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

合集下载

油茶文化的介绍

油茶文化的介绍

油茶文化的介绍
油茶文化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山地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

瑶族人民在南岭走廊的潮湿环境中,摸索出制作油茶的独特方法,将茶叶、生姜、大蒜等原料放入铁锅反复捶打后加入热水熬煮成油茶,具有消食健胃、驱湿避瘴的功效。

油茶贯穿于瑶族人民的生活中,从婴儿满月到老人过世,都有相应的仪式和活动。

同时,油茶也是瑶家待客及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

恭城油茶是瑶族油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恭城,家家户户都有打油茶待客的习俗。

恭城油茶的制作独特,需要经过炒茶、捶打、熬煮等工序,而且必须使用专门的制作工具。

制成的油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入口微苦,然后是微涩,最后是甘甜,具有消食健胃、驱湿避瘴的功效。

恭城油茶已成为瑶家平时的主要饮食和待客及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恭城坚持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并举,推动建设了恭城瑶族博物馆、油茶展示中心等设施;以节为媒,持
续举办恭城油茶文化节等活动。

从2011年举办首届油茶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

油茶生产—油茶及其主要栽培物种(油茶栽培管理课件)

油茶生产—油茶及其主要栽培物种(油茶栽培管理课件)

花 为两性花,白色,罕见有少数植株的花瓣有红色或红斑。花无柄。
萼片4~5枚,彼此相等,呈覆瓦状排列,角质,萼的外面全被银灰色丝毛, 花瓣倒卵形,脱落性,5~9枚,彼此分离,一般光端凹入;雄蕊多数为 2~4轮排列,内轮分离,外轮2~3轮的花丝有部分联合着生于花瓣基部; 雌蕊通常与花瓣相连脱落。花药黄色,罕见花药变成花瓣状,形成了重瓣 花。雌蕊一般比雄蕊短,3~5裂,柱头稍膨大,子房密被银灰色或淡褐色 绒毛,子房3~5室。
小果油茶 C.meiiocarpa Hu
主要分布在江西宜春、福建、广西;栽培面积仅次于普通油茶。
广宁红花油茶 C.semiserrata Chi
分布于中国广东西江一带及广西的东南部,海拔200-350米山地。
浙江红花油茶 C.chekiangoleosa Hu
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东部,以及浙江、福建、安徽 三省边境的高山上。
宛田红茶油茶 C.polyodorta Hu
分布于中国湖南西部、广西和贵州(榕江、黎平、荔 波、安龙、锦屏、天柱和习水县)。
博白大果油茶 C.gigantocarapa Hu
主要分布福建、广东、江西。
走进油茶生产
普通油茶(C.oleifera)
又名油茶、中果油茶等,湖北省各油茶 产区均有分布,占全区栽培面积90%以上。
叶 一般为椭圆形,卵形,单生、互生、革质,长3.5~9cm,宽1.8~ 4.2cm,1年生叶柄上有较密灰白色或褐色柔毛,先端渐尖或急尖,边缘 为较深的锯齿,上端密下部稀,幼叶齿端具黑色革质小刺,老叶脱落,中 脉两边均稍突起,表面中脉有淡黄色细毛,侧脉近对生,叶表面显光泽。
走进油茶生产
普通油茶的形态特征
走进茶生产
浙江红花油茶
散生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南部等地的中 低山区中海拔地带。自然分布区海拔600~1200m左右。喜温暖 湿润气候,适宜在中亚热带东北部山地生长。在丘陵地区栽培, 开花繁盛,结实较差。近年云南、广东、广西、陕西、河南等地 引种生长,结实不良。

油茶的作用

油茶的作用

油茶的作用
油茶又称“喫油”,是一种传统的饮品,主要由茶叶、花生、芝麻、大米、芋头等材料制作而成。

油茶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具有许多的保健功效。

首先,油茶可以补充能量。

油茶中富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能量食物。

对于需要长期体力劳动的人们来说,喝上一碗油茶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增加体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油茶还有驱寒保暖的作用。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喝上一杯热腾腾的油茶。

