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及创作课件
合集下载
苏轼生平课件ppt

苏轼的散文主题广泛,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对人 生的感悟和思考。他的散文语言流畅自然,表达清晰明了,深受读者喜爱。
苏轼的散文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手法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使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
思想内涵
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独特思考,体现了其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 妻而作,词中表达了对 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
的哀思。
内容概述
词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 交织,展现了苏轼对妻 子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
苏轼的离世和后事
苏轼的离世
苏轼在惠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广 泛的哀悼和纪念。
苏轼的墓地
苏轼的墓地位于惠州西湖畔,成为后人凭吊和纪念他 的地方。
苏轼的影响
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6
苏轼的代表作品赏析
《赤壁赋》赏析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他文学成就的重 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 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
新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被誉为“书画双绝”。他的书法和绘画 作品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被视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比较开明和进步,他主张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推行仁政,反 对暴政。
苏轼的散文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手法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使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
思想内涵
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独特思考,体现了其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 妻而作,词中表达了对 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
的哀思。
内容概述
词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 交织,展现了苏轼对妻 子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
苏轼的离世和后事
苏轼的离世
苏轼在惠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广 泛的哀悼和纪念。
苏轼的墓地
苏轼的墓地位于惠州西湖畔,成为后人凭吊和纪念他 的地方。
苏轼的影响
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6
苏轼的代表作品赏析
《赤壁赋》赏析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他文学成就的重 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 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
新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被誉为“书画双绝”。他的书法和绘画 作品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被视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比较开明和进步,他主张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推行仁政,反 对暴政。
苏轼生平及词作PPT

• 2 苦雨句:苦雨,久雨。终风, 终日之风。解,懂得。《诗‧邶风 ‧终风》:「终风且暴」;《毛 传》:「终日风为终风」,苏轼 採《毛传》训解。
• 3 云散句:比喻作者本来清白, 政敌之诬陷犹如蔽月之浮云,终 已消散。点缀,翳蔽、遮盖。 《东坡志林》卷八:「青天素月, 固是人间一快。而或者乃云:不 如微云点缀。乃知居心不淨者, 常欲滓秽太清。」可互参。
• 篇中充满了对所见之景的描写,显示出东坡兴奋 的心情,将目光在周遭转动。文中丰富的情景意 象,也显示出将此喻彼的人生感想。纪昀评此诗, 称「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比 喻的作用,在以形象语言间接示意,避免直说触 忌。清贺裳《载酒园诗话》称东坡:「垂老投荒, 夜渡瘴海,犹云『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 平生』,如此胸襟,真天人也。」
「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 轩窗。正梳妆。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
• 三十二岁服丧后,回朝担任殿中丞直 史馆判官告院。当时神宗即位,推行 新法,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导改 革。东坡即因批评新法而遭忌,当时 反对者多外放、贬谪、告老,故东坡 兄第二人皆自请外调。三十六岁于杭 州任通判,四十岁改任徐州,于徐州 治水患有成,但遭受同朝毁谤。改任 湖州,又因乌台诗桉下狱。
• 4 天容:天空的容貌。
• 5 空馀句:意谓今已渡海北返,空留下孔子 「道」之不行的嗟歎。空馀,空留。鲁叟, 指孔子。桴,木筏、竹筏。
• 6 粗识句:由波涛声与黄帝奏乐声的联想, 粗略领悟老庄忘得失,齐荣辱的哲理。 《庄子‧天运》载:黄帝演奏《咸池》之乐 于洞庭之野,北门成「始闻之惧,复闻之 怠,卒闻之而惑。」清宣颖《南华经解》: 「惧者骇志,怠者息心,惑者忘己。」惧、 怠、惑三者,正可作东坡贬谪心境之写照。
苏轼【精选PPT】

