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物品应如何正确保存

合集下载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保存和隔离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保存和隔离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保存和隔离制度1、 手术室应设有无菌敷料室,专为存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应注明消毒,灭菌日期,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室内通风、干燥、环境清洁、无杂物无蝇无尘,应有纱门纱窗。

2、 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的物品,存放时间只限24小时。

3、 已打开的包皮和容器等,只限24小时存放手术室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敷料室。

4、 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柜架和地面1-2次,定期消毒做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500个/m3,,以免污染无菌物品5、 每月无菌物品监测一次,使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6无菌物品柜清洁通风应有专人检查,无菌包按顺序排列,标记清楚,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

过期则不可再用,应重新灭菌。

7.无菌包体积不应超过30×30×40cm,包布大小合适,容器无破损。

8.浸泡器械消毒液量足够,关节打开,每2周更换一次,标记清楚,细菌培养每月一次,要有据可查。

9.碘酒、酒精瓶要消毒,每周1~2次。

10肥皂水、指刷、消毒毛巾等用物每24小时消毒一次。

手术室接送病人制度1、术前半小时接病人入手术室。

2、接病人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通知病区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注射完术前药,做好术前所必须的治疗及准备工作,更换病人衣裤,并携带病历及X 光片等。

送入指定的手术间。

4、严禁病人携带贵重物品(手表、金银首饰、钱)入手术室,贵重物品、手术不需要的物品及口内假牙需经取出一并交由家属保管;若无家属在场,交病区护士长保管。

5、接送病人用推车接送,护送途中,应注意保暖和安全。

6、根据病情接病人入手术室时,对神智不清及小儿患者,应及时通知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入手术间。

7、全麻和危重病人应由麻醉师和手术医生陪同护送,神经阻滞麻醉,应由麻醉师陪同护送于病房护士交接。

8、接送手术病人一人一车。

手术室护士无瘤操作 无瘤操作技术是外科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手术室护士既是执行者,又是督促及管理者。

手术室无菌物品保存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保存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保存制度
1、手术室应设有无菌敷料室,专为存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注明灭菌日期。

2、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存放七天,过期则不可再用,应重新灭菌。

3、化学消毒的物品,存放时间只限24小时。

4、已打开的无菌物品和容器等,只限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敷料室。

5、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柜架和地面1~2次,定期消毒作空气培养,空气监测必须达标。

6、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物品充足可靠。

7、每月无菌物品监测一次,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8、对特殊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双消毒处理。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存放与管理制度1、无菌物品存放区域应专室专用,专人管理,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2、无菌物品应在无菌室内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及灭菌后物品分别遵照手术器械、用物及一次性物品循环流程图中的路程进行存放和运输.3、无菌物品应按顺序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或柜橱内,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低于70%,距地面20-25cm,距墙壁5cm,距天花板50cm。

4 、所有无菌包存放时应分类明确,有明确的灭菌标记,保持包装完整,包内物品数量准确。

5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6 、所有无菌包存放时应有可追溯性,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有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期等,高压灭菌的无菌物品有唯一的条形码标识,并粘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以备查证。

7 、高压灭菌时,使用包装用灭菌指示胶带封闭不少于3格,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8 、湿包、落地包、已拆封但未使用的无菌包均应重新包装,灭菌后方可使用。

9 、无菌物品使用应遵循先进先用的原则。

无菌物品使用前确认其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0 、每日检查物品有效期,每月对所有无菌物品随机抽样监测,监测结果登记存档。

11 、一次性用品使用后,须进行消毒毁行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12 、各种无菌物品有效期(1)棉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2)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一个月,低温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低温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3)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4)一次性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5)外购一次性物品依照各包装上注明的有效期执行。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无菌物品存放的有关规定,制定我院《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合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使用并保存无菌物品的科室。

一、环境要求1、灭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间的存放架或存放柜内,存放架或存放柜应便于清洁,不易生锈;保存环境应清洁、明亮、通风或有空气净化装置,照明光线充足;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

2、灭菌物品应分类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去掉外层大包装存放,存放位置相对固定,标识清晰;物品存放应距地面20~25cm,距墙壁5~10cm,距天花板50cm。

