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公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为.楚造云梯之械(替,给)

2、将以.攻宋(用来)

3、起.于齐(出发)

4、夫子何命

..焉为(什么见教)

5、愿.借子杀之(希望)

6、请.献十金(请允许)

7、吾义固

..不杀人(讲道义)(从来)

8、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9、胡不已.乎(停止)

10、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11、解带为.城(作为)

12、九设攻城之机变

..(巧妙的方式)

13、子墨子九距.之(通“拒”)

1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

15、公输盘诎.(通“屈”)

16、吾知所以

..距子矣(用来…的方法)

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18、虽杀臣,不能绝.也(尽)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

3、吾义固不杀人。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4、胡不见我于王(您)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7、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

8、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我知道用来对付你的方法了,可是我不说。

三、课文赏析。

1、写出2个与本文人物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班门弄斧

2、课文体现了墨子的_“_非攻_”___思想,他是抓住了公输班说的“吾义固不杀人”,进行反驳的。

3、结合课文分析墨子的人物形象。墨子:正直,有正义感、聪明睿智,有勇有谋,镇定自若、有雄辩之才

(公输班:阴险狡诈,故作聪敏;楚王:阴险狡诈,随波逐流的昏庸君王)

《孟子两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得道

..多助(施行)(仁政)

2、七里之郭.(外城)

3、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4、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城墙)(内城)

5、兵革

..非不坚利也(兵器,甲胄)

6、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8、寡助之至.(极点)

9、亲戚畔.之(通“叛”)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11、故天将降大任

..(重大使命)

12、必先苦.其心(使……苦)

13、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14、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15、人恒.过(经常)

16、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17、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通“弼”辅佐)

18、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制人民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3、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4、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三、课文赏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要采取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的六个人物故事阐明了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需要“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鱼我所欲也》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3、一箪.食(盛饭用的竹器)

4、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5、为.宫室之美(为了)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通“欤”)

7、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旧的)

8、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停止)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

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三、课文赏析

1、本文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批评了见利忘义的人。作者为证明中心论点,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曹刿论战》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齐师伐.我(攻打)

2、曹刿请见.(觐见)

3、又何间.焉(参与)

4、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5、何以.战(凭,靠)

6、衣食所安.(养)

7、必以.分人(把)

8、小惠未徧.(通“遍”普遍)

9、弗敢加.也(虚报)

10、必以信.(实情)

1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12、小大之狱.(案情)

13、公将驰.之(追赶)

14、下视其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15、遂逐.齐师(追赶)

16、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17、彼竭我盈.(旺盛)

18、望其旗靡.(倒下)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高官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一定按照实情相报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

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三、课文赏析

1、曹刿请见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鲁庄公认为战前需要做哪些战前准备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为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这是“忠之属也”,这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手段,而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2、而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3、朝服.衣冠(穿、戴)

4、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5、旦日

..(第二天)6、孰.视之(仔细)

7、臣之妻私.臣(偏爱)

8、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9、皆以美.于徐公(以……为美)

10、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11、谤讥

..于市朝

..(议论)公共场合)

12、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13、期年

..之后(满一年)

14、皆朝.于齐(朝见)

1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朝廷)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了。

(或;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

下册默写

1、故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多助,。

3、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4、劳其筋骨,,,。

5、人恒过然后能改,,。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生,;义,。二者不可得兼,。

8、,万钟于我何加焉!

9、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10、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11、子固非鱼也,。

12、,在河之洲。,。

1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窈窕淑女,,

14、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蒹葭萋萋,。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沚。

15、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1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7、,半夜军行戈相拔。

18、虏骑闻之应胆慑,。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主旨句:“,。”

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明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22、《生于忧患,死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原因的句子:“,。”

25、《鱼我所欲也》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

26、《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

27、《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

28、《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

29、《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30、《曹刿论战》中发动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31、《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指的是:“,。。”

32、《从军行》中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33、《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

34、《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

35、《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36、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37、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志的诗句:,。

38、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39、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4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思乡的句子:,。

41、《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

42、《卜算子》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离别之情的句子,。

4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44、《别云间》中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45、《别云间》中的千古名句是:,。

1~18略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主旨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阐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关系、概括这一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2、《生于忧患,死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阐述一个国家不能长治久安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5、《鱼我所欲也》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26、《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7、《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8、《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9、《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0、《曹刿论战》中发动反攻的最佳时机是:“彼竭我盈。”

31、《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2、《从军行》中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3、《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4、《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35、《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36、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37、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志的诗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8、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39、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4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思乡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1、《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2、《卜算子》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离别之情的句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4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4、《别云间》中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充满信心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5、《别云间》中的千古名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分析诗歌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全诗共分四节。方法:(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2)

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 六、再听一遍配乐诗朗诵,然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七、全诗总结。 八、达标训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1、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陶庵梦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我 )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全,都)绝.(消.失.)。是.(这 )日更定矣,余挐. (撑 )一小舟,拥.(裹着)....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湖上影子,惟. (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刚刚.. )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 )更.(还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尽力 )饮三大白. (杯 )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客居 )此。及.(等到)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痴迷 ),更(还).... 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以后,我撑着一条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烧着酒,在炉上刚刚沸腾。(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了船,船夫自言自语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 2、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文正公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 ( 做……长官)巴陵郡。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 通“俱”)兴。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扩大)其旧制. (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 (通“嘱”,嘱托)予作文..(写文章)以.(用来 )记之。 予观.(看)夫巴陵胜状..(美好景象),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横.(宽阔)无际涯..(边);朝晖.(日光)夕阴,气象万...

