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_高淑平

合集下载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疾病,可发展为宫颈癌。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近年来,关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下面将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诊断新进展:1.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是一种现代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可以通过对宫颈细胞标本的处理和分析,更准确地鉴定细胞学改变。

相比传统的涂片细胞学检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了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能够更早地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

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高危型HPV检测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抽取宫颈细胞标本,检测其中的高危型HPV基因,可以及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存在。

高危型HPV检测还可以作为宫颈细胞学检测的辅助手段,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3. 子宫颈活检子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可靠方法。

传统的宫颈活检采用的是人工取样,存在取样不均匀和取材局限性的问题。

近年来,穿刺活检和冷冻切片技术在宫颈活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穿刺活检通过刺入宫颈组织,获取更具代表性的组织样本,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冷冻切片技术可以在活检过程中实时观察组织学改变,减少了取样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二、治疗新进展:1. 单纯守望对于一些轻度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通过多次随访和监测宫颈细胞学和HPV状态来判断其发展趋势。

如果情况稳定或自然消退,可以选择单纯守望,避免过度治疗对宫颈造成的影响。

2. 冷冻疗法冷冻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

通过将液氮应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区域的冷冻,破坏异常细胞,促进正常组织的再生。

冷冻疗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一些早期的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指宫颈黏膜上皮的癌前病变,通常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

CIN分为三个不同的程度,包括CIN1、CIN2和CIN3,其中CIN3是最严重的一种。

CIN可能会逐渐发展成宫颈癌,因此对于CIN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关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一、诊断新进展1. HPV病毒检测HPV病毒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原因,因此检测HPV病毒对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目前,常规宫颈筛查已经包括HPV病毒检测,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HPV DNA,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宫颈上皮内瘤变。

2. 针对CIN3的组织学诊断传统上,对于CIN3的组织学诊断是通过组织活检来进行的,然而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如薄层细胞学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于CIN3的诊断更加准确。

3. 组织活检中的DNA检测方法在组织活检中,通过检测组织中的DNA变化,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的程度。

采用基因组DNA检测技术,可以识别出高度恶性的CIN3病变,在临床上对于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治疗新进展1. 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创手术治疗包括电冻术(LEEP)、冷冻术(Cryotherapy)和微波治疗等技术,这些技术在治疗效果和病人术后恢复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

2. 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感光剂注入到宫颈病变区域,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来杀灭异常细胞。

光动力治疗在治疗效果和病人术后的副作用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个新兴的治疗领域,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清除异常细胞。

近年来,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得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得到一定的缓解。

妇科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妇科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妇科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妇科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新进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囊肿等常见疾病,医学界正在采用全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治疗。

本文将就这几种常见妇科疾病分别探讨其最新的治疗进展。

一、宫颈癌治疗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

然而,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免疫治疗法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取得了巨大突破。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基因检测技术在宫颈癌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患者样本中相关基因的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形成的原因和发展机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外,基因检测还可以帮助筛查高危人群,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免疫治疗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

这种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抗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已经有一些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被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PD-1抑制剂为例,该药物可以阻断癌细胞逃脱免疫监视的能力,增强患者体内抗肿瘤反应,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子宫内膜异位生长为特点的常见妇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腹部剧烈疼痛和月经不调等。

尽管传统的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但其并不能根治该疾病。

然而,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相比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

此外,在联合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部分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异位灶生长和血运供应,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三、卵巢囊肿治疗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且多发于年轻女性的良性肿瘤。

虽然大部分卵巢囊肿可以自行消退或经保守治疗后缩小甚至消失,但对于较大或具有恶性倾向的卵巢囊肿,需要进行更加积极干预。

宫颈癌筛查与诊疗新进展

宫颈癌筛查与诊疗新进展

宫颈癌筛查与诊疗新进展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筛查和诊疗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一、宫颈癌筛查的新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应运而生。

传统的宫颈癌筛查主要依靠细胞学检测,但其准确率并不高。

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来判断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这种方法更加灵敏和准确,可以更早地发现异常细胞,提高早期诊断的机会。

此外,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也是一种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刷取细胞样本,液基细胞学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细胞结构,降低误诊率,同时增加了细胞学判读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宫颈癌诊疗的新进展对于早期宫颈癌,手术切除是一个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同时,腔镜手术可以更精确地切除病变组织,保留更多正常组织,提高了手术的效果。

除了手术治疗外,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也是宫颈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兴起,个体化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宫颈癌基因变异的检测,可以明确患者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实现治疗的个体化。