3、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采用自然通风的,当通风不良时可使用排气扇强制换气;无菌物品保存环境均应每日清洁,物体表面及地面湿式擦拭,避免扬尘。

4、建立工作记录。

二、人员要求1、无菌物品存放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

2、清点物品时以目测为主,减少触摸。

3、摆放无菌物品时应按照有效期限依次摆放,有效期标志醒目,邻近过期的物品放在方便取用位置;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一个批次用完再放入下一批次,或将剩余少量未用完批次物品放在上层。

三、无菌物品有效期1、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无季节限制,依据包装材质不同保存有效期限不同,使用时应仔细查看有效期标志。

2、灭菌物品的包装应整洁不易松散,密封性好,无破洞,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标志清楚,按照有效期顺序依次码放在储存架或储存柜内,有效期标志应明示,便于目测清点。

3、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1)使用棉布材质包装的无菌物品。

保存环境能达到要求的有效期可延长到14天;保存环境不能达到要求的各临床、医技科室,无菌物品存放有效期7天。

遇持续霉雨天气或沙尘天气保存期应缩减。

(2)使用一次性包装材质包装灭菌的无菌物品,保存环境清洁,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①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有效期为1个月。

②一次性使用医用皱纹纸、一次性纸塑包装袋、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有效期为6个月。

无菌物品保存辨别及各种流程

无菌物品保存辨别及各种流程

无菌物品保存辨别及各种流程一、无菌物品保存的辨别:1.无菌物品标识:在无菌物品包装上应有鲜明的无菌物品标识,标注清楚无菌物品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无菌物品包装:无菌物品通常采用密封包装,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通气性,以利于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保持平衡,防止包装破裂。

3.无菌物品外观:无菌物品的外观应该无污染、无异物、无裂纹等缺陷。

二、无菌物品保存的流程:1.接收与验收:接收无菌物品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外观是否正常,标识是否齐全等。

对于未通过验收的无菌物品应立即退回。

2.清点与摆放:对于验收合格的无菌物品进行清点,确保数量准确无误。

然后将无菌物品摆放在干燥、洁净、无菌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3.操作前准备:在使用前,工作人员应洗手、穿戴无菌手套,并接受无菌物品使用培训,避免污染无菌物品。

4.开封与取用:打开包装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避免直接用手接触。

取出所需量后立即封闭包装,避免封口错误导致无菌物品受到污染。

5.使用后处理:使用完无菌物品后,应立即将残余物封闭好,避免二次污染。

同时将包装及时丢弃,不得留存在工作区域。

6.存放与管理:已开封的无菌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如冷藏、冷冻等。

应确保存放环境无污染、温度适宜、湿度适当,避免无菌物品腐败变质。

三、无菌物品保存的要点:1.包装的检查:无菌物品包装要检查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

2.交叉感染的避免:应避免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3.保存环境的管理:无菌物品保存的环境要干燥、洁净、无菌,并确保温度适宜、湿度适当,避免无菌物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4.保存期限的控制:对于无菌物品,要及时了解其有效期限,及时使用,避免过期使用导致无菌物品失去无菌性。

5.操作规范的培训:工作人员应接受无菌物品使用的培训,了解无菌物品的特点、要求及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人为污染。

综上所述,无菌物品保存的辨别及流程包括接收验收、清点摆放、操作前准备、开封取用、使用后处理、存放管理等。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无菌物品的存放和使用,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和安全,适用于所有使用无菌物品的部门和人员。

二、定义1. 无菌物品:指经过特殊处理,去除或破坏其中的微生物的物品。

2. 存放:指将无菌物品放置在指定的储存区域内,并采取妥善的保管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污染。

三、管理要求1. 存放区域(1) 存放区域应设立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灰尘和异味的产生源。

(2) 存放区域应配备足够的储存设备,如无菌柜、无菌箱等,并确保设备无明显损坏和污染。

(3) 存放区域内应有明确的标识,标明存放物品的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等信息。

2. 存放要求(1) 存放无菌物品前,应对储存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2) 存放物品时,应按照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分区放置,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存放无菌物品时,应避免物品与物品之间的直接接触,以防止交叉污染。

