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动员民间资源,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等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公信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项目运作效率低下等,人们发现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提升

20 世纪 70 年代,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萨拉蒙教授说过,“我们正置身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 20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 19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动员民间资源,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等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但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失灵也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公信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项目运作效率低下等,人们发现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受到挑战,非营利组织面临着严重的公信力危机,它直接影响到了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对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制约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探求解决对策,从而促进非营利组织良性发展,唤起社会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重视,加快解决公信力不足的进程,更好地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一、非营利组织公信力

公信力的概念源于英文词Accountability,意指为某一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接受质询。在汉语中尚属一个新词,公信力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意思,主体指公众,客体指公共机构或公权力。公信力是一种关系范畴的概念,表示主客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体现的是非营利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概念,包含公众对非营利组织信用的期望和非营利组织对赢得公众信任的期望。即公众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信用情况的认知,判断是否信任非营利组织以及信任的程度;而非营利组织想要赢得公众的信任,提高公众的信任度,就需要具有相对应的信用品质。从客体的角度讲,公信力还指非营利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和支持的一种能力。

相关学者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需要包含四个方面。即法律公信力,指非营利组织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法治的原则。协商公信力,指非营利组织需要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给予高度响应。自由裁量公信力,指非营利组织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决断时,必须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正确的判断。展望公信力,指非营利组织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立法及政策制定中去。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维持公众及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现状

非营利组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首先兴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日渐显现,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随之而来的政治体制改革使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经济、社会领域留下了一些管理和服务“真空”,这种“真空”对非营利组织产生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社会格局逐渐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非营利组织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短短30年

的时间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已经从最初的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技术服务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到了全国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不同形式的非营利组织的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目前,非营利组织已遍及各行各业,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缓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力量、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公民道德意识、协助政府部门工作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公信资源,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公信度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环境及自身建设方面都相对欠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和支持不足,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不规范,自身能力有所欠缺,缺乏自律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而且,由于政府监管“缺位”、外部评估制度不完善和问责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着组织有效性的发挥,社会监督薄弱导致外部监督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和激励制度不完善导致内部自律性差,人力资源匮乏和筹资能力不足又导致自身能力不足,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面临着社会公信资源流失的威胁。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的表现

考虑我国的国情及非营利组织生成、发展的特殊社会环境,在提升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制约因素时应具有本土特色。发展环境的不适应使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乏制度支持,外部监督因素使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乏约束机制的保障,而自身能力的不足则是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资源流失的根本。

(一)发展环境

非营利组织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模式中,与政府、企业形成了互补的关系,它通过独立自治、公开竞争与志愿参与的机制,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保证了非营利组织公信资源的获取,这些都需要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还有完善的法制来保证。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很多是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而存在的,先天的自主性不足,

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不够,都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环境的不成熟,制约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1、自主性不足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很多是由政府直接建立或者从政府的党政部门派生而来的,为了体现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将原来属于本部门的机构转化成为行业协会挂靠在相应的职能部门下。它们的所有资源主要来源于政府,并且在组织、职能、观念、管理体制和活动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依赖着政府,成为政府行政权力的延伸,无法实现自我管理,依然作为政府附属机构发挥作用。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这种病态关系导致非营利组织自主性严重不足,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时往往无法摆脱政府的影响,将行政权力的弊端带入非营利组织,引发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使得非营利组织不能正常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远离公众,公信力的建立更加艰难。

2、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政府目前正在积极构建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法律制度框架,但相比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变迁,法制建设离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还有一段距离。依照国外经验来看,健全的法律法规环境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不够健全的法制框架会使非营利组织陷入“合法性困境”,使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合法性”受到来自“法律合法性”制约。非营利组织公信力需要依靠“社会合法性”来维持,因此,不合理与不完善的法律环境是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3、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不足

我国政府对待非营利组织的态度存在着矛盾性,始终都没有给予充分的信任。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政府希望从一些管不了,管不好的社会职能中退出,交由非营利组织来承接,由非营利组织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然而,又担心非营利组

织的出现会不利于管理。因此,在对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政策与管理上也采取了很多干预的方式,如人事权的任免、双重管理体制、“非竞争”原则等,这些不太信任的做法都严重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影响了其公信力的发展。一方面是资助性投入不到位,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我国至今尚未建立一套系统可行的针对非营利组织的专门的税收体系。同时又对非营利组织捐赠者优惠方面存在优惠不足,覆盖面小且执行不力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活动,非营利组织无法较好地获得社会资源和公众信任。

(二)外部监督

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决定了它需要承担大量的社会公共责任,必须对公众及其利益相关者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为了保证公共责任的有效实现就需要立起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然而,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政府监管“缺位”、社会监督薄弱、问责机制不健全都造成了外部有效监督的不足,制约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1、政府监管“缺位”

政府监管“缺位”在我国并不是指缺乏政府相关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而是表现为监督主体庞杂、责任分散化造成“监督主体缺位”的现象和官方双重管理主体的激励不足所造成的“管理组织缺位”现象。

