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

(2018.4)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7年10月29日,“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的未来能否回到科学的制高点?对此,施一公说:“中国在过去两三百年期间科学技术没有领先过,一直是受惠于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危机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家命运。”潘建伟表示,量子研究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许晨阳称,是时代造就他今天的成功,“作为年轻的获奖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当今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当代世界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未来社会,科学将作为"社会中轴"起决定性作用。科学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类理性方面将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必须进行文化的推陈出新。这不仅要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即“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雕刻,使之适应雕刻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

(取材于“中国日报网”相关报道)

1.填入材料一第2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

A.相辅相成

B.不离不弃

C.息息相关

D.并行不悖

2.根据材料一,我们“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3分)

A.中国在未来重回科技制高点

B.由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型

C.自觉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长处

D.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材料二

这几个中国年轻人正在致力于用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驾驶已经慢慢从“概念化”走向了“实用化”。吴甘沙就瞄准了这个对很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他要颠覆人们对“无人驾驶”的认识,完成一个全天候、全区域、全速度的无人驾驶过程。一辆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应该像一个舒适的移动包厢,没有方向盘、刹车、仪表盘,使用者只需“告诉”汽车自己的目的地即可。“无人驾驶”值得所有人期待。试想一下,如果实现了无人驾驶的话,那么车与车、车与路会形成完善的网络。每辆车都会按照特定的次序、特定的速度通行。车辆在十字路口不用等待,也不会撞上其他的车。这将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大变革,交通事故以及交通拥堵大幅下降,城市的通行效率不断提升。可以想象,未来10年到15年,无人驾驶将重构未来的城市,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也会解决很多社会问题。

最近,全球第一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创新中国》播出,为配音提供技术支持的就是科大讯飞集团。“讯飞超脑”计划的主要负责人魏思,领导着一个被称为“超脑小组”的团队,目标是实现“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魏思带领他的团队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并拿下国际权威比赛的冠军。科大讯飞翻译机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只要连接网络,按住蓝色按钮,对着翻译机讲中文,它就可以立刻翻译成英文。按住红色按钮,就能把对方的英文翻译成中文。最神奇的是它还能分辨各种方言,比如:东北方言“干哈呢”以及河南方言“恁弄啥呢”,都能准确地翻译成“What are you doing”。因为操作简单,所以对小朋友和老年人来说十分便利。魏思和他的团队更希望制造出可以“思考”的翻译机,可以分辨谈话对象细微的表达变化。展望下一个10年,他们表示,“希望我们能触及智能的本质,解开智慧之谜”。

很难想象,脚下的土地会和天上环绕的卫星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相遇源于一位年轻人。他叫张弓,曾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大数据科学家。两年前,张弓返回中国并意识到中国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希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驱动中国农业向数据化方向转化,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难题。张弓和他的团队表示,“太空和土地并不是完全无关的两个领域,卫星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耕作,获得更大的产出。”通过卫星,我们可以获得每一块土地的数据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比如北京75%的蔬菜都来源于山东寿光,先让卫星拍摄下这个地区的图片,再通过机器自动计算大棚的数量。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当地农场提供一系列服务,如:种植面积测算、作物长势监测、生长周期估算、产量预估、自然灾害预测、病虫害预警等,

从而实现科学种地。张弓提出了一个概念: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只有了解外界环境的各种信息,充分掌握各种数据,才能给出最合理的规划。

(取材于“科技前沿”相关报道)

3.根据材料二,无人驾驶技术能解决很多交通问题,对此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D.举直错诸枉,可使枉者直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智能翻译应用前景的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退休老夫妇可以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地畅游世界

B.不会外语的人也能欣赏各个国家的原声影视剧

C.智能机器人在与人类交流时善于“察言观色”

D.促使方言消亡,人们用同一种语言交流

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知天而作”的成果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利用卫星数据解决中国土地碎片化问题

B.通过卫星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系列服务

C.将太空设备用于蔬菜种植

D.通过大数据分析消除自然灾害

材料三

现代科学诞生在欧洲而未诞生在中国,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科学传统也失去了其未来的意义。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好于道”则“进于技”,道是客观规律,技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道高于技。他并不把传统中国科学视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

《庄子·天地》一篇中写道:“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中国传统科学的学科是各自独立的,天文学家在朝廷里计算历法,医生在社会上为人治病,道士在山中炼丹,并不感到有必要彼此发生技术上的联系。但是各个学科都有大体一致的宇宙观。《易经·系辞》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战国楚人甘德的《天文星占》和魏人石申《天文》合称《甘石星经》,作为世界最早的天文著作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测定了其中121颗恒星的方位,描述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