(4) 打开包装后的无菌物品应立即使用,未使用完的,应进行适当标识并妥善存放。

(5) 存放无菌物品时,应定期检查物品的包装和标识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标识不清晰,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 使用要求(1) 使用无菌物品前,应查验包装完好和标识清晰,确保物品的无菌性。

(2) 使用无菌物品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污染物品。

(3) 使用完无菌物品后,应将剩余物品按照规定的方式妥善保存,避免重复使用和污染。

(4) 使用无菌物品过程中,如发现包装破损或标识不清晰,应立即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

四、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各使用单位的无菌物品存放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监督人员要定期对无菌物品存放区域和设备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质量评估(1) 根据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情况,定期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和优化管理的依据。

(2)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对使用单位进行奖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无菌物品储存质量标准

无菌物品储存质量标准

无菌物品储存质量标准
1.物品摆放有序,分类固定放置。

2.无菌物品应放在洁净的储物架(柜)上;储物架(柜)应不易吸潮、表面光洁。

一次性无菌物品须去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间保存。

3.无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面20—25 cm、离天花板50 cm、离墙远于5cm处的储物架(柜)上。

4。

下送的无菌物品应封闭存放或加防尘罩。

5.储存有效期为:在温度低于25℃、湿度低于60%的条件下,棉质包装材料的有效期为10~14天,其他环境存放期应为7天;医用无纺布及硬质容器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1个月; 医用皱纸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纸塑包装袋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6.目前我院的无菌物品有效期暂按如下规定。

,棉布或非织造布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7天;内为布类、外为无纺布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14天;无纺布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1个月;纸塑包装的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

2024年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四篇)

2024年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四篇)

2024年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1. 无菌物品须精确放置,确保灭菌标识(包括日期和责任人)清晰可见;2. 每个包裹内包含化学指示卡,外部使用指示胶带进行标记;3. 无菌敷料储存容器的使用期限不超过24小时;一次性小包装的碘伏、酒精开启后,有效使用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周数;4. 非一次性使用的碘伏、酒精容器需保持密封,每周更换规定次数及内部消毒液,更换后的容器需进行灭菌处理;未用完的消毒液禁止再次使用;5. 开启后的小包装棉签有效时间限制为24小时,并需注明开启日期;6. 无菌盘的有效时间为规定小时数;无菌溶液的有效期为规定小时数;7. 无菌包实行单包单卡制度,需注明责任人、物品名称、消毒日期等信息;8. 无菌包的有效期为规定周数,需在专门的储物柜内保存;9. 电动吸引器需每周进行消毒,储液瓶内应装入规定量的消毒液,并在外标示日期和责任人;10. 病房内更换的被服必须放入污物袋内,不得随意放置在走廊或病房内清点污染被服;11. 开启后的各种溶媒需标明开启日期和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继续使用;12. 止血带需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皮肤消毒后需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注射操作;13. 流量表和氧气湿化瓶每日消毒后干燥保存,湿化液使用无菌水;14. 治疗车、换药车上的物品应有序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锐器盒应置于车的侧面;进入病房的治疗车、换药车需配备速干手消毒剂;15. 各类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遵循先清洁后感染的原则,依次进行;16. 治疗室需保持清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禁止在非清洁区进行注射准备等操作;17. 进行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遵守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的规定;18. 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应完整,保存年限为规定时间;19. 医疗废物暂存处、转运车应定期进行消毒,并有消毒记录;20. 医疗废物暂存处需设置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饮食标识,同时采取“五防”措施,即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物品应如何正确保存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分区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

医疗机构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人时,应采取那些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观察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有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染措施。

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

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

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
1.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

室内应设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
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

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2.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污染伤口依次进行。

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及时密封。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那些内容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5.孕产妇健康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
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8.二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9.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是什么
1.社区慢性身心疾病患者的管理
2.社区保健服务
3.社区急、重症病人的转诊服务
4.社区康复服务
5.社区临终服务
6.社区健康教育
7.其他家庭护理及指导急救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社区协商等。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麻疹、狂犬病、登革热、炭疽、肺结核、百日咳、白喉、猩红热、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出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乙类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行政主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