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茶标准化之困

合集下载

提高油茶品质与产量的技术对策

提高油茶品质与产量的技术对策

提高油茶品质与产量的技术对策摘要:油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江西、湖南、河南以及浙江等地区。

油茶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极高,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是广西五大林业优势产业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食用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油茶的市场潜力极大,同时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国际市场上对于茶油的需求量也较大。

而从现阶段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品质不高、产量不足、效益不高等问题,研究提高油茶品质以及产量的技术对策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油茶;品质;产量1 提高油茶品质与产量的技术对策1.1 选用良种关于油茶种子的选择,应以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地方性优良品种为主、外来优良品种为辅,且外来优良品种在本地种植时需要先经过引种试验。

目前,经过国家或地方良种审认定的优良品种和无性系包括桂无1号、桂无2号、桂无3号、桂无4号、桂无5号、岑软2号以及岑软3号等。

1.2 整地整地一般在秋季或者冬季进行,坡度在15°以下的造林地,建议进行全垦整地,深度控制在30 cm左右,若坡面相对较长,可以适当保留山脚、山沟以及山顶部分植被;坡度在15°~25°的造林地,建议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带与带间隔1 m左右,带宽控制在2 m 左右,在带内全垦挖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可以适当保留山脚、山脊以及山顶部分植被。

在整地时,应将黄心土翻出,回填时将腐殖质以及表土一起回填。

1.3 幼林抚育在造林当年需要松土除草1次。

幼林生长2~4年,需要每年松土除草两次,首次在4—5月进行;第二次于7—8月进行,松土不宜过深,建议以不超过10 cm为宜。

若林地杂草旺盛,可喷洒草甘膦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施用量为1.0~1.5 kg·hm-2。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一、现状分析1.油茶资源丰富,但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油茶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西、广西、湖南、福建等地,总面积达到数百万亩。

油茶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大部分是传统的低产品种,生产水平低下,导致油茶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缺乏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油茶产业在生产和加工环节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标准化管理和技术支持,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油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传统的油茶加工方式技术落后,产值低,无法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3.市场营销不足目前,油茶产品的市场营销手段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建设薄弱,限制了油茶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和销售。

缺乏统一的市场营销策略和通路,使得油茶产品的销售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二、对策建议1.改变种植结构,培育高产优质品种要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油茶种植结构,引进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新品种的科研和推广工作,引导种植户积极投入新品种的种植和培育工作。

2.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为推动油茶产业升级,应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推广优质高效的生产和加工技术。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3.建设油茶品牌,拓展市场渠道油茶产品的市场营销至关重要,需要加大对油茶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开发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宽市场空间。

4.加强政策支持,激励油茶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例如给予土地补贴、税收减免和财政扶持等,吸引更多企业和农户投身油茶产业,推动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举措1.加强组织引导,资金支持政府应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机制,加强对油茶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引导,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鼓励企业和农户积极投入油茶产业发展。

2.完善培训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油茶产业需要丰富的从业人员队伍,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Hu a . h a e o e a a y i o u r n e n u t n Hu a , as d u h e e o me tc u — n n On t e b s f h n l ss fc re tt a i d sr i n n r ie p t e d v l p n o n t y t r a u e ft a i d sr n Hu a , u h a k n h e e o i g p a n u t g s p o t e p l e me s r s o n u t i n n s c s ma i g t e d v l p n l n a d p t n u p r v o i e y i i — ce n o p a t e u c e i g t o o g b e h n e a d e p n i g ma i m i l n u e o u l y i s i t r c i ;q ik n n h r u h r d c a g n x a d n x mu y e d a d s p r rq ai c i t a d sa d r u t a i g t c n l g ;p r ci g p o u td p h p o e s a d c mp e e s e u e tc n l — n t n a d c l v t e h o o y e f t r d c e t r c s n o r h n i s e h oo i n e n v
g ; te gh nn h o to d a o rd c u l y i ce sn h n et n fid sr l ain tc — Y srn te i gte c nrlie fp o u t ai ; n ra i gte iv sme to u t ai t e h q t n i z o n lg u p r a d srn h nn esse o o it e vc . oo s p o n te g e igt ytm f cey srie y t t h s

油茶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建议

油茶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建议

油茶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引言油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农作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林木之一。