约成书于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划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包括了现在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数学成就并确立了中国数学的发展范式,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模型的数学观、形数结合的数学理论体系和逻辑与直观结合的数学推理方法。后世中国数学著作多宗《九章算术》体例,成为汉代以降2000年之久数学之研究和创造的源泉。《九章算术》中有关分数、比例和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早印度800年和早欧洲千余年,它与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相媲美而东西辉映。东汉张衡著《灵宪》并制浑天仪,阐述宇宙如何从混沌的元气演化出浑天结构的物理过程,其中包括天地的生成、天地的结构以及日月星辰的本质及其运动等诸多问题。它把中国古代天文学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一直指引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在世界天文学史上《灵宪》亦属不朽之作,它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同一历史时期托勒密的《至大论》所代表的西方古代宇宙结构亘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与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契合相通。

一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决定于它对于人类事务所做出的贡献。中华民族曾经在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为人类做出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而在创造和发展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则贡献甚少。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在于为文明的进步做贡献,并克服当代世界所面临的文明危机。

(取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

6.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易经》与《诗》《书》《礼》《乐》《春秋》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天人合一”指人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C.庄子,名周,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

D.张衡博学多才,在天文、地理、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

7.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现代科学没有诞生于中国,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是一种失败的原型。

B.虽然中国古代没有一个整体的科学形象,但各学科的思想基础基本一致。

C.《灵宪》一书所代表的宇宙观与西方古代宇宙观不谋而合,交相辉映。

D.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科技发明与贡献将保证我们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试说明中国未来回到科学制高点的条件。(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此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臣以为所尤先者三焉,请为陛下陈之。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有其本,不患其无用。

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训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狃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夫以一夫之身,立志不笃,则不能自修,况天下之大,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自昔人君,孰不欲天下之治?然而或欲为而不知所措,或始锐而不克其终,或安于积久之弊而不能改为,或惑于众多之论而莫知适用。此皆上志不立故也。

臣观朝廷每有善政,鲜克坚守,或行之而天下不从,请举近年一二事以明之。朝廷以今之任人未尝选择,一用荐举之定式,患所举不得其人也,故诏以饬之,非不丁宁,然而当其任者如弗闻也。陛下以为自后所举果得其人乎?曾少异于旧乎?又以守令数易之害治也,诏廉察之官举其有善政者俾之再任,于今未闻有应诏者。岂天下守令无一人有善政邪?苟陛下之志先立,奋其英断以必行之,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莫敢违也,况郡县之吏乎?故臣愿陛下以立志为先,如臣前所陈,法先王之治,稽经典之训,笃信而力行之,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为生民长久治安之计,勿以变旧为难,勿以众口为惑,则三代之治可望于今日也。

若曰人君所为,不可以易,易而或失,其害则大,臣以为不然。稽古而行,非为易也,历观前史,自古以来,岂有法先王,稽训典,将大有为而致败乱者乎?惟动不师古,苟安袭弊,卒至危亡者则多矣。事据昭然,无可疑。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取材于程颐《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劝农桑也劝:鼓励

B.或始锐而不克其终克:攻破

C.故诏以饬之饬:告诫

D.稽经典之训稽:考察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犹未知其本也吾其还也

B.不狃滞于近规师不必贤于弟子

C.则不能自修欲速则不达

D.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今者有小人之言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

这三项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是具体的功用

B.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

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够治理好呢

C.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

即使强大的诸侯、专横的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

D.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

愿陛下不因为我的粗疏卑贱而轻视我的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

惟动不师古,苟安袭弊,卒至危亡者则多矣。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议论国事的人没有认识到“立志”“责任”和“求贤”的重要性。

B.君主的志向没有确立,是因为被方方面面的议论所迷惑。

C.很多君主都想治理好天下,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理想。

D.君主取法古代改革时弊是恰当的举措,不会导致社会混乱。

14.作者为什么希望君王要以立志为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具体说明。(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夜游宫

吴文英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2】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3】欹,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2】嚼花:指赏花。【3】绀云:头发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

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

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

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16.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徐夤《牡丹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7.《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雨”在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如杜甫写到的春雨:“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范仲淹笔下的连绵阴雨:“ ,连月不开,,浊浪排空。”还有苏轼在沙湖道中偶遇之雨:“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各种各样的雨,都寄托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感悟。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古渡口,古河州【1】

