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综合试题

合集下载

广西02-03年高考大综合模拟试题

广西02-03年高考大综合模拟试题

广西02-03年高考大综合模拟试题柳州高中南宁二中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大题共36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108分。

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突出一个“新”字。

“新”字在十六大报告中曾先后出现90多次。

十六大报告之所以要突出一个“新”字。

根据材料回答1—3题:1.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化的挑战:①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新举措②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③西部大开发必须在改革开放中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新的奋斗目标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从哲学常识的角度看,十六大报告突出“新“字体现了A.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B.事事有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就会出现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十六大报告突出“新”字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政党,它要根据发展了的实际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B.中国共产党需要根据新的世纪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永葆生机C.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个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D.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奋斗是党的最终目标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今年拟发行1500亿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在建的国债建设项目、重点技术改造以及南水北调、教育等方面的建设。

回答根据材料4—6题4.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拉动经济增长,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质变是实现发展的关键环节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拟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体现了A.国家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B.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C.政治对经济有促进作有D.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南水北调:①能彻底解决华北的用水问题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③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④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024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4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实力测试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头起先,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24年该县起先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惊慌③提升基础教化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图1示意2024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图14.与欧盟籍相比,2024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C.人均收入剧降B.老龄化进程趋缓D.劳动力供应过剩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途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头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6~8题。

图26.该区域铁路途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缘由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一理科综合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一理科综合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一理科综合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Fe56Co59Ni59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CO会减少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2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4.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⑧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002年广西高考文理大综合真题

2002年广西高考文理大综合真题

2002年广西高考文理大综合真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Ⅰ卷7至12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8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大题共30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读图1完成1~3题。

图1()1.图示海域属于______。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洋流L属于______。

A自东向西流的暖流B自西向东流的暖流C自西向东流的寒流D自东向西流的寒流()3.该洋流转向后,气候受其影响最大的城市是______。

A悉尼B圣保罗C利马D拉格斯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十五计划”确定的重点工程之一,我国最大的西气东输项目的三控制中心工程分别设置在轮台、靖边和上海。

回答4~6题。

()4.轮台和靖边分别位于______。

A柴达木盆地油田,陕北天然气田B冷湖油田,陕北天然气田C塔里木油田,陕北天然气田D塔里木油田,南阳油田()5.该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______。

A改变用气地区能源构成,改善大气环境B降低散热量,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C减少气源地天然气对大气的污染D改变天然气化学工业过分集中的现状()6.国家重视重点工程的建设,其理论依据之一是______。

A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B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处理全局问题有关键性作用C解决了主要矛盾,也就等于解决了次要矛盾D解决了主要矛盾,经济发展就不会再有波折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

回答7~12题。

()7.18世纪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其首要条件是______。

A新航路的开辟B凯伊发明飞梭C出现了两院制的议会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8.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其发展进程受到若干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有______。

【2023 语文 新高考I卷(大试题版)】 - 题目版

【2023 语文 新高考I卷(大试题版)】 - 题目版

2023 语文新高考I卷(大试题版)【试卷说明:本试卷共90分(不含作文),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人”“惟人”为中心思想的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红楼》文化有“三纲”:一曰“玉”,二曰“红”,三曰“情”。

