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性质

合集下载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与质量控制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方面,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构造材料。

作为一个人造材料,混凝土的性质和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耐久性、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强度是指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混凝土在建筑物中承受载荷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骨料和水泥的用量以及配合比,避免热裂缝等问题的发生。

2、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的能力。

该性质与混凝土的抗水、抗氯离子侵蚀、抗硫酸盐、抗腐蚀等特性密切相关。

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应在材料选择、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加以控制。

3、可塑性:混凝土的可塑性是指其在塑性状态下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影响混凝土用途和装饰效果的重要指标,如在造型、粘接处的一些特殊施工过程中,该性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可泵性:混凝土在混凝土泵中的输送性能是其重要技术性质之一。

混凝土的可泵性通常与其粘度、流动性、减水剂以及骨料形状和粒度分布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其良好的泵送性能。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中的水、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置与控制。

水分含量、水泥种类、品牌、质量、骨料的粒径、形状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高质量的控制。

2、施工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浇筑、振捣的作业规范,以及需要的硬化时间,以确保混凝土整体质量。

3、检测监管:混凝土质量监管是企业自主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监测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和强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并依据技术标准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及时存在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技术性质提纲资料

混凝土技术性质提纲资料

混凝土技术性质
1
2
3
目录
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均匀后、未凝结硬化之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也称新拌混凝土。

为了满足工程施工和结构功能的要求,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和易性,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和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又称为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易于操作,并能保持均匀不发生离析的性能。

和易性流动性
黏聚性
保水性。

水泥混凝土技术性质

水泥混凝土技术性质

10 ~ 30
3 普通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板、梁、柱等
30 ~ 50
4 钢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墙等)
50 ~ 70
5 钢筋配置特密、断面高而狭小极不便灌注捣实的特殊结构部位 70 ~ 80
第8页/共33页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影 响 因 素
单位用水量 集灰比 砂率
抗折强度试验条件
试件尺寸 150×150×550mm; 养护龄期 28d; 加荷方式 按三分点加荷测定抗折强度; 跨中单点加荷得到的抗折强度,应乘以折算系 数0.85。
第18页/共33页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集料的品种、质量与数量对强度的影响 养护条件对强度的影响 龄期对强度的影响 试验条件对强度的影响
耐久性
耐久性概念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第19页/共33页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水泥强度(f ce)与混凝土强度(f cu, 28)的关系
高强度水泥制成的混凝土的强度高;
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f cu, 28)的关系
水泥强度一定时,混凝土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
水灰比的减小而有规律的提高。
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f cu,28
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合理确定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合理选用材料质量,改善骨料级配; 掺入外加剂; 施工中加强搅拌、振捣、养护,严格控制施工 质量。
第28页/共33页
混凝土的抗冻性
抗冻性试验
用100mm×100mm×100mm棱柱体混凝土试件, 经28d龄期,于-17℃和5℃条件下快速冻结和融化循 环。每25次进行一次横向基频的测试并称重。当冻 融至300次或相对动弹模量下降至60%以下,或质量 损失达到5%,即可停止试验。

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

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

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

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混凝土的性质

混凝土的性质

§6.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6.1.1 水泥§6.1.2 骨料§6.1.3 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6.1.4 外加剂及掺合料§6.2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6.3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6.4 其他品种混凝土复习思考题§6.2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以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或称新拌混凝土,相对“硬化混凝土”而言。

§6.2.1 混凝土拌合物(新拌混凝土)的性能一.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1、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各工序(搅拌、运输、浇注、捣实)施工操作,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⑴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⑵粘聚性:混凝土各组成材料间具有一定粘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⑶保水性: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之间互相联系又存在矛盾。

所谓拌合物的和易性良好,就是要使这三方面的性能在某种具体条件下,达到均为良好,即使矛盾得到统一。

2、和易性的测定方法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评定和易性好坏,主要以测定流动性指标为主,辅以观察其粘聚性、保水性。

