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

合集下载

统编湘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湘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本节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部分是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其中的影响又分为两框题内容,分别是: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介绍了交通对于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这一区位因素,进一步巩固第三章所学知识,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1.认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2.通过读图,能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3.结合案例,说明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4.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能根据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工具。

2.能利用相关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得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

此后1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

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讲授新知】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交通运输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教师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联系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课件展示)交通运输方式的历史变化素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古代方式:马车、帆船变化现代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教师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案例分析:学生分组展示调查结果(课前布置调查近10年交通运输发展的资料,地点以本市为主但不限于本市),教师课件适当补充展示案例资料,如顺丰的发展、中国高铁网络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大型化运输工具高速化新特点专业化多重运输方式联运货物运输:综合化集装箱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活动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思考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归纳总结: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⑮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4、国防意义:巩固国防,保卫西南边疆。
二、大西南交通运输的发展
1、交通面貌的根本改变
(1)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的网络
(2)川江、西江等水系航道全面整治
(3)航空发展很快,开辟了国际航线 (4)天然气管道运输已成网 运力和运量的矛盾突出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区际铁路运输不畅 公路等级低,区际联系薄弱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2.解放后:变化很大
②公路运输: (川藏、滇藏、青 藏、新藏公路)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2.解放后:变化很大
(2)川江、西江等水系航道 全面整治(川江、西江及其支 流航道全面整治,北海港、防 城港、钦州港全面建设。)
重庆
北盘江
宜昌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一、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南昆铁路 ①概况
南昆铁路东起南宁, 西至昆明,北接红果, 全长898公里,1997年 建成为国家1级干线电 气化铁路。
一、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南昆铁路 ②建设意义 1.连结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 现资源与区位优势互补。
2.巩固民族团结,加快 脱贫步伐
贵州第一条高速公路
读“八五”末期全国 贫困人口分布图,分 析:
1.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 三个省区是_云_、_贵_、_川_。
2.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三个省区是_甘_肃、_青_海_、_内蒙_古。
3.青海、内蒙等省区贫困发生率高,但贫困总人口较少,为 什么? 地广人稀,总人口较少
南昆铁路沿线资源分布表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2.解放后:变化很大
(1)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 基础的网络 (主要铁路线:成渝、川黔、贵昆、 成昆、南昆铁路。 区际铁路:宝成、襄渝、湘黔、枝柳 铁路 铁路枢纽:成都、昆明、重庆、贵阳、 柳州、南宁。)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4章第1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导学案新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4章第1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导学案新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区域发展促使交通运输需求增长,进而促进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3.区域发展使区域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交通运输布局的需求。

4.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运输布局主要包括、组织和客流、货流、两个方面内容。

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是实现区域运输的,以获得最大的和。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受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

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一般有:。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交通线路和站点的、以及。

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趋向。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较低、较小;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较高、较大。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中心,交通运输需求,交通运输布局重点关注城市。

从而使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的特点,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和率。

思考:1.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2.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区域交通运输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的特点。

二、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交通线和场站属于,投资额但不能短时间直接收回投资,一般由组织建设。

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区域,因资金,交通线和场站的建设相对。

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且质量;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且质量。

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从而有足够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的限制大为减弱。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第九单元 交通运输建设

第九单元 交通运输建设

现在在兴义郑屯附近的乡村公路
贵州第一条高速公路--贵黄高速公路
牦牛驮队
二郎山公路
黄沙铺成的马路,汽车走过扬起飞尘!
青藏铁路路线图
青藏铁路风光赏息
赏息2
川藏公路
板书设计