油茶树不仅可以提供食用油和绿化环境,还具有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油茶产业逐渐兴起。

本文将分析当前油茶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油茶产业现状1. 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万亩以上,其中广西、湖南、贵州等省份是主要的生产区域。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油茶种植面积还将继续扩大。

2. 油茶加工技术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对油茶加工技术进行了大力推广和改进,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化采摘、优质鲜果保鲜、先进加工设备等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化生产模式。

3. 油茶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油茶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油茶籽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传统食用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而油茶籽油则具有低脂肪、高营养、抗氧化等优点,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市场的主流产品。

三、存在问题1. 品牌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油茶企业缺乏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导致产品难以打入市场。

同时,一些小型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品牌建设。

2. 产业链条不完善目前,我国油茶产业链条还不完善,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例如,在种植环节中,缺乏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在加工环节中,设备水平落后、技术含量低。

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油茶行业。

这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小型企业难以在市场上生存。

四、建议1. 加强品牌建设油茶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如举办各类活动、参加展会等。

同时,政府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建设。

2. 完善产业链条为了提高油茶产业的整体水平,应该完善产业链条。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规范化管理油茶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还可以引导企业加强对加工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一、油茶低产林成因1. 土壤贫瘠:油茶生长需要较好的土壤环境,但由于土壤质量差,缺乏营养物质,导致油茶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下。

2. 病虫害:油茶遭受病虫害侵扰,容易引起树木枯萎、叶子脱落等情况,严重影响油茶产量。

3. 管理不善:油茶种植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导致土壤流失,水源枯竭等问题,进而影响油茶产量和品质。

4. 品种老化:部分地区的油茶种植品种老化严重,产量下降,质量不佳。

二、改造对策1. 土壤改良:加强对油茶种植区土壤的改良工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调整土壤pH 值,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茶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

2. 科学管理:加强对油茶种植的科学管理,包括定期修剪、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提高油茶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油茶的正常生长。

3. 引进新品种:引进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新品种油茶,提高油茶的抗逆性和产量,改善油茶的品质。

4. 种植结构调整:合理调整油茶种植结构,科学布局,实行轮作休耕,增加油茶种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5. 产业发展支持:政府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开展油茶种植,提供财政补贴和相关技术指导,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案例分析在湖南省某市,油茶低产林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地政府加大对油茶生产的政策扶持,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的种植管理,提高原有的油茶品种,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不断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当地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油茶产业,并积极开展油茶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增加油茶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结语油茶是我国的传统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价值,但部分地区存在油茶低产林现象,影响了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油茶低产林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引进新品种、改善土壤环境和逐步完善产业链条,共同努力,推动油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希望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合作,积极探索油茶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油茶低产林改造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油茶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湖南省油茶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o i l — t e a c a me l l i a i n t h i s p a p e r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t i i f c b a s i s f o r i n t e n s i v e ,s c i e n t i f i c
效 益 。 】 。
综合利用价值 ,其主要 产品茶油 的营养价值优 于橄 榄 油 ,长期食用对预防 和治疗心脑血 管疾病具有 明显效 果 ,联合国粮农组织 已将其列 为重 点推广 的健康 型高
级食用植 物油 。榨取油后 的枯 饼 ,可以提取 茶皂
1 油茶标准化体 系建 设现状
酒南林业科技 2 0 1 3 年 第4 | D 卷 第1 期
毫曩 曩讨
湖南 省油茶标准化体 系建设 现状与对策
吴 慧 ,邹望坤 ,彭邵锋 ,周小玲
( 1 .湖南省林业厅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7 ; 2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Ab s t r a c t :S o me e f e c t i v 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we r e p r o p o s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o f

