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沈阳建筑大学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建筑学理论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建筑学理论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试卷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建筑构造与建筑物理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分为选做和必做两部分。
选做部分考生根据自己研究方向选择上述三个方向其中之一的专业内容作答(且只能选择一个方向)。
必做部分为以建筑设计原理为主的综合性内容,(四)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选择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建筑构造与建筑物理其中一个方向的两道题目作答。
2.材料分析与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选择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建筑构造与建筑物理其中一个方向的两道题目作答。
3.设计作图题:40分,为必做题目。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一)必做考查内容及要求掌握建筑设计构思方法、了解建筑设计过程、掌握建筑制图规范和制图方法、掌握快速表达技巧;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和建筑单体空间设计的内容,以考核对基本设计原理知识点的透彻掌握和设计应用,以及运用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通过设计应对文化需求,实践绿色建筑等建筑综合要求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重点在对建筑及其环境的基本设计方法、建筑的功能、设计规范和设计通则中重点的掌握,对建筑制图的规范表达等,对方案的设计理念不作重点要求。
题目以不同类型的房间、中小型民用建筑及外空间环境设计为主。
(二)任选考查内容及要求1. 建筑设计原理考查内容及要求(1)建筑基本概念及其设计要素了解建筑基本概念、建筑设计的特征、建筑师及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建筑设计要素等;熟悉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建筑设计与人的关系、建筑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掌握有关的建筑术语定义、以及相关的设计通则、数据和常用的设计规范等。
(2)场地与外部环境设计了解总体环境设计的要素,掌握建筑外部环境与场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设计要点,包括场地设计的相关条件、外部环境设计的空间功能和流线组织、道路和停车场设计要点、总体环境设计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卫生要求)等;掌握建筑形体和外观设计的美学原则,以及外观设计与建筑功能、城市环境的关系等;掌握建筑基地和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相关通则和设计方法。
土建单招考试大纲

土建单招考试大纲
土建单招考试大纲主要分为两部分: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
文化素质考试主要考察语文和数学两科,满分300分,采取合卷考试形式,每科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对于一类考生,如果已有语文和数学
学考成绩,可以折算替代文化素质考试成绩,具体折算办法为A-130,B-110,C-90,D-70,E-50。
对于没有学考成绩或者学考成绩不全的考生,
必须参加文化素质考试。
对口考生也必须参加文化素质考试。
职业技能考试主要考察专业基础和职业适应性,满分450分。
具体考试内
容和要求会根据不同专业有所区别。
例如,对于土木水利类专业,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知识,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图识读技能,并具备使用CAD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测试时间和所需工具等具体要求。
具体内容可能根据不同专业有所差异,建议查看考试大纲或者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全面系地掌握建筑学中关于建筑建筑史、建筑技科学中的基本理,掌握基本的建筑学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推理、社会等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具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具有的合研究的能力为3小时(三)试卷内容结构1、建筑及其理2、建筑历史与理论(20分)3、城市4、建筑技科学5、?(20分)6、综合应用(40分)前五个部分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可以选择三个题进行解答,最后综合应用为必答。
(四)试卷题型结构题型结构为论述题。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内容侧重从创作主体的建构、创作过程的解析和建筑本体的意义等几个方面,了解建筑实践创作建构方法论层面的相关理论;掌握从建筑学派、建筑美学、建筑技术、建筑批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建筑认识论;掌握建筑创作过程中思维表达。
2、建筑历史与理论内容侧重建筑形式、结构、装饰和观念、意向等方面的建筑艺术特征。
在了解建筑史沿革的同时,考生需熟悉各时期建筑艺术的各种基本概念、主要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结构、同建筑有关的哲学、宗教与科学思想、对建筑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以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涵盖原始社会到清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城市、园林等内容。
3、城市规划与设计内容侧重以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为核心,融合建筑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类型学、城市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城市空间更新理论及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理论和组织手法。
4、建筑技术科学内容侧重建筑构造技术及节能技术,重点掌握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适宜技术、低碳建筑设计策略以及北方绿色生态建筑模拟与量化技术等概念与理论。
5、现代建筑理论内容当代现代建筑理论为主,掌握建筑各阶段出现的建筑思潮及相关的哲学背景,掌握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建筑符号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具体实例。
6、综合应用掌握建筑学科包含的核心内容,了解建筑前沿理论,能够针对当前的建筑现象或建筑思潮进行中外的对比分析与阐述,具有独立见解。
考研《建筑学专业基础(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本科目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总分 150 分,其中建筑历史与理论 90 分,建筑构造 60 分;考试采