2、社会监督薄弱

公众拥有对非营利组织监督的权利,了解、参与非营利组织的活动是产生信任最有效的方式。然而,在长期封建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公众对自己所拥有的监督权利意识很薄弱,缺乏主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的行为,从而造成公众监督意识薄弱。又因为我国至今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公民个人能有效参与到非营利组织的整个决策过程,缺乏制度化的公民参与渠道,只有一少部分组织出于自律会主动邀请公民参与,从而造成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途径。

舆论监督被马克思形象的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对非营利组织具有监查、监督的重要作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媒体机构对非营利组织问题的报道经常受到行政干预,致使媒体对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客观报道;其次,我国的媒体和舆论监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作为行政职能延伸出现的,对非营利组织常常只作正面的宣传报道,很少揭露它存在的问题,公众接收到的信息往往也是很片面的。最后,我国的媒体、舆论监督滞后于其他监督。在国外,非营利组织自身及政府部门的监督机构常常会根据媒体对非营利组织的曝光来追查和发现问题,而我国的媒体机构常常是在政府监督部门或其它监督机构发现并处理完问题之后才进行相关报道,其监督职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3、问责机制不健全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公共组织,涉及到大量公共资源的使用,宗旨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所以组织应该为其行为负责,承担起公共责任,而这正是非营利组织建立问责制度的前提与基础。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补贴,同时享受国家的减免税待遇,另外一部分资金来源于社会和企业的捐赠。因此,非营利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对政府、社会等交代资源流向及其效用。

目前,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方面的问责制度尚不完善,仅在相关法律的罚则中有所体现。不能够充分体现非营利组织应承担的公共责任,这样很容易导致其公共责任的缺失,从而引发公信力危机。

(三)自身能力

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最终来源于组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自身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公信力不足的直接因素。非营利组织的能力是指其动员社会、政治、志愿者等资源以实现自身宗旨的能力。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整体上自身能力不足,导致了组织发展空间不足,给社会公信资源的获取造成了很大困难。

1、组织使命感不强

理念和使命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灵魂,著名管理学大师杜拉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世界上使命感、责任感最强的组织,以点化人类和改变社会大众为目的,以使命为先,没有理念就没有非营利组织。”可以看出,使命感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非营利组织应该是以使命为先,以信念为动力的组织。但由于我国国情,很多非营利组织是根据政府需要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这种生成模式就直接导致了非营利组织缺乏明确的宗旨和使命。由于缺乏明确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使得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很难有拔地而起的能动性、创新性和艰苦创业的自觉性,导致其被动、盲目、短视、软弱和动力不足,最终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难以获得社会信任。

2、筹资能力不足

我国的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在筹款时都缺乏专业性,在筹款时常常是全民动员、全员筹资。这种筹资方式对于规模较大的组织是不可取的,每个组织内部都存在着分工,全民动员去筹资意味着组织所有成员放下目前的工作,这样做肯定会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行。因此,成立专门的筹款部门、组建专业的筹款队伍对于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的非营利组织是内部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基本上在筹款方面的能力都很差,专业的筹款意识薄弱,很多情况下都是等待捐赠或向国家财政申请经费。

3、人力资源匮乏

人才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由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人事行政化严重,在人才引进和组织领导的任命上存在很多人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行政化倾向导致组织成员整体质量不高,缺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这种情形势必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公信资源的积累。

目前,人力资源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组织成员双重身份现象普遍。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大多身兼数职,具有双重身份,担任政府官员的同时还担任着大规

模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职务。二是高素质人才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力不强的主要表现。非营利组织强调志愿性,不具有薪资优势,所以在高素质管理人才方面出现了很大的缺口,核心领导层整体水平偏低直接导致组织的能力不高、缺乏活力。三是缺乏专业化成员。专业化成员的缺乏突出表现为专职人员不足。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内部人员大多是志愿者,很多缺乏开展活动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人员的不专业,技术的不熟练,很难满足服务对象对非营利组织的要求,这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四、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对策

在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制约因素后,下面将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对策。创建适应性发展环境为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提升提供制度上的支持;构建外部监督机制为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提升提供约束机制;通过自身能力建设,完成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资源的积累。

(一)创建适应性发展环境

对于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政府其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建适应性发展环境。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应该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建立起在政府主导下合作的社会事务管理模式。这种相互合作是建立在提高非营利组织自主性,优化法律政策环境和加强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基础之上,只有在样才能保障非营利组织能够更好地提升公信力。

1、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

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三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共同组建成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体系。目前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主仆”关系并不是现代社会的合理状态,它已成为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积聚的主要障碍之一,解决之道就要是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

首先,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合理化定位以提高其自主性。政府首先应当进一步转

变政府职能,减少对非营利组织的干预,调整业务主管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对业务主管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在组织、职能、活动方式、管理体制上作明确的划分,实现政社分开。其次,明晰和规范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国家应调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打破所有制,减少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同时根据其性质、规模、效益和地位等综合指标来确定等级规格,不再套用行政级别,减少其行政色彩。在行政隶属和利益关系上割断与政府的直接联系,成为完全独立的组织,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主性。最后,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

2、优化法律政策环境

法律是一个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需要有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为了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非营利组织更加健康地发展,相关部门有必要在重新审视现行法律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积极修正和完善,努力构建出一个能覆盖整个非营利组织,并促进各种类型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法律政策框架。同时,整个法律体系应具备全面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减少非营利组织各种社会资源的流失。

