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的分离、融合与培养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及融合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及融合生93沈睿2009012372同组:古梦婷实验日期:2011年11月2日一.实验原理1.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指包被在植物细胞壁内的生活物质。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质,它们分别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即可分解,从而脱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融和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多种,譬如物理法(电场刺激,激光,显微操作等)、化学法(聚乙二醇结合高钙高pH法)和生物法(仙台病毒法等)。
本实验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和。
PEG是聚乙二醇的英文缩写,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之间的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冲击效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其含有醚键而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一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
当PEG分子足够长时,可作为相邻原生质体表面之间的分子桥而使之粘连。
PEG也能连接Ca2+等阳离子。
Ca2+可在一些负极化基团和PEG之间形成桥,因而促进粘连。
在洗涤过程中,连接在原生质体膜上的PEG分子可被洗脱,这将引起电荷的紊乱和再分布,从而引起原生质体融合。
高钙、高pH洗液清洗则增加了质膜的流动性,因而大大提高了融合频率,洗涤时的渗透冲击对融合也可能起作用。
普遍认为PEG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细胞膜的结构,由于两细胞相接处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两细胞接触点处细胞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
PEG法诱导的优点是取材方便、操作简易、效率高且效果稳定,缺点是对细胞有毒性。
二.实验步骤1.原生质体的制备(1)将新鲜的剑兰(唐菖蒲)花瓣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将小平皿洗净,用蒸馏水冲洗后晾干或擦干。
(2)向小平皿中加入适量酶液,用尖头镊剥取剑兰花瓣的上、下表皮,27o C恒温振荡1h 左右。
(3)镜检细胞的酶解情况,若酶解效果不佳,可延长酶解时间,并用吸管吹吸。
(4)将酶解好的原生质体混合液经300目尼龙网过滤到10ml离心管,去除未被酶解的大块组织,用洗涤液冲洗平皿若干次,收集冲洗的液体。
修改第八章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

a
8
使用的酶主要有: 纤维素酶(Cellulase)、 果胶酶(Pectolyase)、 离析酶(Macerozyme )、 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崩溃酶(Driselase), 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最必要的。
a
9
酶液中的渗透压是原生体分离的另一个因素,植物细 胞去壁后,必须由合适的渗透压替代细胞壁维持的机械压力, 酶液中的渗透压过低会使细胞吸涨而破裂;渗透压过高,细 胞除受到渗透压力而破裂外,还会损害细胞生长代谢 。
培养基,将适当密度的原生质体悬浮液加在含琼脂的培养基上。 液层较浅,有利于通气,而且固体培养基中的养分可以释放到 液层中去,以补充培养物对养分的消耗。另外培养物中的代谢 产物对原生质体的生长不利,可以为固体层所吸收,降低或消 除毒害。
a
14
13%甘露醇溶液 25%蔗糖溶液
原生质体纯化(以柑桔原生质体为例,界面法)
a
15
果胶酶和 纤维素酶
过滤、离心
原生质体制备流程(以叶片为例)图
a
17
第二节 原生质体的培养
一、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 1. 液体培养
培养基中不加凝固剂,仅仅用液体培养基按所需植板密度重悬 原生质体后,直接植板在培养皿中即可。 液体浅层培养法是目前 原生质体培养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优点:操作简便,对原生质体伤害小,有利于通气。 缺点:容易使原生质体互相粘连、聚集,导致原生质体损坏;并且 难于定点观察监测单个原生质体的发育过程。
a
13
***沉降法:利用密度不同沉降速率不同的原理,低速离心使 原生质体沉于离心管底。此法方便,但不易除尽一些完整的 细胞或破碎的原生质体。 ***界面法利用原生质体和破碎细胞比重不同,低速离心条件 下完整的原生质体漂浮于密度不同的两相分界处,碎片留在 低层相中,可从两相界面收集到高纯度原生质体。
实验五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实验五植物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实验四植物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实验⽬的掌握植物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基本⽅法,并对培养的结果进⾏初步观察。
实验原理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的裸露细胞。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分离的原⽣质体能合成新壁,进⾏细胞分裂,并再⽣成完整植株。
