至 1833年先后占领了东西两岛, 年先后占领了东西两岛 1982年马岛战争时150多年。 1982年马岛战争时150多年。 年马岛战争时150多年 • 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从西班牙人手中 1816年 阿根廷宣布独立,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 (一)
英阿马岛战争(1982.4.2——6.14) 英阿马岛战争(1982.4.2——6.14) ——6.14
北美洲
大 西
南 美 洲
英国
欧 洲
非 洲



一、马岛概况: 马岛概况:
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2800平方公里, 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2800平方公里, 个岛礁组成 12800平方公里 2000人 英移民后裔。岛上矿产丰富,(煤 2000人,英移民后裔。岛上矿产丰富,(煤、 ,( 铅、银、铁、铝等),仅石油藏量60亿桶, 铝等),仅石油藏量60亿桶, ),仅石油藏量60亿桶 相当英北海油田数倍,有人称“ 相当英北海油田数倍,有人称“未来的科威 特”。
四、马岛战争双方损耗
项目 兵 数量 亡 伤 国别 英 255 777 阿 1000 1300
员 俘 210 11800
舰 船 飞机 失踪 沉 伤 (架) 6 5 12 6 34 117
耗资 美元 12 亿 10 亿
数百
第二阶段(4.29—5.21) 第二阶段(4.29—5.21) 英军全面封锁马岛海域,阿军反封锁 英军全面封锁马岛海域,
543.85
海湾战争双方损耗
国家 数量 项目 兵员 伊拉克 多国(美国) 多国(美国)
飞机 坦克 装甲车 军舰 经济损失
个师( 600( 336) 42 个师 ( 亡 8.5 600(美 336) 万、伤 10 万、俘 17.5 17.5 万) 60 架(美 49 架) 有限 (非战斗损失 21 架) 66%) 3700 辆(66%) 33%) 2000 辆(33%) 美 2 艘触雷 2000 亿美元 600 亿美元 美国说不清) (美国说不清)
四、美国总战略: 美国总战略:
1、经济上——对伊实行经济制裁与封锁; 经济上——对伊实行经济制裁与封锁; ——对伊实行经济制裁与封锁 2、政治上——孤立伊(反伊联盟,联合国 政治上——孤立伊(反伊联盟, ——孤立伊 决议); 决议); 3、军事上——威胁(逼伊就范)。 军事上——威胁(逼伊就范)。 ——威胁
五、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战略突袭(1.17—30); 第一阶段:战略突袭(1.17—30);夺制 空权,出动战机3万架次, 空权,出动战机3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 240枚 240枚。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战术轰炸 1.31—2.23);切断伊军联系, );切断伊军联系 (1.31—2.23);切断伊军联系, 出动 战机6.8万架次,发挥巡航导弹40 6.8万架次 40枚 战机6.8万架次,发挥巡航导弹40枚。

第三阶段(5.21—6.14) 第三阶段(5.21—6.14) 陆上争夺, 陆上争夺,决定命运阶段
五、述评: 述评:
1、英获胜原因: 英获胜原因: 1)以舆论为先导,广求同情与支持; 以舆论为先导,广求同情与支持; 2)决策果断,快速反应; 决策果断,快速反应; 3)高效率的战场指挥; 高效率的战场指挥; 4)训练有素,兵员素质高; 训练有素,兵员素质高; 5)扬长避短,战术正确。 扬长避短,战术正确。
战争, 战争,4月3日英国撒切尔夫人召开紧急内阁 会议,决定成立战时内阁, 会议,决定成立战时内阁,以军事手段而且 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马岛。同一天, 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马岛。同一天,宣布与阿 断交,经济制裁,状告联合国,外交施压。 断交,经济制裁,状告联合国,外交施压。
2、经过: 经过: 第一阶段(4.2—4.29) 第一阶段(4.2—4.29) 阿军占领马岛,英军战略展开 阿军占领马岛,
寻求通过和平谈判不懈努力,谈了150年 寻求通过和平谈判不懈努力,谈了150年 150 • 阿根廷从未放弃对马岛主权要求,一直为 阿根廷从未放弃对马岛主权要求, 无结果。 无结果。
三、战争起因及大致经过: 战争起因及大致经过:
1、起因: 起因: 1982年 1982年2月,英阿在纽约的谈判不欢而 散,阿对政治解决深感无望,开始寻求 阿对政治解决深感无望, 政治以外的解决途径。 政治以外的解决途径。
战略位置重要, 战略位置重要,扼守南大西洋和南太 平洋的航道要冲, 平洋的航道要冲,赴南极的前进基地和物 资中转站。距阿本土500公里,距南极2000 资中转站。距阿本土500公里,距南极2000 500公里 公里,距英13000公里,英国人把它比喻为 公里,距英13000公里, 13000公里 “女皇头上的一颗明珠”,始终看成国家 女皇头上的一颗明珠” 利益的组成部分。 利益的组成部分。
三、美国出兵原因: 美国出兵原因:
1、经济上——控制中东石油; 经济上——控制中东石油; ——控制中东石油 2、战略上——全球战略重要环节(打击苏 战略上——全球战略重要环节( ——全球战略重要环节 “软腹部”); 软腹部” 3、政治上——削弱伊拉克,扩大美影响。 政治上——削弱伊拉克,扩大美影响。 ——削弱伊拉克
海湾战争中美国集资集兵统计
国名 沙特 阿联酋 科威特 日本 德国 南朝鲜 英国 法国 埃及 叙利亚 合计 集资(亿美元) 集资(亿美元) 168 40 160 107 65 3.85 3.5 1 3.6 1.9 26 美国 54 共 80 集兵(万人) 集兵(万人) 卡塔尔、阿曼、 卡塔尔、阿曼、巴林等海 湾六国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