9.2 西南区交一、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
重要性 1、重要性 2、南昆铁路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1、解放前 2、解放后 三、加快交通运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青藏、新藏
公路。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2.解放后:变化很大
③水路运输: 川江、西江及 其支流航道全
面整治,北海港
防城港、钦州
北盘江
港全面建设。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2.解放后:变化很大 ④航空运输:拉萨
昆明、南宁开辟了
新的航线和国际航
势与区位因
素互补。 巩固 民族团结,加快西南区 脱贫步 伐 。
读“八五”末期全国 贫困人口分布图,分 1.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 析:
三个省区是_____ 云,贵,川 _。 2.我国贫困率最高的
三个省区是__ __ 甘,青,内蒙古
_。
3.青海、内蒙等省区贫困发生率高,但贫困总人口 较少,为什么? 地广人稀,总人口较少
4.我国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其
主要原因是什么? 东部沿海;这里的交通方便,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一、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南昆铁路 ②建设意义
发挥区位优势,
促进外向型经济 发展. 巩固国防建设,
保卫祖国边疆。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西南边境的地缘政治格局与发展战略

中国西南边境的地缘政治格局与发展战略

中国西南边境的地缘政治格局与发展战略中国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边境地带,与缅甸、老挝、越南以及印度等国接壤,地理位置相对重要。

这一区域在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西南边境的地缘政治格局以及相关发展战略。

首先,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受到了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与周边国家的接壤,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吸引了来自周边国家的投资和人才流动。

此外,西南地区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是新疆和西藏的进出口通道,对促进中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战略也受到了地缘政治的影响。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与上游地区的交流日趋紧密。

通过加强交通运输和物流建设,中国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此外,中国还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西南地区的对外贸易和投资。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景观,但也面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为了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跨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合作项目。

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发展战略对中国和周边国家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地缘政治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地区的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边界纷争、文化差异等问题也给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中国和周边国家需要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地缘政治的挑战,推动西南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总之,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课题。

中国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32·Fra bibliotek投资与创业
第 11 期
构,建设成了空港、货运、水运的物流运输平台,形成综合 运输体系,从运输成本、运输里程和沿线服务设施的密度 都做出了极大的改善,影响了工业的区位选择、空间分布, 方便了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流动,为西部地区产业的落 地与发展做了贡献,形成了新的产业集聚现象,尤其是公 路质量形成的资本积累更加会促进工业选址。
关键词 : 交通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决策
一、引言 中国经济赶超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些年里,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受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影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 1978 年改革开放,“要致富先修路”的观点提出以来, 铁路网建成里数近乎翻了一番,公路网里程数超过原来的 里程数的 5 倍,并且为了国家安全和居民出行的便利,边 疆地区交通可达性大大提升,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五纵 七横”主干线的全面建成,截止到 2017 年年末,全国铁路 运营里程达到 12.7 万公里,达到 132.2 公里 / 万平方公里, 公路通车 477.35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2.5 万公里,超越美国,现居世界第一(数据来源:中国公路网 /news/2018/1167206.php)。 其 中位于西南地区的四川 6016 公里、贵州 5128 公里、云南 4005 公里等,全年共完成公里建设投资 21253.33 亿元,完 成铁、公、水路道路建设 31151.16 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我国各地各级政府促进地 方经济发展、带动产业进步的首要考虑因素。而且随着我 国道路交通网不断地建成、完善,物流运输的便利,运输成 本打打降低,区域要素流动的便利,各省市经济得到了飞 跃式的发展,但是道路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表现, 和东西部之间经济差距会否因为交通建设而缩小,是本文 进行研究的内容。 二、文献综述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是在生产 函数模型构建中引入交通变量因素,应用空间面板模型研 究交通设施对产业提升的效率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最早的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研究初步介绍了道路 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 TFP(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产出的高低与交通通达性和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有密切 的关系,而随着物流业的兴起,交通网分布、路况、沿线仓 储投资对网购企业、沿线产业、旅游资源、副食品等等行业 带来了深渊的正向影响。而且区域位置和周边空间关联等

微专题74: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微专题74: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微专题74: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试题引⼊】1.阅读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下图,⽬前我国正在沿图中路线建设⾼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

说明⾼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

【答题模式】交通建设的意义应从交通意义(增加便捷交通通道、合理布局交通⽹、缓解交通运输压⼒)、经济意义(促进⾃然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商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地区间经济⽂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对外贸易等)、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命⽼区的发展)、国防意义(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分析。