植物的幼嫩叶⽚、⼦叶、下胚轴、未成熟果⾁、花粉四b咻、培养的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均可作为分离原⽣体的材料来源。
分离愿⽣厦籀萨采⽤酶解法。
其原理是根据由纤维素酶、罘胶酶和半纤维素酶配制⽽成的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使原⽣质体释放出来。
原⽣质体的产率和活⼒与材料来源、⽣理状态、酶液的组麟,以及原⽣质体收集⽅法有关。
酶液通常需要保持较⾼的渗透压,以使原⽣质体在分离前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分离之后不致膨胀破裂。
渗透剂常⽤⽢露醇,⼭梨醇,葡萄糖或蔗糖。
酶液中还应含⼀定量的钙离⼦,来稳定原⽣质膜。
游离出来的原⽣质体可⽤过筛⼀低速离⼼法收集,⽤蔗糖漂浮法纯既,然后进⾏培养。
实验⽤品⼀、材料1.烟草幼苗的叶⽚、或向⽇葵⽆菌苗的叶⽚、⼦叶或下胚轴等。
2.胡萝⼘根切⽚诱导的松软愈伤组织。
⼆、器材超净⼯作台、台式离⼼机或⼿摇离⼼机、倒置显微镜、普通显微镜、培养室、灭菌锅、⾎细胞计数板、⽯蜡膜带等。
细菌过滤器和0·45µm的滤膜、300⽬不锈钢⽹筛及配套的⼩烧杯、解剖⼑、尖头镊⼦、注射器(5、10m1)和12号长针头、带⽪头的刻度移液管(5、10ml,上部管⼝加棉塞)、培养⽫(直径6cm)或扁平培养瓶(50m1)、⼤培养⽫、吸⽔纸等、使⽤前需经过灭菌。
三、试剂1. 70%酒精。
2. 0.1%升汞⽔溶液,并滴⼊少许TWeen 80。
3. 灭菌蒸馏⽔。
4. 0.16mo/L和0.20mo/L CaCl2·2H2O溶液,并加有0.1%MES(2-N-吗啉已烷磺酸),PH5.8~6.2。
5. 20%和12%蔗糖溶液,pH PH5.8~6.2。
4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

1、 离心沉淀法
原理:应用原生质体的比重大于溶液,离心后原 生质体沉于底部。
步骤: • 第一步:原生质体溶液用400目网筛过滤。 • 第二步:离心(500~1000r/min离心5~6min)。 • 第三步:吸取上清液,用洗涤液(含甘露醇)
重新悬浮,再离心沉淀。如此2~3次。 • 第四步:用原生质体培养液洗1次,收集原生
对幼叶来说,酶浓度较低:0.5%-1%纤维 素酶,果胶酶(0.2%-0.5%); 酶量少
对愈伤组织、悬浮细胞:纤维素酶、果胶 酶的浓度要提高到1%或2%。酶量大 酶液PH值:5.4 - 5.8
PH高,酶活性低 PH低,原生质体损坏多
2.3 酶液渗透压
• 裸露的原生质体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渗透压下, 才既不涨破,又不因过度收缩而破坏内部结构。 因此在酶液中须加入渗透压稳定剂来代替细胞壁 对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
•常用的渗透压稳定剂是糖醇系统,包括甘露醇、 山梨醇、葡萄糖、蔗糖等。
目前大多数使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它们能稳定地 维持渗透浓度。而蔗糖等易被原生质体吸收利用, 降低渗透浓度,故不常用。
2.4 材料预处理 (暗处理,预培 养和低温处理)
在酶处理前,常把供体组织置于合适浓 度的稳压液中,预质壁分离约一小时后再用 酶液处理。
2-6 其它
酶液中加入葡聚糖硫酸钾、CaCl2等盐类
保护细胞膜、提高原生质体稳定性和活力
2-7 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一步法 (以烟草叶片为例)
• 第一步:预处理即对烟草植株限制供水
• 第二步:取幼叶常规表面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剥 去外表皮切成4cm的小块
• 第三步:制作混合酶液(纤维素酶2%和果胶酶 0.5 % )并加入的0.7 mol甘露醇0.1 m mol CaCl2. PH5.6
原生质体无菌分离培养与融合

(3)用细管吸取漂浮在上下界面处的健康原生质体,转入干净的离 心管中,加入3~4ml13%CPW洗液离心收集沉淀,用13%CPW 的CPW重新悬浮。
许多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可诱导原主质体融合,现在被广泛采 用并证明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是聚乙二醇(PEG)法,高Ca高pH法
头,滤膜(*4) 和电融合法。
(1)用细口吸管吸20%蔗糖溶液4ml加入另外一支离心管底部,然后将原生质体的悬液小心加在蔗糖界面上。 加1ml13%CPW洗液悬浮。
原生质体纯化:200目滤网和过滤用漏斗 酶液抽滤灭菌:过滤用注射器(1个),滤头,滤膜(*4)
许多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可诱导原主 质体融合,现在被广泛采 用并证明行之有
效的融合方法是聚乙二醇(PEG)法,高Ca高 pH法和电融合法。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PEG由于含有醚键而 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一 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 长时,可阼为邻近原生质表面之间的分子桥 而使之粘连。
材料灭菌:解剖刀,长短镊子,烧杯(4 CPW洗液以及含13%甘露醇的CPW
原生质体纯化:200目滤网和过滤用漏斗 原生质体的酶解与分离(无菌条件)
个),玻棒,滤纸若干张,培养皿(1个) (2) 1000转/分离心5分钟,此时死细胞及碎片降至蔗糖溶液内,聚集在离心管底部,而活细胞由于有大量泡沫,故漂浮在上下界面处, 酶液抽滤灭菌:过滤用注射器(1个),滤 CPW洗生质所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
原生质体融合操作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操作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个或更多的细胞融合在一起,以形成单一的细胞。
在实验室中,原生质体融合可用于合成杂交细胞或研究细胞膜蛋白质交互作用。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原生质体融合操作方法:
