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合集下载

铀矿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的思考

铀矿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的思考

铀矿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的思考作者:覃华相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年第06期摘要:为结合当前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勘查现状,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该文分析了铀矿成矿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找矿思路及技术应用方向,一是结合地质学方法找矿,二是采用地球化学法找矿,三是采用地球物理学方法找矿。

这些方法与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赋存及成矿远景地质条件极其相符,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希望通过该文的论述,为有关工作实施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铀矿;勘查现状;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志码:A“铀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核工业发展资源,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但由于西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地质险要,勘查与探测、开采铀矿资源难度极大。

因此,立足于现阶段我国铀矿资源勘查技术现状及找矿前景,提出针对性的找矿技术实施和应用方向,对于铀矿资源的勘查与寻找及开采,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铀矿勘查现状及前景首先,据分析铀矿资源的矿床规模一般都是中、小型类型,这种类型的矿床占所有矿床总量的60 %。

但由于铀矿矿石主要由很多稀有金属元素及硫元素、磷元素等有色金属元素混合而成,因此其质量不高。

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已经探明的铀矿资源矿床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碳硅泥岩、砂岩、火山岩及花岗岩铀矿矿床。

而在这些不同类型的铀矿中,成矿年龄最小的铀矿矿床至今也已有几百万年。

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探明的铀矿矿床类型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这类铀矿矿床共计约200多个,此种类型的铀矿床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铀矿矿床,其累计赋存的铀矿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其次,虽然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其他类型的铀矿床,但在这些矿床当中,富含的铀矿资源总量占了我国铀矿总矿产总量的90 %以上,其中在已查明的铀矿储量中,花岗岩型铀矿矿床成矿条件和机理复杂,而在含煤地层及碱性岩中也分布着其他的类型的铀矿床,这些矿床地层、地质都为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成矿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多元化投资对策初探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多元化投资对策初探
益” 的原 则 , 一 步 理顺 铀 矿 勘 查工 作 权 的 流转 机 制 。 且 允 进 并
储量推算 , 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 1 0位之后 , 不能适应
发展 核 电的 长远 需 要 。因此 加 大 天 然铀 的勘 查工 作 成 为 目前
的 当务 之 急 。
2 .我 国铀 矿勘 查 工 作投 资主 体 单 一


铀 矿勘 查 工 作 多 元化 投 资 的 必要 性
1 .目前 我 国天 然铀 储 量 不 能 满足 未 来 发展 需求
铀 矿 作 为核 工 业发 展 的重 要 物 资基 础 ,是军 民两 用 战略
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成熟市场经济 国家里 , 能源矿产勘 查属商业性矿产勘查活动。虽然铀是重要 的能源矿产 和战略
【 者简介】 作 苏亚 莉 (98 ) 女 , 17 一 , 东华理 工 大学 地质 资源 经 济 与管 理 研 究 中心 讲 师 ; 马 杰 (9 0 ) 男 , 18 一 , 东华 理 工大 学 地质 资源 经济 与 管 理研 究 中心 讲 师 ; (江 西抚 州 34 0 ) 志 军 (9 8 ) 男 , 4 00 郑 17 一 , 中国光 大银 行 南 昌分 行 经济
2 0) 老 区建 设 0 D 1
LAo QU I J AN HE S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 多元化投资对策初探
●苏 亚 莉 马 杰 郑 志军
【 提
要 ]铀矿 是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 常重 要 的 战略 性 资 源 ,在 促 进 国 民经 济 增 长及 国 家 国 防安 全 方 面 有 着 不 可替 代 的 作
成 开 放 有序 的 铀 矿地 质 勘 查新 格 局 。《 意见 》 印发 成 为我 国 的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非地浸型铀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控制程度,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工作,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及类型条件、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3908-200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DZ/T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闭坑矿山地质报告编写规范ZBD10001-1999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3 铀矿勘查的目的、任务3.1 目的铀矿勘查最终目的是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或矿业权流转提供铀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任务3.2.1 预查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铀矿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3.2.2 普查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物探、化探异常区,进行地表野外工作和施工少量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3.2.3 详查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详查区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

3.2.4 勘探是对勘探区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并通过可行性研究,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4 铀矿勘查研究程度4.1 地质工作4.1.1 预查阶段收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在预查区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选择一至数条路线进行的综合铀矿地质路线踏勘。

4.1.2 普查阶段收集各种地质资料,研究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和铀矿成矿远景,在普查区采用(1:50000)~(1:10000)铀矿地质填图,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的物探和化探方法。