油茶里的脂肪可以增加人体的代谢,产生热量,提高体温,有助于驱除寒气,保持身体的温暖。

油茶还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油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脂肪和纤维,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油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另外,油茶中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对于增加食欲、促进新陈代谢有积极的影响。

油茶还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在油茶中添加的芝麻和花生含有丰富的油脂和维生素E,可以润肺止咳,缓解咳嗽和咽喉疼痛。

尤其对于经常患有咳嗽、喉咙干燥等症状的人,喝上一杯油茶可以缓解这些不适感。

最后,油茶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油茶中的花生和芝麻富含的维生素E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延缓细胞
的衰老速度,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所以,油茶对于抗衰老和美容有一定的作用。

总的来说,油茶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传统饮品。

它能提供能量,驱寒保暖,健脾开胃,润肺止咳,并且有抗衰老的作用。

因此,我们平时可以适量喝油茶,享受油茶带来的健康益处。

油茶是哪里的特产

油茶是哪里的特产

油茶是哪里的特产
油茶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主要是将面粉炒熟,然后加入牛油或者放入五仁等配料,熬成糊糊状,作为早餐食用。

入口软糯咸香,回味悠长,是西北当地不可多得的美味特产。

不同的地方油茶材料又不太一样,比如北京油茶主要有,面粉、牛油、花生碎,黑芝麻,白芝麻,还可加入核桃仁,瓜仁。

四川油茶有馓子,大米,小葱,花椒粉,花生米,榨菜,辣椒油,花生油,香油。

河南油茶有小麦面粉,核桃,芝麻,花生仁,橄榄油,盐,五香粉,面筋泡。

不适合喝油茶的人群:
油茶虽然好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适合喝,比如孕妇,小孩和容易失眠的人,油茶含有咖啡因因此不适合孕妇,同时咖啡因有提神作用,容易失眠的人也不适合喝。

还有减肥期间的人也要少吃哦,因为油茶里含有炒果坚果类等高热量的食物,高热量在身体里容易使人发胖,高血压高血脂人群也要忌口,还有就是老弱病孕都有忌口,还有就是不宜夜晚吃油茶,容易失眠。

油茶的功效与作用

油茶的功效与作用

油茶的功效与作用
油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饮,具有一些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油茶的几个特点:
1. 提供能量:油茶主要由茶叶、花生、芝麻、米、大豆等食材熬制而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对于体力劳动者或需要长时间精神集中的人来说,油茶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能量的饮品。

2. 保护肠胃:油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消化不良。

此外,油茶中的蛋白质还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胃黏膜的膜,能够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胃溃疡的发生。

3. 增加抗氧化能力:油茶中的茶叶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如茶多酚和儿茶素等,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对细胞的损伤,具有抗衰老和防癌的作用。

4. 改善血液循环:油茶中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这
些物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液凝结,防止血栓形成,并能保持血管的弹性和通畅性。

5. 提高免疫力:油茶中的一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总之,油茶不仅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油茶中含有一定的咖啡因,如果过量饮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刺激,不宜长期大量饮用。

油茶生产技术

油茶生产技术

油茶生产技术油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叶制作工艺,主要产于湖南、江西、广西等地。

油茶生产技术是指油茶的种植、采摘、加工等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和方法。

下面将从种植、采摘、加工三个方面介绍油茶的生产技术。

一、种植技术油茶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温15-20摄氏度,日平均温度高于5摄氏度的日数在260天以上。

油茶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良种,确保种苗的健康和质量。

油茶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种植油茶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要注意避免干旱和高温季节。

二、采摘技术油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秋季,当果实成熟时,果皮呈红色或紫色,果肉呈黄色。

