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点分析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和食道反流病等。
虽然奥美拉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同时也需要注意它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方面奥美拉唑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胃酸的分泌,但同时也会影响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运作。
例如,奥美拉唑可能会导致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不适。
这些不适往往是暂时的,并不需要停止用药,但如果症状严重,应尽快咨询医生。
奥美拉唑可能会影响某些人的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咨询医生。
(3)其他方面少数病人用药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疹子等过敏反应。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会使血镁水平降低,尤其是长期使用和高剂量使用者,这可能会对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2.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抗生素奥美拉唑通常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和胃溃疡。
然而,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会降低奥美拉唑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
这可能会导致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更加明显。
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和抗生素联合时需要特别小心。
(2)其他药物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奥美拉唑会降低哌替啶和曲马多等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它们的血药浓度,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影响苯妥英、华法林等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增加它们的药效。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肠道药物,但需要注意它的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奥美拉唑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分析奥美拉唑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表 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心动过速 头昏头痛 白细胞减少 腹泻 总发生率
对照组(n=53)
2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6 14(26.4)
观察组(n=53)
1
2
1
2
6(11.3)
X2
7.401
-
P
<0.05
3讨论
经研究得知奥美拉唑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心动过速、头昏头痛以及白细胞减 少等,其且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在本研究中对照组为 26.4%,观察组为 11.3%,对比 差异明显(P<0.05),与既往研究一致。使用奥美拉唑后患者胃肠消化不良反应较轻者 可于停药后自行缓解。口服奥美拉唑后会改变胃液 pH值,若患者长期服用需每年做 1 次以上的胃镜检查,因奥美拉唑会对体内胃酸分泌进行长时间抑制,营造细菌生长繁殖 条件,增生嗜铭细胞且产生基底腺息肉,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甚至产生致癌现象。此外, 奥美拉唑还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头痛、失眠、头昏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 导致共济失调以及意识障碍。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头孢呋辛钠对老年肺气肿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以 2013年 1月 ~2014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62例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头孢 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作者:段谦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点。
方法:抽取本院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口服奥美拉唑,对照组予口服雷尼替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
结论:临床需重视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用药时要全面分析。
[关键词] 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 R96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050-02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苯并咪唑类质子泵抑制剂,也是新型高效胃酸分泌抑制剂,主要作用在胃黏膜壁细胞,以减低其中的H+-K+-ATP酶的活性,有利于抑制胃酸分泌。
目前,临床上此药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
伴随着奥美拉唑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本文将对本院的相关临床观察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经胃镜且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76岁,平均43.6岁;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胃溃疡17例,复合溃疡7例。
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2~70岁,平均41.9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胃溃疡19例,复合溃疡9例。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20 mg/d,2次/d。
对照组患者口服雷尼替丁20 mg/d,2次/d。
两组均连续服用28 d后停药,服药期间不加其他抗溃疡与抑酸止痛药物。
期间需及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予以处理。
分析奥美拉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以有效地 防治小儿 因输 注红霉索引起的疼痛减少静脉 炎的
发生 , 延长 留置时间。
1 . 3 疗效评定标 准 1 . 3 . 1 静脉炎 的诊断标 准 静脉 炎采 用美 国静 脉输液 护理
参 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献
学 会所制定 的诊断标准 。0级 : 没 有症状 ;I级穿刺部位发 红, 伴有或不伴有疼 痛 ; 1 I 级穿 刺部 位疼 痛伴 有发红和水肿 ; Ⅲ级穿刺部 位疼痛伴有 发红 , 条索状物形 成 , 可触 摸到条 索
细胞增生 , 使血管擘增厚 , 内皮细胞破坏 , 血管 内瘀血 , 周 围 组织 出现炎症 和水肿等反应 , 静脉滴注 时可产生局部疼痛等 不 良反应 , 从而导致输 液时间延长 。输液 过程 中患儿疼痛难