4.1.3 详查阶段在详查区通过(1:10000)~(1:2000)的铀矿地质填图,合理选择(1:5000)~(1:2000)的物探、化探测量,并综合运用其他有效的勘查方法,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及次生变化等矿床地质特征。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都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用途和战略意义不同,有些矿产资源可以作为重要的发电物质,比如铀矿,是核电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针对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略做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铀矿;找矿前景;找矿方向前言:按照矿床的规模,中型铀矿和小型铀矿在整体的铀矿矿产资源分布中占据60%左右,但是这类矿产资源的质量相对不高,里面通常会参杂一些其他的物质[1]。

在矿床的开采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矿床进行综合的分析,包括矿床的赋存类型和矿床的分布范围[2],通过对目前铀矿床的了解,主要的矿床类型大概分为花岗岩铀矿床,火山岩由矿床和砂岩铀矿床等等。

铀矿对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也大力开展铀矿的探索[3],并进行不断地技术优化和创新,铀矿的储量、开采技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1铀矿的成矿规律铀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铀矿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大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区域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类型也存在差异。

南方区域主要以花岗岩型为主,而北方主要以火山岩型和砂岩型矿床为主,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中,含煤地层的碱性岩中铀矿床具有找矿潜力。

关于铀矿的找矿技术和找矿方法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近些年来,关于铀矿的开采技术和方向有了更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矿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铀矿找矿前景分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矿产储备量的比例相对较少,其中铀矿床在含煤的地层中储量是最少的,但是根据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分析,我国仍然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

世界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近东西向欧亚巨型铀成矿带以及环太平洋巨型铀成矿带,这两条成矿带均横穿中国。

铀矿地质总复习

铀矿地质总复习

铀矿地质总复习第一节铀资源、生产和需求一、铀的发现和应用3个发现、3个阶段:铀元素的发现(1789)、铀放射性的发现(1896)、铀核裂变能的发现(1938)、核能的利用与其它用途的开发(现在)。

二、铀资源勘查、生产和需求介绍了世界上铀勘查、铀资源、铀生产和铀需求的现状。

介绍了中国的铀政策和铀需求。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铀资源勘查的一般概念一、铀矿资源地质勘查概念铀矿资源地质勘查包括铀资源评价和铀资源勘查两部分工作。

二、我国现行铀资源勘查的一些基本规定和指标铀矿一般工业要求、矿床规模、矿石品级、矿石工业类型。

第一章绪论铀矿的一般工业要求(重点掌握P8、P184)?铀矿的边界品位为300×10-6、最低工业品位为500×10-6、最小可采厚度为0.7m、夹石剔除厚度为0.7m 。

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边界品位为100×10-6 ,边界平米铀量为1kg/m2。

第一章绪论第三节我国铀资源勘查状况一、我国铀资源勘查简史二、我国已探明铀资源储量的基本特点?1)资源分布广;2)产出相对集中;3)矿床类型多;4)单个矿床规模较小;5)矿床以中低品位为主,矿体厚度较小;6)共生、伴生的矿产种类多。

(重点掌握P10)我国已查明的铀矿资源主要集中于5个铀成矿省和3个铀成矿区,即华南活动带铀成矿省、扬子陆块东南部铀成矿省、天山铀成矿省、祁连—秦岭铀成矿省、华北陆块北缘铀成矿省,以及鄂尔多斯盆地铀成矿区、二连—侧老庙盆地铀成矿区和滇西铀成矿区。

三、我国国土铀矿地质勘查程度四、我国铀资源潜力和发展战略第二章铀地球化学概论第一节、铀的性质铀的价电子层结构为5f36d17s2,铀具有变价的特征。

铀失去全部价电子后最外层电子为8个,趋于惰性气体型,故属亲氧元素(重点掌握P14)。

铀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亲氧性,2、变价及价态转换性(在自然界只有四、六两种价态,即铀所处的环境为氧化条件时,四价铀变为六价铀。

由氧化条件转化为还原条件时,六价铀变为四价铀),3、呈络合物出现的特性,4、与某些元素电子层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相似,铀与Th、Zr、REE等有广泛的类质同象置换。