人教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

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 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 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 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四、精彩研读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 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 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 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 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 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拥有的话,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追求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所喜欢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所讨厌的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灾祸不去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避开祸患的手段,有哪一桩不能采用呢?这样做就可以生存,却有人不采用它;照此就可以避祸,却有人不采纳它。因此,可知人们所追求的有胜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的。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是道德高尚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本性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它就能活命,不吃它就会死亡。但如果吆喝着施舍,路过的饥民也不愿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面对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那么高官厚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难道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结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从前情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从前情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情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接受,现在却为了自己所结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原本的本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向背,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然而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的原因。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们同心协力的原因。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 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故乡10孤独之旅11我的叔叔于勒12心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7智取生辰纲18杨修之死19范进中举20香菱学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22唐雎不辱使命23隆中对24出师表25词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背诵名着导读附录第269页:后记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明1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说明5孔乙己6蒲柳人家(节选)7变色龙8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谈生命10那树11地下森林断想12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

13威尼斯商人14变脸15枣儿16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公输18《孟子》两章19鱼我所欲也20《庄子》故事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愚公移山24《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 月下独酌 羌村三首(之三) 登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课内外古诗词

墨子《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 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公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为.楚造云梯之械(替,给) 2、将以.攻宋(用来) 3、起.于齐(出发) 4、夫子何命 ..焉为(什么见教) 5、愿.借子杀之(希望) 6、请.献十金(请允许) 7、吾义固 ..不杀人(讲道义)(从来) 8、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9、胡不已.乎(停止) 10、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11、解带为.城(作为) 12、九设攻城之机变 ..(巧妙的方式) 13、子墨子九距.之(通“拒”) 1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 15、公输盘诎.(通“屈”) 16、吾知所以 ..距子矣(用来…的方法) 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18、虽杀臣,不能绝.也(尽)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 3、吾义固不杀人。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4、胡不见我于王(您)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7、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 8、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我知道用来对付你的方法了,可是我不说。 三、课文赏析。 1、写出2个与本文人物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班门弄斧 2、课文体现了墨子的_“_非攻_”___思想,他是抓住了公输班说的“吾义固不杀人”,进行反驳的。 3、结合课文分析墨子的人物形象。墨子:正直,有正义感、聪明睿智,有勇有谋,镇定自若、有雄辩之才 (公输班:阴险狡诈,故作聪敏;楚王:阴险狡诈,随波逐流的昏庸君王) 《孟子两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得道 ..多助(施行)(仁政) 2、七里之郭.(外城) 3、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4、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城墙)(内城) 5、兵革 ..非不坚利也(兵器,甲胄) 6、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8、寡助之至.(极点) 9、亲戚畔.之(通“叛”)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11、故天将降大任 ..(重大使命) 12、必先苦.其心(使……苦) 13、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14、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15、人恒.过(经常) 16、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17、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通“弼”辅佐) 18、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制人民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3、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4、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编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编 九年级(下)第1课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yǎ) 嘶哑 (hóu lóng) 喉咙 (xiōng yóng) 汹涌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锦幛.zhàng荇.xìng藻.zǎo蘸.zhàn (qiáo cuì) 憔悴 (lóu yǐ) 蝼蚁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3)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永恒的中国!”一段诗。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 阅读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D.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2.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3.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4.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 C.天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5.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6.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7.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未选部分的句子填写) 8.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 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愚公移山》是一篇故事,选自《》。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汝心之固.( ) (2)何苦 ..而不平(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曾不若孀妻弱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围绕着引导初中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在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这个中心目标,将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编排如下: 一、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编排了《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黑人谈河流》等六首新诗,这六首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按“土地情思”的主题编排,其内涵是爱国思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第二单元: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主题,选编了《孔乙己》《薄柳人家》《变色龙》《热爱生命》等四篇中外小说,它们风格各异,在人物刻画方面各有特色。学习重点是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第三单元:本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编了《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人生》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难点在于发掘课文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 第四单元: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戏剧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所以编排了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即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还有我国新时期文学中的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变脸》,一个话剧小品《枣儿》,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重点在于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特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单元:本单元进行的文言文教学。所选文章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长期被尊为文章典范的议论性散文。有选自《墨子》中的《公输》,选自《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鱼我所欲也》,有选自《庄子》中的《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学习本单元,重点是强调朗读与背诵,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还要了解先秦诸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议论、讲道理及都喜欢采用对话或问答的方式等艺术特点。 第六单元:本单元仍是文言文教学。所选的五篇诗文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记叙性的文章有:《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诗歌有选自〈诗经〉中的〈关雎〉、〈蒹葭〉。重点在于在整体把握作品内容、基本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记诵课文。难点是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二、知识技能目标 第一单元:引导学生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炼的诗歌语言;指导学生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来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阅读方法。 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旨在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个全面的认识,认识到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还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等操作能力 第二单元:指导学生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的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帮助学生巩固小说的阅读方法,即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再理解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学习、巩固人物的描写方法。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学会阅读、欣赏小说,培养复述小说情节、尝试小创作的能力。 第三单元:学生通过阅读散文,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审美趣味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反复朗读,认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背诵或摘抄其中精美的篇章、段落或句子,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期末复习资料

