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心肺复苏术培训课件
2024心肺复苏培训ppt课件

2024心肺复苏培训ppt课件$number{01}目录•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人工呼吸方法与辅助通气设备使用•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策略•复苏后治疗与并发症预防管理01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定义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手段,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意义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步骤,及时有效的CPR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心脏骤停原因与危险因素原因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等。
危险因素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吸烟、饮酒、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
此外,电击、溺水、窒息等意外情况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早期识别与呼救技巧早期识别注意患者是否有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症状。
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也是重要体征。
呼救技巧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清晰准确地提供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同时,尽快启动CPR。
生存链概念及作用生存链概念生存链包括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CPR、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四个环节。
这些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完整流程。
作用生存链的每个环节都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与呼救能缩短抢救时间;早期CPR能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早期除颤能恢复心脏正常节律;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救治措施。
通过实施完整的生存链,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2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123现场安全评估及自我保护寻求帮助在确认现场安全后,及时呼叫救援人员或告知周围人群寻求帮助。
评估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检查现场是否有危险物品、火源、毒气等。
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避免与患者体液接触。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PPT课件

2019/11/27
.
39
*只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1、如果你不会、无法或不愿给予人工呼吸,可在保
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只进行胸外按压。 2、如果只给予胸外按压,应该保持连续,频率至少
100次/分,不超过120次。 3、只有当伤病员开始恢复并清醒过来,才能停下来
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 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 态”、“植物人”的发生。
所以,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
2019/11/27
.
8
CPR实施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 心跳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 • 心跳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 • 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 • 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注:勿压迫颈部气管, 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
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2019/11/27
.
26
下颌角与耳垂连线 成人90度
2019/11/27
.
27
儿童60度
2019/11/27
.
28
婴儿30度(肩下垫枕即可)
2019/11/27
.
29
7、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 保持气道开放,连续进行2次吹气。 * 救护员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食、中指捏住 病人的鼻子,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识丧失; • 停止20秒后,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停止; • 1分钟后,脑干活动消失,呼吸几乎停止,瞳孔散大,
大小便失禁; • 停止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 • 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2024版《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及时拨打并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如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实施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等初步处理措施
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下半段,用力向下 按压,使胸廓下陷至少5cm,然后放松,让胸廓回弹。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手段
肋骨骨折治疗
对于轻度肋骨骨折,可采用保守 治疗,如镇痛、固定等;对于严 重肋骨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气胸治疗
小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 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其他并发症治疗
根据具体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止血、抗感染等。
定期评估患者状况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禁忌症
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主动 脉夹层等患者不宜进行胸外按压;同时, 对于无法确定病因的昏迷患者,也应谨 慎实施心肺复苏术。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01 02
国内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术普及率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不足、 培训不规范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 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过早停止复苏
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前过早停止复苏操作。应持续进行复苏操作,直至患者自主呼吸稳定或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接 手。
未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病情变化
病情变化未察觉
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或好转。应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调整不及时
在发现病情变化后,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 剂量、改变复苏策略等。
鼓励医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 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心肺复苏术的 创新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心肺复苏知识培训PPT课件

离开胸壁。
人工呼吸技巧
01
02
03
04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 ,确保气道畅通。
呼吸方式
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口鼻联 合呼吸,吹气时捏紧患者鼻孔
。
呼吸频率
与胸外按压配合,每按压30 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呼吸有效性
吹气后观察患者胸廓是否隆起 ,确保气体有效进入肺部。
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是 否受损,如肌张力、反射 等。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确保患者呼吸道无异物阻塞,维持正常通气。
维持循环稳定
02
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等,以维持血
压和心率稳定。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03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目的
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减少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 缺氧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溺水、电击、窒息、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急性循环呼吸骤停 。
禁忌症
对于已经明确死亡、无法逆转的患者,如严重脑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心肺 复苏可能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痛苦。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紧急 情况下,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有时需要冒险进行心肺复苏。
如有可能,获取并准备好自动体外除 颤器(AED)等复苏者仰卧于平坦硬地面上,救 援者双手交叠置于患者胸骨下半 部,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
进行有节奏的按压。
人工呼吸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患者 2次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用 嘴包住患者嘴部,吹气时观察患者 胸廓是否隆起。
2024心肺复苏(CPR)培训课件