一重一重的青山,藤花掩映了临着黄河的古镇大河家。

清晨,去看大河家岸边的临津古渡。古渡口的日光饱含着水分,格外醇浓。水花溅起,被朝阳一打,滴滴金子似的,空气里似乎都有仓啷啷清脆的响声。人一走,就把阳光撞得打着旋涡儿。

大河家桥头,有早起的人捉了几条小鱼,盛在盆子里,慢慢地游啊游。桥面宽阔,这边是甘肃的大河家,桥那边就是青海的扇子山。初阳打在红砂岩山上,一层一层的光亮,像一朵怒放的硕大的鸡冠花。我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一会儿在甘肃,一会儿在青海,真是激动得不行。桥上走过的藏民和回民,都披了一层金光,质朴而古风,似乎是从汉唐走来。世间种种好,真叫人感激。

立在桥上,就可看见临津古渡口。拦河一条粗铁索,还在水里晃荡。湍急的水乍然撞击在铁索上,飞溅起碎碎的水花,白亮亮的,连缀起一道白光,玉箍一般,箍在狂野的黄河之上。铁索若隐若现,一痕深青色在水光里翻滚,水光吞噬铁索,复又吐出。这时候,就觉得黄河水有骨头,泼皮硬朗的水骨头,一波一波与时光撞击,与铁索撞击,与石头撞击,喀拉拉响着,一轮一轮周而复始地轮回,从古至今,无穷无尽。

当年临夏人走青海,就是从这个渡口通过。那时候,渡口有木船,有水手,羊皮筏子可能也有。人们从哗啦啦的黄河水上漂过,吼上一嗓子河州“花儿”,多么惊险酣畅啊!这一切,古朴而幽凉,对于我这个腾格里沙漠边缘长大的人,简直惊诧新鲜至极。倘若有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踩了一叶扁舟跨河而过,肯定被黄河水一脚踹到下游去了。黄河可是咆哮得很哩。临水而立,有一种磅礴扑面而过,是那种倏然间把人击倒的震撼之美。这世上,唯有黄河不曾闲啊,从古忙到今,一刻不停。

很古的时候,有个部落叫渠搜,大概的位置在青海湖附近。周穆王巡游天下时,听说渠搜有好马,风尘仆仆去了一趟。周穆王的行程,是溯黄河北上,渡黄河,经落都,抵达渠搜。那么这个渡口,极有可能就是临津古渡。只是时间太久远,模糊了一个渡口的名字。隋炀帝西巡,也是从临津渡口渡过黄河抵达青海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是在临津渡口过黄河,往返都路过河州。

历史上,临夏和青海东部地区曾并称河湟地区。唐朝时,在这里设置茶马互市,临津渡口是其中最重要的渡口。盛唐时,有七十万匹战马驿马,大概有半数就是通过河湟地区茶马互市成交的。马和茶叶,在临津渡口繁忙来往,可能就是《清明上河图》的那种繁华吧。青海吐谷浑人养的宝马,过临津渡口,河水般哗哗流入中原。而大批战马涌入中原大地,为唐朝的强盛提供了军事保障。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当时河西走廊的商贸主要依赖骆驼客,西域路途漫漫,黄沙苍凉,只有骆驼是最好的选择,丝绸、瓷器、香料,往来不绝。在古道上,山高水险,商贸往来是靠马帮。骡马驮着茶叶、布匹,从中原赶来,在茶马互市中交易。你的茶叶布匹留下,我的骏马带走。临津渡口大概忙得花儿纷纷,草叶颤枝。

除了茶马贸易这样的大宗买卖,民间琐碎的交易也是频繁的。羊皮换盐,牛毛换银镯,马蹄换岁月。临津渡口在哗哗的水声里拨亮一盏一盏的灯笼。自古河州出商人,是有这层历史缘由的。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常年奔波在河湟地区的西域商人,慢慢沿途居住,人家沿着古道延伸。聚居的人家多了,形成一个个的村落,恪守着远山近水。遇一人而白首,择一地而终老,不用回到遥遥的西域去了。

我总觉得,临夏“花儿”最早也是古河州商道上的商人们唱开的。苍穹下广袤的大地,万物生长,黄河水涌动着生命的血脉。脚下路途漫漫,内心的柔软和自然的大美撞击,便从心底里开出一朵绚烂的“花儿”,张口喊出来。河州牡丹是季节喊开的,而“花儿”则是心喊开的。临夏“花儿”有文字记载是三百多年,其实应该更早。我坚信“花儿”是河州古道的另一种符号,悠远而亲切。临夏作家王维胜给我们念了一首“花儿”:“大河家里街道牛拉车,

