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课件
《乘法运算定律》PPT【完美版课件】

把36改写成4×9, 这样算简便!
25×36
=25×(4×9)
=25×4×9
= 100×9
= 900
用a,b,c代表三个数, 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算式 吗?想一想,认一认。
这是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计算。
5×37×4
=(5×4)×37 =20×37
=740 23×15×2
=23×(15×2) =23×30
12×5+9×5 =60+45 =105(块)
先算出一排有多少 块玻璃……
(12+9)×5 =21×5 =105(块)
两个人计算的方法不 同,但结果相等。
12×5+9×5=(12+9)×5
例4.学校组织高年级102名师生去春游。
(1)算一算:师生这次春游共需要多少元钱? 102×25= (元)
我分别算出100名和2名……
第 三 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3 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
植树节快到了,大家都积极准备着植树活动呢。
一 共有25个小 组,每组里4人负 责挖坑、种树。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我是这 样计算的。
25×4=100(人)
我这样 算也可以。
4×25=100(人)
例1.用计算器计算,并在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00×25=2500(元) 25×2=50(元)
2500+50= 2550(元)
我列出一个算式,用乘 法分配律……
102×25 =(100+2)×25 =100×25+2×25 = 2550(元)
(2)102人中有4名老师,有98名学生。这些学生 应交多少元钱? 98×25=2450 (元)
四年级小学数学第5讲(乘除法运算定律)

第5讲运算定律(乘除法)学习锦囊一、知识要点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字母公式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公式(a×b)×c= a×(b×c)3,除法定律:一个数连队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它们的积,字母公式(a÷b)÷c= a÷(b×c)二.方法推荐1,添括号去掉括号,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运算符号不变。
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乘号变除号,括号里乘号变除号,除号变乘号2,添括号或去掉括号是为了凑整十,整百,整千……..快乐热身1,口算4×25= 5×2= 20×5= 125×8=25×8= 125×4= 24×5= 25×16=2,计算下列各题47×35 35×4720×6×5 20×5×6开心启动例1计算下列各题,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验算65×17= 32×46=验算验算例2一个书柜有3层,每层放书25本,有这样的4个书柜,共放书多少本?例3学校买了4套桌椅,桌子每张75元,椅子每张25元,一共用去多少元?例4五年级每班有10个优秀学生,共5个班,现在有100个笔记本奖给这些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奖几个本子?列车维护1,填一填(a×b)×c=a×( × )36×()=45×()××(×)125÷25÷5=125÷(×)2,找朋友(连线)25×(4×17) 1000÷(125×8)(38×20)×5 6×10012×6+6×88 38×(20×5)1000÷125÷8 (25×4)×173,我能算算12×8×125 25×(100+4)27×13+73×13 270÷15÷2加速行驶1,我是小医生(1)24+24×5 改正=(24+1)×5=25×5=125(2)1260÷9÷7 改正=1260÷9×7=1230÷63=202,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4,它们现数和的25倍是多少?3,一个影院有30排座位,每排原来22个座位增加到时 28个座位,一共增加了多少个座位?挑战自我简算42×35+55×35+3×35 99×14+14。
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课件

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 算。
3.72×3.5+6.28×3.5 15.6×2.1-15.6×1.1 3.83×4.56+3.83×5.44 7.09×10.8-0.8×7.09
27.5×3.7-7.5×3.7
3.9×2.7+3.9×7.3
10.6×0.35-9.6×0.35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一、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基本方法:先交换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0.25×8.5×4 12.5×0.96×0.8 0.25×0.73×4 0.25×16.2×4
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基本方法:先交换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4.36×12.5×8
0.95×0.25×4
8.8×1.25
七、添加因数“1”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添加因数“1”,将其中一个数n转
化为1×n的形式,将原式转化为两两之积相加 减的形式,再提取公有因数,按乘法分配律逆 向定律运算。
56.5×99+56.5 4.2×99+4.2 1.87×9.9+0.187
32×1.25 53×10.1 12.5×10.8
0.45×99
0.125×96
25×7.3×0.4 45×21-50×2.1
45×1.58+5.5×15.8
4.2×6.51+3.49×4.2
9.99×2.22+3.33×3.34
35×0.2×0.5
0.75×50×0.4
三、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
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1.25-0.125)×8
四年级下册《3.3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两套)