陕西丹凤三角地区铀矿勘查现状及资源潜力分析

陕西丹凤三角地区铀矿勘查现状及资源潜力分析

陕西丹凤三角地区铀矿勘查现状及资源潜力分析[摘要]丹凤三角地区是指位于我国祁连-秦岭铀矿成矿区东南部的陕西省商洛市以东直抵陕豫省界,由商丹断裂与蔡川断裂夹持的三角形区域,是我国铀矿的后备资源基地之一。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过40年两代铀矿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丹凤三角地区共发现中型铀矿1个,小型铀矿5个,共圈定铀资源储量×××余吨。

现阶段丹凤三角地区共发现的铀矿矿床成因类型共三类,分别为花岗伟晶岩型、白岗质花岗岩型和构造热液型,其中以花岗伟晶岩型铀矿规模最大,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铀矿花岗伟晶岩构造热液远景区1铀矿主要认识1.1铀矿的主要类型及分布对于丹凤三角地区的铀矿类型,历来认识不尽统一,笔者通过近年来对丹凤三角地区的野外实地观察,结合资料的综合整理,基本将区内的铀矿归为三类:赋存于岩体内接触带,具明显花结构归为白岗质花岗岩型;将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受花岗伟晶岩脉控制的铀矿归为花岗伟晶岩型;受构造控制的铀矿归为构造热液型铀矿。

1.2铀矿资源储量现状现阶段,丹凤三角地区勘查程度达普查以上的矿床共6个,总资源储量×××吨,可分为3种类型:花岗伟晶岩型铀矿,主要有商南县光石沟铀矿床、小花岔铀矿床,总储量×××吨,占61.88%;白岗质花岗岩型铀矿(即罗辛型铀矿),主要为陈家庄铀矿床,资源量×××吨,占20.39%;构造热液型铀矿,主要有张湾铀矿床、高山寺铀矿床总资源储量×××吨,占17.73%。

2铀矿找矿方向及资源潜力分析铀矿找矿方向分析:从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二四大队在陕西省丹凤三角地区的找矿历程可看出铀矿工作者对丹凤三角地区铀矿找矿工作认识的基本过程,从最初的构造热液型铀矿普查到白岗质花岗岩型铀矿普查,最后定位于花岗伟晶岩型铀矿的勘查,初步认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在丹凤三角地区的找矿潜力较大。

中国铀资源的潜力与前景

中国铀资源的潜力与前景

矿潜能 ,努力变资源潜力 为现实 , 为
“ 五” 期 , 十 后 随着 地 质勘 查 行
在北 方系 统实施 中新 生代沉 积
我 国核 工业 的可持 续发展提 供 资源 业的复苏 , 中国核 工业地质局审时度 盆地 地浸砂 岩 型铀矿 的调查评 价 和 保 障。 不仅使 新疆 伊 犁 、 吐哈盆地 地 势, 铀矿勘 查部 署 方案 由单 一 “ 主攻 勘查 ,

个特大 型砂岩 型铀矿 床 ,四个大 万平 方公 里 ,工作 程度 较高 的地 区 的区域评价 较 为薄 弱 ,深部 勘探极 的地 区 1 0多万平 方公里 ,工作 程 0
形 成原 因有三个 方面 :一是 国
型 基地 的落实 ,改变 了我 国北 方砂 约 1 0万平 方公里 ,工作程 度较 低 为不够 。 0 岩 型铀矿 资源 的区域分 布格 局。 铀 资源 区域评 价也取 得 重要进 度极低 或空 白的地 区还有近 3 0多 家 总投入不 足 ;二 是 历史上 大起大 6
面 对核 电快 速 发展 的形 势 , 我 重点。 从技术方 案上确 立“ 筹规 划 , 厘定 出 8大远景探索 区。 统 们深深感到 ,需要认真 回顾总结 , 科 合理 部 署 , 近 兼顾 ” 原则 , 立 2 思路不断创新 成果不断凸现 、 远 等 树
学分析 中国的铀资源 , 坚定不移地实 “ 学勘 查 、 性找 矿 ” 7年来 , 矿地质找矿成 果可 以 铀 科 理 的理念 , 制 并 施 国家铀资源勘查战略 , 充分发挥找 定相应 的技术 路线。 说是非 常喜人 的。
和研 究成 果 荣获 了 2 0 0 7年 度 国 家
扩大 , 推进重点成矿区带的资源 逐步
科技进步一 等奖 。 这是核地质 系统继 1科学部署 南北兼顾 潜 力评价 ” 的思 路 , 时 开展 了北方 及 、 20 0 5年 吐 哈 盆 地 铀 矿 找 矿 成 果 、 20 0 1年前 ,全 国地质勘查行业 四大 区和 南方 四大 区的勘查 规划 研