1. 制备原生质体:收获新鲜的植物细胞并环绕其周围的细胞壁。
用酶类解除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2. 制备混合物:在离心管中将两种原生质体混合并加入缓冲液。
3. 让细胞融合:通过高渗透压或电脉冲使膜破裂或局部破损,让细胞形成互通。
4. 分离融合物:将融合物分离出来,并放在一个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
5. 检测融合结果: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真正融合,或使用特定的抗体标记来检测融合后的细胞表面分子。
需要注意的是,原生质体融合需要谨慎操作,避免损坏细胞结构或引入杂质。
在实验中,需要仔细选择不同类型的原生质体,以确保它们能够融合。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融合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03
杂种植株的再生与鉴定
选择融合体或杂种细胞
(一) 原生质体融合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是指不同种类的原生质体不经过有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融合创造杂种的过程。 自然融合(Spontaneous fusion) 来源于分裂旺盛细胞的原生质体,自发融合的频率较高。小孢子来源的原生质体融合率可高达50~70%。实际上自然条件下受精就是一种自发融合。
2.酶法
原生质体的分离
01
二、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
01
原生质体分离时主要考虑取材、酶的种类、纯度、酶液的渗透
02
压、酶解时间、温度等。
03
组织和细胞材料的生理状态
04
植物幼苗或新生枝的完全伸展叶片的叶肉组织是分离原生质体
05
的最方便、最合适的植物材料。叶肉细胞排列松散,酶试剂很
06
容易达到细胞壁。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应
添加标题
质杂种。
体细胞杂交
物种间生殖隔离阻碍了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给作物育种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实现基因重组的一条新途径,目前利用细胞融合已从很多物种、属间,甚至科间获得体细胞杂种,创造了一些自然界不存在的植物类型。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01
体细胞杂种的应用
一、体细胞杂种的应用潜力
添加标题
植物育种中的核质替换
添加标题
细胞质杂种的获得
添加标题
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
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飘浮法
采用比原生质体密度大的高渗溶 液(蔗糖、Percoll、Ficoll), 使原生质体漂浮在液体表层的纯 化方法。 优点: 可以避免分离的原生质体因震 荡被组织碎片撞击而破损。 所用药品简单,成本低。 缺点及补救措施: 对离心力要求比较严格,掌握不 好,原生质体则不易漂浮。可采 用不同浓度和不同离心速度分次 漂浮的方法。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培养条件
温度,光照
植物材料和基因型
柑桔,葡萄,桃
供体细胞的生长同步性
原生质体再生过程
原生质体再生过程是指分离、纯化的原生质 体在适当的培养方法和良好的培养条件下, 很快恢复细胞壁,再生细胞持续分裂形成细 胞团,最后或通过愈伤组织或通过胚状体分 化出完整植株的过程。 细胞壁再生 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形成 植株再生
胡萝卜培养 6d 细胞
8~10d形成细胞 10~ 5~30 团,4周后形成 20 胚状体
矮牵牛愈伤 4d 组织 2~ 油菜叶片 3d
10
马铃薯子叶 48h 46.1 马铃薯花粉 2h
2周后形成20~25 个细胞的细胞团 15d形成细胞团 28d愈伤组织 9~10d形成16个 细胞的细胞团 15d形成细胞团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原生质体的活力
原生质体的起始密度
适宜密度在104~105个/ml左右。在烟草叶原生
质体培养中,密度低于103个/ml时,细胞只能 分裂一、二次,密度在104个/ml以上,植板率 常显著提高。
渗透压稳定剂 培养基营养
原生质体培养经常使用的KM-P培养基就
是以B5培养基为基础;N6培养基则以MS 培养基为基础 改进的。
渗透压稳定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2.实验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概述
• 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它是植物同源、异源多倍体获得的途径之一,可望成为 作物改良的有力工具之一。
• 植物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后为原生质所包围的“裸露 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其中酶解法分离 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 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
➢ 用200μl移液器轻轻将状态好的原生质体吸出(注意尽可能不要吸入下层的蔗 糖溶液),放入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加4ml l3%CPW洗液,1000rpm离心 2-5分钟,弃上清.用血球计数板调整原生质体密度为105一106/ml之间。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实验十二 原生质体的分离、 融合与培养
指导教师:唐颖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1.实验目的