风波》等。
特点
03
苏轼的词格调高雅、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人
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苏轼的散文
散文的地位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散文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超然台记 》等。
苏轼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的功底,又有鲜明的个性,被誉为 “苏派”,他的书法风格以丰腴跌宕、天真烂漫为特点,既 有颜真卿的厚重又有柳公权的峻利。
创新精神
苏轼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创新精神,他打破了当时书法的常规 ,强调个性表达,不拘泥于前人传统,自成一派。
苏轼的绘画艺术
画作丰富多样
苏轼的画作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画均有涉猎,他的画作充满了生活 情趣和鲜明的个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的佛教思想
倡导禅修与内心平静
苏轼对佛教思想也有所涉猎,他倡导禅修和内心的平静。他认为,通过禅修可以 消除内心的烦恼和焦虑,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强调生命轮回与超脱
佛教思想中的生命轮回观念对苏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 常,强调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超越与解脱。
06
苏轼的影响与传承
苏轼的道家思想
追求自然与自由
苏轼对道家思想有着深厚的兴趣,他追求自然、自由和个体的内在平衡。他 倡导“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反对过度干预和控制,主张让事物按照 自然规律发展。
重视个体价值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苏轼也认同这一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应 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01
02
苏轼ppt优秀课件

苏轼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 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如重视人性和情感、 倡导自然和自由等,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文化、 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化符号意义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 意义。他的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观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03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2
苏轼认为,人应该以修 身为本,通过自我修养 来达到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
03
苏轼倡导忠君爱国,认 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04
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互助和关爱,认为这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词创作背景丰富, 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 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苏轼诗词的艺术特点
创新精神
苏轼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 有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诗歌和
词的限制。
哲理思考
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 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 到见解。
情感表达
苏轼的诗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 共鸣。
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复杂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表达了诗人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苏轼的词
词的主题
苏轼的词主题多样,既有 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也有 抒发豪情壮志的豪放词。
艺术特色
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 现力。
苏轼的文化符号意义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 意义。他的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观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03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2
苏轼认为,人应该以修 身为本,通过自我修养 来达到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
03
苏轼倡导忠君爱国,认 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04
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互助和关爱,认为这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词创作背景丰富, 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 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苏轼诗词的艺术特点
创新精神
苏轼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 有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诗歌和
词的限制。
哲理思考
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 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 到见解。
情感表达
苏轼的诗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 共鸣。
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复杂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表达了诗人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苏轼的词
词的主题
苏轼的词主题多样,既有 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也有 抒发豪情壮志的豪放词。
艺术特色
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 现力。
第四讲 苏轼的诗文创作(共92张PPT)

苏轼手迹
枯木怪石图
石:盘旋如涡, 方圆相兼,即怪 又丑。
(一)良好的家教兼禀赋聪慧(少时以 范滂自勉)
苏老泉, 二十七。始 发愤,
读书籍。
(二)顺利入仕
仁宗嘉祐二年 (1056),与弟苏辙 中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 (1061),参加制科考试 ,第三等,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1064)期满回京,升 大理寺臣。
“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
李东阳
(三)苏轼散文的影响:
散文,尤其是小品文,正是明代标 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 。
四、苏轼的诗歌创作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 、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
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 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 未有之也。”
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 犹解接黑牡丹也。
《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诺“唯有同穴 ,尚蹈此言”。
王朝云
素面翻嫌粉涴, 洗妆不褪唇红。
三大西湖:
惠州西湖、杭州西湖、颍州西湖
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 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 作此赠之。”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 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 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 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林语堂
如果人生真有下一个轮回,那我来生一定要
杖 嫁藜裹给饭去匆你匆,过—眼青钱—转手空千。 年前的苏轼苏郎苏东坡!捧着你的
史论文:立意新警,随机生发 .
诗文,背着你的笔墨,跟随你行遍漠北海南,踏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遍山山水水,走过岁岁年年。在你的风月里,感 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
宋史苏轼传课件ppt