车拉了搭桥的板了。你把阿哥的心拉热,拉热者你不管了。” 在临夏市“河州花儿文化艺术苑”里,河州金嗓子何清祥,一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唱得人心里啪啦抖颤,恨不能拿出世上最好的语言赞美。

在临夏的一个商场,有个店员奇怪地问我,你不是临夏人吧?怎么说一口临夏话?真的呢,我的河西方言的确和河州方言有相似的味道。其实,在远古的岁月里,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呢。据《武威地方志》记载,十六国时期,有一支河西人曾经跋山涉水,迁徙到河州的山水之间,耕地放牧,繁衍生息。这部分河西子民,种子一样播撒在大地上,生根发芽,从此就生活在那里,再也没有回到河西来。

光阴的藤草漫过了历史的石墙,虫儿飞,鸟儿鸣。也许,我们河西的先祖们把他们的口音留在漫长的时空里,即便是千重光阴之后,我们的方言还有相似的味道和气息。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见与不见,牵挂都在那里。

古渡口,古河州,渡过时光我来看你。

(取材于刘梅花的同名散文)

注释:【1】古河州,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19.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吞噬:在这里是“吞没”的意思

B. 风尘仆仆:“仆”读作“p”

C. 溯:意思是“逆水而上”,读作“sù”

D. 恪守:在这里是“紧紧依傍”的意思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在第段中把阳光比喻成“旋涡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气下阳光的动态。

B. 我因大河家桥这边是甘肃,那边是青海,方便藏民和回民走过,而心生感激之情。

C.第段写到历史人物与渡口的联系,说明渡口的重要,也是文章有历史厚重感。

D.店员奇怪于作者的口音,是因为他可能不知道河州人先祖有的是从河西迁来的。

21. 作者为什么认为“花儿”是“心喊开的”?(5分)

22. 本文第段写道:“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3. 作者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构思文章、表达感情。请结合最后三段内容加以赏析。(6分)

24.古河州商道上商人们唱“花儿”表达感情。下列对作品中歌声表达感情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红楼梦》中林黛玉弹琴低吟“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用清切音调表达山迢水远思乡归不得之情。

B.《边城》中翠翠在无人过渡时,唱“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表达对渡船女孩戴的银手镯的喜爱之情。

C.《平凡的世界》中顾养民、田晓霞、金波和孙少平同学聚会,四人情绪高昂,唱歌表达对美好高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D.《红岩》中革命者在渣滓洞牢房里举办元旦联欢会,大家唱起“一杆红旗哗啦啦地飘,一心要把革命闹”,表达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决心。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论语》中关于“仁”有多种说法,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选择一点,谈谈你对孔子“仁”的思想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

在很多文学经典的结尾,人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边城》中的翠翠选择了等待,《红岩》中的齐晓轩选择了牺牲,《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选择了回归。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描写这个人物做出选择时的内心活动。要求:想象合理,符合人物性格。

台湾诗人洛夫有一句诗:“如果我用火写诗/请读我以解冻后的泪水”。请你把“如果我

用写诗”填写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在《古渡口,古河州》一文中,盛唐和西域的历史借古渡口、古河州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传统得以承继和延续。请以“传统与现实”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未来当你走上工作岗位,真正成为这个时代的建设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以“我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情节,有描写。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4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C

2.(3分)B

3.(3分)B

4.(3分)D

5.(2分)B

6.(2分)C

7.(2分)B

8.(6分)

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

顺应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社会现状

民族文化要推陈出新

用科技影响并改变生活

重视研究中国文化传统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3分)B 10.(3分)D 11.(3分)B

12.(6分)

参考答案:

一定决心使天下达到像夏商周三代那样的社会,说的就是这个立志的含义。

只有举动不效法古人,苟且偷安而沿袭旧弊,最终导致危亡的就多了。

13. (3分)B

14. (5分)

参考答案:

一是实现治国理想的需要。君主确立了志向,天下就容易治理了。君主如果没有坚定志向就容易造成混乱。二是现实政治的需要。现今朝廷每当有好的政策措施,很少能够坚持,或者实行却没有人服从。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C

17.(6分)

答案要点:

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联想,赋予意象感情色彩,将意象人格化。

不同点:李白诗没有对意象进行细致描绘,《夜游宫》对意象描绘细腻。

18.(6分)

当春乃发生润物细无声

若夫淫雨霏霏阴风怒号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9.(2分)B

20.(3分)B

21.(5分)