•(1)坍落度试验•☆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标准坍落度筒中,每层插捣25次并装满刮平。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有关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相关术语
分层:混凝土拌合物粗骨料下沉、砂浆或水泥净浆上浮,从而导致混凝土沿垂直方向不均匀的现象。 离析:混凝土拌合物在运动过程中(压力作用下在泵管中流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在模板中流动),粗骨料、细骨料及水泥浆运动速度不相同,从而导致它们相互分离的现象。 泌水: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拌合水,在毛细管力作用下,沿混凝土中的毛细管通道,向上泌至拌合物表面,导致拌合物表层部分水灰比大幅度增大或出现一层清水的现象。
适用范围 坍落度筒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 不小于10mm的流动性及塑性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拌和物的分级
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依据坍落度的不同,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为5级: SL<10mm:干硬性混凝土; SL=10~40mm:低塑性混凝土; SL=50~90mm:塑性混凝土; SL=100~150mm:流动性混凝土; SL ≥160mm :大流动性混凝土。
2、维勃稠度法-击震力下的坍落度法
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标准振幅、频率的振动台,置钢制圆筒,圆筒内置坍落度筒(见教材图4-1). 按规定的方法在坍落度筒内装满混凝土拌和物,提起坍落度筒,在混凝土拌和物试体顶面放一透明圆盘,开启振动台,同时以秒表计时,到透明圆盘表面完全为水泥浆所布满时,记录秒表时间,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维勃稠度值,常用Vt(秒)表示。 Vt ,流动性
三、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因素
外加剂 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可掺入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
5.1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五.调整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
必须兼顾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的统一,并考虑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影响。主要措施有: 1、通过试验,采用合理砂率,以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节约水泥。 2、适当采用较粗的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 3、在水灰比或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拌合物水泥浆量大小; 4、掺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 5、选择合理的外加剂,调整外加剂配方及掺量。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1.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高,但后期强度增长率一般不及普通混凝土。

故不能用普通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关系式(或图表),由早期强度推算后期强度。

如C60~C80混凝土,3天强度约为28天的60%~70%;7天强度约为28天的80%~90%.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由于非常致密,故抗渗、抗冻、抗碳化、抗腐蚀等耐久性指标均十分优异,可极大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年限。

3.由于混凝土强度高,因此构件截面尺寸可大大减小,从而改变“肥梁胖柱”的现状,减轻建筑物自重,简化地基处理,并使高强钢筋的应用和效能得以充分利用。

4.高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高,徐变小,可大大提高构筑物
的结构刚度。

特别是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大大减小预应力损失。

5.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长幅度往往小于抗压强度,即拉压比相对较低,且随着强度等级提高,脆性增大,韧性下降。

6.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故水化热大,自收缩大,干缩也较大,较易产生裂逢。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水泥砼的技术性质

水泥砼的技术性质

水泥砼的技术性质一、新拌水泥砼的工作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称为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方面的一项综合技能。

(1)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和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2)可塑性:是指拌合物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塑性流动,不发生脆性断裂的性质。

(3)稳定性:是指拌合物在外力作用下,集料在水泥浆体中保持均匀分布,不会发生离析或出现泌水现象的性能。

(4)易密性:指拌合物在捣实或振动过程中可服摩阻力达到密实程度的能力。

二、工作性的检测方法常用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检测方法有:(塌落度实验和维勃稠度实验两种)。

塌落度实验适用于塑性混凝土,维勃稠度实验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

2.1塌落度法2.1.1适用条件:塌落度实验适用于集料的公称粒径不大于40㎜、塌落度值大于10㎜的混凝土拌合物。

2.2.2检测方法:是将待测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分3层装入标准塌落度圆锥筒中,插捣在全面上进行,每层沿螺旋线边缘之中间,每层插捣25次,多余拌合物用镘刀刮平。

随后提起塌落筒,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塌落,测出筒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下沉高差(以㎜为单位),作为实验结果之一,并称之为塌落度。

接着通过敲击侧向观察混凝土塌落体的下沉变化。

如砼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较好;如突然打断倒塌,或有石子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较差。

另一方面,观看拌合物均匀程度和水泥浆含纳状况,判断混凝土的保水性。

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少量的水从底部析出或从拌合物表面泌出,则表示拌合物的保水性良好;若有较多水从底部流出,并使拌合物中集料外露,则说明混凝土的保水性不好。

