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

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

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
《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下面简要介绍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
1. 矿石采集:水泥生产的原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粘土、铁矿石等。

这些原料首先需要通过采矿作业进行开采,并运送到水泥厂。

2. 矿石破碎:通过颚式破碎机等设备对采集到的矿石进行初步破碎,将原料破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以便后续工序的进行。

3. 预混和搅拌:将破碎后的原料进行混合,并与适量的石膏、燃料等添加剂进行混合,形成水泥原料。

4. 烧成制备:将混合后的水泥原料送入煤磨进行粉碎,并进入旋窑或立窑进行煅烧,煅烧过程中原料逐渐变成熟料。

5. 粉磨制备:将煅烧后的熟料送入水泥磨中进行粉磨,形成最终的水泥产品。

6. 包装出厂:将粉磨后的水泥产品进行包装,并通过输送带等设备进行出厂,以便运送到建筑工地等使用。

以上即为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各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水泥产品,为建筑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持。

广州石井德庆水泥厂有限公司2500t扩建至5500t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

广州石井德庆水泥厂有限公司2500t扩建至5500t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

广州石井德庆水泥厂有限公司2500t扩建至5500t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广州石井德庆水泥厂有限公司2500t/d扩建至5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9M W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州石井德庆水泥厂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O O八年八月目录1总则 (1)1.1前言 (1)1.2编制依据 (3)1.2.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3)1.2.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 (4)1.2.3评价技术文件 (5)1.2.4批复文件及其它 (6)1.3编制目的 (6)1.4环境功能区划 (6)1.4.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6)1.4.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7)1.4.3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7)1.4.4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7)1.5污染控制目标 (8)1.6环境敏感点 (9)1.7评价标准和规范 (11)1.7.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1)1.7.2排放标准 (12)1.8评价工作等级 (20)1.8.1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20)1.8.2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 (21)1.8.3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21)1.8.4风险评价工作级别 (21)1.8.5生态评价工作等级 (22)1.9评价范围 (22)1.9.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22)1.9.2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22)1.9.3声环境评价范围 (22)1.9.4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22)1.9.5风险评价范围 (22)1.10评价因子 (22)1.10.1施工期评价因子 (22)1.10.2运行期评价因子 (23)1.11评价专题设置、评价重点 (23)1.11.1评价专题设置 (23)1.11.2评价重点 (24)1.11.3评价原则 (24)1.11.4评价工作程序 (24)2建设项目概况 (26)2.1原有工程概况 (26)2.1.1企业名称 (26)2.1.2企业性质 (26)2.1.3投资总额 (26)2.1.4项目地点 (26)2.1.7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 (26)2.1.8生产工艺流程 (26)2.1.9主要生产设施和设备 (28)2.1.10项目建设内容 (30)2.1.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3)2.1.12主要原辅料 (33)2.1.13主要燃料 (36)2.1.14配料方案及物料平衡 (37)2.1.15项目给排水 (39)2.1.16公用及辅助工程 (40)2.2现有工程污染源概况及治理措施 (43)2.2.1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
干法水泥是一种新型的水泥生产工艺,相较于传统湿法生产工艺具有诸多优势。

本文将从干法水泥的生产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生产原理
干法水泥的生产过程是指原料在破碎、混合、煅烧等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水的生
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传统的水泥生产工艺中需要使用水的环节,如湿法回转窑,改为以干燥炉代替。

在干法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在进入旋窑前会通过采用干式破碎设备进行原
料破碎,然后将原料混合均匀后送入旋窑进行煅烧。

由于没有添加水分,减少了煅烧过程中对原料的加热能耗。

技术特点
1.能源消耗低: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不需加入大量水分,减少了煅烧
过程中对原料的加热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2.热效率高:干法水泥的生产过程由于没有水蒸气从而减少了系统内
部的热量损失。

3.环保性能好:干法水泥生产中不需要处理大量的水泥浆液,降低了
对水资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水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

4.产品质量高: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水的影响,产品中的游
离钙较少,有利于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环境的影响
干法水泥的生产工艺相较于传统湿法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明显减小。

首先,由
于不需要大量的水泥浆液处理,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其次,降低了污水排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加有限;最后,由于热效率高,减少了能源消耗,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新型干法水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水泥生产工艺,在未来将会有更
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水泥质量控制篇(工艺专业)

水泥质量控制篇(工艺专业)

前言水泥工艺过程,通常简要地概括为“两磨一烧”,即首先将原料粉磨成生料,然后经过煅烧形成熟料,再将熟料粉磨成水泥。

这样的概括是仅就水泥生产中主要单元操作而言,对其它重要生产环节:如破碎、烘干、配料、均化、储存、计量、输送、收尘等等均未涉及。

但需指出,正是这些众多的次要环节,对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和经济生产,以及对水泥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都是不可缺少的。