“花儿”寄托了人们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对生活的感叹,对自然地赞美,对爱情的渴望。

22.(6分)

用夸张的手法,在临津古渡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当时贸易的繁荣与盛唐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盛唐的赞美。

23.(6分)

实写自己与店员关于方言的谈话,虚写对河西祖先迁徙的历史的回顾,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追怀与牵挂。

24.(3分)D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略

26.(50分)略

【参考译文】

现今议论国事的人,必然说应当先做的是,放宽赋税和劳役,鼓励农业和蚕桑业,充实仓库,防备灾害,加强国防,推行教化。这些确实是重要的事,但还是没有懂得事情的根本。我认为尤其应当先做的有三条,请允许我为陛下陈述。第一叫做立志,第二叫做责成任用,第三叫做求贤。这三项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是具体的功用。有根本,不怕没有功用。

三件事之中,又以立志为根本,君主的志向确立,天下就治理了。所谓立志,至诚一心,以道为己任,坚信圣人的教诲必定可以相信,先王的治国方法必定可以推行,不拘泥于近代的成规,不为众人的议论所动摇迷惑,一定决心使天下达到像夏商周三代那样的社会,说的就是这个立志的含义。就以一个人来说,立志不坚定,便不能自我约束,何况天下之大,不体会上天刚强的本性,又能治理好吗?自古的君主,谁不想天下治理(得好)?然而有的想做

而不知怎么做,有的开始勇往直前却不能坚持到底,有的安于积累日久的弊病而不能改弦易辙,有的迷惑于众多的议论而不知什么适用。这些都是由于君主的志向没有确立的缘故。我看朝廷每当有好的政策措施,很少能够坚持,或者实行而天下不服从。请允许我举近年的一两件事来说明。朝廷因为目前任用官员没有经过选择,全部按照推荐的固定模式,怕所推荐的不是合适的人选,因此用诏书告诫,不是不反复叮嘱,然而任职的人像没有听到一样。陛下以为今后所推荐的果真是合适的人吗?难道有丝毫不同于以前吗?又因为郡守县令经常更换有害于治理,命令查访的官员推荐那些有德政的人让他们再任,到现在没听说有响应诏令的。难道天下郡守县令没有一人有德政吗?如果陛下的志向先立,果断决策而坚决实行,即使强大的诸侯、专横的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没有谁敢于违抗,何况郡县的官吏呢?因此我愿陛下也以立志为先,像我前面所陈述的那样,效法先王的治理,考察经典的训示,深信不疑而全力推行,医治天下根深蒂固的弊病,为人民制定出长治久安的大计,不要以改变旧的东西为难事,不要因为各种议论而疑惑不定,那么三代的治理可望在今天实现。

如果说君主所做的,不可以改变,改变而万一失误,危害就大了,我认为不是这样。取法古代去做,不叫做改变。历观前代历史,自古以来,哪里有效法先王,考察经典,将大有作为而导致失败混乱的呢?只有举动不效法古人,苟且偷安而沿袭旧弊,最终导致危亡的就多了。事实根据明白清楚,无可怀疑。愿陛下不因为我的粗疏卑贱而轻视我的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

2020北京东城高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2020北京东城高三一模 英语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共120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A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The goshawk, a rare bird, once close to extinction, has doubled ___1___ (it) number in a national park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round 100 years ago, there were thought to be no goshawks ___2___(leave), due to farmers hunting them and their woodland habitats being cut down. However, thanks to conservationists, goshawks are back. By monitoring their nesting sites over time, the teams have been able to protect them from further forestry work. As a result, their number ___3___(grow) from just 20 pairs to 40 pairs in the past two years. 【答案】1. its 2. left 3. has grown 【解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曾经濒临灭绝的稀有鸟类——苍鹰,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数量翻了一倍。这都多亏了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的工作。 【1题详解】 考查代词。句意:苍鹰,一种曾经濒临灭绝的稀有鸟类,现在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里它的数量翻了一番。number为名词,应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its修饰。故填its。 【2题详解】 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大约100年前,人们认为那里已经没有苍鹰了,因为农民在捕猎它们,而它们的林地栖息地也被砍伐了。分析句子结构可知leave在句中应用非谓语动词形式,与逻辑主语goshawks构成被动关系,故用过去分词。故填left。 【3题详解】 考查动词时态。句意: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它们的数量从20对增长到了40对。根据后