用闭卷方式;建筑历史与理论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填空题 20 分,选择题 10 分,绘图分析 30 分,
论述题 30 分;建筑构造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题)20 分,简答题 20 分,
第四章:中世纪建筑之早期基督教建筑、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之拱券技术推动下的教堂建筑发 展等;哥特建筑之结构、典例与地域特征等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及其建筑成就、巴洛克建筑艺术等 第六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建筑 第七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筑、18 世纪新古典主义等 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 关于近代建筑教育的探索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学科建立的主要历程与节点、研究机构如营造 学社;巴黎美术高等专科学校、包豪斯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维也纳分离 派、路斯(Adolf Loos)等 第三章:先锋派的探索:1.立体主义;2.德国表现主义;3.荷兰风格派;4.俄国构成主义;5.意大利 未来主义 第四章:美国的探索:沙利文(Sullivan)、芝加哥学派 第五章: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柯布、密斯、格罗皮乌斯 第六章:中国近代建筑师及设计机构:重点作品掌握如中山陵、杨廷宝建筑师的作品等; 第七章:对于近代城市的探索: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以南京为例,《首都计划》等,西方近代关于城 市建设与规划思想的若干探索,如巴黎改建、光辉城市等 建筑构造部分: 第一章:民用建筑的分类、分级、建筑模数,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及作用。 第二章:基础的构造类型、基础埋深、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要求。 第三章:墙体各细部构造设计及保温、隔热构造。 第四章:楼地层的构造组成、类型及构造做法。 第五章:变形缝类型及设置要求、细部构造。 第六章: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类型、细部构造及楼梯设计、无障碍设计。 第七章:屋顶的排水、防水;保温及隔热构造等细部构造的要点与设计。 第八章:与构造设计。 第十章:建筑装饰构造的类型、构造要求与设计。 第十一章:建筑工业化类型与特点
《房屋建筑学》自学考试大纲

《房屋建筑学》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方法的综合性课程,是土木建筑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建筑构造的组成、原理和做法,具备初步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的构成要素和设计原则理解建筑的功能、技术、形象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建筑设计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设计原则。
2、建筑空间组合了解建筑空间的分类和组合方式。
掌握不同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特点和要求。
3、建筑构图原理理解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如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对比与微差等。
能够运用构图原理分析和评价建筑作品。
(二)建筑平面设计1、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掌握各类主要使用房间(如居住建筑的卧室、客厅,公共建筑的教室、办公室等)的面积、形状、尺寸和门窗布置的要求。
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房间的平面设计。
2、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了解辅助使用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的设计要求。
掌握其面积和设备布置的方法。
3、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熟悉楼梯、电梯、走廊、门厅等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和尺度。
能够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三)建筑剖面设计1、房间的剖面形状和尺寸理解房间剖面形状的选择依据。
掌握房间层高和净高的确定方法。
2、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了解窗台高度、雨篷高度、阳台高度等的确定原则。
掌握室内外高差的确定方法。
(四)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1、建筑体型设计理解建筑体型的组合方式和特点。
能够根据功能和环境要求进行建筑体型的设计。
2、建筑立面设计掌握建筑立面的构图法则和比例尺度。
了解建筑色彩和材质的运用对立面效果的影响。
(五)建筑构造概论1、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明确建筑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理解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019年北京工业大学355建筑学基础考研

2019 年北京工业大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355一、考试要求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试内容包含中国建筑历史(古代、近现代)、外国建筑历史(古代、近现代)、建筑技术(建筑物理、构造、结构)部分,这几门课程是建筑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
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建筑历史的演化发展的状况、建筑技术中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中国建筑历史部分(1)熟练掌握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起源和演化。
(2)熟悉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典型建筑的类型和特征,以及木作、瓦石、彩画等技术细节。
(3)认识中国建筑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二)外国建筑历史部分(1)熟练掌握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建筑演变的史实;理解这些风格背后的技术及社会成因。
(2)熟练掌握近现代建筑的各种流派及影响;理解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
(三)建筑技术部分:(不超过总分20%)(1)建筑物理①掌握建筑声、光、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②了解建筑物学在建筑规划、总体布局、建筑单体设计、室内设计、构造设计等环节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要素的基本分析方法。
(2)建筑构造①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②理解常用建筑的典型构造做法; ③熟悉常用建筑材料性能及其构造方法和建造技术。