基本定义水硬性凝材料在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以能在水中硬化,通常称为水泥(广义)。

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非水硬性的胶凝材料不能在水中硬化,而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故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如石灰、石膏等。

凡细磨成粉未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坚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按用途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油井水泥、特性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按矿物组成份: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等(一百多种)。

水泥工艺过程,通常简要地概括为“两磨一烧”,即首先将原料粉磨成生料,然后经过煅烧形成熟料,再将熟料粉磨成水泥。

这样的概括是仅就水泥生产中主要单元操作而言,对其它重要生产环节:如破碎、烘干、配料、均化、储存、计量、输送、收尘等等均未涉及。

代表当今水泥生产技术水平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具有单位容积产量高、热利用效率好、电耗低、污染小、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规模经济效益良好等特点,而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工艺节能化、操作管理自动化、环境保护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水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答:第一阶段:立窑技术的发展立窑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前奏,首先,在 1824 年英国人(Aspdin)阿斯普丁第一个获得波特兰水泥的专利,为什么说他是获得专利而不是发明专利呢?因为水泥的发明是延续了很长期的,不是说蓦地之间发明的,是在经历了罗马水泥、英国水泥等各种水泥不同时期的发展,到最后才发展为波特兰水泥。

水泥生产工艺与水泥余热发电讲解

水泥生产工艺与水泥余热发电讲解

日产量
窑尾
窑头
5000t/h
322000-354000Nm3/h 300-350℃
500t/h中环 保水务
426000Nm3/h 330℃
3200t/h
206000-226000Nm3/h 300-350℃
2500t/h
161000-176000Nm3/h 320-350℃
1300t/d
84000-93000Nm3/h 320-350℃

余热锅炉AQC炉(立式)

处理烟气量:380000Nm3/h 入口烟温:315℃

最高温度:450℃

含尘浓度:8~10g/m3

锅炉漏风系数:≤2% 锅炉烟气阻力:≤1000Pa

蒸汽压力:0.8MPa(a)

蒸汽温度:291℃
产汽量:25400kg/h
给水温度:60~75℃
热水循环泵2台
汽 轮 机
立窑的日产量已达250~300t/d。立窑又分普通立窑和机 械立窑,普通立窑采用间歇式生产,能耗热耗较高,产生的废气 量约3900立米/吨熟料,相当于2.5万Nm3/h ,粉尘浓度15g/m3。
新型干法旋窑煅烧
它是在旋窑煅烧增加预分解窑与悬浮预热工艺。
预热分解: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 回转窑部分功能。
从窟尾预热器引来的320℃左右的高温废气,分成二路:一 路经多管冷却器、混合室至窑尾袋收尘器;一路进出料磨作为烘 干介质,出生料磨的废气由磨房主排风机引入混合室与从高温风 机过来的废气混合后进入窑尾收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
据有关专家统计,每生产1t 水泥就要向环境排放1t 有害气 体。我国水泥工业的CO2排放量约为7亿t左右,S02在80万t左右 ,NOx在100万t左右。

水泥干法线和湿法线

水泥干法线和湿法线

标题:水泥干法线和湿法线技术对比分析在探索建筑行业的基础材料——水泥的生产中,我们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制造工艺:干法和湿法。

这两种方法不仅在工艺流程上有所区别,而且在能耗、环保、产品质量及应用领域上也各有千秋。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制程的技术特点及其优劣势,以期为水泥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首先,让我们揭开干法线技术的神秘面纱。

干法生产,又称干法旋窑,是将原料粉磨成细粉后,在没有液体介质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热处理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热效率高,因为它利用预热器对原料进行预热,充分利用了热量。

比如,一座现代化的干法旋窑每生产一吨水泥仅需要消耗约3000千卡的热能,而湿法线可能需要高达5500千卡。

相比之下,湿法线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制程,它通过加水将原料混合成浆状物质,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热处理过程来生产水泥。

湿法线的优点在于其产品颗粒分布均匀,质量容易控制,且对原材料的适应性较强。

然而,由于湿法线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较长的干燥时间,因此在能耗和生产效率方面不如干法线。

在环保方面,干法线同样占据优势。

干法线的废气排放量较少,且可以通过高效的除尘设备大幅减少粉尘排放。

例如,现代干法旋窑生产线的粉尘排放浓度可控制在每立方米几十毫克以下。

反观湿法线,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水的使用,废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从产品质量来看,干法线生产的水泥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强度。

这得益于干法线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煅烧,使得水泥熟料矿物组成更加完整,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能。

此外,干法线可以实现多种品种水泥的生产,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谈及成本和经济效益,干法线由于其低能耗和高自动化水平,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