3、加强政府信任和支持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属于新兴事物,在强调非营利组织自主性的同时,并不排斥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前期还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培育。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树立起非营利组织的良好形象,而且要引导公众正确认识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为组织更好地赢得社会公信资源提供支持。

首先,政府要建立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补贴政策。对从事社会事业的非营利组织,不论是从政府机构转化过来的还是民间自发形成的,都应根据其活动范围和社会效益的大小确定相应的补贴比例和补贴指标,制定财政补贴政策,把财政补贴充分应用到社会事业中去。其次,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持对非

营利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但要建立在保证非营利组织独立自治的基础上,因此,在资金支持的形式上可以更加灵活。最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从税法的角度界定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对这些组织免征营业税、所得税与增值税,促进其持续发展。从而鼓励社会各界向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进行慈善捐赠,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为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二)构建外部监督机制

非营利组织资源的获取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理应受到资源提供者的监督和约束。构建外部监督机制,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问责机制的途径,使其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1、加强政府监管

我们可以从政府监督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专门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机构,对非营利组织实施统一的监督和协调。这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可以定期组织非营利组织代表会议,将各类捐赠规范起来并协助非营利组织制定计划,作为捐赠者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联络机构,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审查和监督非营利组织的活动是否合法。

2、强化社会监督

公众监督意识的调动需要健全公民监督途径,我们可借鉴国外经验,设立公众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箱、网络等现代化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监督途径。现实中由于公众监督人数众多,非营利组织很难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进行问责交待,所以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设置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渠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非营利组织应当建立以公众为对象的报告制度,披露其提供服务状况、筹资进展、财务与投资报告、治理结构变动、年度重大事项、内部治理结构、捐赠情况、资金流向及使用效果等信息,使非营利组织在阳光下运作。只有当公众认为非营利组织的报告是真诚的,才会给予信任和支持,对其进行捐赠,

否则自己不会捐赠,也会告之周围人不要捐赠,结果将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资源的获取。

3、建立问责机制

建立对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是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对非营利组织问责的相关制度缺乏,很容易导致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缺失,影响组织健康发展,从而引发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不足,我们应当积极构建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

建立起捐赠者与受助者的问责机制。捐赠者与受助者都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捐赠者捐出资产后虽不再拥有所捐赠的财产,但是事先有权就该笔资产指定特别的用途,如果非营利组织违背指定的用途,捐赠者有权要求非营利组织返回该笔资产。受助者的问责体现在请求权与赔偿权上,有权要求捐赠人履行原先约定的给付义务,当受赠的非营利组织不履行合约义务造成损失时,有权要求进行赔偿,从而达到问责的目的。

完善媒体、舆论问责。媒体监督一般是通过新闻事件形成社会舆论,进而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与问责。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媒介暴露出的公益腐败案件也增多,案件公开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媒体与公众的评判下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最终使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充分体现了媒体、舆论在非营利组织问责中发挥的作用。

(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非营利组织是由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但其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源。通过建立使命为中心的组织文化,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组织赢得更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取更多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资源。

1、建立使命为中心的组织文化

以使命为中心的组织文化的产生、创立既要遵循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原则,又要与非营利组织本身工作的基本特征相结合。通常情况下,组织文化是在一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为适应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首先由少数人倡导和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传播和规范管理而逐步形成的。因此,每个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创立之初,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确定组织的核心理念,明确组织的使命。同时,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还要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根据环境变化重新调整组织的文化,一旦确认了新的组织文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就应在宣传教育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努力转变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使命为中心的组织文化。

2、提高筹资能力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捐赠大体上主要包括个人捐赠和企业捐赠。个人捐赠虽然单笔数目小,但积少成多,总量可达较大规模,而且是获取社会公信资源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有能力为非营利事业尤其是慈善事业作出贡献的潜在人群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个人捐赠积极性不高,个人捐赠所占比例很低。因此,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非营利组织可以设立专门的筹款部门,组建专业的筹款队伍,然后对潜在人群有重点地进行劝募。同时可以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建立与服务型非营利组织挂钩的专业劝募机构。

扩展资金来源,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探索与营利性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具体而言,非营利组织可以与营利性企业进行公益推广活动,营利性企业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捐赠给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也可以与营利性企业达成协议,进行共同主题的营销,通过做广告、派发产品和宣传资料等方式,双方共同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可以在收取一定费用或提取部分收入的条件下批准营利性企业使用其名称和商标,如农夫山泉公司与“希望工程”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每喝一瓶农夫山泉,您就等于为希望工程捐献一分钱”

的广告宣传已经家喻户晓。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在人才选拔方面,成立公开竞争的管理人才市场,保证那些具有专业知识和才能、能最大限度为组织目标和使命服务的人出任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舍弃政府选择高层管理人员的机制,用职业管理人员置换行政官员在非营利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入管理者公开招聘机制,通过人才市场的公开竞争使管理人才得到合理的配置。其次,在考核方面,成立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评估、咨询机构,建立合理的管理者业绩评估体系。管理者业绩评估体系包括人才市场评价和非营利组织内部业绩评估两个方面。