采摘时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避免果实受到雨水的浸泡。

采摘的方法是用手将果实轻轻摘下,避免果实受损。

在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果实的完整性,避免果实破裂或受损。

采摘后及时进行果实的处理,将果实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果实发霉变质。

三、加工技术油茶的加工主要包括果实的脱皮、破碎、发酵、烘干等过程。

首先是果实的脱皮,可以将果实浸泡在热水中,使果皮变软,然后用手或机械去除果皮。

脱皮后的果实要进行破碎处理,可以用石磨或破碎机进行破碎,使果肉和果核分离。

破碎后的果肉要进行发酵,一般是将果肉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3-5天。

发酵后的果肉要进行烘干,可以利用太阳能或机械设备进行烘干,使果肉的水分含量降低到8-10%。

最后是对烘干后的果肉进行筛选和分类,去除杂质和不合格品。

筛选后的优质油茶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进行包装和销售。

总结起来,油茶的生产技术包括种植、采摘和加工三个方面。

在种植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确保种苗的质量和健康。

采摘时要注意果实的成熟度和天气条件,避免果实受损。

加工过程中要进行果实的脱皮、破碎、发酵和烘干等步骤,最后对成品进行筛选和分类。

油茶

油茶

油茶(Camellia olrira)属山茶科山茶属,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栽培范围最广的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产品茶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豆冠酸、亚麻酸、天然维生素E和角鲨烯等物质。

茶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阻止血脂升高等诸多医疗和保健作用,完全可以与世界优质食用油—橄榄油相媲美。

福建省现保存的油茶林200万亩左右,绝大部分是早期用实生苗造林,林中油茶株间变异大,优劣混杂,而且树龄都较长,都有几十上百年的树龄,而且在立地条件较差及粗放管理的情况下,林地长期没有垦复和施肥,造成林地土壤板结,肥力明显下降,由于每年没有进行必要的修枝整形,任其自然生长,树冠上移,中下部树冠内部中空,结果枝上移,结果面积减少,造成采果困难,并易受到台风危害,产量下降。

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全省现有油茶林每亩年平均产茶油不到3公斤的占绝大多数,大小年明显,小年产量低于2公斤,甚至更少,这严重影响了山区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大量油茶林被毁,近10年全省油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福建省现有选育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和杂交优良品系良种苗营造的良种丰产林亩产茶油均可达30公斤以上,与现有绝大部分实生油茶林相比产量高出了十几倍,利用优良品系营造丰产林增产潜力是很大的。

对现有低产油茶林进行截干矮化复壮更新,并清除部分劣株,套种优良品系嫁接苗,并对部分劣株进行换冠嫁接,经过三年左右的综合改造加强抚育管理,产量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增产潜力也是相当大的。

油茶树生长具有百年寿命,管理好的百年油茶树照样结果累累。

在新一轮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下,为了彻底改变福建省油茶林粗放管理、产量低的现状,除了营造优良品系丰产林外,要想在短期内提高我省油茶产量,对油茶主要产区的低产油茶林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造,建立低产林综合改造丰产示范基地,掀起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的新热潮是主要的战略措施。

油茶的种植技术

油茶的种植技术
油茶的种植技术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油茶种植概述油茶种植技术要点油茶种植的土壤管理油茶种植的品种选择与优化油茶种植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01
CHAPTER
油茶种植概述
油茶的背景
油茶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属于山茶科,是我国传统的特产油料树种。其分布范围广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寒性强,适合在丘陵、山地和平原地区种植。
采摘方法
03
CHAPTER
油茶种植的土壤管理
通过施用有机肥、客土改良等方式,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土壤质地改善
根据油茶生长所需的酸碱度,适当调节土壤酸碱度,以利于油茶的生长。
土壤酸碱度调整
采取措施如定期翻耕、添加有机质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土壤结构优化
施肥时间与方式
油茶是一种常绿、耐旱、耐贫瘠的植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保持水土,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改善生态环境
油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促进健康消费
油茶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种植油茶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技术推广与培训是实现油茶种植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途径。
总结词
通过技术推广与培训,可以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技术创新成果,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详细描述
06
CHAPTER
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油茶的价值
油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种子可以榨取油脂,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同时,油茶还可以用于制作茶叶、化妆品、食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茶油茶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

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

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

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

选种油茶采种要把好片选、株选、果选、籽选这四关,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注意种子贮藏方法:茶果采回后,不能堆沤,不能曝晒,应薄薄地摊在空气流通、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开裂脱粒,种子室内阴干贮藏。