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摘要】本文通过对铀矿资源潜力进行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探战略的研究,得出铀矿勘察的策略是:立足国内、满足需求、增加储备、适度超前的基本方针,由于我国铀矿资源矿石品位偏低,通常有磷、硫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与之共生或伴生。

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含煤地层中铀矿床、碱性岩中铀矿床及其他类型铀矿床在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矿潜力。

【关键词】资源潜力;战略;勘探1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成功了核弹和氢弹,在这之前,对铀矿资源的地质勘查早已进行了数年。

从1955年开始,半个多世纪以来,开展的铀矿地质工作越来越大,航空反射性测量已经完成300多万平方公里;地面重点地区勘查已经将近100多万平方公里。

我国铀矿的分布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南方(图1),占总储备量的60%,可供地浸开采的铀矿及浸砂岩型铀矿仅仅是总量的8%。

铀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山和盆地,开采环境比较恶劣,有的地方地质工作都没有开展,比如说西藏地区、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内蒙西部等地区,这些地区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地质工作展开难度比较大。

地质工作开展的地区勘查的钻探深度不够,总的勘查钻探深度不足300万米。

目前已经探明的硬岩型铀矿床大部分深度在500米之内,很少数的深度达到1000米,但是开采深度仅仅在400米左右,有的矿床在500米以下显示出了非常好的矿体。

铀矿地质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工作的重点已经由南方寻找转移到北方,虽然到目前为止时间很短,投入相比较与南方较少,但是成果非常显著,重点地区的勘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铀矿的前景翻开了新的一页。

虽然近些年对南方的铀矿地质勘探没有太大投入,但研究工作和调查也在继续进行,在对一些现在进行开采的铀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信息,开采出的矿物比当时勘探时矿物的品味高出许多,从这写信息可以看出,这当中还存在着新的控矿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寻找可 地浸砂 岩型铀 矿 , 初 始阶段 主要是学习借鉴 前苏联及其他有 关国家的理 论和经验 , 但经过 10 多年的探索 、 实践 , 体 现中国地质条件 特点的铀成矿地 质理论和找 矿方法得到了较大 的发展和丰富 , 如在前苏 联 “次造山 带控矿” 理论 基础上提 出盆地动 力学体制转化的 构造背景对铀聚 集成矿的重 要性 ;提出 “ 穿欧亚大陆铀 矿带” 东段大致 与 “中央亚洲活动带” (又称蒙古弧)重合 , 应加强该带在我 国境内部分的研 究和找矿工 作 ;构造 体系 、 沉积建 造体系 、 水动 力体系 (及它们的演化) 和成矿作用的过程及特点成 为找矿研究 的 “ 四位一体” 内 容 ;提出 “特 定的盆地中铀富 集成矿可 能与油 (气) 还原 作用 关联” , 在构造 活动 较强 的地 质环 境下
· 262 ·
铀 矿 地 质
第 20 卷
“动中找静” , 在稳定 克拉通盆 地中则 “静中 找动” , 在大型砰地的次级构造单元中 “隆中 找凹” 、 “坳中找升 (掀斜)” ;铀矿预测在前 苏联总结的 “大地构造 、 水文地质 、 古气候” 三大准则为 主的基础上发 展了 “铀 源 、 岩相 古地理 (砂体)、 区域性还原作用 、 新构造运 动” 等预 测准则 ;对于铀源 , 提出 有时 “转 生铀源岩 (体)” 比前寒武纪古陆 (或中间地 块)上的富铀岩石对铀的外生成矿更为重要 ; 对含矿岩石建造在 传统的沉积相 、 地层沉积 韵律分 析基 础上 , 引 进了 现 代沉 积 学概 念 , 加强了层序地层与 沉积体系分析 ;从找矿实 践中总结出来的 一套 “ 找矿判 据” 和 探测技 术也行之有效 ;技 术标准体系框架 基本形成 等等 (核工业 216 队 、 208 队 、 203 所 、 北京 地质研究院 、 航测遥感中心等)[ 1~ 5] 。上述新 的地质理论和观点 , 对铀矿地质工 作中的进 一步思维创新和直 接指导找矿都 具有重要作 用。