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一)独立解决问题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二)独立解决,思考不同方法
问题:
1.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
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
=150
2. 谁能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先算出每一组植树的有6人,再乘25个组,
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3. 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100×12+3×12
=1200+36
=1236
20×55 =20×(50+5)
=20×50+20×5
=1000+100
=1100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 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 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 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 (a+b)×c=a×c+b×c.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25 × 4 ×7 (60×25)× 8 =60×( 25 ×8) 125×(8× 14 )=(125× 8 )×14 3×4×8×5=(3×4)×(8 × 5 )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优质教学课件

4
新才小学有24个班,开学初,学校每个班级购买了25本图
书。学校一共购买了多少本图书?
24×25 =4×6×25 =4×25×6 =100×6 =600(本)
答:学校一共购买了600本图书。
课后思考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你今天学习有 什么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 识重点。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在以后 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的,发 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感谢观看
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一共有25个小组
求25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4=100 4×25=100
25×4=4×25
新知探究
25×4=4×25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32×15=15×32 30×60=60×30 201×15=15×201 观察上积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课堂作业
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5×15×8 =25×8×15 =200×15 =3000
4×125×25 =4×25×125 =100×125 =12500
20×36×5 =20×5×36 =100×36 =3600
5×650×20 =5×20×650 =100×650 =65000
课堂作业
课堂练习
2 根据乘法交换律填空。
30×60=60× 30 15× 43 =43× 15
35 ×65=65×35 a×12=12× a
课堂练习
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5×21×8 =125×8×21 =1000×21 =21000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乘法的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课件PPT》

①(a+8)× b ②(a +b)×(8+8) ③(a+ b )× 8 (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 1 ) ①10×5+8×5+9×5 ②10+5×8+5×9 ③10×5+5×8+9
LOGO
我能行:用简便方法计算
=78×﹙100+2﹚ =78×100+78×2 =7800+156 =7956 =31×﹙100-1﹚ =31×100-31×1 =3100-31 =3069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LOGO
11×(25×4) =11×100 =1100
=61×﹙25×4﹚ =61×100 =6100 =﹙8×125﹚×9
=1000×9
=9000
因为25×4=100、125×8= 1000运用乘法及交换律和 结合 律,计算比较方便。
2.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 三个数连乘的积吗?
680
660
500
LOGO
试一试
18×11×5 =18×5×11 =90×11 =990 51×15×4 =51×﹙ =51×60 =3060 ﹚ 5 16×19×5 = × ×19 =80×19 =1520
-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填一填 LOGO
﹙10+7﹚×9=——×9+——×9
10
7
8×﹙125+3﹚ = 8×——+ 8×—— 46 6 22×﹙46-6﹚ = 22×——- 22 ×——
二。判断
125
3
1.25×﹙4×3﹚=25×4﹢25×23 ﹙﹚ × 2. ﹙50+17﹚×2=50×2+17 ﹙﹚ ×
乘法运算定律二课件

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 样的关系? = (69×72) ×28 ○ 69× (72×28) = 15× (45×207) ○ (15×45) ×207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① ②
(5×4) ×6=4× (5×6) (36×84) ×12=84× (36×12) (158×68) ×25=158× (68×25)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变。这叫做 。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乘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 (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变。这叫做 。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结 数合 。律
(65×145) ×43= 205×(85 ×30)= (38×112) ×14= 278×(25×27)=
每组要种5 棵树,每棵树要 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我先计算一共 种了多少棵树。
一共有25个小 组,每组有2人负 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 棵树,每棵树要 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 树要浇多少桶水。
一共有25个小 组,每组有2人负 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 树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每 个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少 人参加比赛?
贺兰二小新建了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6 个教室。每个教室放2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 课桌?
课堂小结:
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 ×c=a×(b×c) 表述: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运算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PPT教学课文课件

