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梦想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的梦想》是本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框内容。

本课主要从历史的视角,阐述了中华民族千自年来追求小康的社会梦想;展现了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探索,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艰苦历程;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明晰了青少年要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相结合,明确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从而使学生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积极承担自己所担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并且本课对于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信息搜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能力目标: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实现路径和意义,培养用历史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培养信息搜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梦的内涵;了解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意义;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内涵要求。

教学难点:中国梦的内涵、价值。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方面成就的视频资料或文本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2)查阅搜集有关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方面的成就并做好记录。

《我们的梦想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的梦想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的梦想》导学案一、导言《我们的梦想》是一部描写五位年轻人追寻梦想的励志电影,通过他们的坚持和尽力,展现了年轻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本导学案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主题和人物,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电影《我们的梦想》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 分析电影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成长过程;3. 探讨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意义和困难;4. 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三、进修内容1. 电影《我们的梦想》的故事情节和主题;2. 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成长过程;3. 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意义和困难;4. 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四、进修步骤1. 观看电影《我们的梦想》,并做好观影笔记;2. 分组讨论电影中的主题和人物,分享自己的看法;3.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各组成员提出问题和建议;4. 思考自己的梦想,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5. 撰写进修心得体会,分享给同砚和老师。

五、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励志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和经验;2. 参与梦想实现的培训或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信心;3. 组织梦想分享会,邀请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梦想故事和经验;4. 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梦想计划,不息完善和调整自己的梦想路线图。

六、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的梦想》,我们不仅了解了追求梦想的艰辛和挑战,更懂得了坚持和尽力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有不息尽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希望同砚们能从电影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的梦想,英勇追求,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愿我们的梦想照亮前行的路,让我们一起尽力,共同实现梦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梦想的含义、梦想的重要性、如何树立正确的梦想观、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期待,有自己的梦想。

但他们可能对梦想的理解较为模糊,不知道如何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更不知道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梦想的含义,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3.培养学生具备规划人生、设定目标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梦想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重要性。

2.如何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3.如何为学生实现梦想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互相启发,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3.目标设定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制定实现梦想的行动计划。

4.激励法: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3.准备目标设定表,让学生填写并制定实现梦想的行动计划。

4.准备激励措施,以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成功人士实现梦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梦想?梦想对这些人的人生有何意义?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讨论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8.1 我们的梦想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8.1 我们的梦想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8.1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做自信中国人,共圆中国梦。

(二)主题概述:本单元从和谐与梦想的内在联系出发,明确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新征程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机遇和现实行动;做自信中国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条件和必然结果。

中华一家亲,圆梦路上,我们与祖国和时代共成长。

第七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有“我和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个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第八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有“我和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三)主题学情分析:(1)已有的认知基础: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学生思维水平快速提升,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

并且经过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等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

学生能够从爱国情感出发,反对分裂、反对暴力恐怖活动、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阴谋颠覆国家的行为。

学生基本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台湾问题的史实,对实现祖国统一有着殷切的期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梦想》这一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并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未来充满向往。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梦想多种多样,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教师,有的想成为艺术家等等。

然而,由于课业压力、现实因素等,部分学生可能对实现梦想缺乏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以积极的态度去追求梦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梦想。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梦想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3.视频:准备相关梦想实现的励志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励志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梦想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我们的梦想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的梦想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的梦想》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电影《我们的梦想》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一、导入(5分钟)1. 播放电影《我们的梦想》的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影的主题和背景。

2.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梦想,以及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二、观影引导(15分钟)1. 播放电影《我们的梦想》,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2. 在观影过程中,适时停顿,让学生发表对电影人物行为和对话的看法。

三、电影主题解读(20分钟)1. 请学生谈谈电影中主要传达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2. 分析电影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以及他们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

3. 讨论电影中的社会现实和故事背景对人们的影响。

四、学习反思(15分钟)1. 带领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对电影的理解。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电影中的精神内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五、延伸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计划。

2. 给学生布置一份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电影《我们的梦想》的读后感。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2. 提醒学生要坚定自己的梦想,勇敢去追求,并且实现。

这份《我们的梦想》导学案旨在通过观影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希望学生在这堂课中能够深刻理解电影中的主题,并且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成长和学习中。

愿每位学生都能够坚定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们的梦想》,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和实现梦想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导学内容:本次导学将通过阅读《我们的梦想》,引导学生了解梦想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重要性。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梦想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梦想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梦想》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 引导学生学会规划人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

4. 培养学生具备克服困难、勇于追梦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梦想的含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2.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克服困难、勇于追梦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梦想的含义、重要性及实现方法展开讨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追梦热情。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梦想实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

2. 讲解梦想的含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讨论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5. 制定梦想计划: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

7.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梦想,制定一份行动计划,并在下周分享进展。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梦想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梦想规划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生动性,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梦想与个人成长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

3. 考虑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融入到教学中,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分享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彼此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梦想》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认识实现梦想的途径和努力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念,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同时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他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梦想,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激发他们的奋斗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梦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和努力的意义。

3.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实现梦想的途径和努力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引导学生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

3.激励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认识到努力的意义,从而更加坚定地追求梦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激励性话语,用于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们的梦想是什么?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梦想,讨论如何实现梦想。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现梦想的途径和努力的意义。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进入新时代重要意义
重点
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我国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进入新时代重要意义
难点
让学生树立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意识,培养学生民族复兴我有责的胸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话题导入 :畅想未来中国
同学一:权利更有保障,生活更有尊严。
“有股热流涌向全身,厉害了我的国!”“振奋!自豪!看得心潮澎湃!”“咱们国家这五年真是干了不少事!”“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展览馆电子屏幕上展示着观众留下的一句句感言。这些喝彩和祈祷,汇聚成一种力量、一种信心、感召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你说我说: 参观“砥砺奋进中的五年”成就展,你有哪些感受?
2.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3.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
5.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6.中国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新授新课
(一)民族复兴梦
1.冷静思考:理解中国梦 同学一: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同学二: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同学三: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二、新征程 新时代
1、关注时政:2017年9—12月,“砥砺奋进中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网上展馆同步开展。成就展开幕以来,现场参观人数累计突破百万。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模型,让参观者具体、直观、全面、系统地感受到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2、“两个一百年”目标
二、新征新时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学生看材料思考:
参观“砥砺奋进中的五年”成就展,你有哪些感受?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生活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读书初步感知本课基本知识点
生活化教学理念
课堂小结
今天的我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希望同学们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民族复兴梦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
我们的梦想
一、民族复兴梦
7、知识传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分两个阶段:①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探究分享:今天的我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发展成果的分享者。试着画一条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生命线,设想你的人生轨迹,标明关键时间点和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
同学二:我有一个梦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同学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思考:生活畅想:你的心目中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学生阅读情境,谈理解
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讲授新课
一、预习教材,出示提纲
1.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3、知识传授:我国新的历史方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播放视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同学分享:结合生活和时政新闻,谈谈你对新时代的理解。
6、知识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③意味着中国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思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2、老师小结: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播放视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读 英文版》
4、知识传授: 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即:①到建党一百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能为实现民族复兴梦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9、拓展空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梦想,如“航天梦”、“航母梦”、“强军梦”、“大飞机梦”“体育强国梦”……
课外活动:各班开展“梦想大讲堂”活动,分享自己熟悉的筑梦故事。
四、教师总结:
五、随堂练习: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科《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的梦想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意识,培养学生民族复兴我有责的胸怀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