④正确设计与表达常用建筑的一般构造。
(3)建筑结构①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②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应用结构造型的能力; ③了解较复杂和新型结构体系,三、参考书目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 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刘加平.,建筑物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年8 月6、魏宏扬、李必瑜、刘建荣等编,建筑构造(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熊丹安、杨冬梅主编,建筑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年1 月8、张建荣,建筑结构选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建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以建筑学一级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与建筑构造以及城市规划理论等主要专业课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掌握与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初试科目满分为150分,其中建筑学通识基础50分,专业知识100分。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专业综合理论考试,由以下两部分内容构成:1.第一部分:建筑学科通识基础50分(1)建筑学基础知识30分(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2)城市规划学基础知识10分(3)风景园林学基础知识10分2.第二部分:专业知识100分建筑历史与理论50分,包括:(1)《中国建筑史》(1册)占试题分数的40%;(2)《外国建筑史》(2册)占试题的60%。
建筑构造50分,包括:(1)《建筑构造》(上),占试题分数的70%;(2)《建筑构造》(下),占试题分数的30%;(四)试卷题型结构建筑学科通识基础部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专业知识部分试题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还可包括判断题、填空题、绘图题、计算题等。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一)建筑学通识基础1、建筑学基础知识建筑设计原理教材《建筑设计原理》第2、3、4、5、6章各节内容,及第8章第3节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条文5:场地设计”和“条文6:建筑物设计”部分内容。
建筑设计与原理(1).对于第二章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①.了解使用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②.掌握不同类型(生活用房、学习用房、展览用房、观演用房、辅助用房等)使用空间设计的设计要点,重点掌握展览用房、观演用房以及盥洗用房中的术语、定义、空间设计特点等;③.重点掌握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要点(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掌握教材和《通则》中的术语定义、需掌握的的设计数据和规范等;(2).对于第三章建筑的空间组合掌握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与形式,掌握不同类型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和要求;(3).对于第四章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了解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手法(4).对于第五章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及群体组合①.了解总体环境设计的内容和要素②.掌握总体环境设计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卫生要求等),重点掌握术语定义、基本计算以及《通则》和《规范》中的基本规定;③.了解外部空间组合形式和处理手法④.掌握建筑基地和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相关通则(5).对于第六章建筑造型设计①.了解建筑造型的构图要点和构图规律,建筑形式美原则的理解②.掌握并运用造型设计的手法(6).对于第八章建筑经济掌握主要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对于场地设计,掌握建筑布局和道路的相关设计规则;(2).对于建筑物设计,掌握建筑物平面布置、层高和室内净高、厕所、盥洗室、浴室、台阶、坡道和栏杆、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部分的设计规则。
华南理工大学355建筑学基础2021年考研专业课

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建筑学基础(355)》考试大纲初命题方式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类别试满分150考试性质《建筑构造》的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常见建筑构造基础知识掌握及应用基础知识来做出简单构造设计的综合能力的水平考试。
《中外建筑史》的考试是一种通过文字和绘图回答问题的书面考试。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建筑构造》及《中外建筑史》合为一门功课考试,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要求考生按照试题的内容和要求,采用书面答题的方式,在答题纸上完成相关的填空、选择、写作和绘图。
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试卷结构《建筑构造》及《中外建筑史》合为一门功课考试,总分为150分。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建筑构造》的考试要求为:①.全面和熟练掌握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的知识内容;②.初步了解建筑高级构造的初步知识;③.灵活应用所掌握的知识面设计简单的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史》的考试要求为:①.具有良好的建筑历史理论基础;②.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③.具有必要的写作能力和绘图表达能力。
《建筑构造》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题型的调整,考试内容亦可能作相应的调整):①.填空题。
包括对建筑构造的专业术语、名词解释、典型或代表性建筑构造的做法、建筑构造材料的应用、建筑构造常见的基本原理等的考核,要求对以上内容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填空。
②.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包括对建筑构造的专业术语、名词解释、典型或代表性建筑构造的做法、建筑构造材料的应用、建筑构造常见的基本原理等的考核,要求对以上内容出现的模棱两可的论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③.简答题。
要求对建筑构造的专业术语、名词解释、典型或代表性建筑构造的做法、建筑构造材料的应用、建筑构造常见的基本原理等作简要的陈述和分析,必要时应绘制简图。
④.作图题。
对某类建筑构造给出特定的条件和要求,先简要回答其构造的设计基本原理、构造对应策略、材料要求以及构造层次等,并绘出其构造详图。