这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出现,为宫颈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三、宫颈癌筛查和诊疗的争议尽管宫颈癌筛查和诊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HPV疫苗的使用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疫苗的推广可以有效预防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然而,一些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和长期效果,这导致了疫苗接种率的不断下降。

其次,宫颈癌筛查的频率和年龄范围也存在不同的意见。

一些专家认为每年进行一次筛查足够,而另一些专家认为每三年一次即可。

此外,宫颈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也有不同的建议,有人主张从25岁开始进行筛查,有人则认为可以早至21岁。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疾病,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提高了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本文将重点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新进展。

一、诊断1. 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ThinPrep)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查宫颈抹片中的细胞变化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

近年来,随着细胞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更准确地筛查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

2. HPV检测HPV病毒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HPV检测也成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HPV检测主要采用PCR方法,不仅能够检测出感染病毒的类型,还能够对病毒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通过放大镜观察宫颈和阴道的内部情况,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范围和程度,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4. 生物标志物检测近年来,一些生物标志物被发现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包括p16、Ki-67、E6/E7 mRNA等。

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水平,不仅可以辅助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还能够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二、治疗1. 微创治疗对于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尤其是CIN1和CIN2级别的病变,可以采用微创治疗方法,如宫颈锥形切除术(LEEP)、冷冻治疗、电凝治疗等,通过切除异常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些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于年轻女性尤其适用。

2. 免疫调理治疗免疫调理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细胞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细胞治疗主要包括采集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经体外增殖后再输回体内进行治疗。

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新进展

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新进展

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新进展摘要: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且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及诊治方法较为多样化,但仍以临床常用的宫颈细胞学检查、 HPV检测为主。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检查方式逐渐在临床上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对于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妇科医生所关注的重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宫颈癌筛查中常用的方法;宫颈癌筛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宫颈癌筛查中新型检测方法;宫颈癌筛查中不同细胞学检测方法应用比较;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应用及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可以为临床上女性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方法;HPV检测引言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宫颈癌无明显症状,但若能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的存活率将大大提高。

因此,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治方法一直是妇科医生所关注的重点。

目前在临床上,宫颈细胞学检查、 HPV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新型宫颈癌检测方法、不同细胞学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以及 HPV检测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1宫颈癌筛查中常用的方法细胞学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查(巴氏涂片)两种方式。

其中宫颈涂片检查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且诊断结果较为准确,但其诊断的准确率仅为70%~80%,对于早期宫颈癌诊断效果较差。

HPV检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 HPV分型检测和高危型 HPV检测两种方式。

其中HPV16/18亚型是目前临床上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其检测结果敏感度达到了95%,特异性也达到了95%。

但由于HPV16/18亚型与宫颈癌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临床上并不建议将其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凌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以及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使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形势更为严峻,目前改善子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关键还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因此,近年来关于子宫颈癌的临床研究主要围绕着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并强调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

1 子宫颈癌的诊断方法多数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病理形态显而易见,诊断并不困难。

但是,对于早期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至今依然是研究的重点,目前采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关于HPV感染的病因学诊断。

1.1 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子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巴氏涂片筛查历经半个世纪的临床实践,对于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假阴性率高达10%一20%以上。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制片方法在制片时取得的子宫颈上皮细胞数量少,并混有红细胞、猫液等,导致病理医师诊断困难。

近年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有效地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制片技术上的重大进步,能够搜集取材器上近乎所有的细胞、除去杂质、制成薄片、避免细胞堆积叠压,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巴氏5级分类法虽然简练,但已不适应细胞学的发展。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了Bethesda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由于TBS能够作出更为精细的分类,从而可替代传统的巴氏分级。

1.2 子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子宫颈癌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由于子宫颈癌发生的多中心性,诊断结果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活检时能否获取子宫颈病变程度最严重的部位。

传统的子宫颈多点活检的方法具有盲目性,假阴性率可能高达50%以上。

阴道镜是观察子宫颈的放大镜,但是即使有经验的医师也不能仅藉阴道镜作出诊断,其应用价值在于指导寻找可疑的病灶部位,从而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尽管如此,采用阴道镜指导下的多点活检依然可能造成子宫颈癌的漏诊,导致治疗延误,或者手术范围不足,显然,对于高度怀疑子宫颈癌者,采用子宫颈锥形切除,并对所取组织连续切片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愈来愈受到重视。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疾病,通常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

CIN分为CIN1、CIN2和CIN3三个分级,分别代表轻度、中度和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3也被称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S),是一种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宫颈癌。