一般多用湿沙在地面上层积贮藏,也可采用窑藏。

贵州省黎平县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收集保存了75 个优树的繁殖材料。

植油茶苗的季节合适种植油茶苗的季节是从下半年的9月份一直延续到明年的5月份,因为其它的时间气温比很高,树枝和叶子内的水分被外界蒸发的较快,如果执意要在6-8月这段夏季最热的时间里种植苗木,建议采用营养杯苗进行造林,相对来说,它在此刻的成活率比较高。

即使这样,也最好在每天傍晚的时候进行栽培。

因此对于存在的或者还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苗农请教,不放过每个知识点,按照以往的销售情况,进入4月之后,油茶苗的批发价格还会有一定的波动,因为随着各地苗木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客商对它的需求热度不减,所以上涨的现象仍可能发生,有的幅度在0.1-0.3元/棵不等。

对于一些主要规格的苗木,可能稀缺的状态更为突出,价格出现跳跃式的上升不是没有可能。

1、生长结果习性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苗5年才开始结实,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

根:油茶为轴状深根性树种,主树特别发达,伸入地下1-2m,而侧根、细根相对稀少,吸收根分布在20-50cm的土层内。

油茶的根,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2月中旬开始活动,3-4月间即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月即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停止以后,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12月至翌年2月生长缓慢,但未见停止。

油茶根系生长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及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

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

顶芽一般1-3枚,多的可达10余枚,中间1枚为叶芽,余为花芽;腋芽一般1-2枚并生于叶腋处,其中一为叶芽,余为花芽。

叶芽瘦长,花芽肥大。

开始难于用肉眼区别花芽与叶芽,到5月中旬方可识别,凡圆而粗,呈红色的为花芽;细扁而尖,呈青绿色为翌年萌发新梢的叶芽。

油茶花芽分化规律:花芽在春梢的分布量与林龄、经营水平、树冠和枝条的不同部位有关。

经营水平高,施肥区油茶花芽分化率高,且分化时期早;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条上以顶端的花芽较多;树冠南向较北向分化率高。

枝条类型不同,花芽分化的时间和分化率也有差异,花芽分化率以长果枝为最高约占38%,但从整个植株而言,花芽所占比例以中果枝最高,短果枝次之,长果枝最少,这是因为中果枝,短果枝占全树的比例大。

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油茶的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的6月中下旬开始的,到8月下旬基本结束,分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

各地因气候长期保持不同而有差异,同一林分,甚至同一植株上,花芽分化也先后不一,这也是造成油茶花期长的主要原因。

枝梢:油茶的枝梢,按抽发的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

油茶幼年阶段,当肥水条件较好时,常三者兼而有之。

成年阶段的油茶主要抽发春梢,少有夏梢。

单枝具有三片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开花着果;全株每果平均有叶15-20片才能保证稳定均衡生长,叶片过少,翌年必然出现小年。

春梢的生长不仅关系到当年花芽的分化,而且还关系到翌年油茶产量,春梢数量与翌年产果量成正相关。

花:油茶的花为两性花,异花授粉,传粉媒介主要是昆虫,如蜜蜂、蝴蝶等。

油茶从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开放。

一天中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2点;而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最盛,因为这时气温较高,有利花朵开放,传粉和授精。

果实:油茶雌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逐渐膨大,形成幼果。

12月中旬以后,因气温过低而停止增长,3月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8月中下旬以后,果实从体积增大转向质量增加和油脂积累,此时种含油量迅速增加,而水分、淀粉、含糖量逐步下降,9月未到10月中下旬,油脂转化逐步停止,果实成熟。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气候条件:油茶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4-21℃,1月平均气温3℃以上,7月平均气温28℃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0℃,≥10℃年活动积温1500-5000℃;年降水量1000-2200mm,降水集中于4-8月;年日照1800-2200h,无霜期200天以上。