《中外建筑史》考试的主要内容如下(根据题型的调整,考试内容亦可能作相应的调整):①.绘图并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建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以建筑学一级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与建筑构造以及城市规划理论等主要专业课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掌握与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初试科目满分为150分,其中建筑学通识基础50分,专业知识100分。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专业综合理论考试,由以下两部分内容构成:1.第一部分:建筑学科通识基础50分(1)建筑学基础知识30分(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2)城市规划学基础知识10分(3)风景园林学基础知识10分2.第二部分:专业知识100分2.1 建筑历史与理论50分,包括:(1)《中国建筑史》(1册)占试题分数的40%;(2)《外国建筑史》(2册)占试题的60%。
2.2 建筑构造50分,包括:(1)《建筑构造》(上),占试题分数的70%;(2)《建筑构造》(下),占试题分数的30%;(四)试卷题型结构建筑学科通识基础部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专业知识部分试题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还可包括判断题、填空题、绘图题、计算题等。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一)建筑学通识基础1、建筑学基础知识1.1建筑设计原理教材《建筑设计原理》第2、3、4、5、6章各节内容,及第8章第3节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条文5:场地设计”和“条文6:建筑物设计”部分内容。
1.1.1 建筑设计与原理(1).对于第二章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①.了解使用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②.掌握不同类型(生活用房、学习用房、展览用房、观演用房、辅助用房等)使用空间设计的设计要点,重点掌握展览用房、观演用房以及盥洗用房中的术语、定义、空间设计特点等;③.重点掌握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要点(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掌握教材和《通则》中的术语定义、需掌握的的设计数据和规范等;(2).对于第三章建筑的空间组合掌握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与形式,掌握不同类型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和要求;(3).对于第四章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了解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手法(4).对于第五章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及群体组合①.了解总体环境设计的内容和要素②.掌握总体环境设计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卫生要求等),重点掌握术语定义、基本计算以及《通则》和《规范》中的基本规定;③.了解外部空间组合形式和处理手法④.掌握建筑基地和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相关通则(5).对于第六章建筑造型设计①.了解建筑造型的构图要点和构图规律,建筑形式美原则的理解②.掌握并运用造型设计的手法(6).对于第八章建筑经济掌握主要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1.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对于场地设计,掌握建筑布局和道路的相关设计规则;(2).对于建筑物设计,掌握建筑物平面布置、层高和室内净高、厕所、盥洗室、浴室、台阶、坡道和栏杆、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部分的设计规则。
1.2 建筑历史1.2.1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绪论(0.6、0.7),第1章(1.1、1.2、1.3、1.4、1.5),第2章(2.2),第3章(3.2),第4章(4.1、4.2、4.3),第5章(5.1、5.2、5.3),第6章(6.3),第8章(8.2、8.4、8.5),第9章(9.1、9.3、9.4),第14章(14.2)。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及古代著名的匠人和设计者;(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和建筑造型发展的显著特点;(3).了解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概况,区分里坊制和街市的城市;(4).了解中国不同地域民居的名称和空间特征;(5).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宫殿、坛庙、陵墓建筑的一般特点,识记重要建筑实例的名称和时期;(6).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庙宇、佛塔建筑的一般特点,识记重要建筑实例的名称和时期;(7).了解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一般特点,识记重要建筑实例的名称和时期;(8).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大木作、小木作和屋顶形式的一般特点,识记重要建筑构件和做法的名称;(9).了解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复兴设计风格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1.2.2外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章2、3节,第五章2、3、5、6、7节,第6章1、3节,第7章2、3节,第8章1、2、3、4、7、8节,第9章1、3、4节。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2节,第2章2、3、4、5节,第3章3、4、5、6、7、8、9节,第5章各节,第6章各节。
(1)古代建筑了解古希腊建筑三种柱式名称及特点,雅典卫城的布局,建筑等;了解古罗马建筑五种柱式名称及特点,古罗马广场及其它重要的公共性建筑;《建筑十书》。
(2)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了解拜占庭建筑的穹顶帆拱和圣索菲亚教堂;了解巴西利卡、罗马风建筑、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建筑及特点;了解文艺复兴建筑开端和结束的两个穹顶特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生平,作品等;了解巴洛克建筑的实例。
了解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广场的主要特点;洛可可室内设计风格。
(3)近、现代建筑了解现代派五位建筑大师的生平,功绩,理论,作品及风格,他们是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赖特,阿尔瓦·阿尔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了解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新发展和简约的设计倾向。