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通过一定的志愿行为体现,我国非营利组织需要努力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更多的志愿者,使志愿服务成为全社会取之不尽的源泉。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公众认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要积极为志愿者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为志愿者开设训练设施,提供培训经费等方式促进志愿者资源的开发。在政府创造有利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全社会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来,例如,可以考虑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个人一项重要的记录内容参加评定,此外,也可以作为对学生的一项社会要求,由非营利组织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定、记录。

六、结语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纽约区总裁乔治尼安说过:“非营利组织实质上是一笔巨大社会财产的托管人,经营的是赚取信任的生意,慈善从业者获取的是公众的信任,而不是金钱。”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讲,社会公信并不会因使用而减少,但却会因不重视而枯竭。即社会公信资源的获取不是没有成本的,至少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投资。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资源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它却可能被一次严重的事件被摧毁。因此,我们必

须重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维护。

参考文献:

[1]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陈漭.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 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与选择[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6] 魏定仁.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模式[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7] 萧美娟,林国才.NGO市场营销、筹募与问责:理论与操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 王方华,周洁如.非营利组织营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一个政府要保证稳健运行并让公众满意,取得公众信任至关重要。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如何面对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多样化评价,是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也把政府公信力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要求,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涉及的问题很多,目前可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增强制度创新的自觉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度建设对政府公信力具有根本性影响。制度法源明晰、构架合理,衍生的行政体制、工作程序才有说服力,政府才有公信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上了几个大台阶,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迁,但制度创新总体而言相对滞后。这是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增强制度创新的自觉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特别要处理好政府与人大两院、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首先,人大工作要适时“前移”。现在,在重大事项决定、预算、监督等方面,人大发挥更大作用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让人大工作适时“前移”,可以分散行政方面的压力。其次,法院、检察院工作要适度“后移”。遵循司法工作自身的规律,不宜鼓励法院、检察院过早介入经济活动,以防止公信力问题复杂化。最后,鼓励社会组织“上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为可以分担一些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公信力。应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变政府的“单边主义”为“双向互动”,建设服务型政府。所谓政府的“单边主义”,就是一切由政府说了算,很少让其他主体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这很容易导致政府的一些决策偏离公众利益,也容易导致政府工作缺乏连续性、随意性强、工作人员态度粗暴等,从而损害政府公信力。事实上,取得公众信任的公共政策、政府行为等应该是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结果,尤其是在制定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度,听取公众意见。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该变“单边主义”为“双向互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政府更多的应该是以议程设定者、重要参与者和促成公共问题解决的中间人身份发挥作用,而不应在“单边主义”思维指导下以“单边行动”方式面对社会和公众。

当前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对策分析

xxx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当前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对策分析学习形式: xx 年级: xxxx级 专业:行政管理 层次:专升本 姓名: 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二0一五年三月十三日

摘要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执政的基础、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行政权力分配不够合理、公共政策过程不够科学、民主参与制度不够规范、权力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备以及问责机制不够健全。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国家各项制度的健全与发展,因此,必须在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合理分权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监督制度、改进管理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公信力;政府;制度;对策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对诚信政府建设的愿望愈加迫切,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期待,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为社会公众的共识。政府公信力是衡量现代政府是不是有效政府的重要指标,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服务性政府建设息息相关。 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建立了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国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背景条件。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多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 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矛盾。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总体来说,我国政府公信力还是比较高的。 二、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我们可以将政府公信力分解为三个构成要素,即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及两者间的双向交流机制。作为公信力的主体,由于政府拥有更多的公共权力,所以相较于民众而言处于强势地位。由于公信力对于政府的存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政府应当自觉履行基本职能,完成民众预期,并接受一定程度上约束权力的制度安排。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和信任度是混合并带有个人特质的,当政府需要更广泛的支持时,就必须考察社会中最主要群体的需求,在各阶层间分配资源的过程中确保程序公平和必要倾斜,并努力争取可分配资源总量是不断上升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交流互动系统是一种输出与反馈的机制,从现实中看,大众媒体是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动员民间资源,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等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公信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项目运作效率低下等,人们发现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提升 20 世纪 70 年代,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萨拉蒙教授说过,“我们正置身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 20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 19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动员民间资源,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等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但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失灵也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公信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项目运作效率低下等,

人们发现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受到挑战,非营利组织面临着严重的公信力危机,它直接影响到了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对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制约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探求解决对策,从而促进非营利组织良性发展,唤起社会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重视,加快解决公信力不足的进程,更好地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一、非营利组织公信力 公信力的概念源于英文词Accountability,意指为某一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接受质询。在汉语中尚属一个新词,公信力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意思,主体指公众,客体指公共机构或公权力。公信力是一种关系范畴的概念,表示主客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体现的是非营利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概念,包含公众对非营利组织信用的期望和非营利组织对赢得公众信任的期望。即公众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信用情况的认知,判断是否信任非营利组织以与信任的程度;而非营利组织想要赢得公众的信任,提高公众的信任度,就需要具有相对应的信用品质。从客体的角度讲,公信力还指非营利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和支持的一种能力。 相关学者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需要包含四个方面。即法律公信力,指非营利组织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法治的原则。协商公信力,指非营利组织需要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给予高度响应。自由裁量公信力,指非营利组织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决断时,必须利用专业