2019朝阳区高三一模有答案(数学理)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数学试卷(理工类)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共40分)和非选择题(共110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复数 10i 12i =- A. 42i -+ B. 42i - C. 24i - D. 24i + 2. 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3a a +b ?,且2,1==a b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A. 6π B. 3π C. 32π D. 6 5π 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1()n n S a n N * =-∈,则5a = A. 16- B. 16 C. 31 D. 32 4. 已知平面α,直线,,a b l ,且,a b αα??,则“l a ⊥且l b ⊥”是“l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有10件不同的电子产品,其中有2件产品运行不稳定.技术人员对它们进行一一测试, 直到2件不稳定的产品全部找出后测试结束,则恰好3次就结束测试的方法种数是( ) A. 16 B. 24 C. 32 D. 48 6.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x ∈R ,都有(2)()f x f x +=.当 01x ≤≤时,2()f x x =.若直线y x a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在[0,2]内恰有两个 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a 的值是 A.0 B. 0或12- C. 14-或12- D. 0或1 4 - 7. 某工厂生产的A 种产品进入某商场销售,商场为吸引厂家第一年免收管理费,因此第一 年A 种产品定价为每件70元,年销售量为11.8万件. 从第二年开始,商场对A 种产品 征收销售额的%x 的管理费(即销售100元要征收x 元),于是该产品定价每件比第一年 增加了 70% 1% x x ?-元,预计年销售量减少x 万件,要使第二年商场在A 种产品经营中收取的 管理费不少于14万元,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 B. 6.5 C. 8.8 D. 10 8.已知点集{} 22(,)48160A x y x y x y =+--+≤,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数 学 2020.5 本试卷共4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1>0A x x =-,{}1012B =-,,,,那么A B =I (A){}10-, (B) {}01, (C) {}1012-,,, (D) {} 2 (2) 函数2 2 ()1 x f x x -= +的定义域为 (A) -(,]12 (B) [,)2+∞ (C) -(,)[,)11+-∞∞U (D) -(,)[,)12+-∞∞U (3) 已知 2 1i ()1i a +a =-∈R ,则a = (A) 1 (B) 0 (C) 1- (D)2- (4) 若双曲线2 2 2:1(0)-=>y C x b b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1=+y x 平行,则b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2 (5) 如图所示,某三棱锥的正(主)视图、俯视图、侧(左)视 图均为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4 (B)6 (C)8 (D)12 (6) 已知1x <-,那么在下列不等式中,不. 成立的是 (A) 210x -> (B) 1 2x x + <- (C) sin 0x x -> (D) cos 0x x +> 正(主) 侧(左) 俯视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M 在单位圆上按逆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每12分钟转动一周. 若点M 的初始位置坐标为(13 2,则运动到3分钟时,动点M 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A)( )312 (B) (-132 (C) ()31 2 (D) ()-312 (8) 已知三角形ABC ,那么“+AB AC AB AC uu u r uuu r uu u r uuu r >-”是“三角形ABC 为锐角三角形”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设O 为坐标原点,点(,)10A ,动点P 在抛物线y x =22上,且位于第一象限,M 是线段PA 的中点,则直线OM 的斜率的范围为 (A) (0],1 (B) 2(0, (C) 2 (0, (D) 2 [ )+∞ (10) 假设存在两个物种,前者有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后者仅以前者为食物,则我们称前者为被捕食者,后者为捕食者. 现在我们来研究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理想状态下的数学模型. 假设捕食者的数量以()x t 表示,被捕食者的数量以()y t 表示.下图描述的是这两个物种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其中箭头方向为时间增加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在12t t ,时刻满足:12()=()y t y t ,则12()=()x t x t ; (B) 如果()y t 数量是先上升后下降的,那么()x t 的数量一定也是先上升后下降; (C) 被捕食者数量与捕食者数量不会同时到达最大值或最小值; (D) 被捕食者数量与捕食者数量总和达到最大值时,被捕食者的数量 也会达到最大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已知向量(,),(,),(,)11223==-=m a b c ,若a b -与c 共线,则实数m = .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总复习英语练习答案