温度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的影响最大。

油茶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为27-29℃,花期最适温度为14-18℃,如果温度不适宜,则会降低花芽分化率和坐花坐果率。

油茶是喜光树种,苗期和幼树期有一定耐荫性,但成林后,要求充足的光照。

油茶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严,但在8-9月果实生长发育期间,雨量充沛、均匀,立地水分充足,有利于果实生长和油脂转化,开花期间降水过多,则不利于传粉受精,加剧落花落果。

民谚“七月干球,八月干油”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土壤条件: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以黄壤和红黄壤生长最好,黄红壤和红壤次之。

生产上应选择PH值5-6的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条件下栽培。

油茶是嫌钙植物,不能在中性土和钙质土上生长。

地形地貌条件: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有间接的影响。

山地阳坡油茶林的生长量、果产量、含油率等性状均较阴坡的油茶林要高,且花期提前,果熟期早;下坡的油茶林,其长势、产量等,均优于上坡;坡度宜缓,超过25°则生长不良。

四、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

铁芒箕、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白茅等酸性土指示植物生长繁茂的低山丘陵,便可作为油茶的造林地。

油茶是一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从半阴过度到阳性的树种。

进入成年阶段(10年以后),由于大量结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对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大。

种植油茶以多结果、多产籽、多出油为主要目的,故造林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

特别是地处峰峦重迭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选择,宜选南向、东向或东南向。

油茶要经常中耕抚育,在各生育阶段需要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挖垦。

坡度越大,挖垦将加速水土的流失。

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油茶宜选择25度以下斜坡或缓坡造林。

2、整地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低、劳力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全垦整地适用小于15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

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

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有利土壤风化和洞穴土壤落实。

种植穴应为80×80×80cm的大穴,结合大穴填土施足基肥,基肥应与回填土充分混和均匀,洞穴填土应高于地面20cm以上。

3、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主要是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经营目的品种模型等来确定,一般每亩栽植60—120株左右。

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坡栽稀,陡坡栽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霜降品种栽密,寒露品种栽稀的经验,值得提倡。

4、苗木栽植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

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

春季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

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

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

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

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

直播造林,方法简便、省工,可以迅速完成大面积的造林任务。

5、抚育管理幼林的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其次就是树型培养,及时定干摘心,控制枝条延长,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型开张的丰产树型;为了确保幼林的早产丰产,应适当施肥。

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要保证成年油茶高产稳产,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

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

五、低产林改造油茶低产林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其成因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

历史原因是传统上的实生繁殖,造成了林分品种混杂,劣株比例大,株产差异大;很多油茶林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林分结构不合理,稀密不均,多代同堂,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

现实原因是对油茶生产认识不足,将油茶视为“露水财”,经营管理粗放,林地荒芜,养分贫乏,以及病虫害严重,抚育管理不当和采收过早等,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对不同的林分有不同的改造方法,各种措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方法有:(一)林地清理林地清理是指对油茶林内灌木、杂草、寄主植物和其他混生的用材林、经济果木林树种进行彻底的伐除。

对于有杂灌的林地,要先一次性全面彻底的清除,有利于后续作业。

在清理林地时,不但要清除杂灌,对油茶的老、残、病株也要一并砍掉。

(二)伐密补疏对于过密的林分和地点,一定要下狠心疏伐。

实验证明,越是疏伐得彻底的,效果越好,不但不影响产量,而且会增产。

在疏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伐除林下受压的小树。

2、要砍掉树体结构不合理的树。

3、要去掉不太结果或不结果的树。

通过疏伐,将郁闭度调整在0.7~0.8之间,使林分内保持合理的透光度。

对稀林则需补植,以充分利用地力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增加林内良种率。

(三)整枝修剪为了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便于其他作业,整枝修剪很有必要。

整枝修剪时应注意:1、以疏剪为主。

以修剪下部枝条为主,即修枝亮脚,使之树下较空,便于垦复、施肥、开沟等作业。

2、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形成合理的树林结构。

3、避免用砍刀砍枝,尤其是大枝,要用锯刀锯枝,以免损伤树干树皮,引起病虫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