湖南省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展望

湖南省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展望

装 、流通以及与 此相关 的标 准体 系及其 系 统 的应 用 , 涵盖油茶生产 的产前 、产 中、产后全 过程 ,包括生 产 资料 、生产过程 、产 品市场流通领域 ,使种 植业按 标 准栽培油茶 ,经销 人员按标准 购销油茶苗木 、穗条 及 其产品,质检人员按 标准检验种植 和加工产 品 ,加 工 企业按标准实施操作 ,从 而使油茶 种植和加 工企业 生 产出符合标准 的产品 ,实现油茶 “ 山地 到餐 桌” 的 从
油茶产业标准化是以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为基础 , 运用 “ 简化 、统 一、协调 、选优 ” 的原则 ,把科 技成 果转化为标准 ,并 加以实施 ,使生产 、管理 和服务 实
油是 2亿 多人 的主要食 用油来源 ,国际粮农 组织 已将
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 型高级食 用植 物油 。湖南 省油 茶资源丰 富 ,面积 为 19 7 m ,年产 茶油 1 1. 3h 2万 t , 面积和产 量均居全 国第 一位。据统计 ,全球 茶油产 量 的 9 %以上来 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 量的近 5 %来 自 0 0 湖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的发展 ,人 民生活水 平已由温饱 型 向质量 型转变 ,安全、优 质、营养丰 富 的食用植物 油将 会取得 较大 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 效益 。
湖南林业科技 21 年第3 卷第2 01 8 期
毫脑 攉讨
湖南省油茶产业 标准化建设展望
王 瑞 ,陈永 忠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0 ) 104

要 :本文针对我 国油茶产业发展 的现状 ,阐述 了油茶产 业标准化 的概念及 实行 油茶产 业标 准化 的必要性 ;并
就不可能实现油茶 的现代化。 在发达国家 ,农 产 品基本 上都实 现了标 准化 ,而 且建 立了比较完整 的农业 标 准化 支撑 体系 ,尤其是农 产品质量标准更 为具体 完善 。从 国际贸易 的发展趋 势

郴州市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郴州市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郴州市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者:李璐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5期摘要:郴州市是湖南省油茶生产基地。

基于此,介绍了郴州市油茶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郴州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油茶;产业;郴州市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34-02油茶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 2000 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茶籽加工制成的茶油是绿色保健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90% 以上,长期食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植物油。

榨油后的茶粕和茶壳是提取茶皂素、制抛光粉、生物杀虫剂、活性炭和生产高蛋白饲料的优质原料。

发展油茶产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促进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显著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对加快中国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可有效缓解耕地紧张局面,增加中国食用油供给能力以及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一、郴州市地理概况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

地理坐标东经112°13′—114°14′,北纬24°53′—26°50′,南北长217公里,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75%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郴州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特点是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分明,春多寒潮阴雨,夏多瀑雨高温,伏秋易旱,冬少严寒。

境内年平均气温18℃,年均日照1 531小时,日照率37%,平均降雨量为1 350—1 700mm,年相对湿度为82%;年均蒸发量1 183mm,无霜期295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油茶标准化之困
天下油茶,湖南一半。

作为全国油茶核心主产区,湖南油茶面积、茶油产量及产值一直稳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油茶之乡”。

然而,质量标准缺失、检测技术空白等顽疾,困扰着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用茶油炒菜才香呢!”作为地道的湖南人,长沙芙蓉区的刘大妈多年来一直习惯用茶油烹调菜肴。

不过,她不习惯在超市购买,反而总是舍近求远地辗转托人从乡下买来土茶油。

“超市里的茶油种类繁多,精制茶油、原香茶油、茶油调和油,价格却从五六十元到三四百元不等,不知如何选择。


刘大妈的无所适从折射出湖南油茶产业的乱象之一――市场上各种茶油鱼目混珠,难辨真假。

“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准入、流通、监管环节的缺失,特别是质量标准的缺失。

”1月23日,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在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核心问题。

天下油茶,湖南一半。

湖南是全国油茶核心主产区,油茶面积、茶油产量及产值一直稳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油茶之乡”。

然而,质量标准的缺失、检测技术的空白等顽疾,困扰着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副省长张硕辅表示,今
年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发展油茶产业,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省油茶种植总面积达到2200万亩,茶油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油茶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的目标。

此次会议强调要尽快制定茶油质量标准、茶油调和油地方标准,从严规范茶油冠名秩序,不断加大茶油质检力度,使茶油产业既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还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致远”。

