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尝试用尺、放大镜等工具对所选择的对象进行观察,对并用语言或图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尝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与猜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大胆猜想,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珍爱生命,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科学知识:知道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初步感知动植物的形态、种类的丰富和有趣。

【本课是为学生在以后课程中全面学习动、植物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兴趣,体验探究事物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老师让大家回家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大家有收获吗?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自由汇报观察发现)

你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学生汇报观察方法)

关于这种动(植)物的观察结果有没有可以补充的?

(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补充完善)

【汇报过程应该围绕你观察的什么,发现了什么进行,及时发现不同的观察方法(看、听、闻……)和角度(全面、局部、对比……),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谁还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

(学生继续交流自己的成果)

每个人都进行交流时间太长,每个小组组内交流自己一下自己的收获,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完善。

(学生小组内交流课前观察及收获)

小结:感谢每一位同学的分享,其实,有关动物和植物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发现更多与它们有关的知识。

【学生充分的课前体验是本课成功的一半,使之在学习前对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探究方法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

一、我们的发现

1.将带到课堂的动物植物进行分组,分配到各组进行研究

我们的观察活动还将继续,有的同学把想研究动物和植物带到了课堂上,大家想不想发现更多与动植物有关的知识?

各小组老师都带来了什么进行研究?每个组交流一下,你们将怎样进行研究?研究过程要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研究的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

各个组谁来记录?记录的同学会很辛苦,加油呀!

老师也为每个且准备了一些工具,它们可以帮助你们发现更多。

(进行观察、记录、交流)

【从学生开始接触科学学科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是探究活动的最基本单元形式,分工、合作是小组的基本功能。在探究前制定探究计划,让探究变成更有目的性,培养学生活动的计划性。在这里设置的工具只是提示性工具,为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工具探究的方法,使用的决定权在学生自己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探究的需要进行选择】

2.在交流总结中学习观察方式、方法。

(学生发现鱼身上有鳞片、叶子上有叶脉……)

你们能去观察动物(植物)身上的一部分,这种方法很有价值。

(学生发现蚂蚁有触角、植物的高度、植物的根……)

你们能用放大镜(尺子)工具去观察,这种方法很意义。

(学生发现吊兰与月季花的花期不同、鱼的部分结构不同……)

能用对比的方法去观察,这种方法很好。

……

【学生的认识方式、方法、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发现探究过程中认识方法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明晰探究的方式与方法。科学教师应具有敏锐的嗅觉,灵敏的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将其放大,这样既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舞台,使师生在精神的交流中共同成长】

(教师为每个组发一张记录表,内容如下)

观察动物(植物)记录表

经过一会儿的观察,大家发现了很多平时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交流学习体会)

【自己交流学习体会是为了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光去寻找身边的知识,将思考引向深入】

其实,我们在观察动物(植物)时,只要改变一下观察角度,用一种新的观察方法,用心观察,就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观察的过程就是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寻找不同的观察角度,获取新知的过程,这不仅对课程本身,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不能

强调各种不同方法的本身,而让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3.让我们走出教室,继续对我们学校内的动物(植物)进行观察。

(学生对校内动植物进行观察)

二、我们的问题

1.根据观察,提出问题。

根据我们的观察,大家有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发现,这些发现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问号,带来很多思考。你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呀?

【应该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提出和分析问题,即为学生明确依据发现发问的方法,也为学生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记录)

(教师为每个组发一张记录表,内容如下)

我们组的问题记录表

请各小组把提取出你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1)如果遇大家可以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谁来回答?你是如何知道的?

(2)如果遇到大家都不能回答的问题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想什么办法来解决?

(讨论解决方法)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过:“没有伟大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我们可以利用猜想来初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是如何猜想的?为什么要这么猜想呢?

(继续交流发现与问题,将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想,做好记录)

总结:当我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去寻找答案,当暂时无法回答时,我们可以把利用我们的猜想,初步解决问题。

【对于我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猜想和假设,假设一个我们认为可能原因,然后对我们的猜想和假设进行证明,这也是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利用课本中牛顿的话,引起学生对这一方法的重视。当然猜想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并非空想】

2、我来模仿大家猜

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游戏规则就是一个同学模仿动物的运动,其他的人来猜猜看,他模仿是什么动物?

(指生模仿)

他模仿的是什么?它这种运动的有什么好处?

【模仿活动是对学生观察的总结,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于探究过程来说,更重要是发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东西】

三、我们的朋友

1.大家想对动植物更深入的研究吗?那我们应该和他们朋友,大家有兴趣参加吗?

播放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视频。

【激发学生的参与探究的热情,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主要由二部分构成,第一是为他们制作标牌,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二是长期的观察他们,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大家有信心做到吗?

(学生自由选定研究对象,做好观察记录)

(教师为每个组发一张记录表,内容如下)

第()小组观察记录

【拓展活动将学生的探究从课堂引到课余,将探究由浅薄引向深入。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能力和毅力,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教师在这过程中要不断跟踪、调查、评价、矫正,并在合适的时机组织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