培训课件contents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心肺复苏基本步骤与操作要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儿童与成人心肺复苏差异比较•心肺复苏后处理措施及评估方法•总结回顾与提高培训效果建议目录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01CATALOGUE心肺复苏定义及目的定义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情况下维持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直至专业医疗救援到达。
目的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暂时替代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以维持生命体征,并争取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心脏骤停原因与危害原因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失衡、创伤等。
危害心脏骤停后,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将迅速失去氧气供应,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
若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生存几率极低。
及时有效CPR意义提高生存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在专业医疗救援到达之前。
减少后遗症通过维持脑部及其他器官的氧气供应,心肺复苏可以降低患者因缺氧而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其他后遗症的风险。
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争取到进一步治疗的机会,如除颤、药物治疗等,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公众普及程度及现状普及程度心肺复苏作为一种基本的急救技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针对公众的心肺复苏培训课程,以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现状尽管心肺复苏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仍有大量人群未接受过相关培训。
此外,部分人在面对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由于缺乏信心和技能而不敢进行心肺复苏。
因此,加强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和宣传仍具有重要意义。
心肺复苏基本步骤与操作要点02CATALOGUE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者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判断患者意识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是否正常。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口唇等颜色变化。
判断呼吸情况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有无搏动。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 析等方式,使学员全面了 解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操 作流程。
实践操作
指导学员进行模拟演练,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 作技巧。
小组讨论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按压时导致胃内压力升高,胃 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进而误吸
入气管。
心律失常
复苏过程中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如室颤、室速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准确掌握按压技巧
确保按压位置准确,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 猛。
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在复苏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 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规范、有力且不间断。
团队协作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相互协作,确保各 项操作顺利进行。同时,及时与 急救中心沟通,为患者争取更多
的救治时间。
案例分析
延误识别
未能及时识别患者状况,错过最佳的心肺复苏时机。这要求医护人员提高警惕,加强对 患者的观察。
操作不规范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力度不够或频率不正确,导致复苏效果 不佳。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2024版应急救护培训(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应急救护培训(心肺复苏术)ppt课件•应急救护概述•心肺复苏术基本知识•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演示•心肺复苏术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目•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与考核•总结与展望录应急救护概述01应急救护的定义与意义定义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状况下,为伤病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意义应急救护对于挽救伤病者生命、防止伤势恶化、促进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第一先救命后治伤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01020304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出血性伤口,应先止血再进行包扎。
对于骨折等伤情,应先进行固定再搬运。
判断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等。
现场环境评估伤病者情况评估可利用资源评估快速检查伤病者的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了解现场可利用的救护资源,如急救箱、担架、止血带等。
030201心肺复苏术基本知识02心肺复苏术的定义与目的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手段,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目的在心搏骤停的情况下,通过及时有效的CPR操作,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创造条件,提高患者生存率。
心肺复苏术的适用人群及场景适用人群CPR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患者,包括心脏病、窒息、中毒、电击等。
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掌握基本的CPR技能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场景CPR适用于各种紧急场合,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等。
在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前,及时的CPR 操作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CPR操作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询问,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如果患者无反应,则立即启动应急救护系统并开始CPR操作。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使气道保持通畅。
心肺复苏培训演示图课件