20


5

20 04 年 9 月
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
Vol .20 No .5 Sep . 2004
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①
张金带
(核工业地质局 , 北京 100013)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和 铀资源潜力 的概略分析 , 提出铀 矿地质 勘查的战 略 是 :政府应对铀矿地质勘查进行长远规划 , 坚持 “立 足国内 、 增 加储备” 的基本 方针 (“ 增 加储备” 应包括积极利用国外铀资源), 以 “ 主攻地浸砂岩 型铀矿与积 极探索其它 经济型 铀矿相 结合” 为基 本 勘查 战略 , 以 新的成矿地质理论体系为指导 , 运用先进的勘查方法技术体系 、 G IS 预测 方法体系 和数 字化地质图件系列进行铀矿地质勘查为基本技术思路 , 加快摸清和查明我国潜在铀矿资源 , 为核 工业 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
第 5期
张金带 :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 261 ·
矿田进行勘 查 。 西部地区 仅在新疆局部 (伊 犁盆 地南 缘 等)、 陕甘 局 部 (秦 岭 、 龙首 山 等)、 内 蒙局 部 (侧老 庙 盆 地 、 乌 兰 察布 坳 陷 、 克什克 腾 地 区等)、 辽 东 (连 山 关地 区 等)、 云南局部 (龙川江 、 临沧地区)等地区 有较高的铀矿地质 勘查程度 , 其它 大部分地 区铀矿地质工作 程度较低甚 至极低 。 如 :西 藏自治区铀矿地质 工作几乎为空白 ;青海大 部 、 新疆 的南疆大 部 、 内蒙 西部 (巴 丹吉林 及其相邻盆地)、 川西大部 、 云南大部也极少 进行过铀矿地质 工作 ;准噶 尔盆地 、 吐哈盆 地 (大部)、 三塘湖盆地 、 焉耆盆地 、 库米什 盆地 、 酒 泉盆地 、 敦煌盆 地 、 潮 水盆 地 、 二 连盆地 (大部)、 巴音戈壁盆地 、 鄂尔多斯盆 地 (大部)、 松辽盆地等 20 余个巨型 、 大中型 沉积盆地及滇西地 区工作程度较低 , 大部分 只达到 1∶500 000 ~ 1∶250 000 的铀资源区域 调查 (评 价) 程度 。 西 部中 、 新 生代 沉积盆 地用于铀矿地质勘 查的钻探工作量 , 仅占铀 矿地质勘查总钻探工作量的 10 %左右 。
பைடு நூலகம்
取得重要突破 , 其它地区的探索也取得重要进 展 , 从而展示出我国铀资源潜力的新的前景 。
伊犁盆地南缘在东西走向近 100 km 范围 内已探明 512 、 513 、 511 等矿床 , 外围尚有较 好的远景显示 。查 明在中下侏罗 统水西沟群 Ⅰ 、 Ⅱ 、 Ⅲ 、 Ⅴ 、 Ⅶ 等多沉积旋回成矿, 提 交了资源储量 , 成 为我国第一个 具有一定规 模的可地浸砂岩型 铀资源开发基 地 。 吐哈盆 地在西南缘查明了 规模较大的铀 矿带 , 控制 了相当的远景资源 。 鄂尔多斯盆 地查明含矿 层位稳定 , 分 布范围广 , 有可能找 到超大型 规模的可地浸砂岩 型铀矿床 。二 连盆地最近 发现有近百公里的 有利成矿砂带 , 经初步钻 探 , 预测可能赋存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 近 10 多年的找矿实践证明 , 我国大型可地浸 砂岩型铀矿床不 仅在褶皱带中的 大型山间盆 地可以找到 , 而且 在构造多旋回 的巨型克拉 通盆地取得重大突 破 。 矿床不仅 在构造斜坡 带部位产出 , 而且 在隆坳相间中 的坳陷或断 陷部位也有成大矿 的可能 。 查明 的赋矿层位 从中下侏罗统占主 要地位 , 已延 伸到下白垩 统及第三系 , 并且 在上三叠统也 发现较多疏 松砂体和矿化线索 。 找矿类型由 以层间氧化 带型为主 , 到现在 已发现某些特 殊古河谷型 铀矿也具有值得重视的资源潜力 。
我国铀矿 地质工作程度 呈现如下 主要特 点:
(1) 已查 明 的铀 矿资 源 分布 很 不均 衡 。 现已查明的铀矿资源主要分布于 23 个省 、 市 、
自治区 。 其中 , 中东部 12 个省 、 自治区 (赣 、 粤、 湘、 桂、 浙、 闽、 皖、 冀、 豫、 鄂、 琼、 苏)占总资源 储量的 72 %;西部 (含东北三 省 , 下同)11 个省 、 自治区 (新 、 内蒙 、 陕 、 辽 、 甘 、 滇 、 川 、 黔 、 青 、 黑 、 晋) 占 总 资 源储量的 28 %。