1.3建筑构造(1).对于第0章构造概论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掌握建筑的分类与分级;掌握建筑模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建筑模数协调的意义;理解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
(2).对于第1章墙体构造理解墙体的作用和设计要求;掌握墙体基本类型;理解墙体节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对于第2章地基与基础构造理解地基与基础的作用和设计要求;掌握基础埋深的概念;掌握基础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
(4).对于第3章楼地层构造理解楼地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掌握其构造组成和基本类型。
(5).对于第4章楼体构造理解楼梯的作用和设计要求;掌握楼梯设计中的尺度要求;理解高差处的无障碍设计。
(6).对于第5章屋顶构造理解屋顶的作用和设计要求;了解屋面基本类型;掌握屋面排水类型、特点及应用。
(7).对于第6章门窗构造理解门窗的作用和设计要求;掌握门窗类型及应用。
(8).对于第7章变形缝构造理解变形缝的作用和设计要求;掌握变形缝的概念及类型及应用。
2.城乡规划学基础知识(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2).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3).了解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4).了解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5).了解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6).了解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7).了解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8).了解中、西城市住宅区规划的演进与当代住区的发展(9).了解城市住宅群规划的要求及布置形式(10).了解城市居住区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11).了解城市广场的作用、类型、形态、特点,及其规划设计基本要求(12).了解城市设计的定义、内涵、渊源和基本理论(13).了解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与方式3.风景园林学基础知识(1)园林的涵义与学科发展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②.了解城市与园林的关系;③.了解并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各种功能与效益;(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①.了解并掌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与任务;②.掌握城市绿地的分类③.掌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④.了解城市绿地的结构布局与规划方法⑤.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文件编制方法(3)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与设计手法①.了解园林景观中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②.掌握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结合方式与手法③.掌握园林景观的规划结构④.了解并掌握园林景观的基本构图方式和意境营造的形式与方法;(4)城市各类公园绿地与其它类型绿地规划设计①.了解并掌握城市各类公园绿地的规划与设计;②.了解居住区绿化、工厂绿化及特殊地段绿化的规划内容与设计方法;③.了解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内容与工作程序;(二)专业知识部分1.建筑历史1.1《中国建筑史》(1).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熟练掌握中国古代建筑木架结构、单体空间和群体组合的特点;(2).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典型都城的特点,熟练掌握汉长安、唐长安、明清北京城;(3).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的一般特点,熟练掌握明清北京故宫、北京天坛的空间构成和特点;(4).掌握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宗教空间的一般特点,熟练掌握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寺庙和佛塔的实例;(5).掌握江南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及代表性实例;(6).掌握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点;(7).掌握中国唐宋和明清两个时期大木结构形式和屋顶样式的特点。
1.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1) 掌握古希腊三种柱式画法、名称及特点,重点掌握雅典卫城的布局及建筑特点等。
(2) 掌握古罗马五种柱式画法、名称及特点;掌握古罗马的券拱技术;掌握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相同与不同;掌握古罗马广场及其它重要的公共建筑;《建筑十书》。
(3) 掌握拜占庭穹顶和帆拱结构做法,实例圣索菲亚教堂特点。
(4) 掌握罗马风建筑、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建筑及特点。
(5) 掌握文艺复兴建筑开端和结束的两个穹顶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生平、作品等;掌握文艺复兴在建筑理论上所做的贡献;掌握巴洛克建筑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实例。
(6).掌握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广场的主要特点,掌握洛可可室内设计风格。
1.3《外国近现代建筑》(1)重点掌握现代派五位建筑大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建筑活动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
(2)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流派发展的各种倾向。
(3)掌握现代主义之后建筑思潮。
2.建筑构造(上、下册)(1).对于第1章墙体构造掌握墙体类型及构造要求;掌握砌体墙与隔墙基本构造;掌握墙体节能与保温构造。
(2).对于第2章地基与基础构造掌握基础埋深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基础的基本类型与构造。
(3).对于第3章楼地层构造掌握地层基本构造;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层基本构造;掌握楼地层的保温和防水构造;掌握阳台与雨篷构造。
(4).对于第4章楼梯构造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掌握楼梯细部构造;掌握台阶与坡道设计要点;了解电梯与扶梯的组成及基本构造要求。
(5).对于第5章屋顶构造掌握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程序及构造要求;掌握屋面细部构造;掌握屋面的防水、保温与隔热构造。
(6).对于第6章门窗构造理解门窗构造原理及材料选择要求;掌握门窗构造要点。
(7).对于第7章变形缝构造掌握变形缝的设置要求;理解变形缝处的结构布置方案;掌握变形缝的细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