答案:1.增加了⼀条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化往来(有利于扩⼤对外联系的区域)。

【试题引⼊】2.阅读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某种传统美⾷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从沿线⾼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在⼄地却⽇趋兴盛。

下图⽰意区域中⼼城市M⾄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的餐饮业在甲地与⼄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答题模式】现今交通运输⽅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点的分布产⽣了巨⼤的影响:①⾼速公路的⼤规模建设使许多商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聚集在⾼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②私⼈⼩汽车的普及使多功能⼤型休闲中⼼应运⽽⽣。

③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了各类专业化市场、连锁店。

④城郊交通通达度的提⾼使得越来越多的超级市场布局于城市边缘。

这就使得市中⼼作为最具吸引⼒的商业区位的优势可能出现减弱。

答案:2.M市为主要⾷客源地。

⾼速公路快捷、⽅便,吸引M市的更多⾷客。

⾼速公路在⼄地有出⼊⼝(⼄地来往M市远⽐甲地⽅便)。

经营该传统美⾷的餐馆在⼄地开设更多,名⽓渐盛;⽽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高三国土整治之西南交通建设

高三国土整治之西南交通建设

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1.西南地区跨几级阶梯? 西南地区跨几级阶梯? 西南地区跨几级阶梯 2.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3.各地形区有什么特 各地形区有什么特 征?
青藏 高原