据有关 资料 , 采 矿专家初 步界定 , 中国 金矿和有色金属矿的深部采矿深度为 (1 ~ 2) ×103m , 少数铁铜矿山 , 开采已进入 1000 m 深度 。国外开采超千米的金属矿山有 80 多座 , 也有少数铀矿山 , 如南非的金矿 开采深度已 近 4000 m 。 从成矿理论分析 , 一个热液成矿 系统的垂直延深可达 4 ~ 5 km[ 7] 。我国与热液 有关的火山岩型铀矿相山矿田在 700 ~ 1000 m 深度之间已探明 一定的资源 储量 , 因 此 , 从 长远看我国铀矿勘查由以前 主要在 500 m 之 内向 1000 m 深度延伸 , 是完全有必要的 , 其 资源潜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 2.3 现已厘定的铀成矿带 (区)的找矿潜力
(2) 已探明的 铀资源储量占 主要比例的 是著名的四大类型 , 即花岗岩型 、 火山岩型 、 碳硅泥岩 型和砂岩型 (其中 , 可 供地浸开采 的所占比例较低)。 可供常规开采的 (俗称硬 岩型)铀矿资源储量相对集中分布于南方赣 、 粤、 湘 、 桂等省 、 自治区 , 可供地浸开采的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主要分布于新疆 、 内蒙 及滇西地区 。
[ 关键词] 铀资源潜力 ;铀矿地质勘查 ;战略 [ 文章编号] 1000-0658(2004)05-0260-06 [ 中图分类号] P621 ;P619.14 [ 文献标识码] A
1 我 国 铀 矿 地质 工 作 程 度及 近 期 铀 矿 地质 勘查的主要成果
1.1 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从 1955 年开始 , 到明
(4)勘查 深度不大 。 我国已 探明 的硬岩 型铀矿床深度大多在 500 m 之内 , 仅在江西 相山矿田 少部分矿 床勘查 深度达 到 1000 m , 且探明有较好的富 铀矿资源储量 ;矿山采掘 深度大多也在 400 m 之内 。 可地 浸砂岩型铀 矿目前勘查深度主要 在 400 m 之内 , 但个别 矿床在近 500 m 深 度已见到较好的 矿体 ;矿 山开采利用主要在 300 m 深度之内 。
2 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
2.1 铀资源总量预测 1985 年至 1991 年曾组织我国铀矿地质专
家, 借鉴国际铀矿资源评价经验对我国铀矿 资源总量进行过预 测 。 当时评价预 测的方法 有矿床模型法 、 主观概率法 、 成矿成功树法 、
矿床规模频率法 、 专家系统法 、 丰度估计法 、 体积估计法等 。基本分 3 个层次预测 , 一是主 要矿田 , 二是主要 成矿带 , 三是全 国 (台湾 省因缺资料信息除外)。其中主要矿田和主要 成矿带 预 测 为现 已 探 明的 资 源 储 量 若干 倍 (当时为 F +G 级);采用二元对数正态分布地 壳丰度模型法估算 出全国铀资源 总量 , 认为 有 60 %分布在西部 ;采用区域成矿有利度法 , 预测了中 国大陆 (因西藏缺铀矿 地质资料除 外)四大铀矿类型 的资源总量 。 由于历史原 因, 当时还没有专门针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进行总量 预测 , 从近 10 多 年找矿实 践证明 , 我国该类型铀资源 潜力巨大 。矿 产预测方法 现已发展为实现数据驱动 的 GIS 预测方法体 系[ 6] , 下一步可运用 该预测体系对 全国铀资 源潜力作出更科学的预测 。 2.2 深部找矿潜力
(3)东部 工作程度 相对较 高 , 西 部工作 程度很低 。东部铀矿地质工作以赣 、 粤 、 湘 、 桂、 浙西、 闽西北、 皖中南 、 冀北等省、 区 为主 , 并重点集中对各铀成矿区带和大中型
①本文为中国核学会 2004 年学术年 会交流论文 。 [ 收稿日期] 2004-06-12 [ 作者简介] 张金带 (1956-), 男 , 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 198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化学 专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