• 了解植物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的基 本原理。
• 掌握植物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的基 本过程。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9) 0.1% HgCl2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4.实验步骤
环境与生命学院
• 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黄瓜无菌苗的培养
➢ 精选饱满的黄瓜种子,浸种20~30min后,用0.1% HgCl2表面消毒8~10min,无菌水洗涤4~5次,剥皮, 种子接入1/2MS培养基中。置于温度25±2℃,光照度 1000Lx,光照14~16h/d 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时间约1周。
27.2 mg/L
KH2PO4 101.0 mg/L KNO3 1480.0 mg/L
CaCl2·2H2O 246.0 mg/L
MgSO4 0.16 mg/L KI 0.025 mg/L
CuSO4 13% W/V甘露醇
pH 6.0
(4)20%蔗糖溶液 (5)黄瓜种子萌发与生根培养基 (固体):1/2MS(注:MS无 机成份减半,蔗糖0.2%,琼脂 0.7%) (6)黄瓜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培 养基(固体和液体): MS+0.05mg/L NAA+1mg/L BA (7)黄瓜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分化培 养基(固体):MS+5mg/L NAA (8) 无菌蒸馏水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原生质体融合后培养
•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或融合后,在适当的培养基上 应用合适的培养方法,能够再生细胞壁,并启动 细胞持续分裂,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 或胚状体,再分化发育成苗。其中,选择合适的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 最关键的环节。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3.实验材料、用品
环境与生命学院
– 实验材料:黄瓜种子。
– 实验用品: ①实验器具:三角瓶、离心管、烧杯、200目滤网、解 剖刀、长、短镊子、培养皿、滤纸、0.2μm滤膜、滤 器、培养瓶、台式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倒置显微镜、 超静工作台。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②试剂:
环境与生命学院
(1)酶液
(2)PEG融合液
(3)13%CPW洗液
1%纤维素酶 1%果胶酶 0.7mol/L甘露醇
0.7mmol/LKH2PO4 10mmol/LCaCl2·2H 2O pH6.8—7.0
40% PEG (MW 1500-6000) 0.3 mol/L葡萄糖 3.5mmol/L CaCl2·2H2O 0.7mm0l/L KH2PO4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原生质融合
环境与生命学院
• 许多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可诱导原主质体融合,现在被广泛采用并证 明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是聚乙二醇(PEG)法、高Ca高pH法和电融合法:
• PEG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冲击效 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随后用高Ca高pH法进行清洗.使原生质 体融合得以完成。
• 原生质体融合
➢ 将1-2滴原生质体混合物(密度分别为105一106/ml)滴 入小培养皿,静置8—10分钟。相对方向加入2滴40%的 PEG溶液,静置10分钟,依次间隔5分钟加入0.5ml、1 ml和2 ml含13%甘露醇的CPW洗液洗涤,注意在第二、 三次洗液加入前,用移液器轻轻吸走部分溶液,但不能吸 干,否则原生质体破碎死亡;最后用液体培养基洗l一2次 即可进行培养:
•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PEG由于含有醚键而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和碳水 化合物等一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长时,可作为邻近原 生质表面之间的分子桥而使之粘连。PEG也能连接Ca2+等阳离子,Ca2+可 在一些负极化基团和PEG之间形成桥,因而促进粘连。在洗涤过程中,连接 在原生质体膜上的PEG分子可被洗脱.这样将引起电荷的紊乱和再分布.从 而引起原生质体融合:高Ca高pH由于增加了质膜的流动性,因而也大大提高 了融合频率,洗涤时的渗透压冲击对融合也可能起作用。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 原生质体的分离
➢ 取黄瓜无菌苗子叶,切成薄片后,置于酶液中和摇床上(60~70rpm),在 25~28℃黑暗条件下,酶解5~7h,用200目网过滤除去未完全消化的残渣。 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弃上清。加入3~ 4ml l3%CPW洗液,相同 条件下离心2-5分钟,弃上清,留1ml洗液。用滴管将混有原生质体的1ml洗 液吸也,轻轻铺于20%蔗糖溶液上(5ml离心管装3m120%蔗糖溶液),在 1000rpm条件下离心5—10分钟,由于密度梯度离心的作用,生活力强状态 好的原生质体漂浮在20%的蔗糖与13% CPW之间,破碎的细胞残渣沉入管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