奉献社会
苏轼认为人应该积极奉献 社会,用自己的才智为社 会做出贡献。
苏轼的价值观
人格独立
苏轼重视人格的独立和尊 严,不屈从于权势和世俗 的束缚。
真诚善良
苏轼认为人应该真诚善良 ,关爱他人,以善待人。
追求卓越
苏轼追求卓越,对自己的 才华和成就有着极高的要 求。
03
苏轼的文学创作与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
最终,他被贬至黄 州、惠州、儋州等 地。
苏轼的政治生涯充 满了曲折和艰辛。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 ,他因反对新法而 遭到排挤和打击。
在这些地方,他深 入了解民情,关注 民生疾苦,为百姓 做了不少好事。
02
苏轼的思想与哲学
苏轼的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
苏轼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 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和独立
。
才情横溢,作品丰富多样
苏轼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词曲等多种形式,且才情横 溢,作品丰富多样。
自然清新的文风
苏轼的文学风格自然清新,不拘一格,善于从自然景物、日常生活 和历史故事中汲取灵感。
富有哲理的思考
苏轼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 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苏轼的诗歌创作
政治才能卓越
苏轼在政治上主张改革,虽多 次遭贬谪,但始终关注民生, 致力于兴利除弊。
人生经历坎坷
苏轼历经仕途起伏,晚年更因 新旧党争而流放海南,生活艰 难。
人格独立、思想开放
苏轼反对程颐的独断言论,主 张兼容并包,被视为儒家思想
革新者。
对苏轼的思考题
01
02
03
04
苏轼的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当时 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
苏轼在政治上主张改革,但为 何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
苏东坡生平介绍 课件(共47张PPT)