对CIN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进行讨论。

一、诊断1. 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高灵敏度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常用于CIN的初步筛查。

该检查通过采集宫颈表面脱落细胞,经染色和显微镜检查,能够发现异常细胞变化。

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阴性、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未确定意义病变(ASC-US等)四类。

对于ASC-US和以上结果,需要进一步行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

宫颈活检是确诊CIN的“金标准”,包括锥切术和宫颈环形切片术。

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取下宫颈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细胞学异常的程度和范围。

近年来针对宫颈活检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例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窄频成像(NBI),能够在活检过程中实现实时影像,有助于提高活检的准确性。

3. HPV检测HPV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原因,因此HPV检测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当前常用的HPV检测方法包括液基细胞学(LBC)与HPV联合检测、PCR法、原位杂交法等。

HPV阳性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因此HPV检测也成为了CIN筛查和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治疗1. 观察治疗对于CIN1的患者,一部分可以选择观察治疗。

因为CIN1的自然病程中有一部分会自我愈合,因此对于年轻女性和生育年龄内的妇女,可以选择观察治疗,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宫颈涂片和HPV检测,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对于子宫颈癌的诊断技术方面有较大进 展,目前趋 于 借 助 多 种 辅 助 诊 断 方 法 的 联 合 使 用 。 宫 颈 细 胞 学 涂 片 + 宫 颈 多 点 活 检 (碘 染 或 阴 道 镜 下 ) +颈管刮术已成为早期宫颈癌普遍采用的综合早诊 方 法 ,但 最 后 诊 断 须 靠 病 理 。 1 子 宫 颈 癌 的 诊 断 方 法 1.1 肉 眼 观 察 肉 眼 观 察 是 在 宫 颈 表 面 涂 抹 3% ~5% 醋 酸 溶 液 ,无 放 大 条 件 下 肉 眼 观 察 宫 颈 上 皮 对 醋酸的反 应,在 其 反 应 区 取 活 检 ,通 过 这 方 法 可 使 2/3 患 者 得 到 初 步 筛 查 ,其 敏 感 度 85% ,但 特 异 性 较 低,仅有15%。此法的优点 是 易 于 培 训 、费 用 低 廉、 快 速 可 行 ,适 于 大 批 人 群 的 筛 查 。 1.2 细胞学检测 子 宫 颈 脱 落 细 胞 学 检 查 是 宫 颈 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1.2.1 传 统 的 宫 颈 巴 氏 涂 片 :二 十 世 纪 四 十 年 代 巴 氏细胞涂片染色持续了 40年之久,使子宫颈癌的发 病率降低了70%~80%。后 来,因 其 有 较 高 的 假 阴 性率和局限 性,伯 塞 斯 达 系 统 (TBS)逐 渐 取 代 传 统 的宫颈 巴 氏 5 级 分 类 法,TBS 报 告 法 内 容 直 观,增 加了标本的可信度。 1.2.2 薄 层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查 (TCT):传 统 的 宫 颈 巴氏涂片的 假 阴 性 率 大 约 有 50% ~60% 是 由 于 制 片误差 所 致,1996 年 美 国 的 FDA 批 准 了 改 善 制 片 质量的技术———薄 层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测 技 术 ,此 法 识 别细胞高度 病 变 的 灵 敏 度 和 特 异 度 分 别 为 85% 和 90%左 右,使 敏 感 度 提 高 了 10% ~15%,先 进 的 制 片技术和 TBS 的 施 行 大 大 增 加 了 对 子 宫 颈 癌 前 病 变的检出率。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 细胞学检查技术。 1.3 HPV 检测 1.3.1 宫颈癌与 HPV 关 系:宫 颈 癌 是 目 前 最 可 靠 的已知 为 病 毒 起 源 的 恶 性 肿 瘤 ,即 人 乳 头 瘤 病 毒 HPV。当机体 HPV 感 染,病 毒 基 因 可 整 合 到 宫 颈