一、文体常识: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①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 1. 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即引论-- 本沦-- 结论) 。(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概括性强。 2、小说常识:(1) 、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 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文学常识: 1.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 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 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 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 3、莫泊桑(1850-1893 ),法国1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有《漂亮朋友》等。 4、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著成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当时禁书,后被人改 名为现在的《水浒传》。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5、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 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6. 罗贯中(约1330 - 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 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 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简历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 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7.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可惜由于他早逝,在他生前,小说 没有最后完稿。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是我国古 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 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三、文言文模块:(一)、岳阳楼记 一、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出自本文的成语。 百废俱兴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浩浩汤汤先 忧后乐气象万千波澜不惊春和景明皓月千里2、用课文语句填空③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 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哪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 江湖之远。 ⑩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是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⑾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⑿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⒁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 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3. 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4. “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 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5. 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 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6. 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 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 吻合。 7.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 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9. 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0.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以天下为己任)。 11.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并概括记叙文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2能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评价。 3能总结作家作品风格及写作手法。 4积累并欣赏名言警句。 5拓展延伸相关的名人,故事,名言,俗语,成语。 6能根据现实生活对各篇文章提出并表述中肯的见解看法。 复习重点 1能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评价。 2能总结作家作品风格及写作手法。 复习课时:二课时 复习步骤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复习方法 1、学生自主复习,学生质疑 2、教师检查复习质量强调课文重点 一、复习《公输》: 1了解墨子及《墨子》 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 (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 (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⑴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⑵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⑶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⑷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二、复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三、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蘸.水zhàn 奄.奄一息ān 名讳.huì阔绰(chu? B.掂.量diān 契诃.夫kē咀.嚼jǔ隐匿(nì) C.荣膺.yīng 吹毛求疵.cī绽.裂zhàn 荫庇(bì) D.腻.歪nì滑稽.可笑jì颓.唐tuí干瘪(biě 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阔绰无原无故侍侯温顺 B.隐匿无精打采吆喝腌臜 C.戏谑不可救要驾驭伶俐 D.置息心甘情愿帐蓬魁梧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2分)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 ....,他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 .. 万象 ..。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 ...珍.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D、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 个性化。 5、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l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②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④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6、名著阅读4分 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 ②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位英雄好汉的做 法? 7、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3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1分)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 8、情景说话(2分) 小明乘火车去北京旅行,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他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的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9、解释加点字(2 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2014-2015学年度山东日照陈抟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一、(共12分)积累运用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迸溅(bèng)花穗(sùi)随声附和(hè)骇人听闻(hài) B、玷污(zhān)相称(chèn)锐不可当(dāng)锲而不舍(qì) C、汲取(xī)模样(mú)恪尽职守(kè)引颈受戳(lù) D、纤绳(qiàn)愤懑(mèn)强聒不舍(guō)忍俊不禁(jīn)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有例可援遍稽群藉鳞次栉比如坐针毡 B、沧海横流周道如底引颈受戳吹毛求疵 C、影影绰绰顶礼模拜星临万户不求甚解 D、睡眼惺松断壁残垣怀古伤今乐此不疲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4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故宫接待游客超30万,创历史新高,相比之下,北京其它景区则黯然失色。 B、“文脉中国·名家作品展”将于2012年5月18日移师南京,届时将有数十名艺术家逢场作戏,上演同一时空的“对话”。 C、2012年5月5日晚,歌唱家顾新的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来势汹汹,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D、在中国的国画艺术中,传统的作品往往描绘祖国的沧海桑田,通过巧妙的山水布局,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 习语文。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诗人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 抒发了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 C、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D、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莎翁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二、(共24分)古诗文阅读 【甲】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施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 7、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8.下列对【乙】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9、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10、下列对【丙】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B、公孙仪能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说明公孙仪知道自己大权在身,才能有“受。 鱼”的机会。“受鱼”,将使自己能正确执法而不“枉法”。 C、文中“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表明了公孙仪的观点。 D、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11、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