据统计,相同规模下,干法线的生产成本要比湿法线低15%至20%。

这对于追求成本效益的水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尽管干法线在众多方面领先于湿法线,但后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水泥生产线的工艺演变

水泥生产线的工艺演变

水泥生产线的工艺演变水泥生产线的工艺演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

从最早的手工制作到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线,水泥生产工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1. 手工制作阶段在古代,水泥的生产是通过人工将河沙、黏土、苇杆灰等材料混合均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发酵,最后晾晒而成。

这种工艺简单而原始,产能低,质量也难以保证。

2. 平磨工艺阶段18世纪末,英国人斯慕尔·斯隆使用平磨机将石灰石和粘土混合磨碎,然后再通过筛网分离出细粉末,得到初步的水泥原料。

这一工艺的出现,使得水泥的生产工艺更加规范和高效。

3. 旋窑工艺阶段19世纪末,法国人普利茅斯·路易斯·维卡(Pierre Louis Vicat)研究出一种新型的水泥生产工艺,即旋窑工艺。

旋窑是一种能够180度旋转的巨型炉子,通过加热使得原料在炉内逐渐煅烧成水泥熟料。

这种工艺使得水泥的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

4. 流程优化阶段20世纪初,随着对工艺流程的不断研究和优化,水泥生产线的工艺趋于规范,生产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物料破碎、原料准备、原料烧成、水泥磨矿、熟料磨矿和成品包装等环节。

原材料的粉磨、冷却、热风回收等装置的引入都使得生产工艺更加完善。

5. 自动化生产线阶段20世纪中后期,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应用,水泥生产线开始实现自动化生产。

通过PLC、DCS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参数的精确控制和监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此外,智能机器人、自动分选设备等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需求。

6. 环保节能阶段近年来,环保节能已成为水泥生产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引入高效环保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如煤粉预热、余热回收利用等,可以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水泥生产过程中也开始采用替代燃料,如垃圾、废弃物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水泥的生产工艺可以简述为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

一、水泥生产的生料制备1 破碎工艺水泥生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

2生料的预均化工艺原料预均化,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

3 生料的烘干工艺烘干工艺是将生料通过烘干机加热干燥。

烘干设备有回转式和悬浮式烘干机、烘干塔等,回转式烘干机内温度约700℃,排放废气量约1300m3/t料。

4 生料的粉磨工艺二、水泥生产的煅烧目前大中型水泥厂多使用回转窑,小型水泥厂多使用立窑,我国还有50﹪以上的水泥仍使用立窑生产。

1 立窑煅烧立窑工艺的设备是静止的竖窑,分为普通立窑和机械化立窑,属于半干法生产。

立窑的日产量已达250~300t/d。

立窑又分普通立窑和机立窑,普通立窑采用间歇式生产,能耗热耗较高,产生的废气量约3900立米/吨熟料,粉尘浓度15g/m3。

2 新型干法旋窑煅烧它是在旋窑煅烧增加预分解窑与悬浮预热工艺。

生料在预热器以内悬浮状态或沸腾状态下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又在分解炉中加入占总燃料用量50~60%的燃料,使生料在入窑前的碳酸钙分解率达80%以上。

预热分解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

(1)物料分散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

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预分解技术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工艺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房地产业、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水泥生产中所造成的巨大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废气、粉尘的排放,对社会生态环境极具破坏性。

节能环保的水泥生产工艺是降低大气及水源环境污染的途径。

本文就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工艺进行探索。

[关键词]水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 tq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144-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水泥工业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绩。

笔者对新型干法多年操作的体会总结,希望能对新型干法水泥工作者围绕回转窑的合理操作从原料配料、原料预均化、预热及烧成一系列工艺过程的操作与控制方面给出一些意见。

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特点
1.优良的品质
本文采取了现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矿山开采、原料预均化、原料配料及粉磨、生料空气搅拌均化四个关键环节互相衔接,紧密配合,形成生料制备全过程的均化控制保证体系即“均化链”,从而满足了悬浮预热、预分解窑新技术对生料质量提出的严格要求,产品质量可以与湿法媲美,使干法生产的熟料质量得到了保证。

2.低消耗
从总体来讲,熟料热耗低烧成热耗可降到3000 kj/kg 以下,水泥单位电耗降低到了90~100 kw·h/t以下。

采用了高效多功能挤压粉磨、新型粉体输送装置大大节约了粉磨和输送能耗;悬浮预热及预分解技术改变传统回转窑内物料堆积态的预热和分解方法,熟料的煅烧所需要的能耗下降。

3.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悬浮预热、预分解窑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物料预热、分解过程的传热状态,传热、传质迅速,大幅度提高了热效率和生产效率。