凌虚台记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 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 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 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 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 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 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 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 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 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 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 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 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大理寺和审刑院审查案卷后认为,即便阿云不是韦大的妻子, 但是其蓄意谋杀,并且造成了对方人身伤害,按照大宋律法一样 要判处死刑。
一个普通官员表现出令人钦佩的伟大
得知这个消息,许遵坐不住了。他在登州任知府,属于中 央下派到地方政府挂职锻炼的官员,挂职期满就会调回中央并 升职。这种情况下,对许遵来说,明哲保身、以求升官无疑是 对他最有利的选择,但是许遵却决心要救可怜的阿云一条命。
为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平民女子,许遵这位普通的官员,置 个人的前途于不顾,挺身而出与朝廷的最高司法机构争辩,其 勇气与正气着实令人钦佩。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课件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 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
;.
38
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
39
苏轼 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
苏轼及其作品
;.
1
简介:
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 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 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
;.
2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
16
国画《苏东坡在海南》
①劝农事耕 ②掘井惠民 ③良方医疾 ④授黎酿酒 ⑤笠屐醉归 ⑥榔庵讲学 ⑦草舍著述 ⑧离琼北返
;.
17
;.
18
;.
19
;.
20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并作《蜜酒歌》。(“柑橘酒” 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 、“万家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美酒玉色、香味超然 ”, 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
;.
11
黄冈赤壁、二赋堂
❖ 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 ❖ 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
12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
;.
38
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
39
苏轼 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
苏轼及其作品
;.
1
简介:
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 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 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
;.
2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
16
国画《苏东坡在海南》
①劝农事耕 ②掘井惠民 ③良方医疾 ④授黎酿酒 ⑤笠屐醉归 ⑥榔庵讲学 ⑦草舍著述 ⑧离琼北返
;.
17
;.
18
;.
19
;.
20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并作《蜜酒歌》。(“柑橘酒” 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 、“万家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美酒玉色、香味超然 ”, 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
;.
11
黄冈赤壁、二赋堂
❖ 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 ❖ 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
12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生平及创作
《竹石图》
苏轼生平及创作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生平及创作
破天荒
儋州要建学堂,但无老师,都不愿支教, 原住民读书较少。天下第一文豪来了,读 书人人趋之若鹜。苏老师悉心指导,自编 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子姜君弼。赴考前 苏老师书扇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 从此破天荒”。(滔滔沧海,冲不断人气 地脉;书生白丁,有志气可破天荒。)学 生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 天荒”原出于此。
苏轼生平及创作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 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像一叶扁舟,飘 流在苍茫烟雨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 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 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 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 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 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 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 复燃。
3
第第第 三二一 节节节
苏 轼
苏苏苏 轼轼轼 轶书的 事法生
平
苏轼生平及创作
政治生涯
苏轼生平及创作
生平介绍
苏轼出身于比较清寒的文士家 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 途,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 道路。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十 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 进士,嘉祐六年授予大理寺评事签 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了 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1094
惠州
儋州 1101
苏轼生平及创作
二、苏轼的书法作品
行书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 帖》、《中山松醪láo赋》、《洞 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 《赤壁赋》、《江上帖》等。
苏轼生平及创作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 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苏轼生平及创作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 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 奈春光离去。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 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 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 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狼藉一片。 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叫人无计 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 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苏轼及其作品欣赏
苏轼生平及创作
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祖籍河北栾(luán) 城,北宋眉州眉山人,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现存 诗2726首,词398阕, 散文4800余篇,开创 了北宋豪放词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哭途穷” 线条厚重有力
“乌衔纸” 线条幽怨绵长
苏轼生平及创作
收
放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书写特点:丰腴跌宕dàng 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
苏轼生平及创作
画作《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直抒胸中磊落不平。
第一次 1080——1084年 地点:黄州 原因:陷于乌台诗案被新党贬谪 第二次 1089——1091年 地点:杭州 原因: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 第三次 1094年——1100年 地点:惠州、儋州 原因:与章惇政见不合
1057 1036
眉州
1079
1084
黄州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生平及创作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凤翔 眉山
汴biàn 京
密州 杭州
黄州
苏轼生平及创作
惠州 儋dān州
苏轼坎坷一生
京城(中书舍人)
京城(旧党欧阳修)
(旧党重启)
(判官)
密州 徐州 湖州
凤翔 杭州
知州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反对新党新政)
惠州
通判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苏轼生平及创作
儋dān州
苏轼的人生曲线 蓝色 人生轨迹 红色 创作曲线
《竹石图》
苏轼生平及创作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生平及创作
破天荒
儋州要建学堂,但无老师,都不愿支教, 原住民读书较少。天下第一文豪来了,读 书人人趋之若鹜。苏老师悉心指导,自编 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子姜君弼。赴考前 苏老师书扇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 从此破天荒”。(滔滔沧海,冲不断人气 地脉;书生白丁,有志气可破天荒。)学 生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 天荒”原出于此。
苏轼生平及创作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 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像一叶扁舟,飘 流在苍茫烟雨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 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 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 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 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 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 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 复燃。
3
第第第 三二一 节节节
苏 轼
苏苏苏 轼轼轼 轶书的 事法生
平
苏轼生平及创作
政治生涯
苏轼生平及创作
生平介绍
苏轼出身于比较清寒的文士家 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 途,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 道路。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十 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 进士,嘉祐六年授予大理寺评事签 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了 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1094
惠州
儋州 1101
苏轼生平及创作
二、苏轼的书法作品
行书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 帖》、《中山松醪láo赋》、《洞 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 《赤壁赋》、《江上帖》等。
苏轼生平及创作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 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苏轼生平及创作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 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 奈春光离去。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 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 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 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狼藉一片。 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叫人无计 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 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苏轼及其作品欣赏
苏轼生平及创作
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祖籍河北栾(luán) 城,北宋眉州眉山人,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现存 诗2726首,词398阕, 散文4800余篇,开创 了北宋豪放词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哭途穷” 线条厚重有力
“乌衔纸” 线条幽怨绵长
苏轼生平及创作
收
放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书写特点:丰腴跌宕dàng 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
苏轼生平及创作
画作《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直抒胸中磊落不平。
第一次 1080——1084年 地点:黄州 原因:陷于乌台诗案被新党贬谪 第二次 1089——1091年 地点:杭州 原因: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 第三次 1094年——1100年 地点:惠州、儋州 原因:与章惇政见不合
1057 1036
眉州
1079
1084
黄州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生平及创作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生平及创作
凤翔 眉山
汴biàn 京
密州 杭州
黄州
苏轼生平及创作
惠州 儋dān州
苏轼坎坷一生
京城(中书舍人)
京城(旧党欧阳修)
(旧党重启)
(判官)
密州 徐州 湖州
凤翔 杭州
知州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反对新党新政)
惠州
通判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苏轼生平及创作
儋dān州
苏轼的人生曲线 蓝色 人生轨迹 红色 创作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