在长沙各大商场超市,各种品牌的食用油琳琅满目。

但稍作观察就能发现,在这些产品中,标明为纯茶油的只占少数。

不过,几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带“茶”字的调和油。

再查看这些调和油标签,标明的成分少则两种多则五六种,但都只标注了成分名称,而未标明成分比例。

记者在长沙芙蓉广场家乐福超市走访时,某品牌食用油促销员称,纯茶油一天的销售量至多10桶,但同一品牌的调和油一天最多能卖上百桶。

原因主要是纯茶油号称食用油中的“贵族”,一桶2L装的标价均在200元以上,相比之下,茶油调和油的价格则“亲民”得多。

一位购买了某品牌5L 装茶籽调和油的消费者理由很充分:“调和油里也有茶油,吃了一样有益健康,价格却只要同规格纯茶油的1/3。

”不过,当记者询问调和油里究竟含有多少茶籽油时,该消费者摇头表示不清楚。

“同样冠以‘茶油’之名,价格却从每公斤40元至200
元不等。

”湖南省林科院油茶所所长、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永忠直指这是部分油茶加工企业以少量
茶油掺入其他低价植物油中,作为茶油调和油低价出售所致。

茶油,又称山茶油、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是我国古老的木本食用油之一。

茶油为特种油料,富含独特脂肪酸成分和有益脂肪伴随物。

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橄榄油,高达85%至97%,为各类食用油之冠,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

目前,茶油原油每公斤价格约为80元,是菜籽油、大豆油等普通植物油的4至6倍。

陈永忠说:“在可观利益的驱动下,加上目前没有相关规定强制要求必须标明调和油成分比例,市面所售调和油到底是茶油调和油还是菜籽调和油或是更便宜的其他调和油,恐怕只有生产商自己清楚。


“这非常不利于茶油塑造高端油的消费形象。

”陈永忠有些担忧地说,目前国家尚没有行业准入制度,茶油质量标准体系也未建立,不利于也无从开展市场监管,导致市场上各类产品良莠不齐,标注不清,真假茶油鱼目混珠。

“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茶油的信赖,降低了纯茶油的市场占有率,更影响了整个产业有序发展的后劲。


实际上,这种影响的后果已经有所显现。

湖南省林业厅今年发布的《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
研报告》(下称“湖南油茶产业报告”)显示,虽然当前油茶市场品牌众多,但市场认知度并不高。

“金浩茶油”知名度较高,但实际上该企业主打的是“菜油和茶油调和油”,而“贵太太茶油”去年销售了2000吨纯茶油、2万吨茶油调和油,“山润油茶”去年也销售了5000吨纯茶油、3万吨茶油调和油……一方面是目前全省油茶企业已超过300家,其中年产1000吨以上的35家,年加工设计能力达到50多万吨,企业加工能力远超当前油茶资源供应量。

规模企业生产的纯茶油在超市滞销,只能以卖茶油调和油为主。

另一方面,全省茶油加工的小榨坊就有2000多家,它们占有大量油茶籽资源,虽然生产的是不能上市的毛油,却拥有大批刘大妈这样的忠实购买者,从来不愁没人买。

茶油与其他油调和,茶油含量达到多少比例才能冠名“茶油调和油”?又如何检测茶油的比例?“这些标准目前尚属空白。

”邓三龙直言不讳地表示。

“目前茶油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地方推荐性标准。

而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1765-2003,从2003年10月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十多年,茶油加工工艺、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都已有了很大改变,但标准一直未变。

”湖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所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代明很无奈,“食用调和油倒是有一个现行的古老推荐性行业标准SB/T10292-1998,但实施至今已有17个年头。


这些标准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数量少,难以多方位涵盖生产检测需求。

杨代明介绍,现行的茶油质量标准与一般大宗植物油质量标准几乎完全一致。

在“国家标准网”中分别以菜籽油、大豆油、茶油为关键字搜索相关标准,结果显示:菜籽油相关现行标准包括富硒双低菜籽油、菜籽油、菜籽油中芥酸的测定等18条标准,形式包括强制性国标、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标准内容囊括从质量安全到特征物检测技术等。

大豆油的现行标准情况类似,有12条。

而茶油仅有1条强制性国标。

而对比菜籽油和茶油的国标可以发现:在标准质量要求的特征指标中,两者均为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不皂化值、脂肪酸组成六大项,其中菜籽油国标的脂肪酸组成项下有豆蔻酸、棕榈酸、花生酸等具体的18个小特征项,而茶油国标的脂肪酸组成大项下只有饱和酸、油酸、亚油酸3个特征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