先讲“玉”纲。

雪芹之书,原本定名为《石头记》。

这块石头,经女娲炼后,通了灵性——即石本冥顽无知之物,灵性则具有了感知能力,能感受,能思索,能领悟,能表达,此之谓灵性。

灵石又幻化为玉,投胎入世,衔玉而生——故名之曰“宝玉”。

宝玉才是一部《石头记》的真主角。

一切人、物、事、境,皆围绕他而出现,而展示,而活动,而变化。

中华先民经过长期的品味,了解了玉的质性品德,冠于众石,堪为大自然所生的万汇群品的最高尚最宝贵的“实体”。

“玉”在中华词汇中是最高级的形容、状词、尊称、美号。

比如,李后主说“雕栏玉砌今犹在”,是建筑境界的最美者。

称赞人的文翰,辄曰“瑶章”,瑶即美玉。

周郎名瑜,取譬也是美材如玉。

称美女,那是“玉人”“玉体”“玉腕”“玉臂”……“玉”在吾华夏文化传统中,总是代表一切最为美好的人、物、境。

次讲“红”纲。

《石头记》第五回,宝玉神游幻境,饮“千红一窟”茶,喝“万艳同杯”酒,聆《红楼梦曲》十二支——故《石头记》又名《红楼梦》。

宝玉所居名曰“怡红院”,他平生有个“爱红的毛病”,而雪芹撰写此书,所居之处也名为“悼红轩”。

“红”是七彩之首,是美丽、欢乐、喜庆、兴隆的境界气氛的代表色。

过年了,千门万户贴上春联,那是一片红。

结婚了,庆寿了,衣饰陈设,一片红。

不论哪时哪地,只要有吉祥喜庆之事,必然以红为主色,人们从它得到欢乐和美感。

它还代表鲜花,花有各种颜色,但人人都说“红花绿叶”。

而人之中,“红”就属于女性了,“红妆”“红袖”“红裙”“红颜”“红粉”……都是对女性的代词与赞词。

2022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I卷)试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I卷)试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I卷)试题及答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

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202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2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

据此完成1~3题。

图1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4~6题。

图2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①并列排布②横向错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④纵向错列排布A.①B.②C.③D.④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八)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八)

xx年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八)MAM: M-March A-April M-May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36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108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读图8—1,当α=23°26′时,判断1~3题。

图8—11.此时,北京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是A.(12月22日8时)(23°26′S,90°E)B.(6月22日6时)(66°34′S,90°E)C.(12月22日10时)(66°34′N,90°W)D.(6月22日2时)(23°26′N,90°W)2.此时,关于图8—2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图8—2A.我国东部地区的潜水面是aB.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是bC.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潜水面是bD.黄河下游沿岸的潜水面是a3.若a由最小增大至图示状态,则这段时期A.我国北方处于多雨季节B.我国北方处于多风沙、沙尘的季节C.我国南方处于干旱季节D.我国南方小麦开始播种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即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这三次巨变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答4~9题。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突出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是A.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7.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①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8.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共12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1997、1998年两次铁路提速之后,2000年10月21日起,第三次铁路提速,重点提速的是“四纵两横”快速铁路网络。

铁路的提速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更换各种设备,还伴随着要“提素”。

为此,铁路部门投入巨资。

据此回答1~7题:1.“四纵两横”指的是A.京广、京沪、京哈、京九线和陇海、兰新线B.京广、京沪、京哈、京九线和宝成、陇海线C.京广、京沪、京九、兰新线和包兰、广深线D.京广、京沪、京包、京九线和陇海、兰新线2.铁路提速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②有利于加速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加快西部发展,缩小东西差距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铁路运输在动力、价格、服务、速度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有关部门把提速作为改革突破口,以实现铁路行业扭亏为盈。

这从哲学上看A.抓住了事物的本质B.实现了质的飞跃C.抓住了主要矛盾D.实现了矛盾的转化4.铁路第三次提速,体现的国家职能有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②搞好社会公共服务③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④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5.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A.京广铁路B.京沪铁路C.陇海铁路D.京张铁路6.从北京乘火车到广州,依次通过了①石家庄、郑州、长沙、武汉②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③海河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④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广深线高速列车的时速若最高为216 km/h,设列车出站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1 m/s2,则列车达到最高时速运行路程为A.3 kmB.2.16 kmC.1.8 kmD.1.5 km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些国家利用原子能制造出核武器,对人类造成了重大危害;一战后,原子能技术用于发电,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到来。

据此回答8~13题:8.原子弹的爆炸,利用的原理是A.原子核的衰变B.原子核的聚变C.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D.轻核的裂变9.20世纪40年代,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使日本人民深受其难。