建设诚信政府 提升政府公信力

建设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 建设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的是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巩固政府合法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社会、政府和公众等几个方面的原因。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加强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等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诚信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诚信政府;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41-02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意义 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是指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可见,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获得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以及政权稳固的重要尺度,对于构建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 其次,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在“5?12”大地震后,政府在灾情的发布、应急

群众路线与政府公信力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71519892.html, 群众路线与政府公信力建设 作者:叶昌友梅景辉 来源:《群众》2013年第09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中央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此重视,不仅因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因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改革托放进入深水区,在此情势下,党群矛盾、干群矛盾相对比较突出。并且这些矛盾的积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党中央在当前着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于当前国情、党情和民情的清晰认识,是为了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执政能力,提升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是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二者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而提升政府公信力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除着重提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外,还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坚持于群众路线,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党和政府的决策、行政、监督等各个环节中来,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第一,通过转变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和服务型政党,落实群众路线,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和服务型政党。而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政党的建设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坚决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才能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因为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利益需求,获得第一手材料,才可能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体制上实现社会主义改革的创新型转变。我们党和政府要实现体制的创新,必须不断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专家学习,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领导干部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只有向人民群众学习,才可能深入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在建设服务型政党上,我们要明确党和政府的服务对象是谁,即我们“依靠谁”和“为了谁”。我们党和政府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是为了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够体现出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意识和根本利益。 第二,通过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教育活动,让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形成思想共识,促进党和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有些领域之所以矛盾容易激发,除了利益导向的因素之外,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缺乏共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要将群众路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让人民当家作主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政府工

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

2003年第1期 第11卷(总29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 F SJTU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N o.1,2003  V o l .11 SUM ,N o.29  收稿日期:2002207215 作者简介:李 虹(1969-),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 李 虹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当前社会在倡导建立信用时所涉及的领域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唯独忽视了新兴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信用建设。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非营利组织信用失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该类组织发展的初始阶段,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社会公信力建设,并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证不失信。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社会问责;评估 中图分类号:G 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95(2003)0120032205 O n C ons truc tion of NPO ’S S oc ia l C re d it L I H ong (Schoo l of H um an ities ,Zhejiang U n iversity ,Zhejiang H angzhou 310027) Abs tra c t :W hen it com es to estab lish ing social credit ,individuals ,en terp rises and governm en ts are u sually the focu s of atten ti on ,w h ile the con structi on of social credit of new ly 2developed non 2p rofit o rgan izati on s (NON 2PRO F IT OR GAN IZ A T I ON ,N PO )has been igno red .T h is paper p ropo 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redit p rob lem s ex isting in som e N PO s ,that at the jun i o r stage of their developm en t ,such N PO s shou ld ex ten t effo rts in the con structi on of social credit and shou ld estab lish p ractical sys 2tem to en su re their h igh social credit . Ke y w o rds :non 2p rofit o rgan izati on ;social credit ;social respon sib ility ;app raisal 非营利组织(NON 2PRO F IT OR GAN IZ A 2T I ON ,N PO ),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非营利组织以开展人道服务、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环境退化、保障公民权利、帮助政府解决一些边缘问题为宗旨,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是20世纪社会组织的一种重大创新。美国资深社会学者赛拉蒙认为非营利组织为公民在追求公共目标的过程中得以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中介,代表了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①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 那些有服务公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 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组织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和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的组织。在公众的眼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非营利组织从事的是一项充满着爱心、善行和诚信的事业,它的口袋是透明的,它是让人可以放心的。但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信用失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全社会都倡导信用的时代,如何防止非营利组织的失信,如何用制度来保证这类组织高度的社会公信力,使之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试题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有关国际公益性事务中发挥作用的NGO可获得联合国体系的咨商地位(consultative status),获得这种地位的NGO即为国际非政府组织。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被作为国民精神大加倡扬,成为其公民社会的基础。 志愿服务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组织的志愿服务,表现为志愿者通过参与特定组织或共同组成一定的志愿者组织,以组织的形式或组织中成员的身份,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另一种是非组织的志愿服务,表现为志愿者为实现其价值和理念,以自我认知的回馈社会需要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评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评估是指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大小或高低进行评价、判断、预测的活动,是人们认识、把握某些事物或某些活动的价值的行为;狭义的评估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尽可能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实施过程中或已完成的项目、计划或政策的设计、实施和结果的相关性、效果、效率、影响和持续性进行判定和评价。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是指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宗旨,通过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取资金、人力等资源,并优化配置所获得的资源,组织、计划、控制项目的动作过程,达到项目的既定目标。 二、填空题: 1、非营利组织的三个基本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2、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是将其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 3、非营利组织有三种主要的决策类型:(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4、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组织的稳定和长期的发展)。 5、非营利组织投资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安全低风险)(有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保证基金的增值)。 6、财务预算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计划环节,通过预算给出的一个组织发展的蓝图。 7、引入(外部)审计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十分重要。 8、非营利组织筹款的市场主要包括(个人)市场(企业)市场(基金会/国际资助)组织(政府)市场(联合劝募)组织。其中(个人)市场最大。 三、简答题: 1、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第一,生存扶贫活动。第二,技术扶贫活动。第三,教育扶贫活动。第四,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第五,合作扶贫活动。第六,文化扶贫活动。第七,实物扶贫活动。 2、非营利组织项目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答:非营利组织项目评估是指对已经完成项目的目标达成情况、执行过程、成效、项目管理能力所做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3、非营利组织需要营销吗?为什么? 答:营销不是企业所特有的,非营利组织同样也需要营销。为了其宗旨,非营利组织使用营销方法来唤醒人们的意识,增加政治与社会的支持。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营销手段,来实现其各种目标。毫无疑问,营销将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模式有哪些? 答:第一,自主管理模式。第二,定期报告模式。第三,监督工作模式。第四,指令工作模式。 5、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第一,社会资源不足,公益产权基础薄弱。第二,双重管理限制,法律政策环境不利。