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英语一模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听力(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0 A B B A C B B C B C 11—20 A C C A B B A B C B 第二部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21—30 A C B B C A A D C D 31—35 A C D B C 第二节完形填空(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45 B D D A B C D A C B 46—55 A C B C D A C A D B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40分) 56—65 D A B B A D C A A C 66—75 C C C A D A D A D D 第二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Dear Abby , How are you ? Today I’ve got a wonderful news to tell you. 1. a I have ∧offered a scholarship at a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for my 2. been further education .One hundred and twenty students took exam 3. exams for it ,but only a few was chosen and I was one of them .However , 4. were my parents are not happy about it .They are strong against me 5. strongly going there .They say it is too far away that they will not see 6. so for a whole year and they are afraid of I will feel lonely .They 7. of can’t imagine a girl so young live alone .They advise me to study 8. living in the capital instead .Then I’ll be able to continue living with 9. √ them .How can I persuade them to accept the fact ∧I have grown up ? 10. that Best Wishes Jan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Tony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Yesterday he was praised by the headmaster at the school meeting for turning in the wallet he had picked in the street .The headmast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him .His classmates applauded loudly for his noble need and Tony felt proud of himself .On their way home ,his friend said to him,“You are so lucky ,Tony ,but 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 picked up the wallet ?”but Tony kept it a secret. In fact ,the wallet belonged to his granny .He pretended to have picked it up in the street . I don’t think it i s a good example for us to follow. 一、评分原则: 1.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以下实验选材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鸡红细胞进行DNA的粗提取 B.利用蛙红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C.利用猪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D.利用羊红细胞进行细胞吸水失水实验 2.单细胞浮游植物杜氏盐藻是最耐盐的光合生物之一。研究发现,K+浓度对杜氏盐藻的生长繁殖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每天需定时对杜氏盐藻逐个计数以绘制生长曲线 B.4mmol/L的K+对杜氏盐藻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C.杜氏盐藻的高耐盐性是其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D.若将K+替换成Na+,则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一定相同 3.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 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Taq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 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物与探针均具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Taq酶可以催化子链沿着3’→5’方向延伸,需dNTP作为原料 C.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正相关 D.若用cDNA作模板,上述技术也可检测某基因的转录水平 4.下丘脑的CRH神经元兴奋后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种含41个氨基酸的神经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研究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可使CRH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CRH分泌增多,为抑郁症的成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状态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单向传递 B.CRH的合成、加工需要多种细胞器协调配合,分泌方式为胞吐 C.健康人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时会增强对下丘脑的抑制

2018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物理部分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 斑 B .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 亮线 C .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15.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 238 234492902U Th He → + B . 234234090911Th Pa e -→+ C . 2 3 411120H H He n +→+ D .23511448919205636 0U n Ba Kr 3n +→++ 16.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环绕地球圆

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则a约为g的 A.1 3600B. 1 60 C .3600倍 D. 60倍 17. 如图所示,MDN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最高点为M 和N,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自N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 伦兹力大小不变 B.小球滑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小球滑到D点时,速度大小是2gR D.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18 . 某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外壳 的基板上固定一个螺栓,螺栓上有一 顶端焊有钢球的弹簧,螺栓、弹簧、

2018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 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一棵倔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 .. 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深邃蜿蜒荒疏 B.幽邃蜿蜒稀疏 C.深邃曲折稀疏

D.幽邃曲折荒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

东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英语 2020.5本试卷共10 页,共120 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A The goshawk, a rare bird, once close to extinction, has doubled 1 (it) number in a national park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Around 100 years ago, there were thought to be no goshawks 2 (leave), due to farmers hunting them and their woodland habitats being cut down. However, thanks to conservationists, goshawks are back. By monitoring their nesting sites over time, the teams have been able to protect them from further forestry work. As a result, their number 3 (grow) from just 20 pairs to 40 pairs in the past two years. B One morning, I told my husband jokingly that he’d dropped the ball because he hadn’t made me coffee and I was having trouble getting motivated 4 (start) the day. My five-year-old son overheard me and asked what “drop the ball” meant. I told him it was just something like making a mistake. A few minutes later, he came into our bedroom 5 (hold) an overflowing coffee cup with a dishcloth underneath it to catch the drops. He said to my husband, “You dropped the ball, but I picked the ball up,” and he handed me the worst-tasting, most watered-down but 6 (sweet) cup of coffee ever. C