断 四川 山 区
高原
西南地区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崎岖, 西南地区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崎岖,地质灾害频繁 。 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 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
西南地区铁路运输不畅的原因: 西南地区铁路运输不畅的原因:
(1)铁路密度低。 (2)对外通道少。 (3)技术设备标准低。 (4)铁路病害严重。 (5)铁路运输负担过重。
西南地区东部形成:铁路为骨干, 西南地区东部形成: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的运输网络 西藏地区形成: 西藏地区形成:公路网
① 铁 路 运 输
资 源潜在总值(%)
面 积(%)
人 口(%)
三、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现状:本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现状:本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1、已形成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基础: (1)基础:矿产水能丰富 工业部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 (2)工业部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化工 2、交通制约经济发展 (1)西南区内部经济联系和协作薄弱 外运能力不足, (2)外运能力不足,影响生产 3、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思考5 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 思考5: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 本区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贫因人口多, 本区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贫因人口多,交通建设 滞后, 滞后,尤其是交通条件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起着明显的制约作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用。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地区发 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P102活动③)
(1)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极差, 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西藏是藏族 居住的集中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慢,1 959年西藏和平改革以来,由于政府的 关怀,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西藏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修通了川藏、青藏、 新藏、滇藏等通往邻省的公路,拉萨还有 通往北京和邻省的民航,但至今无一条铁 路,交通运输困难仍很大。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郎山公路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从区位条件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 部分,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理位置,三 峡工程建设和重庆直辖市的建立,需要大 力发展交通。 ——从自然条件看,虽然地形条件非常恶 劣,但丰富和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大力发 展交通。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这里经济发展水 平还很低,作为先行官,这里经济的发展 也需要大力发展交通。
读图9.7回答: (1) 从图上能分析出什么问题吗? 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尤其是云南和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省。全国尚 未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有 6500 万,有 1500 万 生活在南昆铁路沿线。 (2)那为什么这里会如此贫穷呢? 地处内陆边疆山区,交通不便;又是少数民 族的主要聚居地,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四 川 重 庆 贵 州
广 西
以人 力 负 重、 畜力 驮 运为 主
西 藏
牦牛
公路
二、大西南交通运输的发展
1、交通面貌的根本改变
(1)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的 网络 (2)川江、西江等水系航道全面整治 (3)航空发展很快,开辟了国际航线 (4)天然气管道运输已成网
这些交通方式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落后面貌。但是, 这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这里的交通 仍很不便,同区域发展的要求相比, 交通运输仍是这里经济发展的“瓶 颈”。因此.我们仍要加快这里的交 通运输建设。我们先看看这里的交通 运输还存在哪些问题。请同学们从教 材上归纳小结。
建国前西南地区交通线路里程表(单位:千米)
地区
全国 西南地区合计 四川、重庆 贵州 云南 广西
西南占全国的百分比
铁路
21800
公路
80700
水运
73600
1278
—— ——
15268 8038 1950 2783 3497
16.51
20180 8024 1753 1803 8600
27.41
656 613 5. 9
2、目前存在的问题
运力和运量的矛盾突出 区际铁路运输不畅 公路等级低,区际联系薄弱
对外国际联系不便
3、今后应抓好的工作
(1)加强区际、省际铁路出口建设,促 进区域经济合作(如改造向北的宝成、襄 渝线,向南的内昆线、南昆线
(2)加强河道整治和港口建设,实行水陆 联运,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如三峡工程建设) (3)建设对外国际通道,发展对外贸易, (如修建滇缅铁路、公路等) 促进区域国际合作 (4)重视援藏公路建设,续建青藏铁路 今后这里在交通运输方面应抓好哪几方面 的工作?
该图总结: 从图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
南昆铁路把西南内陆同南部沿海连在了一 起。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 的一条大通道,大大加快于西南区资源的 开发,如加快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矿的外 运,同时也促进了红水河水能资源和广西 铝矿的开发。 资源的开发带动的工矿业、
农林牧业、旅游业的发展,会吸引大量 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 些又能带动商业、服务业及整个第三产 业的发展。
读图9.9,回答:
1、南昆铁路除了联系两广的北海、防城、 湛江等,陆上向南、向西、通过其他铁路、 公路又可同哪些国家连在一起?在出境口, 我国建立了什么?
同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等连在一起。 在出境口,我国建立了一类开放口岸、沿边 经济合作区、沿边开放城镇等多种同国外合 作建设的经济区。
2、从这一点上我们又可分析出南昆铁路建 设还有什么意义呢?
1、从这张表上你分析出什么呢?
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经济条件的落后,建国前 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特别是陆上交通运输量最 大的铁路,在四川、贵州还是空白,水运稍好些, 但利用的也是川江、西江水系等天然河道,电影 中我们还可看到这里的行船要用纤夫。李白怎样 描写这里的交通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表中还缺了一个省区,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 说说这个省区的交通。 西藏,建国前现代交通是一片空白,运输主要靠 背驮、牦牛,过河靠溜索,交通极其不便、危险。 因此,建国后,我国把交通建设作为西南经 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由攀枝花市看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个基 本的道理就是,只要交通运输得到发展,资 源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开发必 然推动经济的发展。
讨论:(P102活动②)
提示:西南地区西部、南部国界线很长 毗邻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越南等国, 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的有利区位。但 是由于交通运输的限制,西南地区的资 源难以开发,边境贸易也无从谈起。建 设对外国际通道、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 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成为西南地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盛产芒果、甘蔗等热带农产品,各种农作物达400多种 农林牧 山地多,水热足,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 草地草山多,饲料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牧业基地
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等自然风光,10多个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