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获辖区内社会公众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它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政府公信力的的高低反映了人民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政府效率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克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各种负面因素和民众对政府的信用危机,化解信用危机的有效方法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治世理念,完善制度建设的公民参与机制,定位政府角色和保证制度建设的制度刚性与公正性,来全面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用能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论文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提高社会保障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所谓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升政府公信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增强政府公信力不仅是实现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增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 一、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政府公信力,是经济社会信用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部分,

如何提高公信力

如何提高公信力?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作为客体的公众和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的交流﹑沟通﹑劝说过程。三者在公关关系的静态存在和动态操作里浑然一体﹑密不可分。下面我将从公共关系主体的一个方面—政府公共关系出发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公信力?”这个问题。 政府公共关系是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以广大内外公众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类型。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塑造良好的形象,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协调﹑改善关系的政府行为。在如何提高公信力方面我们要注意到政府公关的两点特殊性:1 构成要素性质特殊。公关主体具有层次性﹑权威性和唯一性,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关客体的广泛性﹑复杂性﹑和相对性,可划分为外部公众﹑内部公众和辖区公众。政府手握着大量传播工具。2 公关目标人物特殊。政府公关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美誉度。 提高公信力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一个运用公共关系“对内协调求协调,对外交往求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常态公关和政府危机公关两方面公信力的具体提升方法。 政府在日常状况下,应用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教育推广政策等塑造形象和引领社会的活动,统称为政府的常态公关。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提升公信力:1 塑造政府形象。良好的形象是政府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也是赢得公众信任和支持,有效开展各

项工作的重要条件。2 通过思想﹑观念﹑态度﹑情感﹑信息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改善政府与内外公众的关系,营造有利于政府的内外环境。3 宣传意识形态,化解政府与公众的差距。政务公开机制﹑提升政府人员个人情况“透明度”让公众产生亲近感,扩大本人知名度,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4 对内进行文化培养和制度建设,为内部员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氛围为公信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对外表现出善治,推行政策实施,提升施政水平,举行惠民活动展现为民服务,培养公民意识。5 关注舆论导向,运用好媒介工具,及时总结了解公众的态度和意见,以便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6 以现有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基础,内设精简高效的公关机构,将分散的公关职能汇集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关活动,适度分担主要领导的公关压力,提高政府的公关功效;提升公信力的提高功效。 政府危机公关就是化解危机,重塑形象的各种活动。在危机状态下,在大灾大难面前,公信力的重塑和提高的任务更显艰巨。我只想从那么纷繁扰乱的情况里一信访工作为例,围绕如何提高公信力谈一下看法。 1 从实际问题入手,多措并举,开展公关。对症开方,包案下访,真情相助等具体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山东平度建立“便民利民信访”机制,伤残上访户张守平生活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浙江苍南开展“领导包案处理疑难信访专项活动”,一起八年未解的涉法涉诉上访案件画上句号。这些例子说明多措并举,能成功开展危机公关工作,无形中政府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 2 采取听证会,强调公民参与。卫生部发布施行的《卫生信访工作办法》规定,信访人对信访事项的处理意见不服,有请求复