1 . 2 . 1 静脉 选择
穿刺。
两组患儿 均选择前 臂静 脉 , 要 求为初 始 采用 B D公 司生 产的 2 4 G静 脉 留置针 一
1 . 2 . 2 实验方 法
忍, 患儿家长的情绪焦虑 、恐 惧 , 直接影 响医患关 系 J 。 水胶 体敷料是 闭合性材料 , 它可 以在局部形成 张力 , 刺
激释放 巨噬细胞 以及 白介素 , 促进局部 血液循环 , 加速 炎症 消退 , 防治药 物引起 的疼痛 , 积极有 效 的保 护血管 , 是 防治 +J L 静脉输 注红霉索 引起 疼痛 的有效措 施 ; 水 胶体敷料 中含 有的高分子聚合体颗粒 ( C MC ) 可 以吸收渗液保持穿刺部 位干 燥, 减 少菌落 生长 , 其透气 不透水 , 可 以阻挡皮肤 外界 的微 生物 , 减少穿刺点 感染 的机会 , 减少 静脉炎 的发生 。经 临床 实践证 明 , 在小儿 接受红霉 素静滴 治疗 时使用水 胶体 敷料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摘要】奥美拉唑临床上主要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国内外应用广泛。
近年来,临床对它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本文就其对消化、血液、神经、内分泌、泌尿系统、皮肤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奥美拉唑(Omepraxole OME,商品名洛赛克Losec)是一种新型强力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临床用于治疗胃酸相关性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征。
随着应用的普及,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为了引起临床的注意,现将该药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消化系统1.1 胃肠道反应据报道[1],用OME 20~40mg/d治疗1369例患者,有5%的患者出现上腹痛,其余依次为胀气4%,腹泻3%,恶心25%和呕吐2%,平均发生率为3%。
上述可能与该药引起胃液酸度下降从而影响消化能力有关,也可能由于胃酸过少导致胃内出现来自肠道的细菌及总菌量增多而引起胃部炎症有关。
1.2 抑制唾液分泌庞寿玉[2]对国产组(A组30例)与进口组(B组36例)OME治疗活动性溃疡疗效比较,发现A组病人治疗后有3例口干(10%),B组病人治疗后有2例口干(6%)。
1.3 引起胃息肉病据报道[3],对11例患者用OME治疗,口服本品20~40mg/d,持续12个月或更长时间。
结果有4例出现胃多个基底腺息肉。
研究发现,口服本品20mg /d,用药1周,会诱导消化道细胞色素P450ⅠA基因暴露,可能导致致癌物前身转变成活性致癌剂,胃息肉病与这一原因有关。
1.4 诱发胃类癌报道[4]1例ZES患者,用OME 80mg/d,治疗5年半发生胃类癌。
10例健康志愿者服用OME 30mg/d,2周后,胃液中细菌总量、致癌性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盐浓度显著提高,血浆胃泌素亦明显升高[5]。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亚硝基化合物极可能是人类癌症的一类重要致癌物,而细菌在胃内的生长,可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6]。
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点分析

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点分析作者:邹检名黄畅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16期[摘要]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消化不良、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白细胞减少。
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需重视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服药时要全面分析。
[关键词] 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 R96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6-69-02奥美拉唑是临床常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其药理作用是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以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1],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
奥美拉唑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显现。
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6~74岁,平均(51.5±25.5)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5~73岁,平均(50.5±25.5)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点分析

( 河南省虞城县人 民医院药剂科 ,河南 虞城 4 7 6 3 0 0 )
【 摘 要 】 目的 对 奥 美拉 唑所 致 的不 良反 应 及其 与 其他 药物 的 相互 作 用特 点进 行 分析探 讨 。方 法 随机 抽取 在 2 0 1 0年 3月至 2 0 1 2 年 3月间 我 院 收 治的 消化 性溃 疡 惠者 病例 9 8例 ,将其 分成对 照 组和 观 察组 , 分别给 予 雷尼 替 丁和 奥 美拉 唑 进行 治疗 ,比较 分 析 两组 患者并 发 症发 生 率 。结果 经 比较 发现 ,奥 美拉 唑 能够 引起 多个 器 官的不 良反 应 , 与对照 组比较 两组不 良反应 发生率 差异 显著 。结 论 在应 用奥 美拉唑 过
细胞膜 中的质子泵 产生选择性 和非竞争 性的抑制作 用 ,进 而使 胃酸分 泌终端 步骤得 以阻断 ,对 胃酸分泌作用 产生强力 的、剂量依赖 性的抑 制效果 … 。本次研 究 中出于对奥 美拉唑所 致的不 良反应及 其与其 他药
物 的相互 作用特点进 行分析探讨 的 目的 , 对 我 院收 治的消化性 溃疡患 者分组 应用奥美拉 唑和雷尼替 丁进行治疗 ,比较不 良反应发生 率 。现 汇报结果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研 究对象 为我院收治 的消化性 溃疡临床病 例 ,共抽 取9 8 例 ,在分 成对 照组 和观 察组 后每 组4 9 例 。对 照组 中有男2 7 例 ,女 2 2 例 ,年龄 2 1 ~ 7 8 岁 ,平均 ( 5 3 ±7 . 3 6 )岁 。观察组 中有男 2 5 例 ,女2 4 例 ,年龄 2 2 ~ 7 6 岁 ,平 ( 5 2 . 5 ±8 . 2 5 )岁 。在这 9 8 例患者 中患有十二指肠 溃疡者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9月第18期总第168期China's rural health,September 2019,No.18,Total No.168 46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牛晓霞(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药库 256400)【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表现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以用药方案不同分组,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4/45)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14/45)(P<0.05)。