襄樊


渝 线
川 黔 怀化 黔 桂 线 桂 线 黎塘 黎 湛 线 湘
线

河 线
凭祥
(2)资源丰富,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不仅 对加 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有着重 要意义,而且 对促进祖国现代化建设也有 重要意义。然而交通运 输严重限制了西藏 的发展。所以发展西藏与内地的 联系是至 关紧要,具有深刻意义的大事。
南昆铁路沿线资源分布表
资源类型
非能源 矿产资 源
资源概况
能源 资源
铝土 广西平果、红果等地,这里将建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 磷矿 云南昆明,储量居全国第一 钨矿 全国重要的钨矿基地 铁矿 昆明,广通等地 硫矿 广西百色等地,全国重要的硫矿基地 煤炭 贵州六盘水,广西百色等地,号称江南煤海 石油 广西百色等地,前景可观 水能 广西红水河上游,是我国西电东送的南线 气候 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
读图9.6,观察思考:
1、南昆铁路的起止点,途经了哪些省区?
从云南的昆明到广西的南宁,途经云南、 贵州、广西二省一区,北接贵州红果。 2、南昆铁路同哪些铁路、哪些港口相连?
与成昆、贵昆、内昆、枝柳铁路等连在— 起,又同广西的北海、防城,广东的湛江等 港口等相连。 3、南昆铁路途经的地区有哪些资源?
(3)南昆铁路的建设又具有了什么意义呢?
该图总结: 南昆铁路的建设中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帮助沿线地区少数民族 脱贫扶贫,以体现党的民族政策,以至在 南昆铁路规划时就被列为“国家最大的扶 贫项目”,成为“八五”“九五”重点工 程。大家看教材图 9 . 8 ,云贵两省的贫困 人口在南昆铁路 1997 年建成后已有了明显 的减少,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 标的如期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解决运量和运力之间的矛 盾等,加强区内联系
解决对外交往不便的问题, 促进区域国际合作
重视援藏公路建设,续建青 藏铁路
加强区内联系,支援西藏 和边疆地区建设
讨论:(P102活动①)
提示:攀枝花位于川西南雅砻江汇入金沙江 处,附近有含钒、钛的铁矿,距离煤矿产区 也不远,又有雅砻江、金沙江充足的水源。 发展钢铁工业的物质资源条件非常优越。成 昆铁路的开通为攀枝花工业的发展和基地的 形成提供了可能,使这里的资源优势得以发 挥并转化成了经济优势。现在攀枝花已成为 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之一,被称为“西 南钢城”。
有利于加快大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 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从前面分析可知,南昆铁路的建设具有 哪些意义?
一、西南区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性:
1、经济意义:南昆铁路把西南内陆同南部沿海 连在了一起,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 捷的一条大通道,大大加快了西南区资源的开发,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商业、旅游 业相关的服务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2、政治意义:加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 富巩固民族团结,体现党的民族政策。
地 区
主要运输方 式 建 国前 建国 后 以铁 路 为骨 干 以公 路 为基 础 方 式 铁 路 公 路 航 道 海 港 航 空 管 道
交通方式的变化
建国前
线少、标准 低、运力小 线少,多泥 土路 少,多天然 河道 极少 极少 无 现代交通空 白
建国后
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新建、扩建 了十多条铁路,已成网。 发展更为迅速,公路网不断得到扩 充和完善 川江、西东水系航道得到全面整治 改造、新建了广西沿海港口 发展快,开辟了国际航线 已发展成网 公路运输为主,已成网,航空发展 快
4、假如没有这条铁路,这里的矿产开发后, 怎样外运? 比如昆明附近的磷矿,贵州六盘 水的煤矿,广西平果、红果的铝矿。 外运很不方便,平果、红果没办法用铁路 运输,昆明、六盘水的煤也要转道贵昆、湘 黔、枝柳等线。 5.有了这条铁路,这里的矿产等资源可以从 可以从广西的海港运出。 什么地方运出?
我们知道,西南绝大多数在内陆地区,无出海口 岸,如果没有这条铁路,大西南的资源外运就很 不便,如号称江南煤海的贵州六盘水,只能“以 运定产”,大大限制了这里资源的开发。
读图9.10,回答: 1、建国后西南地区新建、扩建了哪些铁路?
延长黔桂、湘桂线,新建了成昆、成渝、贵昆、 内昆、川黔、南昆等线
2、西藏也发展了哪些交通?
修建了联系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的新藏、 青藏、川藏、滇藏等公路并有公路同国外相连, 在建青藏铁路。
3、大西南的陆上交通已有了怎样的发展?
均已初步形成网络,西藏以公路为主,川、 渝、滇、桂以铁路为骨于,以公路为基础。 下面,我们来列表对比一下这里建国前后 的交通状况。 大西南交通运输的变化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