几十年过去了,核辐射引起的遗传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核辐射引起A.基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B.细胞停止分裂C.DNA不能复制D.染色体重组10.我国核武器试制成功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它的意义在于①决定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②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③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④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A.①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11.核能发电在世界上方兴未艾,主要是因为核能①能量巨大,燃料消耗少②运费低,地区适应性强③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④利用技术难度小,收益大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12.目前我国利用核能建造的核电站有A.葛洲坝、秦山B.龙羊峡、大亚湾C.秦山、大亚湾D.葛洲坝、大亚湾13.核电站中燃料用完后产生的核废料须妥善密封并深埋于地质稳定、没有地下水的地层中的是①核废料放射性②铀的衰变速度快③核废料半衰期很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而地球上的水仅有0.65%可供人类利用,其余97.2%的水在海洋中,2.15%的水在冰川和冰山中。

所以,人类应当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否则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据此回答14~18题:14.“矿泉水”和“纯净水”是两类日常饮用水,从它们的化学成分看,前者比后者多含有的物质最可能是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食盐C.细菌D.小苏打15.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杀菌消毒作用的A.生石灰B.明矾C.绿矾D.漂白粉16.城市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

对于处理污水是否要除去磷,其中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排到大自然中,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17.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生物细胞内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C.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D.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18.冰川的利用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全球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是A.北冰洋B.南极大陆C.青藏高原D.落基山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始终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纵观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急剧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变,都未能绕开“三农”问题。

据此回答19~23题:19.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纲领中,其社会革命的纲领与农业问题关系密切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0.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农村改革方案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路线D.三大改造2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次历史性巨变,每次变化的历史起点也在农业、农民、农村。

1949年~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D.互助组——初级社——合作社22.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未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发展乡镇企业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④发展农业科技技术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23.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农业,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的土地利用原则。

下面符合这一原则的做法是A.在内蒙古高原垦荒种粮B.在珠江三角洲发展水产业和花卉种植业C.在成都平原建立商品棉基地D.在东北平原发展牧业2000年6月26日,经过美、英、法、德、日、中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经绘制完毕,并于当天向全世界公布。

此次基因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愈发使世人相信,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将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据此回答24~30题:24.植物基因工程往往需要接受外来DNA的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植株。

细胞每次分裂时DNA都复制一次,每次复制都是A.母链和母链,子链和子链,各组成一条子代DNAB.每条子链和其他的母链组成子代DNAC.每条子链随机地和两条母链之一组成子代DNAD.母链降解,重新形成两个子代DNA25.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26.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

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A.温度B.pHC.水分D.营养27.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28.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

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

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株的A.茎尖B.子房壁C.叶片D.花粉粒29.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①摒弃现有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0.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B.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D.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31~33题:材料一:很久以前,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有一天几个放牛娃赶着牛满山遍野地疯跑,突然发现几块石头闪着黄色的光,大家惊叫起来“金子,金子”。

捡起这几块金黄色的石头奔回了村。

不一会儿,山上发现金子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山村,很多人拿起锄头就上山挖了起来,没想到这一挖可不得了,满山遍野都是金子。

消息传得很快,几天时间方圆十几里地的人都往这山村赶,大家看到这么多金子都狂欢起来了。

但是从人群中走出一位外地人拿起金子在手中抛了抛对大家说:“这不是金子,这是愚人金,外表像金子,如果不信,丢一块到火里试试。

”说着丢了一块到火里即刻变了颜色。

后来科学家研究清楚了,它是硫铁矿,其主要成分是FeS2。

材料二:黄金是在自然界中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

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的含量不同可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原金,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出,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

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金分矿金和砂金两种生产。

常见的有金条、块、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片、板等。

根据成色的高低,黄金可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黄金。

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5%的称为赤金。

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色金,也称次金、潮金,这种黄金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黄金又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