政府公信力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而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的一种执政能力和执政资源。政府公信力事关政府存亡,是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保障。而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事情却反映了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在下降,本文以这些事件入手讨论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如何提高公信力。 关键字:政府公信力执政能力提高公信力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像北京举办奥运会,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大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崛起,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板。但是,在这些光芒的背后却隐藏着危险,而这些危险可能让我们的国家面临非常严重的困难。比如,厦门PX 项目事件,云南PX事件等这些事件在发生时政府曾经出面为群众解释利害,说服人们相信政府,可是结果他们不相信政府的言论,无论政府说的正确与否,人们都是选择抵制的态度。这些事情都说明我国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到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而我将从政府公信力这一角度讨论中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和解决办法。 2 问题的出现 百度网关于公信力的解释是:公信力是指在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品性,是指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信任程度。一般认为,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评价,也就是政府信用的问题,公信力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属于政治伦理范畴。具体来说,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机构的社会形象或道德评价的问题,即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一视同仁,主要是政府的道德形象。二是公众对政府机构和官员们行政能力的信任问题,即政府是否拥有对内管理好自身事务、对外管理好社会事务的能力,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同和满意。三是对各种政策的信任问题,即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公正可行,政策制定的程序和过程是否合法,各种政策之间的协同和衔接性如何,特别是新旧政策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连续性,能否得到公众的信赖等等。 过去大多数学者和政治改革家认定:政府公信度的提升依赖于政府业绩的提高,因而,公信力的提升也源自于提高政府绩效能力。不过比较以往的数据,如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4. 66万亿元,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则由381元升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然而2006年《小康杂志》调查发现,政府官员在“信用最差的5个职业群体”位居榜首[1]。这就让我们看到了政绩与公信力之间貌似没有直接的关联。还有不少人可能还记得:2011 年温州“7·23”动车事故发生后,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铁道部发言人的回答:“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了”。这样的事情被人们看作是当前政府公信力严重缺失的生动体现,而类似的事例则不在少数。应该说,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出现的公信力危机和近年来的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在这样一个“大众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政府行为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不再是无法解密的“黑匣子”,其所作所为可以被轻易曝光和放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那些被曝光的案例来看,不少地方政府显然还未做好在公众放大镜下运行和工作的准备,仍然以传统的执政理念和处理事务的方式来处理各种日常的或者突发的事件,其结果往往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质疑,政府公信力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流失。这也就导致政府公信力在逐渐下降,民众对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而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安全、民生等各方面的严重损失。 2 政府公信力重要性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公共治理的合法性根源。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府公信力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对政府合法性的确认,合法性与政治现象相生相伴,它是指社会性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协议或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动员民间资源,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等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公信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项目运作效率低下等,人们发现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提升 20 世纪 70 年代,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萨拉蒙教授说过,“我们正置身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 20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 19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动员民间资源,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等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但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失灵也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公信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项目运作效率低下等,人们发现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受到挑战,非营利组织面临着严重的公信力危机,它直接影响到了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对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制约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探求解决对策,从而促进非营利组织良性发展,唤起社会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重视,加快解决公信力不足的进程,更好地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日前,突然爆发的郭美美事件,让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们有些茫然无措,以前觉得具有官方背景的红十字会是最安全的捐款通道,现在看来或许远不完全是那么回事。政府专家媒体等公信力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在通常情况下政府专家媒体的信任危机并非各自孤立。他们往往都是拧合在一起出现,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在应对公共事件上的非真诚表态往往难以第一时间解除大众心中的疑惑,这时某些所谓的专家便会站出来通过媒体管道发表一些非公正的言论,试图平息民众的质疑,但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引发连锁信任危机,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公信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破坏起来一夜之间就可能丧失殆尽,如果不能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做保障,就难以形成有效合作的社会局面,这将极大地提高社会做事的成本,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 一、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执政党立足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学者们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旭霞在

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的主观原因

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的主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培育和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政府和社会组织自身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成效还不是很明显,这反映出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的主观原因。 第一,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缺乏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的支撑。一是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我国学术界对公信力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十多年,时间不是很长,学术积累相对比较薄弱,导致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对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公信力建设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第二,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由于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对社会组织公信力的一些基本问题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对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规律缺乏正确的把握,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从一开始就缺乏系统设计与整体规划,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途径、步骤等都没有明确的依据和规范,导致工作中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应付性、突击性和碎片化。 第三,社会组织公信力的根基定位存在偏差。一些社会组织不是面向社会和公众,通过增强社会公众的信任获取组织生存发展的资源与力量,而是将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政府身上,甚至把政府的认可与支持视为组织公信力的唯一来源。 第四,政府在促进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过程中,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以“行政担保”为主的方式,即以政府的信用权威来增强和保证社会组织的信用,减轻和打消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疑虑,提升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这种公信力建设模式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过度强调了社会组织的合法身份,夸大了政府公信力对社会组织公信力的支撑作用,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损害了社会组织应有的独立自主性,而独立自主性恰恰是影响社会组织公信力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五,社会组织缺乏公信力建设的内在动力。一是许多社会组织满足于业务活动的正常运行,忽视组织自身建设,对公众关于组织的意见和评价不闻不问或置之不理; 二是一些社会组织缺乏公信力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一些社会组织平时不重视公信力建设,等到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信任危机时才临时“抱佛脚”。 第六,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滞后。从政府监管方面看,一是监管体制不合理。目前实行的多元监管体制由于权限职责不清,加之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不仅没有形成监督合力,而且常常因相互推诿而导致监督缺位。二是监管机制不健全。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主要是一种“门槛监督”,社会组织日常运行情况的监督机制明显缺位。此外,政府监管主要依靠突击性集中清理整顿或运动式执法,平时的经常性监管不力。从社会监督方面看,一是社会组织利益相关者的监督缺位。二是媒体监督的缺位与过度现象并存。三是社会组织民间评估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位或失灵,必然对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社会组织很容易产生各种背离公益宗旨、玷污公益名誉的不良行为,严重损害组织的社会形象,导致组织信用水平和公众信任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缺位或失灵,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普遍信任就失去了依据和凭借,这将直接影响社会组织的公信度。 第七,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不力,社会组织缺乏应有的透明度与公开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现状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现状探究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簡称《報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在这个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它在给政府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良好形象的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政府公信力建设在这样大数据时代面临着诸多考验。 一、新媒体及政府公信力相关概念的内涵 (一)新媒体概念的内涵 新媒体指的是同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之类的传统媒体相区别的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传统媒体相比较,它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方式也更加多样。 (二)政府公信力概念的内涵 政府公信力是一种软实力的表现,通俗的来理解就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但目前这一概念在理论界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界定。政府公信力涉及2个主体,即信任方和信用方,信任方指的是社会公众,信用方指的是政府自身,根据出发主体的不同,对政府公信力的定义也有两个观点。第一种观点把政府作为主体,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政府公信力指的是政府通过自身信用获取公众信任的情况和程度。第二种则把社会大众当做此概念的主体,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评价。 本文认为政府公信力就是社会公众对于政府运用其权威及手中掌握的资源来服务社会大众的满意程度,程度越高,政府公信力就越强。 (三)地方政府公信力概念的内涵 由上述概念我们可以把地方政府公信力狭义地理解为,地方民众对于地方政府运用政府职能、利用手中的资源服务于他们的满意程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宁波市政府公信力建设现状 政府的信用是政府权威的重要基础,然而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大数据时代,政府的信用被一次次的消耗、一次次的撼动,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危机公关主体意识薄弱