子宫颈癌治疗 常 用 的 方 法 有 手 术 、放 疗 和 化 疗 等综合应用。临床工作中子宫颈癌的治疗强调个体 化 ,应 根 据 患 者 的 临 床 分 期 、年 龄 、全 身 情 况 、设 备 条 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治疗方案 ,以提高生存质量 , 减少并发症。
ⅠA 期诊断 必 须 依 据 冷 刀 宫 颈 锥 切 的 结 果 ,微 小浸润癌的淋巴转移率很低 ,因此,绝大部分不需做 根治性手术。
ⅠB2期宫颈癌(直 径 <4cm)的 复 发 率 明 显 高 于 ⅠB1期,初治方案包括:(1)放、化 疗;(2)根 治 性 子 宫 切除术和双侧盆腔淋巴切除术 ,术后通常辅以放疗 ; (3)新辅助化疗(3个疗 程 以 铂 类 为 基 础 的 化 疗 )后, 行根治性子宫切除 术 和 盆 腔 淋 巴 切 除 术 ,酌 情 给 予 术后放疗 或 放 、化 疗 。 [13] 近 年 来 ,新 辅 助 化 疗 在 局 部病灶 >4cm 的ⅠB2、ⅡA 期宫颈 癌 治 疗 中 的 效 果 受 到关注,合理的新辅助化疗不仅可消灭微转移灶 ,还 可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 ,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或 放 疗 效 果 。 [14]
细胞,机体 免 疫 系 统 可 识 别 感 染 细 胞 并 加 以 清 除 。 若感染细胞继续存 活 并 增 生 ,会 发 展 为 癌 前 病 变 或 癌颈癌,几乎 所 有 宫 颈 癌 中 都 存 在 HPV 感 染 的 证 据。据报道,子宫颈癌的 HPV 检测率可达99.7%, HPV 检测可 提 高 子 宫 颈 癌 前 病 变 的 敏 感 度[2]。 现 已研究知道,人 类 乳 头 瘤 病 毒 (HPV)有 70 多 个 不 同的型别,人们根据其致癌性把其分为高危型 HPV 和低危型 HPV。高危型 HPV 与 宫 颈 癌 关 系 密 切, 低 危 型 HPV 常 在 湿 疣 患 者 中 发 现。 高 危 型 HPV 感染发展至宫颈癌需要经历 15 年 时 间[3],且 临 床 上 无明显症状,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对感染者进行监测 。 关于高危型 HPV 型 的 分 布,在 全 球 各 地 域 及 不 同 人 种 中,宫 颈 癌 患 者 感 染 最 高 的 HPV 型 别 均 为 HPV16、18 型,占 全 球 所 有 子 宫 颈 癌 的 70%,其 他 最常见的亚型大致相 同 ,为 31、32、35、45、52 和 58, 占全球 子 宫 颈 癌 的 20%[4]。 关 于 中 国 各 地 区 人 群 中高危型 HPV 阳性率由9.9%~18.4%不等,深圳 为 18.4%[5],北 京 为 9.9% ~14.1%[6],均 低 于 国 外 (20% ~25%)(ESGO2007)。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显 示 , 中国人感染的 HPV 型别和世界相同。 1.3.2 HPV 检 测:大 量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证 明 高 危 型 HPV 感染是宫 颈 癌 及 癌 前 病 变 的 主 要 原 因 。 持 续 感染高危型 HPV 病 毒 是 引 致 CIN3 病 变 的 主 要 条 件,切伴随着 CIN 病变的加重,高危型 HPV 感染率 逐渐增高[7]。HPV 的 检 测 被 作 为 宫 颈 癌 的 筛 查 手 段。现有对 HPV 检 测 方 法 有 多 种,其 中 第 二 代 杂 交捕 获 实 验 法 (Hybrid CaptureⅡ )对 高 危 型 HPV 检测敏感度较高 ,有较宽 的 HPV 检 测 谱,可 同 时 检 测13 种 高 危 型 HPV。 因 此,高 危 型 HPV 检 测 与 细胞学联合进行筛 查 宫 颈 癌 和 CIN,尤 其 适 用 于 高 危人群的大 面 积 普 查 ,通 过 HPV 检 测 可 预 测 宫 颈 癌的发病风险 ,以指导筛查的时间间隔。并且 HPV 测定在预 测 CKC 术 后 残 留 或 复 发 中 有 重 要 价 值 ,
14 46 J Med Theor &Prac Vol.25,No.12,Jun 2012 2012 年 第25 卷 第12 期 医学 理论与实践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高淑平
天 津 市 蓟 县 上 仓 医 院 妇 产 科 301906