以此综合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

2.2维勃稠度实验适用于混凝土比较干硬,塌落度很小时。

维勃的时间越长,则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越小。

三、影响砼工作性的因素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外因主要是指施工环境条件,包括外界环境的气温、湿度、风力大小及时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四、检测方法
(任务三) 含气量 1. 原理与设备
①校正容器体积 ②标定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关系(0、…8%)。
2. 仪器校定
3. 操作步骤及要求
① 混凝土含气量Ao; P1、P2相对误差不应超过0.2% ,取平均值。 否则增加一次读数,取两个满足要求者 ② 测定骨料含气量Ag ③ 结果计算 A=A0-Ag 精确至0.1%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二、坍落度的影响因素
(一) 水泥浆(Paste) ※固定用水量法则 (二) 砂率(Sand ratio) ※合理砂率的选用 (三) 组成材料及性质
1. 水泥(Cement) 2. 骨料(Aggregate) 流动性
S Sp 100% 砂率 S G
讨论:和易性的调整
精确至1mm(修约至5mm) 差值在20mm以上补做一次, 再差20mm应重做;
同时评定棍度(插捣难易)、粘聚性、保水性等。 大流动性混凝土(220mm以上):扩展度(50mm)。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四、检测项目与方法
(任务二) 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
① 容量筒内径应不小于4Dm ② 装料方法 ③ 称量及计算精度:50g、0.01 ④ 两次试样不得重复使用,平行差在0.02之内。 一般用5L容量筒, 不宜用混凝土试模。
28MPa 终凝
3. 结果计算
作图或回归分析确定凝结时间; 三个试样平均值(极限误差10%); 修约至5min
Hale Waihona Puke 3.5MPa 初凝时间
项目二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一、几个基本概念
二、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
三、常规检测方法 四、快速及无损检测方法 五、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项目二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一、几个基本概念
立方体抗压强度fcu
按照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 150mm的立方体试件, 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 测得的抗压强度。 制作方法 尺寸:150×150×150mm

养护(20±1°Rh>95%)
规定龄期(28d) 强度测试(破型)
项目二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一、几个基本概念
立方体抗压强度 fcu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三、取/制样的有关规定
(一) 取样的基本规定 1. 取样数量 2. 取样频率 3. 取样方法 4. 其 它
※ 随机取样

简单随机取样 分层、分步取样 等时、等距取样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三、取/制样的有关规定
(一) 取样的基本规定 (二) 现场取样
取样数量 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 其 它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mfcu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 强度等级(Grade)
C7.5、C10、…、C60、C80
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 个值,不低于该值的 概率为95%;或称之 为具有95%的保证率
项目二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一、几个基本概念
立方体抗压强度 fcu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mfcu
20±5℃,50% 水、胶材、外加剂为±0.5%,集料±1%。 ※ 润湿 人工:砂+水泥→石子→水 机械:石子→水泥→砂→水→人工翻拌(2次)
(三) 试验室制样
环境条件:
称量精度:
拌和方法: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四、检测项目与方法
(任务一) 坍落度(Slump)
※ 适用条件
① 所有用具在使用前应打湿; ② 装料方法; ③ 操作时间:5-10s;2.5min; ④ 测量精度: ⑤ 其它:
V10 BV V140
(1%)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四、检测方法
(任务五) 1. 仪器设备 2. 操作步骤
0.2-3.5:100mm2; 凝结时间 3.5-20: 50mm2; 20-28: 20mm2
贯入阻力
① 湿筛砂浆(5mm) ② 养护条件: ③ 测定贯入阻力(至少6次) 10s贯入25mm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 强度等级(Grade) 轴心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二、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
(一) 水泥标号和水灰比
水灰比定则(Abrams’ law)
f
A B
W /C
C f 28 A f ce B W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四、检测方法
(任务四) 泌水率 1. 常压泌水率
A 装料及振实:振动台、人工均可,距口30±3mm; B 静置:20±2℃,加盖 C 吸取泌水:1h内10min,1h后30min 称量精度50g,1ml D 结果计算(泌水量Ba,泌水率B) 取三个试样平均值(1个超过15%取中间值,2个无效)
●流动性 ●粘聚性和保水性
3. 外加剂(Admixture)
(四) 时间和温度 坍落度损失 Slump loss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三、相关标准及取/制样规定
GB/T 50080-2002 普砼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 5150-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GB 50204-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铁路砼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客专梁技术条件 GB/T 14902-2003 预拌混凝土 TB 10424-2004
V V 2 Ba (0.01ml / mm ) B 100 (1%) A (W G ) Gw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四、检测方法
(任务四) 泌水率 2. 压力泌水
A 装料及振实:两层,20×2次; B 加压:3.2MPa C 称取泌水:10s、140s,1ml D 结果计算 取三个试样平均值(1个超过15%取中间值,2个无效)
混凝土性能检测
祁会军
混凝土性能检测
新拌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性能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耐久性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一、基本概念 二、坍落度的影响因素
三、相关标准及取/制样规定
四、检测项目与方法
项目一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一、基本概念
和易性是新拌混凝土(fresh concrete)的一个 重要性质。 混凝土拌合物便于施工操作,能够达到结构 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Workability ●流动性 (fluidity) ●粘聚性 (coherence) ●保水性 (water retentivity) 互相联系 互相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