2019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

2019北京朝阳高三一模 理综物理 13.一个铀核( )发生裂变,核反应方程是 → +3X ,并出现质量亏损则 A.X 是电子,裂变过程放出能量 B. X 是中子,裂变过程放出能量 C.X 是电子,裂变过程吸收能量 D. X 是中子,裂变过程吸收能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其中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 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 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15.如图为速度选择器示意图, 、 为其两个极板。某带电粒子以速度 从 射入,恰能沿虚线从 射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板 的电势一定高于极板 的电势 B.该粒子一定带正电 C.该粒子以速度2 、从 射入,仍能沿虚线从 射出 D.该粒子以速度 从 射入,也能沿虚线从 射出 16.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 此时刻的速度沿y 轴的负方向 B.质点P 此时刻的加速度沿y 轴的正方向 C.再过半个周期时,质点p 的位移为负值 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2a 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有电阻R 和小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 1的示数减小 B.电流表A 2的示数减小 C.电压表V 1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V 2的示数减小 18.如图所示,A,B 是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其质量相等,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1、q 2, A 球用绝 缘细线悬挂于0点,A 、B 球用绝缘细线相连,两细线长度相等,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匀强电场中, 平衡时,两细线张紧,且B 球恰好处于O 点正下方,则可以判定,A 、B 两球所带电荷量的关系为 A. q 1=-q 2 B. q 1=-2q 2 C. 2q 1=-q 2 D. q1=-3q 2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word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赏鉴,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东城一模英语试题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英语2015.4 本试卷共14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 A. At 7:15. B. At 7:30. C. At 8:00.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 Write an essay. B. Go to see a movie. C. Take a rest. 3.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Go to the party. B. Wear black clothes. C. Change his shirt. 4. Which button is intended for the banking hours? A. 1. B. 2. C. 3. 5. Which place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The conference centre. B. The gas station. C. The Star Hotel.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do the speakers feel about the test? A. Tiring. B. Useless. C. Boring. 7.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study in college? A. Science. B. Medicine. C. Englis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Snowy. B. Sunny. C. Windy. 9.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a shop. B. On an island. C. On a boa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kind of books does the man like best? A. Historical novels. B. Adventure stories. C. Biographies. 11. Where does the man get most of his books? A. From his friends. B. From online bookstores. C. From the library. 12.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Selling books. 英语第1页(共10页)

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文科综合测试地理试题2017.3 第一部分(选择题,满分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元宵节和端午节是中国的两个传统节日,吃元宵、赏花灯,以及吃粽子、赛龙舟分别是这两个节日的民间习俗。元宵和粽子都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节令食品。图1 为我国双季稻主要适宜种植区分布图。 回答第1、2题。 1. 对北京而言 A. 端午节后即进入多雨季节 B. 元宵节时的昼长比广州长 C. 元宵节的日出时刻比端午节早 D. 端午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元宵节大 2. 据图可知 A. 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食习惯 B. 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受海拔影响 C. 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 D. 对双季稻生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 图2为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 在图中天气系统影响下,最有可能出现的景 象是 A. 北风卷地白草折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C. 万条垂下绿丝绦 D. 黄梅时节家家雨 4. 此时 A. 最强高压中心位于西伯利亚 B. 渤海海域可能发布海浪预警 C. 京津地区即将迎来大幅降温 D. 陕西北部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泰国苏梅岛(9°N。100°E)面积约247平方千米。北京的地理老师小王和他的朋友小李春节期间到苏梅岛旅游。图3为小王手绘的苏梅岛地图以及二人的对话。据此,回答第5、6题。

5. 苏梅岛 A.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 11月至次年4月是当地的旅游旺季 C. 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 D. 手绘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30000 6. 图中 A. 西侧为沙质海岸,东侧为礁石海岸 B. 东侧受地形影响,公路离海较远 C. 酒店区的优势区位因素是旅游资源 D. 影响码头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原料是太阳能电池,图4为光伏设备生产流程图。回答第7、8题。 7. 目前,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的是 A. 江苏 B. 青海 C. 新疆 D. 贵州 8. 一个国家的光伏发电 A. 成本比矿物能源发电成本低 B. 可有效减少本国大气碳排放 C. 所占比例取决于其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 D. 可根据本解决区域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 图5为某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9、10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带答案(20200223161031)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 2017.4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 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at did the man buy? A. A shirt. B. A sweater. C. A pair of gloves. 2. What music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Jazz. B. Blues. C. Pop music. 3. How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to the Smith’s? A. By train. B. On foot. C. By car.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have a talk? A. In a park. B. In an office. C. In a caf.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now? A. Ask some questions. B. Review her notes. C. Take a tes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Collecting coins. B. Looking for keys. C. Doing security check. 7. What does the man have in his pocket? A. Some coins. B. A cellphone. C. Some ke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o is going to wash the car?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woman’s son. 9. What is Jonny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 Meet some friends. B. Play basketball. C. Have a picnic.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Schedule. B. Hobbies. C. Transport. 1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morrow morning? A. To the zoo. B. To the shop. C. To the bicycle muse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