(4)尝试完成教材的另一道题。 (2×24)×6=288(元) 2×(24×6)=288(元)
第四单元
第4课
第7页
(5)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第四单元
第4课
小结: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与第 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与第一个 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第四单元 运算律
乘法结合律
第四单元
第4课
第1页
学习目标
第四单元
第4课
1.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第2页
预习导学
2×5=10 125×80= 10000 125×8=1000 交流计算结果。
25×12 =25×(4×3) =25×4×3 =300
第四单元
第4课
第 15 页
课堂巩固
四、王爷爷家的西瓜地里一共有多少个西瓜?
第四单元
第4课
25×16×4=1600(个) 答:一共有1600个西瓜。
第 16 页
END
第四单元
第4课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 17 页
课堂巩固
第四单元
第4课
一、填空。 1.计算36×(72-48)-6时,应先算( 减 )法,再算( 乘 )法,最后算 ( 减 )法,结果为( 858)。 2.求32与18的和与它们的差的积是多少,列式为( (32-18)×(32+18)),积是( 700 )。 3.420加上80除以5的商,列式为( 420+80÷5 ),和是( 436)。 4.53+8×(17-9),先算( 减 )法,再算( 乘 )法,最后算(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c+b×c a×(b+c) =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 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 叫做乘法分配律。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 否相等?如果相等,选 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我先分别计算挖坑、 种树的和抬水、浇树
的人数。
25×4+25×2
=100+50 =150(人)
= (4+2)×25 4×25 +2×25 = 25 ×(4+2) 25×4 +25×2
= (4+2)×25 4×25+2×25
= 25 ×(4+2) 25×4+25×2
25×(200Biblioteka 4)25×200+25×4
35×201
35×200+35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 否相等?如果相等,选 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265×(105-5)
265×105-265×5
25×11×4
11×(25×4)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117×7 = 117×(3+7) 24×(5+12) = 24×17
a×b=b×a
我们来总结一下:
(5×4) ×6=4× (5×6)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 (b×c)
= (4+2)×25 4×25+2×2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 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 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25×(5×2) =25×10 =250(桶)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 的关系?
(69×72) ×28 ○ 69× (72×28) 15× (45×207) ○ (15×45) ×207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①每组算式中有三个因数,而且三个 因数相同,只是计算时计算顺序不同。
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因数,而且两个 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 的乘积相等。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积不变,这叫做乘
法交换律。
5×4=4×5 36×84=84×36 158×68=68×158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积不变,这叫做乘
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 个因数,则可以写成:
(a+b) ×c=a×c+b×c a×(b+c) =a×b+a×c
植树节
一 共有25个小 组,每组里4人负 责挖坑、种树。
负责挖坑种树的 一共有多少人?
我是这样 计算的。
25×4=100(人)
我这样算 也可以。
4×25=100(人)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 的关系?
18×7 ○ 7×18 124×35 ○ 35×124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明光小学新建了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6 个教室。每个教室放2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 课桌?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 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我先计算每组一 共有多少人。
(4+2)×25 =6×25 =150(人)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 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 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结 数合 。律
(65×145) ×43= 205×(85 ×30)= (38×112) ×14= 278×(25×27)=
头桥中心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 少人参加比赛?
4 × a +5 × a = (4+5) × a 36 × (4× 6) = 36 × 6× 4
103 × 12
24 × 205
用乘法分配 律计算上面
各题。
20 × 55 41 × 25
我们来总结一下:
5×4=4×5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 叫做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 个因数,则可以写成: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 数的乘积相等.
(5×4) ×6=4× (5×6) (36×84) ×12=84× (36×12)
(158×68) ×25=158× (68×25)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 (b×c)
每组要种5棵 树,每棵树要浇 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我先计算一共种 了多少棵树。
一共有25个小 组,每组有2人负 责抬水、浇树。
(25×5)×2 =125×2 =250(桶)
每组要种5棵 树,每棵树要浇 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一共有25个小 组,每组有2人负 责抬水、浇树。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 树要浇多少桶水。
a×b=b×a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交 数换 。律
65×145=__×__ 109×31=__×__ 44×98=__×__ 346×273=__×__
先计算,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76 × 24
148 × 35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57×18 49×29 77×84
69×174 19×367 58×68
PPT模 板 下 载 : 节 日 PPT模 板 : PPT背 景 图 片 : 优 秀 PPT下 载 : W ord教 程 :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 业PPT模 板 : PPT素 材 下 载:
PPT图 表 下载 : PPT教 程 : Excel教 程 : PPT课 件 下 载:
试 卷下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