结论:奥美拉唑在治疗中会引起肾脏、消化、神经及血液系统发生不良反应,虽不良反应率低,但仍要加强管理,关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规范用药合理性,防止药效降低,提高奥美拉唑用药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9-0046-01奥美拉唑为新一代具有胃酸抑制作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可作用于胃黏膜的上壁细胞,抑制酶活性而抑制胃酸分泌,是应用于消化系统溃疡的常用药物。
在过去的临床治疗中,学者多认为奥美拉唑不会引发较大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然而,随着临床应用范围及应用量的增长,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发生开始出现有增长的趋势,引发临床的广泛关注。
因此,了解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对患者的后续治疗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90例患者开展研究,对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表现进行整合分析,并搜集材料探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0.82±2.77)岁,有53例男性,37例女性;90例患者以用药方案不同为依据分组,雷尼替丁治疗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为观察组,各有患者4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消化不良、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白细胞减少。
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需重视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服药时要全面分析。
标签: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是临床常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其药理作用是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以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1],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
奥美拉唑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显现。
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6~74岁,平均(51.5±25.5)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5~73岁,平均(50.5±25.5)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内镜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所有患者在此1周前均未服用过其他抑酸及抗溃疡药物,同时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本组60例患者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H20063168)20 mg治疗,2次/d,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以便于本研究。
1.3.2?对照组?本组60例患者均给予口服雷尼替丁(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H44021173)20 mg治疗,2次/d,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
1.4?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消化不良、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白细胞减少。
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作为新一代抑制胃酸药物,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消化不良、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白细胞减少[2]。
本研究将患者单一服用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与过去常用的抑制胃酸药物雷尼替丁相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提示奥美拉唑有与雷尼替丁相同的不良反应,且反应较同类药物小。
胃酸抑制类药物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服药期间可导致胃内pH发生改变,因此,可能出现一系列胃肠道反应[3],如消化不良、腹泻等。
据相关文献报道,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可造成胃酸分泌减少,从而为细菌的大量繁殖生长提供了可乘之机,长期抑制胃酸,嗜铬细胞增生可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甚至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另有报道显示,奥美拉唑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观察组不良反应各类型显示,出现2例头晕头痛,发生率为3.33%。
奥美拉唑作用于循环系统上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动过速,观察组60例患者中出现1例,发生率为1.67%。
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共用可能发生协同作用,临床常选择奥美拉唑与抗生素使用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溃疡,由于奥美拉唑的抑制胃酸作用,服用后会导致胃内pH值明显升高,每天20 mg奥美拉唑可以维持胃内pH在6~8[4],而抗菌药物中氨苄西林及酶化物只有在酸性环境下完全吸收,而当pH在6~8时,可致脂溶性降低,使非分子型药物增多,酯结构受到破坏,而四环素在pH 6~8的碱性环境下,将会变成难溶性游离四环素,使血液浓度下降,影响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宜选择上述抗生素。
奥美拉唑除了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外,还与华法林、地高辛、地西泮等发生相互作用,奥美拉唑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而地高辛在低酸环境下,药效维持较短,同时服用将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服用奥美拉唑后,要使胃酸正常分泌,需要停药后7~10 d,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如需使用地高辛治疗应在停用奥美拉唑7~10 d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奥美拉唑可使受试者的地西泮清除率降低20%左右。
奥美拉唑还与肝药酶代谢有关的药物发生协同作用,奥美拉唑对肝药酶P450有抑制作用。
此外,硝苯地平、苯妥英钠、氨基比林等药物也受奥美拉唑的影响,在合用时应充分考虑,以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肖真.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中注意的同题[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83.
[2] 张华冰,倪庆芳.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154.
[3] 邓秀娟,谭字军,蒋慧倩.奥美拉唑引起罕见不良反应可逆性精神错乱1例报道[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33.
[4] 李碧虹,陈君远,吴毅丹.奥美拉唑67例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