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和公务人员的作风上,切实 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要求。为建设 依法规范、高效优质、民主公开、清正廉洁行政和人民满意的政府,确保我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省人民政府就改进机关作风,优化 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一)认真落实首办负责制。行政机关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首位在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办理事项的人员,必须热情接待、认真审查提交的有关材料。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并能够当场办结的,应当场办结;对当场不能办结的,应告知办结时间;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 场审阅,一次性告知应补足的材料。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 应告知承办部门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对属于本部门但不属于本机构职责的事项,要告知具体承办机构的名称和位置,必要时电话联系或 亲自引领其前往,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办理事项的进展情况。 (二)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行政机关所有面向社会办理的事项必须在法定期限或者法定期限以内本机关所承诺的期 限内办结。对特别紧急的事项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并不得加收任何费用。领导交办、批办事项,有明确规定时限的,按规定 时限办理,没有明确时限的,要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理结果应在规

定时限内向交办、批办领导报告,重要事项应及时报告办理的进展情况。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举报、申诉事项有明确时限的,要在规定期限内尽快办结;没有明确期限的,要在登记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分管领导批准,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具备条件的行政管理事项实行超时默认制,行政机关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决定,凡超过规定期限未做出决定的,一律视为同意。 (三)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行政机关所有面向社会办理的事项,要制定清晰的服务说明,告知服务方式、公布服务信息、明确服务责任,承诺办结期限,压滤机滤布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完善政务大厅工作制度和服务功能,切实发挥市、县政务大厅应有的作用。抓紧建设开发全省行政许可(审批)网络平台和系统软件,试行行政许可和管理网上审批。 (四)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省、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通过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政务信息。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行政机关应当在政务大厅或者服务窗口通过服务指南、查阅本、公示栏、触摸屏等形式,就行政许可或非行政许可及其它审批、管理、服务事项的办事职责、承办事项、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以及办事结果、办事纪律等向社会公开。已建立公共信息网站的,同时要通过公共信息网站进行公示。 (五)深化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本着减少审批、简化审批、规范审批、监督审批的原则,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审批)要素、条件。根据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清理情况适时废止、修订和制定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提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要整合审批权力,简化审批环节,明确审批权限,下放审批权

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 地靠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来塑造和体现,因此,制度是政府公信的核心层面。政府公信的制度包括围绕政府公信本身形成的制度和政府公信监督评估制度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开放的行政程序、责任机制建设等,后者包括鼓励公民参与的各项制度建设。 (二)政府公信的构建进行政府公信体系构建,将对我国公共权力的运行与公民的参与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开放的风险社会中,政府公信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构建。 1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公民的知情权对应于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因此,及时、畅通地向政策涉及的利益关系人和风险承担者提供有关政府决策、行为、预算、统计资料、财务披露等信息。并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时候,将相关的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向公众公开。因此,以公民为本位进行政府诚信的构建,首先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使政府成为透明的信息中心,这样做的过程和结果都无疑将是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在这个基础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将政府的行为、程序纳入制度化轨道。 2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首先要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树立权力的公共性观念,做到权力与责任相对应,政府应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权,全面、恰当地履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职责,不能有权无责,也

不能有责无权。政府是社会需求的制度化满足机制,因此,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权责对应的机制,对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做到及时、恰当的反应,采取果断准确的措施。因此,需要建立权责对应、灵敏高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对社会公众通过媒体、信访以及群体行为等反映的问题、需求和建议等信息及时了解、分析和处理。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还包括加强基层政府与社会在公共危机、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和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以便把握控制和解决当地公共问题的最佳时机。3建立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机制,将公民和社会组织纳入政府决策体系,既强化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又推动社会参与和监督的制度化。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单纯依靠政府是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要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政治、市场和社会领域的各种主体相互间的合作政府、公民及民间组织、企业对公共事务的合作将改变现有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尽可能地把利益不同的各方力量纳入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和科学程度,保证公共决策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形成一个上下互动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使政府切实承担起公共事务管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功能,从而彻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另外,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之间制度化的协商与合作不仅能够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民间组织来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的处理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增强公民-政府的互信,增加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从而维持较高的政府诚信度。总之,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它为公共权力提供合法性基础、为新型治理提供联结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其功能,这就要从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