胸外按压
步骤: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双 手交叉,掌心向下,按压患者胸部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深度:成人按压深度为5-6厘米,儿 童和婴儿按压深度为3-4厘米
持续时间:每次按压持续2分钟,然 后进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人工呼吸
01
步骤:检查患者呼吸,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人
工呼吸
02
操作方法:将患者头
部后仰,打开气道,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03
频率:每分钟12-15
次
04
注意事项:确保患者
气道通畅,避免过度
通气
心肺复苏的注意 事项
确保环境安全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确保周围环 境安全,避 免二次伤害
确保患者处 于安全的位 置,避免滑 倒或坠落
确保周围环 境通风良好, 避免缺氧
确保周围环 境安静,避 免干扰患者 和救援人员
观察患者反应, 调整按压力度和
频率
心肺复苏的培训 方法
演示图课件
演示图课件的作用:直观展示心肺复苏 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演示图课件的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基 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演示图课件的形式:采用图片、动画、 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强演示效果
演示图课件的使用:在培训过程中,通过 演示图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学员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04
心肺复苏可以减 轻后遗症
提高生存率
01
心肺复苏是挽 救生命、提高 生存率的关键
02
及时进行心肺复 苏可以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
03
心肺复苏可以 减少脑损伤和 后遗症的发生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等。
最终心肺复苏术
33
五、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清除口、鼻腔内 异物,压额抬颏等 伤病员下颏经耳垂 连线与地面呈90度
仰头抬颏法 压额抬颌法 最常用
双手抬颌法 仰头抬颈法
(适用于颈、脊椎损伤时,)
(现基本不采用)
左膝关节平肩部。 •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最终心肺复苏术
23
最终心肺复苏术
24
四、 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 评估有无呼吸、胸廓有无起伏, 时间5~10秒;如无脉搏,立即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
病人面部反应。
最终心肺复苏术
25
C .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成活率越高 成功率 有一半人被救活
10%被救活 4%被救活 0.09%被救活
黄金“4分钟”
最终心肺复苏术
9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 大脑------4-6分钟。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检查大动脉 心脏按压
最终心肺复苏术
26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 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喉结),至 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向气管一侧轻 按滑动2~3c m ,时间小于10秒
最终心肺复苏术
27
如何判断呼吸? 时间<10秒
• 一听是否有 呼吸声;
• 二看是否胸 没有触及颈动脉搏动,没有自主呼吸 廓起伏;
• 三感觉有否 呼吸气流?
最终心肺复苏术
35
六、 B . 人工呼吸
判断呼吸,若无自主呼吸, 则进行人工 呼吸!
你不可不知!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可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
全身抽搐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缺氧4-6分钟,
可能脑死亡
最终心肺复苏术
8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开始越早 开始抢救时间 <4分钟 复苏者 4-6分钟 > 6分钟 >10分钟
最终心肺复苏术
• 口述28 :
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成人/儿童
部位2:胸骨中线中下1/3交界处 或者胸骨下半部
最终心肺复苏术
29
成人CPR
双人--按压:呼吸=30:2
单人--按压:呼吸
=30:2
最终心肺复苏术
按压报数 前五后五
30
胸外心脏按压
最终心肺复苏术
成 人 按 压 方 法
31
3三.胸、外心胸脏外按心压的脏手按势压
最终心肺复苏术
6
从明星猝死看急救???
著名笑星、小品演员、央视、
春晚主角之一(高秀敏)
著名笑星 相声表演艺术家
(侯耀文)
2005年8月18日,凌晨突发心 脏病猝死家中,年仅46岁
家人发现--110最--1终2心0 肺复苏术
2007年6月23日,突发心梗猝死 家中,年仅59岁
一人在家7--邻居发现--110、119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 为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最终心肺复苏术
21
2.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 须立即呼救— 来人呐!救
命啊!
• 院外急救: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 电话(120)…告知事发地点。
• 院内急救:高呼医生抢救患者。
最终心肺复苏术
22
三、体位摆放
• 仰卧位 • 俯卧位时翻身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 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双膝与肩同宽。
1.严重创伤
2.触电及雷电击伤
3.溺水
4.挤压伤、踩踏伤
5.药物、食物、气体等中毒
6.异物堵塞呼吸道
最终心肺复苏术
5
你可知道
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1500万死于心血管疾 病,已成为人类死亡之原因的主要元凶。
美国每年有35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每天约 1000人发生死亡,而我国每年约10万人左 右死于心脏性猝死。
最终心肺复苏术
为什么要学习心肺复苏术?
最终心肺复苏术
2
心跳呼吸骤停可发生不同个体、 任何场所
最终心肺复苏术
3
急病
创伤
溺水
中毒
触最终电心肺、复苏雷术 击
可以导致 心跳呼吸骤停
4
会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突发性多)
疾病类 1.心肌梗塞等器质性心脏病 2.脑中风 3.神经系统病变
常见意 外
意外类
心肺复苏术的方法、步骤
双手手掌重叠,手指互相交叉(扣在一起) ,手指略微翘起来以免压 到患者肋骨造成骨折。将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而不是整个手掌。
√
最终心肺复苏术
32
按压注意事项:
(1)两手相扣,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 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
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5)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
肺 • 立即呼救
复 • 放置CPR体位
苏 操
• 胸外按压(C)
作 • 开放气道(A)
流 • 人工呼吸(B)
程 • 判断
最终心肺复苏术
17
护士准备:
• 着装整洁 • 态度庄重 • 反应敏捷 • 急救意识强
最终心肺复苏术
18
✓ 院外一急.救评:伸估开周双围臂,环眼境睛环顾
四周,看上、下、左、右,无水灾、 火灾、雷电、无房屋倒塌等,环境 安全。
一次正式大会 二次正式大会
建议医护人员 建议CPR训练
全面接受CPR训 推广至一般民
练
众
最终心肺复苏术
13
心脏骤停的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断续或停止
瞳孔散大
面色甲床苍白或紫绀
最可靠的诊断: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最终心肺复苏术
14
心肺复苏术 操作流程
最终心肺复苏术
16
心 • 判断意识
最终心肺复苏术
10
谁能在4分钟内进行CPR?
一般民众(家人、朋 友、路人)
救护技术员
医护人员
最终心肺复苏术
11
救护新概念
..........所以,
一旦发生心跳呼吸停止 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和互救知识 学习心肺复苏术。
最终心肺复苏术
12
• 1996年,CPR第 • 1973年CPR第
用物准备:硬木板、纱布2块。
✓ 院内急救:疏散周围无关人员,
环境安全。
用物准备:开口器、舌钳、口
咽通气管、纱布2块、弯盘、电筒。
最终心肺复苏术
19
二.判断意识:
拍肩、呼叫,证实病人 意识丧失,看急救开始时
间。
最终心肺复苏术
20
1.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 大声呼唤:“喂!同 志、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