操作基本自动化,单位容积产量达110~270 kg/m2,劳动生产率可高达1 000~4 000t/(人·年)。

4.减少污染,清洁环保
悬浮、预分解技术及新型多通道燃烧器的应用,有利于低质燃料及再生燃料的利用,同时可降低系统废气排放量、排放温度和还原窑气中产生的no2含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为“清洁生产”和广泛利用废渣、废料、再生燃料及降解有害危险废弃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5.装备大型化
装备大型化、单机生产能力大,使水泥工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单机生产能力最高可达10000 t/d,从而有可能建成年产数百万吨规模的大型水泥厂,大大的提高了水泥生产的效率。

6.生产控制自动化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控制装置、计算机及执行机构等对生产过程自动测量、检验、计算、控制、监测,以保证生产“均衡稳定”与设备的安全运行,使生产过程经常处于最优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消耗的目的。

7.管理科学化
应用it技术进行有效管理,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8.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要求的生产设备科技含量高,所占资源、地质、交通运输等条件都要求比较高,而且耐火材料的消耗亦较大,因此整体投资比较大。

三、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根据原材料种类和性质、所采用的生产方法、设备和生产规模不同,可对水泥生产工艺进行分类,我国以前使用的典型工艺主要包括立窑生产工艺、湿法生产工艺和干法生产工艺。

隋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国家对环保及节能的进一步要求,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将逐步取代其他工艺。

预分解窑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是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典型代表。

图1给出了我国日产4000t熟料的预分解窑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如图1)
来自矿山的石灰石1由自卸卡车运入破碎机喂料仓,经破碎机6和破碎机7破碎,送入碎石库内存储,然后由裙板式喂料机、皮带
输送机定量送往预均化堆场9。

粘土用自卸卡车输入或从工厂的粘土堆棚中用铲斗卸入粘土喂料仓,经喂料机喂入双辊破碎机破碎,经计量设备送入预配料的预均化堆场9。

石灰石和私土在预配料均化堆场自动配合,并均化成均匀的石灰石、粘土混合原料。

混合原料、石灰石及铁粉3各自从堆场由皮带输送机送往生料磨11的磨头喂料仓,经定量卸料、喂料送入烘干磨进行烘干与粉磨。

烘干磨的热气体来自悬浮预热器14排出的废气,启动时则借助热风炉供热风。

粉磨后的生料用气力提升泵12送入两个连续式空气均化库,进一步用空气搅拌均化生料储存生料。

均化库中的生料经卸料、计量、提升、定量喂入后由气力提升泵送至窑尾悬浮预热器14和分解炉15,经预热和分解后的物料进入回转窑锻烧成熟料。

回转窑和分解炉所用原煤4经烘干兼粉磨后,制成煤粉并存储在煤粉仓中供给。

熟料经算式冷却机17冷却后,由裙板输送机、计量秤、斗士提升机分别送入熟料库中存储。

熟料、石膏5经定量喂料机喂料送入水泥磨中粉磨。

水泥磨23
带有选粉机24构成所谓的圈流水泥磨,粉磨时也可根据产品要求加入适量的混合材料和熟料、石膏一同粉磨。

粉磨后的水泥经仓式空气输送泵25送到水泥库26中存储,一部分水泥经包装机27包装为袋装水泥,用火车或卡车运输出厂,另一部分由散装专用车散装出厂。

工艺流程如下:
1.破碎及预均化
(l)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石膏、煤等。

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

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磨机的产量。

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利于制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

(2)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

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

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转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5.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

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cao、sio2、a12o3等。

随着物料温度升高近时,cao、sio2、a12o3等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cao和sio2进行反应生成大量熟料。

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

最后由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6.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

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
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7.水泥包装
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三钙(3cao·al2o3)、硅酸二钙(4cao·sio2)、铝酸三钙
(3cao·al2o3)、铁铝酸四钙(4cao·a12o3一fe2o3)其中:cao:62~67%;sio2:20~24%;a12o3:4~7%;fe2o3:2~6%。

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序
从上述的日产4000t熟料的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不难看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可以概括成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这三大生产过程,但具体生产工序之多,远不只是“两磨一烧”三个工序。

一般而言,具体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工序:①原料、燃料、材料的选择及入厂;②原料、燃料、材料的加工处理与预均化;③原材料的配合;④生料粉磨;⑤生料的调配、均化与储存;
⑥熟料煅烧;⑦熟料、石膏、混合材料的储存与准备;⑧熟料、石膏、混合材料的配合及粉磨(即水泥粉磨);⑨水泥储存、包装及发运。

五、结束语
总而言,水泥行业是重污染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烟尘、粉尘排放量多,环境保护投资比例高。

水泥因其生产原料石灰石、粘土均来自自然环境,水泥工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负荷,实现节能、降耗是水泥企业
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