摘要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妇女恶性肿 瘤 中 仅 次 于 乳 腺 癌 的 第 二 种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宫颈 癌 发 病 年 龄 的 日 益 年 轻 化 已 经 成 为 关 注 的 焦 点 ,而 全 球 宫 颈 癌 的 新 发病例约有1/3是在中国[1]。由 于 宫 颈 癌 的 发 生、发 展 有 一 个 量 变、渐 变 到 突 变 的 过 程,使 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非 常 重 要。所以,目前宫颈癌的临床研究重点围绕着 高 危 人 群 筛 查 和 早 期 诊 断 。 宫 颈 癌 的 诊 断 方 法 多 种 多 样,包 括 肉 眼 观 察、细胞学检测、HPV 检 测、阴 道 镜、碘 试 验、宫 颈 锥 切、子 宫 颈 照 相 与 荧 光 镜 检 查 等 。治 疗 方 法 强 调 个 体 化 治 疗 和 综 合治疗,应根据临床分期、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设 备 条 件 和 医 疗 技 术 水 平 决 定 治 疗 措 施 ,以 提 高 生 存 质 量,减 少 并 发 症 。 常 用 方 法 有 手 术 、放 疗 和 化 疗 等 综 合 应 用 。 本 文 就 近 年 来 宫 颈 癌 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方 法 的 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关键词 宫颈癌 诊断 治疗 中 图 分 类 号 :R737.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7585(2012)12-1446-03
ⅠB~ⅡA 期 患 者 接 受 根 治 性 手 术 或 者 接 受 放 射治疗 ,均能 获 得 较 好 的 治 疗 效 果 。 ⅠB1、ⅡA 期 宫
颈癌标准手术治疗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 切除术 ;ⅠB1和ⅡA 期子宫颈癌 (直径<4cm)患 者 标 准放射治疗为盆腔外加后装放疗。手术治疗适合年 轻患者。近年来,腹 腔 镜 下 的 根 治 性 子 宫 切 除 术 具 有与传统的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同的疗效和复 发率[11],对需 保留生育功能的年 轻 患 者 、癌 灶 <2cm 时可行经阴道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盆腔淋巴 切 除 术 。 [12]
医学理论与 实践 2012 年 第25 卷 第12 期 Vol.25,No.12,Jun2012 J Med Theo100%,特异性为 79.63%[8]。 1.4 阴道镜 子 宫 颈 癌 的 诊 断 依 赖 于 组 织 病 理 学 检查结果。阴道镜检查是从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确定 子宫颈的状况,全面观察鳞-柱交界处和移行带 ,评 估 病 变 ,确 定 活 检 部 位 ,提 高 对 子 宫 颈 癌 和 癌 前 病 变 诊断的准确性。阴道镜和细胞学是互补的两种检查 方 法 ,阴 道 镜 是 临 床 诊 断 方 法 ,可 提 供 可 靠 的 活 检 部 位 ,细 胞 学 是 实 验 室 诊 断 方 法 。 1.5 宫颈锥切术 随着阴道镜的普遍应用 ,子宫颈 锥切术用于诊断大为减少 ,但它本身还有治疗作用 , 目前宫颈锥切的临床意义有 :明确病变的程度,决定 下一步处理的 方 式、治 疗 的 价 值。 这 是 阴 道 镜 下 多 点活检无 法 取 代 的,所 以,对 于 高 度 怀 疑 子 宫 颈 癌 者 ,采 用 子 宫 锥 形 切 除 ,并 对 所 取 组 织 连 续 切 片 进 行 病理检查的方法越来越受重视 。 董 丽 霞 等[9]研 究 显 示,宫颈 CKC 能避免 漏 诊 早 期 宫 颈 浸 润 癌 ,也 是 治 疗 CIN3 的有效办法 。 1.6 碘试验 碘 试 验 中 正 常 鳞 状 上 皮 区 呈 浅 棕 色 或 棕 黄 色 ,柱 状 上 皮 、未 成 熟 化 生 上 皮 、角 化 上 皮 、非 典型上皮为碘不着色区 ,也称碘试验阴性区,主要用 于识别子宫颈病变的区域 ,提高活检的取材部位 ,提 高诊断率。 1.7 子宫颈照相 与 荧 光 镜 检 查 这 两 项 技 术 均 存 在 高 度 敏 感 、低 特 异 度 的 特 点 ,使 之 不 适 于 单 独 用 于 子宫颈癌的筛查,在 国 内 外 的 宫 颈 癌 筛 查 中 很 少 应 用 ,有 待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 1.8 宫颈活检及 颈 管 刮 术 宫 颈 癌 的 诊 断 诊 断 必 须依据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宫颈活检时需注 意以下几 点:(1)宜 在 碘 染 或 阴 道 镜 下 进 行 多 点 活 检,分别 送 病 理。 (2)取 材 需 包 括 病 灶 及 其 周 围 组 织。(3)咬取宫颈上皮及足够的间质组织 。(4)临床 或细胞学可疑时应重复取活检或切取活检。 2 子 宫 颈 癌 的 治 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